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中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提问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提问版(有答案)

2019年历史中考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姓名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

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发现地点:省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年;

3.生活情况:能,知道;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的山洞里;

2.生活年代:距今约—年;

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保留了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木棒;会使用,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生活,社会。

6.发现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人类之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顶部的洞穴;

2.生活年代:距今约年;

3.体貌特征:已经具有;

4.生产生活状况:已掌握和,已经有了的观念。

(课后活动)1.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脑容量由小到大依次为;头部血管由细到粗、由疏到密依次为。

2.北京人打制石器有什么用途?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距今约年;

2.生活地区:流域的的半坡村;

3.生产生活状况:住房屋;使用石

器(进入时代);用、开垦

土地,种植;饲养、,。

制作;制造乐器如;

会、。

二、河姆渡人的的原始农耕

1.距今年代:距今约年

2.生活地区:流域

3.生产生活状况:住着的房子,发现有,

使用农业工具,种植;饲

养、、;

会制作、和(如);

会,懂得使用。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约年。

2.兴起地区:、、等流域;

3.过程: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发展到

用耕种。

4.标志:、的出现以及、

的发展;

5.意义: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

家。

(课后活动)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

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

的?()

A.打猎

B.翻地

C.捕鱼

D.采集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距今年代:距今约年;

2.生活地区:流域;

3.战役:①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

盟形成。②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族逐渐形成,、被尊崇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

教民,制作,种植;制作,

发明,会,教人们。制作乐

器,有最早的和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制作,挖

掘,制造,教人,发明

了和。

3.黄帝时期:创造文字,制作音

律,发明算盘,擅长纺织,并会。

这些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之人这种推举部

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

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

3.大禹治水:禹的父亲治水失败,而禹采

用的方法,取得成功。禹与群众同甘共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的精神。

(课后活动)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

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平日到这里来瞻仰

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

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

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公元前年,建立夏朝,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

2.“家天下”: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父

位,从此代替了,标志着“公天

下”变成了“”。

3.巩固统治:建立了,制定,设

置,制定。

4.都城遗址;遗址;

5.灭亡:统治残暴,约公元前年

被所亡。

二、商朝

1.建立:约年,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迁都至,统治稳定,后

人又称商朝为朝。

3.灭亡:商王统治残暴,约年,

伐,双方在大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的制(西周是社会的鼎盛时

期)

1.建立:年,建立周朝,定都,

又称,史称“”。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2)分封对象:、等;

(3)内容:

①;

②。

(4)分封制的作用:。

(5)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

→→平民、奴隶)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

起“”。年,西周被所灭。周平

王东迁洛邑,史称。

(课后活动)

1.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

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2.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

因。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诞生: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

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1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2

2.发展:商朝以后

①特点: , , 。

②用途:主要用于 、 及 等,功能由 发展到 。

③意义: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 和 。 3.代表:①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② (造型奇特);③ 4.制作:

①成分: ; ②方法: 二、甲骨文

1.甲骨文: 。

2.发现: 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 、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意义:

5.造字特点:使用 、 、 、 等造字方法。

(课后活动)1.仔细观察下面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答: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答:A. B. C.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 和 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 。

3.商业:出现 , 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原因: ,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三、诸侯争霸

1.经过: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国 和 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任用 为相,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成为春秋时

期的第一个霸主) 2.诸侯争霸的利弊: (1)弊: ;

(2)利: ; 。 (课后活动)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九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答: 。

2.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答:如 、 等。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七雄形成:

(1)三家分晋: 、 、 ; (2) 代齐;

(3) ——东南西北到中间 2.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

(2)著名战役: 、 、 (3)战争结果: 。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 2.目的: 。 3.时间:

4.人物: 任用 主持变法

5.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 ( ,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2) (损害了 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 (3) 。 (4) 。 经济:

(1) (最能体现 ) (2) (3) 。 军事:

6.作用: 。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 年, 国蜀郡郡守 主持,

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 。

2.构成:由 和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3.功能: 、 、 等。

4.影响:(1)使 成为沃野,变成 ; (2) 多年来, 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 ,充分反映 。 (课后活动)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三令五申 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答:出自春秋时期的有:

出自战国时期的有: 2.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答: 。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1.自然情况: 期 国人, 家学派创始人。

