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经穴组经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电针非经穴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大鼠造模8周时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出现空泡状缺损;电针非经穴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松散、排列紊乱,出现断裂或空泡状缺损;电针经穴组大鼠坐骨神经髓纤维髓鞘结构损伤脱失的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于洋等[18]观察到芪藤通络饮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的代谢功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5小结

DPN发病机制复杂,氧化应激反应在DPN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9]。中医治疗DPN以益气、活血、通络的药物为主,清热、利湿药为辅[20]。近年中医药对DPN的诊治不断发展,成绩可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对DPN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统一,相关方药众多,难以临床推广;②中医药治疗DPN的实验研究多针对某一环节,尚不能完全解释中医药治疗的内在机制。应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高DPN 的中医药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2]杨继渊.丁丽芳主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云南中医中医杂志,2010,31(4):3-4.

[3]白君伟.崔建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51.

[4]朱智耀,高彦彬,邹大威,等.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4):702-703.

[5]陈盛业,张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机的集释[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18-820.

[6]葛红霞.从虚、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河北中医,2009,31(2):209-210.

[7]游建明,纪云西,黄贵华,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演变初探[J].新中医,2011,43(3):1-2.

[8]张海生,薛京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83.

[9]倪青.林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辽宁中医,2001,28(8):451-452.

[10]杨照华,张海燕,夏进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诊治举要[J].吉林中医药,2009,27(12):1040-1041.

[11]李辉,张学华,单绍勤.除湿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9):1293-1295.

[12]周志龙,刘晶,杨思红,等.黄芪箭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1,31(3):4-6.

[13]林晓,杨宏杰.蛭萸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4):45-50.

[14]方朝晖,赵进东.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26-128.

[15]张文风,苏鑫,赵书锋.益气活血通络法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8,25(6):73-74.

[16]穆晓红,刘铜华,秦灵灵,等.从血流变学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评价中药糖痹康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华

中医药杂志,2012,27(2):378-381.

[17]张秋娟,施茵,张云云,等.电针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

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6):3069-3073.

[18]于洋,齐素萍,张红,等.芪藤通络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防治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

2608-2610.

[19]施丽丽,任明山,吴元洁,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研究现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94-96.

[20]郑红.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组方证治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36-37.

收稿日期:2014-09-29修回日期:2014-12-01编辑:郑雪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钱虹※(综述),陆锐明(审校)

(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梧州543000)

中图分类号:R7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5)13-2418-03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5.13.045

摘要:目前众多研究报道,糖尿病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关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等方面,并在转基因治疗、胰岛素增敏效、胰岛素三维结构、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及外科手术、干细胞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文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研究的报道,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分析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Study on Diabetes QIAN Hong,LURui-m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Wuzhou People's Hospital,Wuzhou543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many studies reported that diabetes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s of genetic factors,autoimmune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mainly focuses on diet therapy,exercise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and new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in gene therapy,insulin sensitizing effect and insuli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surgery,and stem cell therapy.Here summarizes the reports about diabete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abetes from aspects of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Pathogenesis;Diagnosis;Treatment

糖尿病是因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的以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社会的老龄化、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我国日益恶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1.4亿糖尿病患者,并呈现发病率升高、患者年轻化的趋

势[1]。加强糖尿病研究体系的建设、促进糖尿病病情防控机制的建立已成为我国医学工作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糖尿病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等的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其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干细胞技术等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糖尿病工作的深入发展,形成了糖尿病研究的良好格局。现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和归纳,探讨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1.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3种类型: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目前对于各型糖尿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研究显示,糖尿病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欧阳良良等[3]指出,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遗传易患性导致胰岛素细胞被破坏,进而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而运动缺乏、营养失衡、环境污染及衰老等是造成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从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分子机制来看,能量代谢紊乱、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受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反应以及中枢调控紊乱等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4]。有学者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6例对照受试者的基因组DNA进行直接测序,并确定高迁移率族蛋白A1基因变异体的基因多态性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A1基因变异体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关,其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易患位点,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5]。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孕周的增加,由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分泌量逐渐增多[6];二是由胎盘分泌的蛋白溶解酶———胰岛素酶增加,其对胰岛素有降解作用,进而使胰岛素失活,从而使正常妊娠具有糖尿病倾向[7]。

