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_省略_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_李莹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_省略_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_李莹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_省略_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_李莹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_省略_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_李莹

2014年8月第35卷第4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ug.2014Vol.35No.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0542),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11-3-07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

妇幼保健院学科带头人项目(2013-2)。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170542);Beijing Municipality Health Technology High-level Taltent (2011-3-071);Project of Discipline Leader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2013-2).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xiaokuiyang2012@163.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18?12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4.04.004.html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4.04.004]

·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专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AMH 和INHB 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聂明月

方颖杨晓葵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北京100026)【摘要】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

PCOS )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 )过程中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 )和抑制素B (inhibin B ,INHB )浓度的变化及其对COH 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PCOS 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41例。检测患者月经周期第2/3天(D2/3)、促性腺激素

(gonadotrophin ,Gn )刺激第5天(D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日(D-hCG )血清AMH 及INHB 浓度及取卵日卵泡液中AMH 及INHB 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及其对COH 结局的影响。结果

在COH 过程中,血清AMH 浓度逐

渐降低,而血清INHB 浓度逐渐升高。PCOS 组患者hCG 日血清雌二醇(estrodiol ,E 2)浓度、获卵数、冷冻胚胎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P <0.001),而Gn 用量、受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AMH 和INHB 浓度与Gn 剂量、hCG 日E 2浓度具有相关性(P <0.05,P <0.001),但是与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无相关性(P >0.05)。结论

PCOS 患者AMH 和INHB 浓度在COH 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可以预测COH 中卵巢的

反应性,但是对超促排卵结局的预测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控制性超促排卵;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 【中图分类号】R711.75

Changes of 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 )and inhibin B (INHB )during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i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Li Ying ,Nie Mingyue ,Fang Ying ,Yang Xiaokui *

(Department of Human Reproductive Medicine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dynamics of 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 )and inhibin B (INHB )during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 )i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and assess the value of these dynamic changes on the prediction of outcome in PCOS patient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Methods Thirty-seven women with PCOS and 41women with normal

ovarian reserve as the control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AMH and INHB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serum on menstrual cycle day 2or 3(D2/3),day 5of gonadotropin stimulation (D5),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day (D-hCG )and follicular fluid (FF )on oocyte

retrieval day during IVF treat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AMH and INHB levels with COH outcomes was analyzed.Results (1)AMH levels gradually decreased while INHB level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D2/3to D-hCG during COH procedure.(2)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estradiol (E2)levels of hCG day ,gonadotrophin (Gn )dosage ,retrieved oocytes ,fertilization rate and frozen embryos (P <0.05)in PCOS and control groups.(3)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serum AMH and INHB levels on D2/3,D5and D-hCG

with Gn dosag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stradiol of hCG day (P <0.05,P <0.001),no correlation with oocytes retrieval and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P >0.05).Conclusion Serum AMH and INHB levels are demonstrated to have dynamic changes during COH procedure in PCOS patients ,and reflect the ovarian response in COH.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MH and INHB on COH outcomes in PCOS remains to be evaluated via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 );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 );

inhibin B (INHB )

第4期李莹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A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稀发或无排卵是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孕的主要因素,占无排卵性不孕的75%,对于反复促排卵失败的P-COS患者往往需要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助孕治疗[1]。由于PCOS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不易控制,PCOS患者的促排卵是ART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23]发现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和抑制素B(inhibin B,INHB)浓度可以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但是PCOS患者血清AMH 和INHB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与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COH过程中PCOS患者与正常女性不同时间点血清和卵泡液AMH和INHB浓度变化,了解AMH和IN-HB在COH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分析AMH 和INHB浓度对PCOS患者COH结局的预测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入组方法

本研究共包含进行COH周期的78例患者。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IVF/ICSI助孕。

1)PCOS组:37例,患者平均年龄(29.46?2.66)岁。PCOS纳入标准按2003年Rotterdam标准[4]:即以下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浓度升高的病因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即可诊断:①稀发排卵或不排卵;②雄激素浓度升高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③卵巢多囊样改变。

2)对照组:41例,患者平均年龄(30.39?3.30)岁。纳入标准:选择与PCOS组患者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性因素行IVF雌激素(estrogen,ET)周期治疗的正常育龄期女性患者;基础内分泌检测各项指标正常;月经周期规律;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多囊及异常改变,子宫无异常声像改变等。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至少3月内未服用激素类药物。

1.2促排卵方案(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s,GnRH-ant方案)

所有患者均为第1次进行体外受精/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治疗,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s,GnRH-ant)方案。即在月经第2 3天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类药物(果纳芬,德国默克雪兰诺,或注射用尿促性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中国)150 225IU/d。Gn D6起或当至少有1个卵泡直径达到13 14mm时开始加用GnRH-ant(思则凯,0.25mg/支,默克雪兰诺,德国)0.25mg/d,直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默克雪兰诺,德国)注射日。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确定Gn的启动剂量(150 225IU),并且根据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血清雌二醇(estrodiol,E

2

)浓度调节用药剂量,当至少有1个卵泡直径达18mm或至少有2个卵泡直径达17mm时停用Gn,并与当晚21?00至22?00注射HCG(艾泽,250μg/支,默克雪兰诺,德国)250μg,34 36h后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取卵,取卵后根据精液情况行IVF 或ICSI。取卵后48h根据胚胎情况选取2 3个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进行黄体支持。

移植术后14 16d抽血检测HCG,阳性的患者于移植后30 35d行B超检查,以B超显示妊娠囊确定为临床妊娠,本研究中妊娠率的统计以临床妊娠为准。1.3样本收集及测定

所有的标本采集及实验过程均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收集患者月经周期第2/3天(D2/3)、Gn刺激第5天(D5)、hCG 注射日(D-hCG)的外周静脉血。取卵时,收集患者直径大于17mm的卵泡的卵泡液。所有样本均以400?g离心10min,将上清层收集于1.5mL EP管中,保存于-20?待测。

