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1 邹英宁,吴强盛*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E-mail:wuqiangsh@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0889197.html, 摘要: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结合的互惠共生体,能帮助植物吸收矿质营养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等。提出了丛枝菌根真菌生产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在果树、蔬菜、花卉植物上的应用与效应。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丛枝菌根;园艺作物;菌剂生产 中图分类号:Q939.96 1. 引言 菌根(Mycorrhizas)是一类与植物根系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联合体,其互惠互利表现在菌根通过其根系外的菌丝、根系内的丛枝及根内特殊的水分运输通道给寄主植物运送矿质营养和水分,而寄主植物将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物质流转运给菌根以维持其生长发育[1]。菌根按照形态学分为三类: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s)、丛枝菌根(Endomycorrhizas)和内外生菌根(Ectoendomycorrhizas)[2]。外生菌根指菌根真菌侵入到植物根系的皮层,在间隙里形成哈蒂氏网,大量的菌丝在根系外面形成一个菌套,主要与森林植物共生;丛枝菌根指菌根菌丝不仅侵入到根系皮层,而且还进入到细胞内部,形成丛枝(Arbuscules)结构,有的还在细胞间或者内部形成泡囊(Vesicles),在许多园艺作物如柑桔、桃、苹果、梨、番茄、西瓜、非洲菊、月季等都可以发现和找到这种结构;内外生菌根则同时具备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的特性,菌根菌丝在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根系表面形成菌套,菌丝在细胞内部也形成各种菌丝团,主要在一些松科和杜鹃花科植物存在。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园艺作物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园艺作物的生长,增强园艺作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抗逆性,改善水分代谢,提高果树和蔬菜的品质等[3]。因此,在园艺作物根系上没有丛枝菌根的存在反而不正常[4],从而显示丛枝菌根在园艺作物上的重要性 2.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是其应用于园艺作物的关键。尽管丛枝菌根真菌至今尚不能进行纯培养,但采用盆栽菌剂生产法[5]仍可以获得一定纯度的菌剂,其具体生产流程是:选择玉米或高梁为寄主植物,对其种子采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5~10 m,然后放置在一个湿巾上,用塑料袋包好进行催芽。一般玉米种子在2~3 d就能够发芽。选择3 mm大小的粉碎玄武岩为栽培基质,目的是基质含有非常低的营养水平,特别是P。然后对基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杀死土著丛枝菌根真菌。灭菌的基质与购买的纯菌剂(可以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购买)按照20:1(v/v)的比例混合均匀,装于15~25 cm直径的塑料盆中。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每盆播2~6粒,然后放置在温室或良好光照的避雨棚中以减少其他微生物通过风和雨水的污染。一般地,在正常水分管理的6 w后就能够观察到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根系共生。14 w后开始控水,16 w时去除植物地上部分,将基质和根系倒在一个干净的盘中,把根系剪断,与栽培基质混合均匀,此菌剂即可应用于田间。如果菌剂不及时使用,可以保存在4 °C冰箱或凉爽干 1本课题得到长江大学科研发展基金(39210264)的资助。

AMF(丛枝菌根真菌)

