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以及繁荣活跃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市按照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逐年完善。2003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在全市982个村(居)建设远程教育站点955个,为农村信息化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2007年,按照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由市财政拨付资金2000万元,建成两处中心机房,搭建了完善的内部及外部政务网络平台,并整合全市外网资源,所有市直单位、镇(街道)及全部行政村(社区)全部接入政务外网,通过统一出口访问国际互联网。去年以来,我市根据电子政务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对各镇(街道)的网络进行了优化升级,逐步撤销原有

的ADSL账号上网方式,改用光纤上网,不仅大大提升了网速,更节约了行政成本。截至目前,我市已初步实现了“两条光纤到镇(街道),一条光纤到村”的目标。

(二)服务信息内容日趋丰富。我市现拥有门户网站“**政务网”,该网站自2003年发布以来,历经四次改版,通过集约化发展模式,现已将市水利局、畜牧局、海渔局、远程教育、科协等涉农部门网站都整合到政务网,各部门发布的信息可实时展现到政务网上。经过几年发展,网上涉农信息逐步增多,服务信息内容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通过网络发布的不仅有政务信息、农业科技、农产品销售信息,还有农村党员培训、科普惠农等多种信息。另外,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针对我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在政务网内开辟了专题板块做重点推介。例如,六汪大枣协会,大村黑木耳生产基地、**宝花花生专业合作社等,都在政务网上作了链接,不仅可以对内宣传,也可以向外展示,实现了内外信息的双向互通。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在“**党建网”上开设“远程讲坛”,以网上直播的形式请专家就农民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或经营管理知识作专题讲座,解答疑难问题800多个,培训三产小老板1200多人次。

(三)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发展迅速。自去年开始,在全市推广了农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由市委市政府计算

机中心工作人员为全市1008个行政村(社区)建立用户,实现了镇村公文网上流转,改变了过去需要管区主任拿着纸质文件到各村派送的传统工作模式,目前全市日均网上公文流转2000余件,办公耗材年可节省费用26万元。为配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我市还在张家楼、藏南等镇开通了镇村短信平台,使镇村之间联系更加快捷高效。在全市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部署网上许可服务子系统,逐步形成市、镇(街道)、村三级统一联动的“一网式”服务环境,真正让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前张家楼镇便民服务大厅已经完成网上许可与服务系统部署,44件许可服务事项可实现网上办理,待系统稳定后,各镇(街道)的审批和服务事项,都将在规范、优化流程的基础上纳入网上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受理、登记、运行、反馈和监督。

(四)村级信息化服务队伍日臻成熟。各村由计生主任兼任远程教育管理员及村级信息员,形成了一支1100多人组成的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的教学辅导和技术服务队伍。远程教育管理中心联合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和计生局开展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接收系统操作技能、计生系统操作技能的“三项技能”大比武活动,市镇两级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管理员6000余人次。开展了新农村大学生与管理员“1+1”结对帮扶活动,全面提高

管理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设备操作水平,全市80%以上的管理员达到了中级业务水平。由远程教育管理中心组织实施了进党校培训、进先进村学习、进农家听评议,强化服务农民工作效能的“三进一强化”工程,各镇、街道组织村级管理员民主考评会44次,更换了37名服务差的村级管理员。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了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五)信息化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我市立足实际,创建了信息的“四层管理模式”。第一层:**政府门户网站系统。涵盖网站系统的所有信息,计算机中心对整套政务网站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拥有最高管理权限。第二层:以政务网站信息服务对象划分的各功能平台,如投资、旅游平台。每个平台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维护,选择一个牵头部门或主管部门负责信息审核,确保上网信息的安全,并拥有二级的管理权限。第三层:各部门、镇(街道)网站系统。由市计算机中心分配给各单位权限,登陆各自的后台管理程序,对本单位的网站信息进行管理维护。第四层:部门内设机构、行政村网站。网站系统的最小信息单元,由各自部门的信息员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各村的远程教育管理员不但要负责接收通过互联网或者上层权限发来的信件信息,而且要负责维护本村网站的内容信息,并有责任为村民发布信息和搜集信息。另

外,还建立了远程教育管理员半年“考讲”、年底“述职”制度,调训、调研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三项制度。

