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科学的研究的含义: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教育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二、课题选择的流程:确定选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资料;产出成果。

三、题目从何处来?

1、从工作实际中寻求需要研究的问题;

2、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择课题;

3、从与同行的切磋,讨论中选择课题;

4、根据各类研究“项目资助指南”的要求,选择研究课题;

5、借用、移植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选择研究课题;

6、从理论学习及查阅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四、选题的原则(了解)

1、意义/价值性原则:所选课题须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2、创新原则:研究前人尚未完全解决,有争议而尚无定论的问题或从新的角度,依据新的成果去重新研究老的问题。分为四种类型:新颖性、发展性、跨文化、移植性课程

3、迫切性原则:选题是教育研究领域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应用性和基础研究课题。

4、可行性原则:被研究的问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主观和客观条件。

五、假设的含义:是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程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六、假设在表述上的特点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类型:虚无假设;方向性假设)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七、手工检索的文献种类

1、按文献载体形式分两类:印刷型文献;非印刷型文献(机读文献、缩微文献、声像文献)。

2、按对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一次文献(原始资料)、二次文献(工具性资料)、三次文献(综述、述评)。

3、按照文献公开化程度划分:公开发表文献(正式首次发表、转载的文献);未公开发表文献(又称零次文献)(学校档案文献、私人文献等、未形成文字材料的口头信息)。

八、计算机检索:布尔罗辑运算常用的三个词连接"and " "or" " not"。

九、文献检索的方法

1、常规检索法:利用文摘、题录、索引等各种检索工具查找所需文献的方法,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顺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地进行检索。a、查全率较高,但费时费力,检索工作量大;b、适用于主题复杂,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课题研究。

(2)逆查法:根据由近及远的时间逆序进行检索。a、节省检索时间,能查到最新且有价值的文献;b、但查全率较低;c、适用于最新的课题

2、跟踪检索法:以著作后附录的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以及期刊上发表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为线索,跟踪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的方法。

(1)、不需要检索工具,针对性较强(2)、获得的文献往往不够全面,查全率较低

3、即期积累法:平时积累,把握最新动态。

注意事项:

1、尽量查阅第一手文献资料。

2、采用多途径检索,便于资料的相互应证和交叉互补。

3、信息源少的情况下,以参考文献为线索扩大信息源,信息源充裕情况下,按要索引的题目、关键词、文摘等重要性筛选。

4、既要查阅与研究课题直接有关的文献,又要跨学科查阅与该课程的相关领域文献。

5、一些重要文献做卡片摘录。

十、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1、引言部分

2、文体部分

3、结语部分

4、参考文献部分:著作类/书[M]、期刊类[J] 、报纸[N] 、学位论文[D]、网页[DB]

十一、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后面的解释大致看一下)

1、题目

2、作者与单位署名:(主要著作人)

3、摘要及关键字:摘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关键词(论文中有代表性的词、最重要写在最前面)

4、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包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等

5、文献综述

6、研究假设

7、课程研究的范围、目标、基本内容:研究范围的限定(研究对象应界定、对研究课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下比较明确定义);研究目标的突出(具体、明了、简练、并具有可评价性);研究内容的确定(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方法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

8、课题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程序/步骤)

9、课题研究的结果:是对研究目的与假设有关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阐述。

撰写研究结果的要求:实事求是、不掺入研究者的主观议论、客观描述事实与数据、“结果”部分可采用图表形式说明问题。

10、课题研究的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解释和评价,阐述对研究结果的认识,构建新的理论框架。焦点围绕研究假设是不成立展开。

11、课题研究的结论:推断和解释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还需要什么等。

12、结语:全文的总结,应该简洁重述研究目的、假设与主要的研究发现,指出研究假设是否被接受。

13、附录、注释和参考资料目录

十二、观察法的优、缺点

1、优点:弥补儿童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观测到许多用其他方法测量到的行为。

不需幼儿做出超出自身水平的反应。

可考察儿童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全过程,有利于分析来龙去脉,因果关系。

2、缺点:无法推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获取资料琐碎,不系统。

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比较被动,待物以变。

十三、科学观察的六点要求

1、安排好观察的预备期

2、不干预活动(不作赞同或否定的评价)

