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参考

1、试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及其殖民化的思想。

答:原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及其殖民化的思想主要内容:首先,生活世界不仅具有内在的(文化、社会和个性)的结构,而且还要外在地与哈贝马斯所谓的“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1)先来看生活世界的内在功能,亦即涉及文化、社会和个性的内在结构的功能。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使一切生活过程进入彼此合作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哈贝马斯仅从语言视角来看待言说者、受言者和在场者的角色问题,其涉及的只是生活世界的象征性再生产,而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物质再生产这一坚实基础的考察;进而他将交往行动理解为媒介,认定通过交往的媒介生活世界的结构方能得以再生产,而且是在语言根基上的再生产。(2)再来看生活世界的外在功能,亦即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相联的功能,这一功能使生活世界与外在的“世界”形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在此,生活世界构筑成为交往活动的根基部分。根据哈贝马斯对现实领域的划分,所谓客观世界就是关于“外在自然的…那个?世界”,社会世界就是“关于社会的…我们的?世界”、主观世界就是“关于内在自然的…我?的世界”,它们分别对应着“事实之呈现”、“合法人际关系之建立”与“言说者之主体性之揭示”的“言语的一般性功能”。通过交往,在生活世界里的交往参与者获得了通向这些世界结构的途径。

然后,是殖民化。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出发,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作为一个体系是由负责物质再生产的“系统”和负责文化再生产的生活世界这两个“次体系”组成。因为社会整合向来是朝着两个方面进行的,其一是社会性整合,这种整合着眼于行为者取向,它是从交往行动出发,并将社会建构为生活世界;其二是系统整合,这种整合着眼于行为结果,它根据一个自我控制、调节的系统模式来表象社会。生活世界和系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双重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化。其中生活世界(尤其是法和道德)的理性化是系统一体化之新机制得以被组织化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生活世界理性化的进展,那种在不同交往成员和团体间产生不协调的危险也在增大。从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合理化,从而导致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化乃至脱节。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和“生活世界”的脱节突出表现为由于技术、科学以及中性媒介(如金钱、权力)使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当它们渗入到政治、经济和家庭关系中时,生活的再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交往行动就受到货币和权力这两种媒介的侵占,从而抵消“生活世界”对于社会整合应起的作用。这样生产关系自主的系统从外部侵入生活世界。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基本病症--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哈贝马斯看来是系统和生活世界的非耦合性畸变造成的结果。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哈贝马斯对韦伯所说的“自由的丧失”的解释。同韦伯一样,哈贝马斯认为道德和法律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但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法律越来越重要,道德却越来越削弱。结果是将道德因素从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中子驱逐出去。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就是生活世界的法律化。在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关系中,行为者的全部行动都是通过货币和权力媒介进行的。哈贝马斯认为,经济系统以货币为媒介侵入了生活世界的“私人领域”,从而导致“新教伦理学”不再对个人行为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新的生活方式:“没有思想的专家”的功利主义和“没有心胸的享受主义者”的美学享乐主义。这意味着人格的分裂,并随着人格的分裂,个人失去了为其生活确定统一方向的能力。同样,行政系统则以权力为媒介侵入了生活世界的“公共领域”,其结果是合法性的丢失。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及其殖民化思想既有理论贡献,又有理论缺陷。

第一、理论贡献。(1)独特的理论分析方法。哈贝马斯通过改造“生活世界”的概念,创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三个世界”理论,文化、社会和个性的“三维结构”及“系统”和“生活世界”、“两大体系”来建构“生活世界”的理论,来批判和反思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极具理论想象力和不可忽视的前瞻性、独特性价值。尤其是用“系统”—“生活世界”的双层结构来分析研究社会的运行情况,视角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拯救的不只是异化的社会、系统和生活世界,更有看似得到解放、实质却日益受奴役的人自身。(2)其理论具有范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哈贝马斯不遗余力地在语言和交往的另类视野中寻求其创建的各种理论的解决办法,作为交往行为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性理论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也不例外,可见其执着的精神、非凡的勇气和缜密的思维。

