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神经细胞(nerve cell )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 .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依据某些结构特征可分辨出三个组成部分;细胞体(soma )、树突(dendrites )和轴突(axon )。

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目前较为确定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转运功能,构成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代谢特质的“转运站”;②参与血脑屏障的组成;③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具有绝缘作用;④填补神经元的缺损;⑤参与离子和递质的调节,胶质细胞可摄取和贮藏神经元所释放的递质,必要时重新释放出来,以调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神经冲动的产生

( 1 )外向电流和电紧张性电流

( 2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2 .神经冲动的传导

( 1 )局部电流学说:无髓鞘性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形式。

( 2 )跳跃传导学说:髓鞘性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形式。

3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 1 )生理完整性

( 2 )绝缘性

( 3 )双向传导

( 4 )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无间的信息传递

1 .化学性突触传递

( 1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突触小泡

( 2 )突触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是由于突出触后膜对Na + 、K + ,尤其是Na + 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 IPSP 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IPSP的机制主要是对K + 和CL ˉ尤其是CL ˉ的通透性升高。

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取决于许多突触的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先后施加影响的总和。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2 .电突触传递

电传递的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即突触延搁),电突触常可和比学突触一起构成混合突触。

四、中枢抑制

1 .突触后抑制

( 1 )传入侧支性抑制

( 2 )回返性抑制

2 .突触前抑制

第二节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 .脊髓神经元

( 1 )运动神经元池:一块肌肉通常接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称为运动神经元池。其中有大小α运动神经元和γ神经元。

( 2 )中间神经元:位于传入与传出神经原之间,起介导信号的作用。

( 3 )运动神经元的输入:接受来自包括感觉传入信息在内的各方面的信息输入。

2 .脊髓反射

( 1 )牵张反射:一种以腱反射,也称为位相性牵张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张反射。腱反射主要发生于肌肉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成分。牵张反射(尤其是肌紧张)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站立姿势。

( 2 )屈肌反射:当动物皮肤受到伤寄存器性剌激时,受剌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3 .脊髓对运动的调节

脊髓内存在有控制走动的中枢。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

1 .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发现在网状结构中具有抑制肌昆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还有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它们分别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具有抑制和易化作用。

2 .姿势反射

( 1 )状态反射:①迷路紧张反射②颈紧张反射

状态反射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体操运动员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在平衡木上做运动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伸肌力量不一致,身体随之失去平衡,常常导致动作的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

( 2 )翻正反射: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动作就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完成的。例如,跳水运动中的转体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转下半身。又如,篮球转身过人的动作,要先转头以带动身体,这比整个身体一起转动更迅速且协调。

( 3 )旋转运动反射:人体在进行主动或被动旋转运动时,为了恢复正常体位而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称为旋转运动反射。

( 4 )直线运动反射:它包括升降反射和着地反向两种形式。人体沿上下方向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耳石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肌张力重新调整的活动称作升降反射。人体从高处跳下时,以保持身体重心减少震动,这种反射称为着地反射。例如,人从体操器械上掉下来时用手撑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三、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 .小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控制躯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2 .基底神经节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 1 )控制肌紧张使肌肉活动适度

( 2 )参与随意运动的稳定

( 3 )与运动程序有关

四、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 .皮质下行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皮质起源的锥体外系两条下行通路而完成的。

( 1 )锥体系:由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大锥体系胞的轴突组成的下行传导系统,终止在脊髓前角,支配参与肢体末端精细运动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是一种单突触联系。

( 2 )皮质起源的锥体外系:由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中小锥体细胞的较短轴突,通过网状结构等部位,经过一次以上神经元的接替,最后到达脊髓,呈双侧性控制,主要调节肌紧张和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命令是经由锥体系和皮质锥体外系两条途径把住处传递到脊髓,再由脊髓中 a 运动神经元这一最后公路引起肌肉运动的。

2 .运动皮质的组织结构及其对肢体肌肉的控制

3 .反馈信息对皮质控制运动的意义

五、运动中神经元活动的功能整合

随意运动从触发中枢程序①的指令开始,这种指令以适当的顺序激活运动皮质的柱状模块结构,皮质脊髓纤维②激活支配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这些下行纤维还通过侧支激活中枢感觉通路和上支行系统④,后者再将信息反馈到皮质。从肌肉及其他有关感受器传人的信息⑤向中枢提供有关肌肉收缩及正在执行的运动情况.

