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历史文选A卷

中国历史文选A卷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学院(系、部)历史学专业08级

《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姓名:学号:成绩:

《易》曰:“筮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間嘗竊取其義以概古今之載籍。撰述欲其圓而神,記注欲其方以智也。夫“智以藏往,神以知來”;記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來者之興起;故記注藏往似智,而撰述知來擬神也。藏往欲其賅備無遺,故體有一定而其德為方;知來欲其決擇去取,故例不拘常而其德為圓。周官三百六十,天人官曲之故,可謂無不備矣。然諸史皆掌記注,而未嘗有撰述之官,則傳世行遠之業,不可拘於職司,必待其人而後行;非聖哲神明,深知二帝三王精微之極致,不足以與此。此《尚書》之所以無定法也。

《尚書》、《春秋》,皆聖人之典也。《尚書》無定法,而《春秋》有成例;故《書》之支裔折入《春秋》,而《書》無嗣音。有成例者易循,而無定法者難繼,此人之所知也。然圓神方智,自有載籍以還,二者不偏廢也。不能究六藝之深耳,未有不得其遺意者也。史氏繼《春秋》而有作,莫如馬、班;馬則近於圓而神,班則近於方以智也。

《尚書》一變而為左氏之《春秋》,《尚書》無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緯經也。左氏一變而為史遷之紀傳,左氏依年月,而遷書分類例以搜逸也;遷書一變而為班氏之斷代,遷書通變化,而班氏守繩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遷書遠異左氏,而班史近同遷書。蓋左氏體直,自為編年之祖;而馬、班曲備,皆為紀傳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則遷書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遷書也遠。蓋遷書體圓用神,多得《尚書》之遺;班氏體方用智,多得《官》《禮》之意也。

遷書紀、表、書、傳,本左氏而略示區分,不甚拘拘於題目也。《伯夷列傳》乃七十篇之序例,非專為伯夷傳也;《屈賈列傳》所以惡絳、灌之讒,其敘屈之文,非為屈氏表忠,乃弔賈之賦也。《倉公》錄其醫案,《貨殖》兼書物產,《龜策》但言卜筮,亦有因事命篇之意,初不沾沾為

一人具始末也。《張耳》、《陳餘》,因此可以見彼耳;《盂子》、《荀卿》,總括遊士著書耳。名姓標題,往往不拘義例,僅取名篇,譬如《關雎》、《鹿鳴》,所指乃在嘉賓淑女。而或且譏其位置不倫,或又摘其重複失檢,不知古人著書之旨,而轉以後世拘守之成法,反訾古人之變通,亦知遷書體圓而用神,猶有《尚書》之遺者乎!

遷史不可為定法,固書因遷之體而為一成之義例,遂為後世不祧之宗焉。三代以下,史才不世出,而謹守繩墨,待其人而後行,勢之不得不然也。然而固書本撰述而非記注,則於近方近智之中,仍有圓且神者以為之裁制,是以能成家而可以傳世行遠也。後史失班史之意,而以紀、表、志、傳,同於科舉之程式、官府之簿書,則於記注撰述兩無所似,而古人著書之宗旨不可複言矣。史不成家而事文皆晦,而猶拘守成法,以謂其書固祖馬而宗班也。而史學之失傳也久矣!

一、寫出下列繁體字的簡化字(10×1′)

竊備嘗職藝變弔總體猶

二、解釋加點字詞(5×4′)

天人官曲諸史不祧之宗科舉之程式龜策

三、翻譯全文(60′)

四、如何理解上文中的“圆而神”、“方以智”?(10′)

参考答案及评份标准

窃备尝职艺变吊总体犹

天人官曲:周代官职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大类。《周礼》把所有掌管天、地、人事的官职以及下官职全都记载无遗。

諸史:包括:大史,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有时还会访问大史,有时大史还命令百官规诫王的缺点;小史,秩卑,金毓黻说: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内史,其秩最尊,《周礼》说内史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掌书王命,内史还奉王命出使诸侯国;外史,秩卑,《周礼》云其职务是“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御史,秩卑,又一名柱下史。其职务是掌管图书等。

龜策:指《龟策列传》,载于《史记》卷一二八,除记载宋元王与博士卫平的问答外,还记载了用龟甲和蓍草占卜求卦和判断吉凶征兆的方法。

不祧之宗: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科舉之程式:程式,程文格式。宋朝以后,把科举考试所取的士子试卷,叫做程文。金元时,主持考试的官员也需各作程文一道,发给参加考试的举人作为答卷的范本,即所谓程式。明、清时专称考官的范文为“程文”,而别称中式试卷为“墨卷”,合称“程墨”。它们的格式,即通常所说的八股。这种文体,怎么写,写什么,以及文章段落、字数,都有刻板的规定,出格者必落选。