2.主要思想:① ;② ;③ 。

3.著作:《 》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自然情况: 期 国人, 家学派创始人。

2.主要思想:

(1)政治思想:○1 ;○2 ;○3 。 (2)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成就):

1教育: ,主张“ ”。 ○

2教学:注重 和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如 、 等。 3.文化成就 。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

2.代表

⑴墨家:创始人是 ,主张: ; 。 ⑵儒家:代表人是 ,主张: ;提出 的思想,反对 。另一代表人物是 ,主张: ,明确 ,以维系社会秩序。

⑶道家:代表人是 ,主张: ;人生应 , 。

⑷法家:代表人是 ,主张 。 3.百家争鸣: 。

4.影响: 。 (课后活动)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为政》 答: 。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答: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条件:

(1)人民希望 ,过上 生活;

(2) 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灭六国:

(1)时间: — 年; (2)灭亡先后顺序: 。

3.秦朝的建立:(1)时间: (2) 都城: (3)开国皇帝:

4.秦统一的意义: 。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如图

1.中央集权: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的构成。图中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下设、、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和。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中央政府直接听命于,所有权力都集中于一人之手。

2.影响:。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经济上:;

(3)文化上:(先后);(4)交通上:;

(5)军事上:。

2.秦的疆域: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到。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

(课后活动)

1.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的缺点:和。

2.表现:

(1);(上交三分之二)

(2);

(3)(严苛的法律)

(4)。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

1.原因: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时间:

3.领导者:

4.地点:

5.口号:“”

6.经过: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向西进攻,直逼。结果起义失败。

7.历史意义:。

三、秦的灭亡

1.项羽在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

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领导的起义

军,年,秦朝灭亡。

四、楚汉之争:

(1)双方:和;

(2)结果:之围,兵败自刎。

(3)原因:项羽;刘邦。

相关成语:;;;;等

相关故事:

(课后活动)

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

的有哪些?试在右侧的□中画√。

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修建长城□强征赋税□

严刑苛法□开拓交通□修骊山陵□

答案:。

2.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

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年,建立汉朝,定

都,史称。刘邦是。

2.,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和,汉高祖吸取朝

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解

甲归田)

②。(释奴为民)

③鼓励人民,采取的政策,减轻农民

的,相应地减免及。(轻徭薄赋)

3.影响:。

三、文景之治:

1.帝、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2.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①:。

②:;

③:。

3.文景之治:。

(课后活动)

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

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

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

策?

答:。

2.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

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

的好处?

答:。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

方;地方上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

致社会秩序混乱。

2.提出者、推行者:、

3.内容:

4.其他:还建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5.影响:。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

2.提出者:

3.措施:

①把立为正统思想;

②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以作为教

材。

4.作用: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

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目的:为了

2.措施:

①收回权,统一铸造;

②实行、;

③统一,

3.作用:。

总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2):。

(3):。

汉武帝时从、、等方面巩固

了的局面,使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

期。

(课后活动)

1.材料分析: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材料反应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

题?

答:。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答:。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

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

是什么内容?

答:秦始皇:;

汉武帝:。

《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指思想,

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1.兴亡:公元9年,夺权,建立朝,

西汉灭亡。公元25年,称帝,定都,

史称。刘秀就是帝。

2.采取措施:

①;

②;

③。

3.,史称“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与大多年幼,

不能主政,太后临朝,形成了后期的局面。

2.影响:。

三、黄巾起义

1.背景:,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

荡。

2.概括:184年,领导农民起义爆发。

3.影响:。

(课后活动)1.略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3

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答。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年

(2)目的:。

(3)作用: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年

(2)目的:

(3)意义:。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1)开辟时间:帝时

(2)路线:——————————欧洲的。

(3)商品:中国的和运出,又把西域各国的输入中国内地。

(4)地位:

(5)意义:。

2、海上丝绸之路

(1)开辟时间:时

(2)中国——半岛——半岛————沿岸——和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设置时间:年

(2)设立的意义:。

2.经营西域:的出使西域,并派出使,开辟了。

(课后活动)

1.想一想,张骞通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

2.下列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它们为什么都以“胡”字命名呢?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名字吗?

