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后习题杨西萍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后习题杨西萍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后习题杨西萍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后习题杨西萍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后习题答案

模块一基础知识

硬度就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就维氏硬度来说,“单位面积”就是指的压痕大小,“力”就是载荷也就是砝码的重量,HV1、HV10、HV30分别是1KG、10KG和30KG。载荷的选择跟工件的材料、大小、

厚薄、硬化层深度有关。

同时,硬度的实质是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材料的这种性能是跟显微组织有关的,是材料各组成相机械性能的综合体现。如果单位面积压痕内材料的组织愈均匀,则打出来的硬度愈能体现材料本身的真实性能。所以,一般来说,硬度测试都尽可能选择大的载荷,以期能获得最大的压痕,

以代表最多的组织的综合性能。

HV1的压痕较小,硬度测试时对组织的敏感性较强。打表面硬度时压痕内残奥占多数与马氏体占多数得到的硬度差别会很大,同样道理打心部硬度时,也要考虑到铁素体及贝氏体的影响。我的经验,用HV1测试齿轮的表面硬度及心部硬度时,能否跟HV30或HRC、HRA直接换算,一般来说,如果表面残奥一级,心部100%板条马氏体的话,则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用HV1、HV10、HV30以及HRC、

HRA测试结果一致。

回到楼主的问题,齿轮的表面硬度以及心部硬度测试,如果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在0.4mm以上,可以用洛氏硬度测试,HRC或HRA均可,然后依据《GB/T 1172-1999 黑色金属硬度和强度换算值》换算为HV30;心部硬度可以直接测试HRC,换算为心部强度(测试心部硬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获得心部强度)再换算为HV10(如果有必要的话)。

1 维氏硬度试验从理论上如果材料均匀的话与载荷无关,也就是说测出的硬度是一样的。

2 但实际生产中不是这样,偏差很大,可以理解为:材料不均匀造成硬度不均匀;载荷越小,压痕

越小,测量人为误差越大。因此,尽可能采用大载荷减小测量误差。

3 注意载荷的选择要考虑硬度值范围,如果材料本身硬度低载荷选择过大,会造成压痕过大反而不

好测量

填空题 1. 连续、半连续、间歇; 2. 微元时间,微元体积,浓度,温度; 3. 0,0.15mol /(m 3

·s);

4.

-1,-2/3,0.4N A0

5. C AG >C AS >C AC >C Ae ,C AG ≈C AS 》C AC ≈C Ae ,C AG 》C AS ≈C AC ≈C Ae ;

6. 无穷大,0;

7. 越大,相等;

8.

表面反应速率,内扩散速率;

9.

均相,非均相,动力学特性;

10. 极慢速反应; 判断题

思考题 1.

三种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半连续操作。 间歇操作

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定态过程,反应器内物系的组成随时间而变,这是间歇过程的基本特征。间歇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即不存在物料的流动,整个反应过程都是在恒容下进行的。反应物系若为气体,则必充满整个反应器空间;若为液体,虽不充满整个反应器空间,但由于压力的变化而引起液体体积的改变通常可以忽略,因此按恒容处理也足够准确。

连续操作

连续操作的反应器多属于定常态操作过程,即反应器内任何部位的物系参数,如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均不随时间而改变,只随位置而变。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反应器绝大部分都是采用连续操作,因为它具有产品质量稳定,劳动生产率高,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这些都是间歇操作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连续操作系统一旦建立,想要改变产品品种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要较大幅度地改变产品产量也不易办到,但间歇操作系统则较为灵活。

半连续 (半间歇)式操作

半连续反应器的反应物系组成必然既随时间而改变,也随反应器内的位置而改变。 2.

反应器内存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以及不同停留时间流体粒子之间的混合即返混。原因:⑴滞留区的存在 ⑵沟流和短路 ⑶循环流 ⑷流体流速分布不均匀 ⑸扩散。 3. ⑴ 沉淀法 ⑵ 浸渍法 ⑶ 混合法 ⑷ 熔融法 ⑸ 离子交换法。

4.

理想置换流动模型:方差02=t σ,02

=θσ;平均停留时间:0V V t R ==τ,1=θ。理想混

合流动模型:平均停留时间0V V R ==τ,10

==

?

-θθθθ

d e

,方差2

σ=t ,

110

22

=-=

-∞

?

θθσθ

θd e

5. 根据双膜理论反应过程可描述如下:

⑴ 气相中的反应组分A 从气相主体通过气膜向气液相界面扩散,其分压从气相主体处P AG 的降

至界面处P Ai 。

⑵ 在相界面处组分A 溶解并达到相平衡。服从亨利定律。此时Ai A Ai c H p =,其中H A 是亨利系数,P Ai 是相界面出组分A 的浓度。

⑶ 溶解的组分A 从相界面通过液膜向液相主体扩散。在扩散的同时,与液相中的反应组分B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产物。此过程是反应与扩散同时进行。

⑷ 反应生成的产物向其浓度下降的方向扩散。产物若为液相,则向液体内部扩散;产物若为气相,则扩散方向为:液相主体—液膜—相界面-气膜—气相主体。 6. 七步:反应物外扩散,内扩散,吸附,表面反应,脱附,产物内扩散,外扩散。

7.

理想吸附认为吸附活化能不随覆盖率的变化而变化,而真实吸附认为吸附活化能随覆盖率的变化而变化。 8.

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因素之间的关系式称为化学动力学方程。宏观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的区别是,宏观考虑了传质过程。 9.

①外扩散做控制步骤 即内扩散过程的阻力很小,表面反应过程的速率很快。反应过程的速

率取决于外扩散的速率。浓度变化为:C AG >>C AS ≈C AC ≈C Ae

②内扩散做控制步骤 即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催化剂的内部孔道,表面反应过程的速率和外扩散的速率很快。浓度变化为:C AG ≈C AS >>C AC ≈C Ae

③表面反应做控制步骤 即传质过程的阻力可以忽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表面反应过程。通常称为动力学控制。浓度变化为:C AG ≈C AS ≈C AC >>C Ae 10. 转化率 0

A A

0A A n n n x -=

收 率

的物质物质

加入系统入系统中的关

的量

消耗的关耗的关键组分

在系统系统中生成目的

Y =

产 率 物质的量

参加反应的关键组分的的量

消耗的关键组分的物质

在系统中生成目的产物=

S

三率的关系为: S x Y A ?= 计算题 1.

k P =k C ·

3

)

RT (1

=2.654×104×

3

)

3038314(1

?=1.66×10-15mol·L -1·S -1·Pa -3

2.

因为C A0=C B0,所以C A =C B

,即()2A A C r =-,则A

A

0A x 1x C 1

kt -?

=

,x A =0.9

3.

反应机理:)

(C C D

C B A A A 控制步骤

??σ+?σ+σ→+σσ?σ+

4.

)

y x 1(x 1C 2.1dt

)y x 1(dx

C dt

)y x 1(V dx

n dt

V dx n dt

V dn

0A A A A

A 0A A A A

0A 0A A A 0A

0A A

0A A

δ+-=?δ+=

?δ+=

?=

?-18

.015.02.1)x 1(2.1dt

dx A A

=?=-?=

5. 孔容 24.07

.2165

.1111Vg s

p

=-

=

ρ-

ρ=

,孔隙率39.07

.2165

.111)11(

65

.11

p

s

p

=-

=

ρρ-ρ=

ε

6.

s

/cm 91.0)

6.1644.22(3.101)

32/115/1(723

436.0)

V V (p )M /1M /1(T

436.0D 2

2

3

1

3

15.05

.12

31

B 31

A 5

.0B A 5

.1AB =+?+?

