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释奠佾舞

释奠佾舞

释奠佾舞
释奠佾舞

释奠佾舞

《左传?隐公五年》云:“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鲁国大夫季桓子以八佾为舞,孔子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僭礼行为。《论语?八佾》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晏《集解》曰:“佾,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有八佾之舞。季桓子僭,于其家庙舞之。故孔子讥之。”

佾舞,古代乐舞八人为一列,一列即一佾。此乃“佾”之本意。八列即八佾,故八八六十四人。此乃天子之等级;同理,六佾,即六列,六八四十八人。这是诸侯之等级;四佾,就是四列,四八三十二人。这是大夫之等级;二佾,两列,二八一十六人。此乃士之等级。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六者。周代所存上古五种大舞,加上周代所制定的《大武》,这六种乐舞,都是舞与乐相合,被后世称之为“六代乐舞”。

《大司乐》云:“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郑玄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黄帝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大咸,咸池,尧乐也,尧能禅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大磬,舜乐也,言其德能绍尧之道也。大夏,禹乐也,禹治水傅土,言其德能大中国也。大濩,汤乐也,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言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也。大武,武王乐也,武王伐纣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贾公彦疏:“此大司乐所敢是大舞,乐师所敦者是小舞。案《内则》云:‘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象谓戈,皆小舞。又云:‘二十舞大夏。’即此六舞也。”

此“六代乐舞”中,《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所代表的各个时代,都是由禅让而治天下,称为“文舞”;《大濩》和《大武》则是歌颂以武力而安天下的有道君主商汤和周武,属“武舞”。文武二舞,象征文治武功二方略。六代之乐,遂成为华夏礼乐的正统仪典。

舜帝乃中国道德文化之鼻祖,太史公誉之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传说为了用音乐教化民众,舜帝模仿凤鸟之形状,用竹子制作了凤箫;用泗水之滨的砭石制作石磬,而创作《大韶》之乐,用来歌颂帝尧之圣德,并示忠心继承。《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因以竹箫、石罄为主要伴奏乐器,又名《箫韶》。此即《尚书》所云“箫韶九成”。夏商周三代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之乐。周公二次分封,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而建齐国,《韶》传入齐。昔孔子入齐,于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乃至发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之感喟,加上先师对颜渊云“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或可遥见《韶》乐感染力之大之强。

《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武王即位,……乃命周公作《大武》。”《周礼·大司徒》亦云:“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民之情,而教之和。”周公制礼作乐,将六代乐舞整理增删,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周代乐舞的文化精神是以崇尚华夏民族气节之“文德”教化为主要特点。这也正是夫子念兹在兹的“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之所在。周公整理后的六

代乐舞被称为宫廷雅乐,是中国音乐舞蹈的高峰,更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和象征。

宗周雅乐分为祭祀乐和燕飨乐,祭祀乐用于祭祀天神、地祇和人鬼;燕飨乐用于朝堂、宴会等处,此即佾舞之由来。乐舞亦称为队舞,对乐舞的人数和排列方式,周礼明确规定:“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佾舞的人数礼法固定,如果诸侯用八佾,即为僭越。乐队的排列方式,周礼也规定,在月台的四面设乐队的,谓之“宫县(悬)”,这是天子等级;三面设乐的叫“轩县(悬)”,此乃诸侯之制;两面设乐的为“判悬”,为大夫之用乐;一面设乐者曰“特悬”,为士之用乐等级。这种编制完备的大型演奏乐队,乃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比西方交响乐之父——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生生早了2000余年!

六代乐舞之文字完整记载于《周礼·春官》之中,然《史记》云:“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由于春秋初年平王迁都、诸侯征战以及“郑声”等民间俗乐之冲击,宗周文明“礼崩乐坏”。至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文舞中仅余《大韶》,武舞中亦惟有《大武》。故而夫子只能对《大韶》、《大武》进行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而无缘欣赏六代乐舞之原貌了。

《隋书》记载了孔子之后《韶乐》流传的历史:秦始皇灭齐,得齐《韶》乐;汉高灭秦,《韶》传于汉,高帝改名曰《文始》。秦汉时期均把《韶》定为祭祀之乐。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将《文始》复称《大韶》。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庙祭祀之乐,以《大韶》名《大观》。隋杨以讫,《韶》乐虽几经改换名称,但均居于帝王用乐之列,在郊祀、祭祀宗庙和祭祀孔子时表演的皆为《韶乐》,属于祭祀的最高等级,更是华夏民族保存至今最为悠久的古代乐舞遗存。

