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

一、学前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一)创设安全有效的游戏场地

1、基本要求:(1)促进儿童的发展

(2)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3)保证儿童的安全

2、分类:(1)室内创设:1)游戏区、游戏角、兴趣中心

2)积木区、美术区、科学区、视听区、音乐区、角色游戏区益智操作区、图书区

要求:场地宽阔、光线明亮、接近水源、处于安静区。

(2)室外创设:秋千、木马、滑梯、拱桥

要求:场地宽阔平坦且不坚硬、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遮阴处、场地没有空气和水的污染、室外场地与活动区不宜太远。

(二)选择和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1、具有教育性

2、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经济适用

4、符合安全和卫生的要求

5、符合艺术的要求

6、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儿童感到温和、安全、愉快

(四)增强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

二、学前游戏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从形式上分,分为自选游戏的组织和教学游戏的组织

(二)从内容上分,分为提供和安排充足的时间、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拟定实施教育组织的具体计划、游戏实施的家园联系

1、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

2、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培养儿童的游戏行为习惯

(1)爱护玩具,不随便损坏玩具

(2)学会分享,不独占或抢夺玩具

(3)学会整理,不随便乱扔或乱放

(4)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别人

3、学前游戏教育组织的计划

(1)确定教育目标并使之具体化

(2)根据教育目标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同时考虑相应的指导方式(3)教育目标与教学活动或生活活动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联系

(4)对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作出相应的反馈

格式:计划表格上方,教育目标或重点表明

横列:活动类型或区域

纵列:教育目标的确立、材料的投入与时间的安排、指导方式、注意事项、效果记录

三、教师对学前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2

1、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

2、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3、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

四、教师在学前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1、以自身为媒介

(1)游戏者

1)平行游戏: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游戏来对学前儿童游戏施加影响。

2)共同游戏:教师直接参与学前儿童游戏中,与儿童一起共同的游戏,如与儿童一起下棋,一起玩捉迷藏,在娃娃家做客等。

(2)旁观者

1)言语的方法

直接方式:直接教授、明确指导、具体指挥

间接方式:描述、询问、建议评论

2)非言语的方法:表情、动作、眼神、手势、肢体活动

2、以材料为媒介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三)确定指导的动机

(四)明确指导的范围对象

(五)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1)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敏感的观察到儿童需要什么、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2)要提供给儿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去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3)要求教师吧学习看成是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过程。

例:

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活动,如扔沙包、跑步等。大班有一位老师认为在扔沙包的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她把幼儿带到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她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幼儿:“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回答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在教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的方法。教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的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却变得索然无味。

上述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171-172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时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172-173

五、联系实际,谈谈评价学前儿童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

评价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否具有教育作用,或幼儿在游戏中是否得到教育,是评价学前儿童游戏是否成功的关键。

1、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2、幼儿在游戏中很认真,能克服了困难,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

3、会正确创造性的使用玩具兵爱护玩具

4、对同伴谦让、友爱,会和他人合作兵不妨碍他人活动。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

六、婴儿游戏指导的要领

1、婴儿游戏侧重于活动性,培养婴儿的感知觉运动能力和基本动作的能力。

2、在婴儿游戏中,承认要用特征明显的事物引导婴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3、在婴儿游戏中,成人要运用多用语言加以引导,促使婴儿口语训练的实现。

4、成人要引导婴儿与他人一起玩玩具和做游戏,培养积极地与人交往的能力,不独占玩具,不干扰他人活动,培养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

5、游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5分钟为宜,动静结合,灵活转换。

6、创造温馨和宽阔的游戏条件环境做好科学的防护准备。

7、成人与婴儿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于婴儿良好的情感交流,使婴儿获得精神和身体上的满足。

七、婴儿游戏的种类及实例

(一)活动性游戏

1、爬爬蹬蹬

2、练爬

3、跳高高

4、球出山洞

5、打狐狸

6、走小路

7、写写画画

8、上楼梯取物

9、假装活动10、撕纸放风筝

(二)发展语言的游戏

1、模仿声乐

2、看图说话

3、指五官

4、找玩具

5、简单的儿歌与绕口令

6、语句对答与简单的谜语

7、讲反义词

(三)感官游戏

1、寻找声源

2、找出动物的叫声

3、尝一尝是什么

4、摸一摸是什么

5、试冷热

6、看镜子

(四)智力游戏

1、拼图

2、训练记忆的游戏

3、认识数和量的东西

4、穿珠子

5、粘贴小动物

6、搭建房子

(五)音乐及娱乐的游戏

1、摇摇拍拍

2、客人来了

3、不倒翁

4、捉迷藏

八、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结构和意义

(一)特点:游戏具有独立自主性、虚构性、社会性、愉快性和非生产性。

1、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2、特殊的想象活动

(二)基本结构:1、角色的扮演即以物代物

2、对事物的假象即以人待人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象即情景转换

4、内部规则

(三)意义:角色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1、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独特性

