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发育的体外观察_孔德秋1黄乃邦2廖辉3敖华飞1阮清伟3

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发育的体外观察_孔德秋1黄乃邦2廖辉3敖华飞1阮清伟3

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发育的体外观察_孔德秋1黄乃邦2廖辉3敖华飞1阮清伟3
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发育的体外观察_孔德秋1黄乃邦2廖辉3敖华飞1阮清伟3

Hair cell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200025);2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3

复旦大学附属华

东医院中心实验室

作者简介:孔德秋,男,山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听力和耳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讯作者:阮清伟(E mail :q i n g weir @y ahoo .c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12289256.html, )

2012-11-06 15:2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12289256.html,/kcms/detail/42.1391.R.20121106.1525.003.html

哺乳动物耳蜗发育早期[小鼠为胚胎期18天(e mbr g onic da y18,E18)~出生后6天(p ost nat al da y6,P6)],螺旋神经节(s p ir al g an g li on neur ons, S GN)外周纤维通过生长、纯化、退缩及突触剪切等一系列过程来消除不合适分支,形成与毛细胞之间特定的突触连接,构成耳蜗音频定位的结构基础[1]。研究发现,螺旋神经节这种外周靶支配可能受多种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2,3],并且在体研究存在实验干预、解剖操作困难等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体外螺旋神经节支配模型作为在体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体外培养时,螺旋神经节树突是否还能像在体时一样生长发育,特别是体外I型和II型螺旋神经节传入周围投射的发育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本实验拟通过体外培养胚胎小鼠Corti器,观察两型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的发育过程,比较其与在体发育的异同,从而建立螺旋神经节体外支配模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C57BL/6小鼠12对作为种鼠,体重25~35g,由上海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晚8点合笼,次晨8点可见阴栓即确定为受孕第1天,小鼠的平均孕期为18~21天。选胚胎第16天(E16)小鼠18只,共取36只Corti器,分为三组,每组12只,分别体外培养2、3、4天,另选4只出生当天(P0)小鼠的8只Corti器,一起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1.2主要试剂和仪器①胶原凝胶液(即鼠尾胶,Coll a g en I,Rat Tail,G I BCO公司)即以0.02N 醋酸加50×胶原溶液(N Acetic Aci d7.8μl+ Coll a g en130μl+H2O6.3m l)为A液,10×Ea g l e 培养基溶液为B液,2%碳酸钠溶液为C液,按A: B:C=9:1:1比例配成;②无血清培养液(Ser u m—Fr ee M edi u m),即小牛血清蛋白(BS A)2g,Ser u m ?Fr ee Su pp l e ment2m l,2%葡萄糖4.8m l,青霉素G0.4m l,200m M谷氨酰胺2m l,1×B ME190.8 m l;③Neur onal C l assβ?Tubuli n(T UJ1)Rabbit Monocl onal Anti bod y l g G2a(1:2000),Covance公司;④Rabbit anti?p eri p heri n p ol y cl onal anti bod y (1:00),Che m icon公司;⑤con j u g at ed g oat anti?r abbit I g G(1:100),FI T C anti?mouse l g G2a(1: 100),r hoda m i ne?p hall oi di n(1:150)均购自B i o-Le g end公司;⑥共聚焦显微镜(Leica T CS SP2 AOBS,Ger man y)。

1.2实验方法

1.2.1耳蜗基底膜组织培养取胶原凝胶液(按A:B:C=9:1:1的比例)滴人直径35毫米的培养皿中,待1刻钟左右溶液出现凝胶化之后,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加入的液体量以刚好浸过胶原滴为止。按照确定的日期,对怀孕16天的小鼠全麻(苯妥英纳, 90m g/k g)下剖腹取出胚胎,置入预冷的无菌Hanker液中,移入超净工作台,剪开其颅腔,去除脑组织,暴露颅底,分离双侧颞骨,在放大20~40倍解剖显微镜下,依次剥离外耳道周围、耳蜗表面组织;用尖镊挑开耳蜗外的软骨壁,暴露基底膜,尽可能完整的将含有螺旋神经节细胞和毛细胞的基底膜从蜗轴上分离出来,将其移人无血清培养液中,再逐步将其移到胶原凝胶滴的中央表面铺放平整,尽量使基底膜片段的凹面向下铺在胶原滴上。在37oС、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加入2m l培养液,此后培养液2天换一次。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orti器组织的形态变化及附壁情况,选择形态和附壁良好的Corti器作为实验组,培养2、3、4天后分别终止培养,各组可用Corti器分别为8、7和8只。