血清和卵泡液AMH、INHB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Diagnostic Systems Laboratories,Inc.,Webster,TX)检测,卵泡液样本由标准品A以1?100稀释后再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由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2组数据比较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完成,3组及以上数据比较通过方差分析完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通过卡方检验

30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5卷

及Fisher’s确切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双侧Spearman's相关系数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PCOS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P<0.05),PCOS患者月经周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OS组患者AFC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其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COH周期中血清AMH和INHB浓度动态变化在COH周期中,2组患者血清AMH浓度从D2/3天到D-hCG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血清INHB浓度从D2/3到D-hCG 日逐渐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AMH和INHB浓度在对照组均明显低于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

表1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Tab.1Comparison of patient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tem CTL group(n=41)PCOS group(n=37)Age/a30.39?3.3029.46?2.66

BMI/(kg·m-2)21.34?3.40**23.75?3.72**Infertility/a3.24?2.224.16?2.35 Menstrual cycle/d30.83?4.51*43.24?19.12* Basal FSH/(mIU·

mL-1)

6.18?1.205.68?1.22

Basal LH/(mIU·mL-1)4.65?0.99**6.50?3.36**Basal E2/(pg·mL-1)35.11?13.6637.85?16.85 Basal P/(ng·mL-1)0.78?0.690.66?0.41 Basal PRL/(ng·mL-1)12.10?5.8814.26?7.28 Basal T/(ng·mL-1)29.33?12.98*53.20?18.17* AFC12.66?4.02*21.00?6.87* *P<0.001;**P<0.05;CTL:control;PCOS: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BMI:body mass index;FSH:follicle stimulation hormone;

LH:luteinizing hormone;E2:estradiol;P:progesterone;PRL:prola-ctin;T:testosterone;AFC:antral follicle count.

2.3取卵日卵泡液AMH和INHB浓度

PCOS组患者血清和卵泡液中AMH及INH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

表2血清及卵泡液中AMH和INHB浓度变化

Tab.2AMH and INHB levels in serum on D2/3,D5,D-hCG and in FF on oocytes retrieval day Item D2/3(serum)D5(serum)D-hCG(serum)Oocytes retrieval day(FF)P

AMH/(ng·mL-1)

CTL group5.12?2.49*3.68?1.23*2.36?1.06*4.17?1.34*<0.001

PCOS group7.90?3.19*5.63?1.63*3.99?1.47*6.87?2.76*<0.001

INHB/(pg·mL-1)

CTL group102.57?16.24*394.26?108.06*668.92?129.14*29693.63?9137.27*<0.001

PCOS group159.78?24.31*517.70?107.74*788.15?259.55*39371.76?11005.39*<0.001

*P<0.001;AMH:anti Müllerian hormone;INHB:inhibin B;CTL:control;PCOS: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FF:follicular fluid.

2.4血清及卵泡液AMH和INHB浓度与COH结局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血清及卵泡液中AMH和INHB浓度与卵巢反应性及COH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D2/ 3、D5及D-hCG日血清AMH和INHB浓度与Gn用量呈负相关,与hCG日E

2

浓度呈正相关。血清及卵泡液AMH和INHB浓度与获卵数均无统计学相关性(表5)。

PCOS组hCG日血清E

2

浓度、获卵数、冷冻胚胎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Gn用量、受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预防OHSS,PCOS组有3例未行新鲜胚胎移植,2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血清及卵泡液中AMH和INHB浓度与

AFC、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Tab.3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erum and FF AMH,INHB level with AFC and COH outcome

Item AFC

Gonadotropins

dosage

E2on

hCG day

Oocytes

retrieval Serum AMH on D2/30.631*-0.276*0.351*0.031 Serum INHB on D2/30.592*-0.265*0.345*0.136 Serum AMH on D50.278**-0.212**0.309*0.101 Serum INHB on D50.143**-0.218**0.262*0.145 Serum AMH on hCG day0.284**-0.188**0.207**0.005 Serum INHB on hCG day0.190**-0.172**0.216**0.102 Follicular fluid AMH0.320*-0.202**0.390*0.205 Follicular fluid INHB0.345*-0.0520.0580.246 *P<0.001,**P<0.05;FF:follicular fluid;AMH:anti müllerian hormone;INHB:inhibin B;AFC:antral follicle count;COH: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E2:estradiol;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404

第4期李莹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A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表4促排卵相关参数及妊娠结局比较

Tab.4Comparison of COH parameters and pregnancy outcome

Item CTL group(n=41)PCOS group(n=37)

E2on hCG day(pg·mL-1)3833.55?2322.55*5332.85?2716.44*

LH on hCG day/(mIU·mL-1)2.60?1.672.38?2.12

P on hCG day/(pg·mL-1)1.26?0.461.45?0.86

Endometrium/mm10.19?2.859.99?1.60

Duration of COH/d9.59?1.2210.24?1.69

Dosage of gonadotropins2006.08?1016.86*1714.86?821.52*

Retrieved oocytes13.90?5.52*18.51?9.28*

Fertilization rate0.87?0.15*0.80?0.11*

Transfer embryos2.12?0.332.05?0.23

Frozen embyo number6.29?4.56*9.92?5.99*

Clinical pregnancy rate/%41.4641.18

*P<0.05;COH: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TL:control;PCOS: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E2:estradiol;LH:luteinizing hormone;P:progesterone;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2.5AMH、INHB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妊娠组和非妊娠组血清D2/3及取卵日卵泡液中AMH和INHB浓度比较,妊娠女性与非妊娠女性比较,血清及卵泡液AMH和INHB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血清及卵泡液AMH和IN-HB浓度均与临床妊娠率无直接相关性(表5)。

表5妊娠和非妊娠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AMH和INHB浓度比较

Tab.5Comparisons of AMH,INHB level and FF AMH,INHB level between pregnancy and non-pregnancy women

Item

Serum(D2/3)