二、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而农村信息化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的特点,有力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市实际情况看,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提高了现代科技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水平,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也提高了农业、涉农部门为农服务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拓宽了农民了解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通过信息进村入户,既可掌握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又能利用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既可了解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又能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产品供销趋势,规避或减少各种风险,促进了增产增收。以**政务网为例,自网站发布以来,截至今年7月份,共提供各类涉农信息5000余条,其中视频230个。

二是强化了农业技术支撑,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及涉农部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推广农业技术,提供专家在线讲坛等方式,缩

短了与农民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大力宣传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比如远程教育管理中心根据张家楼镇丁家寨村和宝山镇金沟村针对农民发展致富缺门路、少思路等问题,积极开展“问农”服务,根据农民需要组织学习《蓝莓种植技术》、《分身术》等100多部技术课件和宣传片,引导农民转思路、学技术、闯市场,并通过远程教育的牵线搭桥,成功引进了蓝莓种植项目,农民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

三是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增加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拓展了认识社会的广度,增多了吸纳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逐步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推动了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比如藏南镇胡家庄村,在新修建的村委会办公室里专门设臵了多媒体会议室,配备电脑、投影仪,定期为村民播放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据调查,不少农民通过信息的传播,对“市场引导生产、市场引导流通”等一些现代农业理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是强化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了执政能力。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延伸到农村,要求村“两委”在每周召开例

会前收看半小时的先进人物专题片,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作风建设”专题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党员奉献日主题活动,实现了提高党员意识和学识水平的“双提高”目标。

五是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保障了农村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越来越普遍,家里通常只有老人和孩子,这是导致农村刑事案件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降低违法犯罪活动发生的几率。我市张家楼镇各村、藏南镇部分村启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在村各重点角落架设摄像头,使监控摄像头覆盖了全村,并指派专人24小时监控,为村民提供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三、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市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作为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投入要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增强信息意识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

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基层领导认识不到位,单纯的认为信息化仅仅是对网络的更新换代,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推进工作没有专门部署。另一方面农民自身信息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我们要动员农民在信息化基本设施上进行投资非常困难。在调研中发现,对信息重要性的认

识缺乏,对信息致富能力的怀疑,是阻碍乡镇信息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藏南镇挂职村干部提出对所挂村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制作网站以便进行网上宣传,扩大知名度,但是该村却迟迟不能提交合作社的相关材料,导致网站制作工作一直无法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是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我市农村信息化系统的硬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我市短信平台覆盖率较低,仅在张家楼、藏南等少数几个乡镇得以应用;虽然已应用了农村信息化平台,互联网络实现了通村,但是通自然村落和入户率不高,基本上算是互联网络不到户。因此,农民接收信息的渠道狭窄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目前农村大多数信息仍是通过相对普及的电话、电视和农民之间的传书带信、逢场赶集、邻里传播实现。

三是缺乏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没有被列入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基础地位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相应的也就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与统一的信息标准。同时,还未能针对信息化建设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不能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和吸引民间资金的支持,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的

建设。

四是缺乏统一管理,各单位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市在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比较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比如,市里对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单位组织缺少统一管理,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少协作,信息资源不能高度共享。另外,各单位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比如,我市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市科协的网站办的有声有色,信息更新及时,浏览量与日俱增,水利局、畜牧局等单位虽然有了门户网站,但是信息却长时间不更新,而农业局、农机局等重要的农业单位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独立的门户网站,老百姓想查相关信息却无处去找,久而久之便不再上网查找,对形成好的农村信息化氛围造成不利影响。

五是基层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领导仍然不会使用电脑,不可能靠领导要求带动其他人;二是虽然我市针对远程教育管理员举办了多次培训,但是随着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功能模块逐步增多,其电脑操作水平已不能满足需求。

