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文明治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文明治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文明治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文明治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

依法治校,以德促教,努力打造文明三中新形象

——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明创建活动纪实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位于恩施市龙凤镇伍家湾金龙河畔,现有学生2587人,教职员工160人,教学班级39个。近年来,学校进一步狠抓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力开展依法治校,以德促教,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近三年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保持“优质、高效”的良好发展态势,从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以师德建设为龙头,构建文明教师队伍。

“德为师之魂”,为此,学校在深厚的办学历史过程中自始至终将师德、师风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在师德建设上,学校一以贯之的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强化时事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大力弘扬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高尚精神。为此,学校先后拟定并颁布了《禁止在职教师举办有偿家教的有关规定》、《关于严禁教职员工整无事酒的决定》、《恩施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制度,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树立了“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的教师形象。今年暑假期间,学校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以“新风育师德,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做“思想道德的表率,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制订了《“奉献新三中,倾情促发展”的师德活动方案》,同时,学校对外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开辟师德、师风教育专栏,将培训、讲座、讨论交流、自我反思、查摆问题有机

胡结合起来,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二、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将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重点内容,常抓常新。政教处要求人人熟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根据新情况、新校园,明确提出学校德育三大主体教育工作为“教寝室的规范化管理、学生外在仪表的整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重新拟定了《班级文明公约》《“文明班级”量化评分细则》《“文明寝室”量化评分标准》等系列制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学校实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周”,开展创建“文明形象”“文明行为”“文明寝室”和“文明班级”的教育活动,将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任务分解并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人身上,并且做到了每天有量化评分公示、每月评选出“文明寝室”,期中、期末评选“文明班集体”并给予通报表彰、奖励,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校风。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强化校园文明管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本学期政教处举行了“别陋习,树新风,争当文明学生”的签名仪式,二千余名师生参加了隆重的签字活动;校团委在全校组织了“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用语”征集评比活动;举办了二期以“走进新校园”和“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优质黑板报”评选竞赛活动、“十大学生‘道德标兵’评选活动”。学校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告别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陋习,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同时各处室和班级利用专刊、墙报、校园广播、主题班

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气氛,提高广大师培养讲究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良好行为习惯,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以文明创建为动力,加强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

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处于人生的过渡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有些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比较淡漠,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为此,学校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出发,每学期集中组织一次大型法制专题讲座;同时以班级思想工作为核心,以班团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全校性的以“关爱后进生”为主题的班会竞赛课活动,帮助后进生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倾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学校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举措得力,环环相扣,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理,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理念,使得全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学生违纪违规现象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三、以文明创建为主题,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为把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坚持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每两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月创办一期德育专刊,主题鲜明、时效性强、教育效果好。在本学年度,学校政教处还组织了全校性的“书画大赛”“清江舞比赛”和“创优征文比赛”,团委组织了“党、团知识讲座”“‘红五月’合唱歌咏比赛”“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歌咏会”“‘唱响校园’十大歌手”评选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有效的充实了

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力的促进了文明校园建设。

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惠阳区淡水第二小学杨妙文 依法治校,是指依照法律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依法治校,就是要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定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校园。离开这一基本前提,即使校园其他方面呈现“和谐”状态,也不是真正的和谐校园。《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法律关于教育方针内容的表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增加了“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美”育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教育方针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指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落实党和国家对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需要。 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

促进法》等法律和一系列教育法规、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具体工作原则、制度作出了规定。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照其规定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就能从根本上确保正 确的办学方向,使教育方针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依法治校: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 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 关键,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教育民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校园的基本特征。只有在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育民主和校园的和谐。《教育法》第三十条第3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师法》第七条第5款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利规定为公民的宪法权利,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郑重承诺,意味着学校的一切 活动都应当以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为前提。为了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学校必须制定章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构建校内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 机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其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校内监督约束机制。所有这一切,必须严格依法进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论文