呼吸

一、呼吸的概念

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CO 2 , 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 )。整个呼吸过程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

2 .气体在血液中的载运气体(O 2 和CO 2 )由血液载运,即通过血液循环把肺摄取的氧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的过程。

3 .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内呼吸是指组织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有时也将细胞内线粒体的氧化过程也包括在内。

二、肺的基本容积和肺容量

1 .肺的基本容积

( 1 )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气体的容积(即呼吸深度),好像潮汐似的有升有降,故名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潮气量在400-600ml 之间,一般以500ml计算。

( 2 )补吸气量(又称吸气贮备量)平静吸气之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 3 )补呼气量(又称呼气储备量)平静呼气之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 4 )余气量(又称残气量)最大呼气之末尚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称为余气量。

2 .肺容量

( 1 )深吸气量:潮气量+ 补吸气量,反映胸廓和吸气肌的发达程度。

( 2 )功能余气量:补呼气量+ 余气量,平静吸气末肺内的余气量。

( 3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和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 ,TVC ):

肺活量=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测定肺通气的常用指标,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00ml ,女性为2500ml ,优秀的划船和游泳运动员可达7000ml ;第 1 、2 、3 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比例,称为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 ,96% 和99% ,并以第1 秒末的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

( 4 )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 ):肺活量+ 余气量。男性5000ml ,女性3500ml 。

三、肺通气量

1 .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VE )

每分钟吸入肺或由肺呼出的气量称为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是呼吸频率与潮气量的乘积,即:每分通气量(ml )= 呼吸频率(次)×潮气量(ml )。健康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每分12-16 次,潮气量为500ml ,每分通气量为6-8L 。为了便于比较,可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表示,据调查,我国成年男子安静时的每分通气量平均为4217ml ·min -1 ·m -2 , 成年女子为3650ml ·min -2 ·m -2 。每分通气量随年龄、性别、体位和代谢水平而异。

2 .最大通气量(maximal respiratory volume ,V Emax )

最大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常以1min 计算),尽量作快而深的呼吸运动时,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它是估计一个人能够完成多大生理负荷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时,一般让受试者做最深最快的呼吸15min ,所测得的值乘以4 ,即为该受试者的最大通气量。健康男青年的最大通气量都可超过180 L ·min -1 。

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是评定肺通气功能的三个常用指标。

3 .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

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 无效腔量)×呼吸频率(次/ 分)

从提高肺泡气的更新率考虑,在一定范围内以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有利。

4 .运动与肺通气量

( 1 )运动中和运动后恢复期肺通气量变化的规律人体在从事持续时间较长而强度较低的亚极量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运动开始后的快速增长期、稍后的慢速增长期和稳定期。

( 2 )潮气量(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呼吸频率的增加不明显;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时,才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而潮气量的增加变得较平稳。

( 3 )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直线相关。

( 4 )通气当量(VE/VO 2 )通气当量是指每分通气量与每分吸氧量的比率,人体在安静时每分钟的吸氧量为250ml ,每分通气量为6000 ml ,故其通气当量为24 。

三、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1 .肺通气的动力

( 1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 2 )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

2 .肺通气的阻力

( 1 )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 2 )非弹性阻力

四、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1.训练导致呼吸深度增加和频率下降

运动中较深的呼吸,使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增大,使肺通气更有效,呼吸肌的能量消耗和耗氧量也随之下降。

2.训练导致氧通气当量的下降

运动员的呼吸效率较高,在肺通气相同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吸氧量较无训练者要大得多,因此氧通气当量下降

控制力训练方法

控制力训练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意志力训练方法 一、意志力第一法则:认识自己,回忆你的决定 理论:控制意志力最先要做的就是记录和分析 训练方法: 请至少选一天,把你做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回想你做的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坚持记录你的决定,还有助于减少在注意力分散时做决定,同时增强你的意志力。 结论:坚持一周后,利用一周时间观察,自己是怎样屈服于冲动的:只需看看自己能否及早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情况最容易让你有冲动,想些什么或暗示什么最容易让你放弃冲动。 二、冥想是最简单的提升自控力的方式:5分钟训练大脑冥想 研究发现3小时后,注意力和自控力就能提高,11小时后能观察到大脑的变化。另一项研究发现,持续8周的日常冥想训练可以提升自我意识。 专心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训练大脑,还能增强意志力。它能减轻你的压力,指导大脑处理内在的干扰(比如冲动、担忧、欲望)和外在的诱惑(比如声音、画面、气味)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维训练能帮人戒烟、减肥、戒毒、保持清醒。无论你“要做”和“不要”的是什么,这种5分钟冥想都有助于你增强意志力。 冥想的具体操作方法: 1.原地不动,安静做好。 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或盘腿坐在垫子上。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冥想时一定不能烦躁,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证。如果你想挠痒的话,可以调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冲动但能克制。简单的静坐对于意志力的冥想训练至关重要。你将学会,不再屈服于大脑和身体产生的冲动。 2.注意你的呼吸。 闭上眼睛。要是怕睡着,你可以盯着某处看,比如盯着一面白墙,但不要看家庭购物频道。注意你的呼吸。吸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吸”,呼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呼”。当你发现自己有点走神的时候,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这种反复的注意力训练,能让前额皮质开启高速模式,让大脑中处理压力和冲动的区域更加稳定。 3.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

