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住房攀比与居民消费

住房攀比与居民消费

住房攀比与居民消费
住房攀比与居民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洛龙区2015年度成教优质课教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理性消费 姓名:马婷婷 单位:洛龙区第七实验学校 电话: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教学目标: 1、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 2、学会合理消费。 3、了解非理性消费的心理因素,走出消费误区,提高合理消费的能力。 4、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 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增强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合理消费。 2、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做到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理性消费 案例:(观看天价满汉全席资料)2003年1月6日,有这么12个人,在这里一餐吃掉了万多元的满汉全席,其中一两茶叶1万多,一瓶酒的价格是万元。 学生看完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结论:这不是正常消费,这是非理性消费。 二、认识非理性消费 (一)非理性消费的影响因素: 便宜,冲动,发泄,盲目,轻信,摆谱,攀比 小结:其实,大部分人在非理性消费后都会感觉懊悔,但是其中有些人会在懊悔之后的一段时间又开始重复这样的行为,成为“强迫性购物狂”。他们疯狂花钱背后有什么原因 (二)非理性消费的剖析: 非理性消费与理性消费相对应,是指对自己的需求和欲购买的商品或劳务没有清楚的了解,不能合理地确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非理性消费行为表现为:不能理智地判断自己的消费需求,认识消费对象;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

确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体现为冲动、攀比、炫耀消费,消费方式表现为过分地节俭或奢侈。 三、认识理性消费 (一)回归理性,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我们要追求性价比高的消费品。为此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做到:同类商品比功能,同样功能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做到货比三家。 (二)正确的消费观 正确的消费观应该是:家庭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三)消费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1、消费前:先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钱要花的巧。 2、消费中:选择商品时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钱要花的值。 3、消费后: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可持续消费。 (四)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原则): 原则一:作好预算,适度消费。 原则二:避免非理性消费。 原则三:不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原则四: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原则五:勤俭节约,注重精神需求,提升精神境界。 四、拓展阅读: 李嘉诚,汉族,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分类汇编附解析(1)

一、选择题 1.2019年7月,绍兴、宁波两地城际列车贯通运营。120公里的时速,与高铁持平而快于普速列车;20元的票价,低于51.5元的高铁二等座而略高于16.5元的普速列车。对下面两地旅客发表的看法解读正确的有() ①“与高铁比,我会选择城际列车,票价低啊”——高铁和城际列车互为替代品 ②“只要车速平稳、空间大、舒服,价格无所谓”——攀比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③“我收入不高,又经常坐,20元票价挺实惠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城际列车为民着想,为公益点赞”——满足社会需求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口碑这一指南体现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3.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正确认识是 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 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 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 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 4.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材料表明 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 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 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 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臉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大爷”,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 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 ②负债超前消费,影响生活质量 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将消费行为导人误区

消费税案例

消费税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首饰商城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 (1)零售金银首饰与镀金首饰组成的套装礼盒,取得收入29.25万元,其中金银首饰收入20万元,镀金首饰收入9.25万元; (2)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消费者销售金项链2000条,新项链每条零售价0.25万元,旧项链每条作价0.22万元,每条项链取得差价款0.03万元; (3)为个人定制加工金银首饰,商城提供原料含税金额30.42万元,取得个人支付的含税加工费收入4.68万元(商城无同类首饰价格); (4)用300条银基项链抵偿债务,该批项链账面成本为39万元,零售价70.2万元; (5)外购金银首饰一批,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镀金首饰一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金银首饰零售环节消费税税率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销售成套礼盒应缴纳的消费税; (2)“以旧换新”销售金项链应缴纳的消费税; (3)定制加工金银首饰应缴纳的消费税; (4)用银基项链抵偿债务应缴纳的消费税。 案例二:某酒厂2009年7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粮食白酒20吨,不含税单价6000元/吨,销售散装白酒8吨,不含税单价4500元/吨,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2)销售以外购薯类白酒和自产糠麸白酒勾兑的散装白酒4吨,不含税单价3200元/吨,货款已收回; (3)用自产的散装白酒10吨,从农民手中换玉米,玉米已入库,开出收购专用发票; (4)该厂委托某酒厂为其加工酒精,收回的酒精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白酒6吨,每吨不含税单价为8000元,已经销售。 注:粮食白酒定额税率0.5元/500克;比例税率为20%。 要求:计算该酒厂当月应纳消费税税额。 案例三:某酒厂生产粮食酒精、薯类酒精为原料的白酒,同时生产啤酒。2009年6月份的生产销售情况如下: (1)外购薯类酒精1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单价是1500元/吨,外购粮食酒精2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单价是2100元/吨; (2)外购生产白酒的各种辅助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是12000元; (3)外购生产啤酒的各种辅助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是250000元; (4)当月用8吨薯类酒精及辅料生产薯类白酒共22吨,销售了20吨,不含增值税售价为12000元/吨,用15吨粮食酒精及辅料生产粮食白酒32吨,销售了30吨,