AMH/(ng·mL-1)INHB/(pg·mL-1)

FF

AMH/(ng·mL-1)INHB/(pg·mL-1)

CTL group Pregnancy women5.03?1.97105.35?19.614.18?0.8926805.47?6780.31 Non-pregnancy women5.19?2.85100.60?13.474.16?1.6131739.42?10133.40

P0.8440.3630.9760.089

PCOS group Pregnancy women7.30?1.87160.15?18.917.27?1.4741153.14?8377.57 Non-pregnancy women8.28?3.73159.37?28.776.41?2.8635823.35?9772.35

P0.3720.9300.3110.107 AMH:anti-Müllerian hormone;INHB:inhibin B;FF:follicular fluid;CTL:control;PCOS: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3讨论

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高度多样化,在育龄女性中发生率为5% 10%,占无排卵性不孕的75%,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45]。PCOS患者原始卵泡募集异常、小窦状卵泡过多,以及小卵泡发育、优势卵泡选择障碍导致不排卵是不孕的主要原因,对于反复促排卵失败接受ART 治疗的PCOS患者,获得适当数量的优质卵子,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是助孕成功的关键。

AMH是由窦前卵泡和小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TGF-β)超家族,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原始卵泡的募集,并通过降低生长卵泡对FSH的敏感性,参与调控卵泡的发育,正常月经周期中AMH无明显变化,是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最有价值的指标之

一[68]。本研究显示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AMH 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COH中,血清AMH浓度呈现动态变化,从月经周期第2/3天到hCG注射日逐渐降低。在COH中小卵泡在卵泡期几乎全部被募集并逐渐发育成熟,因此血清AMH浓度下降与小窦状卵泡数目减少明显相关。此外,超促排卵过程中血清E

2

浓度不

断升高,超生理剂量的E

2

对血清AMH浓度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9]。

PCOS患者小窦卵泡发育、成熟存在障碍,PCOS 患者AMH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女性[910]。AMH与COH结局、妊娠结局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中,血清及卵泡液AMH浓度与Gn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与

hCG日E

2

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AMH浓度可以反

50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5卷

映卵巢对外源性Gn的反应性,对COH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及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显示PCOS 患者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及卵泡液AMH浓度均与获卵数无统计学相关性,提示PCOS患者AMH 浓度不能预测促排卵的获卵数,对控制性超促排结局的预测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研究[11]报道,取卵日卵泡液中AMH浓度与胚胎种植率呈正相关,提示卵泡液中AMH浓度可能对ART 过程中胚胎发育及种植潜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本研究中PCOS及对照组患者妊娠女性卵泡液中AMH浓度与非妊娠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NHB是由中小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类激素,亦属于TGF-β超家族,其主要作用是选择性调节垂体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合成和分泌,在COH过程中血清INHB浓度升高可能反映了卵泡期卵泡对外源性Gn刺激的反应性[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COH过程中,血清INHB 水平从月经周期第2 3天到Gn刺激第5天逐渐升高,并在hCG注射日达到最高峰。血清INHB浓度均与Gn剂量呈负相关,与hCG日血清E

2

浓度呈正相关,卵泡液中INHB浓度与COH的结局无统计学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血清INHB浓度可以预测COH周期卵巢反应性,但其对COH结局的预测还有待更深研究。

综上所述,在COH周期的卵泡期,血清AMH和INHB浓度呈动态变化,即血清AMH浓度逐渐降低,而血清INHB浓度逐渐升高。血清AMH浓度与AFC 密切相关,PCOS患者AMH和INHB浓度可以预测COH卵巢的反应性,但是对超促排卵结局的预测价值还有待研究。

4参考文献

[1]Hossain M M,Cao M,Wang Q,et al.Altered expression of miRNAs in a dihydrotestosterone-induced rat PCOS

model[J].J OvarianRes,2013,6(1):36.

[2]Pigny P,Merlen E,Robert Y,et al.Elevated serum level of anti-mullerian hormone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relationship to the ovarian follicle excess and to

the follicular arrest[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

(12):59575962.

[3]陈薪,尹敏娜,叶德盛,等.血清与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果

的预测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4):546

549.

[4]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Revised2003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

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J].HumReprod,2004,19(1):4147.[5]LegroRS,Barnhart H X,Schlaff W D,et al.Clomi-phene,metformin,or both for infertility in the polycystic o-

vary syndrome[J].N Engl J Med,2007,356(6):551

566.

[6]Visser J A,de Jong F H,Laven J S,et al.Anti-Mullerian hormone:a new marker for ovarian function[J].Reproduc-

tion,2006,131(1):19.

[7]La Marca A,Stabile G,Artenisio A C,et al.Serum anti-Mullerian hormone throughout the human menstrual cycle

[J].HumReprod,2006,21(12):31033107.

[8]Cook C L,Siow Y,Taylor S,et al.Serum mu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 levels during normal menstrual cycles[J].

Fertil Steril,2000,73(4):859861.

[9]Lee JR,Kim S H,Kim S M,et al.Anti-Mullerian hor-mone dynamics during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and optimal timing of measurement for outcome prediction

[J].HumReprod,2010,25(10):25972604.

[10]杨瑞,玛依努尔·尼牙孜,朱开春,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降调后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2):229232.

[11]FanchinR,Mendez L D,Frydman N,et al.Anti-Mulleri-an hormone concentrations in the follicular fluid of the pre-

ovulatory follicle are predictive of the implantation potential

of the ensuing embryo obtained by in vitro fertilization[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7,92(5):17961802.

[12]Welt C K,Smith Z A,Pauler D K,et al.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inhibin A and inhibin B by luteinizing hormone,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and stage of follicle develop-

ment[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6):2531

2537.

[13]卢永军,阮祥燕,田玄玄,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综合治疗疗效的评价[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525

529.

[14]邹琴燕,李红,孟庆霞.抗苗勒激素、抑制素B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生殖医学杂志,2009,

18(5):439441.