生理学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习题

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视觉的形成是由眼的折光系统和感觉系统的机能共同完成的。() 2、瞳孔的机能是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增强视觉准确度。() 3、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分,对弱光敏感。() 4、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遗传,后天训练很难改变。() 5、腱梭主要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 6、当人体的视锥细胞功能障碍时,将会出现夜盲症。() 7、壶腹嵴是感受人体直线变速运动的,囊斑是感受人体旋转变速运动的。() 8、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它们是位觉和平衡器官。() 9、肌紧张是由于骨骼肌的肌纤维轮换交替产生微弱收缩的结果。() 10、头后抑时,人体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没有什么变化。() 二、选择题: 1、看远物时,晶状体(),曲率()把物象()到视网膜上。 A、减小 B、增大 C、前移 D、后移 E、变扁 F、变圆 2、前庭器官在维持人体()机能上起重要作用。 A、呼吸 B、平衡 C、兴奋和觉醒 3、视杆细胞,感受()刺激 A、强光 B、颜色C弱光 4、视锥细胞感受()和()刺激。 A、强光 B、颜色C弱光 5、当身体作旋转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淋巴液流动,冲击()的毛细胞兴奋。 A、囊斑 B、壶腹嵴 6、肌梭和腱俊在机能上的主要差别是肌俊可以感知肌肉的(),腱梭可以感知肌肉的()。 A、张力 B、长度 C、痛觉 7、前庭机能稳定性较高的运动项目是()。 A、跑步 B、举重 C、体操 D、游泳 8、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a2+由膜外进入突触的膜内 B、突触小包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其对K+、Cl-的通透性升高 C、突触后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三、概念题: 1、递质 2、牵张反射 3、受体 四、简答题: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2、小脑对人体运动有哪些调节作用? 3、脊髓的机能是什么?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一.概述: 人体从婴幼儿发育至成熟,其神经功能的形成和完善,均遵循一定的神经发育规律。在临床上,将神经发育的原理和规律,运用到临床治疗的具体操作中,通过大量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类独特的治疗方法。 1. 定义 促进技术(简称促进法)──是根据神经生理和神经发育的原理,运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级神经元,调节它们的兴奋性,用以促进和提高随意控制肌活动的能力,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的方法。 促进技术包含二方面的内容即促进兴奋(易化)和促进抑制。 (1)促进兴奋──通过某些方法,能够使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转变为兴奋状态的过程。 (2)促进抑制──通过某些方法,能够使产生兴奋冲动的神经元返回到阈下兴奋状态的过程。 2.原理 此类技术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系统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体有规律的发育学程序和各种反射的发育过程来设计和选择操作方法。此类技术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依据,主要根据兴奋的扩散与集中、相继诱导、交互抑制、兴奋阈和总和现象等有关神经肌肉的生理学原则,α运动系统和传统本体促进操作、皮肤刺激、头颈与躯干相对位置变动所引起的反射与平衡反射、中枢促进法(利用协同模式和联合反射)、运动再学习(包括应用专门仪器装置进行肌电生物反馈与增强感觉反馈等)。 (1)中枢性促进技术──以Brunnstrom为代表,它是利用机体残余的肌肉功能进行最大用力活动时所引发的泛化运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其它粗大运动的作用,以促进正常运动出现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由于外周传入冲动的促进作用,而是通过相对肌力较强的肌肉随意收缩时,整个运动模式中所有运动神经元兴奋的聚集,来增强肌力较差的肌肉的力量;或通过患肢有意识的触发异常粗大的共同运动,最大限度的摹集所有运动单位地参与,使原本仅有微弱收缩的肌肉也能参与到这一模式中,从而促使肌力的恢复。 (2)外周感觉反馈性促进技术──主要包括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皮肤感觉输入促进技术和其他利用皮肤深部冷刺激抑制肌肉痉挛等技术。 ①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应用外周本体感受性刺激来募集更多的靶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冲动,促使肌肉收缩,以增加随意收缩的力量或肌张力,亦可抑制靶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放松,缓解肌痉挛。 ②皮肤感觉输入促进技术是以Rood等为代表,在特定皮肤区域进行刺激,获得局部促进作用的方法。 (3)神经发育技术--以Bobath技术为代表,本技术是应用神经发育的原理,以固有反射及较高中枢对运动反射调节为基础,利用正常的自动性姿势反射和平衡保护反应等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确的动作,从而抑制异常运动模式,重新获得对运动的控制。 (4)运动再学习(motor relearning programe,MRP)--以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直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二.常用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促进技术:Rood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和本体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运动再学习(简称MRP)。 1. Rood技术:又称多种感觉刺激技术。本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了有控制的感觉刺激,利用某些动作来诱发有目的的应答。 (1)机理:将运动的发育和神经生理基础结合起来。因为感觉是运动的动力。在治疗时,可用多种感觉刺激法加大患者的感觉输入,以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兴奋性或促进新的通路形成,以恢复正常功能。 ①通过相应的感觉刺激可使肌张力正常化并诱发必要的动作应答。这种有控制的感觉输入用以诱发肌肉活动的反射性应答,是获得最早控制运动能力的阶段。 ②感觉运动觉的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上的,必须按发育的顺序由低级向高级感觉运动觉水平发展。所获得的肌肉反射性应答活动也应按照发育的规律,以争取得到脊髓以上中枢的控制。 ③实施目的性的动作。特别要强调动作要有目的性。应用有目的性的动作,作为诱发皮层下的按需要的动作模式,即按"目的"反射性地对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等产生应答。 (2)方法:感觉刺激诱发应答的方法包括易化法和抑制法。 易化法--触觉刺激有两种即快速擦刷和轻推敲。常用的有快速擦刷、捏、推敲、冰刺激(短时间)、快速牵张、摇动、压缩关节等。 ①快速擦刷的方法:用刷子逆毛方向刷即将运动的肌群表皮3秒-5秒,也可在相应肌群的脊髓节段皮区进行,如刺激后30秒内无反应,可重复3-5次或更多。快速擦刷的效应是特异性的并在刺激后30秒-40秒内达最强,应抓紧这段时间训练。在脊髓后根分布区接近脊柱部位的擦刷,可以使背部深层肌张力增高,若刺激相应分布区的其他部位的皮肤,则可促使这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 ,简称NMES。)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 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NME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 /time curve )。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6-27 )。 图6-27 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 1 .波形 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它们的优点是:①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②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 节)。 2 .波宽 许多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2?0.4ms,研究表明0.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波宽大于1.0ms,电流在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兴奋痛觉神经,当波宽为0.2?0.4ms时,电流强度稍有增加便可产生明显的肌肉收缩(参看图6-27)。 3 .频率 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可参看图6-28,低频脉冲电流(1?5H0引起肌肉的单次收缩,它不易引起肌肉疲劳及不适感,10?20Hz的脉冲电流可引起肌肉的不完全性强直收缩,频率40?60Hz可引起完全性强直收缩,由于强直性收缩的力量可比单收缩强4倍,所以较高频率 的电刺激可用于锻炼正常肌肉,但易引起肌肉疲劳。 图6-28 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4 .通断比为了避免肌肉疲劳,针对不同疾病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应选择适当的通断比, 比如对于偏瘫患者,肌力较低,可选择1:6 或1:5;对于骨科制动所引起的肌萎缩,可选择1:4 或1:3;对于增进肌肉收缩力量及耐力训练者,可选用l :2。总之,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频率及通断比。 (三)治疗技术 一般采用导电橡胶或金属作为电极,电极应有一定的柔软性,可以与皮肤的任一部分紧密相贴。电极的大小根据所刺激的肌肉大小而定,对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的小肌肉,可采用单点刺激法。根据Pfleuger

