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制约着生态平衡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及时有效地处理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作为应急预案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的应急监测,在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过程中,起着鉴定和查明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与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相比,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有其独特性,其特点是:既产生突发性伤害,也产生绵延的慢性积累伤害;既具有瞬时性、显著性,也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因此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式与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005年,农业部正式出台了《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相关应急事件处理,实行三级预警和应急处理。作为农业环境应急监测部门,在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人才和仪器设备优势,及时有效地为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和合理的建议,成为一项重要任务[1、9]。1应急监测是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环节

农业部《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在农业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应急中心立即组织农业环境监测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赴现场监测,尽快查明污染特质、污染来源及其危害。具体讲,应急监测是根据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污染物的特点,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科学地为政府提供事故污染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信息,为有效控制事故和处理事故提供依据,它直接涉及保护人民生命、稳定社会和使用巨额财力(如人员疏散、无人区域设置、紧急救援、停止供水)措施的选择,责任非常重大[2]。

2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类别

2.1突发事件的类别

按照引发的原因不同,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3]:

(1)各种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仓库管理不善等发生的污染物泄漏、爆炸或火灾,导致高浓度污染物的排放。

(2)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大规模污染,如火山喷发、大风、洪水、地震等。

(3)人为因素,包括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大规模农业作业等活动导致食品、水质和农产品污染。

(4)战争引发的各种环境污染,如生化污染、核放射性污染等。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蔡彦明1,2,刘岩1,刘凤枝1,刘申1,乌云格日勒1

(1.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天津300191;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应急监测是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和制定处置措施的根本依据。本文从突发事故类别、污染物特性、应急检测要求3方面进行应急监测背景描述,并就应急监测仪器与设备筛选、布点采样原则、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等3部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

文章编号:1005-4944(2008)01-0050-05

2.2突发事件中污染物性质

在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对事件发生地进行检测,弄清污染物的性质和特性以及危害程度。一般来说,突发事件中污染物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可吸入性颗粒物等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污染。

(2)剧毒化学物质水质、农产品、食品等经由口腔进入人体的污染。

(3)生物等非常规污染物质,如有毒有害细菌、神经毒气、糜烂性毒气等。

(4)各种放射性污染。

2.3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要求

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污染有几个共同特点,因而对检测工作也有几个相同要求:

(1)事件发生的突然性,这要求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定性和定量的功能。

(2)污染物浓度可能很高,甚至远远超过安全极限,这就要求检测仪器具有很宽的量程。

(3)污染物情况比较复杂,往往可能不止一种污染物,因此要求能快速鉴别污染物属性。

(4)污染地点或区域物理状况复杂,可能存在高温、高湿、高气压,也可能存在爆炸性物质,或风速大,气流复杂等情况,这就要求所用检测设备能适应这些复杂情况。

3农业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几个要点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现有的监测规范都是针对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及工业污染源监测,而应急监测属于特种监测,一般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已不能满足应急监测的“快”和“准”的要求。现阶段监测单位与部门在应急监测中只能参照现有的监测规范,在方法与仪器的选择、布点与采样、数据取舍等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因而不能保证应急监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现结合实际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4]。

3.1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

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现场监测人员第一时间应该考虑的问题应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与手段才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种类。通常,可根据事件的性质(爆炸、火灾、泄漏、非正常排放等)、现场情况(危险源资料,污染物的气味、颜色,人和动植物的中毒反应等)初步判断。其次,在确定种类的基础上确定污染物。污染物的确定可利用检测试纸、侦察粉或片、快速检测管、化学比色、便携式检测仪、空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分析手段。再次,快速采集样品,送至实验室分析。有时,这几种方法可同时并用,并结合平时工作的经验,经过综合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5]。可以说,这一流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支持。

3.1.1国外应急监测技术设备现状

国外的应急监测仪器种类繁多,有快速检测管、现场检测箱和便携式(或车载)监测仪等。检测管和检测箱是在应急监测早期使用的产品,现在大多数国家已进入便携式(或车载)监测仪器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生产的现场检测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实验室台式分析仪器的水平,而能源和溶剂的消耗却大大减少。现场分析仪器实现了对污染源的连续监控,使区域环境污染的网络监测成为可能。