六是设备陈旧且老化现象严重。我市目前农村信息化主要的硬件设施(电脑)是在2003年统一配备的,一方面,电脑配臵不能满足农村信息化所需安装各种软件的要

求;另一方面,电脑已使用六年,老化现象非常严重。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电脑已经不能正常开机,能开机的也反应很慢,根本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四、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各方思想认识。一方面从党政主要负责人入手,使其认识到做好农村乡镇信息化工作可以极大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使其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通过主要负责人带动其他人主动参与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中。另一方面,加大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宣传力度,让其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对改善农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践行中央“一号文件”的务实之举。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好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子,使农村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效能,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存在,是城乡差距主要的因素。因此,在下一步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要有效整合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切实加强信息进村入户。1、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镇建设。我市将张家楼镇作为农村信息化的试点镇,在前期镇-村公文流转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积

极争取**市支持。下步**市亚微公司将开发一套更加贴合该镇实际情况的农村信息化系统,目前系统开发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结束,共梳理流程9大项。2、全面推行短信平台应用。尚未开通短信平台的镇(街道)将所辖村的远程教育管理员手机号上报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由计算机中心统一录入短信平台系统,使该系统覆盖全市所有村。

三是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学习其他城市在发展信息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完善农村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条例,制定农村信息化专项基金的具体落实办法及管理办法。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信息化的投资、财税等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逐步确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地位,有力地保障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四是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协调机制。从我市实际来看,硬件投入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明显增加,机构改革也不具备可行性,要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缺乏统一管理,部门协作差,部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就应考虑从软件着手,完善部门网站,优化整合现有的多方资源。一是没有网站的单位根据实际规划本部门网站内容,并准备相关材料,报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由计算机中心人员统一制作网站后,统一挂到**政务网,以方便农民群众浏览。二是要加强各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这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加强

各单位的协调,打破各部门信息共享的障碍,把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

五是进一步优化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政府效率,以更好的服务农民。而信息化工作推进的是否顺利,则取决于在最基层工作的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要针对基层领导和农村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既懂电脑又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要强化人才培养意识,创新人才培训、吸引、流动和使用机制,建立引才、聚才、用才的长效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六是更换新设备以适应农村信息化发展要求。电脑是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电脑不能满足要求则信息化就无从谈起。针对我市农村电脑老化严重的现象,建议对全市农村现有电脑进行全面的更新,以适应农村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张志恒 搞好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对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一、我市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以党政内网为核心,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我市于2001年开始启动舟山市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网,作为政务内网,该网由联通省、市、县(区)、乡镇四级党政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系统构成。目前,市级电子政务网依托电信主干光缆,在行政中心大楼内部建成了以百兆接入、十兆到桌面的星形裸光纤骨干网。连接省政府的网络经改造扩容,目前已达155M 速率。定海区、普陀区、市委市政府直属部门以及市直机关、部省属在舟单位、市属企业、各乡镇党委政府等均已通过百兆带宽(岱山县、嵊泗县通过2M SDH网)以单机或局域网方式接入网络交换中心实现与政务内网联网。市本级电子政务内网联网用户数超过150个,四县(区)联网用户数超过200个。 2、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抓手,互联网站建设进展迅速。2003年,我市在原政府网站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中国舟山”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1977951.html,),该网站以大型数据库(Oralce)为底层,采用J2EE技术进行开发,于2004年6月正式开通,网站设有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工商博览、参政议政、认识舟山、领导之窗等120多个栏目,600多个模版,30多个功能模块,信息容量达100多兆。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和完善,市属各单位的子网站建设也日趋成熟,网站应用不断深入,如市审批办证中心的“三级联动”网上办事管理系统、国税的网上申报系统、市地税的“一户通”电子缴税系统、市工商局的企业查询系统、网上投诉等一系列系统在网站上的应用使网站从以前的以发布信息为主,逐渐提升到网上办事、网上业务操作等具有实质意义的高层次阶段。 3、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载体,办公业务应用不断深入。党政网正式建成并开通后,市委、市政府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也同时启用,办公室内部的信息刊物、会议通知、政办通报、调研报告等,全部通过党政网传送,停发了纸介质文本。同时,各县区和市属各单位上报的请示、报告等,一律在报送纸质文本的同时通过计算机信息网传递电子文档。2005年,市委办、市府办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对原来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个平台采用最先进的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运用多层体系结构和可信Web Server技术,使整个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界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强大。目前,该办公自动化OA系统实现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信息采编、督查管理、领导办公、个人邮件收发等近30个应用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办公业务的无纸化进程,方便了查询,提高了办公效率。 4、以党建网站为标志,组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01年6月,市委组织部根据组工业务发展需要,组建开通了“舟山党建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1977951.html,),这在全