第二、理论缺陷。(1)把生活世界理想化,把它理解为不受物质关系制约的,仅体现交往中的认识关系、思想关系和道德实践的背景场所,不仅脱离物质关系去分析生活世界,而且仅在价值论的层面和文化价值的路径上定位生活世界,这是严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是一种无力的道德批判和现实乌托邦。(2)“生活世界”的概念含糊、使用混乱。哈贝马斯在论述“生活世界殖民化”时,明显是在日常生活定位它;而在论述交往中的理解、沟通和共识时则是在语用学上使用它。(3)在论述“生活世界”和“系统”的关系时,只从单向、理论需要的角度去分析,只谈到“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入,而不谈“生活世界”对“系统”的影响,显然违背常理,有失偏颇。

2、试论述哈贝马斯是如何重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并作简要评述。

答: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一种启迪学,也不是描述性的本体论图像,而是理论,一种社会进化论。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一种启迪学,也不是描述性的本体论图像,而是理论,一种社会进化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传统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出现了不加反思就起作用的现象;第二,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的规范基础始终是不明确的。第三,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进化的动力限制在生产力发展的领域,相反却忽视了道德规范结构在社会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要摆脱僵化的教条框架,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普遍化的社会进化理论和达到它原来所确立的目标,就必须重建。所谓重建,在哈贝马斯看来,是“把一种理论拆开,用新的形式重新加以组合,以便更好地达到这种理论确立的目标”。这种重建的方法,在哈贝马斯看来,适应于“一种在某些方面需要修正,但其鼓舞人心的潜在力量仍旧(始终)没有枯竭的理论”。

首先,哈贝马斯通过把社会进化赖以进行的社会——文化阶段同纯粹的生物进化赖以进行的灵长类阶段进行区别分析,得出结论是社会劳动并不适合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的再生产。只有把社会劳动同家庭的组织原则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表达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并且社会劳动的结构不能代替角色行为的结构。而“交往行动规则的发展,是对工具行为和战略行动领域中出现的变化的反应。但是,交往行动的规则在这些领域中遵循的是自身的逻辑”。其次,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直接用生产关系确定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依据社会的生产方式去分析社会复合性的变化,则更有教益。”但是,他更多的是指出生产方式在解释社会发展时所遇到的难题:(1)在解释如何调节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上遇到难题;(2)在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中,这种模式的运用遇到难题;(3)历史唯物主义还碰到了混合形态和过渡形态的问题。尽管如此,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被放弃(事实上从其重建的历史唯物主义年实质上已经放弃了)。因而追求交往合理性,构合理的交往行为模式,成为他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案。再次,哈贝马斯指出,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一种技术至上的思想,表现的是工具的行为模式。生产力的发展“它尽管可以引起,但却不能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革新。”因此,不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进化,而是技术知识和组织知识成为社会结构分工的基础。这样,哈贝马斯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化约为知识论的维度来揭示社会进化。

简要评述:无疑,哈贝马斯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质疑是深刻而有力度的。如果历史唯物主义只是局限在被归诸到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向度的生产范式中,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但另一方面,哈贝马斯本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生产范式,把生产范式又归结为劳动- 生产力这种还原主义路径是有一定的问题的。总之,哈贝马斯重建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马克思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和错误解释。通过哈贝马