AMF(丛枝菌根真菌)对香蕉试管苗的驯化日期:2011年5月24日 摘要: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AMF)的香蕉试管苗上进行了评估在驯化期。植物接种无 梗scrobiculata,绣球clarum和Glomus etunicatum。在种植后温室3个月,株高,叶面积,鲜重和干物质的根,芽,AMF的殖民化的水平营养水平,光合作用和蒸腾率,水势和气孔导进行了测定。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产数量在每个治疗也决心。苗接种与丛枝菌根真菌具有更大的株高,叶面积和新鲜地上部和根系的重量,以及较高的光合作用和蒸腾比对照组。植物与血管球接种均优于在最评估参数。 关键词:穆萨菌,内生菌根,菌根菌,气候适应 引言:水果的营养快繁,观赏和森林物种,是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转基因植物检疫植物 和均匀大量的主要工具。到温室栽培植物体外转移是在结构和生理适应的最重要的准备过程中试管苗的步骤之一。这一阶段,由于水土不服,是一种对植物自养的存在开始,以期为生存所必需的生理过程的开始。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增加水的试管苗和矿物质,光合速率的吸收。 试管苗,病免费的,但他们还缺乏丛枝(AMF)的菌根真菌。AMF的是众所周知的增加,增加水和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尤其是磷(P)植物的活力。此外,AMF的病原体可以保护寄主植物的根和减轻极端温度变化,pH值和水分胁迫(迪克森和马克思1987年的影响; Siqueira 1994年)。接种AMF的成功在驯化期间(格兰杰等人的开始。1983年; Brazanti等。1992年;罗杰古勒明等。1995年),甚至在体外培养已被证实。三是与从组织培养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互利的效果表现在蓬勃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高,养分和水分,提高抗逆性。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组培苗生长初期当然可以对体外培养,通过积极对rootmeristem活动菌根共生效应,高殖利率。支持这个假说是由伯塔等人的结果。(1995年),谁表明,AMF的协会改变了红叶李根的分枝格局。接种类型的使用是很重要的驯化。福图纳等人(1992)建议的AMF的感染,高效品种的推广使用植物生长迅速增加。这些作者还表明,虽然在促进试管比较红叶李增长的2种AMF效率,该真菌感染影响其效力。更加新鲜,干物,高度增量被发现与血管球比与G. coronatum mosseae的接种植物,但在实验结束两组植物具有相似的增长。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评估的三个AMF的来自巴西的半干旱地区灌溉生长的香蕉种植园,营养和生理发展香蕉试管苗接种分离本土物种的影响作用。 材料与方法 植物材料和土壤性质 试管香蕉苗是根据生物技术。在植株形成的根在体外用MS液体培养基,后来转移到(500毫升的容量)与熏蒸基质:土,沙,有机质(1:1:1)。前沙混合料性能的土壤3.2克土壤有机质每公斤,马克土0.84毫克P每分米,pH值5.1(土:水=1:2.5)。接种量(约400每集装箱孢子)放置在以下5个香蕉植株根系与土壤接触面与熏蒸厘米,底层覆盖。滤液接种的土壤添加到所有的治疗方标准化微生物。植物在温室下保持12 h的800-1300勒克斯,光周期25B4 7C及70%-90%的相对湿度。 感染源

参观点位——都江堰市情简介

都江堰市情简介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以2200年前战国时期所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城市人口22万,是紧邻西部特大城市、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卫星城,位于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中心圈层,处于“九寨沟、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山”世界遗产黄金旅游线的枢纽。都江堰水利工程泽被成都平原,造就了富饶美丽的“天府之国”,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称的青城山,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是道教的发祥地;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野生珍稀动物基因库”。近几年,都江堰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殊荣,在西部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优势,年接待中外游客450万人次。都江堰市自然生态优越,境内生物多样性保持完整,有各类动植物14000余种,药用动植物和食用野生植物品种约2000种;植被覆盖率高,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绿色屏障”;享有“天然氧吧”、“长寿

之乡”的美誉;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130万千瓦。 主要产业为一三产业。在旅游产业上,都江堰市突出世界遗产品牌和生态环境优势,确定了打造旅游精品,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着力优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度假、科考、运动、会议等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了以两大遗产地为中心、五大景区、80余处景点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农业发展上,以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为重点,确立了以猕猴桃、药材、茶叶、草食性畜牧业及冷水鱼五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农业区域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山丘区以生态农业为主,城郊及旅游沿线以园林花卉、农家休闲为主,平坝区以优质粮油、畜禽、蔬菜、草木药材为主的三大区域布局协调发展格局。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市情概况。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88年撤灌县设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60万,城市人口19.66万,建成区面积27.51平方公里。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

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全市有导游人员102人,景区讲解员540人,旅游从业人员8.9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5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达1亿元。预计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到58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确保1.3亿元,力争1.5亿元。 旅游资源。都江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富集。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丛枝菌根真菌名录及新科新属

This is an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e publication: Schü?ler A, Walker C (2010) The Glomeromycota. A species list with new families and new genera. Arthur Schü?ler & Christopher Walker, Gloucester. Published in December 2010 in libraries at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Kew, Botanische Staatssammlung Munich, and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version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0889197.html, This electronic version is 100% identical to the printed publication. This includes the errors; therefore the electronic version contains one additional, initial page as a corrigendum, giving corrections of some errors and typos.

