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顶碗少年

4顶碗少年

4*顶碗少年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2、难点是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学习准备: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课时:建议一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讲述一些英雄少年的故事。导入一个普通顶碗少年的经历。

基础达标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yíng yín)

观众为每一个节目鼓掌喝.彩。(hé hè)

他头顶上顶着高高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luó luò)

就在转身的一刹.那间,碗掉了。(chà shà)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 hé hè )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按课文填空:

顶碗少年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表演。第一次,在一个()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地微笑着,()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音乐又响起来,少年很沉着,(),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那一摞碗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终于把碗稳住了。

4、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从中使我体会到

挑战自我:如果你学有余力,课尝试完成下面内容。

课文的结尾写到:“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你能体会作者心中“微微的激动”吗?在这种激动中,作者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否打动了你?写写你的读后感。

三、拓展阅读

绿手指

美国一个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女儿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女儿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100粒种子寄给了那家20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还是否有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金盏花,是因为:

2、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时因为:

3、短文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4、短文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吗?写一写理由。

5、“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金盏花呢?仿照短文第三段,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四、相关链接

赵丽宏

赵丽宏创作了很多叙事散文,其中不少是写人的。众所周知,散文写人,不要求精雕细刻,只写“人的轮廓”;不要求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写出独特、鲜明的个性或心境。赵丽宏较好地发挥了散文写人的特点和优势,绘出许多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难忘的第一次优质课教案获奖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挖掘学生内心真实的独特的东西。 2、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及获得的启示。 3 、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清题目 1、(课前欣赏利用学生相片制作的短片。)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描绘着精美的画面,课前我们跟随一组照片,展开那些尘封的记忆,一起回顾了那些让我们成长的第一次。 很多同学从刚才的图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能想到哪些第一次?(学生说经历) 看来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了,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课件出示标题,老师板书课题) 2、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难忘)能说出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吗?(学生说理解) 同学们是很会思考的孩子,这次习作不仅要写出第一次的经历,还要写出“难忘”。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那么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一次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哪位同学读一读。 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生: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老师相机板书:写清经历,写出启示。)

2、怎样能“写清经历”?最基础的是抓住事情的什么写?(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不要忘了,板书六要素) “启示”是什么意思?(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师总结:非常正确,所以我们在习作时,不仅要以难忘的“第一次”为标题,还更应该写清经历,写出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自主选材,相互交流: 1、小组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老师给大家提三点要求(课件出示):(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说清难忘的原因。(2)在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好,开始吧。 2、全班交流 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与全班同学分享? 指名交流。(在他发言时其他同学要用心听,看他是否将事件过程讲清楚了?讲述中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什么启示?当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师总结:同学们不仅听得用心,还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通过刚才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述,老师也感受到这些“第一次”的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更生动、吸引读者的眼球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回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怎样写出自己的感悟的。 四、回顾课例,点拨提示: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四课,《顶碗少年》,回忆这篇课文,作者是怎么样把文章写得精彩生动的?(老师板书,语言、动作、环境等)除此之外,你觉得还可以怎样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板书) 老师总结:是的,我们运用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描

第4课 顶碗少年 配套练习答案

4.顶碗少年配套练习答案 一、温故知新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音(绕)于心保持平(衡)不知所(措) 不(慌)不忙目不转(睛)(座)无(虚)席 2.连一连 精彩的肢体微微地鞠躬 柔软的节目深深地晃动 优美的掌声剧烈地激动 热烈的舞姿自然地伸展 3.用换词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一位女观众,索性 ..(干脆、爽性、痛快、利落)用手捂住了眼睛。 (2)一位矮小结实 ..(健壮、厚实、坚固、坚实、壮实、强壮、扎实、牢固)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 (3)少年镇静 ..(安静、平静、镇定、沉着、从容、冷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4)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声气、声响)。 4.读一读课文,想一想省略号略去了什么。发挥你的想象把它补充出来。 (1)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luò)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答:“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省略号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幻无穷。 (2)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

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答:刻画了观众当时的心情,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烘托了少年表演的难度之高和技艺的高超。 (3)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答:省略去激动的过程中一些附加相关的动作,如:流泪、张望和挥手等。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碗:第一次掉下来第二次掉下来第三次掉下来 少年:歉疚,没有慌乱呆呆站着镇静下来 观众:惊呆一片喧哗掌声热烈 6.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促使少年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顶碗少年在二次失利的情况下,面对台下的观众的一片喧哗,他沉着镇定,最后成功地征服了观众。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这是对自己意志的挑战,这是战胜自我的表现。 (2)本文主要写的是顶碗少年,为什么多出提到观众的反应? 答:三次表演都写到观众的反应,这样写的作用:表现观众的心情,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烘托了顶碗少年表演的难度之高和高超技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突出了少年敢于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通过观众的反应来衬托出顶碗少年的表现。 二、含英咀华 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