综观中国历史,就会发现这样一条规律:乱世用重典,盛世倡民德。简言之,依法治重整社会秩序,以德治维护社会秩序。这一价值取向是中国社会结构保持二千多年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所谓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就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治国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对我国深入实践“依法治国”方略作出的深层次的、全面性的思考中提出来的。“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这一根本方略的补充和完善。 (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基本社会调整手段,二者具有同一性。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社会阶段基础和经济基础;其次,二者都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思想,都体现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时代风尚。再次,二者有共同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但两者存在明显区别:第一,两者调整范围不尽相同。法治的重点是人的外在行为,德治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世界;第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法律既规定人们的义务,也规定人们的权利,并重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道德则着重强调人们的义务,提出许多要求,但并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第三,两者的调整机制或方式不同。道德是一种“软约束”,法律是一种“硬约束”。道治“本”,“法治标”,两者各有优势,而同时存在不足或缺陷。法律本身来讲,由于其与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利益矛盾的多变相比,具有制定迟缓和修改滞后的性质;其次,法律规范的封闭性使其缺乏广泛的渗透力;再次,法律更多是补救性的惩治,缺乏防治性的劝导;第四,法律和司法的不完美直接影响法律的效力,以道德本身来看,道德的约束是非常脆弱的;其次,现代经济社会高度利益性和多元利益的存在,社会主体在具体利益的引诱下,驱动下的行为选择往往忽视道德。因此两者的不足更决定了二者确实存在互补性。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依法治国对以德治国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第一,在立法上,通过道德法律化保障道德规范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立法将一定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二是立法规定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的原则,使一般的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三是立法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利补充。 (三)以德治国为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标准和推动力量。法治的推行首先要依靠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其次,社会主义道德制约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道德的自觉约束与法律的强行约束是否相制约,也可以互相转化,某些道德规范需要适时提升为法律规范。在法律未涉及的领域,道德就在其中起到一个补漏的作用。所以,以德治国并非是要以德治来代替法治,而是要强化和实现法治。只有在衽法治的同时,实行德治,以道德教育、道德自律和道德建设,作为法治的后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依法治国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发展才能进入较高层次。 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国理念,重建以德治国观念的法先德从阶段,并逐渐向法治、德治并举阶段演进、过渡。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障。法治与德治互补并举,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可以期待,随着以此为思想基础的社会结构体系的不断确立、健全和完善,最终将回归到以德治国为本,依法治国为辅的历史文化发展轨道。

20XX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20XX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XX 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大家会喜欢!【20XX 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1】 为夯实我局文明建设工作基础,传播文明风尚,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xxxx年度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开展践行文明风尚活动,全面、快速、持续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文明建设,为平潭地税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组织领导 为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我局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郑建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阎红岩同志担任,成员为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 局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办公室主任由局机关党办主任徐榕华同志担任,局党办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三、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从x月起至年底,逐步更新局办公楼及周边宣传栏、宣传牌和宣传标语,在机关显要位置悬挂文明风尚宣传标语,宣传展板,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具体实施由党办和办公室负责,各科室配合。 (二)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小组成员在中央文明网等国家级网站、福建省文明网等省级网站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明网等市级网站注册博客账号,积极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每周在各级网站上发表不少于两条文明风尚博文、评论或报道等;在局网站开设文明风尚传播版块,倡导文明风尚,各科室每月投稿一篇,信息中心负责网站维护更新,党办负责文稿和图片编辑。 (三)开展文明风尚传播宣传语征集活动和文明风尚传播我先拍活动,征集优秀的文明风尚宣传语和优秀的文明行为摄影作品及曝光不文明行为摄影作品。具体实施由党办牵头负责,各科室配合。 (四)制定下发《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干部职工文明上网规范》,各科室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人事科、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 (五)对各科室和个人参与文明风尚传播活动进行年度考核表彰,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优秀博文和评论文章,进行宣传表彰。具体实施由党办牵头负责,各科室配合。

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演讲稿

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演讲稿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學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美好的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學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文明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 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 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文明和谐校园的温馨。保 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 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 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 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 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弯一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让我们轻盈的走在诗 意般的校园里,不留下一粒尘土.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 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 生命中的每一天,向文明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 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文明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大學校园中健康成长。 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 方案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为大力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实现全校教职工的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校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加强职业道德和创建环境为重点,以营造良好“校风学风教风”为目标,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中心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职工整体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教书育人职能,促进我校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组下设传播文明风尚工作组,负责传播文明风尚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组员由各班班主任及文明监督岗的学生组成。 三、活动内容 1.在学校门口悬挂文明风尚宣传语,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和道德文化底蕴。 2.学校通过教师会、家长会,向各位家长及教师宣传社会及学校文明风尚,全面提高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教师通过班会、队会,向学生宣传社会及学校文明风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明意识。 3.通过文明监督岗的同学,对全校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提醒,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 4.学校通过校讯通,定时向家长发送一些关于社会风尚及文明的温馨提示,提醒家长以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文明出行、文明办事。 5.制定教职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引导教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具体内容为: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单位计算