关于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研究

关于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研究 对于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的考虑研究 一、农村信息化存在咨询题 第一,农村信息化的物理建设成就显著,但信息服务特别是内容的服务严峻别脚,导致农村信息化仍停留在“架桥铺路难行车”的状态。 第二,农村信息缺乏统一规划,各部委缺少联动,运营商之间恶性竞争,使已建成的在信息传输上很难互联互通。 第三,基层电信运营公司的领导干部和职员,缺少对农村信息化进展的基本认识,缺少对农业、农户的基本了解,所以,很难寻到有效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手段,运营商在这方面的培训严峻别脚。 第四,中国农民对通信与信息服务的承受能力仍很脆弱,村通工程仍处在国家花钞票,村民被动同意的状态。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关键咨询题 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理论支撑。 目前,对于农村信息化研究的部门不少,但大都基于物理的建设上,缺乏对农民需求的了解,所以,诸多报告都在提议加大宽带投资、加大络、基站、设备投资,使舆论界单纯地认为农村信息化建设降后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别脚造成的。但是,基础设施之因此投资别脚,关键是因为地点政府、乡镇、农民没有真实地感觉到农村信息化能够带来的好处,于是,搞点形象工程,对付上级检查,买几台电脑做个模样成为普遍现象。由此可见,科学、客观的舆论引导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农村信息化要分清别同层次信息化内涵。 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应是以信息技术和设备,以信息服务改变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提升社会文明和物质增长,提高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在研究实践中,一定要科学区分农村、农民、农户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特点和地位。 第三,农村信息化建设别能一刀切,应循循善诱,让农民看到实惠和好处才可能大力进展。 渐进式的、以点带面式的农村信息化推进途径,关于可持续性的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既是一具紧迫性的咨询题,又是当前必须尽快实施的重大举措。 第四,在目前的国情下,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点政府投入为辅,农民别付费、少付费,中间环节消化费用,是建立农村有效信息化进展模式的核心咨询题。 目前,农村信息化的推广模式大至有以下四种,即:政府主导模式,如宁夏政府在2332个乡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电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如中国电信在1000个县级和10000个村级示范试点,中国挪移开展的农信通工程等;行业联合会/合作模式,如北京大兴区庞各庄西瓜产销联合会;特许权经营模式,如英特尔、四川电信和商务部:1000个乡村市场项目;私营部门模式,如联想:300个信息化体验中心,广东培训50000人。 在目前的国情下,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点政府投入为辅,是重要的投资手段,要使电信运营商拥有投资积极性,必要的普惠模式和商业模式须双管齐下,在内容提供上,支持公司化、市场化的内容提供商的进展刻别容缓,而服务收费的多元化,特别是农民别付费、少付费,中间环节消化费用,是建立农村有效信息化进展模式的核心咨询题。 第五,农村信息化的进展,要靠地点政府的支持,没有地点政府的配合及相关的区域规划,农村信息化将处于无地生根,无水之源的状态。 市场经济的进展,中央与地点的分权,及诸多体制性因素使工信部、电信运营商的规划

信息化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100-88 信息化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信息化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

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XX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XX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xx年,xx镇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信息产业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全面贯彻“信息畅通、务求实效、服务群众、提高效能”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不断从强化领导、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展示镇域新形象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快全镇网络化进程,推行电子政务,使我镇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更加有利于提高日常办公效率,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有效服务,有利于畅通信息渠道。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xx,党委委员、宣传科长xx副组长,党政办、信息中心、信息科、宣传科、组织科、调研室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又从镇机关选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业务能力强的2名同志充实调整到镇信息中心,专职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全面做好镇信息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行管理

