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题库邓论和三个代表小抄包过

自考题库邓论和三个代表小抄包过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党的十五大)。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注意思考的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是(加强作为国家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7、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8、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

11、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12、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1978年)。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指(它本身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7、邓小平提出地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18、社会主义地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19、社会主义地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促进生产力地发展)。

21、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跨度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4、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

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

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

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8、在党的十三大上制定的是(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中国共产党党章》首次提出“四

个现代化”目标是在党的(八大)。

3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

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

济基础地位的是(农业)。

32、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从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

33、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

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

3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经济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5、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

的优先地位)。

36、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7、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

基本国策)。

38、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3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各

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40、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

济的性质作出了新的判断。

41、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

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4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

直接原因是(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

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43、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人们

的基本生活权利)。

44、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

手段)。

45、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

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

利。

4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

4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

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8、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

发展的积极成果)。

49、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

一切的是(稳定)。

50、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

导是(政治领导)。

51、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

是由(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

系所决定的)。

52、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为

人民服务)。

5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

体主义)。

54、(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

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

本规范。

5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

56、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

的全面发展)。

57、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5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

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主

要司级官员的必须是(在外国无居

留权的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

民)。

59、“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

的问题是(香港问题)。

6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美国表示

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

61、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特点和根

本原则立场是(独立自主)。

6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

作)。

6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

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

自主权利)。

64、党的十六大对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内容的论述,增加了(文化和

安全方面的新内容)。

65、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

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

的平等地位,它们是(参政党)。

66、在我国,阶级斗争(还将在一

定范围内存在)。

6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

68、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从五个方面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BCD)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

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C、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

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D、党的十三

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确立

指导地位的阶段。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新阶段,是因为(A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关

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把对社会

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

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

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科学体系。

3、近年来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

化,主要表现在于(ABD)

A、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B、

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D、党

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在扩

大。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地位和意

义在于(ABCD)

A、它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

思想。B、它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

于党的建设理论。C、它是我们党的

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高度概括。

D、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

基、力量之源。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必须

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D)

A、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

抵御风险的能力。D、如何进一步提

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ABCD)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奠定了基础。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

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

导。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7、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作出的新阐释(BCD)

B、科学地概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

位。C、全面的阐述了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丰富内容。D、科学地阐述

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地一致性。

8、邓小平在巡视南方的谈话中阐述

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CD)

A、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

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

想。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9、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主要在于(AB)

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

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B、社会主义

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

致两极分化。

10、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主要表现为(ABCD)

A、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

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

改变。B、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C、社

会主义法制还不够健全。D、封建主

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

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

响。

11、改革开放主要解决(CD)的问

题。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推

动社会主义发展。

12、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

分三步走,即(ABC)

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C、到20世纪中叶,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13、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可持

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坚持(BCD)

的基础国策。

B、计划生育。

C、保护环境,

D、保

护资源。

14、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原

则是(AB)

A、公有制为主体。

B、共同富裕。

15、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

系中,(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

稳定是前提。

16、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D、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17、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只要

特征是(ABCD)

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

家履行出资人职责。B、国家享有所

有者权益。C、权利、义务和责任相

统一。D、国家管资产和管人、管事

相结合。

18、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BCD)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必

要的行政手段。

19、建设政治文明涉及(ABCD)

A、行政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

政管理。D、法制建设。

20、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有

(ABCD)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

会主义生产力。C、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D、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针

是(ABC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从我国

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C、

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D、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22、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包括(ABCD)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科技实力

的竞争。C、国防实力的竞争。D、

文化实力的竞争。

23、“四有”公民的内涵是(ABCD)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4、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

宣战和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

还享有(ABCD)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

立司法权。D、终审权。

25、实现两岸“三通”是指实现(BCD)

B、通航。

C、通商。

D、通邮。

26、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CD)

C、霸权主义。

D、强权主义。

27、(ABC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各

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C、新时期的

爱国统一战线。D、共产党领导下的

人民军队。

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

答: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

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9个方面

的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的理论;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

条件的理论;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政治保证的理论;7、关于社会主义

建设3步骤的理论;8、关于社会主

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9、

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以后,《邓小平同志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

要》一书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展开为16条。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

贡献是什么?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

史贡献在于:1、毅然抛弃了“以阶

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2、

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

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

策;3、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

作方针和政策。

3、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

位?

答: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表述严谨的科学命题。其中,“新阶段”是历史定位,说明邓小平思想相当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是地域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三条尤为重要:1、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地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5、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答: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且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6、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什么意义?