目前,国外利用便携式仪器进行环境常规污染物如CO、NO、COD等的监测方法早已成熟,便携式气相色谱(GC)、车载气质联用仪(GC-MS)作为现场分析仪器也已使用多年,最近又出现了以声表面波为检测器(SAW)的“电子鼻”,它与快速色谱技术联用,可以对气体样品进行快速的采集和分析。另外,实验室的样品前处理设施也正在逐渐趋于小型化,并用于野外分析,例如英国R.Peggy等使用超临界萃取仪现场萃取了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其提取效率可达索式萃取的80%。美国的S.Bowadt等也使用了同样方法在野外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前处理,并用便携式GC测定了其中的多氯联苯(PCB)和PAH,现场分析结果与实验室经典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相一致。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国外应急监测仪器发展的另一个热点,分析界认为单芯片免疫法、DNA单芯片分析和单细胞生物传感等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西班牙J.A.Gabalon等使用免疫试纸法测定了水中阿特拉津,测定时间仅为10min,阿特

类别名称用途

样品采集器与水文气象参数等比例水质采样器水样采集酸雨采集器对酸雨的采集

水文气象监测仪对部分水文气象参数的测定多普勒流量仪对气体、液体流量的测量

大气、水质、土壤、固废等的常规参数现场检测设备

水和气体检测试管(直接检测管和吸附检测管)对水质、气体定性、定量现场快速检测单项目或多项目气体检测器对气体中常规参数检测袖珍式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器对特殊气体一氧化碳、氯气、二氧化硫、甲烷、苯系物等现场检测单项目或多项目水质检测器(便携式水质分析箱)可以现场检测60多种水质项目

便携式离子计对水质常规参数酸度、浊度、色度等的检测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质、大气、土壤中使用分光光度法的项目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土壤、固废重金属现场污染调查

特征参数的高性能检测设备

便携式离子色谱仪野外或实验室常规阴离子、弱阴离子,一价、二价阳离子和部分重金属的检测便携式阳极扫描伏安计(ASV)检测水中部分阳离子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GC野外现场监测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车载式GC-MS联用仪野外现场监测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便携式或开放通道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我国登记的51种化学品污染源和大气中污染物的野外现场和流动测定

其他设备与个人防护光化学烟雾监测系统针对光化学的监测辐射仪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流动监测车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输、流动实验室场地防护衣帽等人员防护

拉津的检测限可达10μg?L-1。英国R.Peggy使用免疫法在野外半定量测定了土壤中的PAH,确认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筛选技术[6、7]。

3.1.2国内应急监测技术设备现状

我国应急监测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大多数监测单位主要使用实验室仪器和快速检测管进行应急监测。快速检测管虽然可以快速地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测定,造价不高,操作安全,但所能测定的污染物种类有限,通常仅限于一些常规分析项目,如SO2、NH3、CO、NO、NO2等,另外检测管法重点在定性,其定量精度通常不很理想。国内有些监测单位配备了单项快速测定仪进行应急监测。这些仪器大多使用特定传感器进行测定。如Dreager公司的气体检测仪,美国REA公司的VOC测定仪、美国HACH公司便携式水质快速分析仪等。便携式GC可以进行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成分分析,是应急监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部分环境监测单位已装备了便携式GC和车载GC/MS,但在这方面的应用报道不多[8]。

3.1.3农业环境应急监测部门仪器配备

根据《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神和工作需要,建议省级农业环境应急监测部门配备应急检测设备(见表1),以满足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要求[9、10]。

3.2科学的现场布点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发生时,污染物的分布极不均匀,时空变化大,因此,要求采样点布设具有完整性与代表性:采样点布设不完整,监测结果就不能充分反映事故的影响范围及发展态势;采样点没有代表性,则达不到应急监测的目的;而采样的代表性,首先取决于采样点布置的科学合理[11]。

我们知道,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是相当复杂的,主要受地形地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应急监测时,要根据污染物分布的若干影响因素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采样点设置若太密太频,达不到快速监测的目的;采样点设置若太疏,又不能全面反映污染物扩散的真实情况和规律。因此,采样点位的设置和监测频次的选择对于准确判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影响与危害程度极为重