今年以来,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了镇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制度。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xx镇机关行政工作中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知情权,促进依法行政,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我镇完善了《xx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制度》、《xx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多项制度和一系列的工作处理文书,从根本上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畅通性和及时性。分管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了解网站运行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落实信息化工作运行长效管理机制。XX年,更新了xx镇政府网、xx市党政办公网、综合资料库、中国xx网、电子政务平台、xx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枣庄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网站的信息1000余篇,其中头条采用130多篇。特别是在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北辛东路升级改造、民生工程、朝阳社区一期回迁等重大事件中,做到相关内容及时、准确更新,及时反映我镇基本动态,使上级领导和公众时刻掌握我镇大事要事。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网络配置 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项资金投入足额到位,建设运行情况良好。由市信息化产业局提供网站后台的技术支持,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机关内部电脑进行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1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是研究和推进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IT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和政 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项目,并于底公布了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分布于各个行业的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838家企业。本次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1.硬件装备状况 (1)硬件平均拥有量 PC机的平均拥有量为265.2台,最多拥有2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台;服务器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2万台;集线器的平均拥有量为18.8台,最多拥有900台;各项设备的最低拥有量都是0台。 2

硬件的平均拥有量与企业规模相关。规模较大的企业硬件的拥有量较多。但服务器的情况有些特殊,大型企业的平均拥有量高于特大型企业。 硬件平均拥有量与行业的交叉分析显示:采矿企业PC拥有量遥遥领先,可能与此类企业的较大规模有关。交通运输邮政企业的笔记本电脑拥有量略高,可能与其工作移动性较高有关。(见表1) (2)PC百人拥有量 每百人PC平均拥有量为7.79台。分行业每百人PC拥有量,制造业中的电子和其它行业超过了平均值,分别为13.48台和8.97台,其中电子行业百人PC拥有量在所有行业中最高。拥有量超过了平均水平的还有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采矿业的拥有量最低,只有3.7台,这可能与采矿业的职工结构有关。低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还有机械、化工、医药、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还有,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每百人PC拥有量随之减少。 3

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

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 2007-06-19 17:20:56 大中小 标签:企业信息化建设 经过二十余年风风火火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各具特色的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出现在企业管理各个领域,成为企业脱离不开的管理平台,构成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市场在推动企业信息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时,信息系统具有的功能不足、应用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时甚至拖了管理创新的后腿,受到了企业的质疑。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找信息化建设的准确定位,抓主要矛盾,为未来信息化建设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将本人多年困惑不解的所思所想写上纸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员工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落后于信息化需求的提高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信息项目建设完成的,决定项目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是项目功能,决定项目功能好坏的重要因素是信息化需求挖掘深度,而信息系统软件设计是根据信息化需求分析结果完成的。按照信息化建设一般性规则,企业都要制订一部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发展规划本身宏观性很强,那么在实现这个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就是到企业内部相关业务部门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过程就是员工参与的过程,员工信息化素质的高低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随着企业对信息化认知度的提高,很多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方兴未艾,迫切期望从信息化建设中受益,但很多项目的开发使用效果并没有令人满意,甚至违背了建设初衷,与企业管理实际的符合性没有随着应用需求的提高而同步提高,问题出在哪里? 1、项目调研时,企业员工虽然对计算机的理解与使用较之前些年有较大的提高,但局限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他们只能提出自己岗位具体的现行业务描述,较少关心自己业务与他人业务在信息流方面的影响与联系,没有能力对系统分析人员提出基于计算机网络管理需求的建议。 2、部门领导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解局限于本部门的业务,把自己业务的战略需求看成孤立的、本位的,企业战略在部门内部大打折扣,即使是部门内部业务的改进也不愿意触及管理创新带来的矛盾冲突,遇到矛盾绕着走,阻碍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信息系统效果,拖了信息化的后腿。 3、公司管理层在做数据资源方案整合时对信息化管理理念理解欠缺,通盘应用能力有限,方案审定时丢三落四、顾此失彼,身在业务流程里转,心却难以在流程里驻,专注宏观性很强的功能整体框架的合理性,忽略业务流程对管理创新作用,缺乏具体业务创新性指导,站在传统工业化角度审视信息化建设,把优化业务流程的机会从眼皮底下溜走,造成系统开发内容空洞,概念与实际相脱节、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系统分析有其名无其实。 4、系统分析人员对企业业务了解片面,对于不健康的调研结果偏听偏信,顺其自然,凭自

