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丝绸南西伯利亚文化序列

丝绸南西伯利亚文化序列

丝绸南西伯利亚文化序列
丝绸南西伯利亚文化序列

1,阿凡纳谢沃文化是南西伯利亚铜石并用时代文化,20世纪2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根据米努辛斯克盆地巴捷尼村墓地发现,并以所在的阿凡纳谢沃山而定名。[1-2]

据悉,阿凡纳谢沃文化(Afanasievoculture)大约是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从红铜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早期。相关的文物是在西伯利亚中部偏南,叶尼塞河附近的米努辛斯克被挖掘出的,但此文化的范围其实相当广大,遍及蒙古西部,新疆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的东部和中部,甚至可能扩展到塔吉克斯坦和咸海地区。

2,切木尔切克文化

3,奥库涅夫文化见p35页

4,该墓地约有50座墓葬。死者葬于无□浅穴中,皆单人葬。随葬有青铜器、石器和饰物。青铜器主要为锛、矛、短剑、大刀。锛作六棱形,銎的两侧间或附双耳,多以几何图案为饰,也有简单的凸弦纹。矛有□,有的附一耳。短剑为身柄连铸,有的柄首饰以精致的麋头圆雕。大刀仅见1件,弧背,刀柄透雕出筛格纹,柄首为2只圆雕的草原骞驴。其他青铜器有弯背斧、片状斧、戈、锯、凸刃刮刀、凿、锥、手镯等。石器有压制的刀、□,以及推测为镰刃的石片。还有磨制的白玉环。

塞伊马墓地出土的青铜短剑和铜刀

在卡马河右岸、丘索瓦亚河河口对面的图尔宾诺村,发掘两处墓地与塞伊马墓地近似。研究者把图尔宾诺墓地及其相关遗址定为图尔宾诺文化,年代为前18~前12世纪。至于塞伊马墓地所代表的文化类型,有人提出属于与图尔宾诺文化相并列的塞伊马文化,年代为前16~前14或13世纪。两支文化可以归入同一个历史文化区,其居民当与乌拉尔部落有亲属关系,推测属原始芬兰-乌戈尔人。

由于两处墓地的青铜器颇相近似,有人提出塞伊马-图尔宾诺式铜器的概念。实际上类似的锛、矛和兽首大刀在南西伯利亚曾有发现,并在西西伯利亚和外乌拉尔发现有其铸范,迈锡尼文明的竖穴墓中亦见有类似的矛,因此,不应将塞伊马-图尔宾诺式铜器视为有单一的文化属性。另有人认为,“塞伊马式”铜器曾影响中国商代文化后期的青铜工艺。其实早在商代的二里岗期(见郑州商代遗址)即有亚欧大陆迄今所知的最早的铜锛(前17~前16世纪),故此说不能成立。

5,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俄罗斯阿钦斯克附近安德罗诺沃村的墓地而命名。年代为公元前第2千纪~前第1千纪初。其分布西起乌拉尔,南到中亚内陆草原,东至叶尼塞河沿岸,北达西伯利亚森林南界。这时期的人们多居住在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中,屋顶由圆木柱支撑,房内有隔墙,以石灶取暖。居所分布在河谷、河湾等宜于农牧业的地方。狩猎经济已经衰退,锄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期形成半游牧经济。红铜、锡和金的开采,金属冶炼和青铜制造业集中在阿尔泰西部地区;当时还给伏尔加河流域一带的居民供应金属原料。墓葬多有不高的土冢,广泛流行男女合葬,随葬品的情况表明,社会已出现贫富差别,处于父系氏族阶段。据人骨测定,居民属欧罗巴人种的一个特殊类型,曾定名为“安德罗诺沃类型

6,卡拉苏特文化,卡拉苏克文化(Karasuk culture)分布的范围大约是从咸海、窝瓦河一带到叶尼塞河上游,时间约为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800年,为阿凡纳谢沃文化之后的青铜器时代文化。挖掘出大量完整的坟墓,目前至少有2000个坟墓是已知的。这个文化中重要的贸易区域则是从中国北部、贝加尔湖地区一直到黑海、乌拉山地区,造成了这区域文化的相似性。

7,塔加尔文化,南西伯利亚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布于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和克麦罗沃州东部。年代约为公元前7~前1世纪,前接卡拉苏克文

化,后续塔施提克文化。20世纪20年代,先由苏联考古学家C.A.捷普劳霍夫划定为一个文化,后由C.B.吉谢列夫根据米努辛斯克附近塔加尔岛发掘的□墓而定名。有的苏联考古学家将这一文化分为4期:巴伊诺沃期(前7~前6世纪)、波德戈尔诺沃期(前6~前5世纪)、萨拉加什期(前4~前3世纪)和捷西期(前2~前1世纪)。

8,塔施提克文化(Tashtyk Culture),南西伯利亚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布在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和克麦罗沃州东部。年代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上承塔加尔文化,后发展成为6~10世纪叶尼塞的黠戛斯文化。19世纪下半叶起曾有人对该文化的墓葬进行过发掘,20世纪2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C.A.捷普劳霍夫、C.B.吉谢列夫等主持发掘研究,1929年由捷普劳霍夫根据塔施提克河畔的墓地而定名。