3、讲究记录方式

4、确保观察的信度

5、确保观察结论的可靠性

6、了解可能的误差来源并有意识地避免或减少(观察者期望效应、观察者放任现象、被观察者的反应性行为可能因观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而有所改变、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

十四、观察法的类型(知道、理解)

1、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a、参与观察:观察者以某种身份参加到儿童的活动中。优点:深层材料缺点:主观性因素

b、非参与观察:“旁观者”的身份,如隔离室。优点:客观缺点:易表面化

2、观察是否控制条件,分为:

a、结构式观察:研究者创造一种标准情景,在标准情境中观察被试的自然行为。优点:弥补自然观察的不足,可做量化分析。缺点:缺乏弹性,比较费时,要求研究者的素质。

b、非结构式观察:观察者在完全自然的场所或状态进行的观察,不人为创设环境。

目的:尽量避免观察者身影的出现对被试反应的干扰,从面获得更多真实、客观的观察结果。具体方式:隐蔽观察,适应观察,参与观察等。

3、观察者是否借助仪器,分为:

a、直接观察:研究者凭借自己的自然器官为“工具”进行的观察。优点:真切、直观、具体、易形成整体认识。缺点:受观察者自身经验,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的影响,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一致性;受人体感官自然限制,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观察者在现场,还可能引起观察对象的行为变化。

a、间接观察:借助一定仪器进行观察。优点:扩展了人们观察的深度、广度、有效地弥补了直接观察的不足,提高了观察研究的水平是。缺点:经费问题,观察角度的控制问题、仪器的性能问题等。

4、根据观察的时间,分为:

a、长期观察/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观察。

b、定期观察:在一定时期内,定时进行观察。

5、根据观察的内容,分为:

a、全面观察:在一定时期内,对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进行全面而经常的观察

b、重点观察:为研究被试在某一活动或某一活动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某些方面的特点或规律而进行的观察。

十五、观察记录的方法(前三种,内容知道)

1、描述记录:用描述和记叙性的语言记录观察对象的动作、对话、活动和行为,从而得出对幼儿个体或群体的认识。

特点:灵活方便、生动形象

类别:日记描述法、轶事描述法、连续记录法

2、取样记录:根据一定的标准,抽取一定的样本进行观察,记录和研究,从而获得对事物进一步认识,理解的方法。

常用有两种类型:时间抽样法、事件抽样法

3、观察评定法:观察——>判断

常用的观察评定法有:核对表、等级评定表、频率计数表、符号记录法

十六、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优点: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调查手段的多样性;调查效率的高效性

2、局限性:难于进行归因分析;可能缺乏客观真实性和可靠性

十七、调查研究法的主要类型(了解每个类型的意思)

1、根据调查的范围的大小: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2、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现状调查、相关调查、跟踪调查、原因调查

3、根据调查的手段: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座谈调查、测验调查

十八、问卷的结构

1、标题

2、前言

3、指导语

4、问题与选择答案

5、结束语

十九、访谈的类型

1、按访谈的问题是否标准化,分为:

a、标准式访谈(也称结构性访谈):指严格按事先拟定的访谈计划进行的访谈调查。常用于正式的,较大范围的调查。优点:能以样本推断总体,便于对不同对象的回答进行比较、分析。不足: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难以深入探讨。

b、自由式访谈(也称非结构式访谈):事先不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与被访者交谈。优点:在于比较轻松、自由。缺点:较费时、费力、容易离题,难以作定量分析,对访谈人员的谈话技巧要求较高。

2、按访谈对象的数量,分为:

A、个别访谈b、团体访谈

3、按照人员接触的情况,分为:

a、面对面谈

b、电话访谈a、网上访谈

二十、测量法中量表的含义:测量某一事物,需要的测量工具,这个工具应具有单位和参照点,并有表示的量数的方法,我们把这种工具称之为量表。

二十一、教育测量的种类(了解每类的意思)

1、根据实验的层次,分为四种:定名测量、定序测量、等距测量和比率测量

2、根据测量的性质,分为四类: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能力倾向的测验

3、按照测量的参照体系,可分两种:常模参照测量、效标参照测量/目标参照测量/标准参照测量

二十二、教育测量的基本指标(了解每类的意思)

1、信度-----测量的可靠性

2、效度-------测量的有效性

3、难度---------项目的难易程度

4、区分度

二十三、社会测量法

含义:定量地提示社会团体内部结构模式,了解社会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具体方法:提名法---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猜人法----提名法的一种变式

社会距离测量法

二十四、报表法的含义:是调查者按一定的组织关系,把设计好的调查统计表格分发给被调查的单位或个人,请他们填写,以便了解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的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十五、实验法的含义: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二十六、实验法的优缺点

1、实验法的优点:

(1)可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

(2)能揭示因果关系------------探究变量之间规律性的东西

(3)可重复验证----------体现实验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4)以假设为前提-----要明确研究的目标,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实验法的局限性

(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取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

A确实引起B的变化。

(2)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

(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给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

(4)实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很难考虑周全。

二十七、实验法的类型(后三类)

一、按照实验场地的不同,分为两类: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二、按照对问题的已知程度,可分为:试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三、按照对实验情景控制是否严密,可分为: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

1、真实验:指能有效操纵自变量,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该实验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员作了等同的分配,对实验情景作了严密控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员作了前测与后测,因此,实验结果精确可靠。

2、准实验:指对无关变量作了一定程度控制的实验,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员未能作等同分配,按现存班级作实验组或控制组,或者没有施行前测等。

3、前实验:不能随机分配被试,无法有效控制无关因素,误差程度高,往往无法说明因果关系,在较严格意义上,是一种不合格的实验研究。

四、根据实验中施加实验因素的多少,可分:

1、单因素实验:指在实验中只施加一种实验因素的实验

2、双因素实验:提在实验中施加两种实验因素的实验

3、多因素实验:指在实验中施加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实验因素的实验

五、按照自变量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类:

1、S------R法则实验: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2、P------R法则实验:人际变量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3、其中人际变量分为以下两种:个体变量(性别、体重、身高等)、假设状态变量(疲劳程度、情绪状态、挫折感等)

二十八变量的种类(了解每个种类的意思)

1、按形式划分,变量可分为:连续性变量、不连续性变量

2、按来源划分,变量可分为:主动变量、属性变量

3、按相互关系划分,变量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4、其他变量:调节变量/次自变量、中介变量/中间变量、有机变量

二十九、对不同变量的实验要求

1、成功操作自变量

2、科学准确测量好因变量

*操作定义:用可以感知、度量的事物或行为,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这咱定义是可以观察,记录和测定的。

*设计操作性定义的方法:条件描述法、指标描述法、行为描述法(了解每一个的意思)

*好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特征:

应是可观测、可重复、可直接操作的

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可行

其指标或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

最好能把变量转化成数据形式

用多种方法形成操作性定义,既可以从操作入手,也可以从测量入手

3、有效控制好无关变量(了解下面每一个的意思)

消除、恒定、均衡、抵消、随机、盲法

三十、抽样基本要求

1、明确总体界限

2、样本具有代表性

3、合理的样本容量

三十一、抽样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1、研究的不同类型: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相关、比较研究;实验研究

2、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

3、允许误差的大小

4、总体的同质性

5、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6、取样的方法

三十二、抽样的方法(了解每个种类的意思)