(收稿日期:20140610)

编辑慕萌

604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 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疾病分类 根据PCOS国际诊断标准(详见诊断部分)诊断的PCOS可以进行亚型分型,以便于个体化治疗选择: 1型:经典PCOS,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2型: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3型:NIH标准PCOS,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4型:同时具备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此型也被称为经典PCOS。 发病原因 目前对于PCOS病因学研究有非遗传理论和遗传理论两种。 PCOS非遗传学理论 研究认为孕期子宫内激素环境影响成年后个体的内分泌状态,孕期暴露于高浓度雄激素环境下,如母亲PCOS史、母亲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雄激素控制不良等,青春期后易发生排卵功能障碍。 PCOS遗传学理论 此理论的主要根据PCOS呈家族群居现象,家族性排卵功能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提示该病存在遗传基础。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 PCOS 家族成员同样患病的遗传特征,胰岛素促进卵巢雄激素生成作用亦受遗传因素或遗传易感性影响。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的家族成员中女性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男性过早脱发的患病率增高。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PCOS可能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方式。通过全基因组扫描的发现最大量的与PCOS相关的遗传基因,如甾体激素合成及相关功能

不同的促排卵治疗方案适用于哪些患者

不同的促排卵治疗方案适用于哪些患者? 1.哪类患者可以使用长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 长方案就是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周期(排卵后3~7天)开始使用降调药物,月经第2天开始使用促卵药物的方法。降调药物一般指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方法是1次性肌内注射1.25~3.75mg的长效注射液(GnRHa)或每日皮下注射0.1mg的短效注射液至注射HCG前停止使用而促卵药物一般是指促性腺激素。对于卵巢功能基本指标正常的患者可以使用此方案。 2.哪类患者可以使用短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 短方案是指从月经第2天起同时应用降调药物和促卵药物,或月经第2天起应用降调药物,月经第3天起应用促卵药物,至启动排卵时(即注射HCG时)两种药物一起停止的方法,具体药物同长方案。对于卵巢功能比较差,使用长方案后卵子数变得很少的患者一般建议选用短方案。 3.哪类患者可以使用拮抗剂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 对于有些患者,卵子数已经很少,而且本身促使卵子排出的激素很高(促黄体生成素),使得卵子在比较小的时候就因为过早出现的高激素引起卵泡排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采用使用抑制这种激素的一种药物——拮抗剂来进行治疗,叫做拮抗剂方案,拮抗剂方案包括2种: (1)固定日期给药方案:月经周期第2天或3天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类(Gn),月经第8天开始给予醋酸西曲瑞克,0.25mg/d,直至HCG注射日(包括当天),或第8天单次给予醋酸西曲瑞克3mg,若月经周期第12天卵泡发育未达到注射HCG的标准,则继续给予醋酸西曲瑞克,0.25mg/d,直至HCG注射日。

(2)灵活给药方案:按照卵泡大小给药,使用Gn促排卵,当最大卵泡达到14mm时给予GnRH-ant,剂量如上。

多囊卵巢综合征典型病历.docx

多囊卵巢综合征典型病历 基患者姓名林×× 本病历号C556788 情性别女 况年龄28 体重68kg 身高163cm 血型 B 型 Rh 因子+ 入院日期2000-12-08 出院日期2000-12-16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100083 主月经紊乱伴月经量多 5 年余。 诉婚后 6 年未孕。 现患者既往月经规则。 5 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月经紊乱,周期10 日病至数月不等,经期9 日至 20 多日,经量较前增多 2~3 倍,经期伴头晕、乏力史和下腹轻微坠痛。病发后 1 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使用复方炔诺酮(避孕 1 号)治疗 3 个周期,用药期间月经规则,经量中等,经 期 5~6 天。停药 2 个月后,再次出现月经紊乱。此后,间断、不规则的应用 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理想,症状反复。 2 年前,自测基础体温( BBT )3 个月均提示为单相型,随后给予克罗米酚100mg,每日一次,连用 5 日,促排卵治疗 3 个周期。治疗期间月经周期尚规则,月经量无减少,基础体温呈不典型双相型。 1 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诊断性刮宫,术中探宫腔深 8.5cm,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诊刮术后采用雌孕 激素序贯疗法行“人工周期” 3 个月,随后采用克罗米酚100mg,每日一次,

连用 5 日的方案促排卵治疗 3 个周期。近半年来症状又复出现,转诊本院并 收入院。 发病以来,精神状况尚好,食欲良好,体重增加10kg。 既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或接触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 往病等内科合并症。无重大外伤史或手术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史 个出生于北京,大学文化程度,个体经商。否认有毒物、放射线接触史, 人无烟酒嗜好。 史 婚初潮 13 岁,7 天/28~30 天,近 5 年月经不规则详见现病史。末次月经为 11-28,育至今未净。 96 年结婚,爱人体健,婚后性生活正常,无避孕,未孕。 史 家父亲、母亲体健,否认遗传病家族史。 族 史 体体温: 36.3℃,脉搏: 80 次 /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00/60mmHg 格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态偏胖,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 检肤、粘膜无黄染,略苍白,呈慢性贫血外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 查畸形,双眉无脱落,双眼睑无浮肿及下垂,巩膜无黄染,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腔畅。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口唇无 紫绀,口腔粘膜无溃疡,伸舌居中,咽不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 甲状腺未及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无畸形及压 痛。双侧乳腺未及结节。双肺叩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 无扩大,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心杂音及附加音。双侧桡动脉脉搏对称有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周围血管征阴性。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 脾肋下未及,腹部未触及包块。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 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外阴:正常 科阴道:通畅,内见少许暗红色血性分泌物

