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尹利

【期刊名称】《未来英才》

【年(卷),期】2016(000)015

【摘要】小学学龄段作为很多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从事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多元文化的传承以及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做了相关探讨.

【总页数】1页(210)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思考

【作者】尹利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经开区康家吉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思考 [J], 俞菁

2.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思考 [J], 俞菁

3.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民族音乐研究与实践 [J], 黄莹

4.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 [J], 张黎红

5.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 [J], 张黎红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及途径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及途径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国风到汉、魏乐府,从宋词、元曲到明、清以来的“小令”、“时调”,在这条多姿多彩的历史长河里,在这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优美朴实的民歌、地方色彩浓郁的说唱、戏曲、曲艺,还是绚丽多彩的民族乐器,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音乐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将优秀的民族音乐素材引进音乐课堂之中,能促进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开拓音乐视野,增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必须挖掘民族音乐的优秀内容,探究教学方式,进一步活跃中小学音乐教学,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一、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分析 谢嘉幸先生曾发表论文《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文中揭示了一个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存在,却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许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他尖锐地指出“对于这种文化上的缺失,我们的神经似乎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确实透视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之间始终存在着脱节、割裂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一些不足。《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然而纵观时下音乐课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娱乐、互联网等为学生接触多元化的音乐提供了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流行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充斥着学生的视听。其无孔不入的信息来源甚至连有些音乐教师都不得不感叹“跟不上时代了”,“孩子们喜欢的音乐我们都听不懂了”。殊不知,流行音乐以其清新明快的节奏、夸大包装的明星效应占据了青少年的心灵,左右了他们的审美取向,相对的,我们的民族音乐却因其“年迈的高龄”、“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等客观因素,正在音乐课堂中面临着“生存危机”。 二、让民族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研究是意见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中小学教师对根基的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没有能力可以培养能力,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兴趣,没有基础可以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和教育,从童谣、民歌小曲、地方戏剧等开始,特别是通过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学生比较喜爱、经典的、有特性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活动、表演活动和民族乐器的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一)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孕育了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我国有56 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有舞蹈性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而我国的戏曲音乐也品种繁多,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他们在唱腔,念白,曲牌,锣鼓等方面均各具特色。然而,很多中小学生不会去欣赏这些美,不知道民族音乐中有这些珍贵的财富。由于缺乏正确的审美观,一些学生从发式,衣着,饮食等方面以西方的某些歌星,影星为模式。长此以往,这就不仅是音乐文化的问题,更容易造成学生轻视本民族文化,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学生听、唱、背记一些民歌,逐步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掌握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民歌的特

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08-13T16:20:35.4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6期作者:刘秋雨 [导读] 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通过音乐促进各民族的沟通和交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摘要:音乐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展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通过音乐促进各民族的沟通和交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以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最终目的,更好的实现我国综合实力的稳健提升,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两者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和影响,在这样的关系影响下,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元,文化背景是音乐的重要提炼和精髓所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过程之中,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不同时代的音乐艺术具备不同的表现要素,而不同民族音乐也渗透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微观的角度对音乐文化进行追溯,不同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非常的丰富和多元,涉及许多的音乐形态,在不同区域、时空之中所呈现出来的音乐形态,带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音乐教育主要以音乐文化、音乐要素和音乐内涵的有效传递为依据,真正的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作为民族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教育实践者必须要结合音乐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要求,更好的促进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价值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音乐文化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生活实践还是劳动生产,音乐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能够真正的实现音乐教育的有效渗透,通过环境的营造来积极的为各种民间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发挥音乐的引导作用和熏陶价值。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在传承以及渗透时立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实条件,积极的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经验和技能,充分的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些重要的手段,真正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能够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支撑,首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教育途径相对多元,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以丰富,能够更好的保证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段内真正的实现系统化、针对化的知识教育,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系统知识在音乐教育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更好的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就必须要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为依据。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信息化环境下,多元音乐文化包含的内容和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涉及的内容有所区别。音乐教育对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关注个人审美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加深对音乐的认同度,后期的音乐实践能积极地为文化传承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其中音乐教育者需要立足于这一现实情况更好的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积极的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内涵 文化的变化以及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差异较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有效的应对音乐发展中桎梏和影响,更好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融合和交流,积极的承担文化传承的作用和价值,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依据,促进传承手段的丰富以及多样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对音乐的理解有所区别,音乐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需要以个人的理解力为原则,更好的将不同的内涵融入现有的音乐文化教育之中,实现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以及弘扬。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大力落实和创新,只有真正的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和联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内涵的丰富含义及多元化发展。 结语 在全球化同一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形式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在多元文化世界之中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尤为关键,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和思想共鸣意义重大,为了能够更好的呈现不同文化的风采和魅力,我国需要以音乐教育为依据,积极的将各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更好的体现两者之间的优势和作用,促进优秀民族音乐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69-173. [2]万佳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探讨[J].艺术品鉴,2015,10. [3]张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以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6,04:178-182. [4]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212.6-43.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

