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代北杂剧服饰

明代北杂剧服饰

明代北杂剧服饰
明代北杂剧服饰

摘要:《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明代北杂剧服饰的集中反映,它表明明代北杂剧服饰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融程式性、符号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特点。

关键词:明代北杂剧脉望馆穿关服饰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3) 01-

一、前言

明代北杂剧服饰,是一个起步较早但尚待深入的研究课题。据笔者考察,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是冯沅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她就以《孤本元明杂剧》中的15剧“穿关”为依据,总结出了元明北杂剧穿戴的六项原则。随后从事这项研究的还有黎新、董每戡、龚和德等人,他们考察的“穿关”数量较冯氏有所增加,分析亦趋细致,但在方法和结论上仍多承袭冯氏,未能更深入地展开研究。所以迄今为止,明代北杂剧服饰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与戏剧文学的研究状况相比,是极不相称的。因此,进一步研究明代北杂剧服饰,在今天仍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明代北杂剧服饰,不能离开对杂剧“穿关”的全面考察。明代赵琦美所辑的《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1](以下简称“脉本”),是现存唯一附“穿关”的杂剧集,其所收242种杂剧中,有102种附了“穿关”。所谓“穿关”,就是指剧中角色的装扮,包括盔冠头饰、面具化妆和服装砌末等。这些附“穿关”的剧本,赵琦美在卷末题识中大都注明录自“内本”或据“内本”校过(据笔者统计,66种附题识的剧本中,有64种作这样注明),可知“穿关”所记录的,是明代宫中演出这些剧本时的装扮实况。

王骥德在《曲律》中曾讲:“尝见元剧本,有于卷首列所用部色名目,并署其所谓冠服、器械,曰某人冠某冠,服某衣,执某器,最详;然其所谓冠服、器械名色,今皆不可复识矣”[4](P14)。显然,“元剧本”亦有类似“穿关”的记载。《曲律》成书于万历三十八(1610)年,又经过十余年增改才定稿;《脉本》刻抄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至四十五年(1617)间,与《曲律》几乎同时。也就是说《脉本》“穿关”还在舞台使用之时,元剧本“穿关”的“名色”就已“不可复识”了。这一材料表明,《脉本》“穿关”较元剧本“穿关”已有很大不同,它是明代艺人专为宫廷演戏所设计的。

冯沅君和黎新在比较《脉本》“穿关”与元剧曲词中的服饰后指出,明代北杂剧服饰和元代杂剧服饰是有关联的。从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2](P798)和宋懋澄《九籥集》[3](P218)等对明代北杂剧的演出记载来看,冯、黎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明代演出的北杂剧,既有明代新编本,又有金元旧本,故明代北杂剧服饰无疑对金元杂剧服饰是有所借鉴的。此外,明代宫廷演员主要由宦官和民间艺人组成,他们的同台表演无疑促使了宫廷对民间戏剧服饰的借鉴与吸收。从赵琦美的题识看,《脉本》中既有明人加工过的金元旧本,又有由明代世本与内本参校而成的剧本,它们都多少保留了金元杂剧或明代民间杂剧表演方面的痕迹。

所以,《脉本》的“穿关”虽然是明代艺人为宫廷演出北杂剧所专门设计的,但它实际上既继承了金元杂剧服饰的成果,又吸收了明代民间杂剧服饰中的某些构思,因而是明代北杂剧服饰的集大成者。

二、明代北杂剧的戏箱

明代北杂剧戏箱,虽未见文献记载,然从《脉本》的“穿关”而言,当已有清代李斗所说的“衣、盔、杂、把”四箱的规模了。今略去“杂、把”箱不谈,专就“衣、盔”二箱言,服饰名目就有男装188种,女装42种,动物装35种,除去相同者,计约247种。这些服饰经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了367(不包括纯粹的动物装)套服装,涵盖了仙凡两界各行业、各阶层人物的服饰。这些套装,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型:若就所装扮角色的现实性而言,有仙怪套装和凡人套装;若就所装扮角色的性别而言,有男性套装与女性套装;若就所扮演角色的民族而言,有汉族套装与非汉族套装;若就所扮演角色的阶层而言,有贵族套装与平民套装;若就所扮演官吏的职别而言,则有武将套装和文官套装等。下面就以仙怪、武将和女性等的装扮为例略述明代北杂剧的戏箱规模。

(一)仙怪装扮

明宫廷多演仙怪杂剧,仅在《脉本》附“穿关”的102剧中,专演仙怪的就有24种,其它涉及仙怪者,则就更多。所以朱权《太和正音谱》分北杂剧为十二科,首列一科就是“神仙道化”。宫廷演仙怪,无非“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5](P11)。

《脉本》“穿关”中的“仙怪”服饰约有118套,其中精魔服饰40套,神仙78套。从套装名目看,精魔装扮既以人服为基础,又能突出其类别特征。动物精怪如蛟精、蛇精、猿精、鲇鱼精等,一律穿“锦袄、项帕、法墨踅、直缠、褡膊”,头戴本形套头如蛟头、蛇头、猿头、鱼头等。同样,鬼卒如抱刀鬼、睡魔鬼、大耗、小耗、五方鬼、鬼力等,也穿与动物精怪相同的服饰,只是头戴“鬼头”而已。其它的精魔服饰,虽然因人而设,变化较多,但也有规律。如猿猴类邪魔多戴“夹儿头”或“夹脸”,魔女多裹“虎儿斑手帕”,魔王、大圣多戴“披厦冠”等。