1.2.2耳蜗基底膜免疫荧光染色将出生当天的4只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后浸于4oС75%酒精中消毒5m i n,无菌条件下取出颞骨,置入预冷的无菌Hanker液中。在放大20~40倍解剖显微镜下,打开听泡,剔除耳蜗骨壳及周围结缔组织,暴露基底膜,将含有螺旋神经节细胞和毛细胞的8只基底膜从蜗轴上分离出来,浸泡在4oС、4%甲醛溶液中固定2小时以上;再从37oС温箱中取出体外培养的表面覆盖有胶原凝胶的基底膜,在4oС、4%甲醛溶液中固定2小时以上,用细镊沿培养皿的底部刮脱培养皿中带有基底膜的胶滴,所有标本用PBS 洗涤3×5m i n;0.1%Trit on X一100处理15m i n, 5%g oat ser u m封闭2~3小时;根据不同的显色要求加入一抗:β?Tubuli n(T UJ1)抗体(1:2000)、an-ti?p eri p heri n抗体(1:1000),混和5%g oat ser u m +0.25%Trit on X?100+0.1M PBS,室温孵育过夜,PBS洗涤3×15m i n;加入二抗:FI T C con j u g a-t ed g oat anti?r abbit I g G(1:100),FI T C anti?mouse l g G2a(1:100),室温避光放置2小时。毛细胞染色r hoda m i ne?p hall oi di n(1:150),室温15 m i n。PBS洗涤3×15m i n,轻轻摇动,盖玻片封片。

1.2.3影像采集和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后的基底膜切片置于LSC M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选共聚焦专用平场复消色差20×、40×镜头,荧光标记用波长494n m/518n m,外毛细胞顶部至螺旋神经节区域自上而下以0.5μm的层距进行连续扫描,获取清晰二维图像,图像存为1024×1024像素类型。2结果

2.1螺旋神经节细胞树突向外生长并支配毛细胞

胚胎16天(E16)小鼠Corti器体外培养2天,可见螺旋神经节散在分布,S GN分布区内纤维交织成丛,称为螺旋节内束,T UJ1标记的神经纤维数量多,且之间相互交叉,向外呈放射状生长,越过内毛细胞,到达外毛细胞区域并发出分支(图1a、b);p e-ri p heri n染色的II型神经突同样越过内毛细胞区,到达相当于外毛细胞分布区(图1c),但是图1c中到达外毛细胞区的纤维数量和图1a、b相比明显减少,可知图1a、b中到达外毛细胞区的神经突中包含部分的I型神经纤维。

2.2放射束和内螺旋丛形成E16天小鼠Corti器体外培养3天(图2、3),从SGN发出的外周纤维聚集成多条间隔明显的放射状神经束,内含多条神经纤维,束与束之间的交叉减少(与图1比较),内毛细胞基底外侧部接受来自不同神经束的纤维支配,交叉形成内螺旋丛,越过螺旋隧道的纤维到达外毛细胞,生长迅速,沿线性分布的外毛细胞延伸,不同行的纤维之间互相交叉,同时可见纤维向耳蜗底回弯曲。

2.3内、外螺旋束形成E16天小鼠Corti器体外培养4天(图4)和体外培养3天Corti器相比,S GN 排列更加紧密,毛细胞下游的外周纤维数量减少,神经束间隔加大,束间的纤维交叉更加稀少。神经束底端连接S GN,顶端连接内毛细胞,并且一个内毛细胞主要由一条神经束发出的纤维支配,在内毛细胞区形成内螺旋束。到达外毛细胞的纤维明显减少,不同行之间的纤维交叉减少,与在体发育Corti 器的三条清晰外螺旋束相比,此时为不完全外螺旋束。

2.4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体外与在体发育比较出生当天小鼠(P0)Corti器一排内毛细和三排外毛细胞排列紧密(图5a),内、外螺旋束清晰(图5c),毛细胞和神经突呈对应关系(图5e);体外培养3天的Corti器中,毛细胞排列紧密,但有少量增生(图5b),外螺旋束存在少量分支(图5d),形态不规则,毛细胞和螺旋束之间保持对应关系。与P0相比,体外培养的螺旋神经节树突总体上保持了相同的靶支配模式。

3讨论

在活体内,小鼠妊娠期通常为18~21天,E10时,S GN刚可以被辨认出;E13~E15,S GN外周纤维到达听觉上皮内;E16,毛细胞开始分化,大部分纤维停留在内毛细胞区,少量纤维穿过螺旋隧道到达外毛细胞,在整个妊娠期,S GN树突都呈放射状生长,无弯曲转向;P0时,外周纤维生长迅速,横穿整个外毛细胞区,并向底回弯曲生长;P2时,三条清

晰的外螺旋束形成,之后内螺旋束才逐渐出现。本实验采用鼠尾胶体外培养Corti器[4,5],利用β?Tu-buli n抗体特异性显示I型和II型S GN及其树突、p eri p heri n抗体标记II型S GN及其树突、p hall oi di n 示踪毛细胞,直观的展现了螺旋神经节树突体外发育的过程,结果显示:体外培养2天,两型S GNs树突向外周生长延伸,同时支配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与以往在体E18时观察到的S GNs发育一致[6],体外培养3天,相当于在体P0期,S GN外周纤维聚集成束,在内毛细胞基底外侧面交织形成内螺旋丛,越过Corti器的纤维沿外毛细胞向底回弯曲生长;体外培养4天,与在体P1~P2时间相对应[7],S GN外周纤维进一步退缩、纯化,消灭部分螺旋神经节与外毛细胞间突触,形成内螺旋束和带分支的外螺旋束。可见,体外培养的Corti器神经投射,除了内螺旋束的形成提前外,基本上保持了与在体相同的外周投射发育。分析原因可能为,内、外螺旋束的形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它们与毛细胞的分化成熟密切相关,毛细胞分化成熟的早晚决定了内、外螺旋束的形成时间。最终,内毛细胞由I型耳蜗神经节支配,而外毛细胞由II型感觉神经元支配。每个I型神经节细胞仅与一个单独的内毛细胞相接触,约15~20个I型耳蜗神经节细胞为一个内毛细胞向中枢提供平行的通道,但每个II型神经节细胞外螺旋纤维在行进中支配约30~60个外毛细胞,由数目很少的II 型耳蜗神经节细胞向中枢提供很多外毛细胞整合的信息[8]。