《泮宫礼乐疏》李之藻氏云:“孔子没,天下学者宗焉,天下万世师,则天下万世所公祀,鲁国乌得而私诸?遭秦灭学,祀秩阙然,虽汉髙过鲁,剏祠太牢,乃晋魏以前学庙未设,太常释奠,肇于正始元嘉,权奏豋歌。北齐乃舞六佾,春秋二仲,岁有事焉。拜孔揖颜,每朔一举,隋备四仲之祭,日用上丁,其犹古者四时皆祭之意欤?贞观定名先圣,开元乐备宫县,而天下诸州配享从祀彬彬盛矣。”

李之藻此言,述及释奠礼历史大概。南朝齐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元嘉立学、裴松之仪、应舞六佾,以郊乐未具,故从权奏登歌,今金石已备,宜设轩县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这是历史上乐舞并用祭孔仪式之始,由是而降,泮宫礼乐渐臻于大成。

隋开皇九年,文帝平定南朝陈国,获得了南朝宋国及齐国所保存的华夏传统古乐。仁寿元年(601),由太常卿牛弘、内史舍人虞世基、礼部侍郎蔡征等人领导、参与并创制隋代宫廷雅乐。该宫廷雅乐包括了祭祀先圣先师之乐章,此为祭祀孔子以专用乐章之始。

《周礼·春官·籥师》云:“掌教国子舞羽吹籥。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郑玄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谓籥舞也。”祭孔佾舞,主旨表现是谦逊礼让,立德立容。在祭祀时,只有三献礼部分才加入六佾舞。释奠佾舞应《大韶》、《大武》之节,故亦有文舞、武舞之别:武舞亦名“干舞”,舞时执朱干玉戚;文舞亦名“羽舞”、“籥舞”,舞时执夏翟苇籥。“羽舞”之舞生,手持籥翟,象征文德;“干舞”之舞者手持干戈,象征武功。《礼记·文王世子》云:“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郑玄注:“干,盾也。戈,句孑戟也。干戈,万舞,象武也。用动作之时学之。羽籥,籥舞,象文也。用安静之时学之。”《宋史·乐志》亦云:“文舞九成,终于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武舞九成,终于偃武修文,投戈讲艺。”此言即谓:文舞代表着垂衣裳、行拱手礼就可以平治天下,武舞则寓意偃武修文,投戈讲艺。。佾舞之时,佾舞生前方有二人持“节”,曰“节生”。其作用是发号施令。站在露台东西两侧被称为“东节”、“西节”。当东节下令“起舞”时,佾舞生配合诗乐的节奏起舞;当西节下令“舞止”时,则恢复肃立姿态。

《诗·邶风·简兮》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籥主阴,翟主阳,故籥在内而翟在外。如《诗》所云,释奠佾舞生所执籥翟源流极为古老:籥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不仅是横吹之笛、竖吹之箫、直吹之簧哨类乐管的先祖,还是历代声律及度、量、权衡制度的根本。大禹时期皋陶氏作“夏籥九成”,是边吹边舞;西周时期,古籥被定为“文舞”的代表性乐器,是华夏礼乐文明的重要标识之一。《尔雅·释乐》云:“籥,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成语“天籁之音”的“籁”字意思就是三孔之籥。秦汉以来,雅乐沦丧,古籥的吹奏之法逐渐失传,只是一根徒有“籥”之名的棍状舞具而已。释奠用籥,为竹制三孔,长一尺二寸,三窍朱饰以导舞。

翟,以木为柄,涂以朱漆,雕龙头饰金漆,龙口夹一根或三根锦雉尾而制之。取立容之意。朱髹之柄长一尺四寸,其巨细度籥孔足容。龙首长五寸。《礼记?祭统》云:“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郑玄注:“翟,谓教羽舞者也。”舞生执翟,以听乐歌以示动作。

《圣门乐志》曰:释奠佾舞之时,舞生正立,“籥用左手横执之,有窍而不吹。翟用右手执之。凡执籥秉翟俱右手在外,左手在内。大指在内,四指在外。纵则如绳,横则如衡,执秉者不可忽也。”

随着祭孔祀典的历史演进,祭孔佾舞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亦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结构形式。祭孔佾舞的“授、受、辞、让、谦、揖、拜、跪、顿首”等舞姿以及“举、衡、落、拱、呈、开、合”等舞具动势,是以体现儒家道德观念与礼乐治道精神为立意;以《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乐之六德为舞蹈语言基础,分别按照歌词字形字义,赋予其象征性舞蹈词汇。故而释奠佾舞从其立意上集中彰显为“德”;其表现形式则集中彰显为“礼”。古人所谓“舞容”,一个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歌生唱一个字,乐生奏一个韵,舞生跳一个动作。每一献艺礼共记有三十二个舞姿,三献礼共记有九十六个舞姿。手势有起手、垂手、出手、拱手、挽手。步调有进步、退步。体态有屈身出手下伸为“授”,再屈身出手上举为“受”,拱手后退为“辞”,拱手向左右为“让”,低首屈身拱手为“谦”,出手两肘拱手齐心为“揖”,低首屈身至地为“拜”,屈膝至地为“跽”,点首为“叩头”,跷一足屈一足拱手左右为“让”。严格来说,其实这正是一套中华古礼仪的规范动作。