=++?

=s /cm 09.08

.337.091.0D D

De 2

p AB

p =?

ε=τ

ε=,05.109

.0103

3.0De

k 3

R s ==

=

1e

e

e e e e

e e )3tan(05

.1305

.1305.1305.133333s s

s

s s =+-=

+-=

??-??-??-??-?

65.0]15

.3111[05.11

]31)

3tan(1[

1

s

s s =-=

?-

??=

η 4mm 球形催化剂: 7.009

.0103

2.0De

k 3

R s ==

=

?υ,

97.0e

e

e e e

e

e e )3tan(7

.037

.037.037.033333s s

s

s s =+-=

+-=

??-??-??-??-?,79.0)1

.2197

.01

(

7.01

=-

=

η

圆柱形催化剂:

05.109

.0106

.06.03.026.0)3.0(De

k S V 2

2

s

s s =??π+?π??π=

=

?υ,65.0=η

7. 参考例题1-8

28.089

.064.011P

B B =-

=ρρ-

=ε,99.2363600

)28.01(10

4.1100001000200043.0)

1(G d R 4

B g p em =?-??÷??=

ε-μ=

-

0.3<236.99<300,129.099

.23610.2J 51

.0D =?=-

3

4

g cm /g 10

93.5)

273220(8314243.101RT

PM -?=+??=

=

ρ

s

/cm 11.13)

267

.010

93.5104.1(

1093.510000360010002000129.0)

D

(

G J k 3

/24

4

4

3

/2g g g

D G =?????????=

ρμρ=

-----8. 要消除内扩散,3.0De

k 3

R v s ≤=

?,则cm 09.01

.010

33.0k De 3

3.0R 3

v

=?

?=?≤-

9. m 10

6.510000

35006.152

.04S 4

d 9

g

g p 0-?=???

=ρε=,

s /cm 0069.0120

)

273500(10

6.54850M

T d 4850D 2

7

0K =+?

??==-

s /cm 0011.03

)(52.0De 2

0069

.01

155.01=?+

=

10. 3

2

A 0A A A 0A A A 0x 2y x 1)y x (1V V ==δ+δ+=,,

一级反应:A A

kC Vdt

dn

=-

)

y x (1x 1kC

dt

)y x (1V dx

n 0A A A A

A 0A A A 0A

0A δ+-=δ+,

(A A

x 1k dt

dx

-=, 1

A

min

137.08

1)3

/211ln(

t /)x 11ln(

k -=?-=-=

模块二 釜式反应器

填空题 1. 分子间碰撞,传质,传热; 2. R C Q Q =, dT

dQ C >

dT

dQ R ;

3. 7.8s ,623.8s ;

4. 操作线,动力学线;

5. ?

R

V V =

,物料的性质,搅拌器类型; 6. )H )(r (V A R ?--,KA (T-T W );

7. 小于,各釜体积相等;

8.

装料,卸料,清洗;

9.

搅拌釜封头,搅拌轴,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10. 反应器本身对热的扰动有无自行恢复平衡的能力,反应过程中各有关参数(流量、进口温度、

冷却温度等)发生微小变化时,反应器内的温度将会有多大的变化; 判断题

思考题

1. 因为多釜串联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反应器体积小于单釜情况,所以多釜串联釜式反应器的生产

能力大于单釜釜式反应器。

2. 作用:反应器内的物料借助搅拌器的搅拌,达到物料的充分混合,增强物料分子碰撞,强化反

应器内物料的传质传热。

选择:工业上搅拌器的选型主要根据流体的流动状态、流体性质、搅拌目的、搅拌容量及各种搅拌器的性能特征来进行。一般情况下,流体的粘度对搅拌的影响较大,所以,可根据液体粘度来选型。对于低粘度液体,应选用小直径、高转速搅拌器,如旋浆式、涡轮式;对于高粘度液体,应选用大直径、低转速搅拌器,如锚式、框式和桨式。另外,搅拌目的和工艺过程对搅拌的要求也是选型的关键。 对于低粘度均相液体混合,要求大的循环流量,因此主要选择各旋浆式搅拌器。对于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要求液体涡流湍动剧烈和较大的循环流量,应优先选择涡轮式搅拌器。对于固体悬浮操作,必须让固体颗粒均匀悬浮于液体之中,当固液密度差小,固体颗粒不易沉降的固体悬浮,应优先选择旋浆式搅拌器。当固液密度差大,固体颗粒沉降速度大时,应选用开启式涡轮搅拌器。对于结晶过程,往往需要控制晶体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有较大的循环流量,所以应选择涡轮式搅拌器和桨式搅拌器。对于以传热为主的搅拌操作,控制因素为总体循环流量和换热面上的高速流动。因此可选用涡轮式搅拌器。当反应过程需要更大的搅拌强度或需使被搅拌液体作上下翻腾运动时,可在反应器内装设挡板和导流筒。 3. 做A A x )r (--或A A C )r (--图,通过比较图形面积来进行生产能力的比较:

(1)如果BR 的辅助时间为0,则三种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与上图中的阴影面积成正比,即BR>n-CSTR>CSTR 。

(2)如果BR 的辅助时间不为0,n-CSTR>CSTR ,但是不能定性确定BR 的生产能力大小,其与辅助时间有关。

4. 反应釜的传热装置主要有夹套式、蛇管式、外部循环式等。夹套式换热一般适用于传热面积较

小且传热介质压力较低的情况。当工艺过程中需要的较大的传热面积,单靠夹套传热不能满足要求时,或者是反应器内壁衬有橡胶、瓷砖等非金属材料不宜使用夹套式换热时,可采用蛇管、插入套管、列管式换热器等传热。对于大型反应釜,需高速传热时,可在釜内安装列管式换热器。除了采用夹套和蛇管等内插传热构件使反应物料在反应器内进行换热之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型式的换热器使反应物料在反应器外进行换热,即将反应器内的物料移出反应器经过外部换热器换热后再循环回反应器中。另外当反应在沸腾温度下进行且反应热效应很大时,可以采用回流冷凝法进行换热,即使反应器内产生的蒸汽通过外部的冷凝器加以冷凝,冷凝液返回反应器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传热,由于蒸汽在冷凝器以冷凝的方式散热,可以得到很高的给热系数。有时若进行反应釜小试时,还可以采用电加热的方式。 5. 同时满足Q c =Q R 和

dT

dQ C >

dT

dQ R 的点,即为热稳定点。

6. 主要控制温度和压力。在操作过程中,温度应该最难控制,温度控制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通

过夹套冷却水换热;组成反应釜气相外循环系统,通过调节循环气的温度,调整易冷凝气体回流入釜的量来控制反应釜的温度;通过釜外料液循环系统,调整料液循环温度从而控制反应釜的温度。另外反应釜的压力控制也很重要。反应釜压力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物料的蒸汽分压的变化造成的,因此釜压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调节。但当反应釜压力过高时则需要选择通过放空来降低反应釜的压力。 7. 解