Corrections, 2 FEB, 14 FEB, 19 JUL 2011. The corrections are highlighted in red. p 7. FOR Claroidoglomeraceae READ Claroid e oglomeraceae p 10. DELETE Glomus pulvinatum (Henn.) Trappe & Gerd. [as 'pulvinatus'], in Gerdemann & Trappe, Mycol. Mem. 5: 59 (1974) ≡Endogone pulvinata Henn., Hedwigia 36: 212 (1897) p 11. AFTER Botanical Code for formal descriptions after 1 Jan 1935 INSERT) p 14. BELOW ≡ Endogone macrocarpa var. geospora T.H. Nicolson & Gerd., Mycologia 60(2): 318 (1968) INSERT ≡ Glomus macrocarpum var. geosporum (T.H. Nicolson & Gerd.) Gerd. & Trappe [as macrocarpus var. geosporus], Mycol. Mem. 5: 55 (1974) p16. ABOVE Sclerocystis coccogenum (Pat.) H?hn., Sber. Akad. Wiss. Wien, Math.-Naturw. Kl., Abt. 1 119: 399 [7 repr.] (1910) INSERT Sclerocystis clavispora Trappe, Mycotaxon 6(2): 358 (1977) ≡ Glomus clavisporum (Trappe) R.T. Almeida & N.C. Schenck, Mycologia 82(6): 710 (1990) p 19. FOR Rhizophagus irregulare READ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p 19. FOR Rhizophagus proliferus (B?aszk., Kovács & Balázs) READ Rhizophagus proliferus (Dalpé & Declerck) p 28. FOR Scutellospora arenicola Koske Koske & Halvorson READ Scutellospora arenicola Koske & Halvorson p 29. FOR Scutellospora pernambucana Oehl, Oehl, D.K. Silva, READ Scutellospora pernambucana Oehl, D.K. Silva, p 30. FOR Genus name: Racocetra Oehl, F.A. Souza & Sieverd., Mycotaxon: 334 (2009) READ Genus name: Racocetra Oehl, F.A. Souza & Sieverd., Mycotaxon 106: 334 (2009) p 35. FOR Acaulospora mellea Spain & N.C. Schenck, in Schenck, Spain, Sieverding & Howeler, Mycologia 76(4): 689 READ Acaulospora mellea Spain & N.C. Schenck, in Schenck, Spain, Sieverding & Howeler, Mycologia 76(4): 690 p 39. FOR Entrophospora nevadensis J. Palenzuela, N. Ferrol & Oehl, Mycologia 102(3): 627 (2010) READ Entrophospora nevadensis Palenz., N. Ferrol, Azcón-Aguilar & Oehl, in Palenzuela, Barea, Ferrol, Azcón-Aguilar & Oehl, Mycologia 102(3): 627 (2010) p 41. FOR Generic type: Pacispor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7 (2004) ≡Glomus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in Wu, Liu, Hwuang, Wang & Chao, Mycotaxon 53: 284 (1995) READ Generic type: Pacispor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lomus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Mycotaxon 10(2): 417 (1980) ≡Gerdemanni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 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6 (2004) =Glomus dominikii B?aszk., Karstenia 27(2): 37 (1988) [1987] =Pacispora dominikii (B?aszk.) Sieverd. & Oehl, in O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6 (2004) Pacispor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7 (2004) ≡Glomus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in Wu, Liu, Hwuang, Wang & Chao, Mycotaxon 53: 284 (1995) p 41. BELOW Pacispora robigina Sieverd. & Oehl, in O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5 (2004) DELETE Pacispor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6 (2004) ≡Glomus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Mycotaxon 10(2): 417 (1980) =Pacispora dominikii (B?aszk.) Sieverd. & Oehl, in O 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6 (2004) p 43. FOR≡Glomus aurantium B?aszk., Blanke, Renker & Buscot, Mycotaxon 90: 540 (2004) READ≡Glomus aurantium B?aszk., Blanke, R enker & Buscot, Mycotaxon 90: 450 (2004) p 43. FOR Genus name: Otospora Palenz., Ferrol & Oehl READ Genus name: Otospora Oehl, Palenz. & N. Ferrol p 43. FOR Generic type: Otospora bareae Palenz., Ferrol & Oehl [as 'bareai'] READ Generic type: Otospora bareae Palenz., N. Ferrol & Oehl [as 'bareai'] p 50. FOR Ambispora granatensis J. Palenzuela, N. Ferrol READ Ambispora granatensis Palenz., N. Ferrol p 53. FOR (Morton & Redecker 2001; Kaonongbua 2010). READ(Morton & Redecker 2001; Kaonongbua et al. 2010). Comment on the gender of the epithets in Redeckera. In publishing the new genus Redeckera, in honour of Dirk Redecker, we treated the gender as neuter, thus giving the epithets as pulvinatum, megalocarpum, and fulvum. We had inadvertently missed the recommendation 20A.1(i) in the Botanical Code requesting that all such epithets should be made feminine, and we apologise for this. However, because the names have been formally published, the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62 apply, and the neuter gender must be retained.

