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导学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导学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导学案

1.消息二则

国学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芜.湖()歼.()灭

要塞.()督战

..()芜.湖()阻遏.()管辖.()

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

(2)要塞:

(3)业已:

(4)锐不可当:

(5)摧枯拉朽:

3.常识填空:

(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所以新闻,又叫,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2)、新闻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

(3)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

B、报道迅速及时;()

C、、语言简明扼要。()

(4)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答案:1.yùkuìdǎng jiān sài dūwúèxiá

2.(1)失败而退却。(2)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3)已经。(4)锋利无比,不可抵挡。(5)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3.(1)消息,(2)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3)A、(真实性)B、(及时性)C、(准确性)

(4)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

合作探究

4.分别找出找出两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答案:(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时电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题: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篇末,具体记叙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战况。(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5.简要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的特点。

答案:标题简洁概括,提示了报道的要点。“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6.简要分析两则消息的电头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7.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语言特点。

答案:“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8.研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答案: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拓展延伸

9.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计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答案: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当堂测试

1.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督战(dū)舆论(yú)歼灭(qiān) 风平浪静

B.泄(xiè)气溃退(kuì) 覆灭(fù)横度长江

C. 区域(yù)阻塞(sài)荻港(dí)摧枯拉朽

D.阻遏(jié) 纤维(xiān)签订(qiān)锐不可当

2.填空: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4.选词填空。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

6.文中的一段议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句从侧面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报道准确及时,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2.(1)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2)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3.C

4.较为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5.东路军和西路军渡江情况。

6.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7.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8.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

总结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的有关常识。

2.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精练,感受我军所向披靡、不可抵挡之气势。

自主突破

答案:

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答案: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3.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答案: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待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为易,故作详细报道。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4.通过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渡至”能否换成“越过”“到达”?去掉“二十四小时即已”,换成“共”好不好?)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加点的句子换成“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好不好?)

答案:(1)“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其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渡至”一词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泛。“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倘说“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21日”重复。

5.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此种情况......都很泄气),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这处议论透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时已是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经形成共识,可以一笔带过;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作为一篇正面报道我军渡江战役战况的消息,先分析我方士气后分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拓展延伸

6.下边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同样报道渡江战役,试比较这则消息同课文第一则新闻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挥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答案:相同点:(两文都是新闻报道,都报道了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两文都报道及时,语言简洁。)

不同点:(两文的作者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课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是对中路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课文介绍渡江情况简明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课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课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未作报道。课文语言凝练、概括、生动;《我》文语言形象、易懂。)

当堂测试

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新华社酒泉9月25日电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傍晚时分,航天员公寓问天阁里气氛庄重热烈。2003年和2005年,我国航天员杨利伟和费俊龙、聂海胜先后从这里踏上征程,开始太空之旅,两度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历史性突破。今天,我国航天员将第三次从这里出征,续写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17时30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问天阁举行。胡锦涛等来到这里,亲切看望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为他们壮行。

翟志刚代表3名航天员郑重表示,感谢胡主席,感谢党和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一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坚决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夜幕下,长征二号 F运载火箭巍然挺立,直指苍穹;箭体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4个大字十分醒目。

21时10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口令,承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和3名航天员的火箭,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茫茫太空,在夜色中划出一道耀眼的轨迹。胡锦涛同大家一起为火箭顺利升空热烈鼓掌。

火箭起飞后120秒,逃逸塔分离;138秒,助推器分离;198秒,整流罩分离;578秒,船箭分离……21时19分43秒,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激动地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顿时,指挥大厅里人们兴奋地相互拥抱,现场一片欢腾。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这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这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跨度大、任务风险大、航天员操作强度大、实施难度大、参试系统庞大。此次飞船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9次升空,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火箭发射连续第67次获得成功。飞船在轨运行期间,有关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将进行持续跟踪、测量、控制,通过航天员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话音通信,了解航天员身体和生活工作状态。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后,3名航天员将乘坐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主着陆场着陆。

(记者孙承斌李斌邹声文选文有删节)

1.新闻的标题表明了什么?

2.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是哪里?导语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4.中国成功飞入太空的第一人是谁?本次担任飞行任务的的航天员是谁?

5.这则新闻中洋溢着一种什么感情?