表1应急检测设备配备一览表

要。合理、科学地布置采样点成为应急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

3.2.1事件不同时期的布点

事件初期,为摸清污染的详细情况,可按照尽量多的原则进行监测,一般采用扇形布点法和圆形布点法。

在事故中期,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可适当调整监测点位和频次。采样点布设的基本原则是采样点要分布整个事故影响区,但应急监测过程中,事故现场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根据污染物扩散情况、监测结果及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等)的变化,适时调整采样点位置与数目。此时采样点布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应急救援的效果,所以必须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调整采样点的位置与数目,以便使采样点的布置具有代表性,使得应急监测结果能准确表征事故的影响范围与发展态势,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应急救援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在事故恢复期(后期),跟踪监测是以了解事故现场及附近环境敏感点恢复状态为主要目的。包括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对污染现场残留污染物处理或处置的监督监测等内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监测点的布设要做必要的调整,采样点一般布设在事故现场、事发地周围的敏感点(居民住宅区、学校、工厂等)以及资源保护区、农田等具有代表性的位置,监测频次较事故中期明显降低。若事故发生地周围敏感点污染物浓度降至规定的限值,环境中的污染物不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向指挥部申请应急监测中止。

3.2.2事故功能区布点

一般情况下,可布设3种不同功能的监测点:污染源监控点、污染事故影响敏感点和对照点。

(1)污染源监控点:点位布设在事故现场污染物排放点及附近扩散点。根据事故现场污染源排放情况和特征,分别布设一个或多个污染源监控点。扩散监控点的布设根据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土质情况、河道水文、气象条件等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受影响的范围进行布点。在近距离的污染物高浓度区,布置机动点位,捕捉污染物的高浓度及扩散方向和范围,指导外围敏感区域的监测点位布设,外围监测点主要是监测并预测安全浓度的范围和变化趋势,指导敏感点人员的留守或撤离。

(2)污染事故影响敏感点:根据事故现场周围的敏感目标分布,按照事故源与敏感点的相对距离及风向、风速等因素确定监测布点的层次。点位布设在事故可能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饮用水源地、农田、农业灌溉区、渔业和禽畜养殖区、居民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区域,以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范围。

(3)对照点:点位布设在未受事故污染物影响的区域。大气监测对照点设在事故现场的上风向,水体监测对照点设在事故现场的上游,土壤监测对照点应设在未受污染事故影响的,与污染源监控点相同土质的环境地块。

3.3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分析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还可怕”,错误的信息会误导事故的处理及延误时机,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些发达国家的应急监测质量保证系统相对健全。如美国环保署(EPA)要求应急监测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和一定的精密度,应急监测方法要与标准分析方法比较,同时还要考虑方法的检出限、方法量程和方法误差等。

为了确保事故样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一般采用国家颁布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而用于初步判明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测定法只作为参考,须做进一步的分析实验。当国际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等效采用ISO、美国EPA或日本JIS等相关方法,并对应急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应急事故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应按有关要求进行,通常采用平行样、空白样、质控样、加标回收和实验室比对等多项质控措施。并实行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在数据报出前进行严格的把关[12]。

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实验分析结果确定之后,利用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情况及水文气象资料等,运用数学物理模型和专业知识,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事故原因、污染状况和污染范围,并计算污染源周

围敏感区域受影响程度,对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进行预测。

4展望

总之,对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要注意把握好监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完善以下几点[12]:4.1建立污染源和化学品安全技术信息数据库实施应急监测的农业环保部门应及时了解本地农业区域的主要污染源种类、排放情况、危险物品存放地点以及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域污染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法规上没有的污染物,为保证能对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作出及时的监测响应,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及应急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掌握了事故源的信息,可以初步圈定污染因子的大致范围,为监测仪器准备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监测布点有了一个初步方案。化学品安全技术信息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是了解应急监测和处理处置的必要资料,应该不断完善此数据库,以增强事故处理的适应性。

4.2应急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科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泛,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及所造成的后果受到气象、危险品安全管理、不同化学品之间的相互反应、河流流域、劳动保护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发生之时,环境应急监测指挥中心在紧急情况下应该能召集一支“召之既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执行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应急监测队伍的建设不可少。许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再是单一因子的污染,污染因子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会产生多种变异,因而环境监测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监测技术要不断提高,只有通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更高的应急监测技术,以确保污染事故的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尚洁澄.未雨绸缪: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5),12-15.

