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集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凶和走狗。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内镇压。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社会经济丧失独立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在文化上,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即“西学东渐”。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勾结,维持反动统治;在经济上,以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文化上,“西学东渐”。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集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凶和走狗。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内镇压。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结束

1、形成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主要有阻碍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

1、阻碍作用: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使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经济体系,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发展。

2、推动作用:中国历史的逐步沉沦,民族矛盾的逐步尖锐,阶级矛盾的逐步激化,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五、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准确而又全面的概括。因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有丰富的内涵,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看到它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实质性。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

2、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3、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诞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并登上了政治舞台。但在整个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4、由于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政策,使中国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经济异常落后。

5、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固。他们和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

6、中国历届政府具有极强的反动性。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到国民政府,不仅是压迫人民、阻止社会进步的专制政府,而且是对外投降和卖国的政府。

7、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8、在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9、封建主义是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封建专制制度虽然遭到严重打击,但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结合,残酷统治中国人民。

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历史现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近代的“国情”所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这一基本“国情”,并且往往具有决定性。中国近代史上有不少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大致有:①清政府软弱的外交政策;②中国无产阶级产生早于资产阶级产生;③民族资产阶级既革命又软弱的两面性;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病态;⑤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未能繁盛,即发展不充分;⑥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⑦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⑧中国革命的性质,即民主主义革命;

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⑩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等等。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矛盾和革命任务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列宁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1)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状况

(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视频《东印度公司》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1949年,帝国主义以武力胁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1182 个,仅清末就有500多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毛泽东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视频《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 1 )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丧失了独立主权 , 帝国主义不但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时局图》—黄遵宪: l 沉沉酣睡我中华, l 哪知爱国即爱家。 l 国民知醒宜今醒, l 莫待土分裂似瓜。视频《列强瓜分中国》

第二、经济上: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 2100 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 800 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 50 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 23000 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 45000 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00 万两)

第三、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 2 )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

( 3 )一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4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 5 )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3 、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1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1)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即民族革命

(2)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即民主革命

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2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分析: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革命的任务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不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及其私有财产。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三)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毛泽东

1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 一 1919)

( 1 )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视频《大平天国》

( 2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3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 4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视频《武昌起义》

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全新的道路。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 一 1949)

五四运动

( 1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

第一、中国革命有继续发展的需要:毛泽东指出: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状况一天一天变坏,环境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了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了思想基础。

( 2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第一,“ 五四运动” 发生在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得到进一步生长和发展的条件下,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 五四” 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并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三,“ 五四” 运动时期,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具备了思想前提。

第四,“ 五四”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必然。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要有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作为阶级基础。

一个是要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基础两个条件还必须结合。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党的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2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3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

1 、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所决定。

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 1 )革命性最强( 2 )集中( 3 )大多数出身于农民

3 、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我们的事业则将一事无成。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毛泽东

2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

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毛泽东

3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革命中常常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

4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 1 )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

第一、社会形态相同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第三、革命任务相同

( 2 )新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革命的领导不同了。民主革命再也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了。

第二、指导思想不同了。民主革命再也不是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作指导,而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了。

第三、革命的前途不同了。民主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阵线上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 、前途——社会主义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为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呢?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组织形式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什么?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2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什么?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呢?中国首先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然后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

第一、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巩固了工农联盟,推进了人民政权建设。

第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准备了前提。

2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主要特征:垄断性、买办性、封建性、腐朽性。官僚资本垄断了旧中国的经济命脉。航空垄断 100%,钢铁垄断 90%,煤炭垄断 33%,电力垄断 67%。

3 、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推翻三座大山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

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4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五种经济成分 )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1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新民主主义文化: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2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纲领。实践这一纲领,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四)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江泽民

1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论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辨证统一关系的观点。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2 、我们将来的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但是在现阶段,中国人民的任务还是反帝反封建,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对于党的最高纲领说来,一般纲领是党的最低纲领。党的最低纲领是要在中国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

3 、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和对象决定的,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由于:近代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所以,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而仍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因为: 第一,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第二,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这个革命不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导,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 第三,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毛泽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的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即使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而成了革命的敌人,革命的锋芒也不是向着一般的资