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 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 1、在小学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视觉文化并非一个新问题。因为自从有了摄影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后,西方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1936年,本雅明曾分别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讲故事的人》两篇论文,在前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摄影、电影出现的意义,于是光晕的消失、震惊体验、展示价值等等便成为解读新型的视觉艺术的重要范畴; 他又在后一篇文章中认为,对讲故事和小说构成冲击乃至破坏的力量来自于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力量,但它更具威胁;而且它也给小说带来了危机”。 面对新视觉艺术和旧文学样式,本雅明总会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或许在以下表白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说:‘将来的文盲并非不懂阅读与写作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但是一名摄影者若不能解读自己的照片,岂不是比文盲更不如?对图片的说明与描绘会不会变成摄影最重要的部分呢?” 本雅明并未用过“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概念,但他实际上开启了人们在视觉文化的问题框架之内思考文学与视觉艺术之关系的先河。此后,西方一些学者均不同程度地触及过这一问题。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他曾关注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问题。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虽然并未对视觉文化做过充分论证,但他却享有这一概念的发明权。而此概念经过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人的阐释之后,既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学界的青睐。 早在1970年代,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乡村和住宅空间开始让位于旅游,让位于速度的刺激(由铁路产生的),让位于散步场所、海滨与广场的快乐,以及在雷诺阿、马奈、修拉和其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品中出色地描绘过的日常生活类似经验。”与此同时,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与视觉文化相类似的表达,以指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波兹曼(Neil Postman)那里,印刷文化背景下的“阐释年代”消逝后,紧随其后的是“娱乐业时代”;米歇尔(W. J. T. Mitchell)则干脆把它叫做“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以此对应西方哲学界广泛谈论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外还有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电信时代”说,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说等等。这些说法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示意图。 中国的情况 在国内学界,虽然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早在1981年便已出现,而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的文章亦发表于1988年,但到目前为止,视觉文化真正进入研究者视野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与其丈夫钟键夫为推出“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便硬造出一个“读图时代”的词予以宣传。现在看来,这个硬造之词不仅成为此套丛书成功的出版营销策略,而且在短时间内风靡文化界与学术界,并成为“视觉文化”之说的中国式表达。由于此概念首先诞生于出版界,后来者在使用中又让其涵义延伸于电子、数字媒体生产出的视觉艺术产品,所以,这一概念也暗示出纸质、电子和数字媒体全面向图像时代位移的信息。世纪之交以来,视觉文化的译介与研究也日渐增多。比如,随着《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视觉文化研究”专题的集中介绍,随着《视