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囊卵 巢综合征 作者:赵海波,芦小娟,任菊霞,李爱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lomiphene citrate (CC) on CCresista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CCresistant POCS were first given metformin for 2 months, then given metformin and CC for 3 cycles, during which time the patients’sexual hormone changes, ovarian follicular development,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their patterns, and pregnancy rate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imple CC cycles. RESULTS: There were 19 cases of CCresistant PCOS among the 87 PCOPS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metformin for 2 months the patients’ LH and T levels declined and E2 level rose (P<0.01). In the following 3 treatment cycles of metformin and CC, 9-14 mm of thickness and A pattern of endometrium increased, ovulation rate was 35% and pregnancy rate was 32%. These changes were ver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imple CC cycles (P<0.01). CONCLUSION: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C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PCOS临床表现异质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危险也增加。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制定中国的诊治规范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于2006年11月18日在重庆召开了妇科内分泌学专家扩大会议,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初步制定了目前中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内容如下: 流行病学 PCOS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中国尚无确切发病率),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甚至有报道高达75%。以ESHRE/ASRM建议诊断标准,济南市、烟台市育龄妇女PCOS患病率分别为6.46%和7.2%;济南市汉族PCOS患者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下群体。我国尚缺少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PCOS的病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它可能是由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相关候选基因详见附件一)。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癎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高危因素,不能算是病因,应进行流调后完善环境与PCOS关系的认识。

2021年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在辅助生殖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的临床应用(全文)

2021年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在辅助生殖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 的临床应用(全文) 摘要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ecombinanthuman 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rhFSH)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本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间选取6家生殖医学中心纳入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进行ART的COH治疗。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rhFSH,n=134)和对照组(进口rhFSH,n=133),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因素排除受试者共8例,试验组7例,对照组1例,最终依照研究方案完成试验的受试者试验组127例,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受试者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rhFSH用药情况、卵母细胞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分别为(13.0±5.8)枚和(12.9±5.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2例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试者中,试验组(39例)获得MII卵母细胞数[(9.9±3.9)枚]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7.5±3.0)枚,P=0.003];

卵母细胞受精率试验组[63.82%(1048/1642)]显著高于对照组[56.19%(958/1705),P<0.001]。rhFSH用药时间和总量、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且均为进口rhFSH已知的不良反应。 结论在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中使用相同卵巢刺激治疗方案,国产rhFSH有效性及安全性与进口rhFSH相当。 【关键词】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控制性超促排卵;有效性;安全性 近二十年来,各种原因导致不孕不育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得以迅猛发展。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rhFSH)是通过重组人DNA技术将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内表达而产生,故可避免因尿源性蛋白污染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已在大量临床应用中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1-5]。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产rhFSH用于ART控制性超促排卵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专题笔谈# 促排卵药物的规范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张迎春1,石玉华2,陈子江2 (1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促排卵药物常用于辅助生殖治疗,如何选择药物、剂量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关键。现将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简述如下。 1枸橼酸克罗米芬(CC) CC为非类固醇类抗雌激素制剂,具有弱雌激素效应,因此能竞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刺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间接使促卵泡素(FS 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常作为诱导排卵的首选药物。CC促排卵有效性约80%,但妊娠率仅35%~40%。其主要原因是CC局部抗雌激素作用使宫颈黏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行,并影响子宫内膜发育,虽有优势卵泡生长但子宫内膜过薄影响受精卵着床。CC副作用较轻,约10%可能发生卵巢增大、腹部不适,少数有头痛、恶心、呕吐。单用CC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的可能性较小,停药数周即可消失。不推荐长期应用促排卵药物,不利于卵巢的休息和功能恢复。2促性腺激素(G n) G n是体外受精常用药物,也用于诱导排卵。G n促排卵方案基于卵泡发育的阈值理论,效果满意。常用的G n制剂有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 G)、高纯度FS H(FS H-HP)、基因重组FS H(r-FS 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等。 HM 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每支含F S H、LH各75I U。FS H刺激卵泡发育成熟,所产生的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使垂体分泌足量LH而诱发排卵。对宫颈黏液及子宫内膜影响不明显,因此对CC效果不佳者疗效较好,且价格优势明显。但HM G易诱发OH SS及多胎妊娠;且使用不当易造成募集卵泡期间和卵泡发育早期LH浓度超过大部分成熟卵泡的/阈值0水平,会抑制颗粒细胞增生,导致卵泡闭锁或卵泡过度黄素化,影响卵子质量。纯FS H制剂由于糖基化部分的细微区别、异构体的差异,具有生物活性的FS H量明显高于HMG,可有效避免内源性LH过高或LH峰提早出现,提供更完善的生殖生理环境,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优势卵泡发育,获得高质量成熟卵母细胞。HCG与垂体分泌的LH结构、作用相似,均系异二构体糖蛋白,最大区别在于B亚单位序列、分泌的调控、药代动力学。H C G/LH受体结合的半衰期较LH/LH受体结合长,HCG与L H的效应比为1B6,即200I U H C G相当于1200I U LH。临床应用HCG的目的在于模拟和加强LH在卵子的发生过程和卵巢的激素生成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其与FS H联合使用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诱发排卵。 3G nRH及其类似物(G nRH-a) G n RH是由下丘脑脉冲式分泌的多肽类激素,90~120 m i n释放1次,促进垂体F S H、LH分泌。G n RH已经人工合成。GnRH-a是G n RH的高效类似物,不同分子结构的Gn-RH-a生物学效价存在显著差别,是天然GnRH效价的25~ 100倍,常用制剂有布舍瑞林、组氨瑞林、亮丙瑞林等,目前以曲谱瑞林生物学效价最高,临床应用最广泛。 G n RH-a具有较天然GnRH强10~20倍的受体亲和力和抵抗酶降解能力。给药初期先出现垂体激发作用,促进垂体G n分泌,产生一过性fl are-up效应,并促使血清Gn水平暂时性升高;持续给药表现为持续的垂体)卵巢轴抑制效应,造成垂体G n RH受体降调节,脉冲式分泌节奏消失,G n 合成释放显著减少,血清FS H、LH水平降低不足以维持卵泡发育,雌激素下降。这是一种可逆的垂体降调节作用,可促进垂体G n细胞脱敏,防止早发月经中期LH高峰、卵泡过度黄素化,提高妊娠率。同时可抑制高雄激素血症。但使用GnRH-a过量,对垂体和下丘脑的过度抑制可导致卵巢反应降低,需增加Gn用量,否则可致卵母细胞减少,胚胎质量下降。另外,G n RH-a可抑制颗粒细胞E 2 合成,造成可能的溶黄体作用,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妊娠继续。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 G n RH ant较GnRH与G n RH受体(GnRH-R)亲和力强,通过竞争性结合G nRH-R而达到快速抑制内源性G n RH对垂体的兴奋作用,应用数小时即出现FS H/LH释放减少。GnRH ant的优势:1没有类G n RH的fl are-up作用,占据受体位点后不产生受体脱敏效应,能立即发挥抑制性腺轴和性激素释放的效应;o对女性性腺轴有较强抑制作用,所用剂量、用药时间及副作用均较小,使用方法简单,因而可能成为更理想的促排卵兼具卵巢保护性药物。 来曲唑的临床应用 赵军招1,石玉华2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来曲唑(LE)为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其在促排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新的一线促排卵药物。 110 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15期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扳机与取卵时机