∑=

Ri

R V

V 或∑=

i

τ

τ,再将式

i

A )1i (A Ai 0

0A i

A )1i (A Ai 0

A i R )r ()

x x (V c )r ()

x x (F V --=--=--带入,然后对该式求导使其等于0,即可

得到最优条件下的相应变量。

A1

A2A A1A4x A

A

A r c -0A1x A2BR CSTR n-CSTR

图解法:已知处理量V 。、初始浓度C A0和最终转化率x AN ,要求确定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釜数和各釜的有效体积,也可以在绘有动力学曲线的(一r A )~C A 图上进行试算。若各釜的有效体积相同时,根据操作线方程,假设不同的V Ri ,就可以在C A 和C AN 之间做出多组具有不同斜率、不同段数的平行直线,表示着釜数N 和各釜有效体积V Ri 值的不同组合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其中一组为所求的解。

8. N 个连续串联操作釜数反应器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各釜的温度相同,则体积为:

)x 1x x x 1x x x 1x x (

k

V V V 1

A )

1N (A AN 1

A 1A 2A 1

A 0A 1A 0Ri R --+

+--+

--=

=

-∑

上式对转化率求偏导数得:

]x 11

)x 1(x 1[k V x V )

1i (A 2Ai )1i (A 0Ai

R +-----=

?? (i=1, 2…,N-1) 若使反应体积最小,则0=??Ai R x V

)

1i (A 2

Ai )1i (A x 11)

x 1(x 1+--=

-- 或

)

1i (A Ai Ai

)1i (A x 1x 1x 1x 1+---=

--

化简可得:

)

x 1()x x (k

V )

x 1()x x (k

V )1i (A Ai )1i (A 0Ai )1i (A Ai 0++---=

-- 即:1+=Ri Ri V V

9. 在反应初期由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较大,反应速率比较快,所选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较高。但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A c 逐渐下降,反应速率也逐渐下降,要求换热介质的温度较低,但换热介质的最低温度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制地降低。因此就要求采用不同的换热面积来适应。尤其对于等温反应,必须根据反应的进行随时调整换热方案。例如某吸热反应装置的换热方案如下:在反应器内设置两组加热盘管,其中一组盘管的传热面积为6.65cm 2,另一组盘管的传热面积为3.59cm 2

,可用加热蒸气的温度为110℃~180℃。在反应开始时采用180℃的蒸汽,两组传热面均使用以确保反应初期的供热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蒸汽温度同步下降,到某一反应时刻时,蒸气温度已降至110℃。此时停一组加热盘管,同时调整蒸汽温度为158℃。然后随着反应的进行,再同步下降换热蒸汽的温度,当反应完成时,蒸气温度降至110℃。 10. BR :反应器内温度处处相同,时时不同,随反应时间发生变化。

CSTR :反应器内温度处处相同,时时相同。 n-CSTR :各反应器内温度处处相同,各釜温度不同。 计算题 1. s 99001101.01

01.01)C 1C 1k 110A A 1=??

? ??-?=???? ??-?=

τ

s 99805101.0101.01)C 1C 1k 110A A 1=??? ??-?=???

? ??-?=τ s 999010101.0101.01)C 1C 1k 110A A 1=??

? ??-?=???? ??-?=

τ 讨论:对于二级反应,当最终浓度远远小于初始浓度时,初始浓度的改变对反应时间的影响不明显。

2. 由题意知:)

(A11

A 0R x 1k x V V -=,)(A22

A 0R x 1k x V V 6-=,其中5.0x 1A =,则857.0x 2A =。

3. 略

4. 根据题意)

x 1(k x x V V )

x 1(k x V V Af 1A Af 0

2R 1A 1A 0

1R --==-=,9.0x Af =,则%38.68x 1A =。每个

反应器体积为:3

1A 1A 0

1R m 268.0)

6838.01(0806.06838

.060

244.14)

x 1(k x V V =-??

?=

-=。

5. 略

6. 由题意知A 0A 2A 0A 1P 2A 1A x C k )x 1(C k C k C k )r (--=-=-

则3

A

2A 1A

A

0A 2A 0A 11

A 0A 0

1R m 14.2x k )x 1(k x V x C k )x 1(C k x C V V =--=--=

7. 由题意知:)

x 1(C k C )

x 1(C k )x 1(C k x C A 0A 1R

2

A 2

0A 2A 0A 1A

0A -=

-+-=τ

R 的收率、得率:%8.60)

x 1(C k )x 1(k )

x 1(k x C C Y 2

A 0A 2A 1A 1A 0

A R =-+--=

=

R 的选择性:%6.679

.0608.0x Y S A

==

=

8. (1)每一个釜的平均停留时间:20

V V t 0

R i ==

,则N

20t N t i ==,

2

2t

2

t

σ

θ

N

1N

400N 400500t

/)t dt )t (E t (t

/2

2

2

20

22

2t

2=

-=

-=σ=σ

?∞

θ

,所以模型参数N=1.

(2)

)

x 1(k x V V A A 0

R -=

,得x A =75%

9. (1) 3

A A 0

R m 6.025

.01075.02)

x 1(k x V V =??

=-=

(2) 3

A

0R m 8.1)'t )x 11

ln(

k 1[

V V =+-=

(3) 3

1A 1A 0

1R m 2.05

.0105.02)

x 1(k x V V =??

=-=,3

1A 1A 2A 0

2R m 2.0)

x 1(k x x V V =--=

(4) 由题(3)可知,等体积的反应器体积为0.2m 3。

模块三 管式反应器

填空题 1. V S 1=τ; 2. 有效体积,大; 3. T ,C A ;

4. 不同;

5. 动力学,反应器,生产能力,选择性; 判断题

思考题 1. 反应器内各点浓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沿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2.

当反应级数n>0时,三者的生产能力大小顺序:PFR>n-CSTR>CSTR ;反应级数n<0时三者大小顺序: CSTR >n-CSTR> PFR 。 3. 以提高选择性为目的,通过比较主副反应的级数来确定所需反应器型式及操作方式。 4.

管式反应器的热量衡算式)()(0,0s T A r A A p t T T Kd A H dx F dT C M F --?-=与物料衡算式

A A R A dx F dV r 0)(=-联立,便可得到非等温、非绝热情况时所对应得反应器体积。

5. 在等温等容过程中,相同产量、相同转化率、相同初始浓度和温度下,所需理想管式流动反应器体积(V R )p 和理想连续釜式反应器有效体积(V R )s 之比称为容积效率η,即S

R P R V V )()(=

η。反应

级数愈高,容积效率愈低。转化率愈高,容积效率愈低。串联釜数N 增大,η也增大,但增大的速度逐渐缓慢,因此通常取串联的釜数为4或者小于4。 计算题

1. PFR 中进行的等温变容反应,1y 0A =,1A =δ。 3

A

A 0x 0

A 0

A A

0A A A 0A 0x 0

A A

0A 0R m 47.1)x 11ln

2x (k

V )

x 1(kC

dx )y x 1(C V )

r (dx

C V V Af

Af

=-+-=

-δ+=-=?

?