现今留有文献所存佾舞舞谱仅有明、清两代可考。明朝的舞谱又有前期的《南雍志》和后期的《頖宫礼乐疏》之别;清代的则主要保存在《圣门乐志》和《文庙丁祭谱》、《阙里文献考》中。概而言之,释奠佾舞均乐用三成,配以三首乐章,每乐章由四言八句(三十二字)的歌辞组成,共有九十六个动作。明代舞谱前期三成佾舞用于“奠帛”、“初献”、“亚献”、“终献”;后期三成佾舞,则分别用于“初献”、“亚献”、“终献”。清因嘉靖制度,三成舞以三献之中。

明代释奠佾舞之组合形式为:“八大舞容”、“三十九节”、“十一动势”、“九十六字”:八大舞容即:“立之容、舞之容、首之容、身之容、手之容、步之容、足之容、腰之容(亦曰礼之容)。”

三十九节即上述各种舞容包含之节,即“立之容”五节、“舞之容”二节、“首之容”三节、“身之容”五节、“手之容”五节、“步之容”二节、“足之容”七节、“腰之容”十节。

十一动势指舞具籥翟之运用姿势。其分别为:“执、举、衡、落、拱、呈、开、合、并、垂、交”。

九十六字,三献三个乐章之歌词,即前言每章三十二字,计九十六字。

作为古《韶》乐遗存的祭孔乐舞是集乐、歌、诗、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其高雅之辞章、古朴之舞步、平和之曲调,则展示了古代雅乐融歌舞乐于一体的传统艺术特色,昭示着儒家文化礼乐教化之精髓。

释奠佾舞所用乐曲谱、宫调和舞谱图示,和祭孔祝文一样历代均由皇帝(政府)审定钦颁,而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下举几例:

隋代祭孔乐章歌词:“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鑿理著,陶铸功宣。东胶西庠,春诵夏弦。芳塵载仰,祀典无骞。”

唐玄宗开元中制定的祭孔乐章迎神《诚和之曲》:“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亿龄规法,万载嗣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

宋景祐元年仁宗诏“祭文宣王庙释奠登歌”迎神《凝安之曲》:“大哉至圣,文教之宗。纪纲王化,丕变民风。常祀有秩,备物有容。神其格思,是仰是崇。”

明洪武六年制定祭孔乐章迎神《咸和之曲》:“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益隆。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清乾隆八年颁定阙里孔庙祭孔乐章迎神《昭平之章》:“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和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台湾现行祭孔乐章迎神《咸和之曲》:“大哉孔子,道德尊崇。继往开来,诚仁行中。极其高明,道乎中庸。千秋祀典,于穆圣功。”

歌生手持笏板,齐声吟唱,四字一句,古朴典雅,与《诗经》的雅、颂部分如出一辙。虽然时代不同,立意却殊无二致。颂扬夫子圣泽之余,文脉裔嗣,一览无余。

从历史上来看,唐代祭孔是文舞武舞并用;赵宋重文治,取谦逊揖让仪,取消武舞仅用文舞;明初,文舞武舞俱备。至嘉靖后,取消武舞,定执三羽之翟之文舞;清因明制亦行文舞,但其仪为单羽;民国行明朝嘉靖后之仪:执三羽之翟之文舞。

上古远在尧舜时代就有用乐舞教育青少年的做法,《尚书·尧典》记载了舜帝对当时的典乐官夔说的一段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周代王官之学学习礼仪首先学习乐舞,用乐舞来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礼记·内则》篇云:“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勺”即是文舞,即学习礼仪。舞“象”,言武舞,手持干戈以强健体魄。在这一点上,目前台北孔庙的祭孔乐舞做的非常好、更非常中国——台湾的释奠乐舞生,都是由学生来充当:与台北孔庙紧邻的大龙小学的学生承担着每年孔庙释奠礼乐舞生的职责,该校院墙上“释奠礼乐舞生充任”的一行大字赫赫醒目。这亦成为该校的文化传统和校誉之符号。这种方式,或正继承了原阙里孔庙礼乐二学之一贯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