五年级公开课《顶碗少年》教案课程

19* 顶碗少年 耒阳市三架中学常理 【文本解读】 语文出版社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围绕“自强不息”的专题编写。《顶碗少年》是其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顶碗少年在杂技表演中,连续经历两次失败后,最终获得成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大家从中得到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设计理念】 鉴于对“阅读个性化”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本课教学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课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时,进行读的多样化化训练,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段,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在多样化的朗读中体会文章。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2.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一个人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1.杂技表演的录像 2.教学投影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响亮的声音、端正的坐姿,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大课堂吧!相 信大家以前一定看过许多精彩的杂技表演吧!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视屏,让我们一起看、认真看、仔细想。 2、播放视频 3、师:表演看完了,大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看完之后你的感受? 4、师:小结:是啊!看到一双双高举的小手,老师知道你们想都很多词语,杂技 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惊险、精彩,但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杂技演员,那可绝非易事。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文字中的杂技盛宴! 5、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一)略读,初步感知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1、标记出生字,读准读顺 2、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3、反馈字词:a.开火车生读 b.你们听得仔细不仔细呢?跟这老师的拼音一块读出来,齐读;c.积累词语 4、反馈思考:(预设评价:你不仅声音洪亮而且概括得很精炼)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教案

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变化。 2.通过学文,使学生感受并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变化,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杂技,导入新课 1.看过杂技表演吗?说说自己看杂技表演时的感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A、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词语,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么深。那么究竟是哪些语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从哪里看出来?结合“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这些词语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语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语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少年稳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场沸腾了,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听着这掌声,少年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7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 时间:2010年9月13日 周次:第三周 主题:统一教学进度,学习校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一、统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以月考和期中考试为界限,月考前一、二单元精讲,开三单元,月考重点三四单元。 二、学习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要求。 1、定时间:每周一上午第四节。 2、集体备课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 3、完成相应听课任务;不少于16次,备课组长不少于18次。 4、作文教学以单元要求为主,每学期不少于6篇。 5、青年教师“五个一”,准备一堂优质课。 6、几个赛事的通知。 体会和结果: 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展,通过本次活动,本组老师对学期教学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安排好今后的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制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 对本学期的教学来说,期中前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一个唐诗精华单元八首诗,还有每周一诗八首,同时还有五篇文言文。而且四个教师中有三个面对着新接班的问题,需要和学生有一个磨合过程。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 时间:2010年9月20日 周次:第四周 主题:讨论并确定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讨论月考内容并准备月考试卷。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1、订阅资料。内容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有兴趣。人手一份,充分利用。(语文学习报,30元/人) 2、月考时间:9月27日;7:50——9:50;120分钟; 3、考试内容:一到二单元的四首每周一诗。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 4、出卷人:梁新兵老师

4顶碗少年 (2)

4*顶碗少年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二、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这是作者赵丽宏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一个表演杂技的顶碗少年那一夜的表演,为什么会使他常常想起?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顶碗少年》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臵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内容,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丧、退却;二是: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

时间:2010年9月13日 周次:第三周 主题:统一教学进度,学习校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一、统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以月考和期中考试为界限,月考前一、二单元精讲,开三单元,月考重点三四单元。 二、学习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要求。 1、定时间:每周一上午第四节。 2、集体备课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 3、完成相应听课任务;不少于16次,备课组长不少于18次。 4、作文教学以单元要求为主,每学期不少于6篇。 5、青年教师“五个一”,准备一堂优质课。 6、几个赛事的通知。 体会和结果: 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展,通过本次活动,本组老师对学期教学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安排好今后的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制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 对本学期的教学来说,期中前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一个唐诗精华单元八首诗,还有每周一诗八首,同时还有五篇文言文。而且四个教师中有三个面对着新接班的问题,需要和学生有一个磨合过程。