Sobko w icz等[9]曾利用双盖玻片装置(maxi-mo w sli de asse mbl y)加动物血清体外培养小鼠Corti器,全基底膜银染,胞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 RP)标记细胞,电子显微镜下观察S GN外周投射模式的发展变化,其过程较复杂。本实验将Corti 器平铺在多孔培养皿中的鼠尾胶内培养,操作相对简单,培养基用的是去血清营养液,化学成分固定,排除了影响神经生长的外在因素,并可根据需要改变培养条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对银染和H RP 染色来说,特异性强,可以区分I型和II型螺旋神经节纤维发育的不同阶段。但本实验同时存在以下不足:T MRD(t et r a met h y lr hoda m i ne?con j u g at ed dext r an)可以特异性的示踪I型S GNs及其树突,有效的将两型神经突区别开来,但是其染色必须涂在神经纤维新鲜的断面上,本实验对刚取下的胚胎鼠耳蜗应用T MRD染色,培养后镜下显示只有I型S GNs胞体着色,分析原因可能为:①T MRD对新生神经纤维产生毒性,使神经纤维退缩消失;②浸泡在培养液中的Corti器,T MRD被稀释,不足以染色神

图1

E16小鼠Corti 器体外培养2天螺旋神经节细胞树突向外生长并支配毛细胞a 、b 、T UJ1染色(绿色),显示两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和纤维(×20);c ,p eri p heri n 染色(绿色),显示II 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和纤维(×40)。RF (r adial fi bers ):放射纤维;O HCR (out hair cell r e g i on ):外毛细胞区;S GNs (s p ir al g an g li on neur ons ):螺旋神经节细胞

图2E16小鼠Corti 器体外培养3天全基底膜铺片T UJ1染色(绿色)(×20),显示两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和纤维。HC (hair cell ),毛细胞;RF (r adial fi bers ):放射纤维;S GN (s p ir al g an g li on neur ons ):螺旋神经节细胞;CA I (cent r al affer ent i nner vati ons ):中央传入投射图3E16小鼠Corti 器体外培养3天放射束和内螺旋丛形成a ,b ,T UJ1染色(绿色)(图a ×40,图b ×20),显示两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和纤维。I SP (i nner s p ir al p l exus ):内螺旋丛;OSB (out er s p ir al bundl es ):外螺旋束;S GNs (s p ir al g an g li on neur ons ):螺旋神经节细胞图4E16小鼠Corti 器体外培养4天内、外螺旋束形成a ,b ,c ,d ,T UJ1染色(绿色)(a ,b ×20,c ,d ×40),显示两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和纤维。I SP (i nner s p ir al p l exus ):内螺旋丛;OSB (out er s p ir al bundl es ):外螺旋束;S GNs (s p ir al g an g li on neur ons ):螺旋神经节细胞图5

E16小鼠Corti 器体外培养3天(图b 、d 、f )和出生当天(P0)(图a 、c 、e )毛细胞和S G N s 树突的发育a ,b ,p hal loidin 染色(红色),图中显示毛细胞;c ,d ,p er i p her in 染色(绿色),显示II 型神经节细胞和纤维;

e ,

f 分别为图a ,c 和图b ,d 叠加后的图像,×20

经远端;③随着纤维的增长,I型S G N s吸收的T M R D相对不足,从而无法染色。所以本实验不能对I型S G N s树突单独染色,如何利用T M R D或其它染色剂示踪体外培养的I型S G N s树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本实验体外培养的带R osenthal隧道的基底膜,S G N s保持了与在体发育相同的外周靶支配模式。在此模型中,传出纤维和S G N轴突缺失,大部分S G N外周纤维还没到达毛细胞,因而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研究螺旋神经节树突发育的替代模型。4参考文献

1H uan g L,T horne P R,H ousele y G D,et al.S p at iote m p oral def ini t ion of neur i te out g ro wth,ref ine m ent and retract ion in the develo p in g m ouse cochlea[J].Develo p m ent,2007,134: 2925.

2W an g Q,Green S H.Funct ional role of N T?3in s y na p sere-

g enerat ion b y s p i ral g an g l ion neurons on inner hai r cel ls af ter

exc i totoxi c trau m a in vi tro[J].J N eurosc i,2011,31:7938.

3E vans A R,E uteneuer S,C havez E,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12289256.html, minin and f i-

bronect in m odulate inner ear s p i ral G an g l ion neur i te out g ro wth in an in vi tro al ternate choi ce assa y[J].Dev N eurobiol,2007,

67):1721.