1.2糖尿病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颁布了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并于1985年对其进行修改,而后成为世界公认的诊断1型糖尿病的标准和分类方法[8]。关于1型糖尿病的大型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尚无诊断1型糖尿病的金标准,临床上对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198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9]。临床针对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儿童患者,而针对成人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研究相对较少。

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0]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及大型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并参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型糖尿病指南》[11]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界定,并为全国医疗机构对糖尿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依据。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临床上也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2003年的标准[12]。

传统上,当孕妇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中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Mrtzger和Coustan[13]指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14]。经过大量试验研究,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做出调整,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对于尚未知晓是否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24 28周采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5.1mmol/L 或餐后1h血糖≥10.0mmol/L、餐后2h血糖≥8.5mmol/L 满足任何一点即可诊断[15]。

1.3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关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等方面[16]。

1.3.1饮食疗法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对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合理、正确的饮食疗法可以纠正糖尿病患者已发生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维持合适的体质量,减轻胰岛负担,防治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和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等。1.3.2运动疗法因体力活动减少而导致的肥胖是引发糖尿病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控制糖尿病除了合适的用药方案和规律的饮食控制外,适当运动也必不可少。长期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改善肌糖原的氧化代谢及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减少降糖药物剂量。肥胖患者运动可减轻体质量,使肌肉等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受体数目上升,减少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17]。

1.3.3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是使用降糖药物使患者的血糖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双胍类降糖药是临床最常用的降糖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回收葡萄糖并促进葡萄糖在组织中的分解而起降糖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②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其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③糖苷酶抑制剂属于含氮的拟糖类结构的化合物,其能抑制糖苷键形成,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上段上皮细胞的α糖苷酶,减少双糖向单糖(主要为葡萄糖)的转化,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餐后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脲及米格列醇等[18];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高糖血症代谢紊乱,代表药物有吡格列酮、马来酸罗格列酮;⑤胰岛素,李伟[19]强调2型糖尿病是因患者胰岛细胞受损、死亡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修复胰岛细胞,恢复其正常的胰岛素分泌。目前,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素β细胞等。

2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干细胞技术等的发展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桥梁,促使糖尿病这一高发疾病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和突破。

2.1基础研究进展2010年,我国学者采用腺病毒转基因技术介导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和神经源性分化因子进入胰腺导管细胞和外分泌细胞,发现这2种因子混合能直接诱导胰腺导管细胞和外分泌细胞转化成胰岛素细胞[20]。

有研究深入探讨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1,FGF21)在调控机体、维护血糖平衡、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从而证实FGF21参与调控和维持机体的血糖代谢平衡[21-22]。

2012年,中美学者首次解析了胰高血糖素受体7次跨膜区域的三维结构,为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张“精确地图”[23]。与此同时,科学家们成功地在小鼠和大鼠实验中阻止了2型糖尿病形成,并逆转了已建立疾病的进展[24]。

2013年,有研究者利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提出糖尿病的治疗应“从脾(胰)论治,兼顾五脏”的治疗原则,并建立了糖尿病中医“三早”综合防治体系[25]。

2.2前沿研究进展治疗糖尿病的传统疗法包括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随着医学的发展,糖尿病治疗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外科手术及其他新疗法开始引入糖尿病的治疗。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表声明,认为减重手术是血糖控制不良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适宜治疗手段[26]。随后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手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7]。一项糖尿病外科治疗荟萃研究对1694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7%的患者在经过胃肠手术后,糖尿病完全或部分缓解[28]。

国外学者利用实验鼠胚胎干细胞,高效培养出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将其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实验鼠体内后,糖尿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29]。利用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培养胰岛细胞将有望扩大糖尿病移植治疗机会,在验证其安全性后,希望在10年内投入使用[30]。

3小结

早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关于糖尿病研究体系的建设,应在进一步分析、明确各类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基础上,严格规范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积极探索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从而形成良好的糖尿病研究格局,更好地促进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糖尿病的治疗上,虽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重要手段,但随着外科手术方案、干细胞研究方法及各种检测、分离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各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方福德.糖尿病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对策和展望[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7):661-665.

