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出国交换学习感想总结 - 天津大学

出国交换学习感想总结 - 天津大学

学生境外交流项目总结表

交换,发现另一个自己

作者: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级船舶与海洋工程涂桔

交换学校: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时间:2011年秋季学期8-12月

赴美交换,从材料准备到漫长的等待和交涉再到真正踏出国门的一刻,每一步都并非想象中的轻松。从第一次坐上越洋航班再到终于平稳降落在首都机场,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慨。交换学习给我带来的远远比预想得多,人生视野的开拓,跨文化领域的沟通,独立性和抗压性的提升,专业方向的深层次感悟,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发现自己更大的潜力,都让自己很惊喜也更加充满动力。最有概括性的一个词语,就是不虚此行。

准备篇

在递交申请交换材料后的漫长等待里,因为两校之间有一些误解,导致我的申请不被允许,我无数次的联系VT的Education Abroad Program Coordinator,恳请他向有关部门

交涉协调,也说明两校的交流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并无说明有专业限制。在几个星期的交涉后,对方终于接受我作为秋季交换生,在收到Offer的时候,我很感谢天大为我提

供的这个平台,也感慨学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被动者,他有权利为自己在合理的范围内争取应得的利益,不管面对的是多么未知的结果。勤奋、主动才能够带给自己意想不到的命运机会。

而这也只是辛苦开始的第一步,因为拿到肯定的回复后,我们还要与美国签证和机

票价格赛跑,但是我们收到offer的时间已是七月初,当时美国签证预约已经排到了8月初,8月中北京华盛顿往返的机票价格已达往返上万,最让人揪心的是签证结果并不清楚,只能先买了机票博弈一把。熙熙攘攘的美国大使馆让我见到了中国人赴美的高涨热情,也非常痛心,美国以重重关卡、高额的签证费和严肃的面签对待中国公民,我们都趋之若鹜,反之我们对入境的美国游客手续非常简单。这其中的沉重和无奈,要靠未来的我们改变局面也是任重而道远。

我是第一次跨洋生活学习,之前的很多准备工作都从VT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

为VT-ACSS的mail list上得到当地的生活情况等信息方面的了解,邮箱为VT-

ACS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9728359.html,,新生请老生发送邮件上去作为推荐即可加入该list,这也是

了解当地出租房子信息、交换闲置物品、寻求共同出行意向等等各类生活信息的门户。相信中国学生这样的传统在每一所美国的大学都有普及性,这也是我们的特色之一。在出国前几天,我终于找到了愿意短租的一个房源,为两层楼的小别墅中的master room,320美元一个月租金,加上水电气每月大概340左右,与三位中国女孩同居,这个租金价格在美

国算是较为便宜的水平。房租在所有的留学开销中算是较为大块的支出,和学校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北京和华盛顿在地球的两端,长达1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让我疲惫不堪,美联航的机

上餐饮非常一般,服务态度也不敢恭维。不过在登机过程中,看到长长的年轻的学生队伍的架势,我又对中国学生的留学热情更加充满感慨。我们于当地时间深夜11:55抵达华盛

顿Dulles机场,随后转机到Roanoke,即距离小镇黑堡最近的城市机场。这家小飞机上还

有不少VT的学生,有趣的是我们在登机的过程中因为疏忽大意几乎错过了登机时间,幸

好有偶遇的一位学长火速奔来的提醒我们才按时登上小飞机,要不然长夜漫漫大意的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

抵达Roanoke机场后,事先通过学生会联系好的学长已驱车赶到机场,随即带领我

们赶回黑堡,车程约为1个小时。美国高速公路晚上一片漆黑,全靠一些反光的路标和车灯照射。进入黑堡后,我们在学长的指引下看到了夜幕中的学校,树影婆娑,夜凉如水,若明若暗的灯光让静寂的校园别有风味。我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小家里,开始收拾属于自己空空如也的宽敞房间。我的小家地理位置很好,旁边有大超市Food Lion和小便利店7-11,两条去学校的公交线(只要是VT的学校坐黑堡的BT都是免费的),社区环境极佳,住的四个月还是非常舒服的。不过和便捷的住校相比,每天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去学校,还要盯准时刻表出门,不过校外的住宿条件更好而且租金很便宜,个人可以自己权衡。