1、简单随机取样/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机械取样

3、分层随机抽样/分类抽样/类型取样/配额取样

4、多级抽样

5、整体抽样

6、有意抽样/目的抽样

三十三、实验研究的设计模式(整节)看笔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章是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的定义。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论概论--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方法的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 第二章是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选题的基本要求。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假设的形成。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课题研究的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项目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是教育文献的检索。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文献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文献的类型与主要分布。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第四章是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概况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调查的基本类型。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调查实施程序。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调查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问卷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访谈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调查。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的有效性。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控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形式。 第七章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行动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八章是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SPSS在教材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东师《小学教育研究方法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小学教育研究方法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著作中,属于教育家福禄培尔教育著作的是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人的教育》 D. 《教育论》 正确答案: 2. 进行几种不同教材的比较实验,教材之外的教师水平、学生原有基础、家庭辅导等一切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都是该实验的()。 A. 变量 B. 因变量 C. 自变量 D. 无关变量 正确答案: 3. 依据调查的(),可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验调查等 A. 目的 B. 范围 C. 内容 D. 手段 正确答案: 4. 根据()标准来分,观察法可分为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A. 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的方式的不同 B. 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 C. 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D. 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正确答案: 5. ()指的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抽样。此种抽样方法通常发生在研究者到达研究实地之后,特别是当他们对于本地状况不太了解、而且有较长的时间在实地进行调查时。 A. 机遇式抽样 B. 滚雪球抽样 C. 方便抽样 D. 目的抽样 正确答案: 6. ()方法是先把包含N个单位整个总体分成互不重复的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具有较总体更为集中的特性。把一个子总体作为一层,从每一层中再按一定的方法抽取样本。

如果这种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就叫做分层随机抽样。在分层抽样中要确定分层的标准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是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学校的类型等。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随机抽样 正确答案: 7. 按()分,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三种。 A. 实验内容 B. 实验目的 C. 实验条件控制 D. 实验的具体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 8. ()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朱德 D. 张志公 正确答案: 9.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所著的教育代表著作是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人的教育》 D. 《教育论》 正确答案: 10. 为了研究中叙述的方便,O 在实验设计中表示() A. 表示实验被试 B. 表示被试是经过随机选择和分配的 C. 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的自变量 D. 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即实验的因变量的测量 正确答案: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依据调查的目的,可分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一) 第一部分前言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一)目的、意义 1.教育科研素质已成为学校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之一。 从国家要求来看: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其中之一就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在教育系统内,就要以崇尚教育科学为荣,以不懂教育科学为耻。因此,领导干部学会教育科学研究是对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从所承担的工作来看:领导负有学校决策、管理和评价的工作职能,而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懂教育科学研究就难以对学校工作进行决策、管理和评价。 2.教育科研已成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 作为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要构建学校文化,形成办学特色,要进行探索,进行实践,进行提炼,这个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没有教育科研的支撑,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就是一句空话。 所谓办学特色,就是具有本校特色的,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促进学校发展的个性办学模式。而教育科研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科研可提供科学的教育评价的有效方法。 教育评价已成为学校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育工作当中的一项难题。至今解决的也不是很好,这与大环境有关,也与我们的科学评价方法匮乏有关。 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如何体现其科学性,这靠教育科研工作的实践探索来回答。 4教育科研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领导决策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 领导决策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以国家大政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的现状、学校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本依据的,这其中学校的现状,学校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基本定位和内涵,要靠科学的探索来得到。另外,这些问题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以动态的研究,寻求动态的科学依据,因此,可以说,教育科研伴随着学校的教育发展而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基本要求 1.教材安排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1.按适用围和概括程度分 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具体点科学方法论 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系统科学方法等 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2.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 ①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解决实际中的作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策略。(回答的是“如何改进”) ④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收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⑤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的是“将会怎样”的问题) 3.按研究方法分 ①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遗忘时间段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时间和预测未来事件 ②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 ③相关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与预测,比较研究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④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出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⑤理论研究: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从而发现它的在规律 1,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科技意识,人才观,全面发展观】 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 3,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中重要战略措施。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_0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V 1. 斯宾塞的教育代表著作是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人的教育》 D. 《教育论》满分: 3 分2. 根据(),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A. 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 B. 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 C. 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D. 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满分: 3 分3. 依据()标准,可以分为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A. 调查的目的 B. 调查的范围 C. 调查的内容 D. 调查的手段满分: 3 分4. ()方法是先把包含N个单位的总体分成互不重复的若干个子总体。 每一个子总体具有较总体更为集中的特性。 把一个子总体作为一层,从每一层中再按一定的方法抽取样本。 如果这种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就叫做分层随机抽样。 在分层抽样中要确定分层的标准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自行确定。 1 / 14