[2]唐晓君,卢仙娥,李革,等.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1(5):11-15.

[3]欧阳良良,毛卫未,伍模鑫,等.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血Foxp3+调节T细胞和细胞因子变化及相关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

学杂志,2013,29(1):76-78.

[4]郑成竹,邹大进,丁丹.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标准化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内外科诊疗流程[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

(1):17-18.

[5]张娅,徐先明.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4):299-302.

[6]董慧,田坚.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维生素B12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5):396-397.

[7]Okumus S,Igci YZ,Taskin T,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r21met and ser89asn polymorphisms of the urotensin-II(UTS2)gene,dia-

betes mellitus,and diabetic retinopathy[J].Curr EyeRes,2012,

37(10):921-929.

[8]胡茂清.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华中医学杂志,1999,2(1):76-93.

[9]韩宝玲.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3):122-124.

[10]《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24-131.

[11]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09,20(11):678-831.

[12]何艳,李舍予,田浩明,等.暴发性1型糖尿病和经典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比较研[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3,30(3):597-600.

[13]Metzger BE,Coustan D.Summary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conference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1998,21(2):161-167.

[14]0im1ek E,Binay ,Flanagan SE,et al.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 presenting with different clinical,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genet-

ic spectra[J].Turk J Pediatr,2014,55(6):584-590.

[15]Amen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Sup1):4-10.

[16]黄震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和糖尿病[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1):11-15.

[17]Rezvan N,Hosseinzadeh-Attar MJ,Masoudkabir F,et al.Serum visfatin concentrations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normal

pregnancy[J].Arch Gynecol Obstet,2012,285(5):1257-1262.[18]刘晓芳,王韫芳,李亚里,等.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43(4):291-297.

[19]李伟.妊娠糖尿病的治疗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8):858-863.

[20]孟凡欣,王立英,宋静静,等.灰兜巴多糖对糖尿病降糖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557-1558.

[21]李学永.糖尿病心肌钾离子通道改变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3):261-264.

[22]Brown SA,Garc AA,Winter M,et al.Integrating education,group support,and case management for diabetic Hispanics[J].Ethn

Dis,2011,21(1):20-26.

[23]Zhang J,Zhang K,Gao ZG,et al.Agonist-bound structure of the human P2Y12receptor[J].Nature,2014,509(7498):119-122.[24]杨慧霞.我国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和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4):241-243.

[25]李新艳,陈雪,杨戈,等.青少年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59(24):133-138.

[26]姚蓝,辛小红,姚雪梅,等.古今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异同探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342-345.

[27]杨静,张朝军,郑宏庭,等.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1):

2222-2223.

[28]刘陶,房臻,杨冬,等.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

(6):436-439.

[29]Gonzalez S,BinatoR,Guida L,et al.Conserved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 suggest an activator basal promoter and a distal inhib-

itor in the galanin gene promoter in mouse ES cells[J].Gene,

2014,538(2):228-234.

[30]魏玉梅,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变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4):295-298.

收稿日期:2014-07-20修回日期:2015-01-29编辑: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辛欣

《医学综述》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投稿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0806室(101100)电话:010-********