[2]刘京,赵淑莉,刘方,等.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及其保障[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12):37-39.

[3]张思福.突发事故应急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J].中国环境卫生,2004,(3):9-16.

[4]李国刚.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现场应急监测技术与仪器设备[J].现代科学仪器,2004,(1):12-17.

[5]汪志国,齐文启.环境监测仪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现代科学仪器,2007,(4):32-35.

[6]蔡忠林.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快速检测程序与手段[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3):44-46.

[7]赵起越,白俊松.国内外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3):13-16.

[8]肖勇泉,齐燕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监测支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2):4-6.

[9]边归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2003,17(4):205-207.

[10]陈宁,边归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与处置仪器设备的配置[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4):48-50.

[11]王明贤,陈英,张先宝,等.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布点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4):9-13.

[12]吴天龙,区晔.把握好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关键环节——

—应急监测[G].中国环境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作者简介:蔡彦明(1977—),男,河北保定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07-12-18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重大环境污染与治理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重大环境污染与治理 今日的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应个景。看来污染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根 治污染也不是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一蹴而就的行为。这也许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所必须经 历的困难和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注定要付出的代价。也许今天我们看到欧美日的富二代 们享受着碧水蓝天煞是羡慕,那让我们也关注下当年他们的父辈与祖辈所经过的日子,这也许是我们所要或者正在经历的。 环境污染由来已久。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 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着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①。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 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 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 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或“南 一北”差距的分水岭②,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又由于“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 国家”③,因此,地考察西方主要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审视西方 人对待自然的认识或态度,明确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的重要性,就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一、18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污染的发生①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日本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建立以煤炭、冶金、化工 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一场技术与经济的革命,它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 用为基本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地下蕴藏的煤炭资源便有了空前的价值,煤成为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能源。新的煤矿到 处开办,煤炭产量大幅度上升,到1900年时,世界先进国家英、美、德、法、日五 国煤炭产量总和已达6.641亿吨。煤的大规模开采并燃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 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也必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 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 与此同时,在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矿冶工业的发展既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又释放许多重金属,如铅、锌、镉、铜、砷等,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域。而这一时 期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另外,水泥工业的粉尘与 造纸工业的废液.也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结果,在这些国家,伴随煤炭、冶金、化学等重工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发生了烟雾中毒事件,河流等水体也严重受害。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 普遍。除英国外,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如芝加哥、

涟水县环境保护局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涟水县环境保护局 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一、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演练的目的和任务: 1、此次应急演练的目的:在饮用水源被污染的情况下,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置污染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完善应急条件下局属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2、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模拟涟水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受到上游客水污染,城区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县环保局及时启动《涟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环保系统应急预案》,在县环保局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行动小组各司其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有效地保护了饮用水的安全。 二、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时间: 初定2009年9月上旬某天上午。 三、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演练组织领导及职责: 总指挥长:笪素菊 副指挥长:方建明贾长年 A:总指挥长(涟水县环境保护局局长)主要职责: a.全面负责应急抢险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B1:副指挥长(涟水县环保局副局长)主要职责: a.组织应急抢险工作; b.协调各部门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应急抢险工作的策划。 B2:副指挥长(涟水县环保局副局长)主要职责: a.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 b.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演练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监察执法、应急监测、应急后勤保障三个行动小组。 四、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参加部门: 县环境监察局环境监测站办公室法制宣教科 五、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步骤: 1、上午9时0分,各演练单位和人员到指定位置待命。 (1)县环保局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领导成员到局三楼会议室集中。 (2)12369环保投诉举报中心值班人员到县环保局二楼环保举报中心集中。 (3)环境应急监察执法小组人员到县环保局二楼环境监察局集中,成员:任树平别同舜刘权东朱荣明张宇峰汤华 (4)环境应急监测小组人员到环境监测站集中,成员:沈玉龙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范和强化本区环境污染处置工作。根据《上海市(区、县)处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上海市XX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与XX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范、高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障体系,预防与减少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污染事故,确实、有效地处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突发事件,促进XX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6.《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7.《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8.《上海市(区、县)处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9.《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0.《上海市XX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事件分级 事件分级标准参照经国务院同意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