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

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 A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B: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A:敬爱的老师们, B:亲爱的同学们, AB:大家晚上好! A: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B:我是主持人,今天校园广播的主题是《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 A:同学们,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讲文明,懂礼仪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更是展现自身修养和素质,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 B:是啊,讲礼仪的结果是推崇自己,尊重自我。我们要从我做起,人人讲文明、懂礼貌,在校园中形成“讲礼仪光荣,讲文明被人尊重”的氛围。 A:说的好!那么文明是什么? B: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或恣意践踏草坪时的主动制止……一个讲文明的学生才有一颗洁净的心;一个懂礼貌的学生,才会从知识中升华做人的道理。然而,在我们这美丽的校园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绿色的操场上总有我们随手扔下的包装纸、塑料袋;长长的走廊里总响起不和谐的争声……这些举动不仅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A: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因此这里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一.要做到心中有学校。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爱校护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二.要做到心中有纪律。铁一般的纪律才能造就一个优秀的集体,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要做到心中有他人。随时随地,我们都应该牢记并坚决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礼貌待人,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文章标题: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社会单元的积极参与。具体到中小学来说,创建和谐校园便成为一个必须达到的奋斗目标。而要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一)对依法治校和和谐校园的理解 何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校体现一种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组成,依法治校的主体是指以各种方式参加这一法律关系,并在其中享受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它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这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由法律来确认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形式加以保障。这就是依法治校的内容。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同时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使广

大师生员工知法用法,学校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和师生员工的行为既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又不逾越法律的规范,校园的和谐局面就有了保证。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在一所学校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文化不断繁荣,校园环境更加安康,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办学水平更加强劲,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报国,并形成“党支部领导、行政管理、教师治学、民主治校”的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可见,只有坚持依法治校,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二)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只有依法治校,才能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安定有序校园环境。应该说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只有依法治校,才能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只有依法治校,才能更好地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一是对外当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保护,捍卫法律尊严,严惩不法之徒;二是对内明确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

浅论依法治国——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区别与联系

浅论依法治国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区别和联系 内容提要:依法治国首先是按宪法治国。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以德治国,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者应紧密结合,共同构建和谐富裕社会。 一、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在社会关系中,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一)法律与道德的方式不同 法律通过为确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建立法律关系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强制性的。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用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法治”的主要内涵。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道德和法律不同,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所谓“说服力”,主要是指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培养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比起道德以义务为调整重点,只具有说服及劝导的作用;法律则是通过权利和义务双向调整人们行为,更加具有强制性。 (二)法律和道德的调整对象不同 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外部行为,即外在表现。法律在人们的外部行为合法的情况下,不问其动机,只有在外部行为不合法的情况下才追问其动机。道德则同时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都符合道德准则。 比起道德更要求行为动机的善;法律不仅要求行为的善,还要求结果的善。

“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为夯实文明建设基础,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全县干群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报社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县干群整体文明素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职能,促进我县持续健康发展。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总编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不是负责人,志愿者服务队全体成员组成。三、活动内容 发挥《金湖快报》优势,开设专栏、专版,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1.在头版头条位置开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陆续刊登精细策划的《文明荷都竞芳菲》、《凝聚道德力量构筑道德高地》、《为群众撑起公正保护伞》等5篇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稿件稿件。在一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24个字,努力实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大力发掘和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在二版头条位置开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陆续刊登“金湖好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3.刊发言论,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监督作用,对失信败德行为进行批评揭露,形成震撼效应。 4.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结合旅游黄金时节,刊发各类稿件28篇,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市民文明旅游;对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及时曝光。 5.牢牢把握公益广告宣传主题,建立公益广告刊登工作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公益广告宣传方案和计划安排。在四版按照计划刊登公益广告,积极引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重点刊登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6.多种形式宣传我县及各镇、各部门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主题活动,普及优秀文化传统,并形成制度,实现优秀文化传统宣传工作常态化。 (本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演讲稿.doc

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演讲稿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完善自我修养,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演讲稿篇1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學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美好的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學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文明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文明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

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弯一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让我们轻盈的走在诗意般的校园里,不留下一粒尘土.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同学们、老师们,构建文明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 生命中的每一天,向文明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 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文明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大學校园中健康成长。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创建文明校园》。 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和煦的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阳光明媚的我校让人神畅,而一个文明的校园更会让我们舒心。