理性消费的心得体会

理性消费的心得体会 篇一: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在学习了消费心理学这门课程,了解了关于消费心理的专业知识以后,我的消费行为有了专业的指导,获益匪浅。 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是准确理解消费行为的前提。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心理 二、求美心理 三、同步心理

四、求名心理 五、求异心理 六、好奇心理 七、偏好心理 八、便利心理 九、选价心理 研究消费心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使自己的消费行为更加合理,更加理智。青年人的消费心理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追求时尚和新颖 二、表观自我和体现个性 三、容易冲动,注重情感 商家往往会利用青年人的这些消费心理特征,诱导消费者消费。拿我自己举例,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以前,每次在淘宝上或者在商场里看到有一些时尚新颖,独特个性,非常吸引眼球的东西总会忍不住得驻足关注,即使我暂时并不需要这种产品,但我仍会产生消费的冲动。还有,有的时候我明知不合理还要进行消费。比如,情人节的时候,

明知道这一天的玫瑰花是平时的几倍的价格,但我仍然会买;跟女朋友逛街的时候,如果她看上了什么喜欢的东西,即使没有必要,我也会尽量买下来。我的房间里现在还放着很多以前一时冲动买来而至今都没有用到的东西。 男性的消费心理特征: 一、动机形成迅速、果断,具有较强的自信性 二、购买动机具有被动性 三、购买动机感情色彩比较淡薄 作为一名男性,我的消费有时具有很明显的性别色彩。比如,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往往对于商品的细节关注不够,也不愿与商家对于价格有过多的纠缠,往往看中以后很快就会决定买下来。还有,有的时候,即使我的经济比较紧张,但是有哥们找我出去喝酒,我仍然会去,因为我觉得兄弟情谊很重要,不好拂了兄弟面子。这些都是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的消费行为中不合理的地方。 商家为了让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往往会采用一些策略吸引消费者,比如各种定价策略: 一、零头定价策略 二、撇脂定价策略