2. 由题意知:5.0y 0A =,2A =δ,s /m 079.0400

3600)

273185(314.830P /RT F V 3

00=?+??=

=,

3

A

A 0R m 6.9)2

.01ln

28.0(02

.0079.0)x 11ln

2x (k

V V =?+-?=

-+-=

3. 因为C A0=C B0,并且是等摩尔反应,所以2A

A kC

)r (=-。

(1) min 2)

x 1(5.0x )

x 1(kC

x A A

A 0

A A

=-=

-=

τ,x A =50%

(2) L 2)

5.01(5.05.05.0)x 1(kC

x V V 2

2

A 0

A A

R =-?

=-=

(3) ,

L 1)

x 1(5.0x 5.0V 2

A A

R =-??

= x A =38.2% 4. 由题意知2

A 2A

A A )C 1(C C 21)r (+=++=- (1) 25.0)2

112

.011(

2

1)C 1(dC

)

r (dx

C Af

A Af

C C 2

A A

x 0

A A

0A =+-

+?=

+-=-=τ?

?

(2) 25.12

.12.02)

C 1(C C 2

2

Af Af 0A =-=

+-=

τ

(3)若两个CSTR 串联:81.02

.12.012

12)C 1(C C )

C 1(C C 2

2

2

Af Af 1A 2

1A 1A 0A =-+

-=

+-+

+-=

τ

若PFR 与CSTR 串联:64.02.12.01)211111(

2

1)C 1(C C )

C 1(dC

2

C C 2

Af Af 1A 2

A A

1

A 0

A =-+

+-

+?=

+-+

+-=τ?

若CSTR 与PFR 串联:42.0)1

11

2

.011

(

2

1212)C 1(dC

)

C 1(C C 2

C C 2

A A

2

1A 1A 0A Af

1

A =+-

+?+-=

+-+

+-=

τ?

各种情况下,产物中P 的选择性均为:69.02

.11)

C 1(1

r r S 2

2

Af A

P P ==

+=

-=

5. 根据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确定该反应为2级,且1A =δ,1y 0A =。 空时:

35

.00

A A A

A x 0

2

A 0

A A 2

A x 0

2

A 0

A A

2

0A A A |]x )x 1ln(4x 14[

kC

1)

x 1(kC

dx )x 1()

x 1(kC

dx )y x 1(Af

Af

+-+-=

-+=

-δ+=

τ?

?

s 31.155]65.365.0ln 465

.04[

kC

10

A =-+=

平均停留时间:

?

=

R

V 0

R V

dV t ,又因为A

0A R A dx

F dV )r (=-,所以

)

265

.0265.0(ln kC

1dx )

x 1(kC

)x 1(dx

)

y x 1(V )r (0

FA V

dV t 0

A A

35

.00

2

A 0

A A A

35

.00

0A A A 0A V 0

R R

-+

=

-+=

δ+-=

=

?

?

?

结合空时和平均停留时间的表达式可求得平均停留时间s 53.128t =

模块四固定床反应器

填空题

1.空时,空速,空时收率;

2.反应过程中各有关参数(流量、进口温度、冷却温度等)发生微小变化时,反应器内的温度将

会有多大的变化;

3.颗粒内传热,颗粒与流体间的传热;

4.器壁对空隙率分布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影响;

5.催化剂大小要均一,充填时注意保持各个部位密度均匀,保证催化剂床层各个部位阻力相同;

消除气流初始动能,使气流均匀流入反应器床;

判断题

思考题

1.流体通过由不动的固体催化剂构成的床层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称为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

器的优点:催化剂不易磨损,可长期使用,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与返混式的反应器相比,它的反应速率较快,可用较少量的催化剂和较小的容积的反应器获得较大的生产能力。

此外,由于停留时间可以控制,温度分布可以适当调节,有利于达到高的转化率和高的选择性;

缺点:传热较差,催化剂更换时必须停止生产。

2.分为:①绝热式固定床单段绝热式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反应器体积利用率较高。多

段绝热式反应器是在段间进行反应物料的换热,以调节整个生产过程的反应温度;②列管式固定床通常是在管内充填催化剂,管间通热载体,气体原料自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反应热通过管壁与管外的热载体进行热交换;③自热式固定床设备更紧凑与高效、热量利用率高、易实现自动控制;④径向固定床气体流程缩短,流道截面积增大,虽使用较细颗粒催化剂而压降却不大,因此节省了动力,但在此类反应器中,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却是很重要的;

3.①单段绝热式适用于反应热效应较小、反应温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宽、单程转化率较低的反应过

程,对于热效应较大的反应只要反应温度不很敏感或是反应速度非常快时,有时也使用这种类型的反应器。②当反应的的热效应较大,反应速度又较慢时,其绝热升温必将使反应器内温度的变化超出允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多段绝热式反应器。③列管式固定床既适用于放热反应,也适用于吸热反应,特别适用于以中间产物为目的产物的强放热复合反应。④自热式固定床通常只适用于热效应不大的放热反应以及高压反应过程,如合成氨和甲醇的生产过程。

⑤径向固定床适用于反应速度与催化剂表面积成正比的反应。

4. 床层空隙率的影响因素包括:颗粒大小、形状、充填方式、表面粗糙度、粒径分布等。

5. 催化剂的有效系数是指催化剂孔内平均反应速度与孔道外表面的温度与浓度为基准的反应速度

之比。它反映了催化剂内表面的利用率大小的系数。 当η≈1时,表面内扩散不存在,反应过程属动力学控制; 当η< 1时,内扩散的影响明显,反应过程属内扩散控制。

6. 具有相当大动能的部分原物会直接冲入床层,造成了气体分布的不均匀性,即不同停留时间的

物料混合,引起了返混,最终影响到反应结果。可通过在反应器的气流入口处设附加导流装置,如装设分布头、扩散锥或填入环形、栅板形、球形等惰性填料,或增设环形进料管或多口螺旋形进料装置等,另外,还可采用适当的流向,利用自然对流来调整各处气流运动的推动力或采用改变管排列形式的方法,使气流分布更合理。

7. (1)空间速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原料标准体积流量,它是衡量固定床反应器

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空间时间是指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气体反应物通过催化剂床层中自由空间所需要的时间,表示同体积的催化剂在相同时间内处理的原料越多;(3)空时收率指反应物通过催化剂床层时,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或体积)催化剂所获得的目的产物量,它是反映催化剂选择性和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8. 以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放热反应为例,床层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①在床层中心处即r =0,

温度T 0达最高;②在近壁处即r ≤R ,T R 很低;③在管壁处即r =R ,T W 最低。由于床层壁面处存在“壁效应”,较大的空隙率增加了边界层气膜的传热阻力,所以近壁处的温度T R 与管壁温度T W 相差也大。如何控制径向温度分布? 计算题

1. mm 4.8]

01.0)005.04

1008

.04

1[(241.1V 241.1d 3

/122

3

/1P

V =?π-

π?==

mm 2.12]

5080)54

1841(

2[564.0da 2

/12

2

=π+π+π-π??=

mm 9.3]5080)58(4

12/[]10)58(4

1

[6A /V 6d 2

2

2

2

P P S =π+π+-?π?

?-π?==

46.0d /d V S S ==?