都江堰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都江堰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序号重点任务2018年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牵头部门责任单位 一、工作目标 1 年度任务目标努力完成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十三五”环境空 气质量目标任务分解计划的通知》(成办函〔2017〕60号)下达我 市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优良天数:298天,PM2.5:平均浓度 41微克/立方米;落实《成都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成办函〔2018〕73号)各项工作措施 2018年12月 底前 市环保局 市目督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2 全面按照中央、 省环保督察组 反馈意见,扎实 开展整改工作 按计划有序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整改工作, 针对中央、省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全市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有关 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力 度,确保取得实效 按时间节点 市环保督察办 市目督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长期实施 市环保督察办 市大气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3 完成环保机构 监测、监察执法 垂直管理制度 改革 加快推进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不断强化大气监督执法和监测 能力建设 按时间节点 市委编办 市环保局 市人社局 市财政局 经开区 各乡镇(街道) 4 加强统筹调度 和督察问责 市大气办负责《都江堰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的组织实施,定期向市政府报告大气污染防治工 作进展情况。建立空气质量定期通报制度,对《方案》实施进度进行 月调度、定期通报,定期组织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 长期实施市大气办 贯彻落实《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都江堰市党政领导干 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市 目督办会同市环保督察办负责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将督查 结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长期实施 市环保督察办 市目督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各牵头部门、乡镇(街道)要根据《方案》制定任务实施计划,明确 工作内容、要求和职能职责等,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主体 长期实施市环保督察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三、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 — 2 —