浅析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区别

浅析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区别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刘振吉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如何区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特别是运用这个知识去解选择题更是难以区分,甚至搞错。下面先把教材和有关材料对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分析摘抄如下: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②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③商家通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2)评价:①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②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3)特点:仿效性、重复性和盲目性 (4)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 (2)评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3)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4)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从上面的内容,归纳一下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共同点是:盲目性,对个人生活不利。 我刚开始讲课就是按照上面所列的内容给学生讲的,结果学生在具体处理问题时仍然对这两种消费心理区分不开。举例如下: 例1:见到别人有的,自己不管是否有用,都想方设法买来。这是:(C)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例2:据调查,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多是和同学一起逛商店时买的,同学们都说好,可买回来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C) A、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B、往往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C、属于消费上的从众心理D、是一种明智的消费选择 分析:上面两个例子中的消费都涉及到受别人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但为什么例1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例2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我认为,要给学生讲清楚,必须特别强调例1中的“想方设法”,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呢?肯定消费有困难,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条件。因此才要“想方设法”。由此,在讲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区别是应特别从“攀”字上下功夫。何谓“攀”,应是从下向上攀登,即“向上看齐”,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涉及到消费,就应理解为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切实际的攀比别人的消费。这是说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如何理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很多”说明购买这些东西不费劲,很轻松、很简单,这种消费本人或家庭完全能够承受得起,或者根本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凡是超越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就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相反,如果消费完全在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甚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这种消费类型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简言之,应以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标准来区分。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可行,我以高中生买手机这一现象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购买手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同学的家庭收入很少,父母下岗,靠政府发放的最底生活补贴过日子,这样家庭或类似家庭的孩子,如果看到别人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应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收入很高,甚至年收入过几十万、百万,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区别的标准就是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陋见,不怕见笑写出来,供专家、同行们作为批评的素材。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税法》作者李晓红—课件及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1章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1.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 2.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 3.分配收入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和反映监督职能 4.直接税和间接税 5.价内税和价外税 二、简答题(略) 第2章课后练习题 【牛刀小试】 一、填空题。 1.主体客体内容 2.比例税率定额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3.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 4.单位个人 5.单一税制复合税制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C 2.C 3.ACD 4.D 5.B 三、判断题。 1.×2.√ 3.×4.×5.× 四、简答题。(略) 【竞技场】 一、单选题。 1.D 2.B 3.C 4.C 5.B 二、多选题。 1.DE 2.BCD 3.AD 4.CD 5.ABC 第3章课后练习题 【牛刀小试】 一、填空题。 1.17% 2.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3.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消费型 4.增值额 5.报关地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AC 2.B 3.C 4. AC 5.D 三、判断题。 1.×2.×3.√ 4. × 5.× 四、简答题。(略) 【竞技场】 一、单选题。 1. D 2.B 3.B 4.A 5.C 6.D 7.A 8.D 9. B 10.A 二、多选题。 1.ABC 2.ABD 3.ABC 4.AB 5.CD 三、案例分析题。 1.(1)当期的销项税额=21.64 (万元) (2)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8.87 (万元) (3)当期应纳的增值税=2.77(万元) (4)属于兼营行为,分别核算的应纳营业税,应纳营业税=0.05(万元) 2.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03360-52538=50822(元) (提示:①非正常损失的面粉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转出的数额=(10985-465-420)×13%+465÷(1-7%)×7%=1313+35=1348(元)②收购的水果损失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转出的数额=3480÷(1-13%)×13%=520(元)) 3.(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36(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65(万元) (4)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36(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29(万元) 第4章课后练习题 【牛刀小试】 一、填空题。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理性消费心得体会大全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理性消费心得体会大全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理性消费活动主题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理性消费心得体会 ”爷爷,送您一个小礼物,这是我们学校特制的纸扇,上面印有号召大家适量点餐、杜绝浪费的倡议书”,”阿姨,送您一个小折扇,如果您支持节约,反对浪费,请您在承诺墙上签下您的名字”……昨天上午,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在行动”主题队日活动。少先队员们早早来到鞍山道地铁站旁,为过路的行人送上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号召市民做节约达人。炎热的天气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一声声稚嫩的问候让行人纷纷停下脚步,为少先队员们点赞,并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承诺墙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正值暑假期间,但连日来,全市中小学积极组织师生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爷爷奶奶给我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厉行节约的故事。现在,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优越了很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传承他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暑假期间,第二新华中学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家风传承正当时”系列活动。老师们精心制作了微课《学传统家风,做勤俭之人》,以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为主题,邀请学生”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老一辈勤俭持家、厉行节俭,勤勤恳恳、服务群众的家风故事。在该校七年二班举行的线上主题班会中,学生黄子纯就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她的讲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随后,黄子纯面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饮食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看到浪费现象要制止,尽量减少浪费;向身边的人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了解节约的方法;外出用餐时,剩余饭菜尽量打包,不铺张浪费。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理性消费心得体会 简朴让人接近上帝,奢侈让人招致惩罚。——犹太格言