与精魔服饰不同,神仙服饰数量大,等级森严。佛教神仙服饰不多,只有释迦佛、阿难、迦叶等佛陀套装和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套装等数种。道教神仙服饰比较多,囊括了不同阶层和性别道教神仙的服饰,上层者有元始天尊、东华仙、太上老君、上阳真人、太乙真人、冲虚真人的套装,中层者有“八仙”套装,底层者有天兵、执旗、掌扇、门神、神厨等的套装。女神服饰有骊山老母、梅花仙子、荷花仙子、玉女等的套装,神王服饰有四海龙王套装,武神服饰有四元帅、山神、哪咤、二郎神等的套装;文神服饰有判官,天、地、春、寿四福神、城隍等的套装。这些神仙套装基本上因神而设,但也有规律可循,如文神服饰与凡界文官服饰基本相同;神将装扮与凡间武将装扮也无多大差异,只是有的神将加穿了“金靠”或“乌靠”而已。至于那些由凡人所变的神仙、半仙,则基本穿戴凡人服饰,只是在舞台仙凡背景模糊的情况下,他们才在凡人服装上加挂一些标志性饰物以示区别,如女神在凡人女服上加挂“香串”,道仙在凡人道士服上加饰“不老叶”等。这说明明代北杂剧的服饰设计非常灵活,既能标示角色的身分,又充分考虑到了舞台服饰的简便性。

(二)武将装扮

在《脉本》杂剧中,反映历史题材的剧作很多,且多数与武将生活相关,所以《脉本》“穿关”中的武将服装,占了比例很大。若不算神怪将领和以和尚、道士或农民等形象出现的将领的服饰,武将服装约有64套。这些套装,从纵向看,包括了春秋战国、三国、隋唐五代、宋金等不同时期的武将服饰;从横向看,涵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将领、官军与绿林将领的服饰。

汉族官军将领的服饰,约有45套,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三套依次是:1,“凤翅盔、膝襕曳撒、袍、项帕、直缠、褡膊、带”,主要为普通将领穿戴,如曹仁、李肃、杨宗保、杨志等。2,“皮盔、膝襕曳撒、掩心甲、项帕、直缠、褡膊”,多为性格滑稽(净脚)的将领所用,如范当灾、蔡瑁、段志贤、夏侯渊等。3,“奓檐帽、蟒衣曳撒、袍、项帕、直缠、褡膊、带”,多为军中统帅或王侯所用,如廉颇、袁绍、杨令公、宋江等。可见,汉族官军将领的套装,具有类型性,从地位、性格或情感上把将领服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另外,从套装的构成看,汉族官军将领服饰也有规律性。在45套套装中,首先以“蟒衣(膝襕)曳撒、袍、项帕、直缠、褡膊、带”为基本组件的,约有34套,占75%;其次以“锦袄、项帕、法墨踅、直缠、褡膊、腿绷护膝、布袜、八答鞋”为基本组件,约有4套,占9%。它们构成汉族官军将领穿戴程式的基本框架,而穿戴程式的丰富和变化,则主要通过服饰组件的数量、颜色或盔帽款式的变化来实现的。

绿林将领,主要指那些啸聚山林、占山为王的武将。他们的服饰,“穿关”中仅录7套。与官军将领服饰相似,绿林将领套装也以“蟒衣(膝襕)曳撒、项帕、直缠、褡膊、带”为基本框架,但其穿戴程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服饰组件数量或颜色的变化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盔帽款式变化实现的,因为北杂剧所有绿林将领都戴“万字巾”。当然,绿林将领在被官府招安后,便改穿官军将领服装。

少数民族将领服饰不同于汉族官军将领服饰,也不同于绿林将领服饰。脉本“穿关”中的少数民族将领服饰,大约有12套,构成4种基本穿戴程式:1,“蟒衣(膝襕)曳撒、毛袄、闹妆茄袋”。2,“皮袄、战裙、皮条茄袋”。3,“白手巾、蟒衣(膝襕)曳撒、比甲、海鲮项帕、手巾、闹妆、带”。4,“蟒衣曳撒、袍、海鲮项帕、直缠、褡膊、带”。穿戴程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帽子或佩饰的款式变化来实现的。

总之,明代北杂剧的武将服饰,因民族、朝野而分为汉族官军将领服饰、绿林将领服饰和少数民族将领服饰三类。各类服饰特征鲜明,不易混淆。但又有共同性,从“穿关”看,三类套装都把“曳撒”和“贴里”作为主要的穿戴服饰,共有51套采用,约占总套数(64)的80%。曳撒分为膝襕曳撒和蟒衣曳撒两种。膝襕曳撒和贴里是明代太监的常服,如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九云:“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襬;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惟自司礼监、写

字以至提督止,并各衙门总理、管理,方敢服之。红者缀本等补,青者否”[6](P263),亦云:“贴里,其制如外廷之縼褶。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干清宫管事、牌子、各执事、近侍,都许穿红贴里,缀本等补,以便侍从御前。凡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宫长随、内使、小火者,俱穿青贴里”[7](P263)。蟒衣曳撒是明代宦官盛服,非特赐不得穿用。如《明史·舆服志三》载:“永乐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绣蟒于左右……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8](P1647)。前文已言,明宫廷杂剧多由宦官承应,他们因陋就简,以常服装扮武将,在内廷非正式的演戏活动中是完全有可能的。另外,明代武将的作战盔甲非常笨重,如果舞台上照搬生活原样,显然是无法表演的,而曳撒、贴里形制宽松、质料柔软,利于动作的收缩伸展,比较适合于舞台表演。所以,明代北杂剧武将服饰受宦官常服影响很大,至少从“穿关”的名目来看是这样的。

(三)女性装扮

明代北杂剧中男性角色多,女性角色少,所以《脉本》“穿关”中女性服装名目也就比较少,只有42种,形成了44种套装。若除去仙怪女性服饰,则只有32套。这些套装,根据穿戴者情况,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夫人套装、市井女子套装。

夫人套装主要是指官僚配偶的服装,约有10套。这些套装的特点是:1,多用“补服”,如“补子袄儿”、“补子袍儿”、“补子圆领”等;2,老年品妇,头戴“塌头手帕”,勒“眉额”。中青年夫人戴“髻头面”或“花箍”,番将夫人戴“罟罟帽”。