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王信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09级02班) 【摘要】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协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 现研究已发现它对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Peter et al .,1988 ; van der Heijden et al . ,1998 ;Hartnett & Wilson ,1999;Klironomos et al . ,2000) 。AMF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改善宿主的营养状况,增强其抗病性和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而且在改良土壤结构、改善水土保持、防治环境污染、外来入侵种的入侵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生物之间的共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现象。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共生是不同种类生物成员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书,Margulis 1981)。1982年Golf 指出:共生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寄生、共生和共栖,这说明了生物间相对利害关系的动态变化,共生关系是生物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相互关系。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独立生活的,而是普遍存在共生关系。例如,植物都能与一定种类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互惠共生体。其中我们把植物根系与一类土壤真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称做菌根。将参与菌根形成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是球菌门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它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类菌根。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共生真菌,它能够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许多植物对丛枝菌根真菌有高度的依赖性(文献,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2009)。该类菌根以其在根系皮层细胞内形成“丛枝”结构而得名。除此之外,大多数该类真菌还能在根系皮层形成“泡囊”结构,少数则在土壤中产生类似泡囊的结构。 目前已经确知,菌根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保护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中起关键作用(丛枝菌根(AM)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生态意义,Barea JM ,Jeffries P. 1995. Arbuscular mycorrhizae in sustainablesoil plant systems. In :Varma A ,Hock B eds. Mycorrhiza Structure ,Function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igy. Heidelberg :Springer2Verlag. 521~560),本文旨在介绍AM 生态意义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讨论今后应用AM技术的潜力。 二、AMF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1、AMF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环境因子对AMF 多样性及其对植物根系的侵染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borges & Chaney ,1989 ;sanders,1990 ; Haugen & smith ,1992)。人类活动过程中往往使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并减少AMF 多样性( Smith ,1980 ; Dhillion et al . ,1988 ; Koomen et al .,1990 ; Weissenhornl & leyval ,1996 ) ; 同时其它生态因子如温度(Haugen & smith,1992 ) 、光照( Pearson et al. ,19 91 ) 、季节变化( Sanders ,1990) 等对AMF的多样性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低温会使AMF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AMF种的数量、孢子密度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1.李晓林(1990)采用三室的试验装置,利用30μm的尼龙网将根与菌丝分开,建立了菌丝 际。该方法为研究菌丝及其菌丝际的生理生化变化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但是它仍然不能排除外界微生物及灌溉施肥等措施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菌丝的生理生化变化,必须建立一种无杂菌的菌丝际环境,将离体双重培养条件下形成共生体中的根与菌丝分离开来,使菌丝进入菌丝室,而将根阻止在菌根室中,不让二者混在一起,为深入研究菌根菌丝的生理生化特性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2.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较小,其直径为44μm一117μm,平均77μm,呈椭球形或 球形,颜色为淡黄色,其孢子的萌发是从联孢菌丝的断口处重新伸出菌丝(图4—1图版I一6),而后再伸长、分枝,形成一个密集分枝的菌丝体。它的萌发不同于G.margarita 孢子和S.sinuosa孢子果的萌发。虽然较前两种孢子和孢子果的芽管数略少,但它仍具有很强的侵染潜力,可能同其具有很强的分枝能力有关。一旦萌发,菌丝的分枝速度很快。G.intraradices菌丝的分枝呈垂直方向。新生成的菌丝较联孢菌丝直径更细,对根段进行侵染会更容易。 3.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的建立:将有机玻璃条用玻璃胶黏贴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底部, 将培养皿分为两室,防止两室的培养基质进行营养交换。将30μm的尼龙网黏贴在有机玻璃条及培养皿壁,直至培养皿上盖,阻止根的进入(图4—2)。将转移RiT—DNA 胡萝卜根与萌发的G.intraradicesSchenck&Smith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共同培养的室称为菌根室(MC),而将菌丝穿过尼龙网进入的室称为菌丝室(HC)。图4—2培养皿中的两室试验装置将M培养基10mL倒入菌根室中,用于离体双重培养丛枝菌根真菌与转移RiT—DNA胡萝I-根。在菌丝室中:①倒入10mL的琼脂培养基质,其中含有NO3-N 或NH4-N(N的含量与M培养基中相同),其pH分别为6.0或6.5,基质中含有0.6%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②倒入10mL不含蔗糖的M培养基,pH为5.5。在相应的菌根室中接种G.intraradices孢子。截取在M培养基上生长的转移RiT—DNA胡萝i-根的根尖5cm-7cm置于菌根室中,将萌发的孢子移入根旁空处,由于G.intraradices孢子直径小,每个培养皿移进30个孢子。将培养皿在27℃±1℃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 4.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生长状况:G.intraradices菌根真菌相似于G.margarita菌根真菌, 其生成的菌丝在与根相遇时入侵根段,在根细胞内形成丛枝。培养近一个月后,在培养基质中形成了大量的营养孢子及成熟的孢子(图4—3)。营养孢子的大小为4lμm-62μm,平均为49μm,而成熟孢子的大小范围是67μm一93μm,平均大小为78μm。