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农村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过程。南阳是河南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达到1000万人口,农村人口超过70%,“三农”问题一直被市委、市政府纳入重点工作,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移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向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迈进,起到了“桥梁”和“导航”作用。 一、移动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 怎样结合南阳实际情况,落实中央“三农”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现代通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是河南移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河南移动总经理原建国同志,树立贴心服务理念,把为政府、社会、农民分忧作为自己的责任,利用6年时间,架设移动信息网,实现了与农民心与心的沟通,在真诚的服务中,促进了农民致富,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企业,公司成立六年多来,河南移动累计投资近百亿元用于农村网络建设,特别是2004年投资近20亿元的九期网络扩容工程更是把农村网络覆盖列为重中之重。几年来,在农村信息化

建设中牢牢抓住了四个重点:一是依托中国移动世界一流的基础网络,构建“农村移动通信网”,跨越数字鸿沟,让农民用得上;二是搞好服务工程,依托河南移动完善的农村服务渠道,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网”,采购物美价廉的品牌手机投放农村市场,让农民用得起;三是依托一流的业务网络,搞好信息工程,打造“农信通网络平台”,用信息引领小康路,让农民用得好;四是要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联合涉农、科研、教育等机构,与移动通信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共同组建“大农业网络生态链条”,给农民提供贴身、贴心的服务,为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用出彩。目前,从城市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移动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信息转变了农民的观念,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提供了致富的信息,可以说移动信息引领了为农民致富的一场科技革命。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县、乡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信息网站,农业科技部门建立了致富信息网站,移动公司开通了“农民致富信息港”,拓宽了捕捉信息的渠道,有些农民已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选择短、平、快农业致富项目,由于南阳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市,农民受教育、区位等方面影响,一些乡镇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1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范殷铭(漳州市建筑设计院363000) 【提要】本文阐述了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生产力 The ideas about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alization Fan Yinming(Zhangzhou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363000) Abstract:The orientation that the informationalization is the well-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developments was elaborateed by the original ,Moreover some personal perspective is given for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alization。 Keyword:enterprise,informationalization,the productive forces 一、引言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工程设计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许多工程设计企业有很多疑虑和困惑。为此,本文阐述了企业信息化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二、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什么是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是不是拥有电脑、拥有企业网站企业就进入信息化了呢?或者说,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就是计算机、电脑的普及?当然不是!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和片面的。 那么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呢?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降低企业内外部协同成本,使企业更加灵活、更具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工程设计企业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企业作业、管理和经营三个层面上,即实现设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际上,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低级阶段上,即还处于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水平上,或者更进一步,拥有了只是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的局域网,而在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则很少。目前进入信息化建设高级阶段的工程设计企业还非常少,如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方案,并能够参与电子商务,如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网上支付,甚至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从设计、图纸绘制、修改及审核等都通过互联网进行,使得甲乙双方或合作伙伴间的业务流程达到更加专业一体化的增值服务。 企业信息化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对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它正在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场技术革命对现行体制、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对生产关系的大变革。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 信息化项目都有哪些呢,调研报告要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

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武警信部队息化建设,瞄准“四化一加强”(勤务管理智能化、指挥控制实时化、教管训保网络化、机关办公自动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得到加强)的建设目标,按照“一体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铰链、信息化整合”的思路,积极推进网系融合和功能拓展,建成了集现场感知、态势显示、辅助决策、实时指挥、要素保障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军事特色的执勤处突一体化指挥控制平台,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是,这更使用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不同领域,加之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想重点应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武警部队双重领导体制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特点,全力推进“五个加快”上下功夫。 一、始终坚持“上下结合、统分结合”抓好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军队信息化建设,涉及武器装备、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非常有必要搞好顶层设计,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和互不兼容。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具体任务,需集广大官兵之智、聚集广大官兵之力去具体实践和落实。再则,各单位的现状、