市井妇女套装大体分为六小类:1,尼姑、道姑套装。尼姑穿戴“僧帽、僧衣”,服饰名目与男僧同。女道穿戴“脑搭儿、边襕道袍、绦儿”,冠巾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道姑戴“全真冠”或“道冠”,道童戴“秦巾”。所以,女道冠服与男道士冠服基本相同,惟女道士均戴“脑搭儿”,区别于男道士。2,正派妇女套装。正派妇女主要指市井男子的正妻,即剧中“旦儿”或“正旦”,如张孝友妻、屠户任风子妻、商人王文用妻、孟轲妻、蔡顺母等。她们的装扮往往是“塌头手帕(或手帕)、袄儿、裙儿、布袜、鞋”。3,非正派妇女套装。非正派妇女主要指市井男子的妾或继室,行为放荡、背夫偷情或谋害亲夫,即剧中

搽旦者。她们往往穿戴“髻手帕、比甲袄儿、裙儿、布袜、鞋”。4,老年平民妇女套装。老年平民妇女服装同于老年品妇,惟不用“补服”。5,贫妇或落魄女子套装。她们穿“补纳”服,年轻者戴“手帕”,老年者戴“塌头手帕”。6,梅香套装。梅香就是使女,她们多穿戴“髽髻箍儿、比甲袄儿、裙儿、布袜、鞋”等。

从服饰名目来看,舞台上的女性角色基本上是按照明代生活中的样子来装扮的。如明代妇女喜欢包头,包头所用幅巾叫“额帕”,因妇女年龄不同而形状有所不同,故杂剧中老年妇女所戴的“塌头手帕”和年轻妇女所戴的“手帕”,就都是由“额帕”的演化而来。另外,比甲是明代妇女的便服,各阶层妇女都可穿用,在北杂剧仅用于不正派女人,较生活服饰稍有变化。

三、明代北杂剧服饰的特点

《脉本》的“穿关”显示,明代北杂剧服饰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程式性

中国古代戏剧角色装扮讲求规则、规范,所谓“宁穿破,不穿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元刊本杂剧在人物出场时,经常有“素扮”、“监扮”、“道扮”、“披秉”、“外路打扮”的提示,表明元代的杂剧演出,人物装扮已有了一定的程式。冯沅君依据其所见《脉本》的“穿关”,指出元明杂剧穿戴有六项原则:中外有别、文武有别、贵贱有别、贫富有别、老少有别、善恶有别,这个概括是正确的。但除此以外,我们还应再加上几条,即神凡有别、朝野有别(如官军将领与绿林将领穿戴不同)、男女有别、康恙有别(生病前后穿戴不同)和宗教有别等。

北杂剧服饰的程式性是基于角色服饰穿戴的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或民族等横向特征来考虑的,而对角色服饰穿戴的时代性或季节性等纵向类别往往不作考虑。也就是说,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季节的戏剧角色,如果从横向特征来看属于同一类型,则其服饰穿戴是基本一致的。杂剧服饰这种特征的产生,是与中国传统冠服文化密切相关的。《易·系辞》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之乾坤”[9](P353)。意思是说远古的黄帝、尧、舜,规范衣裳制度,并以它规范了社会。此说虽然难以坐实,但从出土的文物资料看,至迟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冠服制度已经确立了。冠服制度的确立,是服装程式化的集中反映,它明确规定了人的阶层类别和相应的服装等级,服装的款式、质地、颜色、图案等,都因阶层、性别、地位或场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这样,人们的衣装穿着便不是私人的行为,而是作为一种集体行为,被纳入到社会的法和礼的范畴。服饰成为人的标志,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职业等,都可以相应的服饰来表示,所以,杂剧服饰的程式性是古代生活冠服程式性的真实反映。当然,杂剧服饰的程式性,也是受杂剧表演主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杂剧要扮演的角色形象是无限的,而杂剧服饰却是有限的,即使财力雄厚的宫廷戏班也不无法置办所有戏剧角色的服饰,所以,制作精简而富于表现力的程式性服饰,便成为每个戏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明代北杂剧服饰是程式性的,但其程式性又不是僵化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杂剧角色类型划分的模糊性。同一大类的角色服饰,在进一步划分小类时,往往只作大体的划分,而不是象实际生活那样进行严格、详细。如文官服装,仅仅划作公子服、侯伯服、丞相服、一般品官服等几个等级,远不如生活中官服等级之细且严。再如服装的年龄类型,也只作大体的划分,老年角色穿“孛老”、“卜儿”服,少年角色统一穿“徕儿”服,中、青年角色不作严格区分,服饰穿戴基本一致。二是特殊服装的存在。北杂剧对于剧中特殊角色的服饰,在遵循类属程式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处理。如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岳飞和吕布等戏剧角色,其形象在历史和民间传说中早已定型,故北杂剧在设计他们的服饰时,就没有按照常规模式来设计,而是尽量保持其在历史或传说中形象特征。另外,北杂剧对剧中主要角色,在服饰的式样、颜色或佩饰等的设计上,常常表现出与普通角色的不同。三是杂剧服饰具有变化性。如武将服饰在体服款式相同或相似基础上,往往通过变化盔帽式样以求变化,既展现了角色服饰的类型性,又突出了角色服饰的个性。

(二)符号性

如前文所言,明代北杂剧服饰的程式性,是从服饰的穿戴行为而言的,它以简化原则为指向来维护服饰装扮角色的功能。若从符号学角度来看,杂剧服饰程

式性的建立,实际上也是杂剧服饰符号性形成的标志。不同的杂剧服饰程式,是杂剧服饰符号的不同“能指”形态;不同类型的杂剧角色,则构成了杂剧服饰符号的不同“所指”。一般而言,服饰的“所指”,是通过服饰“能指”的整体来表现的,但不同服饰“所指”间的区别,有时只需要在“能指”的某些方面加以变化就可达到。明代北杂剧服饰,正体现了服饰符号的这个特点。