斯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阐述与评价,会发现在哈贝马斯的行文中, 有好几种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介于哲学与科学间的批判社会理论。其次, 具有实证主义色彩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种, 卢卡奇式或黑格尔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并没有对这几种马克思主义进行特别的厘清和说明,也正是如此, 他对马克思的一些重大误读让一些学者难以接受。例如, 他对马克思实践、劳动概念的片面理解, 认为实践就是“制造对象的客观活动”, 实践就等同于劳动;尽管哈贝马斯在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时, 阅读了《资本论》, 但他的思想框架依然是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范式, 没有注意到实践在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作用。(2)对交往行为的过度强调, 系统分化的痕迹太重。哈贝马斯提出用话语交往实践来纠正和补充马克思仅从物质生产实践来考察意识形态的方向是对的。但要是用话语交往实践来取代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地位, 完全用交往行动来解释和描述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各个历史阶段意识形态的形成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哈贝马斯完全把劳动世界和生活世界, 物质生产实践和话语交往实践割裂开, 划分成独立的系统, 没有充分考虑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3)缺乏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与研究。重建论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适合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从个体的自我认同方式到社会进化的机制方面,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展开了集中的批判。但这种批判是建立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现象而后进行的一种理论反思的结果。而且,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否依然有效需要像马克思当年那样去从事经济学研究, 方能得出结论。所以, 哈贝马斯的新批判理论如果要取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可能还要走很长的路。

3、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原理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基本观点。

答:原理: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后现代主义思想基本观点:根据后现代主义的不同形态,其理论特征也有所不同。但学术界认为无论哪一种后现代主义,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内涵:(1)反基础主义。所谓基础主义就是认为世界、事物有一个“始基”,这个“始

基”就是世界万物的终极基础,万事万物皆源于此,有复归于此,并且这种基础是由一些不证自明、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或概念构成。(2)反主客二元论,消解主体性。所谓主客二元论就是指把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观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其含义是,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整个社会无一例外地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这就是发达工业社会的内在特性。(3)反总体性和同一性。所谓总体性把世界理解为使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将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归为同一性,吞噬个体性,只承认统一化、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4)反对中心,寻求差异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者摧毁了本质、本体、本源,击碎了整体性、统一性与确定性,那么“中心性”就不复存在了。现代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复杂性的社会,到处弥漫的是不确定性,几乎很难寻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模糊性、间断性、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分解、解构、费神化、零散化等等是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者用“多元性”反对“统一性”,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取代“确定性”,用“破碎性”、“边缘性”取消“中心性”,用“情感和冲动”反对“理性”等。(5)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以往的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人与外在对象的相符合,是人与对象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使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状况。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知识的生产和销售,甚至知识就是为了销售而生产,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完全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知识失去了它的传统价值。(6)反对言语中心主义。传统观点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对象,表叔或表达对象,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去认识和了解世界。后现代主义者反对这种“语言图像说”,否认语言和世界之间有一种影像关系,并怀疑语言忠实传达主体意思的可靠性。由此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不具有传达性,从而否定真理的存在和知识的可能性。由此后现代主义者只热衷于对话语表达、主张语言结构分析和游戏,并于语言游戏中消解表象的主体和客体。(7)反对规律的存在(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观点认为,世界存在着严格的自然秩序,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由此人们可以寻找到世界中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共同遵守的规律性和原则,建立能够说明和理解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框架和原则。后现代主义者反对寻找一种永恒的、超历史的、能够解释现实世界、预见未来世界的框架和原则。此外,根据不同存在形态,部分学者提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还具有反人道主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关注语言、取消真理等特征;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张有机整体论,具有反机械还原论等特征。不过,无论哪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原理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分析:

后现代主义思想通过反对“始基”,反对主客二元论,主张通过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来消除主客体的分离,改造由二元论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并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结束主体中心和人类中心。目的是达到反思现代社会中主体作为万物之灵和衡量万物的尺度导致了人本身的生存