“丝绸之路”上,有着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理由

“丝绸之路”上,有着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理由余秋雨 导读一个就是马背上的雄风,一个是对其他文明的关照,“丝绸之路”都给予了,所以中华文明就大了,就变得有赫赫雄风了,就成了能够和其他文明交往的这样一种文明。 (一)人类文明的第一通道,就是“丝绸之路” 主持人: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构想,在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人是把目光转向了西部,重新去审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以及它给中国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实际上在这股热潮之前,三十多年前您就开始关注西部,只身一人去了甘肃高原,开始文化之旅。在您的创作生涯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一种面向西部的心态? 余秋雨:是的,这个话题真是牵扯到我这一生的文化选择。 三十年前,我做了一个最大的行动就是辞职,辞职到哪里去?到西部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对中国文化的走向做了一个大思考,我其实是从西方文化的立场上开始进行这个思考的,为什么是西方文化的立场呢?我们确实要向西方开放,确实要接受西方的各种文化来打破我们过去的保守狭隘,但是我们在不断请教国外同行的时候,我产生一个疑问:他们的这一切都产生在近两百年前,两百年,但是我所立足的文化,那是几千年了,我们有诸子百家,有大秦、大汉、大唐、大宋,这时候西方文明还,或者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方文明,还没有走入近代的辉煌,都还没有。 所以我们和西方同行交谈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我们要寻找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个情景,就是不断问:我是谁?这个时候我就给自己下了一个任务,就是穿越百年的苦难,去寻找千年的辉煌。我们要寻找到我所立足的这个文明的根基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无论如何要辞职,远行。我觉得千年的根基是在于大汉、大唐是怎么起来的,这个一定和“丝绸之路”有关。它让中国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梁启超先生讲,中国一开始是中国的中国,后来变成亚洲的中国,后来变成世界的中国,其实从汉到唐这个时候,“丝绸之路”一开通的时候,中国就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了,这了不得。那么我们成为一个中国人或者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继承者,首先要继承的就是大汉、大唐这种思想,这非常重要。 另外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中国现在开始走上正轨了,要把传统文化拿出来,譬如把京剧说成国粹。我是研究戏剧的,京剧也确实是不错,但是京剧产生的时候,是清朝的中后期,中华文明整体已经衰败,你把衰败时期的一个文化产品当成我们中华文化的最高代表,显然我是不服气的。 譬如当时还有人说,要重寻民国学人和民国文化的辉煌。民国学人和民国文化当中是有很多不错的成果,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我们的学人虽然很艰难,但是他们吸取了西方文化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来做了一些介绍,难能可贵,但是有多大的成就,真的谈不上。而且,他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西方文化整体转型几乎不了解。他们对文化人类学,对于存在主义,对于接受美学,几乎是不了解,当然有的是在他们身后的事情了。但我们如果把民国时期的文化当作中国文化的典范,又不对。 如果完全成为西方文化要研究的一个对象,我们会有愧于千年辉煌,如果我们要把我们身边所谓琐碎的传统文化拿出来的话,就第二度有愧。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必须要去寻找真正的辉煌的理由,这个理由毫无疑问,是和“丝绸之路”有关。 我(在行走中)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文明的第一通道,就是“丝绸 之路”。一个英国人写的一本书里边提出,本来人们都把地中海当作第一通道。现在我们认真研究以后发现,第一通道是在亚洲的中心。也就是“丝绸之路”通过的地方。我当年为什么要亲自去呢?我光这么喊 也可以,亲自去呢,第一就是我们所有的文化界对这个结论一般都不会

古老的丝绸文化

引言 鑫缘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多年来的发展,现在鑫缘的丝绸产品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在产量上已赶上并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绸都:苏州、杭州、湖州与吴江盛泽。丝绸业一直是海安及至江苏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海安地区不仅是我国真丝绸出口的重要基地,同时又有着“中国茧丝绸之乡”、“中国茧丝绸生产基地”和“中国湖桑之乡”之美誉。以“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三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品牌保有量,鑫缘集团成为我国专业从事桑蚕良种选育繁育、栽桑养蚕、蚕茧收烘、制丝、丝织、真丝服饰、真丝家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研发与生产经营的品种齐全、档次较高、影响较大的集群产业。“鑫缘”牌桑蚕丝、蚕丝被、丝绸等产品研发加工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丝绵功能性整理技术、天然彩色加工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国内较有影响的茧丝绸特色产业群。实施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开发生产丝绸文化艺术创意新产品,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同时也是我国丝绸行 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史话:古老的丝绸文化 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5000年前,中国人就已成功地驯化了野生的桑蚕,利用它所吐的丝织造丝绸织物。根据我国丝绸遗存的分布地区来看,蚕桑丝绸生产早已普及到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并形成了一些地方丝绸名产。当时丝绸生产的重心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魏晋之后,北方受战乱困扰,南方经济相对稳步发展,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长江中下游特别江南一带的丝绸生产在安史之乱后发展很快,到唐后期基本形成了黄河下游地区、四川巴蜀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三足鼎立的局面。到宋室南迁,南方更加成为丝绸生产的重心,尤其是江南一带逐渐形成了很多以丝绸为主业的专业城镇,以及以此为依托的丝绸专业市场。元代起,棉花种植开始在全国各地普及,丝绸生产区域进一步集中到江南一带。至此蚕桑丝绸生产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南方大量生产丝绸,北方则大量消费丝绸。 独具魅力的丝绸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丝绸已深深渗透到历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丝绸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中国古代丝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衣的生活,而且还丰富了其他诸多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如文学、诗歌、绘画、雕刻、舞蹈、民俗等,在这些领域内总能找到与丝绸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当时东西方文化、商业交流的纽带,联系着遥远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促进了东西方商品贸易的往来,也增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中国也因此赢得了“Seres”(丝国)的美称。