2. 36.01300/8281/1P B =-=ρρ-=ε

3. mm 98.1d x /1d n

1

i i

i P ==∑

=

4. (1)h /m 136.0)

005.0025.0(4

12.0A u V 3

2

R 00=-?π?

=?=

(2)h /mol 4413314.8136.0101325RT /PV F 00=÷÷?==

(3)h /kg 126.05.3654.042646.04w =??+??= (4)3

5

2

R m 10

8.725.0)005.0025.0(4

1V -?=?-π=

1150R N 0s 32.0h 1153108.7/)41315.273(V V /V Sv ---==?÷== s 93.01058.2136.045.0108.7V /V 450R =?=÷??=ε=τ-- 5. 改正:题目中气体的质量流速为18.25kg/m 2·s

4

5

f

S eM 1019.1)10

43.2(6

.01125.1800635.0)11(G d R ?=?÷-?

?=ε

-μ=

-

s /m 19.14

.1525.18G u 0==

ρ

=

,取75.1f m =

()Pa 1057.86

.000635.0)

6.01(

7.719.14.1575.11L d u f 4

3

2

3

S

2

0f m

?=?-????

ε-ρ=?P

6. h /mol 33.26)19.35.121.11(48.1F 0=+++?=

h /m 12.1)10428.1(733314.833.26P /RT F V 3

500=?÷??==

s /m 63.0h /m 65.2281)025.04/1(1.1A /V u 2

R 00==π÷==

h /kg 71.0)19.348.1185.1248.1291.148.11748.142(G =??+??+??+?=

3

0f m /kg 63.012.171.0V /G =÷==ρ

2.88)10

15.3(5.011

63.063.00035.0/11u d R 5

f 0

f s eM =?÷-?

??=με

-ρ=-

Pa 26620035.05

.05.017.263.063.0)75.12.88150(P 3

2

=÷-????+÷=? 7. 281)10

4.3/(6

5.2003

6.0/G d Re 5

f P =??=μ=-

)K s m /(kJ 10

92.71016

.010225.5e

281

5.3dt

e

Re

5.32

2

5

)

1016

.00036.06.4(7

.0f )

dt d 6

.4(7

.0t P ???=??

??=λ=α--?

--

8. (-r A )= (-r A )ρP =332.010 1.810A C -???=3.63

A C /(m )m ol s ?

而s ?=

,111tanh(3)3S S S η?????

=

-????

=0.5

B B P 1ρερ=-

=0.444 A

B R A0A dX (1)V F R ε-=?

(-)

2

B t 1(1)

d L ln

4

1A

V k

X π

εη∴-=

-

)X 11ln(

6

.35.05.035.04

)444.01(A

2

-?=

??π?

- X A =69.2℅

9. 实际年产苯乙烯的量:kg 105075)015.01(50003?=+?

年消耗乙苯的物质的量:kmol 12707896.04.010********=÷÷÷? 年消耗乙苯的质量:kg 13470268106127078=?

原料摩尔流量:h /kmol 6.1508300)185.113470268127078(F 0=÷÷?+= 原料标准体积流率:h /m 5.3373325

.101273

314.86.150P /RT F V 3

0N 0=??==

催化剂质量:kg 10614830

5.33731520S V V W V

N 0P R P =?

=?

ρ=?ρ=

模块五流化床反应器

填空题

1.热效应很大的放热或吸热过程;要求有均一的催化剂温度和需要精确控制温度的反应;催化剂

寿命比较短,操作较短时间就需要换(或活化)的反应;有爆炸危险的反应,某些能够比较安全地在高浓度下操作的氧化反应;

2.壳体;气体分布装置;内部构件;换热装置;气固分离装置;保证流化过程局限在一定的范围

内进行,对于存在强烈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过程,保证热量不散失或少散失;使气体的压力均匀,使气体均匀进入分布板,从而减少气体分布板在均匀分布气体方面的负荷;用来破碎气泡,改善气固接触,减少返混;及时移走或供给热量;回收细小颗粒使其返回床层;

3.临界流化速度;颗粒带出速度;

4.一是支撑床层上的催化剂或其他固体颗粒;二是分流,使气体均匀分布在床层的整个床面上,

造成良好的起始流化条件;三是导向,可抑制气固系统恶性的聚式流态化,有利于保证床层稳定;临界开孔率;稳定性临界开孔率;

5.

()

s/

m

63

.0

10

80

10

85

.1

205

.1

8.9

)

205

.1

2500

(

225

4

d

g

225

4

u6

3/1

5

2

2

P

3/1

f

f

2

2

f

P

t

=

?

?

?

?

?

?

?

?

?

?

?

-

?

=

?

?

?

?

?

?

μ

ρ

ρ

-

ρ

=-

-

500

3.3

10

85

.1

205

.1

63

.0

10

80

u

d

Re

4.0

5

6

f

f

t

P

t

<

=

?

?

?

?

=

μ

ρ

=

<

-

-

判断题

思考题

1.按照固体颗粒是否在系统内循环分类,分为非循环操作的流化床(单器)和循环操作的流化床

(双器);按照床层外形分类,分为圆筒形和圆锥形流化床;按照反应器层数分类,可分为单层和多层流化床;按照床层中是否设置内部构件分类,分为自由床和限制床;按照是否催化反应分类,可分为气固催化流化床反应器和气固非催化反应器两种;

2.(1)壳体壳体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流化过程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对于存在强烈的吸热或

放热的反应过程,保证热量不散失或少散失。

(2)气体分布装置作用是使气体的压力均匀,使气体均匀进入分布板,从而减少气体分布板在均匀分布气体方面的负荷;

(3)内部构件主要用来破碎气泡,改善气固接触,减少返混。

(4)换热装置作用是及时移走或供给热量。

(5)气固分离装置作用是回收细小颗粒使其返回床层。

3. 将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中,从而使颗粒具有类似于流体的某些宏观特性,这种流固接触

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如图5-18所示。设有一圆筒形容器,下部装有一块流体分布板,分布板上堆积固体颗粒,当流体自下而上通过固体颗粒床层时,随着流体的表观(或称空塔)流速变化,床层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包括四种状态:固定床,临界流化床,流化床,气流输送床。 4. 临界流化速度,也称起始流化速度、最低流化速度,是指颗粒层由固定床转为流化床时流体的

表观速度。

5. 流化床中常见的不正常流化现象包括:(1)沟流现象 要消除沟流,可适当加大气速、对物料预

先进行干燥,另外分布板的合理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还应注意风帽的制造、加工和安装,以免通过风帽的流体阻力相差过大而造成布气不均;(2)大气泡现象 在床层内加设内部构件可以避免产生大气泡,促使平稳流化;(3)腾涌现象 在采用高床层、大颗粒时,可以增设挡板以破坏气泡的长大,避免腾涌现象发生。

6. 旋风分离器结构尺寸的确定,首先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型号,一般来说,短粗的旋

风分离器除尘效率低、流体阻力较小,适用于风量大、阻力低和低净化率的要求,细长的旋风分离器除尘效率高,但阻力大。型号选定后,就可以按照流化床稀相段或扩大段的气体流量选择进口气速u g ,按下式求得旋风分离器的进口面积:g

v u q ah =

,每种型号的旋风分离器的进口

高度和宽度都有一定的比例,其他部位的尺寸又与进口高度的宽度呈一定的比例,因此就可以确定出各部分的尺寸了。然后,要校验中央排气口的气速,应该在3.0~8.0m/s ,如果不在此范围,再作适当调整,重新确定结构尺寸,直到满足要求。 7. 保持器内压力恒定,防止器内物料泄露。

8. ???????????????????????、 9. 温度发生偏差后,会发生其它形式的聚合反应。 10. ???????? ?????? 计算题

1.

