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程理论读书笔记

课程理论读书笔记

课程理论读书笔记
课程理论读书笔记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施良方,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

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我国著名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专家。1997年11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举行的会议上作报告时,因脑血管破裂,

不幸殉职,年仅45岁。

施良方教授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课题《教育学文集》的编辑工作,文集共30卷,耗时5年。他还主持过1项国家“八五”重点课题,2项国家“九五”课题和1项上海市教委“九五”课题,硕果累累。施良方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教材1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和译文100多篇,是一位在中国教育理论界造诣很深,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专家。

《学习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是施良方教授的经典著作三部曲,在中国教育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理论》是我国第一本提供了课程理论分析框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深化与发展我国课程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最近认真研读了该书,收获很大。第一遍读,翻的比较快,主要收获是理顺了全书的结构,形成了一个课程论体系的架子。第二遍读,结合之前学习的课件和笔记进行了认真研读,争取能深入理解内容,丰富了脑中的课程论体系。第三遍读,则是选取了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认真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具体分析。接下来我将汇报我的一些收获。

首先对本书的基本内容结构进行一下梳理。全书重点论述三方面问题,也就是本书的全称“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第一编“课程的基础”分为三章,对课程的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分别从历史的考察、现状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这几个方面作了阐述,为课程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背景和基础。第二编“课程编制的原理”共四章,分别探讨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从而使读者对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第三编“课程探究的形式”有三章,分别介绍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课程编制模式。第四编“课程理论与研究”的三章分别论述了课程理论的构建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

接下来,谈谈收获和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又有多重含义的术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课程是什么,但如果要对它进行精确的界定,并被大家所认可,是很不现实的。本书对几种课程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课程的词源分析、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定义的方式等,论述的比较详细,我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对课程定义的辨析,我们不是要得出一个统一的、精确的界定,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工作

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随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作出明确的决策。

在现代,对于课程的概念,很多学者的定义也都不同。在教育大辞典中,课程被认为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钟启泉教授在《现代课程论》一书中有更详细的说法,“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从学校的教育计划这个侧面出发,也可以归纳成这样一个定义: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又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相对来说吴杰教授对课程的定义显然要更复杂一点,他认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按照一国政府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科发展的水平,规定学生必须具有的知识、能力、品德,以及体质方面的发展。”

可以看出,课程内涵的发展具有以下的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等。

(二)、课程的基础

课程是面向学生的,必须研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正如书中所说:“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特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心理学提供了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学习动机、认知策略、兴趣和态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它对课程的影响,反映在课程编制过程的各个方面:首先,影响课程目标的形式。泰勒把心理学作为过滤各种提议的课程目标的“筛子”,布鲁姆等人构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是在对学生高级认知活动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次,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关于课程内容组织的问题,有些人把注意力放在课程教材上,有些人认为学生是起点,即前者主张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后者主张心理顺序,泰勒在分析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之后,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这些原则是从心理上所产生的意义这一角度来阐述的。

课程植根于社会,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为课程提供了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意识形态及

权利变更等方面的思想。最后,心理学、社会学都源于哲学,都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而且无论是心理学思想还是社会学思想,都是从某种哲学观念出发的,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作为其支柱,哲学提供知识来源、认识过程、知识类别、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观念。

这三大基础虽说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但毕竟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任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可以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找到根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总是与当时流行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只有在对课程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全面了解,在对课程实践问题的仔细调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作出明确的课程决策。

(三)课程编制的原理

“课程编制的原理”分别探讨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从而使读者对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课程目标”一章,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展开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以便对课程目标的看法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接着论述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然后考察了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生、社会和学科),最后介绍了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模式。“课程内容”一章介绍了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然后分别阐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和组织的原则(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最后探讨了课程的类型与结构。第六章“课程实施”在明确课程实施的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得过且过、适应或改编、忠实或精确),然后分课程分别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的认识(课程实施即变革、课程实施即教学),最后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第七章“课程评价”也同样从介绍课程评价的各种取向入手,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看法,因为不同的评价观会导致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技术和方法。然后陈述各种评价模式,分析各种评价模式的特点,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课程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以供课程工作者参考。