6.面对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答案:

1.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事实。表明这则通讯报道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导语部分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导语部分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通讯社)、发电时间、地点。电头的价值是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4.中国成功飞入太空的第一人是杨利伟。次担任飞行任务的的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5.强烈的喜悦心情和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6.略。

总结反思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国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3.感受诺贝尔奖项的魅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4.了解钞票上的民族文化,体会作者的民族情感。

学习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建.树()仲.裁()遗嘱.()挪.威()

逝.世()巨额.()渗.透()安慰.()

答案:bān shùzhòng zhǔnuóshìéshèn wèi

2.解释下列词语。

颁发:

建树:

仲裁:

遗嘱:

吞食:

卓有成就:

答案: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指在事业上颇有功绩。

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遗嘱: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吞食:比喻大量地吸收。

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诺贝尔奖是为纪念(国籍)化学家诺贝尔逝世而设立的奖项,颁奖仪式是每年的月日,在和举行。首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员有:

答案:瑞典12 10 斯德哥尔摩奥斯陆伦琴——物理奖霍夫——化学奖贝林——生理学奖普吕多姆——文学奖邓南特——和平奖帕西——和平奖。

合作探究

4.找出这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新闻各报道了什么内容。

答案:《首届诺贝尔将颁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首届诺贝尔奖。

5.重点研读《首届诺贝尔将颁发》思考下列问题:

(1)从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答案:导语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机构、以及获得诺贝尔奖人员的资格等情况。

答案:

(3)思考: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名字和贡献?

答案: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出的贡献突出了新闻准确详实的特点。

(4)文章第四自然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您觉得有什么用意?

(4)答案:第四自然段交代了新闻背景,强调诺贝尔奖的评定必须有指定给的机构完成,再次强调诺贝尔奖奖励的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的人。

拓展延伸

6.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消息内容。

中国诺贝尔奖,首届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今天(9月19日),备受社会关注的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揭晓了首届获得“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两个年度奖项的科学家名单。生命科学大奖由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获得,物质科学奖由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获得,获奖者将获得单项100万美元的奖金。

或成为“中国诺贝尔奖”

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奖金各为100万美元。以表彰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要求其获奖工作主要在中国大陆或港澳台地区完成,但不限国籍。获奖者可以是个人或者团队,原则上每个奖项不超过5名获奖者。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的消息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被期冀成为“中国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也指出,“未来科学大奖是第一个延生于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由企业家群体发起成立的奖项,填补了中国民间权威科技奖项的空白;瑞典有诺贝尔奖,香港有邵逸夫奖,而未来科学大奖作为后起之秀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答案示例: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首届获得“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两个年度奖项

的科学家名单。

总结反思

3.“飞天”凌空

国学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2.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3.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难点

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凌.空()翘.首()酷.似()潇.洒()悄.然()

由zhōng() bǐng()声敛息眼花liáo()乱轻yíng()

答案:líng qiáo kùxiāo qiǎo 衷屏缭盈

2.解释下列词语或者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凌空:。

(2):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3)翘首:。

(4)酷似:。

(5):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6)屏声敛息:。

(7):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8):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答案:(1)高架在空中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2)轻盈(3)抬起头来(4)指极其相似(5)新秀(6)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7)眼花缭乱(8)如梦初醒

3.填空。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原题是。主要记叙了

。本文在体裁上属于,和消息的区别在于。

答案:《光明日报》《“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以一秒七的神话夺取第九届亚运会的跳水桂冠人物特写抓住片段描写

合作探究

4.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原题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如果把吕伟夺魁这一事件写一则消息该如何写?结合本文说说消息和特写有什么区别?

答案: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作者摄取的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入碧波之中”等等。这一系列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

5.文章结尾处写外国记者的评价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侧面描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以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6.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

答案: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感染力。

7.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举例并作简要的分析。

答案: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段,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7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笔直地象轻盈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是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消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①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把全部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第二轮投票中,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全部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各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有14名申办城市委员和萨马兰奇不参加投票,这样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

②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8.这则消息的副标题、导语以及主体部分都用了数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样写的作用是为了凸现重要信息,如强调了申奥成功的时间,和两轮投票,中国北京明显的优势,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显示出来。

9.“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这个“该”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该”字显示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巨大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北京承办奥运

答案:两篇文章的相同点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备新闻的特点:简要和迅速的报道新闻事实。区别在于: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北京申奥成功和现场中国人的激动之情。而课文是一则人物特写,只截取了吕伟夺冠的瞬间描写。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主要叙述,特写重在描写,细