时间:2010年9月20日 周次:第四周 主题:讨论并确定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讨论月考内容并准备月考试卷。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1、订阅资料。内容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有兴趣。人手一份,充分利用。(语文学习报,30元/人) 2、月考时间:9月27日;7:50——9:50;120分钟; 3、考试内容:一到二单元的四首每周一诗。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 4、出卷人:梁新兵老师 5、讨论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疑难点。 6、张平老师汇报浦东新区教研会的精神。 (1)明确备课要求:要有单元教学目标;口语表达,要从预备、初一练起来,利用课前三几分钟;作文、随笔日记要求,期中前要有三篇作文。 (2)期中考试内容:第一至四单元; 体会和结果: 以往订的杂志,因为和教学结合的不太紧密,教师只是放手让同学们自读,所以学生的收获并不大。这次的语文学习报会紧密地结合教学进度,相信老师们充分利用起来后,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帮助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4课《顶碗少年》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顶碗少年》课后练习题一、现代文阅读(15分) 1.(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他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戏剧诗歌小 说可正当他才华横溢时心脏病发作了 看着40岁的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万分。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他每天清晨外出散步、作操,接着跑步、游泳……雨果的健康状况慢慢好转,体质逐渐增强。他又获得了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到晚年任创作不懈,60岁时创作了《悲观世界》。80岁那年写成了《笃尔克玛》。雨果活了84岁。 看到雨果得了心脏病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真是个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生命在于运动,进行体育锻炼! ( 1 ) 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 2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逐渐()悲观()增强 () ( 3 ) 请概括出短文第二段的段意。 ( 4 短文通过记叙身患重病的雨 果的事,说明

) 了。 二、语言表达(20分) 2 . (10分)按要求写句子。 ( 1 ) 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缩句) ( 2 ) 少年终于把碗稳住了。(改为“被”字句) ( 3 ) 谁不为少年的成功而高兴呢?(改为陈述句) 3 . (10分)按要求写句子。 ( 1 ) 我会想起少年。(扩句): ( 2 ) 一位从后台的白发老者灯光下矮小结实走到。 (连词成句):

( 3 ) 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缩句): 三、填空题(25分) 4 . (6分)根据释义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1 )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2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3 ) 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5 . (6分)读下面的句子,给画线的词语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 1 ) 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 (他头上顶着高高一摞白瓷碗,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

顶碗少年(练习与答案)

4 顶碗少年 【字词荟萃】 1、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附和(hé hè)结实(jiē jié)沉着(zhe zhuó)喝彩(h è hē)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目不转精()不知所错()惊心动破()坐无虚席() 3、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句段集锦】 少年头两次表演失败后表现如何?请找出有关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是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你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1、阅读: 我家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32分) 1. (6分)我会变词语 神气极了________极了 跑来跑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 闻了闻________了________ 一片片叶子一棵棵________ 2. (3分)按拼音写汉字 lì gōng yīng xióng tán lù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分)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________ ________不舍 ________。 4. (6分)写出划线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 弈: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初:________ 及:________ 句意:________ 5. (2分)比一比,再组词。 滋 ________ 慈 ________ 6. (7分)填一填,然后看一看这可恶的魔鬼什么样。 头像________手像________腿像________ 口像________牙齿像________鼻孔像________ 眼睛像________ 7. (5分)学完课文《邮票上的齿孔》,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22分) 8.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概说圆明园 ①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 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与皇四子胤禛(yìn zhēn,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②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______,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______,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______,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③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园游览。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

顶碗少年

4*顶碗少年 一、课前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表演吗?(看过)觉得好看吗?(好看)还想不想看?(想看)好,那我们上课前先来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顶碗视频) 2、谁来说说你刚才观看时的感受。(生自由说) 3、过渡:这段视频中的表演的确太精彩了!不过,等会儿的这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赵丽宏先生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一场精彩纷呈的杂技表演。这场杂技表演的表演者是——顶碗少年(板书课题:4*顶碗少年) (一)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第一步,我们来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了二十多年前,顶碗少年在上海大世界露天剧场表演杂技,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的事。(板书:失败失败成功)师:很好!你的概括简洁明了。 师:关于这场表演,作者是怎样评价的?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关键句子回答。 生: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出示课件) 师:很好!你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全文都是在围绕这句话写,都是在围绕“惊心动魄”这个中心词来写的,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二)、研读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1、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对这场杂技表演有了大概的了解,还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古人云:“学贵有疑”,那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呢?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件偶然遇到的事情,作者会难以忘怀,并时时萦绕于心? 师:是啊,这件事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生:为什么说这件事作者能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是什么启示? 师评:这个问题非常棒!读课文就是要这样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评:问得好!你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这是一场杂技表演,为什么作者不用“表演”这个词,而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评:你关注的是细节,关注的是作者的遣词造句,等会儿我们一起去推敲。 师:我们同学们真的太棒了,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我把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归结为3个大问题: (出示课件:)(1)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2)为什么作者用的不是“表演”而是“拼搏”这个词语? (3)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难点来研读课文。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4、顶碗少年