4宣伟军,丁大连.小鼠耳蜗毛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3:121.

5刘英鹏,鄢开胜,王建亭,等.新生大鼠耳蜗Cort i器体外培养及其转基因表达[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127.

6Fekete D,Ca m p ero A M.A xon g uidance in the inner ear[J].

Int:J Dev Biol,2007,51:549.

7Dr iver E C,K el le y M W.Transfect ion of m ouse cochlear ex-p lants b y electro p orat ion[J].C urr Protoc N eurosc i,2010,4: 4.

8R ubel E W,Fr i tzsch B.A udi tor y s y ste m develo p m ent:p r im a-r y audi tor y neurons and the i r tar g ets[J].A nnu R ev N eurosc i, 2002,5:51.

9Sobko wi cz H M,Lof tus J M,Sla p ni ck S M.Ti ssue cul ture of the or g an of cort i:p art I[J].A cta Oto?lar y n g olo g i ca,1993, 113:1.

(2012?05?11收稿)

(本文编辑)

钱伟长的故事

钱伟长的故事 1.在所有的学习阶段,他都表现得十分刻苦,在国外做研究工作时更是废寝忘食的读书,他和导师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一次,他应邀给国内大学生讲有关学习问题时说:“世界上没有天才,人的所有才能都是后天获得的,学习就要勤奋刻苦”;他诚恳地告诉同学:“大学毕业后,我也没停止过学习……我现在每天学习时间还比你们多,我每天晚上八点开始,这是我的学习时间,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学习的……” 2.1996年钱伟长把在上海市非线性科学会上的发言发言《谈谈非线性科学》交给《自然杂志》发表,此文成了《自然杂志》1996年复刊后的卷首篇。其中关于数学工具与工程技术关系的论述给人影响很深。钱伟长说:“做一番事业,用的工具要恰到好处,目的是解决问题。就像屠夫杀猪要用好刀,但这把刀刚好就行,不要整天磨刀,欣赏刀,磨得多好啊!那是刀匠的事。”钱校长还说说:“不要做刀匠。要做屠夫,去找最合适的刀,去杀最难的问题。”这段话无论是对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对普通人都是有启发的。 3.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这件事被转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当时,钱伟长正在这个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钱伟长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了。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这一招很灵,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曾不胜感激地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与德军玩了个雕虫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即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 4.钱伟长晚年当了上海大学校长,在学校门口处的巨石上面刻着他手书“自强不息”四个字。上海大学新校区里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各幢教学楼之间都有曲折回廊相连,两旁的树木错落有致。这些都来自钱校长的创意:让师生在课间转移时既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又可以赏心悦目,调节精神。连学校的食堂和招待所都冠以文雅的名字:乐乎楼、水秀楼……并有名家题写的匾额,使校园里处处充盈着浓浓的书卷气。当然,作为大学的根本乃大师,而非大楼也。 5.当年他考清华时,有一道历史题,要写出二十四史各卷的名称、卷数、作者和注校者等,考生中仅他一人全对。他的作文《梦游清华园记》令阅卷的老师击节赞赏,然而他为了科学救国,要求改学物理,被吴有训教授婉拒,因为他理科基础太差,四门功课一共才考了25分。但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不仅改变了教授的看法,还成为享誉世界的一代力学大师。1995年7月22日杨振宁来校作报告时,会前钱校长开场白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还教过我数学。”杨振宁答:“钱伟长当年在清华可是一个有名的田径运动员哩!”。令人感叹的是:钱伟长当时18岁,身体瘦弱矮小,被学校田径队婉拒。但他亦经过自己的刻苦锻炼,终于成为校越野代表队的主力队员。并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跨栏季军。 6.1935年,钱伟长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当初,他选择物理专业,不是因为专长,而是出于一个年轻学子的爱国之情。考清华时,钱伟长的国文和历史特别出色,每门都是100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极差,4门课加起来只有25分,其中,外语是0分,物理是5分。基于这种情况,他顺理成章地选择清华大学中文系。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了。钱伟长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他主动要求改学物理,找到理学院的院长叶企荪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结果,他们都建议钱伟长读中文系。为此,钱伟长缠了吴有训一个星期。吴有训每天8时上课,他6时30分就等在他的办公室。由于不堪纠缠,吴有训只得答应了。不过,他与钱伟长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在一年内,钱伟长的数学微积分和物理成绩在70分以下,就将他退回中文系。钱伟长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饭、睡觉,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业上。吴有训有心栽培,经常教他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钱伟长的成绩迅速提高。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物理及格了;学年结束,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都达到80多分。清华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后来出国留学,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西学东渐,国学衰微之际。钱伟长就出生在一个具有国学功底、创办新学的贫穷的诗书家庭。在