这一编实质上论述的是课程编制的基本过程。每一章之所以都从介绍各种取向开始,是因为一直以来课程研究者对这些基本问题看法不一,只介绍一种观点,容易产生误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四章是传统课程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课程编制模式。

(四)、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学习一个领域,理清这个领域的历史脉络是很重要的,追根求源,可以让我们对该领域有一个全局的把握。

梳理了一下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总结为下图: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科中两门并列的学科,课程理论不是隶属于教学理论的分支科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介的课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通过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结构图示

通过对课程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企图从历史的“原脉”和课程理论当今取向的考察中,把握以往和现在人们在课程理论构建上已经做了些什么;通过对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关系的分析,稍稍理清课程理论应该着重研究些什么;通过对课程理论发展的辨析,明了我们在课程理论构建方面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五)、由隐性课程看化学隐性课程

化学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它是化学教师以有意或无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非学术性的化学教育经验的总和,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影响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其化学素养潜在地得到提高。可以看出,化学隐性课程具有弥散性、普遍性、潜在性、内隐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现行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社会学意义看,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与学生通过显性课程形成的知识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相比,他们在学校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优秀品质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化学与STS 紧密相联,在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更具有社会责任、环境、能源等意识。对化学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敏锐,能够做出相关决策并变为自觉行为,更愿意凸出化学的正向社会功能而将负面功能消除在萌芽中。其次,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化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使化学教学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更具有活力和开放性,同时属于隐性课程内容的人文精神可使化学课程变得更人性化。化学隐性课程更有利于科学情感、精神的养成,全面实现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进行化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建构化学课堂物质环境方面的隐性课程。化学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浓缩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学生会对环境产生直觉作用,景观也是一种语言,具有可读性,学生在与景观的“交往”中获得个人的成长,获得精神的建构。因此,景观的解读过程也是人文精神建构的过程,因此空间的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课堂里的空间资源。如在班级中建立化学角,教师和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化学资料放置在化学角达到资源共享;可以在墙壁上悬挂居里夫人和门捷列夫等著名化学家的画像,他们严谨执着的科学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格。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作为化学课程具体表达形式之一的化学教科书,除了具有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外,同时也是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精神以及化学科学态度的载体。所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看似“无意的”、“随机的”影响都离不开编者的有意的、精心的编排。在选择组织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必然融进编者的知识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大都隐藏在素材的图文背后、字里行间,隐藏在教学内容的“潜台词”中。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显性课程内容,还应充分发掘化学知识内容体系中所隐藏的价值观、科学思想等隐性课程内容,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化学教材中的概念原理产生的背后都伴随着化学史,在每个相关的重要阶段挖掘出几个精彩的、让大家感兴趣的故事,这些重要的化学隐性课程资源将极大地迎合学生的内心需求。例如教材中附加了凯库勒对苯分子结构的发现,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体会凯库勒对科学的执着精神。因此,教材的功能不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掌握方法,更是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媒体,要创造性地编写与使用教材,还要超越教材,开发与教材文本相关的隐性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

枣市中心小学王艳 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以: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教育教学人生观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

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教育的德育观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新课程读书笔记

新课程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新课程读书笔记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下面的这些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老师一发布合作交流的指令后学生匆忙分组每个人都在说话可谁也听不清其他人在说什么;有的是学优生在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而学困生只有充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一些纪律较差的学生干脆在自顾自玩耍……几分钟后甚至更短的时间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讨论完毕被老师点名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认为……"而有的学生则一问三不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其所以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因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 从目前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分组不科学;时机不当;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不全面。深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策略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出现合作学习仅仅成为一种时尚。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有的老师甚至把合作学习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开课必用有的则机械地把它作为好课的评价标准之一。 的确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18世纪初兰凯斯特和贝尔两人在英国首创因团体施教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后该模式传入美国得到着名教育家杜威的赞赏。合作学习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