E-mail:yxzs@chinajournal.net.cn yxzs2005@163.com Http://www.yxzszz.com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5-16T15:43:05.0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作者:朱忠炎 [导读] 这种不正确的饮食方法就导致了大量糖尿病的发生,使得糖尿病成为了近年来非常常见而又高发的疾病。 永嘉县桥下镇中心卫生院 3251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成为了近年来非常常见且又高发的疾病。本论文从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危害;研究进展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也是肆无忌惮的各种吃,这种不正确的饮食方法就导致了大量糖尿病的发生,使得糖尿病成为了近年来非常常见而又高发的疾病。 一、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饮、多食、多尿,但体重下降 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尿液也比平时明显增多。由于摄入的糖分大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就导致体重不断下降,且下降很快。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2、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 3、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 二、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三、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会引发很多种病发症,因此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主要有: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这是糖尿病的危害。 2、对肾脏的危害 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4、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四、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3种类型: 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目前对于各型糖尿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研究显示,糖尿病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颁布了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并于1985年对其进行修改,而后成为世界公认的诊断1型糖尿病的标准和分类方法。关于1型糖尿病的大型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尚无诊断1型糖尿病的金标准,临床上对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198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临床针对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儿童患者,而针对成人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研究相对较少。 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及大型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并参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型糖尿病指南》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界定,并为全国医疗机构对糖尿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依据。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临床上也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2003年的标准。 目前关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等方面。 五、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干细胞技术等的发展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桥梁,促使糖尿病这一高发疾病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和突破。 1、基础研究进展 2010年,我国学者采用腺病毒转基因技术介导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和神经源性分化因子进入胰腺导管细胞和外分泌细胞,发现这2种因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干预与治疗是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中医及西医治疗角度总结其研究进展,为临床与科研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其中医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与过剩, 情志不舒, 饮食不节, 饮食西式化, 过食肥甘, 食物性质改变, 劳逸失度(过劳过逸), 滥用温补药物等。而西医则认为遗传、肥胖、年龄、胰岛素抵抗( IR)、氧化应激、β细胞凋亡、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是主要发病原因。 1.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由于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无法根治,所以需终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而任何一种西药都或多或少伴有副反应,许多患者正是由于无法忍受这些副反应而中途放弃治疗,因此,造成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严重的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而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尽管中医药对直接降血糖作用不十分理想,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能协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现代治疗方法取得更好的疗效,且具有西药无法比拟的独特疗效。这是我国在糖尿病防治研究领域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在我国糖尿病治疗方案里,中医药的参与己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在有很多中药汤剂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实验表明,二陈汤方加减能降低体质量、调节血脂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肝指数和转氨酶[2]。多种实验数据表明,传统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提高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李真等[3]的黄连生地水煎液实验表明水煎液主要是通过保护受损胰岛细胞,使胰岛分泌细胞功能结构正常,而增加分泌血清胰岛素。郑小清,周秋仁等[4]用复方制剂消渴停颗粒,主要有黄芩、黄芪等中药,实验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糖尿病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本文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研究入手,分析当前糖尿病的治疗和发展的现状,寻找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标签:糖尿病;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身体的各种组织产生损害,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临床上,糖尿病根据发病的机理不同被分成四种类型,其中发病最多的是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此外还有少数患者患的是妊娠糖尿病或特殊型糖尿病。不同的糖尿病由于病因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类是手术治疗的方法[1]。 1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我控制疗法、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1.1自我控制疗法这种疗法也属于一般的心理疗法。主要是通过对糖尿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注意的相关饮食等问题。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总之,通过自我控制治疗,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1.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口服药物治疗,一种是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方法。 1.2.1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可服用;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

糖尿病研究进展及最新治疗

糖尿病研究进展及最新治疗 社旗县万成医院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惠大贵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简称DM,是甜性多尿的意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如果得不到理想的治疗,容易并发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慢性病变和各种感染,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肺”、“胃”、“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病机为肾阴虚和肺胃燥热,病因多为情志过极,嗜酒过度,过食甘肥以及生活无节制所致。根据其“三多”症状的轻重不同,中医学将其分“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 一、概述 ㈠定义: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㈡患病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它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有超过 1.5 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 3 千万,居世界第二。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为4.05%。