可以是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学校的类型等。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随机抽样满分: 3 分5. ()是随着条件、情景的变化而在数量或类型上起变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又称因子或因素。 A. 变量 B. 自变量 C. 因变量 D. 随机变量满分: 3 分6. ()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最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朱德 D. 张志公满分: 3 分7. 根据调查的( )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A. 目的 B. 范围 C. 内容 D. 手段满分: 3 分8. 以()进行划分,研究可以分为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 A. 研究者 B. 研究过程的阶段 C. 研究方法的性质 D. 课题研究的延续性满分: 3 分9. 小学教育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研究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不同。 A. 研究主体 B. 研究方法 C. 研究对象 D. 研究目的满分: 3 分10. 根据()标准,观察法总体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A. 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 B. 观

(完整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笔记 各章节重点难点 4个要点) 1、教育研究的类型 (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一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王子论断。她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文人们提供新的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6个)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内容分析法(定量))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新颖表现在:(1)课题内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

(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 (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三)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 (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 (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事实严重对实验对象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实验对象在这些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因素。 (3)因变量=反应变量=输出变量=实验结果,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是实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4)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自变量意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四)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1、总体、样本和抽样的概念 (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突击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能够代表性的一本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3)抽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是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2、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如抽签、随机数目表,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均等。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却样本数较小的情况。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一些。 (2)随机系统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样本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照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抽样比率的计算公式:k=N/n,k为抽样间距,N为总体规模,n为样本规模) (3)分层随机抽样:也成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型,然后再依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次类型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4)整群随机抽样:抽样的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 (5)有意抽样法。即按照研究者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抽取样本,也叫有偏的抽样。 (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1、选题价值论证 2、先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教育文献检索(4个要点) (一)文献的作用 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人员

(完整版)西南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教育研究的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30) 1.教育研究(6) 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在教育领域中的或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解释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定量研究(6) 也成量化研究,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确地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3.定性研究(6) 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4.文献研究(6) 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研究者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思者。许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思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5.现场研究(6) 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虽然这种研究也需要作文献的考察,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它强调研究者必须亲临教育活动的现场,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现实存在的与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人、事、物及活动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分析和推论。研究者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实状况,体现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致性。这种研究最适合于了解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 二、简答题(50) 1.教育研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0)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因而它必须包括目的、过程和方法等基本要素。研究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接受特定的训练。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研究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人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不论侧重于哪一方面,教育研究都至少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即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三是它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促使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袁振国主译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袁振国主译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第一节教育研究的性质 一、研究的经验本质 二、研究的系统过程 三、教育研究的效度(结果的精确性和推广性) 四、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可重复性) 五、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分类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的不同)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不同) 三、一般研究方法 第三节理论的作用 第四节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收集资料 三、分析 四、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一节研究问题的选择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陈述 一、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二、假设与问题的陈述 三、假设的种类和形式 第三章查阅文献 第一节文献检索