加强普法宣传 推进依法治校

加强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校 ——“七五”普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二○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自“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校认真开展普法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普法工作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发展为动力,以贯彻实施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重点,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以构建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为目标,大力推进普法和依法治校进程,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开创了学校法制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校“七五”普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攀登制高点——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形成普法工作的共同愿景 1.抓好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普法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完善和严格执行了学法、用法制度,严格落实了学校“七五”普法规划。对“七五”普法进行明确分工,并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2.抓好目标管理。我校认真制定了学校“七五”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我校“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目标,我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探索新视点——加强学习,拓展渠道,丰富普法工作学习的形式 1.抓好法律学习。在加强“七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为满足教师的法律学习需求,学校先后购买了部分普法书籍,方便了教师的法律学习,充实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内容。学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律学习,学习中特别突出了法制理论和专业法规的学习。一方面利用例会、党支部会议,集中选学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以自学为主,做好法律学习体会。 2.抓好业务培训。学校通过开展主题讲座等形式,围绕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方面,集中学习讨论,教师的普法业务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比如,学校开设了“七五普法”知识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由党总支副书记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还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组织教师观看法律专题片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提高了教师们的法律理论水平。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心得体会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会议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功能上相辅相成。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需通过法律实现,法律强调的是强制和他律。德治是通过道德教化作用来提升个人素养,道德强调的则是教育和自律。 法律通过运用强制手段着力约束人的行为,道德通过运用教育的手段着力约束人的动机。法律着重要求的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合法性,思想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而道德要求的不仅仅是人的外部行为,它还要求人们行为动机的高尚、善良。对人们行为的“内在”影响,是道德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动机与行为,教育与强制是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功能,但又是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 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法律和道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法律体现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要求,体现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的手段,而是通过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

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其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 法治与德治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社会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总之,国家治理需要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既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需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最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文明风尚活动总结

吐鲁番市第二中学2012年 关于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进我校德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文明风采,我校开展了文明风尚传播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组织动员 为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学校主管领导、德育处组成领导小组。并召开动员大会,倡导在校园内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其中。 二、德育载体,抓出育人实效 这次活动的内容是直接和学校的文化课、德育课教学和德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学生和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本次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是个很好的载体,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 为了这次活动取得好的效果,学校除团委发文号召外,我们还指定了专门教师和学生会、班主任联合开展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在此次活动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代表,让更多的学生开始了解自己、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观、人生观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次活动,也再次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使学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为每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学生从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学会一种本领,实现一次成功,感受一份愉悦。不少学生反映:“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觉得生活有了目标,有了理想和追求,不再生活在茫然中了,以后,我们会好好做人做事。”可见,这次活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共同协作,师生相互提高

这次文明风尚传播活动也使同学们获得了自信,有了生活的目标。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通过参加活动,使他们自己感到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能够做事,做成事,做好事。老师们也感到:虽然我们学生的底子薄,但他们一努力,进步会很大。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使同学们业余生活更加充实。反映:“坚持这样的活动,会让我们学的更多更好更快乐。” 总之,通过这次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对学生的教育,应多在活动中放手让其自己主动的探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体验到职业规范和从事职业活动的责任感。此次活动既强化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性,也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深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从中体会和认识到了当一名文明人和为社会做奉献的快乐与崇高! 吐鲁番市第二中学 2012年10月

守纪律、讲规范,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守纪律、讲规范,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讲话的题目是《学守纪,讲规范,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同学们,当你们迎着朝阳踏进校园,一定希望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清洁的环境、明亮的教室;一定希望与自己相处的是文明守纪、团结友爱的同学;一定希望自己能在和谐文明的校园里健康、快乐地学习。 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氛围可以催人奋进,和谐文明的校园能塑造美好心灵、培养高尚人格。然而,在我们校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文明的现象、不安全的行为,如有时可以看到同学们随意乱扔垃圾;课间有的同学大声喧哗吵闹,上下楼梯推搡拥挤。这些,都跟我们和谐文明的校园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和谐、文明的校园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创造,需要大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构建。 同学之间难免有磕磕碰碰,这时就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让她浇熄怒火化解矛盾,让她感化邪恶播洒善良。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同学们,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我们就会让校园变得更和谐、更文明。 当老师和同学们从你身边经过时,你点头微笑、致以问候;当你走进教室,轻轻推开关着的门;当校园内发生违纪行为时,你礼貌劝阻;当地面有垃圾时,你弯腰拾起……,这些都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要素。 同学们,在我们满怀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略“守纪律、讲规范”。有了它们,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有了它们,我们攀登的脚步更加坚实,有了它们,我们的学习会更加投入。 同学们,我们要知道“随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心灵。有意擦去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你们是校园的主人,应当树立起自觉维护校园的责任感。 同学们,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我们的校园因文明而进步,在新学期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规范言行举止,养成文明习惯,用更高标准,树更新形象,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摘要:依法治国(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的标志,但是法治之法必须是符合最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遍善良之法,而不是脱离道德以外的法律;以德治国(德治)的道德必须是以现代的道德观为基础的,而不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为基础。在法治的原则之下以现代的道德观念为基础的德治是统一的,二者具有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 依法治国是法治,以德治国是人治。法治社会以法律为基础的政治模式,任何个人或组织的意志都不能凌架于法律之上。而以德治国是以官员或领袖的个人品德为基础的政治模式,官员或政党的意志可以凌架于法律和国家之上。前者就算是个失德无能的人站在统治阶层的最高位上,也不可能给社会带来大的灾难与损失,而后者,往往结局都是走向灾难,纳粹德国,每一个红色政权,都有过同样的模式,就是在所谓的领导者“德”行最盛人道大灾难,而这些政权,无一不是建立在所谓的以德治国的人治模式上。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这首先是因为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先进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良好的道德规范是评价法律规范善恶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次是因为道德是执法的基础,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确地把握立法宗旨,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证据采信方面的自由心证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再次是因为道德是守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权利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将法定权利兑现成为现实权利取决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应的义务意识也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相关联。 以德治国需以依法治国为补充与保障。以德治国着力于通过提高人的内心觉悟和建设人的动机文明,来端正人的文明行为;依法治国则着力于通过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和建设人的行为文明,来开掘人的内心文明。以德治国着力于建设个体文明,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群体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则着力于建设群体文明,通过群体文明的提高,防范、震慑个体的越轨行为。以德治国着力于强调人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治国着力于维护人的权利,强调人的权利意识,两者相得益彰 二、“法治”和“德治”的区别 “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