实用妇产科朵志2019年5月第35卷第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9May Vol.35,\o.5 ?329? 分批取卵并查看卵子成熟度,如果成熟率低可以补用hCG间隔24小时再次取卵: 3.3高龄、卵巢低反应、卵子质量差、胚胎碎片多的患者对于以上患者尤其是多个周期均出现胚胎碎片多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长激素、氧化应激剂等药物。但是该类药物使用时间、剂量、效果仍存在争议,一般认为至少在促排卵前6周使用生长激素、抗氧化应激剂;调整促排卵方案,例如降调节方案、GnRH-anl方案及微刺激方案等;更换促排卵药物品种;调整扳机策略,更换扳机药物,改变扳机后取卵时间。 3-4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控制体质量、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后再进行COS,以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更低的妊娠期并发症。可以使用胰岛素增敏剂、降脂药等药物,或者协同其他科室减低体质量后再助孕。 3.5需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患者的COS方案选择没有特殊要求,可选择降调节方案或者CnRH-ant方案.与正常患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适当增加Gn的启动剂量,理由如下:①该群体需要获得足够多的卵子及胚胎,以得到遗传学检测正常的囊胚;②该群体一般不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而是冷冻囊胚后择期冻融胚胎移植(FET),因此OHSS风险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个体化COS方案的总体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卵巢反应性、既往COS情况、基础疾病及经济实力综合考虑制定适合患者的COS方案,目的是获得适量高质量卵子及胚胎,达到理想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和时间。 (收稿日期:2019-02-25)文章编号:1003-6946(2019)05-0329-04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扳机与 取卵时机 黄孙兴,徐艳文 (屮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屮心 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80) 中图分类号:R321-33文献标志码:B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方案屮,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或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直接抑制LH峰,因此需要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外源性绒促性素(hCG)以模拟内源LH峰的作用(俗称扳机)山, 通讯作者:徐艳文,E-mail:xuyanwen@live,on 促进卵泡的最后成熟和卵子减数分裂的恢复「扳机时机的掌握对能否获得一批高质量的卵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一般在hCG扳机后36小时行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术’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对hCG扳机和取卵时机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分析GnRH-a诱导内源性LH峰后的取卵时机。 1决定hCG扳机时机的因素 扳机的时机抉择一般需要综合参考以下指标,如主导卵泡径线、LH水平是否升高、雌激素水平是否与卵泡数相符、孕激素水平是否开始升高以及前次COS 周期的情况等。扳机时机太早,获卵率低,卵子成熟率也低.且胞质成熟度的同步性差;扳机太晚,卵子可能过熟,同时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不仅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而且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1.1卵泡径线卵泡径线是临床最为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儿乎绝大部分的临床研究和实际操作均以卵泡径线作为HCG扳机时机的重要乃至唯一指标自然周期中,排卵前的卵泡平均径线一般为18~ 20mm,部分可以生长至20mm以上,所以在COS方案中,往往采用主导卵泡直径达17mm或者18mm作为扳机点但自然周期中也有卵泡径线在14mm左右排卵,而COS周期中在同一批发育的径线小的卵泡中(例如14~16mm)也可获得成熟卵母细胞。因此,COS中目标卵泡可以定义为直径14mm以上的卵泡。如果以10-15个卵为最佳获卵数,目标卵泡的数量约为15-18个。多数的临床研究°"采用当2~3个主导卵泡径线达17min或者18mm以上进行hCG扳机作为“理想”标准.分析提前1天或者推迟1~4天hCG扳机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仆结果显示,hCG扳机可能存在一个以“理想”时机为中心的3天跨度时间窗口,在这个窗口时机内扳机均无明显的临床结局差异,如提前1天或者推迟1~2天进行hCG扳机不会对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产生显著性差异,但是推迟扳机时机可能会增加Gn 的使用时间、OHSS发生率以及获卵数。由于没有对取卵周期的累计妊娠率进行比较,因此无法确定hCG 扳机时机差异对冻融胚胎移植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殖力下降,卵泡细胞功能减退Wu等J对不同年龄女性的颗粒细胞进行功能检测,结果发现高龄妇女的颗粒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补充外源FSH可以促进颗粒细胞增殖,避免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黄素化,提示颗粒细胞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对于高龄患者提前取卵可能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带版(终审稿)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带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PCOS临床表现异质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危险也增加。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制定中国的诊治规范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于2006年11月18日在重庆召开了妇科内分泌学专家扩大会议,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初步制定了目前中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内容如下: 流行病学 PCOS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中国尚无确切发病率),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甚至有报道高达75%。以ESHRE/ASRM建议诊断标准,济南市、烟台市育龄妇女PCOS患病率分别为6.46%和7.2%;济南市汉族PCOS患者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下群体。我国尚缺少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PCOS的病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它可能是由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相关候选基因详见附件一)。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癎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高危因素,不能算是病因,应进行流调后完善环境与PCOS关系的认识。 PCOS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 PCOS的诊断标准一直是本领域专家争论的问题。 一、1935年,Stein和Leventhal描述了闭经、多毛和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polycysticovary,PCO)的无排卵相关综合征(S-L征)。 二、1990年NIH制定了PCOS诊断标准:和无排卵;临床或生化显示高雄激素血症;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疾病,未将卵巢的多囊改变(p olycysticovary,PCO)作为诊断的主要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及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及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直接导致月经异常、不孕不育等。近两年来,在严密监测下,多采用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患者,具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84例多囊卵巢综合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不孕或月经异常。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穴位注射治疗组(治疗组)100例,传统肌肉注射组(对照组)84例。治疗组年龄21—37岁,平均25.9岁;病程8个月一12年.平均4.5年;月经均异常,其中继发闭经19例,月经稀发29例,多毛2例.肥胖10例;妇科检查:--N或双侧卵巢增大4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26.4岁;病程6个月一10年,平均4.2年;月经均异常,其中月经稀发26例,继发闭经10例,多毛2例,肥胖lo例:妇科检查:一侧或双侧卵巢增大3例。2组年龄、平均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采用传统肌肉注射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卵地发育及排卵现象。统计受孕率及不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曲周期排卵率达86.8%,总妊娠率为68.7%,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5.5%。总妊娠率为33 3%,有2例并发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1倒未破裂卵泡黄索化综合征。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用药量多、卵泡质量好,排卵率、妊娠率高,流产率、多胎率低,不良反应较多,可采用传统的的食疗方阿胶黄精丸调理,虽