(1)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的游戏,儿童产生极大的快乐,对积极地情绪,自主性和独立性产生巨大的作用。

(2)角色游戏中,言语作为游戏的必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巨大的发挥。

(3)在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反映,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儿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4)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的想象活动为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和发挥开展了广阔的空间。

2、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全面性

九、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和条件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现实生活的想象,为儿童的角色游戏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源。

2、提供适合的场地、设备以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儿童的角色游戏提供物质条件。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促进儿童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1、鼓励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的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而不是由教师硬性要求。

2、教会儿童装扮和扮演角色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为满足。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指导

4、教师可以直接参与,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是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任务之一。

5、使儿童愉快的结束游戏,并保持在游戏的愿望

例:

在“航海”游戏分配角色时,大多数幼儿都想当“船长”,这时王老师让幼儿回想自己曾看到或听说过的有关航海的情况,告诉他们,除了船长之外,船上还有很多有趣的职业,如船长助理、船员、无线电话报务员、领航员等,他们肩负不同的任务。讨论后,大家觉得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吸引力,在协商中完成了角色分配。游戏过程中,王老师发现“船长”主意多,会支配别人做事,但态度生硬,就以航海督察的身份提醒他说:“这个船长真能干,要是说话和气些,大家干活就更有劲了。”游戏结束时,教师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游戏的不足之处,表扬了游戏中的高水平的表现。

请结合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理论,分析王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

十、结构游戏的基本特点、结构及作用

(一)基本特点:1、结构游戏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结构游戏是以建筑、构造为基本活动的及物活动

(二)结构:1、结构材料的选择

2、对游戏主题—最后建构物的假象

3、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4、对最后建构物功能的假象和实现

(三)意义:1、结构游戏就是儿童动手动脑,创造性的、自由性的再现物质现象的过程。

2、结构游戏就是幼儿的一种艺术型活动。

3、结构游戏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表现、创造美得一种重要手段。

4、结构游戏的成功,需要幼儿有较强的目的性,克服游戏过程中的困难,与他人之间相互配合、合作。

十一、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

(一)丰富并加深幼儿对于物体和建筑物的想象。

(二)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材料、时间及场地。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水平,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四)培养幼儿正确对待结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五)在结构游戏中,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坚持性。

十二、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特点:1、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文艺作品的内容来表演游戏。

2、表演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创造性自娱活动。

(二)指导:1、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游戏。

(1)游戏要容易被幼儿理解,具有教育意义。

(2)游戏要具有表演性,即容易被幼儿掌握、表演。

2、帮助幼儿开展游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内容、情节和特点。

(2)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布置道具、布景和服装。

3、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1)教师帮助幼儿分配角色。

(2)教师可以参加到游戏中来,以角色的身份提醒幼儿,帮助幼儿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3)教师鼓励幼儿以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演游戏。

十三、有规则游戏的基本结构

1、游戏的任务:有规则游戏应有明确的规则,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教育任务确定的。

2、游戏的玩法:为完成游戏任务所提出的要求,包括游戏的开始、过程和结果。

3、游戏的规则:为完成游戏任务所规定的允许和被禁止的活动,是成人事先规定好的。

4、游戏的结果:是判断幼儿是否完成游戏任务的标志。

十四、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1、选择和编制适合幼儿的游戏。

(1)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育任务确定游戏的任务

(2)选择合适的玩法和规则

2、教会幼儿游戏的玩法,教会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开展游戏。

例:

为了让儿童学会分辨几种动物的叫声,某幼儿园小班设计了《听听谁在叫》的有规则游戏。请一个儿童站在前边,由教师给他戴上一个动物头饰,其余儿童按动物头饰发出该动物的叫声,由戴头饰的儿童猜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动物头饰。戴头饰的儿童不能看头饰,其他儿童只能发出动物的叫声,不能说出动物的名称。猜对了得胜,可戴着头饰回到座位去。

请回答:(1)结合案例说明有规则游戏的四个基本因素。

(2)分析如何对该有规则游戏进行指导。

十五、亲子游戏的特点

成人与儿童在亲子游戏中中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横向的、对等的玩伴关系,一种是纵向的、不对等的应求关系。

1、情感性

2、发展性

(1)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比在独立游戏和同伴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丰富,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2)4岁之前,儿童与同伴之间的游戏,多半是独立游戏或同伴游戏。