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的现象及其教育意义

龙燕君1吴进娟1 (1.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成都 610031) 摘要:“中国风”是一种民族化的艺术形式与传统品格,它在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和推崇的同时,对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文针对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能否并如何利用当代青少年对它喜爱这个现实,通过对音乐教育培养审美、塑造品格,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艺术、民族道德理想的理解和认同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音乐教育 引言 流行音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能够真实速度地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引领时代风尚,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艺术教育理论,尝试论证“中国风”流行音乐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意义。内容健康向上、态度积极地流行音乐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了解和喜爱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理解多元音乐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一“中国风”出现的必然性 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当我们在网上检索“中国风”这一词的时候,会发现不光是流行歌曲,许多其他行业也涉及到了“中国风”这一概念,比如服装设计、影视、建筑等等,这些行业也尝试着将中国民族的元素融入到他们各自行业的设计之中,使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受 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出现也可以说有其必然性。 是中国风的分水岭,这首歌奠定了中国风的标准。中学生是一群年轻、有朝气有活力、喜欢新鲜事物、吸收能力强的群体,他们成为了流行音乐最忠实的追捧者。尽管他们知道除了流行音乐还有其他各具特色的音乐,但占据他们思想的大部分是流行音乐。有一些同学甚至盲目的无选择的聆听,他们觉得流行就是时尚,就是前卫,只要是流行的在同学之间就不老土。二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意义 中国的流行歌曲,虽然是大众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其商业性、媚俗性、娱乐性的特点,但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并不能离开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深厚土壤而独立存在。被大众所喜爱的流行歌曲中,我们总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1 从某些方面来说,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不仅好听,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教育意义,我们应该有选择、有目的地将一些健康的流行歌曲,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下从三个角度对中国风的教育意义展开分析。

民族音乐教学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10527923.html, 民族音乐教学艺术 作者:吴婷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0期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多聆听、多体验,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音乐能量,提高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让学生在民族艺术的音乐殿堂中,陶冶情操、提高美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实现民族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艺术瑰宝;陶冶情操 我国民族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小学阶段来说,也应该结合教材来实施民族音乐方面的教育,帮助小学生走进民族音乐,了解民族艺术,激发他们心中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时,可以拓展一些有关该民族风俗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以音乐为主线展开多方面的认知和探索,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藏族歌曲教学艺术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的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音乐课本中就有与藏族相关的一些作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藏族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师在课前搜集与藏族有关的一些知识,从民族风情到艺术风格,帮助学生多方面了解藏族文化,培养学生心中对藏族音乐的喜爱,实现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承。 例如,在学习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时,教师在课堂中就融入了民族风情的介绍,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聆听及视频观看中,全面了解藏族文化,提高對音乐的鉴赏能力。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授课之前对藏族的相关文化知识做了全面的搜集工作,将与之相关的内容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制作成课件,供学生课堂学习时使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范围,让他们全面了解藏族这个优秀民族的文化艺术,以便更好地去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为歌曲的演唱做铺垫。学生在生动的课件中了解到藏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感知藏族音乐的优美辽阔、曲调悠扬,为歌曲的情感演唱奠定基础。 教师通过课本中藏族音乐的学习,让学生全方位地去了解藏族的文化,从音乐曲风到民族风情对西藏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入的认知,让学生爱上藏族音乐、藏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傣族舞蹈教学艺术

