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细胞遗传学基础

人类细胞遗传学基础

人类细胞遗传学基础
人类细胞遗传学基础

人类细胞遗传学基础

一、选择题

A型题

1、性染色质是指()

A、性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所形成的染色质

B、染色质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质

C、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

D、性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域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殊结构

E、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殊结构

2、下列关于性染色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性染色质来源于相应的性染色体

B、正常男女性染色质组成不同

C、性染色质属于异染色质

D、性染色质无复制活性

E、性染色质存在于间期细胞核中

3、X染色质是指()

A、位于间期细胞核中央的一个浓染小体

B、位于间期细胞核膜内缘的一个浓染小体

C、位于间期细胞中的浓染小体

D、位于前期细胞中的浓染小体

E、紧贴间期细胞核膜外缘的一个浓染小体

4、女性体细胞中,异固缩的X染色体来源于()

A、父方

B、母方

C、父母双方各约1/2

D、只来自母方或只来自父方

E、以上都不是

5、女性体细胞中出现X染色体异固缩的时间是()

A、从受精卵开始至整个生命期中

B、婴儿出生以后

C、从受精卵至胚胎的第16天

D、只出现在胚胎的第16天

E、胚胎期第16天至整个生命期中

6、某个体体细胞核中发现2个X染色质,则该个体有()条X染色体

A、0

B、1

C、2

D、3

E、4

7、某个体外观男性,不育。作性染色质检查后发现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阳

性,则该个体的核型可能是()

B、47,XXY

C、47,XYY

D、48,XXXY

E、48,XXYY

8、核性别是指细胞核中()

A、染色质的性别差异

B、染色体的性别差异

C、性染色体的差异

D、Y染色质的数目

E、X染色质的数目

9、具有X1X2两条性染色体的胚胎,在开始发生X染色体失活时,某一细胞中

是X1染色体失活,当胚胎发育到6个月时,由上述细胞产生的众多子细胞中的任意细胞中失活的是哪一条X染色体()

A、X1

B、X2

C、X1和X2

D、X1或X2

E、无法确定

10、两表型正常的夫妇生有一患血友病的男孩,现妻子再次怀孕,经检查胎

儿羊水细胞发现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阴性。请问该胎儿患血友病的风险有多大()

A、0

B、1/2

C、1/4

D、2/3

E、无法确定

11、某女性的双亲表型正常,哥哥患有红绿色盲,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现

该女性怀孕,经检查胎儿羊水细胞发现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阳性,请问该女性这个孩子成为红绿色盲患者的风险有多高()

A、0

B、1

C、1/4

D、2/3

E、无法确定

12、某女性的双亲表型正常,哥哥患有红绿色盲,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现

该女性怀孕,经检查胎儿羊水细胞发现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阴性,请问该女性这个孩子成为红绿色盲患者的风险有多高()

A、0

B、1

C、1/4

D、2/3

E、无法确定

13、某个体经检查发现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有两个,其核型是()

B、47,XYY

C、48,XYYY

D、48,XXYY

E、49,XXYYY

14、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每条中期染色体都由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B、每条中期染色体都具备着丝粒、臂和端粒

C、随体是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的次缢痕区

D、副缢痕区仅见于染色体的短臂

E、人类染色体最常见的类型是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15、染色体上的次缢痕区是指()

A、染色体着丝粒所在的位置

B、所有染色体上的缢痕区

C、某些染色体臂上凹陷缩窄的浅染区

D、染色体臂上的裂隙点

E、染色体臂末端处的特化结构

16、下列类型的染色体中哪一类是人类不具备的()

A、端着丝粒染色体

B、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C、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D、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

17、根据丹佛(Denver)体制,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可分为()个组

A、5

B、6

C、7

D、8

E、23

18、人类性染色体分别属于哪两个组()

A、C组和D组

B、D组和E组

C、C组和G组

D、C组和F组

E、D组和G组

19、在核型分析中可能具有随体的染色体属于()

A、D组和G组

B、C组和G组

C、D组

D、D组和F组

E、E组和G组

20、人类最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属于()