(3)儿童在亲子游戏中多用言语交往,有助于与儿童语言的发展。

(4)亲子游戏有助于亲子间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5)亲子游戏中,成人更容易观察到儿童的情绪和能力,可以及时的调整游戏,让儿童感

到安全、舒适和健康。

十六、亲子游戏中的问题及策略

(一)亲子游戏中的问题

1、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略了儿童的游戏、交往。

2、强调家长权威,教育方式成人化,家庭关系紧张。

(二)亲子游戏中的策略

1、向家长宣传、说明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于学习”的传统观念。

2、家长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子女。

3、家长在游戏中积极鼓励儿童的创造性、自主性,切勿“望子成龙”过切,事事“越俎代庖”,代替儿童游戏,帮助儿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4、在开展亲子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儿童参与独立游戏和同伴游戏,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同伴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十七、

学前游戏论复习

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摘自PPT) 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例如建构性玩具。(摘自《学前游戏论》) 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摘自《学前游戏论》) 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摘自网络)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摘自《学前游戏论》) 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13.教育游戏化: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14.游戏教育化: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5.游戏常规: 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16.亲子游戏:指家庭内成人(父母等)与儿童之间发生的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课件)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问题详解)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 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 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 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 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康德 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 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A.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 ( )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D. 生物—社会性理解 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

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 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 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 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 ) A. 教育性 B. 发展性 C. 长期性 D. 随机性 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 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 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A.生物性 B. 社会性 C. 主体性 D. 自主性 18.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 ) A.儿童思维集中发展的作用B.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 C.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D.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19.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 )

(自考必过)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第一章 选择: 1、在儿童游戏研究阶段中,重视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的阶段是飞跃发展阶 段。 2、以下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剩余精力说、元交际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3、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福禄贝尔。 5、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非常强大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活动对儿 童的发展意义,但她的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儿童自然游戏中概括出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组织起来系统化而形成的。她设计了14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这些教具,进行尝试错误和自我纠正,而获得感知觉和智力发展。 6、恩物:由福禄贝尔提出,他认为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 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 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二章 选择: 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2、把游戏看作儿童情感危机的自我疏导,是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的理论:精 神分析学派。 3、把“羊”说成“狗”属于顺应。 4、“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5、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 6、已有“狗”概念,将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同化。 7、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理论:游 戏的觉醒论。 8、把冰棍当作注射器,椅子当马骑,自己扮成医生或妈妈:象征性游戏。 9、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象征性游戏。 10、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等,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属于: 感知/感觉运动游戏。 11、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象征性游戏。 12、荷兰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学说认为,游戏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 的表现。 13、游戏是生活准备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生活预备说。 14、皮亚杰发生认知论,下列游戏水平由低到高: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期0~2岁)、象 1、简述佛洛伊德关于游戏的基本思想: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a.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b.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做

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摘自PPT) 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例如建构性玩具。(摘自《学前游戏论》) 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摘自《学前游戏论》) 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摘自网络)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摘自《学前游戏论》) 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13.教育游戏化: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14.游戏教育化: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5.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16.亲子游戏:指家庭内成人(父母等)与儿童之间发生的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

目录 1. 目录 (3) 2. 历年真题 (4) 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4) 2.2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7) 2.3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10) 2.4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14) 2.5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16) 2.6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20) 2.7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22) 3. 相关课程 (23)

1. 目录 历年真题()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相关课程() 2. 历年真题 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 A.非常规性 B.重复性 C.灵活性 D.随意性 3.将儿童游戏分为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消遣性游戏、模仿游戏和宣泄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活动动机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 A.独自游戏的阶段 B.平行游戏的阶段 C.联合游戏的阶段 D.合作游戏的阶段 5.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的【】 A.人口密度和场地密度 B.人口密度和材料密度 C.室内场地密度和室外场地密度 D.场地密度和材料密度 6.划分活动区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内容延伸至另一个活动区的需要,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7.3—4岁的幼儿,主要选择【】 A.感官玩具 B.体育玩具 C.结构玩具 D.形象玩具 8.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适合采用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 A.表演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10.亲子游戏的特点之一是【】 A.教育性 B.情感性 C.交往性 D.交互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游戏的宣泄说