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发展成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冲击了“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7、简述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答: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是,要求

人们将自己的认识和行动,置于时

空变化的背景之下,力求突破、创

新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核心时创新。

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是,党的全部

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

律性,富于创造性。

8、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

典概括告诉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

本质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首

要任务、根本原则等方面着手。首

先,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

会形态,必须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

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因而社会主义,

尤其是我们这样正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

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

会主义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

阶级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劳

分配”原则的社会形态,因而社会

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必然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那种

把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本质

规定中的错误认识必须澄清。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有什么意义?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

括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主要表现在:1、强调了社会主义的

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

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

发展途径;2、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

本原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

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3、突破了长期以

来形成的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

质特征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明确了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澄清

了长期以来将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

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

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

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社

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

段和途径的具体历史统一,深化了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我们

坚持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意义。

10、简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一论断的含义。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

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

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

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发

展阶段。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理论的这一科学论断,包括两层

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

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

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

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

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

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不发

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结底,

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1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答;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的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

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

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而奋斗。

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

开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

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

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

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实现现

代化的根本前提,主要解决什么是

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

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

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

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

题。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

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

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

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

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

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

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4、简述邓小平关于全国各地区经

济协调发展地“两个大局”思想?

答: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对

全国经济地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地

考虑。他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

想:1、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地广大地带较

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

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地问

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2、反过

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

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

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

服从这个大局。3、邓小平的战略设

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

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

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

同富裕。

1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

代人的需求又不剥削子孙后代满足

其需求能力地发展。2、可持续发展

问题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

问题危及到人类地生存和发展地情

况下,人们对以往由于经济的快速

增长带来的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

资源地过度开发与消耗和生态环境

地严重破坏等等问题地一种反思。

16、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

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

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辨证关

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

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

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

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

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

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

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

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

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

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

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

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

地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3、稳

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

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

变。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一

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4、我们

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

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

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

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

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7、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

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

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

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

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18、怎样理解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的多样化?

答: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

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指

资本组织形式和资产的经营方式可

以多样化;2、公有制在资本组织形

式上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

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3、

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

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4、多样化的形式有利于筹集、扩充

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

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

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答:1、市场经济是从资源配置的角

度来界定的,不涉及经济成分的性

质,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

相互联结,不可分割。2、市场经济

是以不同产权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标志着

我国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形成,并能

加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的转轨。3、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

制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

可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

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设施、能源、交通及原材料的供应,

非公有制经济的灵活机制,较强的

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简述效率和公平的辨证关系?

答: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

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

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

现分配的公平;2、另一方面,公平

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

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

增加物质财富;3、效率优先,即公

平应当服从效率。

21、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法律体系。2、加强法制宣传

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3、依

法治国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

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水平,并且要进一步拓展

何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

助以及按照“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

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2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

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又何

关系?

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心,它

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

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

想保证;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予以保证和支持。

2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坚持社会

主义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

2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先进文

化饿特点是什么?

答: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

25、“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是

什么?

答:1、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

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2、国

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构

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3、“一

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贯彻党的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

的力量所在。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有何联

系?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

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

主权。这五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

可分割的。第一项原则“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前提;第二项原则“互不侵

犯”,就是在处理国家间和国家关系

中排除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第三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是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第四项原

则“平等互利”,是要求在国家之间

的各种交往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

等相待;第五项原则“和平共处”,

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27、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

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

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

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

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

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

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

自治制度。

28、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答: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概括为:1、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2、和人

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自我批评的作风。

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可以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

义四个方面的贡献来理解:1、邓小

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

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

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答:1、因为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因为旗帜是形象。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鲜明形象。3、邓小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想保证。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

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

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

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

“代表”之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

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新局面将产生极重要的作用。主要

表现在:1、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它是

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

要思想指南;3、它是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全面贯彻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

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因而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

5、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

生产力?

答: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

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生产力是一切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

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

现。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

优越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其能

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

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

力。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

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

有待生产力的发展。4、大力发展生

产力,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

奠定必需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必

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

于资本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

造物质基础。5、在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上,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

移,经济建设重新被确立为一切工

作的中心,这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

恢复。目前,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

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摆在

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

表”,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6、为什么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1、在一定社会的某一特定历史

时期,总是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

其中必有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它

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2、在

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

整的阶级因此已不再存在,阶级斗

争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

在,但其对象、范围、方式和总趋

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3、我国社会

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

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

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1、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

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

略。2、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

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

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

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

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3、科

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

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

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动力量。4、发

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

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

从培养人才入手。教育和科学,是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

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8、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救济制度?

答:1、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

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

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

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

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

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

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

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

又包括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

济。这一制度既确保我国社会主义

性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

路;又结合了初级阶段的实际,符

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9、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

系?

答:1、从历史发展看,对一个国家

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

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

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治和德

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

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

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

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

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

道德觉悟。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

治属于精神文明范畴。3、从实践看,

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

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

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

家的长治久安。

10、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

基础?

答: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

实和法理基础。2、一个中国是国际

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3、一个

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

平与稳定的基础。

11、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

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

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2、力争以

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3、促成两岸人员往

来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

“三通”。

1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依靠力量?

答: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

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事业中依靠人民群众,首先的和最

主要的就是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

分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

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

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

本力量。2、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合作。3、依靠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4、依靠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13、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

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答: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

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

水平,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拒腐防变

的能力。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

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

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弘扬求

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

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

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

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

层组织,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

导干部。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

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

系,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

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14、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答: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

力。2、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

力。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

力。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