A、E组

B、C组

D、F组

E、D组

21、人类最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属于()

A、C组

B、D组

C、E组

D、F组

E、G组

22、正常男性C组染色体共有()条

A、5

B、7

C、14

D、15

E、16

23、人的X染色体是()

A、大小介于4、5号染色体之间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B、大小介于6、7号染色体之间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C、大小介于7、8号染色体之间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D、大小介于10、11号染色体之间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E、大小介于21、22号染色体之间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24、最小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是()

A、16号

B、18号

C、19号

D、20号

E、22号

25、一般来说,在核型分析中Y染色体的特征是()

A、长臂常相互叉开

B、无随体

C、属D组,但略大

D、有次缢痕区

E、是端着丝粒染色体

26、下列哪一号染色体属于E组()

A、12

B、13

C、18

D、19

E、21

27、猫叫综合征是由于哪一组的某一染色体畸变引起的()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28、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同源染色体的带型不同且相对稳定

B、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现了染色体显带技术

C、显带技术能使染色体上出现独特的带纹,即带型

D、T带可使染色体末端区段特异性深染

E、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显带技术是G显带

29、人类1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离着丝粒最远的区是()

A、0区

B、1区

C、2区

D、3区

E、4区

30、描述一特定带时,需写明4个内容:①染色体臂的序号;②染色体的序

号;③带的序号;④区的序号。这4个内容应按哪种顺序书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E、②④③①

31、在显带染色体区带描述中,3P25的意思是()

A、3号染色体有2区5带

B、3号染色体长臂有2区5带

C、3号染色体长臂2区5带

D、3号染色体短臂2区5带

E、3号染色体短臂25带

32、在显带染色体区带描述中,7q32·3的意思是()

A、7号染色体短臂3区2带第3亚亚带

B、7号染色体长臂3区第2·3带

C、7号染色体短臂3区2带第3亚带

D、7号染色体长臂上的3个区2条带3条亚带

E、7号染色体长臂上的3区2带第3亚带

33、在显带染色体区带描述中,2q22·2的意思是()

A、2号染色体有22条带2个区

B、2号染色体短臂2区第2·2带

C、2号染色体长臂2区2带第2亚带

D、2号染色体短臂上的2个区2条带2条亚带

E、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2个区2条带2条亚带

34、在二倍体基础上,染色体数目成倍的增加,将形成()

A、三体型

B、超二倍体

C、多倍体

D、多体型

E、非整倍体

35、如果染色体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则形成()

A、三体型

B、三倍体

C、多体型

D、部分三体型

E、单体型

36、如果染色体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

A、单倍体

B、单体型

C、超二倍体

D、部分单体型

E、三体型

37、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2条,称为()

A、二倍体

B、亚二倍体

C、三倍体

D、亚三倍体

E、超二倍体

38、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68条,称为()

A、多倍体

B、嵌合体

C、多体型

D、亚三倍体

E、超三倍体

39、四倍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双雄受精

B、双雌受精

C、核内复制

D、不等交换

E、染色体不分离

40、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A、染色体断裂和重排

B、染色体倒位和不分离

C、染色体核内复制和不分离

D、染色体核内有丝分裂

E、染色体不分离和丢失

41、要形成具有3个或3个以上细胞系的嵌合体,染色体不分离至少应发生

在受精卵第()次卵裂以后

A、1

B、2

C、3

D、4

E、6

42、人类卵细胞发生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发生

了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形成()

A、一个异常卵细胞

B、两个异常卵细胞

C、三个异常卵细胞

D、四个异常卵细胞

E、不能确定异常卵细胞的数目

43、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而第二次减数分

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不分离,则其可形成()

A、一个异常性细胞

B、两个异常性细胞

C、三个异常性细胞

D、四个异常性细胞

E、不能确定异常性细胞的数目

44、某个体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3个细胞系,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双受精

B、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C、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E、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45、核型为46,XY /45,X个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

B、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

C、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

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核内复制

E、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46、某个体体细胞中含有47条染色体,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

B、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重复

C、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E、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47、某个体体细胞中含有45条染色体,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B、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缺失