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成因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成因及对策探析 【摘要】:大学生消费攀比是高校校园不争的事实,服饰消费名牌化、饮食消费高档化、娱乐消费新潮化在高校已经非常普遍。这比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畸形观念和畸形人格。这种心理的形成有个人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溺爱的原因。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弱化消费攀比心理,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观;攀比 今年“3·15”期间,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消费维权状况进行了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相比其他消费者,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明显,表现为攀比消费、超前消费、随机消费、冲动消费等,攀比消费是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消费攀比有两面性,从一方面看,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拥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在判断、分析、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盲目攀比,往往会演变成模仿和追随,甚至盲从,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平衡和个性发展。分析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心理成因,探讨其对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攀比面面观 在精彩而复杂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不一样的家庭环境,他们自然就构成了不同的群体,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攀比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总的来讲,大学生的消费攀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饰消费名牌化。在社会时尚潮流的推动下,年轻的大学生盲目追求款式新颖、价格却异常昂贵的品牌服饰、化妆品,并互相攀比,使得大学生群体衣着打扮逐渐“贵族化”。在他们看来,名牌就是自信、高贵、身份的象征,“要买就买最好的,要买就买名牌”。因此,在高校校园里,“Nike”、“Adidas”、“安踏”、“淑女屋”等名牌服饰随处可见。 2、饮食消费高档化。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消费攀比现象非常普遍。过生日、过节或庆功请客不愿在学校消费,而是到西餐厅、KFC、麦当劳或星级饭店消费。为了摆阔气,满足虚荣心,请很多人赴宴,一顿饭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吃饭不为肚子,摆面子、讲排场是最主要的目的。 3、娱乐消费新潮化。随着大学生物质消费攀比现象的日益严重,精神娱乐方面的消费攀比也日趋激烈:MP3、CD、MP 4、带摄像头的手机以及数码相机、高档电脑、录音笔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的必备的随身物件。去高档KTV包房唱

消费税案例研讨题[2]【含答案版】

消费税案例研讨题[2]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2级会计专业学生小张在2012年9月初凭借自己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地板行业的龙头圣像集团的一名会计实习人员。圣像集团,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各种实木漆饰地板(以下简称漆板),也接受委托加工实木漆饰地板。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小张同学基本了解了他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责及主要工作流程。2012年10月末,他准备在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增值税及消费税的申报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他了解到以下基本资料: 一、2012年9月期末: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8000元;各种增值税抵扣凭证均合法有效并在规定的时间办理了认证手续。经核实10月白坯实木板期初无余额,期末余额为12000元,发出额系生产漆板领用,其他业务无涉税事项,漆板消费税税率5%。 二、小张同学了解到2012年10月有关购销经济业务以后,并根据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作了相关的会计处理(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10月2日发出漆板一批,成本价格为100000元,委托代销商代销; 借:发出商品100000 贷:库存商品100000 2.10月7日向林场购进其自产原木一批,取得林场开具的普通发票注明:价款250000元;款项通过银行转账付讫; 借:原材料——原木2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00 贷:银行存款292500 3.10月8日发出原木一批,委托协作厂加工实木白坯地板,实际成本10000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实木白坯地板l00000 贷:原材料——原木100000 4.10月9日接受某装潢公司委托定制一批特种漆板,装潢公司发来加工用木材一批,成本为50000元,已全部交到生产车间进行加工;以银行存款收取装潢公司加工定金3000元;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付款3000 (委托方发来的木材作代管物资备查记录) 5.10月11日向木材公司购进木材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0元,税额