1,质料的指示

在传统冠服文化中,服饰的质料往往被赋予了种种文化意味,戏剧服饰也不例外。北杂剧服饰的质料,《脉本》的“穿关”记载甚为简略,仅有金、铁、角、毡、皮、绢、纱、布等数种,涉及的服饰名目有幞头、冠、帽、盔、巾、靠、袄、裤、直身、袜等。从质料、服饰和人角色的关系看,这些质料都具有指示角色类型的符号意义。例如“皮”质料,就包含了“滑稽”和“番胡”两种含义,凡戴皮质帽者,无论是戴“皮奓檐帽”的统帅,还是戴“皮盔”的普通将领,乃至于戴“皮碗子盔”的卒子,均由净脚扮演,武艺平平、贪生怕死而又滑稽可笑;凡穿“皮袄”,系“皮条茄袋”者,则多为番胡。再如,表示“贫贱”人物,或仅戴“毡帽”,或仅裹“纱包头”,或仅穿“布”衣,或综合三者来表示,如卒子、农民、商人、乞丐之流。另外,戴铁质幞头者,多为性格刚烈暴躁之人,如呼延赞、杨七郎、黄巢、郭牙直等;穿“蓝绢裤”者则多为善武好动之流,如精魔大圣、竞技手刘千及屠户任风子等。

2,款式的指示

服饰款式可以指示人物类型,古代冠服制度是这样规定的,杂剧舞台上也不例外。剧中角色的职业、性别、年龄、性格、民族、穷通、仙凡、病恙种种情形,无不可从角色服饰的款式中得到表示。《脉本》“穿关”的247种服装名目,实际上是服饰的247中组件款式,这些组件的不断组合,成为表示不同人物的符号。它在脉本中组成了367套服饰,实际上就代表了367种角色。所以,服饰的款式,具有区别角色类型的符号意义,如在武将服饰中,同样穿“蟒衣曳撒、袍、项帕、直缠、褡膊、带”,帽子的款式不同,则表示的武将也就不同,戴“奓檐帽”者是军中统帅,戴“凤翅盔”者为普通将领,而戴“万字巾”者,则是绿林好汉。再如文臣装扮中,同样穿“补子圆领、带”,戴“兔儿脚幞头”者,往往是丞相类高官,而戴“一字巾”者,则是普通府尹级别的官员。

3,颜色的指示

《脉本》“穿关”中的大多数服饰没有注明颜色,但从注明颜色的服饰看,颜色在杂剧服饰中具有独立的符号意义。“穿关”中的颜色共有红(赤、肉红、红闪色)、绿、青、黄(金)、蓝、黑(皂)、茶褐、白(玉色)等8种,对应的服饰有裙、盔、袍、襕、绢肚、曳撒、袄、抹额、直身巾、帽、蟒衣、靠和贴里等,这些颜色的符号意义有:(1)指示身分等级。黄色尊贵,如刘备、唐元帅、黄巢、萧王等王侯,穿黄袍。青色卑贱,农民、厨子、屠户、艄公、兵卒、囚犯、商人等穿青色服饰。高级神灵穿红襕,如天、地、春、寿福神及增福神;低级神灵着绿襕,如厕神、判官、龟、鳖使者。(2)指示方位,取中国古代五行、五色、五向的观念,东西南北中五方鬼,分戴青色鬼头、白色鬼头、赤色鬼头、黑色鬼头、黄色鬼头。同样,四海龙王的头发颜色,亦以方位取色。(3)指示人物特征,灶君与火有关,故着“火裙”;雪神与雪有关,雪乃白色,故着“玉色直身”。(4)指示人物性格。如黑色表示人物刚直,性格暴躁,故项羽、张飞、李逵和武松等武将都穿黑色衣服。

4,饰物的指示

服装的图案及饰物,是服饰的附属,多数起装饰作用,但有时也有独立的意味。北杂剧服装的图案和饰物,除了部分仍保留其固有的文化意义外,多数则是用来区别角色类型的。(1)区别仙凡。如玉女、董双成、许飞琼、凌波仙女等神女,穿“花箍、补子袄儿、裙儿、香串、布袜、鞋”,与凡人郑琼梅、刘月娥、桃花女穿戴基本相同,只是多了“香串”而已。另外,四魔女比凡人女子多戴了“虎儿斑手帕”,神仙道士则比人间道士多挂了“不老叶”。这些“香串”、“虎儿斑手帕”、“不老叶”等都是服装的饰物,都用来区别同类角色的仙凡不同。(2)区别康恙。《刘千病打独角牛》中,刘千平时穿戴“攒顶、蓝直身”,生病时则穿戴“攒顶、蓝直身、手帕”,比平时多了“手帕”饰物,故手帕是他生病的标志符号。(3)区别地位、职业。“穿关”对服装图案记载不多,大体只有蟒、鹤、印花、补纳图、补子图数种,这些图案都有表示角色身分和地位的作用。如穿蟒纹服饰者,多为王侯、统帅;穿鹤纹服饰者,多为神仙或道士;穿补子服者,多为仙凡官僚及其夫人;穿补纳服者,多为穷贱之人等。另外,图案、饰物还有区别角色年龄、性别和民族等的符号意义者,不赘。

(三)实用性

北杂剧服饰是演员用来装扮角色的,角色装扮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演员扮相是否达到与角色的“似”。“似”,分为“形似”与“神似”。中国传统文化重“意”,强调“神似”,受其影响,北杂剧的角色扮演也追求神似。如何才能在角色扮演上达到神似呢?北杂剧是通过各种手段综合来完成的,如说白、唱腔、舞蹈、配乐、道具、舞台设置、面具化妆、服饰等,其中服饰是用来装扮角色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它和面具、化妆等共同构成了角色扮相。所以,相对于说白、歌舞、音乐而言,服饰似乎更强调与角色的“形似”,但若从服饰与角色的关系来看,服饰还是以“神似”为宗旨的。杂剧的舞台条件是极为有限的,杂剧要扮演的角色却是无限的。如何处理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呢?追求“神似”自然成了杂剧服饰设计的首选原则。在“神似”的前提下,如何以简便而实用的手段来装扮角色,是戏剧服饰设计的进一步要求。《脉本》的“穿关”显示,明代杂剧艺人在设计北杂剧服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1,简约的服装名目与丰富的套装

就宫廷演剧而言,《脉本》“穿关”所记的服饰名目种数(件数无法统计),并不算很多,而由其所组成的套装却相当丰富(参见上文),几乎囊括了古代各类型人物的服饰,如王侯文武服饰、仙怪僧道服饰、士农工商服饰、妓女乞丐服饰等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简便的换装方式