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102040418 杨洋农水4班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都江堰枢纽的发展历程,以及都江堰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分析了都江堰枢纽主体工程的功能和原理,研究了都江堰在现当代对农业环境的贡献及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利用人水和谐的思想,合理规划利用都江堰,使其长久对农业生态环境起良性影响。 关键词:都江堰和谐治水思想现代化规划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这句名诗描写的,叫做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讫今为止582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水利工程。它的伟大并非偶然,“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的核心,而这也最终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给成都平原的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在探讨都江堰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需要对都江堰有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它的历史、地理位置、结构、建成方式等。这些细枝末节对生态影响,像多米诺骨牌,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后一个被推倒的牌。 都江堰位于长江上游支流岷江上,崛江以崛山导江而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县弓杠岭和朗架岭,流经汉川、都江堰市、乐山市大渡河入汇,后注入长江。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即位于崛江中游的都江堰市。都江堰流域分水源区和灌区,渠首枢纽以上的崛江为水源区,河道长340公里,落差达3009米,灌溉农田1000多万亩。 崛江流至紫坪铺出关口后,地势由高山峡谷突变为平原,河床陡然开阔,水势趋缓,为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此处位于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海拔739米,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制高点。良好的地理位置,使都江堰既可扼制住刚出峡谷的崛江水势,使其不能直泻成都平原而引发洪水灾害,又可因地势高而控灌整个都江堰灌区,造福川西大地,因此成为了设置渠首枢纽的最佳位置。 1、都江堰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 都江堰最初兴修的主要目的并非灌溉,它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的效益。根据文献记载,至汉代始,才扩大灌区,渐以灌溉为主。到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二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发展至今,都江堰已成为具有农业灌溉,引、蓄、提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大型水利工程。 可以说魏晋之后,都江堰才真正使成都平原的万顷农田得到灌溉,使蜀郡成为秦国的重

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学功能

从枝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姓名:蒋胜竞 专业:兰州大学植物学

从枝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主要强调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AMF是在生态系统是介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枢纽位置,它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因此,AMF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AMF可与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形成共生体,通过菌丝与植物发生相互作用。目前,对AMF的生态学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物个体水平上,比如植物的生理,生长和繁殖。然而,在生态系统水平上AMF的重要性确没有太多的报道。AMF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很难去量化其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流动,也没有一种可行的方法去检测AMF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在生态系统模式甚至是土壤C循环的模式中都没有AMF的存在,我觉得这是不够完善的,因为每公顷土壤中AMF菌丝的C大约会有50-900Kg。 AMF的存在会通过影响植物的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植物的生理特性以及土壤有机质来影响生态系统,这四个过程是彼此独立且又相互联系的,比如AMF所引起的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地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现在我就分别具体地介绍下着四个途径。 1 AMF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的组成从而间接的影响生态系统 一些报道已经证实了AMF的存在和群落结构会对植物的群落结构产生强烈的影响,AMF 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在于其菌根依赖性的植物在植物群落中有什么样的生态位。比如,在植物群落中如果优势物种是高菌根依赖性的,那么当菌根真菌消失时,就会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此外,AMF的存在也会改变植物间的相互竞争作用。在植物生态中,关于植物群落的特性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有很多的数据和理论框架,比如植物的群落结构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及对资源的利用。然而对于AMF所介导的植物群落的变化所引起生态过程的变化这方面一直缺乏实验性数据。AMF 和植物的群落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但在自然界中却是有着共同变化趋势的,因此,很难区分生态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是由于AMF造成的还是由于植物群落结构造成的。 2AMF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来影响生态系统过程 AMF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间接的改变地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然而在这里我会集中介绍AMF在个体水平上对微生物群落的直接影响。尽管我们对AMF相结合的微生物生态还只是初级阶段,但AMF的存在可以改变植物根际土壤和菌根根际土壤的微生