二、糖尿病分型:分四大类型 1 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 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maturityonset diabetes mellitus in young, MODY )、线粒体突变糖尿病等 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 ㈠ 1 型糖尿病( T1DM ) ⒈免疫介导糖尿病 ①由于胰岛 B 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而引起。 ②有 HLA 某些易感基因,体液中存在有针对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65 );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IA-2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 insulin autoantibody,IAA ) ③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④ B 细胞破坏的程度很大的不同,婴儿和青少年常破坏迅速,而成年人则缓慢即 LADA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 LADA ) : 特殊类型 1 型糖尿病, 15-70 岁发病,起病慢,非肥胖,有较长阶段不依赖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易继发失效, C 肽水平低,血清中有一种或几种胰岛 B 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最终依赖胰岛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20岁以上成年人1/10患糖尿病 据今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速迅猛与中国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富贵病”人群增多密不可分。 这一结论一项覆盖全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以上54240人的调查,最终47325人最终完成了调查。此项调查还显示,糖尿病已经开始在20岁至3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这一年龄段的患病率占3.2%,而糖尿病患病前期人数更是达到了9.0%。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而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调查数据看中国的糖尿病现状已非常严峻内,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1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1 患病率急剧增加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0.7%,1994-1995年间全国19省市21万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1.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 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7% ......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3535712.html,/html/paper/1004-7484/2011/04/125.htm 糖尿病管理必须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增的这些来自城市的“富贵”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摘要】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 人民的健康,成为致残、致死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随着国民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的变化,糖尿病及 其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该文对糖尿病国内外的流行 病学、诊断方法及危险因素予以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危险因素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 01-0319-02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 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等 并发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率及致 残率已仅次于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三1。 1.糖尿病流行病学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有4.25亿, 按现在的增长速度,估计到2045年全球将有近7亿人患糖尿病,其中有80%的 患者来自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始于上个世纪80 年代。曾经在1980年、1994年、2007年、2010 及2013年分别进行了5次糖尿 病流行病学调查,由最初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0.67%,快速上升至2007 年的 9.7%。2010年通过调查19个省市的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把糖化血红蛋白纳入诊断标准,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 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 3。2013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总诊 断和未诊断标准化患病率估计为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 4,估计有糖 尿病患者接近1.14亿,占全世界约1/3,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此外,尚 有约4.93亿属于糖尿病前期,存在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趋势5-6。全国各省市也 进行了相关调查:2017年天津市在成人体检人群中T2MD的检出率为6.49%,糖 尿病前期的检出率为19.63 7;2017年安徽省糖尿病患病率为 11.8% 8;2016年临 夏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为8.7% 9;2012-2014年开封市五区四县的调查中糖尿病发 病率11.30% 10。世界范围内调查显示:0.55%的美国成年人诊断出1型糖尿病, 约130万成年人;8.6%的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约2100万成年人11;2014年泰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9%,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男性为51.2%,女性为41.3% 12。从2007年到2013年,瑞典的糖尿病患病率从5.8上升到6.8% 13。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进行不同范围内的糖尿 病及其前期流行病学调查,对比与发现疾病发展的现状,更好的为糖尿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提供临床支持。 2.糖尿病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通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仍为WHO(1999)标准14:1.糖尿病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以下3条中之一可诊断(1)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11.1 mmol/L (200mg%);(2)空 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7.0 mmol/L (126 mg%);(3)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11.1 mmol/L (200 mg%)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1.1 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及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1.1.1 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按其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半合成人胰岛素及重组人胰岛素三类。动物胰岛素大多用猪或牛的胰腺提取,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由DNA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安全性更高。 胰岛素目前为注射方式给药,其发展方向是重组人胰岛素取代动物胰岛素,非注射型精确释药人胰岛素替代注射型胰岛素。 1.1.2 胰岛素类似物(Comparison of Insulin)常用的胰岛素类似物有三种:一是赖脯胰岛素(Lispro),二是门冬胰岛素(Aspart),三是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 1.2 胰岛素促泌剂 1.2.1 磺脲类(Sulfonylurea)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胰腺β细胞膜上的磺脲受体(SUR),从而促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高糖时此效应被放大。 磺脲类药物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药物代表药物有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一860)等;第二代药物有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等。第二代同第一代比,使用剂量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已逐渐取代第一代。第三代药物为格列美脲(Glimepiride),其也是适用于单药治疗及与胰岛素联合使用的唯一的磺酰脲类药物。 1.2.2 非磺脲类(non-Sulfonylurea)这类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腺β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降糖作用快而短,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主要控制餐后高血糖。此类药物长期应用也会损害胰腺β细胞的功能。临床上应用的有瑞格列奈(repaglinide)和那格列奈(nateglinide)。有人称这类药为血糖依赖型胰岛素促泌剂[1]。 1.3 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er)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的药物。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控制脂肪的贮藏和分解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分析