案》。该事件分级标准见附录一。 1.4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及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处置首要任务,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水平,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 1.4.2 以防为主。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预防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对重点危险化学物品的监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提高处置能力。 1.4.3 分级管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按级负责”。Ⅳ等级环境污染事故由区环保局负责处置,事故所在地行政政府协助处置。Ⅲ等级以上的环境污染事故,区环保局立即负责应急处置,同时立即上报市环保局、区应急中心,争取市环保局、区应急中心参与指挥。 1.5适用范围 本辖区范围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包括外资)所发生的一切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及其衍生造成的环境破坏突发事件。 2.组织指导体系及职责: 2.1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本区所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均由XX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区人民政府成立的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本区一切突发事件的最高行政领导和责任主管。XX区环保局成立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隶属于区应急委员会,是本区处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的主要责任部门。 2.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部门: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日期:2015-08-18 实施日期:2015-08-18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14年主席令第9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公司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3.1一般环境污染事件。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1.3.2较大环境污染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较大环境污染件: 1.3. 2.1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1.3. 2.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1.3. 2.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1.3. 2.4对环境造成危害。 1.3.3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1.3.3.1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 1.3.3.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1.3.3.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1.3.3.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1.3.3.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1.3.4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特大环境污染事件: 1.3.4.1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 1.3.4.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 1.3.4.3人员中毒死亡; 1.3.4.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1.3.4.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环境监测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环境监测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把握及时、有效、安全地应对我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规范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响应程序、监测技术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工作,了解污染事故的污染性质、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指挥部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完善提高全天候的应急监测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能力,做到应急监测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本站现有的仪器设备和人员情况,特修订本应急监测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境保护部 [2010] 10号)(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 113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 197号) (10)《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11)《贵州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2013年7月1日) (12)《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依靠科学、规范有序、反应迅速;平战结合、运转高效、成本合理;责任明确、信息畅通、措施果断。 1.4 适用范围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1 总则1.1认真贯彻执行《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第9号令)、《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环境技术监督规定》和《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管理规定》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和改善公共生活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迅速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保障全社会和全厂员工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制定本预案。 1.2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先进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安装配套计量装置和监控装置,保障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与污染物实际需处理量相适应,努力实现所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安阳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指标。1.3建立健全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和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认真填写防治设施日常运行记录,定期报告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1.4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突然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处理,及时通报周围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立即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汇报。 2 概况结合企业的实际,及易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源有:水污染、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发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2.1水污染:企业装机容量85万千瓦,每小时需消耗地表水约3460 m3/h。月平均消耗地下水约30万m3/h。主要废水有:新机反映沉淀池反冲洗水、化学澄清器反冲洗水、浓缩池和捞漂珠溢流水、地面冲洗水、6-8#炉转机冷却水、厂前区生活废水等。