关于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的承诺书三篇

关于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的承诺书三篇 关于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的承诺书(一)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本单位作出如下承诺: 一、倡导勤俭科学消费。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形式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引导就餐者科学消费,讲究饮食科学,提倡绿色消费。 二、引导文明理性消费。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履行好提醒义务,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绝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三、转变经营服务方式。推行商务餐“分餐制”,根据消费人数提供灵活多样的可选择的套餐,并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热菜拼盘”等服务。引导消费者剩餐打包,免费提供环保打包服务。 四、开展环保集约经营。推行“公筷公勺”,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推进餐厨垃圾的集中化处理,积极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提高水、电、煤、气等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五、坚持诚信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标准规范。做到规范经营,明码标价,货真价实,诚实守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以上承诺,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承诺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关于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的承诺书(二) 2、节约每一滴水: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提倡用脸盆洗脸洗手,用完水后勿忘关紧水龙头,养成循环用水,不浪费的好习惯。 3、节约每一度电:人走灯灭,用完电器及时断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尽量缩短用电时间;在教室、寝室或实验室自觉根据实际需要开启照明灯,并注意用电安全。 4、节约每一粒粮:在食堂吃饭要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剩菜剩饭,倡导“光盘”行动;减少使用餐巾纸、纸杯、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不在无证照摊点用餐,真正做到绿色环保,勤俭节约。 5、节约每一张纸:节约用纸,提高纸张利用率,提倡纸张循环利用。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6、节约每一分钱:有计划地分配自己的生活开销,不贪图享受,合理消费,买之有需,用之有度,不盲目攀比,反对过度消费,养成理财好习惯。 7、节约每一分钟:制定合理的个人时间表,把时间和精力高效地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努力学习之余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充实、紧凑地度过初中美好时光。 8、爱护教室课桌椅、寝室门窗床架等公共财物,发现损坏的教学设备及教学用品及时报修。

新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分类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 1.一项由海外媒体发起的针对中国海外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开始逃离刚性奢侈品消费,更加关注日常高端必需品。这表明消费者 ①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④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不约而同》体现了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3.刘敏今年考上了“211”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 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 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同时,片中出现的各地土特产也被网友们迅速搜索购买。这里相关土特产的热销主要属于引发的消费。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5.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这一消费行为() 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 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 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近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为了购买奢侈品或追逐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不符的生活方式而陷入各种不良贷款陷阱的新闻。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①部分青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②有钱能使鬼推磨,说明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③受到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 ④这是求实心理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8年6月11日,《人民网》载文,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几乎1/3的奢侈品买主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又是唯一一个代购风行的国家。对于国人如此迷恋奢侈品我们应当 ①倡租赁消费,坚持勤俭节约 ②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③坚持贷款消费,追求物质享受 ④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有些00后大学生不顾家庭收入状况允许与否,坚决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为其配置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所谓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六件配齐最少也要3万元。这种消费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不健康消费 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不理性消费 ③违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 ④违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在生活中,明星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选择。这主要抓住了消费者的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 10.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 A.攀比心理中的炫富心理 B.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 C.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 D.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11.2018年双十一期间,天猫交易金额达到2135亿元。老字号稻香村立足于新的消费趋势,通过调整产品配方、开发独立小包装等,在近几年的双十一活动中销售额实现了每年

消费税案例

二、消费税业务处理案例 海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设三个非独立核算的生产企业,分别经营化妆品、酒和摩托车。2009年6月发生如下消费税涉税业务: (1)本月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化妆品3000套,不含税出厂价220元/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660 000元,增值税112 200元,实际生产成本为140元/套,款项均已通过银行收讫。 ①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银行进账单: 借:银行存款772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2 200 ②月未,根据商品出库单结转已销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420 000 贷:库存商品420 000 ③计算应交纳的消费税:应纳消费税税额=660 000×30%=198 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98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98 000 (2)6月2日,与另一企业签约以自产化妆品合资成立思美公司,占思美公司总股本的15%,并准备长期持有。产品已发出,该批化妆品的生产成本为60 000元,不含税售价为100 000元。 应纳增值税税额=100 000×17%=17 000(元) 应纳消费税税额=100 000×30%=30 000(元) ①根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投资合同书: 借:长期股权投资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②计提应交消费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 000 ③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 贷:库存商品60 000 (3)6月3日,将自产的摩托车5辆移交本厂相关部门使用。该摩托车不含税售价为7000元/辆,生产成本为4000元/辆。 应纳增值税税额=7000×5×17%=5 950(元) 应纳消费税税额=7 000×5×10%=3 500(元) 在摩托车移送时,根据商品出库单等: 借:固定资产——摩托车29 450 贷:库存商品——摩托车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950 ——应交消费税 3 500 (4)6月5日,将自制的新产品保健药酒以福利形式发给本厂职工。该厂共有职工120人,其中生产工人80人,车间管理人员10人,销售人员15人,厂部管理人员15人。该保健酒的生产成本为60 000元,无同类产品销售价,成本利润率为5%,消费税税率为10%。