《易》说:“用蓍草占卜的特点是圆形而变化莫测的,卦的特点是方形而历历可见的。”近来时曾经私下采取这个意思,用来概括从古到今的史书,撰述要它圆通而变化莫测,记注要它方正而可以知道。知用来集聚过去的知识,神妙用来预知未来的事物,记注想使过去的事情不被遗忘,撰述想使未来的事物出现。因此,记注集聚过去的知识好像有智慧,著述预知未来的事物好像变化莫测。集聚过去的知识要它完备没有遗漏,因此体制有确定的规则,它的性质是方形的固定;预知未来的事物要它选择取舍,因此体例不受常规的拘束,它的性质是圆形的变化。《周礼》三百六十个官职,人世官的才能和自然界物的效用之事可以说没有不具备的了。但是各史宫都只管记注,却来曾有掌管撰述的官。祝、史宣读的命告,未尝不是撰述,但是没有撰史的人。例如《尚书》的誓诰,自然出于史官所作,至于《帝典》等篇,并没有奉命撰写的官。那么,流传后世通行久远的事业不可以拘泥于职守,非得等到适合的人出现后进行,不是圣哲高明深知尧舜二帝、夏商周三王精深微妙的顶点,不能够参预这事。这就是《尚书》没有固定方法的原因。

《尚书》、《春秋》都是圣人的典籍。《尚书》没有固定的方法,而《春秋》有既定的体例。因此《尚书》的支派转入《春撤入《尚书》却没有继承者。有既定体例的容易遵循,而没有固定方法的难以继承,这是人们所

知道的。但是圆通而变化莫测与方正而有智慧,自从有书籍以来,二者是不伯废的。人们不能探究六经的深奥罢了,没有得不到六经遗留的意旨的。史学家继承《春秋》而有著作,没有比得上司马迁、班固的,司马迁就近于圆诅而变化莫测,斑固就近于方正而有智慧。

《尚书》一变而出现了左丘明的《春秋》,《尚书》没有既成的方法,而《左传》有确定的凡例,以便辅助经书。《左传》一变而出现了司马迁的纪传体,《左传》按照年月顺序记事,而司马迁的《史记》分类别,以便搜集逸事。司马迁的《史记》一变而出现了班因的断代史,司马迁的书通变化,而班因守规矩,以表示总括。就形状面貌来说,《史记》和《左传》远远不同,而《汉书》同《史记》相近。大概《左传》体制直截,自成编年体之祖,面《史记》、《汉书》曲折完备,都是纪传体之祖。推究精深微妙处来说,《史记》离《左传》近,而《汉书》离《史记》远。大概《史记》本体圆通作用神炒,多得《尚书》的遗留;《汉书》本体方正作用明智,多得《周礼》的意旨。

司马迁《史记》纪、表、书、传等体,源出《左传》而大致表示区分,不很拘泥于题目。《伯夷列传》其实是七十篇列传的序例*不是专门为伯夷作传。《屈贾列传》是用来表示厌恶绛侯、灌进谗言,它叙述屈原的文字,不是为屈原表白忠心,实在是悼念贾谊的赋作。《仓公列传》记录他的医案,《货殖列传》同时记载各地物产,《龟策列传》虽然记载占卜之事,也有根据事情写成篇章的意思,本来不拘泥于为某一个人具备生平经过。《张耳陈馀列传》,由一人的事迹可以看到另一人的事迹。《孟子苟卿列传》,总括游士的著书。《史记》用姓名标明篇目,往往不受体例的限制,只是用来起个篇名,臂如《诗经》的《关维》、《鹿鸣》,内容是写男女相恋之事。而有的人却指责它所排列的不是一类,如量子与三位邹子。有的人又指摘它重复而失于检查,如子贡已列在《仲尼弟子列传》,又见于《货殖列传》。不知道古人著书的用意,却反倒用后世人所固执道守的既成方法,责备古人的变通,他们也知道《史记》本体圆通作用神妙,仍然有《尚书》的遗留吗!

司马迁《史记》的作法不可以当作固定的方法,斑固《汉书》依照司马迁的体制,制定了确定的体例,于是成为后世尊奉的创始者。夏商周三代以后,史学人才不是世代都出现的,就小心遵守规矩,等待合适的人出现后再实行,精势不得不这祥。但是斑固t汉书》本来是撰述而不是记注,那么在近似方正明智之中,仍然有圆通而神炒的性质用来为《汉书》安排布置,因此能成一家而可以流传后世通行久远。后世的史书丢失了斑固《汉书》的意旨,却把纪、表、志、传看作和科举的程式、官府的文书相同,就在记注、撰述两方而都没有相似之处,而古人著书的宗旨不可以再提起了。史学方面不能自成一家,而所记的事和文章都不显著,却还固执地遭守既定的方法,认为自己的书本来是尊奉司马迁和斑固的,那么文学失去传承很长久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