学校简介

我所进行交换的学校是美国Virginia Tech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处弗吉尼亚州风景

优美、民风淳朴的小镇黑堡,两万四千多的小镇人因为拥有一所四万多人的高校而充满生气。VT的理工科很强势,总体而言是一所综合性很强的公立大学,学费不高,生活费在

美国偏低,非常适合学术和生活。学校有着非常庞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中国学生的数量也不小,很容易找到中国人的圈子。VT的图书馆和数据库资源都非常的充裕,全校覆盖高

速的无线网络,建有两个非常完善的健身场所。VT的学校餐饮全美排名第一,享有很高

声誉。校内绿树成荫,巨型的环形草地让整个学校绿意浓浓,但我认为最有特征的是学校以Hokie Stone铸就的如教堂般的庄严又也很有灵气的一栋栋院系教学楼。Hokie Bird是

学校的吉祥物,Maroon暗红色和Orange桔色是学校的校色,每当秋季橄榄球时节和春季

棒球时节等集体性的体育竞技活动时,就能看到不论是体育场还是校园内都是暗红色和桔色的海洋。大家为自己学校的球队欢呼呐喊,集体感极强,整个学校都沐浴在强烈的集体情感的氛围里。

学校所在的小镇为Blacksburg,中文亲切的翻译为黑堡,是一个环境非常优美的小镇,主要有North Main和South Main两条主路,学校附近和其余周边地区有一些餐馆等小店,

小镇上有Kroger和Food Lion共三家大超市和Oasis等专卖亚洲食材的超市,所以平时想

吃中国传统食物如饺子、汤圆等的想法是能被满足的。小镇生活非常简单,娱乐生活仅限于逛逛超市、坐坐酒吧以及去The Lyric Theater里看场经典的老电影,若要想逛商店或者

看场电影,吃顿好饭,就要乘车去旁边的稍大的小镇Christiansburg(C堡)。在黑堡,

对于我习惯于在像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学习的人,我反而向往非常宁静而简单的学习生活。郁郁葱葱的小镇风景让我心旷神怡,简单的生活让我能够全身心的专注于学习,突然慢下脚步,慢慢让自己更了解自己心底的声音,但这反而在现代生活中成为了一种奢望。

初来乍到篇

刚到黑堡的清早,我们在学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学校的Cranwell International Center给

全世界的Transfer Students和Exchange Students举办的orientation。在报告厅里,我看到

了来自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面孔,同时也感慨美国高校的包容和博大。由于美国是一个各项法规条文都遵守的相当好的国度,我们一步步地完成新生报到的各项手续。Cranwell的工

作人员对我们的态度相当热情,非常耐心仔细地为我们解答各种问题,Cranwell内有许多

制作精良的学校各种机构的手册和附近当地旅游景点的地图等,供新来的学生们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我和同学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也渐渐磨练了自己的胆量,也逐渐熟悉学校的各项制度。美国人的一丝不苟和耐心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打疫苗的经历。因为学校在去之前就发有邮件告诉国际学生必须要打够一定的疫苗才让能成为合格的学生,我出国前就没少遭罪。但我理所应当的认为学校不会在意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在国际学生集体打针当天,我的侥幸被医务人员无情的揭穿了,并且以正言辞的告诉我这是必须要打的针,因为我出示不出小时候吃糖丸的病历,所以我必须得接受疫苗。无奈,我交了70美元。打针

之时,慈祥的年长护士对我呵护备至,想呵护小孩子一样疼惜我安慰我,让我分外温暖。之后,我还做了学校强制要求的肺结核PPD测试,还必须买符合一定要求的保险,等等

这些在我们看起来并不值得看重的学习外之物,却是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够选课、上课的前提条件,也是美国政府和高校对学生身体素质重视的表现。