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进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实效显着因此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在美国有众多专门研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机构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促成了合作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蓬勃发展。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它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合作学习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因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应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老师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人数以4——6人为宜兼顾男女比例。当然小组组成也可以是动态的。 2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此外还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选择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在一节课中也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普英语学科分化问题更为突出。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已成为每位英语课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整体教学思想。 整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不应单纯地被看为一种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思想是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是社会发展和中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对于外语教学的需要。外语教学和教研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整体教学是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所确定的。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出为众多外语教学流派所公认的结论有3

条: (1)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语言是个活的机体,不能切割成一块一块地去学。学习了某种语言一条条、一项项的知识,绝不等于掌握了语言整体。 (2)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语音、语法、词汇等只属于语言的结构体系。语音、语法、词汇等是语言运用的准备,但不等于语言运用。 (3)语言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语言运用,而不是语言知识的掌握。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传授着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许多知识也会逐渐遗忘。作为“授业”和“解惑”者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轻松自然地获取新的知识。 三、重视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要借用表情、眼神、嗓音等非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友爱。每个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学生间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在提问、练习中,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读后感.doc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读后感 本周读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本书。让我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了直观的感受;使我明白了,我们平时的教学多数是基于教材或基于评价的教学,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始终保持“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评价一致”。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中还提出“学习目标和课标相关陈述要有相应内容,方法与学习目标要相匹配”。从学习的反思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要从课标出发,处理好教材;尊重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研发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关注做好教学设计。 通过阅读、学习,我感到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平时就应加强学习,多阅读教学杂志和理论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修养! 通过搜集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文字资料,我认识到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行政行为比较突出,评价功能失调、评价重心失衡、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目标一维、评价方式单调,不能科学地评价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优劣得失。 评价应该具有激励性和客观性。正确的评价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内心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自信的学生更积极,缺乏自信的学生也变的活跃起来。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有效的促进他们主动、健康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教学评价具有激励性呢?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情的抚摸、一个惊喜的表情,一个肯定的微笑……这些无不充满激励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现代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精品文档 现代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教育技术的内容应该是如何利用技术来进行教育,从而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技术与教学,学习等之间的关系。 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以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教育理论基础,技术理论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矗教育不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谓理论基础也就是辅助教育技术产生的其他理论。它不同于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则是教育技术本身的理论,是教育技术所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它应该包括基于媒体的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多媒体技术(这是前台技术,其中包含了非线性编辑等数字时代的教育电视技术)、数据库技术(这是后台技术,其中不仅包括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技术,还包括图书情报信息专业的数据库技术,而且必须从教育资源建设的角度将这两方面技术整合起来)、通讯技术(包括天网、地网和人机通讯技术),将这三大技术基础整合起来的是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各种复杂技术要想在教育中广泛采用,必须人性化、“傻瓜化”,也就是智能化。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艺术基础包括:语言文字艺术(口才与文才是传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艺术基础)、数字视觉艺术、数字听觉艺术(后两者是多媒体在教学和社会中广泛采用后,对教师和学生的新要求),将这三大艺术基础整合起来,尚未引起教育技术学专 1 / 5 精品文档 业的足够重视,而且缺乏一个相应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称其为数字文化艺术。数字文化艺术不仅应该成为现实与未来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而且应该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艺术素养。