C、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E、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48、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

A、染色体断裂

B、染色体复制

C、染色体不分离

D、着丝粒分裂

E、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49、下列有关染色体畸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发生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B、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断裂片段发生重合,可引起结构畸变

C、结构畸变染色体核型的描述方法有简式和详式两种

D、结构畸变染色体核型简式描述的最后一个括弧中仅需写明断裂点的区带

E、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个体表型可能正常

50、对结构畸变染色体核型的简式描述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染色体总数;

②畸变的类型符号;③性染色体组成;④断裂点的区带号;⑤受累染色体的

号数。其正确的书写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②④⑤①③

E、②⑤④③①

51、对结构畸变染色体核型的详式描述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染色体总数;

②畸变的类型符号;③性染色体组成;④重排染色体带的组成;⑤受累染色

体的号数。其正确的书写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②④⑤①③

E、②⑤④③①

52、下列染色体结构畸变中,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是()

A、中间缺失

B、臂间倒位

C、重复

D、相互易位

E、以上均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

53、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称为()

A、相互易位

B、罗伯逊易位

C、单方易位

D、复杂易位

E、重复

54、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近着丝粒处发生断裂,两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

形成一条新的衍生染色体,称为()

A、相互易位

B、罗伯逊易位

C、臂间倒位

D、重复

E、等臂染色体

55、46,XX,del(3)(q21q31),属于()

A、末端缺失

B、臂内倒位

C、相互易位

D、重复

E、以上都不正确

56、46,XY,inv(1)(p22p34),属于()

A、末端缺失

B、中间缺失

C、臂内倒位

D、臂间倒位

E、相互易位

57、46,XX,t(4;6)(q35;q21),属于()

A、中间缺失

B、臂内倒位

C、臂间倒位

D、相互易位

E、罗伯逊易位

58、46,XY,-21,+t(21;21)(p11;q11),属于()

A、相互易位

B、重复

C、罗伯逊易位

D、臂间倒位

E、中间缺失

59、染色体异常中的“部分三体型”,属于哪一类畸变()

A、整倍体数目畸变

B、非整倍体数目畸变中的超二倍体

C、非整倍体数目畸变中的亚二倍体

D、结构畸变中的易位

E、结构畸变中的重复

60、某一基因定位于6q24,以下哪个核型个体的该基因发生丢失()

A、46,XX,del(6)(q26)

B、46,XY,dup(6)(q22q26)

C、46,XY,inv(6)(q16q25)

D、46,XX,del(6)(q16q22)

E、46,XX,del(6)(q21q25)

61、某一基因定位于6q13,以下哪个核型个体的该基因发生丢失()

A、46,XX,t(4;6)(q23;q16)

B、46,XY,dup(6)(q12q21)

C、46,XY,inv(6)( p12 q15)

D、46,XX,del(6)(q14q21)

E、以上核型个体该基因均不丢失

62、有一妇女的核型为45,XX,-21,-21,+ t (21;21)(p11;q11),其丈夫的

核型为46,XY,请问他们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多大()

A、1/2

B、1/4

C、2/3

E、0

63、核型为45,XX,-21,-21,+ t (21;21)(p11;q11)和46,XY的夫妇,婚后

生育了一个男孩,请问该男孩患先天愚型的风险是()

A、1

B、1/3

C、1/4

D、1/2

E、0

64、某夫妇核型分别为45,XX,-14,-21,+ t (14;21)(p11;q11)和46,XY,

请问他们发生异常生育的风险是()

A、1/2

B、1/3

C、1/4

D、1

E、0

65、某夫妇核型分别为45,XX,-14,-21,+ t (14;21)(p11;q11)和46,XY,

请问他们生育易位型先天愚型患儿的风险是()

A、1/2

B、1/3

C、1/4

D、1

E、0

66、核型为45,XX,-15,-21,+ t (15;21)(p11;q11)和46,XY的夫妇,婚后

生育了一个女孩,请问该女孩患先天愚型的风险是()