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培训,观看聆听一线专家精 湛的讲解与答疑,与广大一线优秀的教师互动交流,让我获益匪浅, 下面就中小学名族音乐教学谈几点我的认识与感受。 一、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民族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1、能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教育一般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四个方面,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我国民族音乐,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作品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启示、带来温馨、带来欢乐、陶冶心灵。例如:我国的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谓世界第一。民歌内容有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有反映劳苦大众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有歌颂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还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如:《凤阳花鼓》这首歌,表达了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江苏民歌《茉莉花》以细腻优美的音乐,反映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图兰朵》的歌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河北民歌《小白菜》,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幼女的悲惨生活,受后娘虐待,怀念亲娘的凄苦心情,激发学生对万恶旧社会的痛恨之心,唤起学生对新社会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3]我国的民歌讲究韵味,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节奏;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采。我国的戏曲也同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不会欣赏这些美,不知道民族音乐中有这些珍贵的财富。相反,对时下的流行音乐都兴趣十足。他们的审美观念是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音乐的审美观,以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民族音乐,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能渗透民族文化的精魂 课堂教学内容,是深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来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歌曲音乐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如今,现行音乐教学贫血、缺钙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重音乐知识的传播,轻音乐素养的培养;重课本音乐的被动教学,轻学生生活音乐的主动学习。音乐教师就教材而教,不去联系学生实际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补充;不去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广大农村中小学缺少专职音乐教师难以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一些音乐教师配全的学校对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认为音乐就是教会学生唱会课本上的几首歌曲就算完成任务了,更不可能结合本土音乐去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所以音乐教材的干瘪、音乐教学目标定位的含糊、教学效益的不高等诸原因造成中小学音乐教育贫血缺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如果能将民族特色的乡土音乐如戏剧文化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补充内容,就能有效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小学音乐的冲击,就能有效治疗当前音乐教学的缺憾之处。 西方音乐的充斥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里,也包括在音乐语言里,并经世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因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正是维系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及未来音乐文化的纽带。如今,异彩缤纷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的充斥,纵观学校音乐现象,流行音乐充斥校园。谈起民族音乐就认为“没劲”,民族器乐更是无人问津,许多学生家长不顾经济实力,纷纷买钢琴、高档电子琴,千年的民族音乐文化大有被遗忘、丢弃之势。在一次音乐研讨会上,中央民族乐团宋飞说:“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于教育,最近在中日韩亚洲民族交响乐团的合作演出中,我们的演奏员及领导都感觉到中国的乐器改革较多较‘科学’,但通过排练演奏感觉他们的作品保存要多得多,我们的作品已经欧化了很多。……”中国音乐学院管建华说:“我们目前学习母语音乐的语境已被‘置换’,倒像是在西方语言环境中学中国音乐,基本听觉、音感训练、音乐演奏操作、音乐史观、美学等课程、语法规则、价值观等,都是西方的……”通过两位教育家的对白,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的充斥。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教育理论家周大风先生大声疾呼:“我们所培养的儿童如果不从民族艺术方面进行熏陶,而唱的、听的、接触的都是洋腔、洋调、洋味,那无形中会从小养成一种什么都是外国好的印象,对有千年文明史

音乐教学大纲

初等教育三年制大专《音乐》教学大纲 初等教育专业三年制大专的《音乐》课教学,是对本专业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加强学校的美育、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求实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一)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 (二)使学生认识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 (三)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同 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气质。 二、教学要求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在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巩固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 培养一定的音乐技能。 (二)要使学生懂得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 和方法。 (三)要以建立一支思想、业务素质优良的小学教师队伍为出发点,遵循美育的原理和音乐教学规律,发挥学科特点,在 音乐艺术实践中培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 的师德。 三、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教育方针,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应从本学科时间性较强的特点出发,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通过艺术实践培养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应注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四)各项教学内容要精选,正确处理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最新谈大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谈大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轻化081班 0805100533 尹爱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彰显于世,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姿,在世界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象征。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的一颗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我国民族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仅仅从我们通常说的民歌、曲艺、器乐、戏曲数量来看,也是令人惊叹的。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收集到民歌约30万首,民族器乐约200多种乐器,200多个曲种,360多个剧种。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呢。原因主要有: 第一.我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5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使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品种、材料和经验。 第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中国境内有大片的平原、高原、丘陵、山脉……复杂多样的地貌,气候,生物等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多 样性。为民间风俗,以至各地民族民间音乐特色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第三.博大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包括哲学、文学、宗教、伦理学等,几千年来都有高度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对音乐产生较大影响。这也是形成民族音乐丰 富的原因之一。 第四.众多的民族和人口。中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风俗,其音乐也各异。 民族音乐产生于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中,它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1. 大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今天,在各类文化碰撞交汇的高等学校,流行着各种音乐,其中以我国港台音乐、外国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流行音乐最为突出。相对而言,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民族器乐曲、民族歌舞剧、戏曲等。在各类校园歌唱比赛、大型文艺晚会中,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目的演唱者较少,优美的民族器乐曲也很难听到,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紧跟时尚与潮流的流行歌曲。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漠视与漠然在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