危机,如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原理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充分反映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由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使得自己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从而决定了人类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以人类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后现代主义思想更侧重意识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在人类发展中起得重大作用,而人类以自己为中心的这种主体意识恰恰是对人类现代活动方式的反应,并且这种主体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造成人类现存的危机。(3)后现代主义思想有些观点走向了极端,作为一种问题意识的思想,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人类发展当前的问题,这就是人类和自然的统一的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的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认为必须消除意识和存在对话的模式,因为意识和存在是一致,它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意识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主要体现在发展变化的同步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和能动的反作用上,所以强调意识的不确定性,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影响人类本身的生活和社会存在的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不能就否认存在的确定性,否认社会存在范畴中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否认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否认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而这是这种确定性推动了社会存在中的人类活动不断发展,而后现代主义强调意识的,强调不确定性作为,通过反思和批判,达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消除社会存在中的负面影响,为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统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方式,表明意识形态产生于社会生活过程,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活过程,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逻辑,更具有人们很难穿透的伪真本质。

4、试比较马克思和鲍德里亚的消费思想。

答:第一、马克思的消费思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l)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与此相应,就生产方面来说:(1)它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而,生产在这方面创造出、生产出消费。(2)但是,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正如消费使产品得以完成其为产品一样,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首先,对象不是一般的对象,而是一定的对象,是必须用一定的而又是由生产本身所媒介的方式来消费的。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3)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

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媒介的。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第二、鲍德里亚的消费思想:鲍德里亚认为,把当今社会界定为一种“消费社会”,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当需求生产(消费者生产)成为社会的中心任务时,后现代就从现代那里分离出来了。因此“消费社会”概念是“隐含着理解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线索”。消费社会既被看作一种公认的全新社会状况,它的生活方式支配了所有的社会成员;同时也被看作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符号的关键,这种消费文化为广告、传媒所造就的符号世界所操控,它带来的后现代变化在于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个相同的消费类别,包括意义、真理和知识。鲍德里亚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发展为一个消费社会,而不再是一个生产社会。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本身终结了。新的消费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已脱离了生产;消费既不是生产的目的,也不是生产的延续,更不是生产的基础。那些消费品,当它们被消费时,不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一系列具有自律的符号系统,是追求声誉、满足欲望的符号体系。消费世界的形成表现为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正是由于物不仅极大丰富而且系统化,已经达到了对于环境的系统组织,消费才成为生活的中心。

第三、两者比较。(1)在马克思看来,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否则,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认为这里要强调的主要之点是: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2)鲍德里亚企图用消费范畴取代生产和劳动范畴,对唯物史观学说进行批判和颠覆。鲍德里亚标榜自己发现了整个消费社会的“生产的幻觉”。由此,他批判和指责马克思强调生产和劳动的基础地位,完全是一种“镜中幻象”。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定义方方面面都濒于崩溃,而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鲍德里亚批评马克思把幻象当成了现实,认为这种幻象是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的,它把人视作只是生产的附属品,使人失去存在的真实性。鲍德里亚说,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激进的批判,但仍然处于政治经济学的形式之中。(3)鲍德里亚是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他以非常极端的“超真实”理论构造了一个由“仿真”“、类像”所构成的后现代传媒景观。但是,鲍德里亚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者。他过于夸大当代传媒技术对社会和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影响,如宣称“电视就是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按照电视模拟来理解。这显然

是不负责任的。尽管鲍德里亚有着富于煽动性的风格,有人认为他是荒谬的,但还得承认,他似乎看透了某些东西。然而,必须看到,鲍德里亚在欧美学界始终是一位“剑走偏锋”式的人物。虽然他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并不能说他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描述和深究就准确了。还由于他的思想较为庞杂、所触及的问题较为丰富,难免还有自相矛盾之处。

5、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谈一下你对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研究的看法。

答:原理:(1)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2)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

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5)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属于韦伯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韦伯一生致力于研究“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试图从比较

的角度,去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中心内容是新教伦理推动了一种基于世俗禁欲主义精神而来的天职观念上的生活理性观念的演进。正如书中所指出的,“在构成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