()4

5

2

6

f

f P 2

P mf 10

7.910

416508

.9)2.12150()10

55(1650g

d u ---?=???-??=

μρ-ρ=

2010

6.110

4/2.110

7.910

55/u d Re

3

5

4

6

f f mf P mf

2. 200020210

5.227

.085.0022.0u d Re 5

g 0t <=???=

μ

ρ=

-,采用式(5-26)

)K h m /(kJ 22.0022

.01091.4)

75

.075.0185

.01509202()

10

91.4105.225.1(

66.02

5

44

.03

.05

5

0??=??

-?

?

?????=α---

3. 略

4. 20℃空气的密度3f m /kg 20

5.1=ρ。 ()064.010

5.416508

.9)205.12500()10

440(1650g

d u 5

2

6

f

f P 2

P mf =???-??=

μρ-ρ=

--

2075.010

5.4/205.1064.010

440/u d Re

5

6

f f mf P mf

<=????=μρ=--

()Pa 8.87808.92500)36.01(56.0g 1L P S =??-?=ρε-=?

%15%9.78

.878010

029.18

.8780P

2P P 5

<=+?=

?+?

5. 床层压降()()Pa 70008.9)2.14400()1(305.0g 1L P f S =?-?ε-?=ρ-ρε-=?, 床层孔隙率:468.0=ε

3600u D 4

1q )1(L D 4

12

R 2

R ?ε?π=

?ε-??π 表观速度s /m 01.0468

.0468.013600

125305.013600

q L u =-?

?=

ε

ε-?=

设05.0Re t <,则t

s D Re

065

.0g

8431.024C ?=

再根据

f P f

t P

D

P P

d g u d

C d ρπρπρπ3

2

23624

6+

=,得:

)

2.14400(8.92.101.058.08.98431.03

108.101.02.1065.018)

(u

g Re

065

.0g

8431.024

4

3d 2

f P 2

f

t

s 2

P -??????-?????=

ρ-ρρ?=

计算得:m 10d P μ=

检验:05.010

6.6108.12

.101.010

10/u d Re 5

3

6

f f P

6. 平均粒径cm 10

54.1)6

.205.09

.31.02

.54.05

.025.08

.72.0(

1d x /1d 2

n

1

i i

i P -=?=+

+++

==∑

100℃空气的密度:3

f m /k

g 946.0=ρ,

起始流化速度:

()s /m 017.010

21.016508

.9)946.02600()10

54.1(1650g

d u 4

2

4

f

f P 2

P mf =???-??=

μρ-ρ=

--

2012.010

21.0/946.0017.010

54.1/u d Re

4

4

f f mf P mf

<=????=μρ=-- 成立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

下册第一章蒸馏 解: 总压 P=75mmHg=10kp 。 由拉乌尔定律得出 0 A p x A +0 B p x B =P 所以 x A = 000B A B p p p p --;y A =p p A 00 00B A B p p p p --。 因此所求得的t-x-y 数据如下: t, ℃ x y 113.7 1 1 114.6 0.837 0.871 115.4 0.692 0.748 117.0 0.440 0.509 117.8 0.321 0.385 118.6 0.201 0.249 119.4 0.095 0.122 120.0 0 0. 2. 承接第一题,利用各组数据计算 (1)在x=0至x=1范围内各点的相对挥发度i α,取各i α的算术平均值为α,算出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2)以平均α作为常数代入平衡方程式算出各点的“y-x ”关系,算出由此法得出的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解: (1)对理想物系,有 α=00B A p p 。所以可得出

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i α 1.299 1.310 1.317 1.316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算术平均值α= 9 ∑i α=1.318。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6.0%100)(max =?-α ααi 。 (2)由x x x x y 318.01318.1)1(1+=-+= αα得出如下数据: 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x 1 0.837 0.692 0.558 0.440 0.321 0.201 0.095 0 y 1 0.871 0.748 0.625 0.509 0.384 0.249 0.122 0 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i y y m ax )(0.3%。 3.已知乙苯(A )与苯乙烯(B )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95.5947 .32790195.16ln 0 -- =T p A 72 .6357.33280195.16ln 0 --=T p B 式中 0 p 的单位是mmHg,T 的单位是K 。 问:总压为60mmHg(绝压)时,A 与B 的沸点各为多少?在上述总压和65℃时,该物系可视为理想物系。此物系的平衡气、液相浓度各为多少摩尔分率? 解: 由题意知 T A ==-- 0195.1660ln 47 .327995.59334.95K =61.8℃ T B ==--0195 .1660ln 57 .332872.63342.84K=69.69℃ 65℃时,算得0 A p =68.81mmHg ;0 B p =48.93 mmHg 。由0 A p x A +0 B p (1-x A )=60得 x A =0.56, x B =0.44; y A =0 A p x A /60=0.64; y B =1-0.64=0.36。 4 无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数据库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一、单选题 1.以下的英文缩写中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B)。 A. DB B.DBMS C.DBA D.DBS 2.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层次关系从核心到外围分别是(B )。 A. 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B.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C.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操作系统 D.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3.DBMS是(C )。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一种编译程序 C.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D.应用程序系统 4.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A )。A.数据库语言 B.过程化语言 C.宿主语言D.面向对象语 5.(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聚集。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6. ( C)处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位置。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7.( A)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A.数据模型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8.( A)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9.(C )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A.模式 B.外模式 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0.( B)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1.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 B)。 A.逻辑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数据一致性D.数据安全性 12.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 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13.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B )。 A.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D.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 14.用户可以使用DML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A )操纵。 A.查询和更新B.查询和删除 C.查询和修改D.插入和修改 15.要想成功地运转数据库,就要在数据处理部门配备( B)。 A.部门经理B.数据库管理员 C.应用程序员 D.系统设计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 B.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数据可为经DBA认可的用户共享 D.控制冗余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17.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 D)。 A.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B.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数据化 C.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 D.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即信息世界 18.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数据维护 D.数据库 19.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C)。 A. 逻辑数据模型 B. 物理数据模型 C. 结构数据模型 D. 概念数据模型 20.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为(C )。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二、填空题 1.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关系数据库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3.数据库系统结构由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所组成,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模式、外模式),二级映射是指 (模式/内模式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 4.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5.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6.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三、简答题 1.在一个大型公司的账务系统中,哪种类型的用户将执行下列功能? a)响应客户对他们账户上的各种查询;b)编写程序以生成每月账单;c)为新类型的账务系统开发模式。 答:a)最终用户;b)应用程序员;c)该部门的DBA或其助手。 2.用户使用DDL还是DML来完成下列任务? a)更新学生的平均成绩;b)定义一个新的课程表;c)为学生表格加上一列。 答:a——DML,更新是在操作具体数据;b和c——DDL,建立和修改表结构属于数据定义。 第二章:一、单选题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3.在大气压力为101.3kPa 的地区,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内表压为130 kPa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吸收塔,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表压的读数应为多少? 解:KPa .1563753.231KPa 3.2311303.101=-=-==+=+=a a p p p p p p 绝表表绝 1-6 为测得某容器内的压力,采用如图所示的U 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 3,h=0.8m,R=0.45m 。试计算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表压。 解: kPa Pa gm ρgR ρp gh ρgh ρp 53529742.70632.600378 .081.990045.081.9106.133 00==-=??-???=-==+ 1-10.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 和φ57×3.5mm 。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 3,体积流量为9m 3/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 (1) 大管: mm 476?φ (2) 小管: mm 5.357?φ 质量流量不变 h kg m s /164792= 或: s m d d u u /27.1)50 68 (69.0)( 222112=== 1-11. 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现要求料液以1m/s 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 (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在1-1’~