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游戏的觉醒理论

[0243]《学前游戏论》2016作业答题

1、下面哪项不是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进行指导的职能() D. 更好的维持秩序的职能 2、游戏观察的重点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是()。 D. 大班 3、在幼儿园的3、4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 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 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 D. 平行游戏阶段 4、游戏觉醒理论的学说基础是( ) . 象征性游戏 5、下棋、打牌、拔河这些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是一种( ) D. 情绪学说 6、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 B. 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7、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C. 数学游戏 8、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 B. 智力玩具 9、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不包括() D. 健康和情绪 10、保证有规则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D. 规则 11、下列玩具中,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玩具是( ) A. 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棋类玩具 12、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 A. 都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13、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B. 安全、卫生 14、儿童与其他孩子操作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且同一个空间里进行,但相互之间不作交 往的游戏形式是()。 C. 平行游戏 15、在游戏中,幼儿拿勺子假装给布娃娃喂药、奶喝,这种游戏行为属于()游戏。 B. 象征性 16、福禄贝尔认为能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是() C. 恩物 17、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 指出了方向。他是() B. 杜威 18、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 A. 玩恩物及进行作业 19、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贝特森 20、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 A. 弗洛伊德的游戏动机说 21、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心理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2、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 B. 斯宾塞 23、使用“娃娃游戏”作为游戏治疗技术的理论流派是() B. 精神分析理论 24、以下游戏理论中,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有() B. 游戏的元交际说

学前游戏论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附答案)

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 ) A. 规则性 B.开放性 C.情感性 D.目的性 2.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 较明显 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 A. 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 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 布娃娃 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 ) A. 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5. “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霍尔 B.皮亚杰 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 决情 ) B.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 分析性游戏治疗 7. 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 A. 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席勒 9. 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 A. 内驱力学说 B.外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0. 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 A. 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 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 志 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12. “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 ,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 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互补性语言 13. 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 ) A.物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B.物理因素和主观因素 B.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C.夸美纽斯 D.康德 6.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 虑、 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 错选、 ,来标 D.发泄性游戏治疗

学前游戏论简答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 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答:(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00399学前游戏论押题试卷(三)【试卷】

00399学前游戏论 押题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2.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生理机制的理论是()。 A.角色游戏理论 B.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C.游戏的觉醒理论 D.皮亚杰理论 3.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持这种观点的是()。 A.剩余精力说 B.生长说 C.生活预备说 D.松弛说 4.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实质的理论是()。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维果茨基理论 D.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5.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A.互补性角色 B.机能性角色 C.虚幻性角色 D.想象的角色 6.克罗伊斯认为游戏活动具有几种特点?()。 A.3 B.4 C.5 D.6 7.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这一概念被称为()。 A.游戏形式 B.游戏主题 C.游戏内容 D.游戏规则 8.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的本体性游戏,也称之为()。 A.目的性游戏 B.过程性游戏 C.工具性游戏 D.结果性游戏 9.儿童游戏中将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的活动我们称之为()。 A.结构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感觉运动游戏 D.规则性游戏 10.把以下三种游戏按照社会性发展程度进行排序,社会性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应是()。 A.合作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 B.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学前游戏论 电子版

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各类题型中考点分布与分析 (一)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选择题中考点分布与分析 第一章 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弗洛伊德的;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他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提出了“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游戏本质观的美国教育家;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我国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长期采用了前苏联“三段论式”的领导游戏的模式,分别为; 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弗洛伊德的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是;下面不属于经典的游戏理论的是;福禄倍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的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是在;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在今天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下面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建国初期阶段,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基础的是;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 觉醒理论代表人物是;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 在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主要有;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人是;最早的游戏理论是; 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 第二章 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是以下哪种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和;能够引起或激起行为并给予行为以动力的有机体需要状态称为;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的是;成熟说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运用发泄性游戏治疗方法的代表是;下面哪些观点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列昂节夫认为游戏的特点不包括;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所使用的概念是;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 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有计划活动、主导活动、需成人指导的活动的学派是; 佩勒的游戏的基本观点是;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 答: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工作。从1920年起,陈先生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提出了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给孩子以快感有关。游戏给孩子的快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交上的快感。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先生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他主张让儿童游戏。认为游戏有益于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要发展儿童活泼的精神,非让儿童游戏不可。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关于游戏的重要发展价值,陈鹤琴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所以,幼儿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机会,依照他们的年龄,给予各种游戏材料,“实行游戏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陈鹤琴关于游戏与教育的观点,对于反对成人化的儿童观为指导的摧残人性、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的旧教育,扭转几千年蔑视儿童游戏的传统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游戏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娃娃游戏。 答: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游戏研究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游戏被看着是与童年的快乐、与未来成年人健康的生活有关的活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游戏治疗的技术。人们试图用游戏治疗来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今天,这种游戏治疗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的研究式样。这种“娃娃游戏”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这种娃娃游戏最初也是主要为游戏治疗服务的。后来逐渐被用于人格发展的研究,并且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也被 运用到这种研究中。 3、简述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答: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是:(1)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 题7 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恩物”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为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 ) A.福禄培尔 B.卢梭 C.陶行知 D.陈鹤琴 2.在早期亲子游戏中,父亲往往倾向于与婴儿期孩子玩( )。 A.练习性游戏 B.规则性游戏 C.嬉戏性游戏 D.教学性游戏 3.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4.一般以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 )。 A.情景转变 B.以物代物 C.以人代人 D.角色认知 5.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或反复把某件东西拉过来,再推开,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这类游戏属于(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6.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的游戏是( )。 A.平行游戏 B.联合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7.不用控制和改变儿童,只提供合适的环境,让人内在的自主力量出现,然后自己作出改变,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 A.关系性游戏治疗 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分析性游戏治疗 D.发泄性游戏治疗 8.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格鲁斯