丛枝菌根

菌根分类 AM:丛枝菌根(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ECM:外生菌根(蕨类、裸子、被子) EM:内生菌根 EEM:内外兼生菌根(裸子、被子) ARM:浆果鹃类菌根 MM:水晶兰类菌根 ERM:欧石楠类菌根 OM:兰科菌根 结构 AM真菌包括;菌丝、丛枝、泡囊、辅助细胞、孢子和孢子果等结构 1)菌丝(Hyphae) 任何一种菌根都由植物根系、两个相关的菌丝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菌丝系统一个是分布于土壤中的,另一个是分布于根系内的。AM真菌中,分布于土壤中的菌丝称为外生菌丝或根外菌丝,通常呈网状结构,有时形成二分叉吸收结构。根外菌丝从形态上又可分为两种:厚壁菌丝和薄壁菌丝。根外菌丝对损伤的愈合能力较强。在较粗的根外菌丝上可以产生大量的休眠孢子。分布于根系内的菌丝称为内生菌丝或根内菌丝。内生菌丝又可分为胞间菌丝和胞内菌丝。胞间菌丝是在皮层薄壁管胞中间由圈状菌丝或由侵入菌丝分叉直接形成。 (2)丛枝(Arbuscule) AM真菌侵入宿主植物根系皮层细胞内,经过连续二叉分枝生长形成树枝状或花椰菜状结构,即丛枝。丛枝是AM真菌最重要的结构,它是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细胞组织内部进一步延伸的端点,被认为是宿主植物与AM真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优势位点或主要场所。 (3)泡囊(Vesicle) 泡囊是由根内菌丝顶端膨大而形成的球形、棒形、圆柱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结构,可在根系皮层细胞内或细胞间生长发育。并非所有的AM真菌都产生泡囊,如巨孢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则不再根内产生泡囊。关于泡囊的功能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繁殖器官;另一种则认为它是储藏器官。 (4)辅助细胞(Auxiliary cell) 辅助细胞是巨孢囊霉真菌所特有的结构,这个科的真菌不在根系皮层细胞内或间隙产生泡囊。巨孢囊霉科菌根真菌的繁殖体萌发而尚未侵染寄主根系的过程中,及侵入根系后,菌丝在根外分叉,末段隆起、膨大形成辅助细胞(根外泡囊)。巨孢囊霉科的根外辅助细胞与球囊霉科和无梗囊霉科的根内泡囊一样,被认为是储存营养的器官。但研究表明球囊霉的泡囊可以作为繁殖体,而巨孢囊霉科在建立菌根共生体后,产生的根外辅助细胞是否具有同样的功能还不清楚。 (5)孢子和孢子果(Spore and sporocarp)

都江堰市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与对策解析

□张成①郑罗崇都②徐建②杨永波①李纪堂①2005年以来,都江堰市实施测土配方项目,2009年全市共检测土壤样品4050个,涉及耕地面积279106.44亩。土壤酸碱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数量的反应,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活性酸度是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土壤潜性酸度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酸度。耕地由于酸化很容易诱发作物生长畸形、品质降低,大量减产等问题。农技人员应该在分析土 壤酸化成因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改良措施,为农民群从治理好耕地酸化,农作物丰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一、耕层土壤pH 分级及面积检测结果表明,根据成都市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分级标准,全市弱酸性土壤占58.42%,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占24.55%,微碱性土壤占耕地总面 表1 pH范围耕地面积(亩)占总耕地面积比例 积的9.44%,弱碱性土壤占耕地总面积的7.59%。耕层土壤pH分级及面积统计,见表1。 分析结果反映,有的样点地块土壤酸性较大,已到制约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警戒线。土壤酸碱性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类:①气候因素,它决定成土过程中的淋溶强度。②母质因素,母岩母质的组成性质 都江堰市耕层土壤pH分级及面积5.91~6.50163053.958.42 6.50~7.0068520.624.55 7.01~7.6026347.69.44

7.61~8.2021184.37.59 !!!!!!!!!!!!!!!!!!!!!!! 温度的敏感性,对冬性不熟悉的品种最好通过试验后再大面积种植。将种子进行冷冻处理,可提高抗寒性,如将开始萌动的黄瓜种子放到0~2℃环境下处理24小时,然后缓慢升温继续催芽。 4. 育苗时采用变温管理、培育适龄壮苗 在果菜类的苗期应根据幼苗的 发育要求实行变温管理,培育壮苗。一般在播种后要提高温度,出苗后要将温度降下来,避免徒长;在分苗后再次升温,促进新根的生长;定植前再降温炼苗,以提高植株的抗寒性。 5. 设风障或短期覆盖保护地栽培需提前定植的,必须增加覆盖保温设施,如2次或者3次薄膜覆盖。 6. 临时应变补温 棚室栽培时,已 经定植了又突遭阴天时,可只栽苗不浇 水,可避免低温高湿造成沤根,待天气转晴后再分株补浇水。棚室定植后遭遇连阴天时,可采取临时补温,但补温应掌握气温不要过高,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 7. 施肥提温定植后适当增施磷肥和暖性有机肥,勤松土,提高地温。受冷害的蔬菜较弱,需要及时施肥补充营养,施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宜,或添加稀薄的化肥,但要注意施化肥的浓度不要过高,应要随蔬菜的生长恢复,逐步加大浓度或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