视觉文化

1、扼要叙述视觉文化的涵义、发展的历史范型以及研究价值 涵义:我们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换言之,视觉文化不只是艺术,凡是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 历史范型:图腾、图像、仿像 图腾是视觉文化中最原始的范型,它靠各种图像和符号形成一种图腾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最原始的神性智慧,它不仅在原始社会发生着各种功能,而且孕育了不同的艺术形式。 图像:图像是人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一种造型,在一定的意义上来看,就是人创造想像及其外化的艺术作品。 仿像:仿像是复制或仿制所得的艺术成品,特点是模拟再现物或仿体。 研究价值: (1)视觉文化研究——时代的要求 a、阅读对象 b、阅读方式 c、阅读性质 d、阅读心理 e、功能价值 (2)研究视觉文化,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a、耳濡目染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生存环境,对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持久。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不知不觉的变化。 b、视觉符号:事物与知觉之间的中介。 (3)研究视觉文化,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 a、视觉文化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大众基本素养 b、信息载体样式的演变与传播形式的变革 (4)研究视觉文化,将民族挑战转化为机遇 a、竞争话语权 b、克服语言传播的局限性 c、视觉传播之特殊性 2、概述网络文化的特性及其对人类学习的影响 特性:(1)全球化与多元化共存。网络中,我们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超国家、超国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网络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提供了多元文化共存的虚拟载体造就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体化环境。 (2)大众化与个性化共存。多媒体创作工具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觉文化的创作者,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视觉文化的内容,强化了网络视觉文化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征。 (3)虚拟性和数字化共存。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实体的物理空间中。网络产生以后,网络技术为人们建立了一个新的虚拟生活空间。网络中人们的言行、创造带有虚拟性质,使得网络视觉文化表现出其特有的虚拟性。伴随从原子制造时代向比特传输时代的过渡,网络作为一种数字化媒体,为视觉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这种平台下的视觉文化同样也打上了数字化的烙印。 (4)读文化与视文化共存。如今的网络资源不在仅限于文本,技术的突破和硬件的支持为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网络资源展示的不只是“读”信息,读文化和视文化共同构成了网络文化。

对中国民族音乐认识

对中国民族音乐认识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歌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说唱音乐 这种音乐是以一段固定的旋律、节奏,配上合成器、刮唱片和快得听不懂的说唱所组成,很多人觉得太怪异、太单调,所以预测它维持不了多久,可是事实证明,从它发展到现在所有正式的音乐颁奖礼及歌曲排行榜上都有说唱这个项目的细分,像Billboard的年度说唱专辑大奖便是了解美国说唱流行趋势的最佳指南。许多人认为所有的说唱音乐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你要先去听说唱所表现出来的节奏和押韵的感觉,再去了解它要表达的内容。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中学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中学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在美国攻读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在论文答辩会 上被一位美国教授抢白:你们哪里有自己的民族音乐,你们的音乐早就被西方归化了.相信任何一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中国人,都会深切的感到坐立不安.因为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以中国身份进入这个大平台的不是交响乐、钢琴曲,蓝调音乐,而应该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音乐,因为有这样一句人人皆知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曾几何时,谭盾的《卧虎藏龙》配乐,马友友的《丝绸之路》等取材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作品在国际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歌精髓带到了西方的音乐殿堂,十二乐坊在日本乃至亚洲受到了追捧,甚至2004年刀朗的神奇走红,近来连续15周登上排行榜的蒙古风味的创作歌曲《吉祥三宝》无一不再次证明了中国民族音乐强大的艺术感召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可是就在这种力量激励和感动着我的时候,身边的种种现象却又强烈的震撼着我、刺痛着我,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现象一:大凡校内文艺汇演或比赛,学生99%演唱的都是时下的流行歌曲,并伴以矫揉造作的舞姿。 现象二:大凡课上欣赏一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时,总有人挤眉弄眼,表现出无法接受的样子 现象三:大凡《二泉映月》响起时,总有一部分人在这旷世绝响中无动于衷 现象四: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有一次课堂上,我让一位男生唱一首中国民歌,他居然用一种很蔑视的样子唱了几句,还窃笑,似乎觉得唱这种歌很丢脸,当时,我的爱国热情被激的一塌糊涂,义愤填膺,我告诉他: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能蔑视它。但是我能责骂他吗,不,不能!因为他也是受害者,这显然不是个别现象,它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个中原因很多。 原因一:由于上个世纪经济的原因,导致文化上也有了崇洋媚外的弱势心理。 原因二:在应试教育为主流的大环境下,学生无暇顾及音乐,由于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使他们对音乐能让人受益无穷的认识严重缺乏,殊不知,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提高的途径:一是体育,二是音乐。 原因三: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潮流中,到处充满了模仿与拷贝,而中学生求新求异模仿的年龄特征,使他们盲目的追随着流行,不分好坏、没有是非价值曲向。 原因四:虽然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应该看到,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的民族音乐的陈述方式、结构逻辑和审美取向于今天已有了一定的时空差距,而学生生活在世界文化大交融的社会里,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当代审美意识的影响,以及此年龄段学生有限的文化层次和尚不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们很难与古朴的民族音乐产生共鸣。拿学生的话来说:“那是奶奶听的歌”。 现象和原因是客观成在的,然而,音乐教师应有清醒的头脑,优秀的民族音乐所描绘的深远意境和博大情怀,对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性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通过仔细观察了发现:喜爱或能接受民族音乐的学生的精神面貌都不错,而不爱甚至讨厌民族音乐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比较颓废、散漫、自以为是、不求上进等。我深深的感到艺术教育真的是灵魂的教育,音乐教师责任重大。如何解决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呢?这就需要教学中以“在创新中学音乐”为原则,在音乐中学创新”为目的,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激“情”为中心点,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热爱自己的音乐文化。 在多年的民族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各位老师参