第二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第二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以及突触的基本结构与传递过程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对躯体运动调控的不同功能与机制 教学重点 1、脑干对躯体姿势调控(姿势反射) 2、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教学难点 1、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本章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体内最重要的功能系统,它不仅把体内各部的功能互相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而且还能把人体活动和外界环境统一起来,使其更好地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尽管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的整合和调节极其复杂,但其基本方式仍是反射。 [自学提纲] ?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机能与分类 ?3、突触的基本结构 ?4、突触传递的过程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躯体运动:指运动器官系统(骨骼肌、骨和骨连接)的运动。 人体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与调节下,骨骼肌有节奏的协调一致的收缩与舒张,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维持一定的姿势,从而完成各种动作,因此,人体能产生随意运动的基础,就在于骨骼肌能够反射性地引起肌紧张,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支配与调节下重新调整各部分肌肉的张力,以恢复姿势,维持平衡,所以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实质上就是对骨骼肌活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是调节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脊髓反射是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脊髓前角灰质中有大量的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神经元) (一)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1、屈肌反射:当肢体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受刺激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伸肌松驰,整个肢体屈曲。 2、对侧伸肌反射:当刺激增强时,被刺激的同侧肢体出现屈肌反射,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对

肌肉活动神经控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神经细胞(nerve cell )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 .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依据某些结构特征可分辨出三个组成部分;细胞体(soma )、树突(dendrites )和轴突(axon )。 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目前较为确定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转运功能,构成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代谢特质的“转运站”;②参与血脑屏障的组成;③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具有绝缘作用;④填补神经元的缺损;⑤参与离子和递质的调节,胶质细胞可摄取和贮藏神经元所释放的递质,必要时重新释放出来,以调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神经冲动的产生 (1 )外向电流和电紧张性电流 (2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2 .神经冲动的传导 (1 )局部电流学说:无髓鞘性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形式。 (2 )跳跃传导学说:髓鞘性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形式。 3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1 )生理完整性 (2 )绝缘性 (3 )双向传导 (4 )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无间的信息传递 1 .化学性突触传递 (1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突触小泡 (2 )突触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是由于突出触后膜对Na + 、K + ,尤其是Na + 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 IPSP 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IPSP 的机制主要是对K + 和CL ˉ尤其是CL ˉ的通透性升高。 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取决于许多突触的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先后施加影响的总和。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2 .电突触传递 电传递的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即突触延搁),电突触常可和比学突触一起构成混合突触。 四、中枢抑制 1 .突触后抑制 (1 )传入侧支性抑制 (2 )回返性抑制 2 .突触前抑制 第二节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 .脊髓神经元 (1 )运动神经元池:一块肌肉通常接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称为运动神经元池。其中有大小α运动神经元和γ神经元。 (2 )中间神经元:位于传入与传出神经原之间,起介导信号的作用。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征有三个:一是单向性、二是时间延搁、三是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对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其中钙离子可以促进释放;肉毒杆菌毒素有阻止释放的作用;二是对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的影响,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三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脂酶从而阻止乙酰胆碱的清除,延长其作用时间。 二.当兴奋通过神经-- 心肌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最终导致终板膜的变化是? A 对钠通透性增加,去极化 B 对氯钾通透性增加,超极化 C 仅对钙通透性增加,去极化 D 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超极化 为什么 B 正确?一般兴奋型递质不是发生去极化吗?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超级化。这个结论正确。你注意看清题目,在心肌,M 受体兴奋引起心脏抑制,所以应该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三.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兴奋信号传到肌接头处时,兴奋引起钙离子大量释放.释放的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突触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而释放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递质)经过

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突触间隙);与接头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 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终 引发板电位。

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名词解释 1.突触延搁 2.本体感受器 3.肌梭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5.化学突触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7.神经递质 8.位觉 9.腱器官10.受体 11.运动单位12.姿势反射13.感受器14.前庭功能稳定性15.前庭反应 16.牵张反射17.静态牵张反射18.动态牵张反射19.电突触20.屈肌反射 21.最后公路22.迷路紧张反射23.颈紧张反射 二、填空题 1.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 2.大脑皮质对身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和下传而完成的。 3.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条细长的圆柱状,将神经元信息传出至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 4.中枢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称为。 5.神经元依其功能分为三大类:、、。 6.前庭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和。 7.视觉系统中对光敏感、接收光的部位是、。分别感受视觉和亮光视觉。 8.从高处跳下时,可反射性引起前臂,下肢,以保持身体的重心,减少震动。 9.外膝体是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的中继站,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叶。 10.声音刺激的机械能是通过换能作用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来传递声音信息的。 11.翻正反射的中枢在,在人类由引起的翻正反射最重要。 12.脑干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具有和作用,它们主要是由实现的。 13.声音通过外耳道、、及镫骨底板传到外淋巴后,部分机械能量推动外淋巴从前庭阶经蜗孔及鼓阶到。 14.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都是利用的原理,可增加肌肉收缩。 15.动态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效应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纤维。 16.牵张反射是一种单突触反射,可分为和。这两类牵张反射的中枢都在。 17.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和,它们的轴突经脊髓直达所支配肌肉。 18.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 1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尤其是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20.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纤维。 21.肌梭的主要功能是当它所在的那块肌肉被拉长时,可发放牵拉和变化的信号。 22.骨骼肌长度的改变与关节的角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感受器是中枢神经系统了解肢体或体段相关位置的结构 三、判断题 1.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 2.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大脑皮质对支配该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具有愈多的单突触联系。() 3.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树突可将细胞体加工、处理过的信息传出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 4.运动区定位从上到下的安排是按躯体组成顺序进行的,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在皮质顶部,下肢肌肉的代表区在皮质底部。( ) 5.在神经细胞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传播到整个细胞。( ) 6.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的神经信号,不仅传导速度快,而且能量消耗多。( ) 7.电突触主要是单向传递的兴奋性突触;化学突触则是双向传递,并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 8.兴奋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效应,产生的后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9.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即左侧皮质支配右侧肢体,而右侧皮质支配左侧肢体。( ) 10.大脑皮层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功能代表区就越小。( ) 11.视网膜是一种光感受器,它包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肌肉的神经支配方法

肌肉的神经支配方法 我们全身上下存在着的很多的肌肉,这些肌肉都是靠我们的神经连接起来,由大脑统一来支配我们的肌肉如何进行工作,我们日常一定要关注我们自身神经系统是不是存在着伤害后,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全方面都会出现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大家介绍一下肌肉的神经支配方法吧。 1.大脑运动区发出的锥体径和锥体外系最终与运动神经发 生联系,锥体径主要支配小肌肉群,以完成精细动作,锥体外系主要支配大肌肉群,负责大肌肉群运动的互相协调。每条运动 神经纤维可与100~160条肌肉纤维发生联系,称作一个运动单位。运动神经发出的神经冲动并不直接到达肌纤维,而是先到 达肌头处的原生质~运动终板,并释放化学介质~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收缩。释放的乙酰胆碱又立即被运动终板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灭能,每次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复来一次。哺乳动物的A类神经(躯体有鞘神经)每秒钟最多能发出这样的神经冲动可达2500次,很神奇。 2.(1)正中神经支配手外在肌共9块:即掌长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食中指指深屈肌和4块指浅屈肌;支配的内在肌 共有4.5块:分别是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为半