4、顶碗少年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者:王学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顶碗少年。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这是作者赵丽宏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一个表演杂技的顶碗少年那一夜的表演,为什么会使他常常想起?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顶碗少年》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词语认读及理解情况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 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内容,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

顶碗少年课文教案

顶碗少年课文教案 Text teaching plan for youth in dingwan

顶碗少年课文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简析】 本文一篇写人的,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 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 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那些杂技表演?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师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教师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

4.教师导读:《顶碗少年》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提纲导路,学生自读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失风度惊心动魄附和陶醉不知所措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填空:这真是一场的杂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三、自学反馈,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屏(bǐng)住气附和(hè)结(jiē)实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快速默读课文,了解的表达顺序。(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序“第一次失

初中道德与法治_少年有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 师:如果梦想最终不能实现还有意义吗?师:“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课件板书) 从同学们的梦想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少年的梦想特点? 师总结:(板书)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活动二:中国梦我的梦 除此外还有什么特点?(视频播放《中国梦》) 师总结: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 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生1:有意义,我为此 而奋斗过,过程本身就 很精彩 生2:有意义,为我指 明方向和目标…… 生1:美好,积极向 上…… 生2:天真可爱,与人 生目标紧密相连…… 通过梦想宝盒的 形式可以让每个 孩子思考自己的 梦想,尤其是不 善于表达的同 学。 通过此活动,增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师生齐读重温十九大主题)师:介绍中国梦、努力实现中国梦取得的成绩、世界大格局中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引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思考、分享、集体朗读 学生集体朗诵 强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引导学生 体会祖国的强盛 同样为梦想的实 现提供了更高的 平台,更广阔的 空间从而把自己 的梦想与中国梦 紧密相连。引入 十九大内容,讲 解中国梦,紧密 联系时事,如博 鳌亚洲论坛2018 年年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以下是出guo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供您参考,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表达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的作用,学习细致的正面描写表现少年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初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巩固初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1、从课文里挑选自己认为需要掌握默写的二十个词语,默写在家默本上。家长签名。 2、朗读课文至少一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解释课文为什么取名为“顶碗少年”,写在书上课题旁边。 二、导入(介绍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赵丽宏,增加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其他文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爱好。5分钟) 1、谁能上来写一写《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出处? 2、有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赵丽宏? (赵丽宏,1951年生,比老师大19岁,比你们大58岁左右,上海崇明人。他也是我们常说起的“老三届”中的一员。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恢复高考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现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他在新浪网上有个人博客。 三、新课初读。(初次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的事件、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10分钟) 3、顶碗少年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让作者念念不忘,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谁能概括地再说一遍。

顶碗少年 阅读理解含答案

顶碗少年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1.顶碗少年 ⑴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 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⑵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⑶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 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⑷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 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⑸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 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⑹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⑺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 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⑻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 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顶碗少年”在整件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读完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顶碗少年”的性格特点。

第四课顶碗少年

4*《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1、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杂技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位杂技演员顶碗少年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目标一: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认真阅读课文,圈出下列词语,并读一读。 座无虚席、不知所措、柳暗花明、迷惘、颓丧、拼搏、山穷水尽、肩胛、喝彩、歉疚、沉着、喧哗、惊心动魄、优雅、不慌不忙、刹那间启迪 这些字词中,易读错的有? 这些字词中,易写错的有? 2、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yíngyín) 观众为每一个节目鼓掌喝.彩。(héhè) 他头顶上顶着高高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luóluò)

就在转身的一刹.那间,碗掉了。(chàshà)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héhè) 3.再读课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多读一读。 4.精读课文,边读边想,学着给课文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 例如,“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有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读到这里,我真为顶碗少年捏一把汗,他真是好样的! 目标二: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 生哲理。 三、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的故事。) 板书:失败——失败——成功 目标三: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 情感的方式。 四、小组合作和展评 1.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 语句,画出来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少年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艰辛。(自主勾画、批注) 2.“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 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老者走上台,对少年说: 顶碗少年听了老者的话,心想:() 3.指名展学,交流问题,组际评价并补充。 4.教师相机指导 A、这是一场()的杂技表演,(难度大、精彩、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等) 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在句子旁边写一写。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3.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出示课件杂技图片。 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得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台上三分种,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赵丽宏老先生一起去看一场扣人心弦的表演。板书课题《顶碗少年》。齐读课题。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一)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屏(bǐng)住气附和(hè) 结(jiē)实不失风度惊心动魄附和陶醉不知所措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进行描写,最后抒发内心的感叹和激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5.交流: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当年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二)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1)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说说少年表演的过程。 (2)读课文, 找一找那一句话是作者对这一次表演的总体评价。 (3)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也可以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三个句子。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