戏剧服饰设计的科学与否,不仅要看它能否完美地装扮各种角色,而且要看它是否便于舞台演出。明代艺人在设计北杂剧服饰时,就充分考虑了其舞台实用性的问题。前文已言,明杂剧各类角色套装数量多,且在构成上都遵循一定规律,即具体套装间的区别,往往由其部分组件的区别来表示,如通过盔帽、体服或佩饰式样的变化来改变套装类型;或者直接通过增减套装组件的数量来改变套装类型。这种套装设计为演员在演出过程的改装提供了便利。如官军武将与绿林将领的套装间区别主要是巾帽的不同,所以演员在绿林将领与官军将领之间互相改扮时,只要更换一下巾帽就行了,这样既方便又省时。同样,由普通道士改扮神道士,演员只要在服饰上增加“不老叶”即可;由凡人女子变为神女,演员也只是在原有服装上增添一串“香串”就行了。

3,整齐与协调

北杂剧服饰除了完美地装扮角色外,本身也是审美的对象。北杂剧服饰的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角色自身的扮相美,就是指角色服饰要和角色自身的体型、肤色、性格、气质和心情等达到完美的结合,即服饰和穿戴者都是自由的。二是同台角色服饰间的协调美。三是,角色服饰与舞台背景的协调美。《脉本》“穿关”对于第一、三点材料记载比较简略,我们难以了解其具体情形。对于第二点,则有一些材料供我们分析。如《虎牢关三战吕布》第一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同时在台,都穿“蟒衣曳撒、袍、项帕、直缠、褡膊、带”,服装款式一样,形成了整齐美;但三人的巾帽、服色、髯口、道具都不同,刘备穿戴“奓檐帽、黄袍、带剑、三髭髯”,关羽穿戴“渗青巾、红袍、带剑、三髭髯”,张飞“包巾、皂袍、猛髯、竹节鞭”,对比明显,尤其是“黄、红、皂”三色鲜亮而又协调,体现了协调美。另外《十探子大闹延安府》第三折,舞台上先后出现十个探子。探子在生活中的穿戴原本是相同的,如果舞台上照生活那样,舞台上探子形象就显得单调。所以,“穿关”把十个探子分作两类,一类穿戴“皮碗子盔、青布钉儿甲、褡膊”,另一类穿戴“红毡帽、青衣、战裙”。服饰截然不同,加上这两类探子交替出场,既表现了不同探子来闹延安府的情形,又使舞台上的服饰有了变化,不显呆板。《赵匡义智取符金锭》的楔子中,出现两个“净”——歪缠与胡缠,都是权豪子韩松的帮闲。两人都穿“青衣、褡膊”,胡缠戴“红毡帽”,歪缠戴“毡帽”,两人帽子颜色不一,整齐之中寓变化,十分和谐。这样的穿戴设计,既实用又美观。

四、结论

《脉本》是非常珍贵的杂剧抄本,郑振铎称它是一部“戏曲宝库”。《脉本》的“穿关”,详细记录明代演出北杂剧时的服饰、道具和化妆等方面的资料,它不仅对我们研究明代北杂剧服饰弥足珍贵,而且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演剧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脉本》的“穿关”来看,明代北杂剧服饰已具有了融程式性、符号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特点,表明中国古代北杂剧服饰至此已臻于成熟。而北杂剧服饰的成熟又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北杂剧的繁荣史,它不应只是剧本

创作的繁荣史,更应是演出的繁荣史。从北杂剧的创作来看,明代已不如元代,但从北杂剧的演出来看,明代却并不比元代逊色。明代北杂剧服饰的完备与成熟,表明明代北杂剧的演出依然是非常繁荣的。

?收稿日期:2002-08-29

作者简介:宋俊华(1968-),男,陕西富平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2G22)和广东省教育厅200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明]赵琦美.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古本戏曲丛刊.(第4集)[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4] [明]王骥德. 曲律.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 [明]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3] [明]宋懋澄. 九籥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5] [清]赵翼. 檐曝杂记[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6] [明]刘若愚. 酌中志. 中国野史集成(第27册)[M]. 成都: 巴蜀出版社,1993.

[7] [明]刘若愚. 酌中志. 中国野史集成(第27册)[M]. 成都: 巴蜀出版社,1993.

[8] [清]张廷玉. 明史[M]. 北京: 中华书局,1974.

[9]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陈寿英)

A Study on the Costumes of the North Za-Opera in Ming Dynasty

Song Jun-hua

(The Chinese Depart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Abstract:Chuanguan in the Maiwang Room Transcript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Za-Oprea is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costumes of the North Za-Oprea in Ming Dynasty. It shows us that the costumes of the North Za-Oprea in Ming Dynasty have already been in mature, and have got thre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rogram ,sign and function etc.

Keywords: the North Za-Oprea in Ming Dynasty Maiwang Room

Chuanguan costume

明代服饰

明代服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禁胡服、胡姓、胡语等措施。对民间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移民屯田,奖励开荒,减免赋役,兴修水利等,使封建经济得以很快发展。1399年,建文帝朱允坟推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南下,发生了一场明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皇位争夺战,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变”。朱棣考虑到北京是他多年经营之地,而南京总为偏安王朝,难以控制北方游牧部落,于是在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自此,北京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代注重对外交往与贸易,其中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中国外交史与世界航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待少数民族部落,明王朝采取了招抚与防范的积极措施,如设立奴儿干等四卫,“令居民咸居城中,畋猎孳牧,从其便,各处商贾来居者听”,安抚并适应了鞑靼、女真各部的发展。设立哈密卫,封忠顺王,使之成为明王朝西陲重镇。利用鞑靼、瓦剌与兀良哈等三卫,来削弱东蒙古势力等。明朝近三百年中,也发生“土木之变”、倭寇入侵、葡萄牙入侵等动乱,但各族人民之间仍在较为统一的局面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男子宫服与民服 明代服饰改革中,最突出的一点即是建国后立即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太祖曾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包括服饰在内的更制范围很广,以至后数百年中都留有影响,但由于明王朝专制,因此对服色及服饰图案规定过于具体,如不许官民人等穿蟒龙、飞鱼、斗牛图案,不许用元色、黄色和紫色等。万历以后,禁令松弛,一时间鲜艳华丽的服饰遍及里巷。 明代冕服除非常重要场合之外,一般不予穿用,皇太子以下官职也不置冕服。朝服规定很严格。另有皇帝常服,一般为乌折上巾,圆领龙袍。