第二节查阅文献活动 一、信息来源 二、图书馆 三、期刊文献 四、索引和摘要 五、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 六、元分析报告 七、《教育研究评论》 八、论文 九、辞书 第三节运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第四节为文献综述选择研究资料第五节筛选和总结信息 一、摘要或小结 二、组织信息 第六节解释和利用信息 一、批判性阅读 二、写综述 三、参考文献 四、准备文献目录 第四章交流研究成果 第一节研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问题的确定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计划的其他部分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导言,包括对问题的陈述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第三节研究报告的其他部分 一、摘要 二、参考文献和文献目录 三、附录 第四节研究报告的通稿 第五节会议论文指南 第六节在论文委员会上的论文答辩第五章评价研究报告 第一节报告中的错误和缺点的类型第二节对研究报告主要部分的评价 一、绪论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四、结果 五、结论、建议和启示 第三节评价报告时的总体印象 第四节期刊的审稿过程 一、提出的审稿意见 二、发表标准 第五节对研究计划的评价 第六章定量研究的研究设计

教师资格考试讲座资料

2010年上半年湖北省申请教师资格考试通知 一、考试时间: 2010年上半年我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定于3月20日进行。 二、报考对象 1.拟申请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非师范专业毕业人员; 2.拟申请高校教师资格的高校在职或拟聘任人员; 3.在职教师中已取得低一级教师资格,拟申请高一级教师资格的人员。 三、报名工作 1.2010年上半年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报名截止时间为1月26日。 2.报名点由市、州教育考试机构确定,报名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报名时间及地点须向社会公布。详细情况请咨询:黄冈市教育局考试院8811882 3.报名时须由申请人持身份证到所在市、州、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办理报名手续; 4.考生图像信息采集方式为现场摄像。报名时,考生须填写《2010年上半年湖北省申请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登记表》(见附件1),报名登记表上要粘贴考生身份证复印件,复印件的图像和身份证号码必须清楚,容易辨认。登记表由报名点留存备查。报名点要指派专人负责现场报名图像信息的摄取工作(以报名号命名图像文件),要根据考生报名登记表采集考生文字信息并生成数据库文件(见附件2),应准确录入考生信息,打印报名信息校对文本,经考生确认相关内容无误后签字确认。 四、考试内容 以《湖北省申请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为依据。

第一章绪论 【考试内容】 教育学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教育学产生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主要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重点内容】 教育学概念;在教育学产生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主要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考核要求】 1、识记:在教育学产生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教育学的产生 2、理解: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3、应用: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第二章教育概述 【考试内容】 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各个不同历史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主要特点;教会教育与骑士教育的特点;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功能;素质教育概念及特点 【重点内容】 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起源;素质教育概念及特点;素质教育概念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冲刺题 一、名词解释 1.研究变量 1)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量,是能够独立的变化并能够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 2)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变化的量,他是研究者需要观测的指标。 3)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 2.总体、样本、取样的概念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他成为研究对象时,就是总体。 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取样:即遵循一定的要求,从一个整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的过程。 3.调查研究法: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在自然条件下搜集客观资料并分析处理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 4.尝试性: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为了研究某个特定的研究(假设),在人为模拟的环境中,采用控制的手段对研究变量施加特定的影响,从而