块)和第一、二蚓状肌。 (2)尺神经支配外在肌共3块:即尺侧屈腕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内在肌共14.5块:即骨间肌7块、第3、4蚓状肌2块、小鱼际肌群4块、大鱼际肌群中的拇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1.5块。 (3)桡神经支配手部腕背侧的全部肌群12块:即伸腕肌3块、拇长、短伸肌及拇长展肌3块、指总伸肌4块、食小指固有伸肌2块。 肌肉的神经支配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日常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自身的肌肉神经,千万不要进行一些危险的运动,可能会是我们自身出现骨折的问题,给我们身上的肌肉带来很大的伤害,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肌肉放松训练

放松疗法 【英译】:Relaxation therapy 【总述】 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原理】 放松疗法的原理是,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随着改变。至于躯体的反应,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易随意操纵和控制外,受随意神经系统控制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把"情绪"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基于这一原理,"放松疗法"就是通过意识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时间接地松弛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有利于晚上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人们经常要受到各种生活事件的压力和刺激,如工作的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经济结据、婚姻危机、患病、亲人病故、……这一切的压力和刺激,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应激。应激所引起的人体反应是多方面的,不但能引起生理反应,而且也能引起心理反应。前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肾上腺能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增加,而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速、肌张力增高等;另一为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大量分泌,ACTH等肾上腺素皮质的分泌活动可以起直接效应,主要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反应如抑制炎症反应、对抗过敏反应、血糖升高等。心理反应在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利于应激为的;另一类是干扰应激能力的,例如过度的焦虑、情绪激动等,由此引起认知和自我评价的障碍。 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在进入放松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功能降低,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即肌肉放松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请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的感觉。同时加强了付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促进合成代谢及有关激素的分泌。经过放松训练,通过神经、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可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放松疗法常与系统脱敏疗法结合使用,同时也可单独使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且对个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放松训练发展到五大类型:一类是渐进性肌肉放松,二类是自然训练,三类是自我催眠,四类是静默或冥想,五类是生物反馈辅助下的放松。其中二、三、四类兼具有自我催眠的成分,犹如我国气功疗法中的放松功。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坐禅、德国的自生训练、美国的渐进松弛训练、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 【放松疗法实例】 准备工作: 安排一间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周围无噪音的房间,在施疗时,咨询师说话声音要低沉、轻柔、温和,让来访者舒适地靠坐在沙发或椅子上,闭上眼睛。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 第一节浅层肌: 1.斜方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功能:屈颈(双侧),旋颈(单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第二节颈前外侧肌 1 .前斜角肌: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功能:颈部侧曲(同侧),转颈(对侧),屈颈(双侧)。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2 .中斜角肌: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功能:同前斜角肌。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3 .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功能:同前、中斜角肌。神经支配:颈五至八神经前支。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第三节枕下肌 1 .头上斜肌: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对侧屈(单侧)。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2 .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功能:头向后侧旋转。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3 .头后大直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单侧)。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4 .头后小直肌: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功能:头向后仰(两侧)。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第四节深层肌 1 .头夹肌: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同侧转颈(单侧)。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2 .颈夹肌: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功能: 头向后仰(单侧),同侧转颈(单侧)。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3 .颈半棘肌:起自胸一至六横突,止于颈二至五棘突。功能:头颈部后伸(两侧)同侧屈曲(单侧)。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4 .头半棘肌:起自胸一至六棘突,止于枕骨上下项线之间。功能:头颈部后伸(两侧)同侧屈曲(单侧)。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5 .头最长肌:起自颈四至胸六横突,止于乳突后侧。功能:脊柱后伸(两侧)同侧屈曲旋转(单侧)。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第二部分上肢肌 上肢肌依据部位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第一节上肢带肌 1 .肩胛提肌:起自颈一至四横突,止于肩胛内上角。功能:头部屈曲,上提肩胛。神经支配:颈神经丛分支(颈四),肩胛背神经(颈五)。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2 .小菱形肌:起自颈六至七棘突及项韧带,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功能:肩胛骨内收。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颈四或颈五)。血管供应:颈横动脉深支,肩胛背动脉。 3 .大菱形肌:起自胸一至四棘突、棘上韧带,止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岗以下)。功能:肩胛骨内收。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血管供应:经横动脉深支,肩胛背动脉。