担负的任务和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些情况决定了信息化建设不可千篇一律,套用一种模式,上层应适度的“放”,使各单位在联系实际中寻找自身的坐标,探索自身的建设。因此,如何搞好上下结合,避免“统”得太死或“放”得太宽。最好是建立一种上下结合、军地结合、指技结合的决策机构,把握大方向引导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潮流。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军已拥有250个财务系统,300多个物资管理系统,688个情报系统,以及数以千计的指挥控制系统,但这些各自独立的系统,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面前很快过时,结果造成了巨大浪费。鉴于此,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使广大官兵认清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所在,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并注重将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加快推进“全时覆盖、一网联通”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总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推进,目前已基本建成贯穿各级、传输快捷、安全高效的“三网一系统”。但网络建设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基础网络尚需完善,网络结构、网络带宽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不能满足总队发展需要。因此,要把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是扩容,建设“信息高速路”。对有线网进行扩容提速,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小学信 息化建设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六七万所初中的80 %和60多万所小学的8 5 %在农村。如果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就真正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普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缩小城乡差距,扶持农村教育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进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观念建设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能否发挥教育改革制高点和突破口的作用,能否带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运用技术的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但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还不够充分,多数农村中小学校“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的意识还非常严重,“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观念 层面的变革应当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全社会、各级教育部门、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大事,是尽快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面貌的急事,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加快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缩小同发达地区教育的距离。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们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80. 7%的教师认为,信息化环境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我国农村,一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教室上,“纸上谈机”,没有上机操作,而且很多中学达不到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的要求。信息化教学环境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潜件环境等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缺一不可,除了硬件和软件之外,还应包括教学实践环境,例如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室、技能训练室、劳动实践基地等教学环境。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教室物质环境和教室文化环境、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对中小学生学习态度、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能适应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学需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资源建设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教育资源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中国科技馆“中学物理探究资源”光盘捐赠仪式上透露,今年全国将投入40多亿元用于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使农村3/5的县级以上中小学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由于各种因素,资源建设仍然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调查数字表明,近I 5%的学校没

信息化系统调研报告

信息化系统调研报告 我们要根据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同步进行管理体制、 机制的变革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下面是信息化系统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了解。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 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 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 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 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 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 资源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 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 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 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 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 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 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 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 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 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

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 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

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治理软件分会副秘书 长李岩 前言信息化无疑是当前企业治理中最时髦的概念之一,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而言,不开展信息化建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然后,企业关于信息化的认识却是千差万别,企业关于信息化的要求,更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为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2002年10月-12月,21CN网站(21cn )与支点网(topoint .cn)通过网络联合开展了一项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活动。截至12月15日,共获得3943个有效样本,调 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样本构 成 本项调查吸引了大批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的参加,依照受访者填写的个人身份,在样本中,企业总经理、CEO约占6%,CIO 或其他IT相关人员占14%,CFO及其他财务人员占5%,营销及销售人员(MARKET/SALES)占11%,业务人员占14%。从

样本的这一构成情形来看,本次调查差不多反映了企业中与信息 化相关的各类人员的综合意见。 运算机数量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受访者企业中,运算机的数量从10台以下到100台以上不等,其中有28%的企业拥有100台以上的运算机,代表了一部分信息化要求较高的企业的情形,同时,也有约一半左右的企业运算机数量在20台以下,反映了一部分小型企业的状况。

单位中使用运算机的人员数量是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97%的受访者企业有需要使用运算机进行工作的人员,其中运算机使用人员在20人以上的,占51%。一样说来,运算机系统的复杂程度是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20个用户以上的运算机系统,差不多属于复杂的系统,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开发,才能够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因此,从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运算机应用差不多达到需要专业化开发的程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专业化服务的市场空间十 分庞大。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关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武警信部队息化建设,瞄准“四化一加强”(勤务管理智能化、指挥控制实时化、教管训保网络化、机关办公自动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得到加强)的建设目标,按照“一体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铰链、信息化整合”的思路,积极推进网系融合和功能拓展,建成了集现场感知、态势显示、辅助决策、实时指挥、要素保障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军事特色的执勤处突一体化指挥控制平台,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是,这更使用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不同领域,加之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想重点应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武警部队双重领导体制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特点,全力推进“五个加快”上下功夫。 一、始终坚持“上下结合、统分结合”抓好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军队信息化建设,涉及武器装备、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非常有必要搞好顶层设计,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和互不兼容。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具体任务,需集广大官兵之智、聚集广大官兵之力去具体和落实。再则,各单位的现状、担负的任务和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些情况决定了信息化建设