验证假设以揭示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及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 1.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他的特殊性在于 它是通过人类的理性参与,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的认识活动,是一种试图克 服人类认识局限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2.由于人类自身认知活动的局限性,要求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保持谦虚和 虔诚的心态,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既是研究活动存在的必要性,也是 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心态。 3.没有问题就是没有研究。 4.研究计划主要是回答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的问题,即通过 研究计划试图回答为什么研究和打算怎么研究。 5.研究问题的首要特征是问题的真实性,不是杜撰和空想出来的。即研 究问题首先需要是真问题。 6.观察法的类型分为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结构性观察法、非结 构性观察法 7.问卷问题设计时,问题的转化步骤:研究问题-研究假设-调查问题-具体指标-问卷问题。 8.调查问卷的结构为:前言、内容、结语。 9.教育实验的类型为: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V 1. 斯宾塞的教育代表著作是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人的教育》 D. 《教育论》 满分:3 分 2. 根据(),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A. 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 B. 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 C. 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D. 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满分:3 分 3. 依据()标准,可以分为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A. 调查的目的 B. 调查的范围 C. 调查的内容 D. 调查的手段 满分:3 分 4. ()方法是先把包含N个单位的总体分成互不重复的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具有较总体更为集中的特性。把一个子总体作为一层,从每一层中再按一定的方法抽取样本。如果这种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就叫做分层随机抽样。在分层抽样中要确定分层的标准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是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学校的类型等。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随机抽样 满分:3 分 5. ()是随着条件、情景的变化而在数量或类型上起变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又称因子或因素。 A. 变量 B. 自变量 C. 因变量 D. 随机变量 满分:3 分 6. ()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最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朱德 D. 张志公 满分:3 分 7. 根据调查的( )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A. 目的 B. 范围 C. 内容 D. 手段 满分:3 分 8. 以()进行划分,研究可以分为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 A. 研究者 B. 研究过程的阶段 C. 研究方法的性质 D. 课题研究的延续性 满分:3 分 9. 小学教育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研究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不同。 A. 研究主体 B. 研究方法 C. 研究对象 D. 研究目的 满分:3 分 10. 根据()标准,观察法总体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A. 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 B. 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 C. 观察结果是关于观察对象的质的特征还是量的特征 D. 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V 1.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 A. 节约时间和经费 B. 样本大小不受限制 C. 被试回答比较方便 D. 灵活性大 满分:3 分 2. 资料收集要注意以下问题 A. 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即可 B. 根据研究的需要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C. 力争收集第一手资料 D. 认真记录资料的来源和收集时间 满分:3 分 3. 依据调查的手段不同,可以分为 A. 问卷调查 B. 访谈调查 C. 确定主要文献——细读 D. 测验调查 满分:3 分 4. 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A. 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一) 时间:2013.9.16 地点:教师办公室 主讲人:覃太茂 第一部分前言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一)目的、意义 1.教育科研素质已成为学校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之一。 从国家要求来看: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其中之一就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在教育系统内,就要以崇尚教育科学为荣,以不懂教育科学为耻。因此,领导干部学会教育科学研究是对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从所承担的工作来看:领导负有学校决策、管理和评价的工作职能,而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懂教育科学研究就难以对学校工作进行决策、管理和评价。 2.教育科研已成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 作为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要构建学校文化,形成办学特色,要进行探索,进行实践,进行提炼,这个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没有教育科研的支撑,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就是一句空话。 所谓办学特色,就是具有本校特色的,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促进学校发展的个性办学模式。而教育科研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科研可提供科学的教育评价的有效方法。 教育评价已成为学校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育工作当中的一项难题。至今解决的也不是很好,这与大环境有关,也与我们的科学评价方法匮乏有关。 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如何体现其科学性,这靠教育科研工作的实践探索来回答。