总结反思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国学名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区别通讯与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1.区别通讯与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区别通讯与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3.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澎湃.()桅.杆()浩瀚.()娴.熟()默契.()

紧bēng()juān刻()一丝不gǒu()惊心动pò()dān精竭虑()

1.Pài wěi hàn xián qì绷镌苟魄殚

2.填空。

2.通讯叙述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惊心动魄的一刻。

3.(1)B (2)A (3)A (4)B B

合作探究

4.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结合全文说说副标题的作用。

4.本文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简洁准确,生动形象,一个“惊”生动准确地表现“着”的惊心动魄。标题“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补充说明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5.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6.文章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8.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拓展延伸

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选做。

(1)结合通讯内容,针对歼-15舰载机着舰这一事实,写一则消息。

(2)戴明盟是歼-15舰载机试飞员之一,被称作“刀尖上的舞者”。如果让你采访他,请设计你的问题。当堂测试

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②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③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④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⑤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⑥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⑦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⑧“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⑨×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⑩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

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惊人的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8.选文第一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作用?

8.环境描写“海风呼啸”“海浪澎湃”“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等语句,一下子把整体布局好了,仿佛一位画家已将画布底色定格。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出一幅壮美的意境。

9.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9.①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10.作者在叙写着舰过程时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作了准确地阐述,并且每一次指令都独立成段,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0.每句话独立成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把口令声详实的作了呈现,接下来更是把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一一描写,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一般。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2.了解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自主突破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澎湃.(pài)桅.杆(wěi)凛冽.(liè)承载.(zǎi)

B.娴.熟(xián)默契.(qiè)咆.哮(páo )绽放(zhàn)

C.紧绷.(bēng)镌.刻(juān)坠.毁(zhuì)湛.蓝(zhàn)

D.着.舰(zhuó)歼灭(jiān)刹.那(shà)浩瀚.(hàn)

1.C 解析:A项“载”印度:zài;B项“契”印度:qì;D项“刹”应读:chà。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汪洋操纵迎风召展殚精竭虑

B.风彩呼啸一丝不苟疾如闪电

C.沸腾天幕振耳欲聋白手起家

D.期盼姿态惊心动魄无怨无悔

2.D 解析:A.迎风召展——迎风招展 B.风彩——风采 C.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3.下列句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比喻)

B.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比喻)

C.“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夸张)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排比)

3.C 解析:“刀尖上的舞蹈”比喻舰载机着舰,突出了任务的艰巨。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②A.“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B.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C.许多人落泪了!D.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1)第①段文字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第②段文字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4.(1)第一处句号应改为冒号。

(2)B句“紧绷”的后面缺少宾语,应加上“的神经”。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三军统帅习主席的检阅。

②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③近代以来,列强人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涣映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一,日寇再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同胞蒙难,民族危亡。

④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一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迎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⑤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人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⑥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①③②⑥⑤C.⑤①②⑥④③D.③⑥④⑤①②

5.B 解析:本段话的中心是记叙并借此回忆历史,振奋民族精神,因此第④句要作第一句,故选B项。

合作探究

6.通讯要全面深人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许细节描写。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这一特点。

6.(1)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把即将着舰的舰载机比喻成“凌波海燕”、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及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状态,又给新闻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感情宣泄,使作品有了更强的阅读震撼力。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作了准确地阐述,把口令声详实的作了呈现,接下来更是把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一一描写,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一般。

(2)文章开头先是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出一幅壮美的意境。当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咆哮声”“一转弯”“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细节,作者都不惜笔墨作了详细描述,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着舰过程中。

7.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7.“白手起家”突出我们是在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为了这次着舰多少人付出了心血,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当堂测试

阅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③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④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⑤“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

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⑥“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⑦“是!”