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本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从而找出基层慢性病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提高本社区糖尿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进行了探讨。 标签:糖尿病;现状;分析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以持续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糖尿病末出现并发症以前,患者的器官功能无障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笔者近两年在社区从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本辖区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认识到,要真正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还有很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本辖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 1.1糖尿患者群性别与年龄分布特点,见表1。 1.2管理方式由一名全科医生负责管理275个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将糖尿病管理手册发给患者,患者每季度凭手册到社区进行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并将所测结果记录在册,医生视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每2年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做1次免费体检,内容包括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和肾功能,常规心电图。对未到社区复诊者进行电话回访。 1.3糖尿病患者现状275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的有165例,占糖尿病患者的60%,患有精神病1例;2年间已经死亡的糖尿病患者5例。在今年的体检中,应到270例,实际来检查的为138例,其中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92例,血糖在6.1~7.8mmol/L的为38例,血糖在7.9mmol/L以上的有8例,且这8例中有2例自行停止药物治疗。 2现状分析 2.1管理缺失研究表明大于20岁的中国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3~31%[2]。成都地区进行的中老年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调研发现,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 3.4%,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漏诊中老年高血压人群72.9%的糖尿病前患者和5 4.4%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3]。本辖区登记的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为17331例,大致估算糖尿病患者有1600例左右,而本社区登记在册管理的仅为275例,管理率仅为17%。在我们对高血压人群的管理中,从未进行OGTT检查。

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遗传学》论文题目: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姓名 学号 年级 2010级 专业生物技术 2班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012年 11月

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1]随着对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日渐深入,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使糖尿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不断下降。本文将近几年来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手段新进展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产生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采取的对症治疗方式是血糖高就降血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血糖指标,但患者要终生服药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产生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病足等并发症[2]。糖尿病目前虽还没有根治方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完全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传统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有“五驾马车”的说法,即——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血糖、药物治疗[3]。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新的探索,其治疗的新进展叙述如下: 1.糖尿病治疗新模式:稳态医学[4]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 W HO)巴黎年会确定了21世纪的主流医学模式--稳态医学。稳态是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对人体整体调节能力的简称。它包括人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抗病能力以及自身的康复能力和健康保持能力等,它是生命之根,健康之本。稳态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可以解决的,吃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吃药,患者不需要终生服药。糖尿病不是单纯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是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稳态失衡的“多基因损伤病”。稳态医学的诞生,研发出了稳态调节剂,可全面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全方位、多系统、多靶点地激活胰岛β细胞基因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β细胞再生。 2.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5] “保护胰岛细胞的综合疗法”:以当代医学微循环和神经学说作为该疗法的理论基石,通过改善糖尿病人受损伤的全身和组织器官血管及神经组织纤维,能迅速减轻高血糖毒性对机体组织和全身大中小血管以及微循环的损害,增强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生物活性,修复糖尿病患者受损伤的全身组织的神经纤维,使人体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不同程度的修复并恢复一定的功能,人体分泌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内源性胰岛素,这样,不仅能平稳的控制病人的血糖,而且为人体细胞组织营造良好的代谢内环境,阻断、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糖尿病人的长寿和高质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只是注重降低病人的血糖,而很少考虑如何改善靶器官和胰岛功能的状况。病人长期口服降糖药,对逐渐衰退的胰岛功能而言,就像是“鞭打疲马”,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引发并发症。因此体现了人类医学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科学进展。 3.新药促进胰岛素分泌 3.1糖尿病新药内源性胰高糖素样多肽GLP-1类似物[6] 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天然激素,其可减慢胃的排空、抑制食欲、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且只在高糖环境下进行,天然杜绝低血糖的副作用,甚至还能起到促进胰岛细胞增生、减轻体重等作用。不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_综述_