胡豆,今名;胡麻,今名;胡桃,今名。你还能想出一些以“胡”字命名,而且是从西

域传入内地的东西吗?

、等。

3.谈古论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

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

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答:。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

法,改进造纸术。

2.造纸原料:。

3.蔡侯纸的特点:也提高

了,、,。

4.意义:。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年代:都是末年

2.张仲景:写有《》,是的开创者,

为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3.华佗:能,发明、创造,被称

为“”。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

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到时

约年的史事。

3.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4.评价《史记》:

(1)史学成就:《史记》是,。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语言,

刻画人物形象,是一部。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后期产生于的宗教。主要教

派有创立的和创立的。

2.佛教:传入;丰富了,在社会、

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

了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

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时间:年

2.作战双方:与

3.结果:以少胜多,大败军。

4.影响:。

二、赤壁之战

1.时间:年

2.作战双方:与

3.结果:以少胜多,大败军。

4.影响:。

三、三国鼎立

1年,称帝,定城,国建立;

(2)年,称帝,定城,国

建立;

(3)年,称王,定城(南京),国

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4.三国经济

魏国:修建了许多,北方生产得到恢复

和发展;

蜀国:业兴旺,行销三国;

吴国: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现

在的台湾)

(课后活动)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诗中所描绘的

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答:。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步出夏门行》诗中的“壮心”

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又是什么?

答:。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

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

要因素是什么?

答:。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建立:年,建立西晋,定都。

2.统一年,西晋灭,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维护、的利益。

4.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西晋

迅速走向衰落。

二、八王之乱

1.原因:①;②;③。

2.爆发: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

称“”。

3.影响:,形成。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1.时期:、、时期

2.路线:①和,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

中;

②和,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③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3.结果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

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

(2)4世纪后期,建立的统一了黄

河流域。

(课后活动)

1.在东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

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

成什么危害?

答:。

2.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

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

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

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

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答:。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317年,建立东晋,定

都。

2.政权特点:,。

3.兴盛: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

现“,”的景象。

4.灭亡: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420——589年,出现、、、四

个王朝,都定都建康。历史上统称“”。

2.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民殷国富,社

会安定。

3.帝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南

朝处于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②③④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4

(1)农业:

①,兴修水利;

②施肥,兼作;

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2)工业: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结果:。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列,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答:。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1.交战双方:

①南方:重建晋朝,都城在,史称“”。

②北方:族人建立的政权,统一了流域。

2.时间:公元年

3.结果:以少胜多,大败。

4.影响:。

5.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

6.以少胜多的战争:

、、、

二、北魏帝改革

1.北魏:

(1)建立:4世纪后期,建立;

(2)统一北方: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迁都;;;;。

3.作用: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时期: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

大交融。

2.民族交融表现:

①②③④

3.影响:。

(课后活动)

1.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略)。

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引入内地。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

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

2.右表(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

汉姓的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孝文帝改鲜卑

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答: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一、农学

1.著作:《》

2.作者:朝

3.地位:。

4.内容:。

5.影响:。

二、数学

1.数学家:

2.时期:

3.成就。

三、书法

1.书法家:

2.时期:

3.代表作品:《》

4.特点:“”

5.称誉:

四、绘画

1.著名画家:

2.时期:

3.特点:他擅长的画,,,。

4.代表作品:《》《》

五、雕塑

1.背景:时期,教盛行

2.代表:和

(课后活动)

1.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

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等果

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

南方种植了。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

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

答:。

2.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请

你试着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

介绍。

答:。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5

2019年历史中考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

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三、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木棒;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发现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四、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

3.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4.生产生活状况: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课后活动)1.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脑容量由小到大依次为大猩猩、北京人、现代人;头部血管由细到粗、由疏到密依次为大猩猩、北京人、现代人。

2.北京人打制石器有什么用途?