数字图像处理: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连续图像中,图像为一个二维平面,(x,y)图像中的任意一点,f(x,y)为图像于(x,y)于处的值。 连续图像中,(x,y)的取值是连续的,f(x,y)也是连续的 数字图像中,图像为一个由有限行有限列组成的二维平面,(i,j)为平面中的任意一点,g(i,j)则为图像在(i,j)处的灰度值,数字图像中,(i,j) 的取值是不连续的,只能取整数,对应第i行j列,g(i,j) 也是不连续的,表示图像i行j列处图像灰度值。 联系:数字图像g(i,j)是对连续图像f(x,y)经过采样和量化这两个步骤得到的。其中 g(i,j)=f(x,y)| x=i,y=j 2. 图像工程的内容可分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如下图所示。 图像处理的重点是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尽管人们常用图像处理泛指各种图像技术,但比较狭义的图像处理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并为自动识别奠定基础,或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所需存储空间 图像分析主要是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以获得它们的客观信息,从而建立对图像的描述。如果说图像处理是一个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则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这里的数据可以是目标特征的测量结果,或是基于测量的符号表示,它们描述了目标的特点和性质。 图像理解的重点是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原来客观场景的解释,从而指导和规划行动。 如果说图像分析主要以观察者为中心来研究客观世界,那么图像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等来把握整个客观世界(包括没有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 联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处在三个抽象程度和数据量各有特点的不同层次上。 图像处理是比较低层的操作,它主要在图像像素级上进行处理,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图像分析则进入了中层,分割和特征提取把原来以像素描述的图像转变成比较简洁的非图形式的描述。图像理解主要是高层操作,基本上是对从描述抽象出来的符号进行运算,其处理过程和方法与人类的思维推理有许多类似之处。 第二章: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3.在大气压力为的地区,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内表压为130 kPa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吸收塔,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表压的读数应为多少 解:KPa .1563753.231KPa 3.2311303.101=-=-==+=+=a a p p p p p p 绝表表绝 1-6 为测得某容器内的压力,采用如图所示的U 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 3,h=,R=。试计算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表压。 解: kPa Pa gm ρgR ρp gh ρgh ρp 53529742.70632.600378.081.990045.081.9106.133 00==-=??-???=-==+ 1-10.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 和φ57×。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 3,体积流量为9m 3/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 (1) 大管: mm 476?φ (2) 小管: mm 5.357?φ 质量流量不变 h kg m s /164792= 或: s m d d u u /27.1)50 68 (69.0)( 222112=== 1-11. 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现要求料液以1m/s 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 (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在1-1’~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图像处理习题答案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课程习题 1.图1是一幅受到噪声干扰的10×10数字图像,试求出该图像经过3×3模板中值滤波后的图 像数据矩阵(边界点保持不变)。 图1 受干扰的数字图像 解 2.如题图2所示为一幅256×256 的二值图像(白为1,黑为0),其中的白条是7像素宽,210像 素高。两个白条之间的宽度是17个像素,当应用下面的方法处理时图像的变化结果是什么? (按最四舍五入原则取0或1;图像边界保持不变) (1)3×3的邻域平均滤波; (2)7×7的邻域平均滤波。

图2 条纹图像 解: 由于取值为1的白条的宽度是7,大于7×7和3×3窗宽的一半,这样就使得在用这三种邻域平均滤波时,若滤波像素点的值是1,则滤波窗口中1的个数多于窗内参加平均的像素个数的一半,平均并四舍五入后的结果仍为1;同理,若滤波像素点的值是0,则滤波窗口中0的个数必多于窗内参加平均的像素个数的一半,平均并四舍五入后的结果仍为0.所以,按照题意对这个二值图像用两种大小不同的邻域进行邻域平均滤波时,结果图像和原来的图像相同。 一、图像分割技术 1.什么是Hough变换?简述采用Hough变换检测直线的原理。 定义:Hough变换是一种线描述方法,它可以将图像空间中用直角坐标表示的直线变换为极坐标空间中的点。 原理:把直线上点得坐标变换到过电的直线的系数域,通过利用共线和直线相交的关系,使直线的提取问题转化为计数问题。Hough变换提取直线的主要优点是受直线中得间隙和噪声影响较小。 2.计算并绘出下列数字图像的归一化直方图。 0 1 2 3 4 5 6 7 1 2 2 2 3 3 3 7 2 0 0 6 6 5 5 1 3 1 2 1 2 3 6 4 4 4 2 2 2 5 5 5 5 5 7 7 4 4 4 5 6 5 2 2 2 6 6 6 7 1 1 0 0 0 2 2 解:图像共有7个灰度级: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3.答案:p= 30.04kPa =0.296atm=3.06mH2O 该压力为表压 常见错误:答成绝压 5.答案:图和推算过程略Δp=(ρHg - ρH2O) g (R1+R2)=228.4kPa 7.已知n=121 d=0.02m u=9 m/s T=313K p = 248.7 × 103 Pa M=29 g/mol 答案:(1) ρ = pM/RT = 2.77 kg/m3 q m =q vρ= n 0.785d2 u ρ =0.942 kg/s (2) q v = n 0.785d2 u = 0.343 m3/s (2) V0/V =(T0p)/(Tp0) = 2.14 q v0 =2.14 q v = 0.734 m3/s 常见错误: (1)n没有计入 (2)p0按照98.7 × 103 pa计算 8. 已知d1=0.05m d2=0.068m q v=3.33×10-3 m3/s (1)q m1= q m2 =q vρ =6.09 kg/s (2) u1= q v1/(0.785d12) =1.70 m/s u2 = q v2/(0.785d22) =0.92 m/s (3) G1 = q m1/(0.785d12) =3105 kg/m2?s G2 = q m2/(0.785d22) =1679 kg/m2?s 常见错误:直径d算错 9. 图略 q v= 0.0167 m3/s d1= 0.2m d2= 0.1m u1= 0.532m/s u2= 2.127m/s (1) 在A、B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得到p A-p B= 7.02×103 Pa p A-p B=0.5gρH2O +(ρCCl4-ρH2O)gR R=0.343m (2) 在A、B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得到p A-p B= 2.13×103 Pa p A-p B= (ρCCl4-ρH2O)gR R=0.343m 所以R没有变化 12. 图略 取高位储槽液面为1-1液面,管路出口为2-2截面,以出口为基准水平面 已知q v= 0.00139 m3/s u1= 0 m/s u2 = 1.626 m/s p1= 0(表压) p2= 9.807×103 Pa(表压) 在1-1面和2-2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Δz = 4.37m 注意:答题时出口侧的选择: 为了便于统一,建议选择出口侧为2-2面,u2为管路中流体的流速,不为0,压力为出口容器的压力,不是管路内流体压力