中国历代皇帝服饰

中国历代皇帝服饰 礼仪之邦的古中国,礼仪的繁密主要是通过朝廷、皇家表现出来的。皇帝在何种场合穿何种衣服,都有礼仪上的正式规定。每个新建立的朝代都要重新制定本朝的舆服制度,规定服色(即为何种颜色为尊)。人们印象中的皇帝形象,都是头戴旒冕的庄重模样,其实那种妨碍视线,左顾右盼就要敲脑袋的沉重东西,皇帝最不喜欢戴,在平日和后宫燕居时,皇帝自然不会戴那个累赘。所以皇帝的服饰大致可分为礼服与常服。 具体地说,皇帝的服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冕服 冕服是帝王、诸侯们参加祭祀盛典时所穿以与冠冕相配合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分开的服制,衣和裳上分别织或绣着十二章纹饰。周代天子按照祭祀典礼的大小分别有六种冕服,除大裘服是用黑羊羔皮制作的外,另外五种都是玄(黑)色上衣,纁(红)色围裳。战国以后,冕服制度遭到破坏,直到东汉明帝时才开始恢复,以后历代沿用,一直到明代。但历代冕服制度变化很大,如冕服的种类,汉魏以后一般只有一种,但北周皇帝却有苍、青、朱、黄、素、玄、象、山鷩、衮等十二种冕服。隋、唐、宋三代虽然恢复了周代的六种冕服,但常穿的只有衮服一种,明代则只有衮服。冕服的颜色一般为玄衣纁裳,晋珐至南北朝多用皂衣绛裳,唐后期与宋、金、元各朝天子冕服为青罗衣和红罗裳,明代天子一度用玄衣黄裳。纹章则一般天子用十二章,诸侯公卿以下各代各有不同。 弁服 弁服是古代贵族男子的一种常用礼服。上自帝王、下至士大夫都可以穿用。弁服与弁相配,服装上用黑色丝衣,下用红色围裳,与冕服相似,但衣裳上不加章彩纹饰。腰系茅菟草染的绛色韦末韦后,代替冕服的蔽漆。皮弁服用细白布衣,素(白缯)裳,腰下有裥折,下系素蔽膝。皮弁服是天子、诸侯等平时翰会、朔望视朝、田猎、大射礼时穿用的服装,魏晋时形制已有变化,唐以后改为绛色衣、素裳、蔽膝、革带、白袜、黑履或舄,宋代没有皮弁服,明代皇帝又加以恢复,其他为绛纱衣,蔽膝随衣服颜色一致,用白玉带革带、玉钩鲽绯白大带,穿白袜、黑舄。武弁服颜色为赤,称韦末衣、韦末裳、韦末韦后,佩绶和韦末韦后都系有革带,鞋色与裳色一致,一般为有兵事时穿用。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中国各个时期服装

[服饰]石器时代, 起源, 中国, 纺织业 神话及传说时代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发明饲蚕和丝纺,人们的服饰日臻完备。 夏朝 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商代的服装形式,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

第十二讲中国服饰文化

第十二讲中国服饰文化(1学时) 一、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远古时代:被发文身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 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毛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 周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冠服制度――冠冕堂皇、紫绶金章 《礼记·冠仪》:“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礼记·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 汉代:紫袍玉带、羽扇纶巾。 黄袍加身: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黄色代表五行中构成万物之源的土,五方之中的中,也就天经地义代表了华夏的正色。从唐朝开始“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龙位,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黄袍始终是皇权的象征。 衣冠禽兽: 我国唐朝的袍服多以暗花为主,到了武则天当朝的“周”时,又有了一种“绣袍”。所谓的“绣袍”就是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清朝时最为明显,尤以清朝官场的官服“补子”为最。“补子”是清朝官服前后胸所绣的方形动物织样,使人一望而知其品级。 “衣冠禽兽”的成语源出于此,指的是官服上所绣的禽或兽,以区分文、武之意,只是到了后来被用来形容某种行为的败坏,而成了贬义词。 西装革履: 民国以来,由于接受西方思想、西方文化的日益增多,人们的观念也日趋与世界融合。西方的服饰也随之被国人接受,开始是中西交杂,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简洁、随意的西装逐步取代了原有的长袍马褂。 服饰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类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自然也就利用一些能够随手得到的东西来护身御寒,比如树叶、茅草以及狩猎得来的兽皮,穿着方式是最简单的披挂。 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自然物。 之后人类发明了骨针、骨锥等工具,开始了对兽皮的初步缝制,从而使披挂物能够逐渐适合身体的形状。 但是,兽皮来源很有限,而一般的树皮、树叶性脆易烂,所以韧性纤维的就开始被利用,这就扩大了人类服饰材料的来源。

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

七年级九班 李蕙茹

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汉名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荣的。二、目的意义 历史是社会的镜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地记载着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的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称历史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独特的,因为服饰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你细致地观察某个时期的服装形式、风格,会发现它恰恰把历史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我们了解了伟大祖国的服饰进化史,知道了服饰除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服饰还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及审美观念紧密相连。 三、探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又叫历史考证法。把现代的服装与古代服装联系,再进行一定的查找资料,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装史》,上网查找资料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原始服饰及其特点 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首先,原始社会的服饰表现出明显的对天地崇拜的文化特点。 其次,原始社会的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交领、右衽、系带,上衣下裳的服饰造型。第三,原始社会初步形成了以五色作服,以等级为核心的冕服制度。第四,原始社会的服饰制作原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