污水处理站其能力为840 m3/h,全厂工业废水约400--600 m3/h。6-8#机组除灰系统采用水力除灰除渣,灰渣混除的处理方式,灰水未做任何处理,PH值变化在9-10之间,如果送至灰场的灰水得不到及时沉淀,固体废物污染强碱得不到暴晒可能对安阳河造成水污染。2.2大气污染:企业厂址位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年计划发电量55亿千瓦时左右,年耗煤量约240万吨,其中统配煤40%,自筹煤60%。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煤在燃烧后产生的SO2、NO╳。2.3环境噪声污染:噪声能够引起多种疾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劳动生产率。噪声对听觉的损伤,按程度不同可分为暂时性听阈偏移、噪声性耳聋、爆炸性耳聋。2.4发射性污染:7、8#锅炉除尘器安装有天汇核仪表、西安市信立达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测量料位铯-137137Cs、活度30mci 料位测量的核子料位计,其中7#锅炉除尘器有12个,8#锅炉除尘器24个。发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着,摸不到,及易对人身进行伤害。2.5有毒化学品污染:电力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有毒物质通常有。1)电焊作业中产生的电焊烟,产生氧化锰、氧化铁、二氧化硅、氟化氢、氮氧化物等。2)酸、碱、氨、联氨、氯等。3)喷漆、浸漆作业中使用的苯、甲苯、二甲苯等。4) SF6断路器中的SF6气体泄漏或者在电弧作用下产生的有毒氟化氢、四氟化硫气体。5)清洗设备所用的汽油等。6)电容器中的多氯联苯。2.6固体废物污染: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粉尘和粉煤灰。1)燃料或锅炉等工作场所大量积粉、漏粉,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国(界)的环境污染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1)发生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2020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1) 2.1 风险分析 (1) 2.2 事件分级 (1)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 现场应急指挥部 (3) 3.2 应急救援工作组 (4) 4 监测与预警 (5) 4.1 风险监测 (5) 4.2 预警分级 (5) 4.3 预警信息发布 (6) 4.4 预警行动 (6) 4.5 预警调整和结束 (6) 5 处置程序 (6) 5.1 信息报告 (6) 5.2 启动响应 (7) 5.3 扩大响应 (8) 5.4 响应解除 (8) 6 处置措施 (8) 6.1 先期处置 (8) 6.2 应急处置 (8) 6.3 后期处置 (9) 7 预案附件 (9) 7.1 组织机构成员名单 (9) 7.2 应急通讯录 (10) 7.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0) 7.4 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 (12) 7.5 相关应急预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所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是项目部总体应急预案的子预案。 2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2.1 风险分析 项目部可能会发生大面积油、油漆泄露;管道冲洗酸碱废液等化学试剂、化学危险品的排放;放射源卡壳、脱落、丢失;施工废水超标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下水道或地下污染河流、水源地;生活及工业垃圾未按规定处理,私自焚烧等。因而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有: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放射线等事故。 2.2 事件分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

编号:AQ-BH-03036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预案 Emergency monitoring plan for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直接 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与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检测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是环境监测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 经济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切实加强突 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进一步加 强环境监督管理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及我 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特制定本预案。 1、目的和意义 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迅速查明污染 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及时、准确的为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 制定应急监测预案,确保了突发性污染事故得到迅速处理并上

报有关部门,规范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全过程,提高应急监测的快速反应能力。 2、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应高度重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领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2组建队伍,常备不懈。我市要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队伍,针对所辖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加强应急监测预案研究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形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 2.3充实装备,提高能力。加大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投入,全面加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充实必要的仪器设备、防护用品和交通通讯工具,尤其要结合本地危险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应急监测装备,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 2.4技术支持,信息联网。开展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检测技术与方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建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高效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制订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切实加强应急处置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建立健全预防、预测和预警体系,对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根据我市污染的特点,建立不同级别环境应急预案,环保局对全县存在隐患的企业建立台账,根据污染类别及危害程度,分级强化管理。 3. 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以县政府为主线,环保局与相关部门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保证信息传递快速、通畅,根据大气污染突发事故随机、易燃、易爆等特点,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环境应急分工协作。

4.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 密切关注大气例行监测点源的污染动态,通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布,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参与意识,利用媒体加强大气污染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力度。5.依法监管、杜绝隐患 对于污染企业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要依法监管,发现不经处理、直接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的部门,要建立问责制。充分发挥企业环保部门作用,提高其对本企业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防范及处置能力。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年3月31日环发〔2006〕50号)、《省(市)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山东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1年6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8号)。 1.4适用范围及现状 适用范围: 1.辖区可预见的具有隐患的大气污染源。 2.各类级别大气污染突发事件。