文明风尚好少年个人事迹素材700字精选

文明风尚好少年个人事迹素材700字精选文明风尚好少年个人事迹1 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我们祖国注重的是品德修养和文明美德,他们融合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扶残疾人过马路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文明美德的表现,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我就来简单的概括一下吧。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对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给女工让了路,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表现吗? 说到这里我有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去一个公园学习游泳,还要报名,因为妈妈一带我来过一次了所以这次我自己来了,可是到了公园,我竟然迷了方向,找不到游泳报名地地方了,可把我急得不行,心想不就是个游泳池吗,我问个人不就知道了吗前面正好过来一位阿姨,我就问:嗨,你知道游泳池在哪里吗?那位阿姨看了我一眼,也没说就走了,我很生气,心想什么人呀我再问别人去。想着想着就

过来了一位叔叔。我就赶快跑了过去说:叔叔你知道游泳池在那里吗?那位叔叔很高兴的就说出了游泳池在那里。这是我突然反应了过来,刚才问那位阿姨时不是没有对那位礼貌的说吗,所以那位阿姨才不给我说,想一想还这是惭愧呀。最后我很顺利地报了名,如果一开始就很礼貌的对那位阿姨说,不早就报上名了吗?这就体现出来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文明是做人之本,没有了文明礼仪我们就失去了做人之根本。 文明风尚好少年个人事迹2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塑造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作为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

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构建和谐校园彰显文明之风

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构建和谐校园 彰显文明之风 时光荏苒,步履匆匆,回首近年来,xx县第三小学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创建文明单位的指示精神,在文明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着创建文明校园的标准,创新地充实创建内容、完善创建措施、提高创建水平,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紧密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成果喜人,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对学校的信誉度进一步提高。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新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赞誉。 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机构建设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单位的根本保障,我校文明单位创建组织机构是自上而下形成的组织体系,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电教处、综治办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了

一个创文办,负责组织安排全校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校园”的重大活动及落实工作。全校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创一流的硬件设施:xx县第三小学,位于和睦大道,学校始建于XX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4430平方米,建筑面积7217平方米,现有学生人,开设教学班51个。配备有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语音室、心理咨询室专用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全部按照省标准配备器材。拥有完备的多媒体语音广播系统,建立了校园网,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实现了与宽带网的互联互通。 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35人,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9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8人,小学特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师45人。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学校班子成员100%具有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加强了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改进了工作作风。学校班子成员同心同德,各司其职,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争一流的管理水平: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报告 报告名称和谐校园 年级 2011级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号 11112110 姓名姜娜娜 任课教师曲金华 完成时间 2012年10月25日 成绩 年月日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内容摘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应是依法治校,章法有序,利益协调,安定祥和,充满活力,师生和衷共济,员工各尽所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高领导班子能力是关键,依靠广大教职工和大学生主体是根本,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是中心环节。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理论 一、教育的意义 (一)教育、和谐的深层含义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大学应有大爱,大学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 的理解,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 二、和谐校园的发展 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 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