近十年明代服饰研究综述

以年鉴学派为主的学者倡导将日常生活纳入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使服饰一跃成为解读社会行为与物质文化的密码,“服装史似乎应该充满趣闻轶事,其实却没有那么多。一部服装史提出所有的问题:原料、工艺、成本、文化固定性、时装、社会等级制度。”[1]20世纪80年代,服饰研究随着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问世呈现出勃兴态势,该书正式奠定了中国服饰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服饰治史者无法绕开的开山之作。随着研究队伍的扩充,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效显著,形成以周锡保、周汛、高春明、华梅、黄能馥、陈娟娟等为代表的研究队伍。近年来,随着明史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明代考古文物的出土,明代服饰文化在古代服饰研究领域中逐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近40年实质性的发展,明代 服 敏,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近十年明代服饰研究综述 陈立娟,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研究意义]近十年来,明代服饰研究逐渐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研究方法]文章从通史性与专题性两个角度,[研究内容]系统梳理自2008年至今学术界对明代服饰的研究状况,以多学科领域服饰研究出发,分析社会文化史、经济学、艺术史对服饰研究的现状。同时对明代服饰的艺术特征、社会阶层、文献史料、实物证据等展开探讨,归纳与概括明代服饰研究的学术收获及薄弱环节。 关键词:服饰研究;明代文化;文献记载;考古文物 中图分类号:TS941.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131-(2019)05-0042-09 A Review of Costume Research in Ming Dynasty in Recent Ten Years CHEN Li-juan,HAN M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Over the past ten years,the research on costumes in Ming dyn ast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academic achievements.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eneral history and special topics,this paper ha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on Ming dynasty costumes in the academic world since2008.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clothing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economics and art history of costume research.At the same time,it also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social classes,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material evidence of costumes in Ming dynasty,and summarizes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weak links of research on costumes in Ming dynasty. Keywords:costume research;culture of Ming dynasty;the literature;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al relics 二零一九年十月/第八卷第五期 FASHION GUIDE 服饰导刊 42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传承其优良传统,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王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传承其优良传统,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上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关键词: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演变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中国属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茹毛饮血,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进入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约在五千年前,中国出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开始用石陶纺轮把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制成服装。到了殷商时代,随着“蚕”的饲养,人们对丝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纺织机的进一步改进,“丝”、“皂”的出现和“提花装置”的发明,制造出精美瑰丽的丝绸,服饰文化基本形成。在这一整个无阶级社会发展中,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形态文化”,男耕女织,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穿什么,穿什么是什么。所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中国至西周起就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同时,在统治机构中,还专门设立了“司服”一职,专门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的穿着。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法治”与“德治”并举,自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已日益严格。诸如东汉孝明皇帝汉代服制的确定、魏晋时期的法定服制、隋唐服制、宋太祖的新服制以及清顺治九年饬礼部制定的《服色肩舆永例》等,对不同级别不同行当官员的朝服及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图案、纹样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有的还对耆老、兵民、商人的服装也都一一定明。尊卑贵贱,各有分别,制度形态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随着辛亥革命帝制的废除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剪辫发,易服色”的“衣冠服饰”变革如火如荼。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民国政府的《剪辫通令》、《服制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改革。30年代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外国衣料的输入,各大媒体“服装专栏”的开辟,“服装表演”的纷纷举办,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的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明代服饰审美文化研究

明代服饰审美文化研究 姓名:陈杰院系:生科院学号:111494202 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之末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起思想、政治、经济、中外交流各方面都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明代人的着衣理念和服饰风格。 在思想文化方面,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出现,使人们由明初的保守安分逐步变为追求平等、表现自我的状态。这使得明代服饰由最初的“按制度着衣”慢慢演变为僭越现象频发,乃至后期,人们的服饰开始追求个性、奇异,封建服饰制度被漠视。 政治上,明初的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了,服饰上则表现为制定了较前代更为细致、详细的着装规定,并通过刑法来维护这种封建专制。这种专制使得一些汉服文明在明代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对文化继承上是有意义的,但不利于服饰的创新发展。明中后期由于皇帝疏于朝政,其政治松散,服饰法令得不到很好的执行,甚至连重臣权贵们都有服饰违规的现象,这是导致服饰出现更多的僭越现象,追逐华丽、个性之美的原因之一。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吸引着许多人弃农从商,贫富差距使富商们不甘于墨守成规,他们往往一掷千金地消费,这种阔绰也表现在服饰上追求奢华。这种奢华之风也影响着普通大众的消费观念,纷纷效仿。商品经济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明代手工业技术较前代有所发展,这为服饰的华丽之风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明代除世宗至神宗初年的“全面海禁”外,大部分时期保持者良

好的中外交流活动。明初是以官方朝贡贸易和互市为主的中外交流,并有“郑和下西洋”一段重要的中外交流史;后期,则是明神宗颇于各方压力,全面开放海禁。这些中外交流不仅给经济,也给服饰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比如朝鲜马尾裙的传入和明代对朝鲜服饰的影响。 这些因素渗透、改变着明代的服饰文化,使明代在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使汉服出现继唐代之后的又一次发展高潮。 政治的专制、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上追求平等的愿望、中外交流活动在明代服饰上都有所体现,这些汇集而成了明代服饰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宋朝的质朴、保守,辽夏金元的少数民族风格有很大不同。集于这些原因,我们从整合的角度出发岁明代服饰特点进行重新归纳,从“传统美、创新美、华丽美、个性美”的特点入手,对明代服饰进行审美分析。 酌其典型,其传统美主要体现在“盘领衣”、“龙纹图案”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美体现在“喻意美好的巾帽”、“补子补服的制定”、“纽扣的盛行”、“女装结构比例的变化”方面;华丽之美体现在“缎的流行”、“凤冠霞帔”、“丰富艳丽的色彩”方面;个性之美体现在“服饰的僭越”和“奇装异服”方面。 另外,明代被称之为集汉服之大成者,是中国古代服饰继唐代之后汉服的又一发展高峰,其服饰的精辟也继而产生了横向和纵向的影响。纵向而讲,获其影响最大的是清代服饰;横向而讲,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以朝鲜为主,有一段完全效仿明代服饰的时

明代服饰特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 「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 「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 「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是当时的流行样式 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裙边有一、二寸绣边。明初裙宽为六幅,明末时发展为八幅、十幅。 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挺拔高贵