钱学森

简介 清华学堂计划之钱学森力学班定位于工科基础科学班,以工程力学系为主,联合航天航空、机械、土水等学院等的8个系,借助于全球范围顶尖学者的力量共同建设。 本班致力于营造一个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勇于探索、个性化发展,养成批判性思维,厚植数理基础,国际视野,提供想象和充分发挥的空间,长期目标是培养能引领力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发展,具有优秀人文素养和突出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学术大师。 主要措施为: 1)本/硕/博贯通培养,动态流动管理(两次分流、三级出口、选拔新的优秀学生进入); 2)建立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 3)小班授课、导师制、配备最优秀师资队伍,聘请著名学者和国际力学大师授课; 4)通过与世界顶尖大学和国家重大工程合作,为学生搭建今后发展的更高平台。 历史背景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创立于1958年。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院士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为清华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清华力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使清华力学成为全国力学学科的一面旗帜,并在全国历次高校力学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第一。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具有一流的师资,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博士生导师3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已有12位毕业生成为院士。自1999年教育部设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来,本学科有13篇论文获奖,占全国力学获奖篇数的一半。

工程力学系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位居清华大学前列,在全校综合教学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固体力学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骨干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 清华力学学科不仅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固体力学团队近十年来在多项重要指标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十,成为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人才培养核心基地。已有一大批毕业生去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欧美名校继续深造,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担任教授,或在微软、通用、壳牌等国际著名工业集团担当主管。 核心理念 “钱班”的定位是工科的基础、精英教育。“钱班”工作组的使命是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教育和帮助有很大抱负和天分的学生,成长为有突出创新能力和优秀人文素质的杰出人才。结合国情校情,借鉴加州理工等国际名校的办学模式。主要实施途径是:精选好苗、广揽名师、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导师制)。 在选材方面,强调兴趣、阳光、自信、抱负。在育人方面,先教学生“为人”,再教学生“为学”。在教学方面,努力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钱班”工作组的努力方向,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性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平台和氛围,致力以如下几点: 引导学生深耕基础;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拓展视野; 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批评精神、沟通能力); 搭建更高的今后发展平台(本-硕-博统筹、国际名师、国家重大工程)。 首届钱学森力学班学生感言周文潇重庆理科投档分第一名

【通知】关于2020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的实施细则

【通知】关于2020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的实施 细则 原标题:【通知】关于2017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的实施细则 根据《上海市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2016-2017学年 上海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于9月10日开始评审,国家励志奖学金最 终获奖名额为778名. 一、奖项设置: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 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国家励志 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5000元. 二、上海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学制期内),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本学年学习成绩优秀或学习成绩有显著进步者,当学年所修学分数应不小于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学分数的90%;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经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6.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7.具有自我解困的意识,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三、评审要求: 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按学年申请和评审.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为高校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同一学年内,同一学生只能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三项中一项. 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三项中的一项. 名额分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法学院

钱氏的来源介绍

钱氏的来源介绍 钱姓,中华姓氏之一,吴越国姓,是一个源流较少但分布广泛的姓氏,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钱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钱氏主要分布在江苏彭城郡(今徐州市),江苏下邳郡(今江苏西北部),浙江吴兴郡(今江苏宜兴一带)。因政治原因(吴越国纳土归宋,助力中华一统)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实际上按人数排名是当时的第四十大姓。钱姓早在西周就已获姓得氏,由彭姓演变而来,但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有隐士钱丹一人。钱姓族人这时的活动范围仍只局限于其肇基之地的彭城及其周围地区(今江苏徐州一带),至于关中钱姓则是湮没无闻了。进入秦代,钱姓人中才有当时地属关东的下邳(如今江苏睢宁)名士钱产因才能出众、节操高雅被朝延任命为御史大夫,因此诏令一出,钱产顿时声名鹊起,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的钱姓也变得家喻户晓,从此进入天下著名姓族之列。 钱姓起源一、源于有熊氏,出自周朝颛帝裔孙彭孚的官名,属于以官职为氏。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之裔孙孚,官拜周钱府上士(掌管国家财政官职)。据《通志;氏族略》、《姓谱》等书记载,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在祖父去世后继为天子,掌管中原地区。他执政期间,中原各部落氏族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人口迅猛增长,土地日趋紧张,部族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面对此种情况,颛顼决定重新分封天下,他将自己的八个后人分别分封到己、董、秃、坛、曹、斟、芈(mi)等地,

让他们各自建立方国独立发展。这些方国名称后来陆续演变为相应的姓氏,成为中国南方早期主要八个姓氏的来源。其中彭国传至颛顼曾孙吴回时,帝喾委托吴回接替其兄长重黎的火正之职(掌管火种的官),史称火正祝融。这些别子以后就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他们的土地和名位也由各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这些别宗的宗子,对于“大宗”而言,他们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宗族内,则为族长,就是“大宗”,史称“别子为相,继别为宗”。因此,彭祖的各支庶子孙多改换姓氏以有别于嫡系,其中有一支把“籛”字去“竹”头简化为“钱”,于是便形成了后来的钱姓。清朝人王相所著《百家姓考略》记载:“钱,征音。彭城郡。系出铿氏。彭祖姓籛名铿,支子去竹而为钱氏。” 二、源于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各族人民相互交流融合,积极汲取彼此的优秀文化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打上了民族融合的烙印。以姓氏为例,在古今很多少数民族当中,都可发现汉姓的使用,如在当代的满、回、苗、壮、蒙古、彝、藏、黎、土家、哈尼、布依、纳西等民族中都有钱姓的存在。当然,他们无论从血统还是来源上都与由彭祖或彭孚而来的钱姓主源有所不同,情况也较为复杂,具体来分,其中有些是汉族融入者,有些则是各族中依形势自行改姓者。 三、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五代时钱镠曾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历时86年之久,是时境内安宁,人民富足,有不少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资料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