4教育科研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领导决策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 领导决策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以国家大政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的现状、学校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本依据的,这其中学校的现状,学校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基本定位和内涵,要靠科学的探索来得到。另外,这些问题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以动态的研究,寻求动态的科学依据,因此,可以说,教育科研伴随着学校的教育发展而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基本要求 1.教材安排 教材选用李秉德主编的教材,偏重于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而我们是学校领导,工作任务的不同,角色的不同,决定了学习本课不能原本照搬,必须借鉴其有关内容结合教育实践来讲,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对待教育科研工作,如何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如何实施教育科研工作和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效益。目的是使我们这些领导,知道教育科研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地位?其过程是什么?作为领导,应该如何统筹教育科研与学校工作的关系?如何主持和承担有关课题?等等,都是要通过本次学习,解决其中一些问题。具有启蒙、促进、提高的性质。本教材的使用我们本着借鉴、选用、开展的原则进行处理。 教材主要是讲方法的,这个体例与我们的具体的教育科研是有区别的: 其一,缺少教育科研总的过程描述,这在我们的实践中是最重要的。 其二,教育科研方法叙述得较全面,但在我们的实践中不是都能用得上,我们全面了解后,要有所侧重。 其三,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太狭窄,而我的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是相当丰富的,而形成过程又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必须加以补充和完善。 其四,本书缺少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而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又是重中之重,有必要加以补充。 2.学习要求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把要点、重点、程序记好,结合教材划好相应部分。 认真思考: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所讲的内容,逐步吸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索。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第 一 章教育研究方法的概述第一 节 教育 科学 研究 方法 的界 说 教育研究的 含义 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 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 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 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 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的特 点 ①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导向。 ②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 供检查的指标。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 资料数据。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 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 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⑤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 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 究区别于自 然科学、思维 科学研究的 独特性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②研究的周期较长。 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和方 法论涉及到 的主要课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 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和方法论规则 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类方法的含义、理论基础、 操作步骤、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时应考虑的条件。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 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 研究中的应用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离线考核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举例说明(共30分)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 答:⑴、单组实验法:对一组(或一个)对象,既用A法,又用B法,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这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通常是将作好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先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观察;接着又用清水做质壁分离复原观察,这就是单组实验法。由于对象同一,无关变量影响也就被平衡和抵消了。 ⑵、等组实验法:将状况相等的对象,分成两组或多组,一组用A法,另一组用B法,这也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植物激素与向性”实验,设计了5组实验,其对象—玉米幼苗,要求品种、萌发期、粗细、大小、长势等状况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等组实验法,对无关变量的影响起到了平衡和消除作用。 ⑶、轮组实验法: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轮番循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例如,甲组—A 法、B法;乙组—B法、A法等。这样能有效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共30分) 孙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有一天,他路遇张、王两位老教师,他问两位教师:“我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张老师说:“你很勤奋,继续努力,认真教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王老师说:“你应该全身心搞教学,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别在科研方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有什么用处啊对我们小学教师一点意义也没有。” 孙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张老师的观点更合理,因为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具体表现在: 1、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更深刻的了解教育现状。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总结第一、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 1、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 概念 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同样有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核心)、方法技术。同样执行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的功能,只不过是研究对象的特点不同。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他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它的两层含义为: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创造知识+整理知识】 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结论的准确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的准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不宜过分强调】: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和其他条件中去的程度 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的一致性,即研究的可靠性。它包括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 内在信度:在给定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指的是研究的可重复性。 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点(共同点):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已解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地技术资料数据。 ●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具有创造性,及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特点(不同点): ●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研究的周期较长 ●针对性、实践性强 ●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或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教育研究放法的对象包括教育研究方法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论。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 题及答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B D A C A D A A B B D C C B D D D B B 正确 按照提出问题的结构程度(主观、客观)可以将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三大类。

按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将访谈分为开放式访谈、半开放式访谈、封闭式访谈。 就研究主体而言,倡导“行动者合作研究” 正确 (一)第一环节:计划(二)第二环节:行动 错误 因变量的测量一般包括前测和后测两部分。 正确 追溯法是指利用已有的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提供的线索,追溯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正确 (一)定性分析 的特点1.强调整体观和事物质的规定性 正确 4、就研究过程而言,强调“在研究中行动”,体现了其反思性 正确 一、教育实验研究法及其特征(一)主动操纵和控制实验变量 正确 教育调查法指研究者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自然条件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材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错误 现状调查属于描述性调查,主要是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发现现存的问题或寻找一般数据。 就研究结 果而言,是

“行动的改进与发展”,(正确) 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反映了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的平均差异。 调查表根据其说明事项或分组比较事项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项表和复合表。 正确 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用(读杠)表示。它是用以度量连续变量次数分布集中趋势最常用的集中量数。 错误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它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文章检索的概率和成功引用率。 (错误) (一)第一环节:计划 (二)第二环节:行动 (三)第三环节:观察 (四)第四环节:反思 正确 单组实验设计是用单一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实施某一种或多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错误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现象等)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或属性,进行单独的考察,从而认识各部分性质和特点的方法。 错误 (Kert Lewin)将其定义为“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 错误 (二)按照教育行动研究水平分类,可分为技术的行动研究、慎思的行动研究、解放的行动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