古代丝绸之路与当今“一带一路”

一、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欲与大月氏联合对抗匈奴,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定目标,但自此以后,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随着西汉逐步确立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趋于繁荣。中国的商品如丝绸等沿着这条通道传入西方,而西域的大量物产也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也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蓬勃开展。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也出现并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的动荡与分裂,,丝绸之路的发展处于低潮。因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间的交往主要通过青海。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重新建立,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重新繁荣并到达顶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大不如前,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其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的地位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在唐代,中外贸易呈现海陆并举的特征,海上丝绸之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宋代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中外交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指南针在这时开始应用于航海,极大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进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中外海上贸易繁荣。宋代沿袭唐代制度,在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宋英宗时,北宋政府市舶收入达到63万贯,南宋初年更达到200万贯。泉州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中国商人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建立了直接海上联系。海上丝路出现了繁荣局面。到元朝,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维持了繁荣局面,同时由于元朝建立了版图空前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陆上丝绸之路也回光返照,重新繁荣。但自元朝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盛况。 明朝政府为防范倭寇,实行海禁政策,这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很大影响。随着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和隆庆元年明政府解除海禁,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取得了一定发展。而清代虽然在统一台湾后一度放开海禁,但乾隆年间又重新闭关锁国,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 纵观陆海丝绸之路的变迁史,我们可以看到: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状况、中国和沿线国家政局的显著影响,这使得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断变化,状态不稳定,时起时落。而海上丝绸之路受政局影响小,并且更加安全,指南针等先进航海技术的应用,更使海上丝绸之路如虎添翼,因而在历史上能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起步较早,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 根据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年检报告,上海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税收、入驻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均租金稳中有降。 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其中园区产出672.8亿,约占总产出的20%;园区主营收入50%来自租金。 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 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 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不少特色主题创意产业园。比如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集聚区等。 老厂房是重要载体 上海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老厂房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原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目前,如八号桥、M50、田子坊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具有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颇有知名度和“样板”意义。 目前,一些沪上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转型。典型的如田子坊,它将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文化、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近些年来,创意园区的功能从物业管理服务向产业要素服务转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化创意服务平台先后出现。据统计,沪上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

大鹏所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介绍

大鹏所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介绍 一、深圳市大鹏所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介绍 《深圳大鹏所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深圳市庐浮宫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深圳市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以古城文物资源衍生价值整合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园区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深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保存完善的“大鹏所城”历史文化和明清古建筑群落资源,通过创作、创造、创意进行资源整合,开发衍生产品价值,以最能体现深圳“文脉源头”所在,文化深度体验互动、休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深圳大鹏所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宅主文化”主题客栈、“将军文化”主题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主线,将“山、海、林、田、城、街、院、寺、名人”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开发具有生态旅游,佛教文化、瓷文化、国学文化及旅游工艺品、古宅艺术配饰产品销售为主体,摄影、写生、民俗文化体验与爱国主义教育为辅助的“文化+旅游”多功能综合旅游区,旨在将“大鹏所城”打造成深圳的CCRD(中央文化休闲区)。《深圳大鹏所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现在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165亩)。总体规划以“吃、住、行、娱、旅、购”六大要素功能板块为旅游产业基础,以“一个核心”、“三个主题”、“四街十八巷”、“五个博物馆区”、“六大文化中心”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开

发模式:在保护原生态的前提下,导入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平台经济”模式。 项目建设分二期完成,一期4万平方米,以“宅主文化”为主题,对所城现有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约200套主题客栈,2012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全长4400米,约4万平方米的“四街十八巷”打造成“手造艺术街”、“大鹏风味小吃街”、“民俗风情文化街”正在装修和招商之中。目前入园文化企业机构48家,引进非物质遗产文化项目8个,其中“五大馆区”均为现有博物馆资源,个别新设馆区2012年5月可同时开馆迎客。 二、项目背景介绍 1、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的投资商,深圳市庐浮宫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我公司多年致力于国际知名酒店的文化艺术品及酒店用品的供应、生产、及开发。服务的品牌有: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Shangri-La Hotels Group)、洲际国际(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法国雅高 国际酒店集团(French Accor International Hotels Group)、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Grand Vacations)、丽思卡尔顿 (Ritz---Carlton)、万豪国际酒店集团 (Marriott Hotels Group)、君悦酒店(Grand Hyatt)、全球柏悦酒店(Park Hyatt)、凯悦酒店(Hyatt Regency) 、索菲特