然见效慢,但效果和安全上,还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1970年以来,已对PCOS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是其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清楚。20世纪70年代发现许多PCOS患者的血清LH/FSH比值偏高,因此当时认为促性腺激素分泌紊乱是PCOS发病的主要原因。从20世纪80~90年代迄今对PCOS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雄激素分泌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目前认为PCOC 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紊乱、胰岛素抵抗、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一些生长因子和遗传因素都牵涉其中。 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典型的家族积聚性,与普通人群相比,多囊卵巢患者的姐妹更容易发生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因此,目前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是PCOS的高度异质性却提示其遗传模式可能非常复杂。而精神、饮食、生活、工作等因素又常使一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情继续发展,使其在治疗上更加难以逆转。

促排卵的方法

促排卵的方法 什么是促排卵 众所周知,正常女性每个月都会排出一个卵子,但是有些女性在卵巢、下丘脑、卵巢轴运转上出现非正常现象,身体就难以排卵,影响正常受孕。医生会针对这类女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子宫产出成熟的卵子。对于排卵非常困难的女性来说,必须配合医生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对于一般的女性来说,通过食疗就可以起到促进排卵的效果。 如何促排卵 药物治疗 1.氯菧酚胺(CC) 很多医生都会推荐给患者使用这类药,因为这种药含有抗雌激素,该激素可以与女性体内的内源性雌激素斗争,刺激卵巢产卵,同时产生卵巢甾体激素。这种药效果明显,使用简单,安全可行,适合大多数女性使用,但在摄入量上有限制,每天不能超过0.25g,该药物具体使用方法应遵医嘱。 2.hMG-hCC 倘若使用了CC治疗却没有什么效果,或者是患有低促性腺激素血症,就需要采用这个方法进行治疗了。 3.三苯氧胺 同样适合于CC治疗不明显的患者,该药同样含有抗雌激素,而且即使食用少量,效果也很明显,与CC有着同等的功效。 4.脉冲式GnRHa疗法 针对的是低促性腺激素血症患者,使用该药物后,可以提高受孕几率。 5.hMG-地塞米松 同样适合于CC无效者,同时还适合高雄激素血症者。有研究表明,89.6%的女性使用该药物后,妊娠率提高了七成,排卵率提高了八成。 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排卵方案。千万不要盲目使用药物,配合医生的指示,严格控制好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方可取得理想效果。此外盲目用药还会引起副作用,造成卵巢衰退,闭经,月经周期紊乱等等。 食物治疗 通过饮食上的调理,同样可以起到排卵的效果:减少脂肪的摄入,少吃些碳水化合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三步走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三步走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的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虽然该病无法彻底治愈,但是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治疗,多数多囊患者都能顺利怀上宝宝。调整生活方式、调节内分泌和药物促排卵是经典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案,其中第一步就是调整生活方式。 第一步:调整生活方式 虽然多囊的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多数观点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肥胖、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就是那三个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因素。要对抗这三个因素就要做到“禁糖、少油、多运动、降体重”,这几点做好,有一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恢复月经,正常受孕!即使没有恢复正常月经,调整生活方式也会为后面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调整内分泌 调整内分泌的目的不是为了调整月经,而是为了让卵泡发育成熟,能排出优质的卵子,减少流产的概率,还能改善因长期月经不调而造成的子宫内膜问题。好种子(受精卵)、好土壤(子宫内膜)、好环境(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试孕。 多囊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都会进行血激素测定,包括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等。高雄激素、高泌乳素都会造成不排卵。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的比例异常,可能造成流产。另外,对于多囊患者还会进行胰岛素抵抗的测试,胰岛素抵抗会引发妊娠期的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可能影响卵子质量从而引起流产。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帮多囊患者量身定制一套调整内分泌的治疗方案,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如达英-35配合和颜坤泰胶囊连续治疗三个月,可显著改善多囊患者内分泌,促进优势卵泡发育,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同房试孕,妊娠率更高。 第三步:药物促排卵 1 / 2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_崔琳琳