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而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这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里,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都已经不是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选择一项: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封建社会 1923年,()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选择一项: A. 党的四大 B. 党的二 C. 党的三大 D. 党的五大 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选择一项: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大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除了()。 选择一项: A.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B.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D. 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选择一项: A. 南昌起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五四运动 D. 十月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选择一项: A. 封建主义 B. 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选择一项: A. 社会主义革命 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选择一项: A. 农民阶级,尤其是贫农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选择一项: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选择一项: A. 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B. 独立的社会形态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 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 选择一项: A. 党的建设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经济建设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选择一项: A. 1927年9月19日 B. 1927年9月9日 C. 1927年9月1日 D. 1927年9月8日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书第36页)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 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 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 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 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 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 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 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 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 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 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 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 乏理性的认识。 (8)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 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 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 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 (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 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 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 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 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 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 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 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 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 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 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 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 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 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 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 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 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 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 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 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 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 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 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 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 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 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 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 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 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 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 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 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 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 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 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 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 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 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 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 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 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 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 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 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 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 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 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 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 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 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 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8.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 败的原因及启示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 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 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 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 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 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 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 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 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 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 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 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 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 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 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 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 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 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 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 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 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 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 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 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 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 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 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 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 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 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 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 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 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 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 —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 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 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 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 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 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 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 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 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 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 动。来源:考试大-自考10.中国共 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 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 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 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 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 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 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 进一步提高;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 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 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 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 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 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 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 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 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 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 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 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 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 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 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 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 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 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 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 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 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 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 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 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 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 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 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 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 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 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 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 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 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 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 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 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 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 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 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 备了必要的条件。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 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 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4.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 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 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 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 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 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 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 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 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 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 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 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 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 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 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 习并汲取教训的。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 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 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 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 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 想。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 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 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 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 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 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 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 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 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 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 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 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 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 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 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 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7.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 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 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

2020届二轮: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 【专题卷】

专题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辽宁沈阳郊联体高三上学期期末)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中国() 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B.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C.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 D.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2.(2018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 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 3.(2018江淮十校高三联考)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在此,孙中山认为() A.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B.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 D.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4.(2018安徽宣城高三二调)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5.(2018北京东城一模)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①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②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③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④造成崇洋风气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18河北邯郸一模)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总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A.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7.(2018山西太原高三二模)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大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大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 A.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D.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一.社会转型的过程: 1.(2013·新课标Ⅰ卷·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二.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 1.(2017·新课标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2016·新课标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 “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称,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3.(2014·课标Ⅰ卷·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 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四.社会转型的表现: 1.(2014·新课标卷Ⅱ·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 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2017·新课标Ⅱ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017·新课标Ⅱ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017·新课标1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近代中国的性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摘要: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支配的殖民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关键字:性质封建资本共产党毛泽东 了解近代历史,认清近代社会性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首先,关于对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理解。这一矛盾包括哪些方面?它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怎样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1)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答: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文学的基本特点?答:一,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有所增强。二,王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领域有所扩大。三,文学呈现出以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度状态。 3.欣赏《己亥杂诗》其五.其一百二十五。其五:“浩荡离愁。。。更护花”。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笔锋突转,以落红华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蓄沉著。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分明,分三层: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语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人热情的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的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4.龚自珍是个成就和特点:(1)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社会批判,尖锐有力。(2)追求理想,展望未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又不时流露杳茫孤独之感。(3)敢于创新,尽文字之美,抒一家之言。(4)艺术方法基本算是浪漫主义的,突破形式限制,不拘一格,瑰丽中显得古奥,犀利明快的同时往往又隐晦艰深。 5.龚自珍《咏史》的艺术特点:(1)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诗从“金粉东南”写起,紧扣“咏史”之题;最后又借田横义不降汉的历史故事反讽士人不能坚持节操,仍回应标题。同时在咏史的格局框架内,填入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现实内容,发抒感慨,批判时政,实是托古刺今,借题发挥之作。 (2)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作者善以政论作诗,此篇即可看作用诗体写成的杂文,它针对当时官场、士林这些特定阶层,抽出其本质特征予以批判,提升到历史高度予以针砭,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力量;同时其重表意而多陈述的表达,并不使诗歌流于概念化、空泛化,而是富有概括力、形象性,此诗既是政治家之诗,又是诗人之诗。 (3)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6.黄遵宪的诗歌题材及艺术特点:一,题材:1反对列强侵略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书愤》,2批判收旧势力要求变法图强的诗《感怀》,3描绘异国风光吟咏科学文明的诗《樱花歌》,4表现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与同情的诗《逐客篇》。二,艺术特点:1提倡创造革新,又强调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称所作为“新派诗”。2在诗中广泛地描写了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3诗中表现新的社会思潮,包括外国奇异风物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新意境。4代表作有《哀旅顺》、《书愤》、《今别离》等。(四)为要保存旧有风格,而未能打破旧形式;用典过多,往往难懂;具有浓厚的改良派色彩。 7黄遵宪《哀旅顺》的艺术特点:(1)概括有力,表达委婉。此诗采取史诗般的笔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甲午海战加以高度概括与真实记录,显示了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同时作者采取了十分委婉的表达方式来凸现诗篇的意旨,全诗并未从正面点出导致旅顺失陷的原因,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2)欲抑先扬,大起大落。此诗前十四句极言旅顺港的形式之险要、战备之精良、军威之雄壮,真是天下无双,固若金汤。最后两句却骤然转折,写旅顺轻而易举地沦入敌手,将前文陡然抹倒。两相对照,反差强烈,取得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也在大起大落的结构中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悲愤叹惋。(3)感情强烈,音韵调谐。全诗前十四句气势轩昂,充溢豪情,最后两句虽平平道来,哀恸悲怆之情却力透纸背,更显示出哀旅顺之沉痛无比。其感情之所以能如此剧烈动荡,是与作者善于用韵密不可分的。全诗逐句用韵,前十四句押仄声韵,急促而铿锵,最后两句忽然转用平声韵,暗喻旅顺失陷之轻易,与全诗的思想内容达成了高度和谐。 8. 梁启超与“新文体”的特点:戊戌变法前后,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文体。文笔平易畅达,“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感情”,富有鼓动性,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文体,号称“新民体”,亦称报章体。 9.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艺术特点:(1)强烈的感染性。作者以饱带情感之笔,或说理,或喻事,或状物,往往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务求恣睢淋漓,充分表达出炽热挚烈的爱国激情,在奔放激荡中给人以慑心动魄般的巨大震撼,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是:1.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①鸦片战争后, 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④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 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 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 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 《天津条约》又开放了 10个口岸, 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 而不需要重新课税,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 开放天津; 《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 勒索白银 2亿两, 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 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 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 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 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 规定, 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