拒绝网贷,理性消费,从我做起,活动方案

xxx“拒绝网贷,理性消费,从我做起”手抄报活动方案 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出现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不堪重负跳楼自杀的恶性事件。为防范校园不良网络贷款引发的借贷隐患和债务悲剧,而大学生消费分期一度被视为“肥肉”,利益的引诱化作一只黑手,把本应宁静的校园推向悬崖之巅。当下,大学生贷款正逐渐成为各大网贷、小贷公司拓展校园市场的主推服务,市面上的“名校贷”、“爱学贷”、“趣分期”、“优分期”等一批贷款平台提供了众多优惠政策及条件,手续便捷、下款速度快、利率相对较低,但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据了解,很多高校均已发现有民间借贷公司小额贷款向大学校园学生放贷的情况,此类贷款属于“高利贷”性质,危害极大,影响极坏。在此背景下开展本次活动,是为了宣传和普及网贷危害和高风险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网贷的危害,识破网贷的陷阱,远离网络贷款,提高大学生的自身防范意识,避免网贷悲剧事件再发生。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保证大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活动的主题:拒绝网贷,理性消费,从我做起 三、活动目的

(一)希望通过开展关于大学生网贷的危害的活动能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网贷,不受网贷困扰,拒绝网贷受骗,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保证大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鉴于校园网络贷款,我们大学生在网贷方面缺乏谨慎的考虑和财务规划方面的正确认知,网贷已经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我们特开展此主题活动,提高我们大学生在网贷方面的警惕性,增强大学生对网贷的认知意识。 (三)通过同学们设计关于“拒绝网贷,理性消费”的手抄报,大力宣传网贷对大学生的危害,让同学对网络贷款有进一步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知识的了解,同时也为了普及网贷知识,帮助大学生避免不良网贷,让同学们能够健康成长,远离网贷烦恼,让大学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四)通过举办本次手抄报大赛,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同学们对书法、绘画、文学等技能的学习热情,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开阔学习的视野,增强其创作能力和书写规范字能力,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活动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广西xx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西xx学院xx社 五、活动对象:广西xx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时间:2016年11月1日至11月份底 七、活动形式 (一)初赛:11月1日至11月10日为参赛者准备及投参赛

宜宾市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

一、选择题 1.一次,公司刚刚推出了一款新的险种,保险推销员约克的脑海里早已拟好了一份准客户名单,然后约见、拜访。约克会告诉客户:“你们这一行的xxx先生您认识吧,他前不久买的就是我向您推荐的这款险种。”或者会说,“你的同行xx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却也买了这份险种”等等。约克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①攀比心理②从众心理③求实心理④求异心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这表明() 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 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 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 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 3.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口碑这一指南体现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正确认识是 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 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 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 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 5.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