用来砍伐木材、刮削木棒、割削兽皮、分割食物等。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

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3.生产生活状况: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用骨器、角器

开垦土地,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

制作彩陶;制造乐器如陶埙;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的原始农耕

1.距今年代:距今约7000年

2.生活地区: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

3.生产生活状况: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发现有

木结构水井,使用农业工具骨耜,种植水稻;

饲养猪、狗、水牛;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如骨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约9000~7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过程: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

展到用耒耜耕种。

4.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

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物质基础。

※我国是世界是最早种粟和水稻的国家。

(课后活动)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

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答】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植农作物,饲

养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

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

所以①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这时城市还没有

出现,排除选项⑤。

故选:B。

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

的?()

A.打猎

B.翻地

C.捕鱼

D.采集

【解答】选B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炎黄联盟

1.距今年代:距今约四五千年;

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

3.战役:①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

盟形成。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

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

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

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

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

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这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

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推举部

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

尧、舜、禹。

3.大禹治水: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而禹采用

疏导的方法,取得成功。禹与群众同甘共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

大公无私的精神。

(课后活动)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答: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

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

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

的夸张;历史事实,则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

实。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

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平日到这里来瞻仰

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

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答: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

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

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

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

会缫丝。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曾在

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形成为华夏

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

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

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

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

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

汤所亡。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后

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的分封制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

疆土。

(2)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3)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

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

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

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

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4)分封制的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

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5)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

封制”。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平民、奴隶)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6

引起“国人暴动”。公元前 771 年,西周被犬戎所灭。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课后活动)

1.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答案为:(1)西周;分封制。(2)A--周天子;B--诸侯;C--卿大夫;D--士。

2.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答: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诞生: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发展:商朝以后

①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②用途: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③意义: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代表:①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③利簋[gu ǐ]

4.制作:

①成分:铜、锡、铅;

②方法:泥范铸造法

二、甲骨文

1.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

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

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

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

阶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造字方法。

(课后活动)1.仔细观察下面的夏、商、周时

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

么?

答:酒器、炊具、礼器。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

试看。答:A.人 B.水 C.猪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

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

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扩大。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

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

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

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

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

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

相,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成为春

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诸侯争霸的利弊:

(1)弊: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利: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家出现

了走向统一的趋势;各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斗争

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课后活动)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

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九鼎。但春秋时,郑

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

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答: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

侯争霸的局面。

2.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

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答: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具体内容略)。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七雄形成:

(1)三家分晋:赵、魏、韩;

(2)田氏代齐;

(3)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

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

之战

(3)战争结果: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

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

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

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

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

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公元前356年

4.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5.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

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

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最能体现

变法性质)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

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6.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

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

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3.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4.影响:(1)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

府之国;

(2)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

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

我国人民的智慧。

(课后活动)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

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老马识途百发百中唇

亡齿寒卧薪尝胆朝秦暮楚三令五申一鼓

作气完璧归赵

答:出自春秋时期的有:退避三舍;老马识途;

唇亡齿寒;卧薪尝胆;三令五申;一鼓作气

出自战国时期的有:纸上谈兵;百发百中;

朝秦暮楚;完璧归赵

2.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

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答: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

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第8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1.自然情况: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

人。

2.主要思想: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其对立

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主张无为而

治。

3.著作:《道德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自然情况: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

2.主要思想:

(1)政治思想:○1核心思想是“仁”;○2主

张以德治国;○3主张实行德政。

(2)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成就):

○1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7

2019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分册归纳总结

8

2教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3.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代表

⑴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⑵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另一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⑶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⑷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 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4.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课后活动)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为政》 答: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要经常复习;要有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答:在面对生死义利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善于抉择,“生”与“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守住道德底线。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条件: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灭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亡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如图

1.中央集权: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中央政府直接听命于皇帝,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开创是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先小篆后隶书); (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课后活动)

1.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那么,

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

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的缺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2.表现:

(1)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 1.原因: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时间:公元前209年 3.领导者:陈胜、吴广 4.地点:大泽乡

5.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结果起义失败。

7.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秦的灭亡

1.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四、楚汉之争:

(1)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2)结果:垓下之围,项羽兵败自刎。 (3)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相关故事:鸿门宴 (课后活动)

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历史第一册”知识点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历史第一册”知识点 1、古代埃及建立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建筑 杰作是金字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的性质是维 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2、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最 重要的民主成果。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 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建立 了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成 为它的内湖。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 日耳曼人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奴隶制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而崩溃。 3、646年,大和参照唐朝的封建改革内政,实行中央集权史称大化改新。它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的开端。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到9的记数符号,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阿拉伯数字。 5、佛教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得到发展。基督教产生的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欧洲的封建主是教会,后来基督教分 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政教,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 6、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地点麦加(或者阿拉伯半岛),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7、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是《伊索寓言》、《荷马史诗》,阿拉伯 的文学名著是《天方夜谭》。