整个学校的J1,F1签证持有学生的迎新典例完后是各学院的仪式,然后是各专业的。在选课方面,Pamplin College的本科教务主任严谨而热情地给我和同行的同学进行选课工作。美国的选课建立在完成了意向课程的prerequisites,而不是随便任选。由于我们在天

大的所学课程缺乏英文版本的课程描述,她非常苦恼,向我们详细的说明了以往的例子和经验教训后,给予我选课一定的宽容,因为我的英文成绩单上的一些课程与要求课程沾边,同时也因为我和在试听期和授课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以都给我通过了。我一个学期5门课15个学分的辛苦生涯拉开了序幕。

现在反思,我认为我们的学校,或者整个教育环境可以改进的地方有:

1.提高国际化的步伐不仅仅是招收与正常学生分隔开上课的学生,而是一个个真正的国际化课堂。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影响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全校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必不可少,人文风气的培养也非常的关键。

2.接待国际学生要规范化,形成一套体系,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相关的工作。除了指导性很强的日程手册的发放,课外多组织集体活动,也要在各项规章制度上对国际学生一视同仁,不可特殊化,尽量有效的让国际学生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中。

3.形成灵活的选课制度,目前的固定课程制度不利于学生的时间安排,让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将时间利用最大化。这对我们的排课制度是巨大的调整,也未必适合我们的校情,但是可以从选修课起慢慢放松制度,给与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权利。

4.课程的深度远远比比课程的数量重要。切实狠抓教育质量,重视学生的教师评价。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多种方式评定学生的课业成绩,而不仅仅是以期考的方式评定学生。

学习篇

我所选择的课程都是上课规模在25-70人之间的中小课堂,所以上课发言和作业批改的机会很多,能够和教授有比较深入的交流。其中四门为专业课程,一门为英语课,也是我想挑战自己而选取的课程。VT全校75%的课程都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三五每天一节50分钟的课,另一种是二四每天一节75分钟的课,全部由学生在和系主任商量后自主决定上课时间。和中国的课程分量不同,在美国选课达到15-18个学分,学期的课业负担就会变得相当严峻。

我所选的课程上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固定课前预习作业,授课,学期中2-3个考试,小组项目;

2.授课,课中练习,小组项目;

3.授课,学期中2-3个考试,小组项目;

4.授课,期中期末考试,每周阅读小测验,课中小组讨论。

这样的课程模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整个学期都必须持之以恒的投入,对所选课程付出相当的精力才能有理想的收获。我所选的一门课为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教授要求每周读一篇她指定的论文,其中内容涉及全世界各种旅游层面的知识,篇幅多为15-30页,每周的一门课上就要进行简单的随堂小测验。由于每篇论文涉及的内容极广,

我常常要花非常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勾画,才能心中有数老师的考试范围。这门课包罗的内容很丰富,因此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复习得焦头烂额。

还记得我走入的第一门课堂,看到满是陌生的外国人面孔的感觉,既新奇又激动。法国老师Pierre走进课堂,看到我的面孔,以热情洋溢又诙谐的语调欢迎我的到来。因为我

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来到美国后很快就能适应当地的学习环境,听课几乎没有障碍,也能够参与进与同班同学的讨论之中。我外向开朗的性格让自己很快被同学们所认可,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在后来的小组大项目里,我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与同学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经常产生激烈讨论的场面,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火花不断完善着我们的小组项目,最终也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成绩。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争吵让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仅仅是课本层面的照搬,也让我对美国的风土民情有更多的了解,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美国的英语课上,因为很多涉及文学、影视作品等的讨论和分析,最初的我显得非