新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1987 年广州卖出中国第一部手机,值一辆丰田农用车,1988 年上海开卖“大哥大”从无人问津到一机难求,黑市价格被炒到五六万元。如今手机已大众化、智能化。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 95%,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 75%,下列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①居民对手机的消费受攀比心理的影响 ②手机价格高低决定于价值 ③手机供给增加是需求扩大的根本原因 ④技术进步使手机变得越来越物美价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不约而同》体现了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3.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4.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材料表明 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 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 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 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这一消费行为() 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 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 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比别人矮半截。”造成某些中学生的这种消费行为的心理主要是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实心理 D.理性消费 8.2017年中秋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月饼促销战,不过“天价月饼”明显少了,“平民月饼”更受到消费者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价月饼”遇冷与“平民月饼”热销是一种回归。销售中,老字号品牌的月饼最受消费者欢迎,五芳斋、杏花楼等品牌月饼节前日均销售200万元。这 ①是讲求实惠、符合实际的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是向名牌看齐的攀比心理所引发的消费 ③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④是应该提倡的消费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有些00后大学生不顾家庭收入状况允许与否,坚决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为其配置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所谓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六件配齐最少也要3万元。这种消费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不健康消费

树立正确消费观,养成勤俭好习惯

树立正确消费观养成勤俭好习惯 所谓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和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从范围上说,它又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是指个人生活消费。它在整个社会消费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与家庭、社会消费紧密相联,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却由此滋生了贪图享乐的思想,讲排场、摆阔气,盲目追求高消费。受这股不良风气的影响,追求享受、盲目超前消费等现象开始在部队出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澄清在消费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消费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消费是一个重大问题 我们先听听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我们有个人的消费权。条令条例明确规定,战士有个人消费自主权。干部不应用行政手段限制战士个人消费,更不应该干涉个人的正当消费权。尽管是好心,但不能侵犯我们的自主权益。 说法二:“高消费”才有高回报。我身边的几个战友都用积攒的工资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杂志书刊,还报名参加了函授和自学考试,有的花费达数千元,这些消费对于我们基层官兵来说,算得上是“高

消费”了。但高消费才有高回报,他们为此学到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实现了学历升级,提高了自身能力素质,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可以说,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树立的一种效益观。 说法三:过去是短缺经济时代,讲节俭可以,现在产品极大丰富,再过分强调节俭就不合时宜了。就连国家也提倡信贷消费,因此,我们认为,正常消费客观上拉动了经济内需,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并没有什么坏处。 说法四:在对消费与浪费的理解中,有的同志认为个性消费就属于奢侈和浪费;也有的同志认为,没有差异的消费才是畸形的消费。其实,个性消费只要是在合理消费的范围内,就不是奢侈和浪费,而是消费者成熟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大家觉得以上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可以说,以上的几种说法都是当今时代的消费观念。 有的战友可能会想,人活一辈子就应该享受,而且现在家里有钱了,不像以前祖辈那样要挨饿受苦了,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事实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消费,决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建设以及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国情。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就我国而言,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学文化还相对落后,人口

浅谈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

浅谈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 法学0906班 张传枝 120910260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着实地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温饱的问题,由此带来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普遍的提高,本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本是一个非常欢喜、乐见的大好局面。但如今的社会却充斥着各种盲目的无计划的攀比消费之风:比吃、比穿、比职位等等严重偏离了原来正常的消费观念,腐蚀着发展的结果。大学生虽说是与大众社会接触未深的一个群体,但由于其自身对于大众社会的认知能力不高、意志力不强,具有易受暗示性、易受迷惑、不太能辨明是非等等特点反而成为盲目攀比之风的重灾区,不得不引起广泛的关注。下面就仅围绕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心理的一些问题展开。 大学生消费攀比在高校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攀比之风现象风起云涌,好像不争个上下死不休的架势。物质的攀比,无节制的消费,这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买东西并不是基于要用而是要跟人家比、赶潮流;买名牌的东西并不是基于其品质而选却是由于它的名气可以显摆自己的地位,比阔气、比有钱。在他们的眼里攀比视乎成为了他们买东西的主要动机,于是乎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形成了“穿的一定要有名牌,多不多放一边”,崇尚潮流、名牌的潜规则等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消费白领化是现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消费的最生动描述。 促进经济健康的、良性的循环发展,我们鼓励人们消费,拉动内需,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以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主导,不量力而行、不节制、不理智的超前消费导致盲目、泛滥消费,其造成的一连串后果也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今很多大学生被盲目攀比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引导,对大学生、家人及社会造成了莫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