不可千篇一律,套用一种模式,上层应适度的“放”,使各单位在联系实际中寻找自身的坐标,探索自身的建设。因此,如何搞好上下结合,避免“统”得太死或“放”得太宽。最好是建立一种上下结合、军地结合、指技结合的决策机构,把握大方向引导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潮流。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军已拥有250个财务系统,300多个物资管理系统,688个情报系统,以及数以千计的指挥控制系统,但这些各自独立的系统,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面前很快过时,结果造成了巨大浪费。鉴于此,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使广大官兵认清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所在,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并注重将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加快推进“全时覆盖、一网联通”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总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推进,目前已基本建成贯穿各级、传输快捷、安全高效的“三网一系统”。但网络建设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基础网络尚需完善,网络结构、网络带宽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不能满足总队发展需要。因此,要把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是扩容,建设“信息高速路”。对有线网进行扩容提速,总部到总队(师)带宽由155兆扩容至355兆,总队(师)

真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真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8-14T10:50:43.9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毛庆新 [导读] 摘要农村经济管理是我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也是实施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工作项目。 黑龙江省肇源县古龙镇经管中心 166516 摘要农村经济管理是我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也是实施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工作项目。黑龙江农村经济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全面发挥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思考 1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1.1信息管理手段的有限普及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农村经济管理事务中,使农村企业、农村人民和各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都能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不幸的是,信息技术在黑龙江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实际作用很少见到。首先,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较少,而信息管理模式仍然无法取代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我国农村技术手段的速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不能有效地操作信息技术设备,不能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实际作用,普及和使用现有的信息管理手段是直到面临巨大困难。 1.2使用信息手段的高成本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农村信息设施建设仍存在成本高、路径窄等问题。农村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很大区别。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意味着硬件投入巨大。只有在对设备进行替换之前,才能为信息管理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其次,农村信息化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农村居民不认同信息管理模式,难以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改革成本进行识别。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不能完全接受信息技术手段,农村信息化管理还涉及后续的软件维护和日常管理成本,不仅难以保证未来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可能导致农业信息化。文化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 1.3缺乏专业信息管理人才 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庞大的硬件设施,而且需要专门的信息经济管理人才。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人才管理水平已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首先,现有农村经济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许多人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其次,现有的大多数人员缺乏专门的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能完全掌握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并且无法获取和发布更先进的信息,导致一些重要信息往往不能有效。由于人才水平的制约,中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发展缓慢。 2.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2.1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是时代的要求,是农村经济管理走上正轨的必由之路。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地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要运用更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其次,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可以准确估计农作物的产量,并有助于农民预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不断降低农村经济管理的成本,有利于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农村经济的质量和速度。 2.2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为乡镇建设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首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城乡经济合作,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其次,可以在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逐步渗透现代文化理念,带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把农村经济纳入现代城市经济体系。建立综合信息共享网络,促进农村经济把握商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走上更广的通道。 3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3.1政府发展的导向作用 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政府职能部门的不同,而且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区域发展。政府应在经济管理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引导农村居民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中,帮助农村建立基本的网络设施,以农村网站和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为基础,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帮助农村经济管理全面发展。其次,要积极关注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根据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提出必要的政策和培训指导,引导农村居民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率,尽量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农村经济管理各项工作中的职能监督作用,促进各项具体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全面提高专项管理职能。 3.2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中,应加强信息技术服务水平,逐步推广地方政府、乡镇企业和科技推广站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有效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中,不断提高农村管理和管理的收入,使更多的农村人认识到重要性和价值。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引入农村经济科技合理发展的计划,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全面降低农村经济管理风险,增强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者的信息素养,更新农村经济管理者的信息观念和能力水平。 3.3建立经济管理信息化示范基地 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在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农村居民往往不太了解信息技术,以解决农村人口普及速度慢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鼓励农村群众参与农村经济信息管理活动,积极发挥农村群众信息管理手段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是继续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科学信息平台,全面创新地开展信息技术推广工作,逐步丰富和运用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和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现。农村经济信息化实现全面普及的目的。 结论:促进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质量。农村经济管理者要分析农村经济的现状,总结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将信息手段应用于具体管理事务的管理,创新农村经济管理。同时,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质量,促进黑龙江农村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