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在社会学研究领域,马克思开创了批判社会学的传统,主要的方法论是辩证方法。而韦伯则为理解社会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方法论是理解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研究社会时,既有一致的方面,也存在着分歧和对立。一致性表现在:两者都强调人的行动或活动的能动性,将社会事实看成是人之所为,即它们对认识及认识的对象都采取了一种能动主义的态度。分歧则表现在两者对这种能动主义态度本身上的差别,即它们对人的社会活动及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的看法上的根本对立。理解方法强调人的任何行动和活动都是主观的,个人行动时的不同的主观动机导致不同的社会行动的基本原因。而辩证法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二重性活动,分析研究的立足点应放在人的实践活动的这种矛盾运动上。矛盾是辩证研究方法的核心,它强调的是心与物、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诸如此类的对立面间的相互作用。基于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异同,导致了韦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既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一致的方面,也有严重对立的方面。

首先,韦伯在书中对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予以肯定。他想表明的是人对经济所采取的态度可能为自己的信仰体系所左右,而信仰体系在一定时期里又是受经济制度支配的。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精神和物质两个条件,正是基于此资本主义才在西方得以产生,且精神条件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韦伯歪曲并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予以庸俗化,甚至进一步否定历史唯物主义。韦伯在此割裂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片面地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将经济因素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否认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由于其理解方法侧重于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片面的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所歪曲和误解,他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基础视为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

总之,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以其理解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从宗教观念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怎样产生的一个角度。这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并不截然相反。所以,由于韦伯和马克思在分析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导致了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唯物史观的矛盾看法。辩证法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二重性观点一方面否定了那种认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的历史变迁完全决定于人的自由意志的唯意志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认为社会的结构及历史的变迁完全受社会的客观必然性支配,人的自由意志全然毫无作用的历史宿命论观点。而理解方法由于对主体行动自由选择的强调,给人留下他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迁的一种唯意志论的观点。

6、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理,谈一谈你对韦伯关于“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关系的看法。答: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进一步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在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2)与那些脱离实际的抽象教条截然不同,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3)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社会功能必然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韦伯既用“价值中立”与德国的新康德主义划清界限,反对否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用“价值关联”反对英、法实证主义无视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错误倾向,为此,韦伯一方面把“价值中立”视为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把“价值关联”作为社会科学的构成性原则,以避免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社会认识上的片面性。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是相伴而生的一对矛盾,两者不可分离,不可单独抽取某一方加以分析批判。“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对立。“价值无涉”(即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历史传统是休谟的应然和事实、康德的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之分,也即道德和科学之分。在提到二者的区别时,韦伯有时看作为研究过程中的两个

不同阶段,“价值关联”在研究主题的选择、材料的收集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价值无涉”集中于对获得的经验材料的处理。但两个阶段和两个原则并非完全对应的,对经验材料的处理包含对经验材料的意义的理解,包含价值关联;同样,在材料收集过程中,当然也要求尽可能客观点,包含价值无涉。价值关联是韦伯社会科学的基础,社会科学依据一定的价值与一定的实在发生联系,这便是价值关联。价值关联是文化意义的逻辑前提。价值关联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文化事件直接相连。文化事件是社会实在,但该社会实在之所以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域成为文化科学的对象,并非因为它原来就如此,而是因为它在与研究者的价值关联中变得重要了,它便对我们有了意义。具体来讲,包括三个层次:(1)人类的任何行动都受价值支配的;(2)研究者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以及它要得到什么样的说明,取决于他们的理论范式;(3)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联系行动者的主体价值。