中国明清时期到现代的服饰特点

中国明清时期到现代的服饰特点 小组成员:段青怡殷承志张帅万海霞王金龙 明代: 头戴乌纱帽,盘领袍,背有补子装饰,旁有插摆,即袍上挂全幅缯角,唐时谓之燕尾,明代则曰插摆,戴臣兔儿,领饰扣,穿比甲妇女,领饰扣,披云肩,长裙腰系大带,此为明代贵族妇女,地主家中奴婢们所穿便服,以履前头饰,福字装饰命名的履式从式样上看,肥阔端正,古朴吉样。 清代:夏朝服,披领及袖俱用石青色加片金沿,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裳行龙爪,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头戴翎冠,颈饰朝珠,内着蟒袍,外加衫服,开衩内露的是衬衫,镶滚边长袄,低领袄衫多为圆领,右对襟,琵琶襟、衽大襟,扣襻系结,高髻,花钗,身穿对襟外衣,或水田衣,长裙的上层妇女。

辛亥革命前后:20世纪初,中国服饰变化的新趋势,说明剪发易服已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以女子服饰为例,女子崇尚西式服式。“庚子以后,风气弥开,男女皆尚高领窄袖,……凡西洋服饰若花边细钮绒毛衣之属皆为常御之品,而往时之阑干挽袖均捐废矣”。中国大地上渐渐兴起一股崇洋风,从洋楼洋油洋车到洋布洋绉洋帽洋装,全成了时髦的东西,真是“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女学生装也出现了。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

解放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和政府干部的服饰风格,迅速成为城市青年欣赏和追逐的对象。“革命的、艰苦朴素的”大众化服饰成为当然主流。男有中山装、干部服,女有列宁装。所谓列宁装,其实并不是列宁曾经穿过或推介过的服式。它不过是西服改进后的女装——大翻领、大掩襟、双排扣、斜插口袋,还配一条带铜扣的腰带。

第六章 明代服装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中西服装史年级二班级 服装 C20901 G30801 时间 2010年10 月19、20 日 课题第六章明代服装第11-12 课 时 教学目标: 本章着重研究了官服制,女装中以比甲,水田衣为特色,纹样图案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要求学生把握住这一朝代的风格特征。 重点 ①官服在级别确定上十分严格,以至出现图案的集中表现,即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的补子。 ②女子服式之长短肥瘦流行周期短,即变化越来越快。 如果说补子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官服的话,那么,比甲、长裙以修长为美,则是明代女装的典型。 ③将吉祥祝词施之于图案之上,以其形象加深群众审美感受,因而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明代文化的一大特色。 ④服饰流行形成北方仿效南方,尤效秦淮,改变了原来四方服饰仿京都的局面。 难 点 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性 教学 用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性 教学过程: 第六章明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禁胡服、胡姓、胡语等措施。对民间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移民屯田,奖励开荒,减免赋役,兴修水利等,使封建经济得以很快发展。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推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di公开反叛,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南下,发生了一场明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皇位争夺战,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变”。朱棣考虑到北京是他多年经营之地,而南京总为偏安王朝,难以控制北方游牧部落,于是在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自此,北京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代注重对外交往与贸易,其中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中国外交史与世界航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待少数民族部落,明王朝采取了招抚与防范的积极措施,如设立奴儿干等四卫,“令居民咸居城中,畋(tian)猎孳(zi)牧,从其便,各处商贾来居者听”,安抚并适应了鞑靼da、女真各部的发展。设立哈密卫,封忠顺王,使之成为明王朝酉陲重镇.利用鞑靼、瓦刺与兀良哈等三卫,来削弱东蒙古势力等。明朝近三百年中,也发生“土木之变”、倭寇入侵、葡萄牙入侵等动乱,但各族人民之间仍在较为统一的局面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最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史(课件)一

总结/概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但是国际公认的是从殷商开始算,因为有器物(甲骨,青铜器),文字(甲骨文,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周朝把青铜器叫金,所以叫金文。)和古城遗址(殷虚)的明证,也就是公元前17世纪,这样算起来也就是3700多年,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如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都城的遗址。在国家的推动下,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有在位国君与关于特殊天象记载的描述,把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到夏朝的开端(禹的时代),大概公元前两千年。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发表夏商周年表,确定周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样,就有了中国历史四千年的答案。再加上估算的尧,舜两朝年代,还往上数帝喾,颛顼,黄帝三代,这么加起来,才够五千年)。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何为华夏? 《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由有服章之美开始(传统服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先正衣冠,后学做人,始于衣冠,大于博远)。问孩子们怎么理解古装和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御寒、遮羞、审美),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 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起于公元前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人们茹毛饮血,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进入石器时代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用兽皮缝制的衣服。约在公元前五千年前,中国出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开始用石陶纺轮把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制成服装。到了殷商时代,随着“蚕”的饲养,人们对丝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纺织机的进一步改进,“丝”、“皂”的出现和“提花装置”的发明,制造出精美瑰丽的丝绸,服饰文化基本形成。在这一整个无阶级社会发展中,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形态文化”,男耕女织,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穿什么,穿什么是什么。所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服饰文化进入了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服饰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如政治功能,不同形制的服饰,

《中国工艺美术史》服饰工艺美术作品赏析

《中国工艺美术史》服饰工艺美术作品赏析 《中国工艺美术史》服饰工艺美术作品赏析 《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工艺美术的知识,让我觉得中国的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每次听到老师那生动的课,心里都特别开心!在此感谢老师! 我从小就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很感兴趣,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我对这方面就是情有独钟!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们还组成了一个关于 讨论中国服饰发展的小组,大学了,我选择了服装设计学院,因此 对服饰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对中国服饰也有了更为深的着迷,想着 去探索中国服饰的发展。 因此,我开始频繁的进图书馆,进书店,上网查询资料。因为那份对服装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原始社会服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 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 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 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 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 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 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襄邑的花锦,**齐**的冰纨、绮、缟、文绣,风 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 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 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 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 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 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 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 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 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 女通用。公元前307年**武灵王颁**汉服饰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 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 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 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 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 着“上俭下丰”。东**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