A、1/2

B、1/3

C、1/4

D、1

E、0

67、核型为45,XX,-15,-21,+ t (15;21)(p11;q11)和46,XY的夫妇,婚后

育有一表型正常的女孩,该女孩婚后生育了一个先天愚型男孩,经检查证实由其母亲遗传所致,则该女孩再生同样患儿的风险是()

A、1/2

B、1/3

C、1/4

D、1

E、0

68、核型为45,XX,-14,-21,+ t (14;21)(p11;q11)和46,XY的夫妇,婚后

育有一表型正常的女孩,该女孩婚后生育了一个先天愚型男孩,经检查证实由其母亲遗传所致,请问该女孩有多大可能生出表型正常的孩子()

A、1/2

B、2/3

C、1/4

E、0

69、13/21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和核型正常的配偶婚后生育了一个表型正常的

女孩,请问该女孩婚后有多大可能生育易位型先天愚型患儿()

A、1/2

B、1/8

C、1/4

D、1/6

E、1

70、下列疾病中不能通过核型分析确诊的是()

A、先天愚型

B、H untington病

C、T urner综合征

D、K linefelter综合征

E、E dwars综合征

71、性染色质检查可以对下列哪种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A、先天愚型

B、K linefelter综合征

C、红绿色盲

D、血友病

E、苯丙酮尿症

72、Klinefelter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

A、部分三体型

B、缺失

C、三倍体

D、三体型

E、单体型

73、Turner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

A、部分三体型

B、缺失

C、三倍体

D、三体型

E、单体型

74、猫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不分离

C、染色体丢失

D、染色体重复

E、染色体缺失

75、关于染色体病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病既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也可由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

B、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个体一定患染色体病

C、染色体病往往表现为综合征

D、某些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个体外表可正常

E、染色体病包括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两大类

76、下列哪个个体的表型一般是正常的()

A、46,XX,del(1)(q21)

B、46,XY,del(3)(q21q25)

C、45,XX,-13,-21,+ t (13;21)(p11;q11)

D、46,XY,-21,+t(21;21) (p11;q11)

E、47,XXY

77、母亲为14/21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她生育了一个具有典型先天愚型临床

症状的儿子,这个男孩最有可能的核型是()

A、47,XY,+21

B、46,XY/47,XY,+21

C、46,XY,-14,+ t (14;21)(p11;q11)

D、46,XY/46,XY,-14,+ t (14;21)(p11;q11)

E、46,XY,-21,+ t (14;21)(p11;q11)

78、有一妇女的核型为45,XX,-21,-21,+ t (21;21)(p11;q11),其丈夫的

核型为46,XY,请问以下哪一种核型是他们的后代最可能出现的()

A、46,XX(XY)

B、47,XX(XY),+21

C、45,XX(XY),-21,-21,+ t (21;21)(p11;q11)

D、46,XX(XY),-21,+ t (21;21)(p11;q11)

E、46,XX(XY),-22,+ t (21;22)(p11;q11)

79、在精子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性染色体减Ⅰ分裂不分离,所形成

的精子正常受精后,最可能导致哪种核型个体的出生()

A、47,XXY

B、45,X

C、46,XX

D、47,XYY

E、47,XXX

80、在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性染色体减Ⅰ分裂不分离,所形

成的卵细胞正常受精后,最可能导致哪种核型个体的出生()

A、47,XXY

B、45,X

C、46,XX

D、47,XYY

E、45,Y

81、在受精卵细胞第十次卵裂过程中某一细胞发生了X染色体的丢失,以后

分裂正常,最可能导致以下哪种核型个体的出生()

A、45,X

B、46,XY/45,Y

C、46,XY/47,XXY

D、46,XY

E、45,Y

82、先天愚型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A、由平衡易位携带者母亲遗传而来

B、父亲年龄高,精子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生不分离

C、母亲年龄高,卵子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生不分离

D、受精卵早期卵裂发生不分离

E、基因突变

83、嵌合型先天愚型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A、母亲年龄高,卵子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B、父亲年龄高,精子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C、母亲年龄高,卵子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生染色体丢失

D、受精卵早期卵裂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E、受精卵早期卵裂发生染色体丢失

84、性腺发育不良综合征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A、受精卵早期卵裂发生染色体丢失