《从这里出发——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文明印记》审读报告(二)

《从这里出发 ——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文明印记》审读报告(二) 2020年04月07日 书稿在思想性及科学价值方面,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观点。“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强化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通过丝绸之路起点上的代表性文物,挖掘、宣传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是对青少年客观、实际的文化普及。并且,在对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介绍的同时,也是对我国优质传统文化的弘扬,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情怀。 本书在对具体文物及背景内容的介绍中,力求科学严谨,通过反复核实文献资料、考实内容,以期提供最为精确的信息。如,关于多友鼎的铭文字数就有四种说法,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作者和责编先后查阅了十余篇文献,对照了高清的拓片,反复核对才最终呈现于书中。引文所涉及的古籍,以及文章参考的文献也都逐一进行了核对。内容观点中存在当前研究分歧的,本书从中立的角度进行罗列阐述,避免主观认识的断定。 目前,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很多。本书通过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直观地展示丝绸之路融会贯通所带来的东西方社会,在生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在同类书籍中较为少见。另外,本书结合MPR和二维码链接微网站技术,对依据书稿内容特别制作的音视频进行展示的形式,符合国家提倡融合发展研发的复合出版物的需要。读者在进行传统纸媒阅读的同时,可以聆听并观赏内容丰富的音视频资源。这在以往文博类图书的阅读体验中是首创的。 本书稿结合主题思想的发展脉络,内容主次清晰、说理充分、论据可靠、结论客观、叙述连贯、语言简洁、体例统一、质量较高,达到发稿要求。结合当前的政治环境、社会影响和出版市场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本书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将有不错的收益。 2.稿件加工具体处理意见 稿件的审读加工工作与编写工作同步进行,责编全程跟进各个章节的写作过程,按照章节分工与具体作者讨论内容设置,及时调整章节间的关系,反复与作者磨合讨论,完善稿件内容。基本每个章节就内容结构的反复修改次数都不低于5次。其间关于具体细节问题的讨论,通过电话、QQ、微信等各种方式随时进行。 对稿件审读、整理之前,责编对书稿中各件文物的具体信息进行了全面的了解、补课。审读过程中,责编对稿件全面、仔细通读,查阅资料,参考相关文献、图书、电视纪录片,在对具体文物的内容亮点深入挖掘的同时,对文字全面梳理、统一体例,查证资料、文献,核对引文、注释,避免主观模棱两可的认识,以求传递客观、严谨的内容信息。 本书稿定位为普及性的文博读物,编写时要求尽量减少专业用语的使用。但有些专业用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时,需随文加括号注释。组稿时要求作者对引文进行脚注,标明参考文献,目的是提升作者写作时的严谨性,以保证内容、观点引用有出处,也方便编辑加工核对。成书时欲将文中需要注释部分,都做随文加括号注释处理,以方便读者阅读。参考文献在每章章后统一编放。 稿件中多处有引用古文资料,其中涉及异体字。经过与专业审读老师的研究讨论,认为本书定位为普及性读物,读者对象主要为青少年,故对文献中的异体字做正体化处理,以降低阅读难度。 审稿加工过程中,各章节具体问题已及时与作者沟通得到处理。关于语言文字、具体知识点方面的加工、修改都在往返稿件中详细标注。需作者核实确认的专业知识质疑处也在文中进行标注,作者已逐一做对应处理。关于内容、结构,章节间的关联等,以及建议作者调整写作内容的具体处理意见记录如下: 第一章长安——从这里出发 该章统领全书,讲述古丝绸之路的来由和意义,引入其起点处长安的悠久文化历史,并说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意义。 (1)开篇第一段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后,按照书稿整体内容设置,应对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重要性进行介绍。以此呼应题目“从这里出发”的“这里”,从而引出下文。而作者写作中关于长安介绍的相关内容却放置在本章最后的“再从这里出发”部分。责编根据内容设置需要对此进行了调整。 (2)“丝绸之路得名”部分,对陆路丝绸之路的得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丝绸之路不仅仅包含陆路部分。建议加上关 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介绍。鉴于本书主要描述对象为陆路丝绸之路,对海上丝绸之路仅需简要介绍,保证概念的完整即可。具体文字添加见稿样,作者确认定稿。 (3)文中提及很多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古国名,作者按组稿要求在脚注中做了详细解释。为阅读方便起见,统一调整至文中加括号注释。括号注释内容,责编根据文章描述的需要进行简要概括,只突出与内容主题相关的介绍,如指明今地理位置,及其国的代表及特征。 (4)文中多处提及“北首岭”“姜寨”“半坡”等文明发源地,建议在首次出现处之后加中括号注释,简要介绍其地理位置,方便读者阅读。 (5)最后一部分“再从这里出发”,描述“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篇幅过大,内容过多,责编在稿件中进行调整与删减,由作者确认后定稿。 第二章吉金铭战功——多友鼎 对多友鼎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的介绍是本章写作的重要部分。作者对内容资料的储备丰富,写作过程顺利。 怎样体现本章的内容与丝绸之路相关联,是本章写作的难点。作者与责编进行了多次沟通、讨论。最终确定,从多友鼎所记录的这场战争中的猃狁部族的聚居地处于丝绸之路的沿线这一点来入手。通过对丝绸之路正式开拓前,早期的民族间交流、互往进行描写,以体现丝绸之路形成的悠久历史。作者按照“猃狁入寇西北告急来”和“由点至线丝路初始”两方面完成了写作。 按照责编建议,作者又增加了对“鼎”这种器物的相关介绍,使读者对鼎的由来有基本认识。另外,责编核对引文过程中,发现稿件中的引文与引用文献内容存在偏差,如多友鼎铭文的解释等,具体质疑在稿件中进行了详细标注。作者经过反复查证文献,核对高清铭文拓片后,准确地进行了表述后定稿。 第三章汉代皇权的象征——皇后之玺