8、843年,查理曼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此条约奠定了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基础,它们加上英吉利王国,成 为西欧的主要封建国家。 9、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作品是《神曲》, 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10、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1519年—1522年作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 11、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 教会的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 姆雷特》。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意大利。 12、1689年,英国议会为限制国王的权力,通过了《权利法案》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13、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北美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787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 的美国政治体制,并选举北美独立战争的-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为美国 第一任总统。 14、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多次发动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 14、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是从发明和使用机 器开始,最早在英国发生,首先在棉纺织业展开。工业革命中英国人 瓦特改进蒸汽机;美国人富尔敦制成第一艄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 火车。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5、法国革命前夕的三位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世界历史) 第十七单元古代世界的发展历程与古代文明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 1.人类的出现:(1)人类形成的时间;(2)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3)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4)人种差异——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2.氏族公社:(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2)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二、上古人类文明 1.古埃及;(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2)奴隶制国家建立与初步统一;(3)金字塔:埃及国王的陵墓。 2.古巴比伦:(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苏美尔人;(3)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内容、实质、作用)。3.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2)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奴隶制政权;(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 4.古代希腊 (1)海洋文明;(2)雅典城邦——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达到全盛(特点、繁荣表现)。5.古代罗马:罗马城——罗马共和国——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中亚欧文明 1.大化改新:(1)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土地国有,分给农民,收取赋税。(2)作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建立:(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作用);(2)麦地那建国(622年)——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等级林严的欧洲封建设会 (1)查理·马特改革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2)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斗争(法国琅城);(2)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灭亡:15世界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2)启示: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其文明最终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四、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文明之间的冲撞 (1)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马拉松战役;(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都城巴比伦;(3)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 2.文明之间的融合:(1)阿拉伯数字:原本由古印度人创造,经地阿拉伯人改造并传到欧洲,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 一、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文字:(1)古埃及——象形文字;(2)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2.三大宗教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训练含答案(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训练含答案(2019年中考历 史总复习) 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无锡中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 2.(2018?青岛中考)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3.(2019?原创题)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4.(2018?郴州中考)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出家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5.(2018?聊城中考)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强调公民的平等B.保护公民的隐私 C.保护公民的财产D.表达生者的敬意6.(2019?原创题)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 A.成年男性公民B.妇女、外邦人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阶段:5月25日之前(二模后到三模前),第二轮复习,搞专题,提能力。 打破教材体系,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专题复习也就是归纳知识的复习,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界限进行比较对照、求同找异、纵横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也可以与时政结合起来复习。 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历史知识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另一方面,每一历史事件又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地“纵”或“横”地复习,而应纵横联系,形成专题,构成知识网络体系。另外,在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问题现实化”),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复习时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要让学生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将历史知识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掌握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才不会混淆。现举例如下: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1、近代侵略专题:⑴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战争中的暴行(英军强占香港岛、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血洗北京城、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这些事件充分体现侵略军的血腥与残暴。⑵其他侵略事件(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阿古柏侵略新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学生认识到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把非法侵占加以合法化,把侵略成果扩大化。让学生清楚哪些条约有割地内容,哪些有开放通商口岸内容,哪些有赔款内容,哪些条约侵略出现新形式。 2、反抗专题 反抗专题(以人物为中心)学生经常弄不清人物的身份,为此把它们分成这几类型。清朝官员将领: 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共产党员:杨靖宇、彭德怀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民间团体及代表:太平军(洪秀全、李秀成)、义和团。我们让学生以历史人物联系相关事件,从人物身上学到一些优良品质。 3、探索专题 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四次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弄清时间,领导阶级派别,代表人物,目的,内容,结果性质,意义) 4、中共专题 (1)中共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