B、精子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C、卵子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D、卵子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E、母亲年龄高

85、Klinefelter综合征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A、受精卵早期卵裂发生染色体丢失

B、受精卵早期卵裂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C、精子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D、卵子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E、卵子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86、先天愚型患者可能出现异常的染色体按丹佛(Denver)体制分组属于()

A、G组

B、E组

C、D组+G组

D、G组+E组

E、D组+F组

87、某个体进行性染色质检查,结果发现X染色质有2个,Y染色质阴性,

请问该个体与正常人婚配后,理论上有多大可能性生育正常小孩()

A、0

B、1/2

C、1/3

D、1/4

E、1

88、已知某个体G组染色体多了一条,性染色质检查结果是X染色质阴性,

Y染色质阳性,请问下列哪个核型符合条件()

A、47,XY,+13

B、47,XY,+18

C、47,XY,+21

D、47,XX,+13

E、47,XX,+21

89、已知某个体E组染色体多了一条,性染色质检查结果是X染色质阳性,

Y染色质阴性,请问下列哪个核型符合条件()

A、47,XY,+13

B、47,XX,+13

C、47,XY,+21

D、47,XY,+18

E、47,XX,+18

90、已知某个体D组染色体多了一条,性染色质检查结果是X染色质阴性,

Y染色质阳性,请问下列哪个核型符合条件()

A、47,XY,+13

B、47,XX,+13

C、47,XY,+21

D、47,XY,+18

E、47,XX,+18

B型题

A、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阴性

B、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阴性

C、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阳性

D、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阳性

E、以上都不是

1、典型的Turner综合征X、Y染色质的检查结果是()

2、典型的21三体型先天愚型男婴X、Y染色质的检查结果是()

3、46,XX/45,X个体X、Y染色质的检查结果是()

A、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阴性

B、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阳性

C、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阳性

D、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阴性

E、X染色质2个,Y染色质阳性

4、苯丙酮尿症女孩体细胞X、Y染色质的检查结果是()

5、典型的Klinefelter综合征X、Y染色质的检查结果是()

6、典型的猫叫综合征男婴体细胞的X、Y染色质检查结果是()

A、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端着丝粒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

7、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1/2处为()

8、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1/2—5/8之间为()

9、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7/8—近末端处为()

A、2

B、11

D、23

E、46

10、人类正常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11、正常卵细胞中含有()条常染色体

A、B组

B、C组

C、D组

D、E组

E、G组

12、21号染色体属于()

13、X染色体属于()

14、Y染色体属于()

A、A组和D组

B、A组和E组

C、C组和F组

D、C组和G组

E、D组和G组

15、都含有中央着丝粒染色体的有()

16、都含有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有()

17、具有NOR的染色体属于()

A、染色体的多态性

B、染色体重排

C、染色体分裂后期延滞

D、遗传异质性

E、遗传印迹

18、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形态结构、带纹宽窄等存在着明显差异的现象()

19、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现象()

A、23条

B、45条

C、46条

D、47条

E、92条

20、人类多倍体染色体数目是()

21、人类亚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22、人类超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A、23条

B、45条

C、47条

E、92条

23、人类单倍体染色体数目是()

24、人类多体型的染色体数目是()

A、45条

B、46条

C、47条

D、69条

E、92条

25、人类三体型的体染色体数目是()

26、人类超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27、人类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A、单体型

B、单倍体

C、嵌合体

D、三倍体

E、多体型

28、在二倍体基础上染色体数目减少一条是()

29、在二倍体基础上染色体数目增加2条以上是()

30、含有两种不同核型细胞系的个体是()

A、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B、减数分裂后期Ⅱ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C、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D、受精卵第二次卵裂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E、受精卵第二次卵裂发生染色体丢失

31、某个体含有3个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系,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32、核型为46,XX/45,X的个体是由于()导致的

33、由一个卵母细胞形成的配子中1/2正常,1/4多一条染色体,1/4少一条染色

体,是由于()

A、单体型

B、单倍体

C、三体型

D、嵌合体

E、易位

34、47,XX,+18属于()