⑧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⑨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⑩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发射塔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8.请将选文的写作思路填写完整。

揭示出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出征重任、_______________

9.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③、⑧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选择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杨利伟身上,我们看到了优秀航天员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请结合选文第④、第⑩小节中的相关词语,说说优秀的航天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你就在送行的人群里,请写下当时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交代送行人员、走出专用通道、踏上英雄征程。

9.这一句是自然环境描写。作者用深秋沙漠的寒意袭人,反衬出人们欢送英雄出征时的热烈气氛。

10.“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这一组排比句,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高度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和欣喜,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或“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这一组排比句,逐层递进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11.“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了杨利伟的沉着老练和极为优秀的心理素质,表现了他的自豪和自信;对五星红旗的“深情”“注视”,表现出他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出他承诺下绝不会让祖国失望、定能凯旋的誓言;果断地“转身”,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

12.示例:杨利伟叔叔,马上您就要开始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了,预祝您圆满完成任务,我一定向你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总结反思

5.藤野先生

国学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3、抓住文章两条线索,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结尾部分的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的线索。

4.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自主突破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fēi()红芦huì()不xùn()nì()名信

诘.责()畸.形()深恶.痛疾()发人深省.()

答案:绯荟逊匿 jié jī wù xǐng

2 .解释下列词语。

(1)宛如:

(2)标致:

(3)匿名:

(4)不逊:

(5)落第:

(6)杳无消息:

(7)油光可鉴:

(8)深恶痛疾:

答案:(1)好像(2)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3)不具名或隐藏真名。(4)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5)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6)没有音信。(7)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8)厌恶、痛恨到极点。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 》《________ 》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 》一书。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能推测出三文的写作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 山海经 ) 》《朝花夕拾》按照作品的写作先后顺序来看 , 应依次是《阿长与 ( 山海经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 因为作品的内容依次是童年、少年求学与青年时期东渡日本求学。

合作探究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答案: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2.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课文是围绕什么中选材的?

答案: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2)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3)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4)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5)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拓展延伸

同样是写老师的回忆录,试比较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答案示例:作者对三味书屋中施行封建教育的先生只是“很恭敬”;而《藤野先生》则表现了作者对毫无

民族偏见,热心诚恳地关心,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

当堂测试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答案:C 导析:迭——叠

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极了。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

....的文字。

....”之流所深恶痛疾

答案:(1)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标致:漂亮。此为反语,用来讽刺。

(2)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 ,暗线是____ 。本文围绕___

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_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答案: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时间先后_

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 请加以概括。

答案:日本“爱国青年”查“我”的听课笔记一事

(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 ? 试加以分析。

答案:深深的自责精神,作者并不因为自己是误看到这一幕而原谅自己,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省精神(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答案:D

(4)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 这两件事。( 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 6 个字 )

答案:“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自主突破

1.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的?答案:初步印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此处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2.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

①②

③④

3.这些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

①②

③④

答案: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合作探究

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答案: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5.“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答案: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

6.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答案: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其实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7.“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答案:“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拓展延伸

8.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当堂测试

忆先生

按现在的规矩,应该称呼“老师”,我也的确这样叫他;但我心里却总以“先生”称呼他。

他就是我上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张子清

先生是在后排几个“混混生”的哄笑中出场的。——并不是他扣错了扣子或是忘了打领带,而是因为衣着的笔挺整洁,使那几个“不修边幅”的同学感到不适应。――他轻轻带上门,把几本泛黄的书摆上讲桌,给我们上高中语文起始课。他如数家珍,几千年的文史经哲侃侃而谈,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使我们如沐春风,引领我们进入语文的殿堂。我日后的迷恋文学,这节语文课便是一个发端。

我默默地注视着先生,猜想那灰白色的中山装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先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黄叶纷飞,秋雨连绵的日子。我们沉浸在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有一个同学突然提出问题:“老师,什么叫孤独?”他说:“深秋,静夜,冷雨轻轻拍打落叶,灯泡幽暗朦胧,独自倚窗沉思,那感觉就是孤独。”鸦雀无声,我们欣赏着完美的诠释。

有一段时间,我作文专喜欢以玄吓人,许多半懂不懂的诗文,被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至于满篇的前后引号此呼彼应。我交了一篇《走近余秋雨》。发还后,我看到的评语是:“拟给九十分:起笔新颖,给两分,收束照应开头,给三分,抄写给五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我不禁哑然失笑,欣然接受了这别致的批评。

那天晚自习,评析《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练习。我对文中一段话的理解,与“教参”明显不同。先生用反常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宣布以“教参为准”。我“嚯”地站起来,用一种挑衅的口气问:“老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我和他们(“教参”编写者)地位平等,凭什么用他们来否定我!”他一愣,随即赞赏地点头微笑,那神情足以让我感到自豪。课后,他对我说,类似的问题,许多年来,他提了无数次;我这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