第二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第二章:肌肉活动的神 经调控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二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以及突触的基本结构与传递过程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对躯体运动调控的不同功能与机制 教学重点 1、脑干对躯体姿势调控(姿势反射) 2、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教学难点 1、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本章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体内最重要的功能系统,它不仅把体内各部的功能互相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而且还能把人体活动和外界环境统一起来,使其更好地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尽管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的整合和调节极其复杂,但其基本方式仍是反射。 [自学提纲] ?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机能与分类 ?3、突触的基本结构 ?4、突触传递的过程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躯体运动:指运动器官系统(骨骼肌、骨和骨连接)的运动。 人体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与调节下,骨骼肌有节奏的协调一致的收缩与舒张,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维持一定的姿势,从而完成各种动作,因此,人体能产生随意运动的基础,就在于骨骼肌能够反射性地引起肌紧张,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支配与调节下重新调整各部分肌肉的张力,以恢复姿势,维持平衡,所以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实质上就是对骨骼肌活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是调节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脊髓反射是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脊髓前角灰质中有大量的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神经元) (一)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十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突触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4、突触后抑制 5、传入侧枝性抑制 6、回返性抑制 7、突触前抑制 8、牵张反射 9、肌紧张 10、腱反射 11、姿势反射 12、脑干网状下行抑制系统 13、脑干网状下行兴奋系统 14、翻正反射 15、状态反射 16、旋转变速运动反射 17、直线变速运动反射 18、锥体系 19、锥体外系 二、单项选择 1、神经冲动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主要是依靠。() A.化学递质 B.无机盐离子 C.局部电流的作用 D.胆碱酯酶 2、突触传递的生理机制显示。() A.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B.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K+和CI-的通透性增大 C.选择性增加或提高突触后膜对K+和CI-的通透性,可呈现抑制性突触效应; D.同一突触由于迅速而重复活动,其产生的突触后电位可表现空间总和; 3、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增加。()

A.Na+﹑K+﹑CI_(尤其是Na+)通透性 B.Na+﹑K+﹑Ca2+ (尤其是Ca2+)通透性 C.K+﹑CI_(尤其是CI_)通透性 D.Na+﹑CI_﹑Ca2+ (尤其是CI_)通透性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膜表现为。()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先去极化再复极化 D.超射 5、突触前抑制主要发生在。() A.传出途径中 B.感觉传入途径中 C.中间神经元之间 D.植物性传出途径中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膜表现为。()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先去极化再复极化 D.超射 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表现为。() A.“全或无”式; B.电位的正向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C.类似于负后电位 D.突触后膜电位较静息时更负 8、传入侧枝性抑制的生理学基础是。() A.优势现象 B.膝跳反射 C.交互抑制 D.腱反射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六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感受器的生理特征。 2、了解视觉、听觉、本体感觉和位觉器官的感觉分析功能,特异性投射系 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传导途径和大脑皮层感觉分析功能。 本章的教学重点: 位觉、肌梭和腱器官的功能、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难点:位觉、肌梭和腱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位觉 第一节:感觉生理概述 一、概念 1、感觉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分为: 特殊感觉 躯体感觉 内脏感觉 2、感受器 分布在体表或各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种类: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 2、还能作用 3、编码作用 4、适应作用 三、感觉信息的传导 1、特异性投射系统 概念:由感受器传人的神经冲动都有经过脊髓或脑干,上行传人丘脑更换神经元,并按排列顺序,投射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引起特异感觉,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特点:专一 点对点 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概念: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经脑干时,发出侧支并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过多次更换神经元之后,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在交换神经元,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点:保持机体警觉,不能产生特定感觉。 四、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称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1、体表感觉 投射区:中央后回 特点:左右交叉,头面部投射到左右双侧皮质 倒置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有关 2、肌肉本体感觉 中央前回 3、视觉 4、听觉、前庭觉 5、内脏感觉 第二节:位觉 一、前庭器的感觉装置与适宜刺激 1、位觉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包括正负加速)运动和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觉)。 2、前庭器的感受装置 功能: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 结构: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插入耳石膜内。(耳石膜表面附着的许多小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毛细胞的纤毛上覆盖着许多胶状物质,形如帽状,称为终帽)半规管壶腹壁上的壶腹嵴也含有感受性毛细胞。 3、前庭的适宜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NMES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 (一)波型 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 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 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通断比在1:1~1:1.5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 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二)治疗作用 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 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 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 4. 减轻肌肉痉挛; 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征有三个:一是单向性、二是时间延搁、三是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对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其中钙离子可以促进释放;肉毒杆菌毒素有阻止释放的作用;二是对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的影响,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三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脂酶从而阻止乙酰胆碱的清除,延长其作用时间。 二.当兴奋通过神经--心肌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最终导致终板膜的变化是? A对钠通透性增加,去极化 B对氯钾通透性增加,超极化 C仅对钙通透性增加,去极化 D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超极化 为什么B正确?一般兴奋型递质不是发生去极化吗?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超级化。这个结论正确。你注意看清题目,在心肌,M受体兴奋引起心脏抑制,所以应该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三.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兴奋信号传到肌接头处时,兴奋引起钙离子大量释放.释放的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突触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而释放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递质)经过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突触间隙);与接头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1 / 1