其次、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统一。一方面,韦伯把“价值关联”看作是“价值无涉”的前提。“认为从要求经验地讨论…价值无涉?的立场出发,价值判断的讨论就是无结果和毫无意义的观点,是与我们完全不相干的,因为关于价值判断意义的认识恰是所有这类有益讨论的前提。”若是没有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就没有选择材料的原则和关于个别实在的有意义的认识。“价值无涉”只是研究者进行经验研究时的一种策略,或者讲一种尽力而为的要求,或者讲一种理想状态,是对研究者提出的诚实的要求,“价值无涉”即是理性诚实。“价值关联”才是基础的,相对于“价值无涉”的理想状态,“价值关联”是现实的状态,“价值关联”伴随着研究者生活的一切领域,当然也贯穿于研究者的整个研究过程。韦伯始终承认,在现实生活中,“价值关联”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价值关联”不可避免,为了对文化事件进行科学的研究,必须对价值判断进行必要的限制。因此,“价值无涉”和“理想类型”一样,都是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所采取一种策略。另一方面,通过价值无涉来保证价值关联的文化事件的意义可以理解和表达,可以被研究,使价值关联的文化事件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价值无涉保证文化事件的意义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因为在此文化事件的意义已从纯粹个体的体验中抽象出来,使其获得了一般性和客观性,虽然这种一般性和客观性还只是相对的,但具有这种客观性和一般性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研究,这也正是韦伯的理性类型所要做的事情,即:建构出和个体文化事件相关的一般的文化事件的类型。另外,这种价值无涉也具有内在的依据,建构起一般的文化事件的理性类型确实也是可能的。因为人的行动并非完全非理性的,行动的理性也使人的行动具有一般的特征,特别是工具理性行动者(手段目的合理性行动)更是接近按照一般的类型进行行动。

7、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的批判中,马尔库塞与马克思的批判路向有何不同?

答: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和马尔库塞都持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都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现有经济领域的根本状况。但是,在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点上,二人又提出了绝然不同的回答。马克思要求以一种新型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取代现有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而马尔库塞则要求从根本上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活动的强制性影响。

从马克思的观点看,现有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构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交换关系在表面上体现为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却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公正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这种最广泛剥削关系。另一个是在经济内部的客观规律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必然会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剥削关系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秩序找到掘墓人──无产阶级,而经济危机则会以铁的规律埋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在伦理方面和经济规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马克思要求以一种全新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在这种全新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关系将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私有制必将被公有制所取代,社会化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将随之得到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被一种全新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所取代,这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仅仅意味着经济的某种历史形式,而并不意味着经济本身。马克思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也仅仅是批判和否定经济的这种历史形式,并不批判和否定经济本身。这也就是说,在新社会里,经济仍然可能存在,仍然可能具有它向来所具有的优先性地位和意义。所以,恩格斯在设想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时就认为,自由王国仍然是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只不过在自由王国里“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生产劳动从“一种负担”变成了“一种快乐”。

但是,马尔库塞不仅要超越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而且要超越经济本身,超越一切经济形式。因为在他看来,本能冲动与经济活动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它根本不可能在经济活动中得到满足。这里所说的经济活动并不是哪一种形式的经济活动,而是一切经济活动。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个社会条件下的劳动,对人来说都是一个必然王国。马尔库塞指出:“物质生产不管组织得多么公正,多么合理,它决不是自由和满足的王国。”马尔库塞认为,一切经济活动对于本能冲动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基本压抑”,而资本主义经济活动除了产生这些“基本压抑”之外,还会产生“额外压抑”。由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经济形式所产生的“额外压抑”是可以消除的,因为这些压抑不是由经济本身造成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统治造成的。而由经济本身造成的基本压抑是不可消除的,它是个人生存的必要前提。面对不可消除的而又必不可少的基本压抑,人们应该怎么办呢? 马尔库塞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尽量缩短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时间。他说:“非压抑性秩序只是在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即在用最少时间、最小身心能量满足所有基本需要的时候,才是可能的。它们反对受操作原则支配的自由观,而把这种自由留给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是将以普遍地得到满足的生

存需要为基础而出现的一种生存方式。自由王国被看作处于必然王国之外,因为自由不在…生存斗争?之中,而在它之外。拥有和获得生活必需品乃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而不是其内容。必然王国、劳动王国,乃是不自由的王国,因为在这个王国中决定人类生存和功能的,不是人自己的目标和功能。而且那种目标和功能也不允许人类机能和欲望自由消遣。”