C.夸美纽斯 D.康德 9.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 )。 A.人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需要 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 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现 10.游戏中儿童扮演的角色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常来源于故事、电视等文学作品,此时儿童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D.再现性角色 1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 )。 A.个体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 B.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C.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D.具有元交际特征 12.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13.游戏动作可分为探索、象征和嬉戏三种基本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 A.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 B.根据游戏的表情 C.根据游戏表演的情景 D.根据游戏探索的结果 14.儿童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 A.表情 B.动作 C.语言 D.探索 15.在一种游戏活动中,不一定出现的游戏性体验是( )。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感体验 C.胜任感体验 D.幽默感 16.儿童游戏所需要的第一个外部条件是( )。 A.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学前游戏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2年1月全国卷2004年10月全国卷2005年1月全国卷2010年10月 2011年1月浙江卷2010年1月湖北卷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一、名词解释 亲子游戏:父母或婴儿看护者与婴儿一起玩的游戏。P262 游戏主题: 二、简答 1、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方面?P12 2、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儿童游戏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相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游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儿童的游戏绝对不会局限于生活,或者照搬生活,小孩子的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性,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游戏,游戏充满了假想性和创造性。 4、简述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纽曼的三内说:纽曼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内部控制:游戏由儿童自己来控制。 内部真实:如,儿童游戏来源于真实生活,儿童会很认真地游戏。 内部动机:游戏动因来自于儿童从游戏中获得愉快。 5、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P17 四、案例分析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该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游戏的本质:游戏具有愉悦性、主动性、虚构性、有序性。在案例中的活动里,儿童缺乏主动性和愉悦性。P12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三、简述 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P33 四、论述 幼儿园里,一群家长围在“中一班一周活动安排表”前,议论纷纷。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 及答案

(课程代码 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 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 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 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非能性活动 B 本能性活动 C 非社会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 A内部控制 B 内部虚拟 C 内部真实 D 内部动机 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 戏的分类标准是() 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 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 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 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 9.用雪堆雪人属于()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 A 第一层次的需要 B 第二层次的需要 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 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玩雪游戏 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 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 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 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 D智力游戏 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三岁左右 D四岁左右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D足量的游戏人数 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 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及答案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学前儿童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 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 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 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 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非能性活动 B 本能性活动 C 非社会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 A内部控制 B 内部虚拟 C 内部真实 D 内部动机 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 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 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 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 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 9.用雪堆雪人属于()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 A 第一层次的需要 B 第二层次的需要 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 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玩雪游戏 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 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 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 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 D智力游戏 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三岁左右 D四岁左右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D足量的游戏人数 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0243]《学前游戏论》

2020秋季西南大学 [0243]《学前游戏论》 1、下面哪项不是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进行指导的职能() 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职能 更好的维持秩序的职能 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职能 促进儿童的发展的教育职能 2、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包括创造性,独立性与() 连贯性 积极性 整体性 主动性 3、游戏观察的重点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是()。 婴儿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4、在幼儿园的3、4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 独自游戏阶段 合作游戏阶段 联合游戏阶段

平行游戏阶段 5、为大班儿童选择的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应以成型的形象玩具为主 应多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 玩具的种类应该多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可以少一些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一定要充足6、游戏觉醒理论的学说基础是( ) 感觉运动游戏 象征性游戏 结构游戏 规则游戏 7、下棋、打牌、拔河这些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是一种( ) 外驱力学说 内驱力学说 活动学说 情绪学说 8、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 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 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 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9、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数学游戏 表演游戏 10、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 结构造型玩具 智力玩具 音乐玩具 体育玩具 11、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不包括( ) 玩具及材料 场地 游戏时间 健康和情绪 12、保证有规则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 任务 玩法 结果 规则 1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常用的策略是(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