苏州丝绸 复习参考

1丝织生产遍九州,说的是什么内容 周代丝绸生产组织的情况十分清晰。《周礼》是记载周代王室官制的书籍,其中与丝绸生产有关的官吏就有多人。典妇功?是掌管宫内妇女劳作的官吏,他们负责教授宫内的宫女等织造丝绸的技术,并负责办理派工、检验、奖惩等事宜; 当时,除了官府专营的丝织业之外,民营的丝织业也十分发达。政府设有“载师”官,负责管理民间的丝织业生产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铁工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产生了飞跃,与之密切相关的蚕桑丝绸业也受到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各国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 战国时期,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农户成了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手工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有些技术世代相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龙飞凤舞的战国丝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各诸侯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频繁交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丝绸产品已不再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逐渐普及到了民间。因此,织、绣、染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为汉代大规模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战国时,丝绸的纹样已突破了商周时期几何纹的单一局面,表现形式多样,形象趋于灵活生动、写实和大型化。商周时期的神秘、怖厉、简约和古朴的风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蟠龙凤纹。这时的纹样已不再注重其原始图腾、巫术宗教的含义。纹样穿插、盘叠,或数个动物合体,或植物体共生,色彩丰富、风格细腻,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由于当时织和绣表现纹样的技术相差较大,浪漫主义风格在织绣上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丝织上主要采用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刺绣则表现以龙凤为主题的动物图案。 3提花机--花楼的发明与改良 花楼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昭帝时(公元前86~公元74年)钜鹿人陈宝光的妻子创造的织花绫的提花机,她创制的提花机,每条经线都有一个脚踏的蹑,一共120条经线、120个蹑。 陈宝光妻创造的提花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于其提花机上的综镊数量高达120,使得织造起来十分繁琐,效率也非常低,而且织机的构造和操作相当复杂。 三国时,马钧又将当时通行的五十综五十镊或六十综六十镊的提花织机改为十二综十二镊,大大提高了织造效率。 4陵阳公样和唐草纹 唐草纹:中国传统的丝绸图案惯用通幅排列和菱格骨架来表现,多见于汉锦和绫绮织物。到了北朝时,受西方图案的影响产生了圆形骨架的团窠排列。波斯萨珊王朝的那种在图案的四周饰以一个个圆圈,犹如一串串珠子的“联珠纹”,成为晋唐丝绸纹样的主流。 而本身来源于西域在唐代流行的卷草缠枝花卉纹,由于大唐帝国对当时东西方的强大影响力,也跟中国传统服饰被称为“唐服”一样,被特称为“唐草纹”。 陵阳公样