常格格不入,一是确实听不懂,二是讲不出来。慢慢地熟悉老师上课的模式后,我放开自己的胆子和同学们交流,即便说得不好我也大胆说出来。记得我第一篇大作文写影评,我仅仅只得了一个B,这对我的打击相当的大,假如这就是我这个学期的成绩了该怎么办?但我并没有灰心,在Laura老师非常细心的辅导之下,我明白了自己“只蜻蜓点水并且重

复表述”的错误,并且在后来的写作中完成得越来越好。我带领的小组项目更是获得了全班最高分的好成绩。

因为美国的教学很注重与实践结合,上课时老师经常利用人际关系请业界人士来为学生们讲述与当堂课所学相关的管理知识,并且积极为同学们发送实习、工作等信息,非常的关怀学生。

在美国教育方式里,我认为很可取的一点是对课本的重复利用。学生可以购买新课本,也可以从多家网站上找寻二手教材的信息,在一个学期之后再重新卖出,整个过程都非常的方便而且大大节省了社会资源和自己的教育成本。我本学期的四本课本若是原价购买,几乎达到2000人民币的高价,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学习,我用着九成新的课本上课后卖出

教材,学期的教材开销大大缩小,也使资源达到了充分的利用。不能复印书籍也显示了美国对版权和专利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国家在法治化的进程中需要重视并规范化的一点。

除了购买教材,美国还有各类很有意思的网站,比如Koofers。这个网站包含了美国

几乎所有大学的所有课程的课程评价、老师教学评价还有课堂资源分享,方便同学们做出选课决定。当学生输入完本学期的所选课程的信息后,学生可以看到这门课的平均成绩和学生们很有意思的评语,更好的了解如何迎合老师的喜好。

以下是我对赴美学习的建议:

1.英语语言的基础功底非常重要,尤其是口语的交际能力,这会决定外国人对你的接纳程度。

2.大胆放开自己,积极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并且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你的意见要经过深思

熟虑,并且说的有理有据。轻易的附和并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你要有自己的思想。

3.美国并非理想意义上的welcome questions,至少我在的课上大部分同学反感问题的提出,不过教授还是很欢迎学生们对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的。

4.充分的复习和预习,这是对所学课程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英文原版课本上有很

多精华的观点,要好好分析和掌握。

生活篇

黑堡有便利的Bus Transit供小镇居民和VT学生使用,很多条线路上的班车严格按照时刻表驾驶,这个方式对于没有汽车的平民学生来说是最佳的交通工具。美国以人为本的情怀在车辆必须避让行人这一点上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美国驾驶,除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还要看到行人必须减速行驶,让我感到非常安心。记得有一次我美国同学载着我去她的家里吃晚饭,她开着SUV大汽车,右前方有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男士在缓慢骑行。她

突然说觉得自己好难过,我说为什么,她说因为她开着大汽车,觉得要超过一位骑自行车的弱者让她觉得很难过,在那一刻,我顿时被她的这种简单的情感而感动了。

美国的饮食非常的不健康,学校的食堂里充斥着诸如牛排、汉堡、三明治等高热量食品,也有墨西哥卷、通心粉等这种无法长期食用的不美味食品。学校周边有很多各国美食可以好好尝尝,也确实很好吃,但是体重极易飙升。因此学期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烹饪,而且超市就在家附近,购买很方便。美国的超市里大部分都是极度便利的食品或者高热量的食物,这或许是美国人普遍肥胖的原因吧。

与别人合租是在美国生活最普遍的住房方式。同在一个屋檐下,要学会相互尊重和关爱,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要及时向房东交纳租金,也要认真关注自己的账单的信息。我所在的黑堡治安极好,晚上睡觉都可以不用关家里的大门,也不会有任何一户人家安装防盗网之类的防护物品。

在美国只要拥有visa和master的银行卡就可以便捷四处走,身上几乎不用带着现金。网上购物也甚为便捷,支付后快递公司会立刻送货上门,若无人在家,邮递员会放置邮件到邮箱、家门口或者第二天再送。美国服务业的人员的态度普遍非常好,让消费者感觉非常温暖。在美国去餐馆消费都需支付一定的小费,这或许也是他们极度热情的原因之一。但是时刻要注意自己的银行消费记录和学校的账单,因为美国是一个重视信用记录的国家。