·标准与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1935年Stein和Leventhal首次对7位卵巢多囊性增大的病例进行了描述,其症状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性不孕、多毛、肥胖等。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对其临床特征的报道也日趋增加。但其临床异质性使得PCOS的病因难以明确,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也给其诊断造成了困难。目前为止,国际上先后提出了3个诊断共识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提出的NIH标准、欧洲生殖和胚胎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ESHRE)与美国生殖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 edicine,ASRM)提出的鹿特丹标准和美国雄激素学会(Androgen Excess Society,AES)提出的AES标准。不过,哪一项标准更适于临床应用还存在争议。 NIH标准 1990年4月,在NIH的资助下,专家组第一次对PCOS的诊断做出定义[1]。NIH标准提出PCOS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的临床和(或)生化表现。③排除可引起排卵障碍或高雄激素的其他已知疾病如高泌乳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 崔琳琳陈子江△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高度异质性以及与正常人群表现的重叠,PCOS的诊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自1935年首次发现这一疾病以来,国际上先后出现了3个诊断共识,分别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NIH标准;欧洲生殖和胚胎医学会(ESHRE)与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提出的Rotterdam标准以及美国雄激素学会(AES)提出的AES标准。2011年,在中国卫生部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根据汉族女性的特点,通过大样本资料的研究,完成了中国PCOS诊断标准的制定。诊断方面的争议也影响了治疗的规范化。目前业内较为公认的是2008年ESHRE和ASRM提出的PCOS不孕症治疗共识。主要对PCOS几个诊断标准进行介绍,同时对PCOS不孕症国际治疗共识进行解读。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女(雌)性;诊断;治疗;标准 Diagnosis Criteria an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COS CUI Lin-lin,CHEN Zi-jiang. Center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ve Genetics,the Key Laboratory for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Jinan25002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Zi-jiang,E-mail:chenziji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1146494.html, 【Abstract】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in fertile woman.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es on PCOS diagnosis because of its diversity and heterogeneity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and the phenotypes overlapping with normal individuals.Since PCOS was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in1935,three consensuses have been proposed successively.They are NIH criteria b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Rotterdam criteria by both European Society for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ESHRE)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and AES criteria by Androgen Excess Society.In2011,“Diagnosis criteria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was established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which was 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Health of China.This Chinese criteria was based on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s in Han Chinese.The contradictions of diagnosis have influence on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So far,the consensus,reached by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on the treatment of PCOS infertility,has been well-accepted.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main criteria of PCOS and the consensus on the treatment of PCOS infertility. 【Key word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fertility,female;Diagnosis;Therapy;Criteria (J Int Reprod Health蛐Fam Plan,2011,30:405-408) 作者单位:250021济南,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 心、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山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陈子江,E-mail:chenziji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1146494.html,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常规

多囊卵巢综合征 ·起病多见于青春期,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 .内分泌特征为血清LH 升高,雄激素升高,E1/E2>1 ·治疗包括降低雄激素水平,调整月经周期,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 syndrome, PCOS )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内分泌特征与病理生理] 内分泌特征有:①雄激素过多;②雌酮过多;③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剌激素(LH/FSH )比值增大;④胰岛素过多。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机制涉及 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由于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敏性增加,分泌过量LH ,剌激卵巢间质卵泡膜细胞产生过量雄激素。卵巢内高雄激素抑制卵泡成熟,不能形成优势卵泡,但卵巢中的小卵泡仍能分泌相当于早卵泡期水平的雌二醇(E2 ),加之雄稀二酮在外周组织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化为雌酮(E1 ),形成高雌酮血症。持续分泌的雌酮和一定水平雌二醇作用于于丘脑及垂体,对LH 分泌呈正反馈,使LH 分泌幅度及频率增加,呈持续高水平,无周期性,不形成月经中期LH 峰,故无排卵发生。雌激素又对FSH 分泌呈负反馈,使FSH 水平相对降低,LH/FSH 比例增大。高水平LH 又促进卵巢分泌雄激素;低水平FSH 持续剌激,使卵巢内小卵泡发育停止,无优势卵泡形成,从而形成雄激素过多持续元排卵的恶性循环,导致卵巢多囊样改变。 2.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生物学效能低于正常,称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50%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过量胰岛素作用于垂体的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 ),可增强LH 释放并促进卵巢和肾上腺分泌雄激素,又通过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 SHBG )合成,使游离睾酮增加。 3. 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50% 患者存在脱氢表雄酮(DHEA )及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 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皮质网状带P450cl7α 酶活性增加、肾上腺细胞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敏感性增加和功能亢进有关。脱氢表雄酮硫酸盐升高提示过多的雄激素来自肾上腺。 {病理] 1. 卵巢变化大体检查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为正常妇女的2 ~5 倍,呈灰白色,包膜增厚、坚韧。切面见卵巢白膜均匀性增厚,较正常厚2 ~4 倍,白膜下可见大小不等、≥12 个囊性卵泡,直径在2--9mm。镜下见白膜增厚、硬化,皮质表层纤维化,细胞少,血管显著存在。白膜下见多个不成熟阶段呈囊性扩张的卵泡及闭锁卵泡,无成熟卵泡生成及排卵迹

(整理)临床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临床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PCOS临床表现异质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危险也增加。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因此,制定诊治规范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于2006年11月18日在重庆召开了妇科内分泌学专家扩大会议,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初步达成了目前中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经过1年多40余场关于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的全国巡讲,广泛征求各界意见,2007年11月24日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在海南三亚召开了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临床问题解答专家会,最终出台了适合目前中国情况的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一、PCOS概述 PCOS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中国尚无确切患病率报道),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目前,我国尚缺少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PCO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1.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 2.环境因素: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 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或高危因素,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完善环境与PCOS 关系的认识。 二、PCOS的诊断 在现阶段推荐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在中国使用,待中国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研究有了初步结果之后,再斟酌是否对此诊断标准进行修正。 1.PCOS诊断标准:(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2)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 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4)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