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现代诗二首教案语文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现代诗二首教案语文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现代诗二首教案语文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现代诗二首教案语文版

现代诗二首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角,也难以割舍。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一课时长城谣

一、新课导入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但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长城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说起长城,谁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链接

《长城谣》的作者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蒙古名字是穆伦·席连勃。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2.字词形音(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焉.之(yān)隘.口(ài)歌谣.(yáo)

蹲踞

..(dūn jù) 山巅.(diān) 焚.起(fén)

敕.勒川(chì) 荒莽.(mǎng)

3词语释义

隘口:狭窄的山口。

冷眼:指冷静客观的态度。

躯体:身躯;身体。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理清诗歌结构,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显长城的沧桑之感;

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文本探究

2.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了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书写了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

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3.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把长城看作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易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4.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交流点拨】“敕勒”“阴山”是诗人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虽身居他乡,但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借梦境回到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眠!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

(三)语言赏析

6.怎样理解第一节中“无情”“蹲踞”“冷眼”这几个词的作用?

无情:指面对战争,长城屹然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

蹲踞:突出了长城的伟岸身姿。

冷眼:指冷静客观的态度,写出了长城对人世的恩怨、成败和荣辱冷静对待。

7.《长城谣》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交流点拨】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的佳作。

(四)写法探究

8.说说本诗的精巧构思。

本诗首节扣着一个“谣”字铺演长城沧桑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意蕴,故国乡情悲欢沧桑之叹,感情极为复杂;第二节由客观转入主观,以“烈火”写强烈的故国之情;第三节由历史引入月夜之思,“黄河人梦”的形象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爱国之情。全诗意象宏大,情感沉雄郁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积淀。抒情已超出个人情感的范畴,而含有全民族的情思。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比较这首诗与《长城谣》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交流】(1)本诗用第一人称来述说感情,而《长城谣》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2)本诗是借用四个意象来分别表达对亲人及祖国的感情,而《长城谣》主要是选取长城这个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第二课时一片槐树叶

一、新课导入

有一种情感,总是流淌在古今诗人的笔端,就像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这种情感是什么?是乡愁,是乡思。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依恋故土,只要有背井离乡,就会有乡愁。乡愁如血液一般,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儿女的体内,而被海峡阻隔的台湾同胞,心中更是涌动着刻骨的思乡情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情愫。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2.作者链接

《一片槐树叶》的作者纪弦,原名路逾,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与覃子毫、钟鼎文并称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

3.背景链接

《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远离故土6年,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捡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最敏感的一根弦。诗人的心灵战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

子的怀乡之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概括诗歌的主旨:

【交流点拨】本诗以发现槐树叶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节而收尾,借故乡的“一片槐树叶”心情抒发了游子的怀乡之情。

(二)文本探究

2.全诗以什么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一片槐树叶;思乡盼归。

3.“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交流点拨】因为它捡自故土,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

4.诗的第二节中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何特殊意义?

【交流点拨】槐树叶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

5.为什么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交流点拨】这片槐树叶是故土的槐树叶。它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它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探究写法

6.诗的第一节写“一片槐树叶”用了哪些修饰语,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些修饰语用以表现这片槐树叶对诗人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表现诗人对这片槐树叶的珍视,从而表现思乡之情。

7.最后一节中的“槐花香”能否换为“桃花香”等花香呢?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是为了呼应标题,写其他就不合文意了。

本文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8.诗的第三节写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诗的第三节写了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乡的泥土,进而联想到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9.说说本诗的精巧构思。

【交流点拨】本诗首节有设悬性质,在对比中引发读者思考,激起读者探究其中原因,自然引入下文;第二节的“江南、江北”既写了作者过去的经历,又虚写出无论江南还是江北,总之可以肯定这是故土的槐树叶,表现出对故土故国鲜亮完整的记忆;第三节诗以“槐树——泥土——回乡”为联想线抒情,企盼未来,表达了游子的思归之情。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伤感——回忆——企盼”,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谈谈《长城谣》与《一片槐树叶》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

【交流】1.善选意象,咏物抒怀。《长城谣》选长城、黄河等可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事物作为寄情的意象,将情感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一片槐树叶》则以偶然发现书里的一片发黄的槐树叶为意象,尽情抒发了游子的怀乡之情。

2.语言清新,浅显易懂。这两首诗均使用了我们平时所用的语言,给读者理解诗歌以极大方便。《长城谣》富有民歌谣曲风味,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一片槐树叶》似在独白,又似在与读者对话,语言明白易懂,然又寄以深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