CME CLINICAL PRACTICE/CME 临床实践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综述) 张启新(天津市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000) ZHANG Qi-xin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自觉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监测病情,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是长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措施。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作用、模式、内容、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研究它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目前,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临床上仍以笼统的卫生宣教为主要方式,但实际上患者接受了多少,是否达到了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则无法评价和衡量。因此,探讨一种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763(2012)03-0059-04 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2.03.02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终身疾病,长期患糖尿病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系统的慢性损害,且该病在社区居民中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 000万,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0%。IDF推荐的治疗方法是综合疗法,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5个方面。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被公认是其治疗成败的关键[1]。现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1 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 纪芳[2]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最渴望了解饮食、治疗方法和效果、用药方法及调整、疾病控制情况、定期复查的时间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指导,而大多数患者在心理因素 对糖尿病的影响和自我护理及监测等方面未引起重视。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中,最受患者欢迎的是医务人员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而最乐意接受的联系方式是医护家访和电话咨询。大约78.68%的患者希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可能发生的情况。75.33%的患者不满足于症状的控制,更注重疾病预后及生命质量,84%的患者除 作者简介:张启新(1973-),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社区预防医学工作。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相关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IR)、炎症因子、脂肪细胞因子、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因此,尽早诊断及治疗是减少T2DM患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其治疗方案可以通过心理干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等进行,使血糖得到控制。 关键词:2型糖尿病病因诊断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 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在西方国家其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居第3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约占90%。本文就近年有关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概念 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T2DM病人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 2病因 近年来关于T2DM病因的研究颇多,可分别从中医病因和西医病因角度陈述。中医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与过剩, 情志不舒, 饮食不节, 饮食西式化, 过食肥甘, 食物性质改变, 劳逸失度(过劳过逸), 滥用温补药物等。而西医则认为遗传、肥胖、年龄、胰岛素抵抗( IR)、氧化应激、β细胞凋亡、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是主要发病原因。 3 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

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遗传学》 论文题目: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姓名 学号 年级2010级 专业生物技术2班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012年11月 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1]随着对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日渐深入,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使糖尿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不断下降。本文将近几年来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手段新进展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产生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采取的对症治疗方式是血糖高就降血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血糖指标,但患者要终生服药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产生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病足等并发症[2]。糖尿病目前虽还没有根治方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完全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传统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有“五驾马车”的说法,即——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血糖、药物治疗[3]。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新的探索,其治疗的新进展叙述如下: 1.糖尿病治疗新模式:稳态医学[4]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 W HO)巴黎年会确定了21世纪的主流医学模式--稳态医学。稳态是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对人体整体调节能力的简称。它包括人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抗病能力以及自身的康复能力和健康保持能力等,它是生命之根,健康之本。稳态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可以解决的,吃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吃药,患者不需要终生服药。糖尿病不是单纯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是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稳态失衡的“多基因损伤病”。稳态医学的诞生,研发出了稳态调节剂,可全面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全方位、多系统、多靶点地激活胰岛β细胞基因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β细胞再生。 2. 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5] “保护胰岛细胞的综合疗法”:以当代医学微循环和神经学说作为该疗法的理论基石,通过改善糖尿病人受损伤的全身和组织器官血管及神经组织纤维,能迅速减轻高血糖毒性对机体组织和全身大中小血管以及微循环的损害,增强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生物活性,修复糖尿病患者受损伤的全身组织的神经纤维,使人体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不同程度的修复并恢复一定的功能,人体分泌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内源性胰岛素,这样,不仅能平稳的控制病人的血糖,而且为人体细胞组织营造良好的代谢内环境,阻断、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我国糖尿病足病的诊治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