钱学森生平介绍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名师简介

中国当代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品赏”之黄爱华:雄逸舒朗 (2008-03-10 15:16:58) 转载▼ 分类:同行评价 标签: 教学艺术 杂谈 “中国当代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品赏”之 黄爱华:雄逸舒朗 [名师简介] 黄爱华,男,1966年出生,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深圳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两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课堂教学评比,获一等奖。他应邀在全国24个省市教学研讨会上作观摩课、示范课,并作专题讲座100多场。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180多篇。曾主持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苏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审稿人。 出版学生读物计十二册约60万字,教师教学参考用书200多万字。教学专著有《黄爱华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黄爱华与智慧课堂》。 [主持谈艺] 雄逸舒朗 ——黄爱华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美学解析 《四川教育》编辑余小刚 把职业之乐、数学之美、研究之趣契入个体生命的幸福场景,在中国当代名师中,黄爱华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他这样作自画像:“在人有限的生命里,我比从前越发地加快了步履,我像先贤那样挤时间读书、学习、钻研、琢磨;我仍携带教具去异地交流,下一站永远会在不远处等着我。我相信,探索是幸福的,创造者是幸运的……人群中闪现出一个相当风趣、富有干劲、生气,每个毛孔都散发出活力的人,我看到,那就是我,和从前别无二致。多了的,是步履的更加稳健。”黄爱华是教育的“行者”,所谓“行者无疆”,时代的挺进,总会携挟新的教育哲学迫使教师以行动为之注解,以探究为之丰富;黄爱华是教育的“歌者”,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教育需要的是,以事业超越职业,以热情超越责任,以不断探索超越按部就班;黄爱华是教育的“智者”,所谓“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教育职场中保持无限活力、乐此不疲并享受其中,方为教育的“智者”。

中国前三强

中国三钱简介 一提到“三钱”——这个最初由毛泽东主席喊出的“别号”,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地想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为给祖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他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他们在给我们国家带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一个时代的自豪感。 伟哉,科坛三钱!他们的爱国情绪、拼搏精神、智慧之光,永远昭示、激励国人。 钱学森 钱学森 钱学森是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美国人一时疏忽放走了他们曾经控制下的、这位当年美国海军次长认为“至少等于5个师兵力”、后来享誉世界的航空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应用软科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钱学森的脑袋的确与众不同,仿佛里面藏着一座智慧的金山,又似乎装有一堆留给明天的秘密 钱学森 。 个人履历 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回国前,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49年中秋节,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边赏月,一边倾诉衷肠。在这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钱学森萌发早日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就在钱学森积极筹备回国事宜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国内掀起一股疯狂的反共逆流。钱学森涉嫌学院马列主义书记威因鲍姆的案件,美国政府决定取消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同时指控他

是美国共产党员,非法入境。钱学森一边据理驳斥美国联邦的指控,一边正式申请回国。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移民局突然勒令他不准离开美国,海关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1950年9月6日,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非法拘留,引起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愤慨。钱学森的导师、人称"超音速飞行之父"的冯.卡门教授多方奔波,终于把他保释出来。然而,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有放过对钱学森的迫害,千方百计设置障碍阻止他回国。为了麻痹美国当局,钱学森另行选择"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令人可笑的是,当时美国当局对工程控制论跟军事的关系还蒙在鼓里,毫无察觉。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盯梢,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信中夹带一张香烟纸,香烟纸上写的是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迫切请示通过外交途径帮助他早日回国。于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国大使王炳南拿着钱学森的亲笔信,指名道姓地要求美国允许钱学森回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中美参议以尽快交换战俘为前提达成协议。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回国,祖国也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位游子的回归。 为国效力 风华正茂的钱学森回到祖国,正赶上空军建设战略方向的研究。面对帝国主义飞机肆意侵扰我国领空的现实,不少人认为要建设强大的空军,首先必须研制飞机。钱学森却提出搞导弹。此语一出,四座皆惊:导弹深奥莫测,连美苏也都刚刚起步,我们"一穷二白"怎么搞?钱学森分析说:"飞机要重复使用,对发动机材料等要求很高,我国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而导弹是一次性的,材料难度小,主要靠脑袋,中国人聪明,完全能解决制导和自动控制上的难题。当年亲耳聆听钱学林讲话的何祚庥院士往事时激动不已:"钱学森真是颇具创新胆识的大科学家,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 果然,在钱学森主持研究下,中国导弹后来居上,大出风头。如今,国产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捍卫着祖国的安全,国产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我们为当年钱学森那极具创新价值的思维而深感幸运和自豪。 钱伟长 钱伟长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就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等,他先后担任中国多所名牌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名誉校长,校董事会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并且曾连续5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钱伟长作文素材