从上面的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是要求通过消灭私有制而使经济活动变成实现人的本质的一种活动方式;而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是要求尽可能废除一切经济形式,真正的经济自由意味着“摆脱经济的自由──摆脱经济力量和经济关系的控制”,意味着“免于日常的生存斗争、免于谋生的自由”超越经济必然性,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是人类奋斗的最高目标;但是,要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则是根本不可能的。马尔库塞根本没有看到经济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根本原因,因而不可能真正意识到超越经济必然性的漫长性。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使马尔库塞的学说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试图重新恢复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是自卢卡奇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长期努力方向,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贡献。但是,通过贬低乃至取消经济的优先性地位来确立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则偏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既要批判和超越经济的资本主义形式,又要坚持在现实条件下的经济优先性,这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8、如何正确评价马尔库塞的革命新理论?

答:马尔库塞在批判现存的社会、现存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改变它们的革命理论,对所谓适合“现代工业社会”的“革命”的动因、对象、主体、方式作了全面的论述。他的“革命新理论”的最引人注目之处一是把解放人的爱欲作为革命的根本目的;二是把“青年知识分子”和“嬉皮士”之流作为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三是把人的本能结构作为革命的主要场所,把改变人的本能结构的病态作为革命的主要方式。他所提出的这种革命理论是一种极端夸大主体能动性的革命。在他看来,既然意识是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那意识的改变就意味着社会现实的改变,既然人是历史主体和文化的创造者,那他也就能够改变异化的现实和病态的文化。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没有看到这一实质所在,没有改变现存社会的自觉意识。

正确评价马尔库塞的革命新理论:马尔库塞的社会革命理论就其总体上而言是不科学的。他所提出的这种革命理论是一种极端夸大主体能动性的革命。

首先,关于革命根源,他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根源的分析,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根源的理论并不是饥民暴动论,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的要求,革命的目的是要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其次,关于革命主体,他否认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而把青年知识分子和嬉皮士之流作为革命的主体完全是不符合实际的。工人阶级的革命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尽管工人阶级自身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代表工人阶级己与统治阶级完全同化,并成为后者中的一员。目前的工人阶级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处于稳定时期而沉默着,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人阶级自然会成为革命的主力军。而马尔库塞所指派的这种革命主体,充其量只能对资本主义社会搞一些抗议和破坏作用,并不能危害到整个资本主义的大厦。

再次,关于革命道路问题,马尔库塞关于革命动因观点和革命主体观点的错误注定了他关于革命道路理论的漏洞和矛盾,“大拒绝”要求人们全面反对现存制度,与现存制度不合作,但是他又反对改变现存制度的基础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他要实现人的爱欲的解放,就必须改变压抑人的爱欲的社会环境和统治制度,但是他又提出要改变这一切必须要由得到了解放的“新人”来完成,是先改变环境还是先培育这种新人,马尔库塞陷入了矛盾,而他自己并没有给我们一个信服的答案。

当然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试图改变这种爱欲受到压抑,人性被扭曲的环境,并提出了自己理论上的解决途径,其勇气和胆识是值得肯定的。他并不是一个资本主义的辩护士,这一点是事实。不过就其具体理论的实践意义而言,就显得不那么科学和可操作性。而且实践也已经证明了马尔库塞理论的失败。实践是最好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复习

总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哲学高于文化 B.哲学低于文化 C.既依存于文化,又指引文化发展 D.哲学与文化无关联 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问题” ( ) A.物质第一性 B.意识第一性 C.本体论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 ) A.唯生产力论 B.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在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上,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B.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无伟人就无历史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改革开放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6、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科学技术 B.劳动和实践 C.伟大人物的思想观念 D.时间 7、人的个性决定于() A.先天的禀赋 B.家庭出身 C.生理状况 D.后天的社会实践 8、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9、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 A.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 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 C.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 D.对立统一关系 1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 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哲学思想的有(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物及必反,乐极生悲” 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E.“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群众无关 C.哲学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D. 哲学是阶级利益的体现 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务员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四个部分: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和依靠群众。 一、唯物论 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万物皆在吾心中”“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我一起同归于寂”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叔本华“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2、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的“道” 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 上帝、真主、玉皇大帝等宗教 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金木水火土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为世界的本源。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注定

