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海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

中国近海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

1 中国近海晚期断裂发育、分布特征

晚期断裂活动因盆地和坳陷发育、发展过程不同,地质结构不同,区域应力场作用不同,基底断裂的发育、分布不同,在不同盆地、不同坳陷、不同部位,晚期断裂发育、分布情况也不同。

中国近海陆架、陆坡区分布着10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包括陆内裂谷断陷、陆缘裂谷断陷、弧后裂谷断陷、走滑伸展断陷四种主要盆地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盆地,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一是伸展张裂阶段,形成半地堑断陷;二是热沉降阶段,形成坳陷。其中经历了破裂不整合。无论哪类盆地,基本上都是在前第三纪基底上开始的,在早第三纪都是受伸展构造影响,盆地内由于裂陷,出现规模不同、数量众多的基底张性断裂,沿每一条断裂伴生出一个半地堑的断陷。这些彼此分割的半地堑之间是一个相对隆起区,也是半地堑断陷沉积的近物源区,这构成了盆地早第三纪多凸多凹、凸凹相间的常见沉积模式。在中国近海,这些控制凹凸的边界断裂,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主要沿北东方向展布,叠瓦状排

中国近海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

龚再升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 100027)

列;绝大多数是继承性发育的,对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都起着重要作用。并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晚期断裂的发育和分布。

中国近海盆地晚期断裂发育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1 晚期断裂越来越发育

如渤海海域的断裂自前第三纪至早第三纪、晚第三纪、第四纪,越来越发育。第三系底部的断裂主要发育在现在的隆起及凹陷的边界上,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是形成早第三纪裂谷箕状断陷期湖相沉积的主控因素[2]。以后,在裂谷断陷和裂后热沉降过程中,断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1.5?2Ma期间,出现断裂高峰,从断裂的条数统计看,同一地区晚第三纪底的断裂数量大约是早第三纪底断裂的3?4倍,沿郯庐断裂带及渤西断裂系,派生出许多东西向和北东东向的断裂。这些断裂有以下特征:(1)断裂发育层位浅,不少断裂直达海底,从高分辨率海底工程地震剖面(从海平面至以下250m左右)上可见,大约在海底以下80m 存在明显的不整合,大约是全新世与更新世之间,离现在仅1万年左右,确切地质

摘 要:中新世末至今是中国近海第三纪盆地裂后热沉降最活跃的时期,伴随着裂后构造再活动,断裂活动也十分活跃。断裂是这一时期新构造运动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5.3Ma 以来)的断裂活动称为晚期断裂活动。中国近海各盆地这期断裂活动的特征、分布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盆地,不同的构造单元也有很大差别。但无论是渤海、东海、南海北部各盆地,这一期断裂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常伴随控坳(凹)的基底断裂、区域性的同沉积断裂的继承性活动或复活性活动而伴生;这期断裂数量多,规模小,呈羽状排列;基本上均以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为主展布。这期断裂活跃的区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晚期成藏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它形成和改造了一批晚期圈闭,构成了油气运移输导系统,调整和控制了该区的油气最终成藏和油气田的定型分布。研究这一时期断裂活动的发育、分布特征,对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晚期断裂;裂后热沉降;油气成藏中图分类号:TE1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第2期

12

石油地质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第一作者简介:龚再升,男,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收稿日期2004-03-21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