钱伟长作文素材 作文角度:1.爱国2.惜时3.高尚4.奉献自己,造福他人 人物介绍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 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 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 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被誉为“力学之父”,“万能科学家”,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科学界著名的“三钱” 事迹简介 钱伟长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很多,从文科到理科,从力学到应用数学,从物理到教育再到社会活动,这些领域都有他活跃的身影。每一方面他都堪称专家,他说:“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位伟大的“万能”科学家一生都在学习、研究,一直奉行为国而学的使命。 1931年,他通过考试获得了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厦门大学的入学机会,最后擅长文史的钱伟长按照叔父钱穆的提议,选择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在清华大学的六年里,瘦弱的他从对运动一无所长,成长为多种体育项目代表队的队员。身高也从进清华时的1.49米长到毕业时的1.65米。体育赛事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而且更锻炼了他的耐力和意志。 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他弃文从理,最后成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出色的毕业生。 1939年,在昆明西南联大,这对志同道合的新人在日寇飞机的轰炸声中举行了婚礼。 1939年秋,新婚刚刚三周的钱伟长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结束后,钱伟长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83年,他任上海大学校长,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钱伟长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钱伟长的一生都在超越自己,直到他生命的后期他还在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了祖国的发展,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精神光辉永远普照中国大地。 名人轶事 二战期间略施小计,助伦敦免遭德军导弹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这件事被转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当时,钱伟长正在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钱伟长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

钱学森生平介绍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了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弃文从理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从没有学过,考0分。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他听从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谁能料到,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 走向。这一天,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九一八”事变。侵略,以中国军队的退让告终。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 己造嘛。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他想转到物理系,于是几次跑去找系主任吴有训。这让吴有训为 难了——钱伟长的数理化实在糟糕。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读一年,如果化学、物理和高数都考过70分,就允 许他转系。 那一年,钱伟长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 学上。但一开始效果很不好,每周课堂测验,他一连七个星期都不及格。 物理系第一学期的课程中,由吴有训亲自讲授普通物理。他劝钱 伟长:不要上课只顾记笔记,重要的是仔细听讲,力求当堂听懂,课后用自己的语言择其关键简明写出。吴有训知道钱伟长的英文底子薄,特地找来一本中译本物理讲义,便于他查阅。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到学年 结束时,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科目的考试成绩都拿到八十多分,得到了以严格著称的吴有训的认可。 在清华物理系的四年,钱伟长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底子。当时物理 系教授周培源、萨本栋、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五位,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系里经常有研讨会,时有欧美著名学者诸如玻尔、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着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着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 钱伟长,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钱伟长,是我们常说的三钱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在多个领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简介,1931年,钱伟长以物理5分、数学和化学总分20, 中文和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改学物理学。1940年钱伟长到加拿大留学,主学弹性力学。1941到1942年,钱伟长主要研究雷达波导管内电抗和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1942年获得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博士。在1942年到1946年期间,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总工程师,是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学生。钱伟长从事了火箭弹道、火箭空气动力学设计、气象火箭以及人造卫星轨道、降落伞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奇异摄动理论论文,成为该领域奠基人。 1946年,钱伟长归国,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教授。1954年到1958年,任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钱伟长

成为中国民主同盟多届名誉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和暨南大学校长。钱伟长的主要成就在物理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方向,另外在弹性力学、摄动方法和变分原理领域也取得卓越成就。 钱伟长简介里了解到钱伟长对力学贡献很大,是力学奠基者之 一。并且钱伟长对中国教育事业十分关心,为人很谦逊,成为后辈的楷模。 钱伟长最大的贡献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称为是中国的“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他一生精于学术,一心报国,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钱伟长最大的贡献是什 么呢? 钱伟长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他对于我国的力学研究、 力学教学、数学应用以及高等教育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在学术领域,钱伟长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在物理学方面,钱伟长解决了他的老师冯;卡门未能求解的圆薄板大挠度问题,他用奇异摄动理论解决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并出版了《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他所提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解法被国际力学界称为“钱伟长方法”。作为国内的力学研究奠基人,钱伟长所带领的中国广义变分原理科研队是世界上仅存的两个学术中心之一。 正如钱伟长所说的,国家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为了支援我国坦克野外作战,他查阅各国资料,成功的研发了领先于国际水平的大电流高能电池,建立了锌空气电池厂。不仅如此,钱伟长还曾致力于中文信

大学生金融行为特征研究报告

钱伟长学院2013级暑期创新实践项目研究报告 序号:3 大学生金融行为特征研究——基于上海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 课题组长: 徐文佳 课题成员: 朱添琪江鑫光饶津渝付思雨 袁书悦 指导老师: 桂詠评 钱伟长学院 2014年8月

摘要 大学生是居民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当前,由于大学生金融知识较为匮乏,资金不足,金融教育较为薄弱,其金融行为的积极活跃度也较低。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很有必要,直接关系到其将来能否合理利用资源,能否快速安全地进行理财、投资。加强大学生金融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培养金融行为能力,承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积极责任,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社会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研究报告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绪论、文献综述、大学生金融行为特征的描述性研究、大学生金融行为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最后是对策思考。通过项目研究,结论是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金融知识不够广泛、金融行为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主要建议是,学习理财知识,提高理财能力。 关键词:金融行为;个人理财;金融教育