美国的物价单看数字确实很低,而且物品的质量非常好,任何物品不管是否拆封过,只要有质量上的问题,拿去超市就能得到退换,即便是食物。在超市交费的地方有自助收银台,即自己刷所购之物的条形码然后自助结账,从这一个细节我也看出了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充分的信任,这在我们国家还是不可想象的。

旅行篇

在美国的时期里,我因为社团参加区域会议和接手一个翻译任务免费到亚特兰大玩了两次,也曾到马里兰大学参与表演,还曾和同学在秋假的时候到田纳西州的大雾山旅行。不过因为期末结束后我赶着回来参加双学位的期考所以没有能够上其他地方旅行,不过也觉得还是今后自己赚钱后再来观光更加安心。

亚特兰大是黑人人口比例很大的大城市,即便城市很大,交通状况和整体环境都非常良好,绿色覆盖面积很广,道路清洁,旅游景点干净有序,与中国的城市完全是两种风格。在天大的时候曾与美国佐治亚理工的一位副校长有过交情,在拜访他的时候了解到佐治亚理工利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契机免费获得了很多新建的学生宿舍,同时学生们也

参与到奥运工作的组织和维护中,达到了双赢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智慧。

在Pigeon Forge这个旅游业发达的小镇上,我也明显地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旅游城市和

别人的差距。这个小镇因Great Smoky Mountain而欣欣向荣,他们的镇上虽然只有一条主干道,但是两边整整齐齐地建立了外观别致、旅游内容丰富的餐馆、outlet、diner show、

迷你游乐场、旅馆等配套设施。在每个旅馆里都有各种娱乐设施的地图和介绍,也有小镇的总体地图和各种优惠券,对游客的选择带来极大的便利。这座山风景优美,每年都有胡宗铎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野生动物和看落日,但是整座山都非常洁净,即便是公用厕所都井然有序而且较为洁净。我们国家在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和科学管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是任重道远的。

个人感触

交换学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面的拓展和自我独立能力的提升,也让我感受到高度发达的国度的风土人情和以人为本与高度法治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现在美国的很多高校里都有中国学生的身影,在我的角度里,有很多学生是砸钱镀金,消磨时光,只是别人文化的过客,也有学生崇洋媚外的心理非常严重,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自己国家的批判在外人看来是种什么感受,也有学生真的为了知识和未来祖国能够更加美好来到美国,兢兢业业做着科研,笃定为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从外表上看,中国和美国在大都市的风貌上和美国已不相上下,但是若仔细观察城市的细节和小地方如农村的景致,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差异。美国的大学即便是名校,都有很多建在乡村里,比如说黑堡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比如说康奈尔、耶鲁、普渡等等,而且大学和小镇融合的非常完美,二者缺一不可。学生们也并

未因为没有在大城市学习而有丝毫的情绪,相反,他们认为生活成本的节约能够给家庭带来的好处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学校里,每年招聘季节各个学院就会设置自己的career fair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众多公司直接来到学校招聘,提供个很好的就业平台,让学

生们非常安心的学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全校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各类体育设施、完善的法律章程都是我们有待提升的地方。但是相对于赴美的热情,美国人来中国学习的热情就低很多,一方面是文化背景差异过大他们更愿意选择欧洲的学校交换,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不能做到英文授课和教学。

感谢学校给我的这一份交流的机会,感谢VT给我一学期的免费教育,也感谢这一路

上帮助过我的许多人,每每回想,都会心潮澎湃,想起这难忘的四个月,想起稚嫩的自己如何在异国学习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并且获得理想的结果。天大近几年在对外交流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的出色,让很多学生都拥有了走出国门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一点绝对是值得称赞的。也希望学校的交流工作越来越出色,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优秀的学生,同时也真正向国际一流的大学迈进,成为一所有风格、有吸引力、有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