35、46,XY/45,XY,-21,-22,+t(21;22)(p11;q11)属于()

36、45,X属于()

A、缺失

B、倒位

D、重复

E、等臂染色体

37、46,XX,del(1)(pter→q21:)属于()

38、猫叫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属于()

39、46,XY,t(4;5)(q35;p11)属于()

A、倒位

B、易位

C、重复

D、环状染色体

E、等臂染色体

40、两条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的不等交换后可造成()

41、一条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断片旋转180°后重接,结果造成()

A、缺失

B、倒位

C、易位

D、重复

E、重合

42、46,XY,inv(9)(p12q31)属于()

43、46,XY,-14,+t(14;21)( p11;q11)属于()

44、一条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断片旋转180°后重接,结果造成()

A、中间缺失

B、臂内倒位

C、臂间倒位

D、相互易位

E、罗伯逊易位

45、46,XY,del(3)(q21q25)属于()

46、46,XX,inv(4)(p15q21)属于()

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片段交换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

C、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片段交换

D、两条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的不等交换

E、一条染色体发生断裂,断片丢失

47、染色体易位是由于()

48、染色体重组是由于()

A、白化病

B、红绿色盲

C、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综合征

D、视网膜母细胞瘤

E、猫叫综合征

49、需要进行核性别诊断的疾病是()

50、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是()

51、属于AR遗传的疾病是()

A、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B、猫叫综合征

C、先天聋哑

D、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综合征

E、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症

52、属于常染色体病的是()

53、属于三体型异常的是()

54、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

A、45,X

B、47,XXX

C、47,XXY

D、45,XX(XY),-14,-21,+t(14;21)(p11;q11)

E、46,XX(XY),-14,+t(14;21)(p11;q11)

55、性腺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的核型是()

56、14/21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核型是()

A、46,XX,del(3)(q21q31)

B、46,XX,dup(3)(q12q21)

C、45,XY,-21,-21,+ t (21;21)(p11;q11)

D、47,XY,+21

E、46, XY,-14,+t(14;21)(p11;q11)

57、上述核型中属于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是()

58、上述核型中属于重复的是()

X型题

1、下列关于性染色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质包括X染色质和Y染色质

B、性染色质存在于整个细胞周期中

C、性染色质就是性染色体所形成的染色质

D、性染色质有特殊的形态特征

E、性染色质只存在于人类细胞中

2、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女性两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与男性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在量

上相等是由于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

B、失活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失去了活性

C、Y染色质是由Y染色体长臂远端1/3的区段形成的

D、检查性染色质可以鉴别某个体是否为性染色体嵌合体

E、人类受精卵中也存在性染色质

3、关于性染色质在性别鉴定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要确定性染色体组成,必须同时检查X和Y染色质

B、一般情况下,若检查有Y染色质,则不为女性

C、一般情况下,若检查有X染色质,则为女性

D、若检查发现X染色质阴性,则为男性

E、通过检查羊水细胞性染色质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数目异常所致的

疾病

4、每一条人类正常中期染色体都应具备下列哪些结构()

A、着丝粒

B、臂

C、随体

D、副缢痕

E、端粒

5、丹佛(Denver)体制的主要分类依据包括()

A、染色体上的特殊结构

B、染色体的长度(递增)

C、染色体的长度(递减)

D、着丝粒的位置

E、染色体的带型特征

6、关于丹佛(Denver)体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将人类染色体分为7个组

B、B组和C组全部是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E组和F组全部是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D、D组和G组染色体全部都有随体

E、A组具有中央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7、一般来说,在核型分析中Y染色体的特征是()

A、着色较深

B、无随体

C、属D组,但略大

D、长臂常平行并拢

E、是端着丝粒染色体

8、下列对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A、界标是染色体上划分区的标志,具有显著而稳定的形态学特征

B、每条染色体上的带可以是序贯的,也可以是非序贯的

C、区和带均从臂末端开始向着丝粒区域序贯编号

D、界标带属于此界标以远区的1号带

E、带和亚带之间应有小数点间隔,而亚带和次亚带之间无间隔符号

9、每条显带染色体均以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的结构作为界标分为若干区,这些

界标有()