目录 摘要............................................................ - 2 - 第一章绪论..................................................... - 4 - 第二章文献综述................................................. - 6 - 第三章大学生金融行为特征的描述性研究........................... - 8 - 一.对宏观金融的认知与专业选择有关.......................... - 8 - 二.金融行为与父母理财行为以及代际、同辈群体间交流有关...... - 8 - 三.信用管理行为不活跃...................................... - 9 - 四.结论.................................................... - 9 - 第四章大学生金融行为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11 - 一.大学生金融行为特征的问卷调查........................... - 11 - 二.大学生行为特征的调查数据分析........................... - 11 - (一)参与调查的同学分布................................ - 11 - (二)受访同学的性别比例................................ - 12 - (三)宏观金融的关注度.................................. - 12 - (四)现金管理行为...................................... - 12 - (五)储蓄行为.......................................... - 14 - (六)投资行为.......................................... - 15 - (七)信用管理行为...................................... - 17 - 第五章建议反馈................................................ - 19 - 参考文献....................................................... - 21 - 后记........................................................... - 22 - 附录........................................................... - 23 - 一.文献研读分工表......................................... - 23 - 二.报告论文撰写分工表..................................... - 23 -

网络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

网络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钱伟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学习研究会的项目组成员,下面是一份关于当前网络中热点问题的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网络中热点问题的看法。您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衷心感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3、您的学科: A、理工 B、人文 C、经管 D、艺术 E、其他 4、您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 A、非常关注 B、一般 C、偶尔 D、不关注 5、您最喜欢关注哪些方面的网络热点问题?(多选题) A、国际大事 B、财经股票 C、民生资讯 D、政治话题 E、文体娱乐 F、科技前沿 G、其他 6、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网络热点问题? A、电视 B、网络 C、报纸 D、广播 E、他人转述 F、其他 7、你为什么关注那些网络热点问题?(多选题) A、娱乐、放松心情 B、丰富课余生活,增加谈资 C、了解社会动态,关注国家大事,拓展自身见识 D、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E、其他 8、您经常参与网络热点问题的讨论吗?(参与过的接着做第9题,没参与过的请跳至第10题) A、经常 B、偶尔 C、从来没有 9、您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讨论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有话要说,一吐为快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凑个热闹,无聊说说 D、事关个人利益才发言 E、 10、您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受谁影响? A、老师 B、同学 C、家人 D、网络名人 E、不受影响 F、其他 11、现在网络上会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A、应该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B、网络论坛有利于政府了解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观点看法,从而制定相应对策。 C、可以充分展现公民的言论自由,为群众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D、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侵犯隐私权;错误虚假的言论对公民的误导等。 E、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网络言论的监管;公民也应该提高相应的法律道德意识,不能发表虚假的、危害社会和个人利益的言论。

我校聘请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担任“钱伟长讲座教授”,这是我

我校聘请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担任“钱伟长讲座教授”,这是我校在国内聘请的第一位“钱伟长讲座教授” 今天上午,聘请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担任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 仪式在校办公大楼五楼会议室举行,这是我校在国内聘请的首位“钱伟长讲座教授”。聘任仪式由航空宇航学院院长许希武主持,校长胡海岩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亲自给范钦珊教授颁发聘书和校徽。范钦珊教授表示,将为我校创建高水平的基础力学教学团队、进一步推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创建国家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的二期建设等提供指导,范钦珊教授还欣然表示将酬金的一半作为奖学金奖励给南航基础力学学习优秀的同学。 范钦珊教授简介: 范钦珊,江苏如皋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教育部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组组长,国家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项目总负责人,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750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7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在全国作过200多场关于教学改革的报告与示范教学,出版教材21部,教学软件6套,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首届教学名师奖。 范钦珊教授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教学改革研究,特别是开展研究性教学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取得了一大批突出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在全国力学界和教育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很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介绍 (一)清华大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4月29日,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当时为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改办大学,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成为当时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国立清华大学”实行“教授治校”,体制,实施“通才教育”,学制四年,共设文、法、理、工四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迁回原址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48 年12月,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开始了新的纪元。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大学。 (二)清华大学有关统计数据 面积:404.6公顷。 建筑面积:239.2万平米 院系:15个院,55个系 专业: 本科专业62个 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专业159个;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科、专业123个 学生:本科生14285人; 硕士生14090人; 博士生6994人 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3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 教职工:7062人 (三)清华大学校园

“清华园”现泛指清华大学校园。原来则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室园林。 清华园原是熙春园的一部分。熙春园是康熙的行宫,与圆明园同期建设,后各代皇帝世袭。至道光时分赠子女。熙春园被分为两处:西部称“近春园”,东部仍用“熙春园”旧名。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易园名为“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被毁于兵火,沦为“荒岛”。清华园则幸存完好。 今天的工字厅大门是原清华园的二宫门,现悬挂于工字厅大门上的匾额是咸丰皇帝的御笔所书。 清华校园变迁图 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建校前清华园的主题建筑。因其前后两殿之间以短廊相接,俯视似一“工”字,故得名。 建校初期,工字厅是学校文化娱乐和重要交往的中心,东厅为音乐室,西厅为阅览室,后厅则是接待重要外宾的场所。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曾在这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