我国糖尿病足病的诊治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 2014年08月26日14:20来源:中国糖尿病杂志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冉兴无);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杨兵全);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许樟荣) 目前我国拥有近1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一生中发生足溃疡,其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其中大约85%的截肢是足溃疡所致;糖尿病足病患者医疗费用巨大,平均住院费用2~3万元,平均截肢费用也在3万元左右。这些数据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糖尿病及其足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规范足病诊治行为,进而减少足病的发生以及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本文简要回顾我国糖尿病足病的诊治现状,并提出今后糖尿病足病工作组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糖尿病足病事业的现状 糖尿病足病学组(2011年改名为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成立1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全体学组成员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糖尿病足病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期许樟荣教授就我国糖尿病足病专业的发展及糖尿病足病工作的成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总结。除此之外,我国的糖尿病足病工作还取得了以下成就: 1.临床流行病学方面:2003年Guan等组织了中国7个大城市的大型医院关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一次提出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根据踝肱指数(ABI)检查在50岁以上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周围动脉疾病(PAD)的发生率高达19.47%;而在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PAD发生率为1 2.2%,其中糖尿病人群中为15.1%,糖调节受损人群中为7.7%。2008年Liu等在中国8省市的12家教学医院进行了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17.2%,同时指出我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率和治疗率低。2009年,糖尿病足病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合作,在中国14省市的17家三甲医院进行住院患者慢性皮肤溃疡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慢性皮肤溃疡的细菌学特点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致病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真菌。 2.与足病相关的科学研究方面:2004年,严励等开始应用足底压检测分析系统,探讨我国正常人足底压力的正常值和分布,其后俞光荣团队也开展相应的研究,结果发现:正常人足底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头>第3跖骨头>第1趾>足跟>第4跖骨头>第1跖骨头>第5跖骨头>第2趾>足弓>第3~5趾,两脚的足底压力参数(MPP)和压力分布无明显差异。在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等5种生理状态下,足底压力分布各有特点,静、动态差别显著;四种动态方式中,以水平行走的步态最为稳定,步速加快和上下楼导致步态不稳;步速的影响则有显著性意义。男女之间MPP无差别,但压力分布不同。体重和体质指数(BMI)不影响MPP,但增加某一区域的足底压力。胼胝与足底压力增加密切相关。其后进一步开展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分布异常、承受压力时间延长;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致足底压力-时间积分增高,后者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经穴组经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电针非经穴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大鼠造模8周时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出现空泡状缺损;电针非经穴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松散、排列紊乱,出现断裂或空泡状缺损;电针经穴组大鼠坐骨神经髓纤维髓鞘结构损伤脱失的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于洋等[18]观察到芪藤通络饮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的代谢功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5小结 DPN发病机制复杂,氧化应激反应在DPN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9]。中医治疗DPN以益气、活血、通络的药物为主,清热、利湿药为辅[20]。近年中医药对DPN的诊治不断发展,成绩可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对DPN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统一,相关方药众多,难以临床推广;②中医药治疗DPN的实验研究多针对某一环节,尚不能完全解释中医药治疗的内在机制。应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高DPN 的中医药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2]杨继渊.丁丽芳主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云南中医中医杂志,2010,31(4):3-4. [3]白君伟.崔建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51. [4]朱智耀,高彦彬,邹大威,等.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4):702-703. [5]陈盛业,张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机的集释[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18-820. [6]葛红霞.从虚、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河北中医,2009,31(2):209-210. [7]游建明,纪云西,黄贵华,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演变初探[J].新中医,2011,43(3):1-2. [8]张海生,薛京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83. [9]倪青.林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辽宁中医,2001,28(8):451-452. [10]杨照华,张海燕,夏进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诊治举要[J].吉林中医药,2009,27(12):1040-1041. [11]李辉,张学华,单绍勤.除湿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9):1293-1295. [12]周志龙,刘晶,杨思红,等.黄芪箭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1,31(3):4-6. [13]林晓,杨宏杰.蛭萸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4):45-50. [14]方朝晖,赵进东.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26-128. [15]张文风,苏鑫,赵书锋.益气活血通络法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8,25(6):73-74. [16]穆晓红,刘铜华,秦灵灵,等.从血流变学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评价中药糖痹康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华 中医药杂志,2012,27(2):378-381. [17]张秋娟,施茵,张云云,等.电针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 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6):3069-3073. [18]于洋,齐素萍,张红,等.芪藤通络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防治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 2608-2610. [19]施丽丽,任明山,吴元洁,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研究现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94-96. [20]郑红.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组方证治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36-37. 收稿日期:2014-09-29修回日期:2014-12-01编辑:郑雪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钱虹※(综述),陆锐明(审校) (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梧州543000) 中图分类号:R7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5)13-2418-03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5.13.045 摘要:目前众多研究报道,糖尿病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关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等方面,并在转基因治疗、胰岛素增敏效、胰岛素三维结构、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及外科手术、干细胞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文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研究的报道,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分析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Study on Diabetes QIAN Hong,LURui-m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Wuzhou People's Hospital,Wuzhou543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many studies reported that diabetes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s of genetic factors,autoimmune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mainly focuses on diet therapy,exercise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and new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in gene therapy,insulin sensitizing effect and insuli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surgery,and stem cell therapy.Here summarizes the reports about diabete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abetes from aspects of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Pathogenesis;Diagnosis;Treatment 糖尿病是因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的以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社会的老龄化、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我国日益恶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1.4亿糖尿病患者,并呈现发病率升高、患者年轻化的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