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 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 12 处“留兵驻守” ,勒索到 4.5 亿两白银, 强迫清政府作出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 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 承诺, 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 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 惩办”不力, “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 。中英《五口通 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 的范围。 3 社会的特点①政治上:中国 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 家, 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 严重破坏, 司法于行政的统 一不复存在。②经济上:中

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摘要]: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 [关键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体。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是: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在实质上丧失了从前完整的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但在表面上,它仍然保持着独立国的形式。 (2)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4)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5)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不同于以往历史上任何阶段,近代中国从1840年起被英国用大炮打开大门以后,便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不得不一步步进入了世界范围之内,于是第一次面临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这是由其长期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深层次的矛盾所引发和决定的。而这样复杂的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地理解的。事实上,中国完全是被迫卷入世界大潮之中,因此,近代中国不自觉地进入了这个转型的艰难时期。 简单的说,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就是古老中国必须要进行的社会变革,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先进的近代工业国家,从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的国家,从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大国转变为一个有着现代民主平等意识的新型国家。 在我看来,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深刻的变革,我认为是在这两个方面:社会性质和思想的转型。 社会性质的转型始于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口,中国门户自此被打开。随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

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渊。。。。。。在此期间,社会性质自然开始转型。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工业开始曲折发展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表明了中国在侵略中曲折进步,在战争中曲折成长。 而思想上的变革,则更加的曲折深刻以及漫长。首先,在鸦片战争前期,魏源,林则徐等人便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虽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深思,但却是近代中国变革的先声。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一些封疆大吏开始反思,洋务运动由此展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流行。民族工业在这三十年间也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矛盾以及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这场运动依然失败了。甲午战败后,一群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戊戌变法油然而生。虽然仅仅只有100天,但还是留下了光辉色彩。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把许多眼光投置在中外关系这个大背景下,是因为我们要进行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由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自觉要求,而是由于外界力量强加给我们,使我们被迫接受和进行改变的,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相比于经济转型,中国的政治转型要显得更为困难。随着晚清面临新的复杂环境,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显得日益不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侵略既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摆脱旧有循环老路的新途径,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

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总结和感悟

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总结和感悟 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风雨,外有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掠夺,内有封建势力的残酷统治和镇压,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在中国实现其政治理想。中国近代化的道路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改良和革命在思想上是承前启后的,有着密切的联系。革命以改良的失败而兴起。革命又以“五四运动”前后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一致的目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百年屈辱,中国几近亡国,但至今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不得不归功于近代历史上的众多仁人志士,是他们的不断探索为我们后人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捍卫了民族独立和实现了民族解放。他们分别是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以奕、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等。我华夏民族正是在他们的不断探索下,不断汲取经验和吸取教训,才有了今天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正确道路。在民族解放和振兴道路选择中,又以改良和革命两条道路最突出,也是最值得今人讨论的。 19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主张走改良道路。 维新派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从“器物”提升到“制度”高度。他们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西方制度在日本的建立,让日本在十几年内就一跃而起,这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兴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形成了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百日维新。 伴随着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兴起,一部分人的思想更加激进,他们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革命派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选择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这正是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根本不同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