肌肉名称功能及神经支配

上肢肌电图: A、肩胛背神经———1、肩胛提肌(C4,C5)——使肩胛上提 2、菱形肌(C5)—————使肩胛上提并向脊柱靠近 B、肩胛上神经———1、冈上肌(C5,C6)————使肩外展 2、冈下肌(C5,C6)————使肩外旋 C、肌皮神经————肱二头肌(C5,C6)—————使前臂屈曲 E、腋神经—————1、三角肌(C5,C6)—————使肩外展 2、小圆肌(C5,C6)—————使肩外旋 F、胸长神经————前锯肌(C5,C6,C7) G、正中神经————1、旋前圆肌(C6,C7) 2、桡侧腕屈肌(C6,C7) 3、拇短展肌(C8,T1) 4、拇长屈肌(C8,T1) 5、第2、3指深屈肌(C7,8) 6、

旋前方肌(C8,T1) 7、拇指对掌肌(C8,T1) H、尺神经————-—1、尺侧腕屈肌(C7、8,T1) 2、第四五指深屈肌(C8,T1) 3、小指展肌(C8,T1) 4、第一骨间肌(C8,T1) I、桡神经—————1、肱三头肌(C6,C7,C8) 2、肱桡肌(C5,C6) 3、桡侧腕伸肌(C6,C7) 4、指总伸肌(C7,C8) 5、尺侧腕伸肌(C7,C8) 6、示指伸肌(C8,T1) 下肢肌电图: (腰丛)A、股神经(L2--L4)——1、髂肌(L2,L3)2、股直肌(L3,L4) 3、股直肌内外侧头(L3L4) (腰丛)B、闭孔神经(L2,L3,L4)—-长收肌(L3,L4) (骶丛)C、臀上神经(L4,L5,S1,以L5为主)——1、臀中肌(L5,S1) 2、阔筋膜张肌(L4、L5、S1)(骶丛)D、臀下神经(L5,S1,以S1为主)——臀大肌(L5,S1) (骶丛)E、坐骨神经——1、肌支(膝以上)股二头

神经肌肉功能定位训练法产生

神经肌肉功能定位训练法的产生 在我小的时候,就很羡慕医生,因为医生可以医好病为病人解除痛苦。高中毕业有幸考进了医学院校,学习临床医学,学了我喜爱的专业,因为从小就立志想当一名医生,明确了自己的未来方向,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多学习医学知识,给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白天学习完课本的内容后,晚上到图书馆查资料,补充白天的医学知识,完善笔记的内容。在大学里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八大经典。临近毕业的我很快进入了实习期,到三甲医院实习,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是骨科,在骨科除了手术以外,第一次接触到功能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康复),我的老师--张老师给我讲述了训练的要领,功能位,生物力线。手术对位重视生物力线,关节功能训练也要重视生物力线,在骨科学习的这些康复知识以及给骨科病人训练的经验,为我以后给脑卒中病人做康复训练奠定了基础。 199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小镇上的矿山医院,有300张床位的二级医院。我们的见习期是一年,三个月我经过考核合格,获得了处方权。分配到内科,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我收治的脑卒中病人、脑梗病人,一边静脉用药,我一边指导家属(陪护)给患者做患侧肢体被动训练以及抗阻训练,早期让患者做训练。当时和体育学院的朋友借了一本《运动训练学》回去仔细研究了一番。那时候还没有卒中单元的概念,我们就已经开始做了,我是把骨科的康复经验应用到了脑血管病康复中。很快我就有了名气,很多人说我用药用的好,治疗脑血管病重症患者也能完全治好,不留后遗症。其实

取得这样的成果,都是得益于早期康复。 脑功能模块想法的雏形(小试牛刀) 有一次在我值班的时候收治了一位脑血栓的病人,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入院,患者家属反应患者家里的熟人她不认识,叫不出名字,不认识数字,我拿扑克牌红桃A让她认,颜色不认识,数字不认识,能看见,但说不出来。通过扑克牌测试,初步了解到患者对颜色不能命名,可以看懂数字,但是说不出来。我给她做了训练方案,颜色辨别学习,数数练习。一个月后患者被治愈。可以认识熟人也可以和他人之间正常交流。 大家一定会有疑问?我怎么会想到用扑克牌的?其实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关于介绍扑克牌中隐藏奥秘的文章,看完这篇文章,受到了文章的启发,想到把它应用在认知康复评估与训练中。 回忆一下前面治疗认知障碍病人用扑克牌测试和训练,为什么能想到用扑克牌呢?第一点是因为我受到了扑克牌奥秘的启发,第二点因为我学习过数据库编程,用计算机编程的思维来分析,患者看见颜色,认识却说不出来。就是颜色的命名信息调取不出来,所以说不出颜色名称。基于命名信息在一个模块里,我通过训练把通路打通,把命名信息与图像建立联系这就是最初给病人做评估训练的思路。这也是第一次把计算机编程思维应用到认知障碍病人的评定当中。 在那个时候,康复治疗在国内还没有普及,相关的书籍很少(可能是在小城市的原因,消息闭塞),自己看《解剖学》,《运动医学》,《体育学》《生物力学》等书籍,以及在网上看一些康复相关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