丝绸之路与佛教

丝绸之路与宗教 一、丝绸之路的定义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二、佛教的创立与东渐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期间的古代印度,自西向东传入中国,其传入西北地区的时间,要比传入中原地区的时间早。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于阗、龟兹等地,已有佛教传布的迹象。本世纪以来,在新疆各地陆续出土的一些佛教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说明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佛教在新疆一带已相当流行。新疆若羌县境内的唐朗遗址发现的一座古佛寺中,曾清理和出土了6尊与真人同高的彩绘泥塑佛像和壁画。据考证,此寺院可能废弃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而寺院的建造,可能会更早一些。1989年,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座东汉时期的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蓝色印花的蜡染棉布,上印有菩萨像、佛像,同时还出土有大量丝绵刺绣和铜镜。据分析,这些佛像艺术品及刺绣和铜镜等,至少是公元2世纪时的遗物。近几年,在新疆古楼兰遗址出土的古代印度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1~3世纪)的铜币上,不仅铸有佛陀造像,还有用婆罗迷文字母拼写的“佛”字。这种在古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王时期(约自公元78~120年在位)所铸造的货币,在公元2世纪前后,因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昌盛而传入我国新疆境内。至于佛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岛旅游产品对南海旅游的启示 前言 “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的发起,促进了南海群岛的旅游规划开发,但是南海群岛开发程度非常低,除去已有基础设施的西沙永兴岛外,其余岛屿的旅游开发程度约等于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中存在不少旅游发展规模成熟的著名海岛,所以本篇论文就希望借鉴海丝沿线的国外成熟的热带海岛旅游产品设计经验,将其经过合理的筛选统计,制作一个适合南海三沙群岛的旅游产品设计。 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岛屿地理环境介绍 本研究选取的海岛特点为热带及亚热带的国际著名海岛,海岛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范围内,且海岛开发系统成熟。针对这两类要求,筛选出五个海岛,分别为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巴厘岛、毛里求斯、普吉岛。 1.1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是一个由26组自然环礁[1]和1192个珊瑚岛[1]组成的海岛国家,共计总面积(包含水域面积)达到90000多平方公里[1]。拥有1192个海岛的马尔代夫实际上拥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只有199个[1],剩余的岛屿都是从未有人居住的无人岛屿。属于南亚的马尔代夫,全国都处在热带区域,并且赤道横穿马尔代夫的南部岛屿,也是一个具有典型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的海岛国家。马尔代夫与斯里兰卡和印度两个国家隔海相望,分别相距669公里和600公里。马尔代夫的陆地面积仅有298平方公里[1],岛与岛之间的出行需要依赖水上飞机和快艇。马尔代夫度假的酒店淡水资源紧缺需要依赖大量海水淡化去满足酒店的日常的生活用水。马尔代夫具有适宜潜水的优质海域水体资源。 1.2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是坐落在亚洲南部的岛屿国家,其位于印度半岛的东南方向,保克海峡间隔了印度与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整个岛屿的形状类似于梨形,拥有65600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2],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及沿海区域是平原。全国位于热带覆盖区域内,拥有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都是夏季,国内河流湖泊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斯里兰卡国家拥有丰富的锆石、云母、钛铁、宝石等自然矿藏资源和林业渔业资源。 1.3 巴厘岛 巴厘岛是隶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行政省份,全岛面积约为5630平方千米,当地居住人口约315万。呈菱形的巴厘岛全岛是山地型地貌,也拥有优质的海滨沙滩及海滨浴场,岛民信仰的宗教是印度教,岛上曾被发掘出来许多古代的帝国遗迹,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因素造就了以雕刻、绘画、建筑、音乐出名的巴厘岛。被植被种类多样,鸟类种群丰富及海底世界风景独特所环绕的巴厘岛地处热带,热带海岛气候造就了巴厘岛鲜花烂漫,气候湿润。岛上仍留存有四五座火山,是当地著名的观光景点。 1.4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海岛国家,该岛的国土面积达到2040平方公里,海岸线绵长达到217 千米,但是当地的自然矿产资源匮乏需要依赖进口,例如:石油、天然气。毛里求斯的渔业资源稀缺、淡水资源少,自然的淡水资源只有存在少量的高山湖泊。由火山喷发而产生的毛里求斯在浅海区域生长了珊瑚礁,海岛水质质量优良。岛上拥有有几种世界珍稀动物。毛里求斯的地势走向呈现中间高原,四周为平原,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 1.5 普吉岛 安达曼海西南部的普吉岛是整个泰国区域内最大的岛屿,并且还有39个附属小岛隶属普吉岛管理。海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岛上具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和海鲜。普吉主岛和陆地有桥梁连接上岛便捷和泰国省会曼谷距离867公里。岛屿的东边和南部设有养殖渔场,约有70%是山区,全岛拥有茂密的植被,沙滩沙质洁白细腻,海水清澈可见度高,海域活动丰富,岛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办法(试行)》

深文体旅…2013?311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办法(试行)》 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的条件、程度和相关管理工作,根据《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特制定《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办法(试行)》。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2013年6月4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2013年6月4日印发

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的条件、程度和相关 (深府…2011?管理工作,根据《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 175号)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认定标准及条件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指集聚了一定数量具备自主创意研发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技术及服务平台,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第三条申报认定“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完整的园区建设和发展规划,并符合深圳城市总体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二)有明确的行业特色和定位,属于《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中确定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 (三)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能够有效组织开展园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四)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能为入园企业提供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研发、交易推广、融 -2-

资等公共服务; (五)园区实际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建筑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入驻文化创意企业20家以上,并占全部入驻企业60%以上; (六)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是法人单位; (七)取得市发改委出具的社会投资项目核准文件; (八)规范运营两年以上,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第三章认定程序 第四条申报“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的单位,应向区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区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初审后报送市文体旅游局审核,并提供以下资料:(一)《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代码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作为建设和运营主体的相关证明资料。 (三)企业上一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度审计报告; (四)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上一年度的纳税证明及近三年内无违规证明; (五)发改部门出具的社会投资项目核准通知书; (六)市文体旅游局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以上材料均验原件存复印件,复印件按A4纸型制作,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加盖公章。 -3-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划分类型

一、艺术型 这种类型的园区也是创作型园区,原创能力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较弱。 目前国内最有名的艺术园区有北京大山子艺术园区、青岛达尼画家村等。 二、产业型 一是独立型的。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规模效应。 如深圳大芬村,以绘画艺术为主,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及规模效应,但原创能力不强,而且这是我国此类文化创意产业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依托型的。依托高校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 如上海虹漕南路创意产业园,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区等等。 三、混合型 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往往依托科技园区,并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园区内并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 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等。 四、地方特色型 如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等。 此外,按照影响范围来分又有国际型、国内型和地区型;还可按