上面分别是教育技术的教育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理论和艺术基础理论。他们都是教育技术应该研究的内容。从更深层次上说,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的结合就形成了教育技术观。 以前,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上一直局限在很狭隘的范围内。认为技术就是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这种应用是就是利用技术来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完全没有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技术是作为一门交叉的学科,从而理论上从教育学搬来,技术就是媒体的直接应用。致使教育技术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教育技术如何在教育中有效的应用,媒体和学习教学等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才应该是我们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教育技术在教育学理论和技术支撑的同时还有自己的规律。我们恰恰却忽略了这种规律的研究。这正是技术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切合点所在,也是教育技术得以存在的依据。从而使教育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育技术发展还不成熟,我们对它的认识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它的理论也都是套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自己的 2 / 5 精品文档 理论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评价是教育技术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加强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研究和对它本身理论体系的构建。这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必须的。 教育技术的内容应该是如何利用技术来进行教育,从而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技术与教学,学习等之间的关系。 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以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教育理论基础,技术理论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矗教育不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谓理论基础也就是辅助教育技术产生的其他理论。它不同于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则是教育

最新教师读书笔记30篇-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 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 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 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 . 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 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 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 ?我想 : 一个 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 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 ...

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 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 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 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

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标准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1 新课程改革是今年全国美术教育界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美术学科带头人,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新课改到底提倡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呢? 一、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新理念——新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大胆更新了“双基”的概念和内容,删除了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信息。为了更适合美术教学开放,在源于新教材的基础上,北大附中南山分校编写了美术小本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我们感到和学生贴的更近了,适用时果然学生反映强烈,增加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将继续完善小本教材,使之更贴近学生。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二、新课改带来的第二个新理念——新的学习观 新课程新的学生学习观主要体现在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是在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要求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具体地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始的。 (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主要兴趣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因此,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情感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所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寻求。所以在学校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愉快又要保持忙碌,所以需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3)“从做中学”表现儿童的天然冲动。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天生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能,是无法压制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活动,尽管他希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突然倒塌了,他还是会愿意重新开始再搭建。这就表现了儿童无法压制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认为如果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导和发展,满足儿童的天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将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3.“从做中学”的实现途径。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从做中学”的前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传统的教育

数学新课标读书笔记

《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笔记学习时间:2014年9月 要点摘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能力】: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

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

《小学语文新课标》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摘抄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 2、著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__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学会认知时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个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该每个人学会

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与理解,认识和发现。 3、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仍有一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4、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心智活动.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普英语学科分化问题更为突出。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已成为每位英语课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整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不应单纯地被看为一种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思想是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是社会发展和中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对于外语教学的需要。外语教学和教研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整体教学是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所确定的。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出为众多外语教学流派所公认的结论有3条: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语言是个活的机体,不能切割成一块一块地去学。学习了某种语言一条条、一项项的知识,绝不等于掌握了语言整体。 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语音、语法、词汇等只属于语言的结构体系。语音、语法、词汇等是语言运用的准备,但不等于语言运用。 语言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语言运用,而不是语言知识的掌握。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传授着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形成

固定的思维模式,许多知识也会逐渐遗忘。作为“授业”和“解惑”者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轻松自然地获取新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借用表情、眼神、嗓音等非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友爱。每个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学生间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组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陈规,这就往往会适成许多学生“初一劲头十足”,“初二情绪低落”,“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到了初三,英语教师面对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对英语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真是弃之不忍,教之无策。只好课上教好生,课下抓差生,加班加点,辛苦之极却事倍功半。既然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只采用面对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主渠道,如果把大多数中差学生排除在外,势必造成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恶性循环。 教师使用课堂用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理解和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读书笔记 先烈东小学荣利 今天我又重温了一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它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点: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利用暑假假期,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这样谈论“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天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

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给我启开了一个窗口,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读书笔记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导读与教学实施》语文学科读书笔记(1) 枣市中心小学王艳 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以: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导读与教学实施》语文学科读书笔记(2)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中心校吕大忠教育部2011年颁发了义务教务课程标准,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课改,为此,我校教研组也组织全体数学进行课程标准的,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下面就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和做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应相互沟通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中“双边”变成了“单边活动”。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学生的学变成了复制。缺乏主动和创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应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交流,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