(环境管理)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

附件: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近年来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及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从我国当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国际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为此,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启动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 该重大项目分共性技术类和示范应用类2类课题,共性技术类课题将研发应对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关键技术并为示范应用类课题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应用示范类课题将分别选择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针对性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并为共性技术类课题提供研发与应用平台。示范区包括城市、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地区性重大活动场所等类型,目前本项目已启动“特大城市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综合示范”、“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等应用示范类课题。

此次发布的是本重大项目的8个共性技术类课题指南。评审过程将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共性技术类课题承担单位在完成课题各项研究任务的同时,须配合好示范应用类课题有关工作的开展。 二、指南内容 课题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 研究目标: 基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类型,开发多类型环境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区技术,建立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与监控系统,并在本重大项目选定的沿江开发区、特大城市等示范区进行应用示范,为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技术 开发典型行业、区域和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风险源分类与分级技术、环境风险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技术。 (2)多尺度环境风险分区技术 开发典型区域环境风险定量分区技术,建立基于环境风险分区的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决策支持系统。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示例)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1)为提高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作好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的第一时间,能准确掌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的控制,杜绝或最大限度减轻对职工和周边群众生活和健康影响、降低空气、土壤及水质的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环保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和全体员工对涉及公共危害的突发环保事故具有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清洁,促进文明、健康、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应急预案。 3、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把环保应急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有效、适宜性格的预防应急预案,充分

发挥指挥者和实施者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无险以防,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有应必胜的格局。 4、应急任务 (1)公司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和响应程序及操作规范。 (2)第一责任人承担其环保责任,指挥和发布抢险救援命令,领导成员按照自己的职责及时、准确、有效完成其工作任务。 (3)生产部负责事故的现场处理和事故后的生产恢复工作。 (4)行政部负责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和上下联络工作。 二、应急组织和响应 1、应急组织机构是公司按照自身实际,建立的突发环保事故的应急响应组织,部门明确,责任清楚,任务落实,做到准确、有效、及时响应。将突发环保事故得到组织即时、统一指挥、相互协调、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和降到环保事故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排除或降低土壤、水质、空气的污染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和全体职工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 如图一:《环保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完整版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杜绝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处置本公司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工作机制,提高本公司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力争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由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双龙风电场负责解释。 本预案起草单位: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双龙风电场 本预案起草人:阚玉波、刘显旭 本预案审核人:朱晓东 本预案审定人:刘文秀 本预案批准人:张华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适用范围 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长岭)需要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次生、衍生的环境事件。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发电企业典型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 定义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一)事故原因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切实提升我矿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应 急抢险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确保一旦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 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提高全中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综合能力,编写此方案。 一、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 副总指挥(现场指挥):*** 成员:*** 二、应急演练时间: 2015年9月19日上午9时15分 三、应急演练地点: ***煤业公司副斜井井口 四、应急演练内容:

***煤矿危险废物集中运输出井的废机油在处置危险废物时,发生泄漏并燃烧,运送危废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事故。 假设***煤矿危险废物集中运输出井时在处置危险废物时,桶装废机油发生泄漏并引发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如不及时控制,烟雾进入井下威胁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矿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减小风量,打开井下联络风门,控制风流,矿救护队与工人及时积极灭火,使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上报有关上级 主管部门;环保部门接报后及时组织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环境应急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环境应急事故技术指 导工作,在中心的配合下对危险废物进行快速、安全处置。 假设在紧急处理矿环境污染事故的同时,又有一辆运送危险废物(废乳化液)的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大量的废乳化液泄漏,影响道路,同时事故地靠近董半川河,如果处置不及时,大量废乳化液极有可能流 入董半川河,污染河道。现场指挥部接报后,及时调整力量进行快速处置。 五、应急演练器材保障及注意事项: (一)演练车辆: 危险废物运输车一辆,救援车一辆,消防水车一辆,救援物质运输车一辆,统一停放在车库待命。 (二)演练通讯设备、通讯器材(对讲机)由信息传输组负责、模拟道具、桌椅条幅警戒线等由生产部负责, 其他后勤保障物资由办公室负责。 (三)其他演练注意事项: 现场调查方面由生产部负责,现场监测方面由监控室负责,信息传输及影像资料方面由信息传输组负责。 六、应急演练过程模拟: 演练总指挥周立举矿长宣布演练开始。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与处置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与土壤环境等的应急监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污染事件、海洋污染事件、涉及军事设施污染事件、生物、微生物污染事件等的应急监测。 引用的文件 编辑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就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91 地表水与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 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采样与布点 编辑 布点 a布点原则 采样断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为主。同时必须注重人群与生活环境,重点关注对饮用水水源地、人群活动区域的空气、农田土壤等区域的影响,并合理设置监测断面(点),以掌握污染发生地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与范围。 对被突发环境事件所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与土壤应设置对照断面(点)、控制断面(点),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还应设置消减断面,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须考虑采样的可行性与方便性。 b布点方法