图像处理习题答案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课程习题 一、 图像增强技术 1. 试分别给出灰度范围(10,100)拉伸到(0,150)和(10,200),以及压缩到(50,100) 和(30,90)之间的线性变换方程。 解: ①把(10,100)拉伸到(0,150): 15005 50(,)[(,)][(,)10]0(,)101033 --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②把(10,100)拉伸到(10,200): 2001019 (,)[(,)][(,)10]10[(,)10]10100109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③把(10,100)压缩到(50,100): 100505 (,)[(,)][(,)10]50[(,)10]50100109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④把(10,100)压缩到(30,90): 90302 (,)[(,)][(,)10]30[(,)10]30100103 --= -+=-+=-+--d c g x y f x y a c f x y f x y b a 2. 已知灰度图像f (x ,y ) 表示为如下矩阵(如图1A 所示),拟采用如下函数g =G(f )进行反转变换 (如图1B 所示)。求反转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矩阵。 图1 灰度图像的反转 解:反转变换后的数据矩阵: 55155957570127024525?? ????????

3.图2是一幅受到噪声干扰的10×10数字图像,试求出该图像经过3×3模板中值滤波后的图 像数据矩阵(边界点保持不变)。 图2 受干扰的数字图像 解 4.如题图3所示为一幅256×256 的二值图像(白为1,黑为0),其中的白条是7像素宽,210像 素高。两个白条之间的宽度是17个像素,当应用下面的方法处理时图像的变化结果是什么? (按最四舍五入原则取0或1;图像边界保持不变) (1)3×3的邻域平均滤波; (2)7×7的邻域平均滤波。 图3 条纹图像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作功能、事务的管理和运行功能。 它们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所以数据库系统是个大的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管理员操作管理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两个阶段,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比较用文件管理和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实际上是在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之间增加了一个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以前在应用程序中由开发人员实现的很多繁琐的操作和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系统软件完成,这样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方式,而且数据的存储方式的变化也不再影响应用程序。而在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是紧密相关的,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因此不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 4、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指以数据库数据为核心的应用程序。 第二章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 答: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数据模型要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第二是数据模型要容易被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与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与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与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与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就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就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就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就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就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与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就是( 协方差 )与X 与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 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D )。 A 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就是随机的;

数字图像处理习题解答

第二章 (2.1、2.2略) 2.4 图像逼真度就是描述被评价图像与标准图像的偏离程度。 图像的可懂度就是表示它能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2.5 所以第一副图像中的目标人眼观察时会觉得更亮些。 第三章 3.1 解:(a )??+-= y x dxdy vy ux j y x f v u F ,)](2exp[),(),(π (b ) 由(a )的结果可得: 根据旋转不变性可得: (注:本题由不同方法得到的最终表达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通过变形可以互换) 3.2 证:作以下代换: ?? ?==θθ s i n c o s r y r x ,a r ≤≤0,πθ20≤≤ 利用Jacobi 变换式,有: 3.3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对的矩阵表达式为 当4N =时 3.4 以3.3 题的DFT 矩阵表达式求下列数字图像的 DFT: 解:(1) 当N=4 时 (2) 3.5解: 3.6 解: 3.11 求下列离散图像信号的二维 DFT , DWT,DHT 解: (1) (2) 第四章 4.1阐述哈夫曼编码和香农编码方法的理论依据,并扼要证明之。 答:哈夫曼编码依据的是可变长度最佳编码定理:在变长编码中,对出现概率大的信息符号赋予短码字,而对出现概率小的信息符号赋予长码字。如果码字长度严格按照所对应符号出现概率大小逆序排列,则编码结果平均码字长度一定小于其它排列方式。 香农编码依据是:可变长度最佳编码的平均码字长度。 证明:变长最佳编码定理 课本88页,第1行到第12行 变长最佳编码的平均码字长度 课本88页,第14行到第22行 4.2设某一幅图像共有8个灰度级,各灰度级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数据库课后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安徽工业大学 授课教师:周兵 选用教材: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戴小平,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Date C J,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ddison-Wesley,2000 2、《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萨师煊,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人民大学 说明: 斜体部分是可选讲授内容, 带星号的习题为可选。

第 1 章数据库基础 1.1习题P22 A.1 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几个概念。 答案: B.1数据库 数据库是关于企业或组织的全部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包含两部分:一是对数据结构的所有描述,存储于数据字典之中,二是数据数据本身,它是数据库的主体。 B.2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B.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负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软件系统。 A.2 试述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答案:

B.1手工管理阶段 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完全靠程序员手工完成,因此称为手工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数据的管理效率很低。 C.1特点: D.1数据不保存。 D.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D.3数据不共享。 D.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B.2文件系统阶段 在文件系统中,按一定的规则将数据组织成为一个文件,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存取和加工。 C.1特点: D.1数据可以长期保留。 D.2数据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 D.3文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D.4数据冗余度大。 D.5数据不一致性。 D.6数据联系弱。 B.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技术克服了以前所有管理方式的缺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七章 吸收 1,解:(1)008.0=* y 1047.018 100017101710=+=x (2)KPa P 9.301= H,E 不变,则2563.010 9.3011074.73 4 ??==P E m (3)0195.010 9.301109.53 3=??=* y 01047.0=x 2,解:09.0=y 05.0=x x y 97.0=* 同理也可用液相浓度进行判断 3,解:HCl 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需估算。现atm P 1=,,293k T = 故()( ) s m D G 2 52 17571071.11 .205.2112915.361293102 1212 1 --?=+?+?= HCl 在水中的扩散系数L D .水的缔和参数,6.2=α分子量,18=s M 粘度(),005.1293CP K =μ 分子体积mol cm V A 33.286.247.3=+= 4,解:吸收速率方程()()()12A A BM A P P P P RTx D N --= 1和2表示气膜的水侧和气侧,A 和B 表示氨和空气 ()24.986.1002.962 1 m kN P BM =+=代入式 x=0.000044m 得气膜厚度为0.44mm. 5,解:查s cm D C 2256.025=为水汽在空气中扩散系数 下C 80,s cm s cm T T D D 2 5275 .175 .112121044.3344.029*******.0-?==??? ???=??? ? ??= C 80水的蒸汽压为kPa P 38.471=,02=P 时间s NA M t 21693 .041025.718224=???==-π 6,解:画图 7,解:塔低:6110315-?=y s m kg G 234.0=' 塔顶:621031-?=y 02=x 的NaOH 液含3100405.2m kgNaOH l g =? 的NaOH 液的比重=液体的平均分子量: 通过塔的物料衡算,得到()()ZA L y y P K A y y G m G m -=-21 如果NaOH 溶液相当浓,可设溶液面上2CO 蒸汽压可以忽略,即气相阻力控制传递过 程。 ∴在塔顶的推动力6210310-?=-=y 在塔底的推动力61103150-?=-=y 对数平均推动力()()66 105.12231 3151031315--?=?-= -In L y y m 由上式得:()2351093.8m kN s m kmol a K G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