园区最初的形成分为自发形成和政府运作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还是一新生事物,发展变化快,园区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晰,在这进行的类型划分仅是根据当前的一些情况进行的划分,今后随着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逐渐成熟,园区类型的划分将会进一步完善。 五、休闲娱乐型 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长安街文化演艺集聚区等。 深圳市壹玖捌零产业集团是深圳的产业新城开发运营商,致力于成为中国产业新城有影响力的企业,坚持“一企业一亮点一产业链,构建产业价值一体化平台”的理念,确立以产业新城为核心产品的业务模式。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以“创意带动文化经济发展,推动

智慧树知到 《中国蚕丝绸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蚕丝绸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判断题】(10分) 《幽风·七月》出于《诗经》,是描写幽地人民从事丝绸生产的诗篇。B A、错 B、对 2、【判断题】(10分)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秦国一部记载官手工业生产的典籍。B A、对 B、错 3、【单选题】(10分) 在商代有学者认为,()与金(青铜)、玉一样,都是专门的礼用材料。B A、铁 B、帛 C、棉 D、银 4、【单选题】(10分)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丝绸服饰是(A)。 A、素纱单衣 B、长寿绣 C、丝绵袍 D、杯文罗

5、【单选题】(10分) 南宋时期开始,一直被称为丝绸之府的是(D)。 A、四川、江苏和浙江 B、江苏和浙江 C、苏南和上海 D、苏南和浙北 6、【判断题】(10分) 浙江湖州钱山漾史前遗址因出土了丝线、丝带、绢片等而被称为“世界丝绸之源”。B A、错 B、对 7、【判断题】(10分) 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凸版印花有关,马王堆汉墓中印花丝织品,比唐代雕版印刷早近千年。A A、对 B、错 8、【判断题】(10分) 绒是我国丝织品一大门类,而丝绒技术是从印度传入的。A A、错 B、对 9、【单选题】(10分) 所谓“江南三织造”,是指(D)设在地方的官营织造机构。 A、南宋 B、明代

C、北宋 D、清代 10、【单选题】(10分) 我国最早的丝绸印花织物——印花敷彩纱,出自(B )。 A、敦煌藏经洞 B、马王堆汉墓 C、西安法门寺地宫 D、新疆阿斯塔那古墓 第二章 1、【判断题】(10分) 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发现了中国的蜀布和邛竹杖。B A、对 B、错 2、【判断题】(10分)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B A、错 B、对 3、【判断题】(10分) 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是李希霍芬。B A、对 B、错 4、【判断题】(10分)

【“丝绸之路”上的唐三彩】

“丝绸之路”上的唐三彩 高顺旺 【发表于2013年第21期《大众文艺》】 唐三彩以其造型的丰腴端庄、釉色的绚丽灿烂、装饰的极妍尽美深受国内外广大爱好者的热捧和追逐,自唐代以来就沿着丝绸之路被运往世界各地,成为当时贸易往来、文化交融、加深友谊的“主人公”。笔者带着大家透过唐三彩,重回大唐,去感受盛唐的风采、去感受沙漠的无垠。 关键词:唐三彩、丝绸之路、交融。 世界上有无数条路,却没有一条像丝绸之路一样,承载着千年古史,编制着四方文明。丝绸之路是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洛阳,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成为古代中国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传送到了世界各国,同时也将西方各国的特产带到了中国,你来我往之间,新鲜的血液相互交换,预示一个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就此开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古文明连接在了一起。 丝绸之路最早由汉朝的张骞所开拓。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他带着价值巨大的金帛货物到了西域各国,开始了东西方

最初的大型商贸交往。从此,商品在丝绸之路上交流,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交汇,民族在丝绸之路上交融,物种在丝绸之路上交合。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之路。 在这条古代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最早运送的是中国的丝绸,因而就被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陶瓷器以及工艺技术如烤烟技术、蚕桑技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也是从这里传向西方。而西方及中亚各国的物产,如葡萄、黄瓜、胡椒、大蒜、玻璃、香料等也由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茫茫数千里戈壁、沙漠,食物、饮水资源极其匮乏,环境恶劣堪称之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道尽了丝绸之路上苍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也说尽了丝绸之路上的战事、动乱和纷争,以及由此引起的艰难险阻。然而就在这沙漠、草原、高山之间,在这说不尽的艰辛和酸楚之中,那些无名英雄往来于“丝绸之路”,或肩扛手提,或驼队成群,生生地走出了一条传载千年的文明之路。 唐三彩,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是“泥”与“火”淬炼的结晶,是我国古陶瓷艺术中,一朵富丽堂皇的奇葩。大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以其造型多样、色彩绚烂、装饰华美而深受各国的热捧与喜爱;以其举世无双的东方智慧和五彩缤纷的形式美向全世界亮相,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量,成为“丝绸之路”上大唐帝国向西输出货品的主力军。唐三彩,不仅作为商品在亚、非、欧三大洲交流,如今更作为发掘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还原再现了丝绸之路当时的历史场景与盛况。作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发自灵魂深处的守望