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昌都地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编制而成。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地震、滑坡、泥石流(尾矿库)等,以及其它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 1.4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大气污染物 公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废气,产生SO2、烟尘废气,经水膜除尘器脱硫除尘后排放(排气高度为35米);其次为烘干工序

产生的微量无组织废气,满足无组织排放的要求。 (2)、水污染物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压滤废水、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废水进入厂区内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至孝服河。 (3)、固体废物 公司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水处理污泥、灰渣和生活垃圾,其中污泥和灰渣外售做建材,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4)、噪声 公司噪声主要来自真空泵和空压机。设备源强约80dB(A)左右。设备进行隔声处理或距离衰减后,相应厂界噪声声级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Ⅳ类标准的要求。 1.5 应急工作原则 我公司的应急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事故救援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及人员按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处置方案为有效做好我项目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处置和善后工作,指导和规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项目部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以及核、生物化学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类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程度不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性污染事故。 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中毒死亡的; 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

(3)事故危害影响到工程、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3、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的; (3)事故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三、应急指挥系统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系统 (1)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郭雅军 副组长:刘艳生 成员: 王勤王陵宇刘璇秦维郑树发 (2)项目部成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为领导小组负责人,其他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保部,负责日常工作,由安保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 1、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负责对项目部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研究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排除、减害工作方案、措施以及决定其他重要事项;统一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项目部辖区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处理进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杜绝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处置本公司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工作机制,提高本公司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力争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由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双龙风电场负责解释。 本预案起草单位: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双龙风电场 本预案起草人:阚玉波、刘显旭 本预案审核人:朱晓东 本预案审定人:刘文秀 本预案批准人:张华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适用范围 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长岭)需要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次生、衍生的环境事件。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发电企业典型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 定义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

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环境污染事故:指突发事件导致的水、汽、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及生态破坏等事故。 4 预案内容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 基本情况 (1)本项目投入运行后的主要声源为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时产生的一定噪声。根据类比调查,单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噪声值为97dB(A),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I级标准要求,昼间达标距离为128m,夜间达标距离为256m。根据调查知,拟定装机区域内的居民均在达标距离之外,故本项目的投运基本不会对其

危化品泄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危化品泄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 一旦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采取措施或实施救援,把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化公司内部危化品泄漏的处理。 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焦化有机废水中含有酚、氰、焦油、粗苯、洗油等属于危险化学品,属有毒有害物质。 1)粗苯 粗苯是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经吸收塔吸收后成为化产工段的产品之一。粗苯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可燃,有毒,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的一类致癌物。有严重火灾危险。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4—8% 2)浓硫酸 属中等毒类物质。具有助燃、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煤焦油 是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比重:1.17—1,25水分:≤4%

4)40%氢氧化钠溶液 为透明性溶液,强碱。对皮肤和黏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5)氨水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号目标:洗脱苯工段粗苯生产装置区、粗苯中间槽。 2号目标:硫胺工段硫酸贮槽。 3号目标:脱硫工段碱液贮槽。 4号目标:蒸氨生产区域氨水。 5号目标:冷鼓、电捕生产区焦油。 6号目标:综合罐区中的粗苯、硫酸、烧碱、洗油、焦油等储槽。 4? 应急措施 4.1? 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处理专业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4.2? 控制污染源。根据发生事故的技术特点和事故类别,采取特定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污染危害并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4.2.1? 事故处理第一步: a)发现泄漏后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切断火源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事故源。 b)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