了,人没有主观能动性。 3、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人能认知世界;人能改造世界。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存在根本形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辩证法 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全面。 1、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 2、发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状态:量变到一定阶段发生质变。坚持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不平衡性: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论和两点论) 三、认识论 1、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认识:认识的两个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 识到实践 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美小抄精编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重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 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 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 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 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 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 第一章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 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p35 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 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 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 论 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 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 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 唯物主义有何不同?p36 ①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 个本原的哲学观点。--承认世 界统一 二元论: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 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 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 ②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 种: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 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 界统一于物质 5.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①机械 性: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② 不彻底性:不把唯物主义贯彻 到历史去③形而上学性:不 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④ 直观性:缺乏实践、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 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及其理论意义 p40 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 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 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 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 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 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 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 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 限性 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离不开运动。B,运 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 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 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 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 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 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 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 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 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 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 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动中有静。B,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 二者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相对静止:一、一 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 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二、事 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 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 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 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 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 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 性和伸张性 13.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 可逆性)如: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 系: 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B, 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 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 意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 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 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 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 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 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 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 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 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 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 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 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 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 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 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 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 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 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 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 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 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 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 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 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 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 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 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 分) 1. 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一种 ( B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5.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6.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7.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B)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10.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1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放思想体现着()。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3、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A.必然联系 B.偶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4、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7、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元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10、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1、所谓系统是指()。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12、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余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考复习题

9、方法论是()。 A、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 B、一种方法 C、方法和理论的对立统一 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案:D】 1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答案:C】 20、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B、可知与不可知有无同一性 C、先知与后知有无同一性 D、矛盾有无同一性 【答案:A】 25、二十世纪初以来流行美国的、以杜威、詹姆士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流派是 ()。 A、人本主义 B、实用主义 C、科学主义 D、历史主义 【答案:B】 29、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A、阶级矛盾和阶层矛盾 B、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矛盾和生活矛盾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答案:B】 36、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C】 39、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 C、一切自然现象 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4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 A、原子 B、物质 C、精神 D、运动 【答案:B】 4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 B、静止 C、规律性 D、可知性 【答案:A】 4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诡辩论

【答案:B】 4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答案:C】 46、承认相对静止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 【答案:A】 47、静止是指()。 A、同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的不运动 D、静止是无条件的 【答案:B】 49、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A、无论何时何地运动无条件存在 B、物质运动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物质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A】 51、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存在运动之中 C、不包含运动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马克思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 1.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计算、试验 D.概念、范畴、规律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C.古希腊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古中国唯物主义、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3.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 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中国宋代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认识的本质是()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 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 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6.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8.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A.唯我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10.“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08--2014)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哲学的起源、对象、特点和功能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标志是人们理性理解和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思想的产生,形成的根本条件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实证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把人和自然界区别开来,造成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人和人区别开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以生产资料占有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 二.哲学的对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 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第一,哲学具有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第二,哲学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和范畴系统把握对象的,这是由哲学是一种反思所决定的。 第三,哲学是远离物质基础的意识形态。 功能:第一,哲学最主要和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哲学的功能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思维不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某种精神实体,认为这种精神实体先于物质世界,先于人而独立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三.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 哲学的党性是指:任何一种哲学不属于唯物主义,就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是不存在的。 在哲学及其发展的历,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大科学发现: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精心整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p35 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 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哲学的基本问题(3)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本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本体论: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它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物质(103)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111) 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4、规律(120) 指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意识(130)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联系(143) 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7、发展(147) 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8、矛盾(150) 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9、量变(159) 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0、质变(159) 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1、否定之否定(164)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2、客观真理(236)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人口(248)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14、生产力(254) 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15、精神生产(263) 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本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过程。在精神生产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