2019年中考总复习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第二册

2019年中考总复习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第二册 一、填空题 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21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4、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存在了69年) 5、《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领操纵,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 7、《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8、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 9、《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10、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1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 13、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且在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严密控制文化教育,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恐怖统治非军事区。又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于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于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14、日本在经济危机加深的过程中,以军部为核心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1937年,日本又在中国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5、在对外侵略过程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逐渐勾结起来。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6、1938年,慕尼黑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7、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波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9年中考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和复习进度表 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4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4日---5月6日 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9日---6月3日 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 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时间安排:6月6日---6月15日 将四册课本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例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具体复习方法措施安排 1、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以2019《中考指导》为参考,依其规定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具体做法,依据内部资料(历史复习资料)为主,备课时结合考纲、历届中考试题,将重点补充到复习资料上,讲、练、背相结合,以背为主,随机考察学生背诵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2、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在复习时教师既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同时还要大胆取舍,去粗取精。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内容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学过的内容一起考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编

2009年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秦始皇的统治及其评价秦长城灵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陈胜吴广起义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汉武帝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造纸术《九章算术》华佗张仲景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唐太宗的统治及其评价武则天 第3课“开元盛世”唐玄宗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5课“和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入藏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 第8课辛亥革命 第9课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第16课血肉筑长城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轮船火车无线电报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剪 发辫、易服饰、改称谓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㈠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㈡京师大学堂废科举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9课改革开放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㈠两弹一星袁隆平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㈡计算机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华盛顿)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权宣言》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伏尔泰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梵高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2019中考历史重要时间知识点记忆

2019中考历史重要时间知识点记忆 一、中国历史部分 (一)古代部分 王朝更迭: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统一)、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统一)、唐、北宋(局部统一)、南宋、元(统一)、明、清 战国铁器与牛耕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秦统一前221年 西汉初年文景之治 西域都护设立前60年(西汉)西汉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东汉初年光武中兴 东汉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隋统一589年 唐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代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元朝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明初(1405―― 1433)郑和七次下西洋八股取士明中期戚继光抗倭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初设立驻藏大臣康乾盛世闭关锁国 (二)近代部分 晚清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60年火烧圆明园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1898年戊戌变法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1926年北伐战争 1927年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遵义会议吴起镇会师 1936.10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4月中共七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8.9-1949.1 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三)现代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1953 -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中印谈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第一部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提出 宪法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5年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八大1958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第一枚导弹试爆成功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1年10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1978年年12月十^一届三全会改革开放1979年1月中美建交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的30个知识点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的30个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 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3、意义: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二、孔子及其主要贡献 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家:“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孔子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②经济上:a、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b、统一度量衡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④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结果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⑤军事上:北御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南统越族开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加强南北联系。 四、张骞出使西域 1、中原与西域的关系:汉朝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a、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b、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五、隋朝大运河 1、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大运河 2、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一个中心:洛阳;两端: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六、科举制 1、时间: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目的:巩固专制统治 3、形式: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命名状元,武则天开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考诗赋 作用: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学的发展 七、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八、郑和下西洋 1、1405年—1433年,明政府(明成祖)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条件:①技术条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使用)②政治条件:政局稳定,政府支持③经济条件:明朝初期国力强盛。 3、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50多年)。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 九、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 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 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者) 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1.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2.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2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张骞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功臣) 24.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西汉。 25.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前期的麻纸。 26.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试题练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试题练含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下列人物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①章西女王②拿破仑③圣马丁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英雄;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共同领导了南美民族解放运动,被誉为南美“解放者”,选C项。 2.某文件指出:“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上述内容出自() A.《宅地法》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因此,答案为B项。 3.某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开始百日维新”“日本遭到美国入侵,开始明治维新”“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废除农奴制”。他们的讨论应该是围绕下列哪一项来进行的()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张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确立 答案:C 4.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材料中的事件指的()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 D.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项。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一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直至建立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危机与调整恢复这一发展过程为主要线索。主要内容包括: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 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意德日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两极格局、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 ?思想领域(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经济领域: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启示)呢? ①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②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③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或酝酿时期) 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13、14世纪西欧社会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②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工场主(商人)——早期资产阶级诞生。 考点二: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背景①天主教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②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概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持续了近300年,蔓延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①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是《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历史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一)

历史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一) 历史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一) 第1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 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动。 5.太平天国运动: 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1)时间:19世纪60年代 (2)支持者:英国、俄国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国直接派兵侵占了伊犁地区)的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历史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二)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 2.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