《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发自灵魂深处的守望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65个国 家和地区,我们会在新栏目丝路行中为读者带来沿路国家和地区最美的人文景色。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凉州词》)通西域是汉武帝时期即已开始的国策,而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的大政方针,也成为音乐学术探研的主要领域,各类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的音乐活动可谓不胜枚举。 但在大众的认识中,张骞开辟的从汉代长安经中亚阿姆河流域地区到今印度、伊朗等国一直到地中海的路上通商之线的丝绸之路应该早于经航船而从海上到达朝日、东南亚乃至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早在1877年就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里奇德封就提出了丝绸之路一词,汉代的《摩河兜勒》曲经乐府更造新声28解而为朝廷用作武乐即是实证;利玛窦曾向万历皇帝进献西琴(羽管键琴),19世纪德国学者正式将这条海上通路命名为丝路,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于1903年发表的《八世纪中印两国的通商路线》一文中才明确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在大众海丝之中,还有很多人认为是郑和下西洋之始,之功。在纷繁的探研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人摸象之见,或仅为本地利益而突发奇想的狭隘主见,都是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研究之弊。杜亚雄在其《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一书之后出版的姊妹篇《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下简称《海丝乐》)就是旨在全面、系统评述从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发生发展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有着解惑、史考之功。 从《海丝乐》的总体规划上看,其特色之一在于系统性规划,它在全局审慎海丝发生发展的历史线索与航行轨迹的基础上拟定出其全书框架,从祖国海岸线中对外交流之地的音乐事项出发,以由近及远的海上交流路线进行逐一音乐事项的评介,从而以六章而逐步展示了中国与东亚、南洋、南亚、西亚及至非洲各国的音乐交往,是当前所见的研究海上丝路文化音乐文化的最新成果,齐全构思,显示出杜公作为理论家的宏观的系统把握能力。 特色之二在于乐种实物的考述,按照海岸线上的乐种分布,书中评介了远古即有的埙之传播、山东鼓吹中唢呐的海外关系、江苏海岸昆山之地的昆曲外流、吴越之地的古琴与江南丝竹的外显、福建的古曲南音的海外乡音、广东音乐及海南调声的地方乐种等。评介中注重实证是著述的论述特点之一,其法也表现在东南亚的印尼佳美兰与印度拉格、西亚的阿拉伯木卡姆乃至非洲鼓乐等西行路线上的世界著名的音乐乐种。

丝绸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古代丝绸的地位和作用 论点:研究丝绸文化的作用 摘要 丝绸文化是人们在丝绸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丝绸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丝绸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先导,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1]。世界丝绸文化起源于中国,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把中国丝绸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的同时,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丝绸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丝绸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流的友好使者,对促进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研究丝绸文化,既有利于我们把握丝绸文化的发展脉络,又有利于我们发掘丝绸文化对我国新时期发展所能发挥的现实意义。 重点词:丝绸文化中国作用 丝绸文化的作用: 1.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丝绸文化对纺织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本土的丝绸文化反作用于本土的纺织业,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创造出新的织物类型,进一步丰富了丝绸文化。 外来丝绸文化对本土纺织业的发展与革新所产生的作用更为巨大。中国的丝绸进入欧洲各国后,各国君主们纷纷建立与发展本国的丝织业。在此过程中丝绸文化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不断完善、不断丰满的。例如西欧抽丝织绸工人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融于中华民族祖先的创造力之中,使纺织技术日益精湛、科学,成为近代工业的先导。正是由于这种极富创造性的糅合,极大地丰富与促进了纺织技术的发展。国外丝绸文化形成后又反馈

“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 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以现在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文化元素作为立足点。通过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整理,从传统地域文化、传统地理文化中挖掘提炼“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地域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造型上,在“意”上,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并结合现有设计理念形成既具地域特色又具当今时尚风潮的旅游纪念品,为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现状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提高,现在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存在着做工粗糙、无创新、泛地域化等缺陷,纪念品的设计仍然处在相对初级阶段。针对十八大《决定》中提出的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决定,我们展开对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研究,针对旅游纪念品的弊端进行分析,以丝路地域文化元素作为切入点,进行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据调查,影响旅游纪念品购买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特色(46%)、价格(32%)、品牌(15%)和外观(7%)。因此,特色是消费者在购买旅游

纪念品时的重要选择因素,而地域文化特征又是创造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特色最有力的方式。 “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元素分析 关于丝路文化地域特色的挖掘是很重要的,找到专属独特的地域文化,进一步地进行开发,比如本地的自然资源,节庆民俗、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将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归纳出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审美与后期的应用演变,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物质特征。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在天然的旅游和人文资源中有突出的特色和历史积淀,在已有的资源中提炼其中有形的和无形的元素,可以赋予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的使命。 在丝绸之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古城遗址,这些著名的古城旅游资源随着政府的号召,丝绸之路沿线古城的进一步开放,旅游纪念品需求更是不言而喻。这类资源可以对其造型加工提炼,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具有丝绸之路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态设计。丝绸之路上有众多的特色服饰、民间工艺品等,以这些特色工艺为内涵开发旅游纪念品,将反映出丝绸之路瑰丽的风情民俗和文化传承,既具有地域性又兼顾文化性,满足消费者在旅游纪念品方面的需求,传递出丝绸之路上独特的情感内涵。 将以上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分析、归纳、概括、整合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