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世界,音乐流派可谓是数不胜数,音乐艺术所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各种不同风格的、不同种类的音乐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由于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使得一些人盲目的崇拜某种音乐或是某个人;由于虚荣心的作怪,使得某些人只知道几部交响乐,知道几位古典时期的外国作曲家,当做炫耀自己和表现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这些都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有着大师的好的音乐作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了解它,也更没有理由不去发扬它。西洋音乐固然要学,然而本民族的东西我觉得更应该加强学习。泰格尔说得好:“音乐和美术是民族自我表现的最佳手段,没有自己的音乐或艺术的国家,只能永远当哑巴。” 在悠久的历史长中,中华民族保留了极为丰富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音乐方面,更是人才辈出,世界上最早提出十二平均律的就是我国明代的大音乐理论家朱载育,还有我国的各处的民族乐器更是各具特色。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尤其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人们思想中的泛滥,造成了社会上一些人轻视、贬低、排斥民族音乐的恶果。这不能不使人痛心疾首。当然我们不是说学习西洋音乐不好,而是说,在学习西洋音乐的同时,首先应该重视民族音乐,重视民族音乐,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使全社会形成热爱和重视民族音乐的风气。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这是任何国家音乐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任何西洋音乐所替代不了的。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明镜,集中着我国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民族的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它集中体现了几千年来我中华民族在三大斗争中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与追求。民族音乐内容中所呈现的民族、地域、风俗习惯、语言特征,亦成为研究各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极为重要的旁证。我国56个民族各拥有数以万计的独特风格的民歌,它们是音乐创作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艺术宝库。我国的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剧种,更是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们多姿多彩的各种艺术形态,足以令世界艺林刮目相看,民族音乐的技巧实践,亦有高度的成就,如我国民族声乐、器乐艺术、曲艺戏曲等方面的表演艺术家,其演唱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按照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中国民歌为主线,选用经典曲目和唱段进行讲析,介绍其历史源流、艺术风格,并教唱主要音乐片段。这门课程的主要特色:就是使学生在欣赏名曲的同时,教会学生演唱经典民歌。让学生从“学会演唱一首家

乡的歌”开始,来逐渐认识中国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以及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从而更加热爱我们本民族的音乐艺术。课程教学所达到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及社会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梗概。 3.使学生熟悉中国民族音乐主要类别、经典曲目及其艺术风格。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中国民族音乐源流及历史文化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流程,加强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感情。 本章主要内容: 1、中国丰厚民族音乐文化积淀的的形成: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 2、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3、中国民族音乐的分类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种分类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本章思考题: 1.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 2.中国民族音乐按体裁划分为几大类? 第一节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及发展简史 1、中国民族音乐概述: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为世界留下来了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 2、民族音乐发展简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