A、主缢痕

B、次缢痕

C、臂的末端

D、某些稳定的浅带

E、某些稳定的深带

10、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由于哪几项技术的应用,使我们有把握制备出

清晰的细胞中期相染色体标本()

A、高速离心

B、低渗技术

C、放射自显影技术

D、秋水仙素处理

E、P CR技术

11、人类染色体多态性的常见部位有()

A、Y染色体的长度变异

B、X染色体的长度变异

C、2号染色体副缢痕区

D、9号染色体副缢痕区

E、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

12、下列关于染色体多态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之间的差异称为染色体的多态性

B、染色体多态性按孟德尔方式遗传

C、不同基因型可能出现相同表现型是由染色体多态性导致的

D、染色体多态性通常没有明显的病理学意义

E、染色体多态性常见于所有染色体的一定部位

13、整倍体异常的形成机制有()

A、核内有丝分裂

B、核内复制

C、双受精

D、染色体不分离

E、染色体重复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不分离既可发生于减数分裂也可发生于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多发生在后期Ⅰ

C、只含二倍体和亚二倍体两种细胞系的嵌合体,一般是染色体丢失导致的

D、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得越晚,嵌合体中正常细胞系比例越高

E、在减数分裂后期Ⅱ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可导致三种细胞系嵌合体的出现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不分离和染色体丢失都可能导致非整倍体异常和嵌合体

B、嵌合体都是数目异常的嵌合体

C、单体型在临床上多见于性染色体的单体型

D、染色体断裂后断片在原位重接也会引起异常遗传效应

E、在受精卵卵裂时,染色体畸变发生得越早,嵌合体临床症状越重

16、假设某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是AB·CDE,着丝粒位于B、C之间,

若发生臂间倒位,则基因排列顺序可变成()

A、A C·BDE

B、AB·DCE

C、ACD·BE

D、A DC·BE

2015年春《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

2015年春《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 1.第1题 课堂人种志研究是从()建立一定的联系开始的。 A.学校研究与教学 B.研究者与课堂 C.研究者与学校 D.研究者与教育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主要以()的学者为代表。 A.欧美 B.太平洋地区 C.德语系等欧洲国家 D.东亚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的存在 B.人性是什么 C.文化的发展 D.文化的意义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强调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A.文化学模式 B.进化论模式 C.社会发展模式 D.工具主义模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教育进化具有() A.固体性 B.倒退性 C.文化性 D.物质性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是教育文化功能的本质表现。 A.测量智力 B.塑造人格 C.锻炼体力 D.培养审美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A.道德建设 B.教育创新 C.政体稳定 D.经济增长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的基本过程。 A.社会个性化 B.个体人性化 C.个体文化化 D.经济现代化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课堂人种志强调研究者尽可能实现() A.研究对象参与 B.观察和访谈 C.研究对象的确定 D.参与观察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不属于人的生成特征。 A.文化演进之历程 B.文化适应性成长之过程 C.教育化之进程 D.只求温饱之过程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本质生成理论分析模式认为研究()是认识教育的基础。 A.人的形成 B.家庭的形成 C.经济发展 D.道德问题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是创新文化的关键。 A.培养官场人员 B.培养教书匠 C.培养管理人员 D.培养创造性人才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主体——人,可以按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女性普遍对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女性口头言语一般比较流畅、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她们比男子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女性在说话时喜欢用情感词、强化词、夸张语词、幽默含蓄的词以及带文采的形容词等,而男性说话则直率肯定,男性用粗俗语和诅咒语也比女性多。出现如此多的语言性别差异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身份、地位、场合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男女语言差别这一语言现象首先应归咎于地位、作用、支配等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男性处于强势、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地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回答问题,喜欢用征询不确切的语调,而男性的语言往往是更加有力度,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都是男女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反映。 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女性在谈话中喜欢注意给别人以说话机会,如果说得太多时,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不喜欢任何人始终控制整个谈话。而男性在谈话中则力争占主导地位,有时总比别人说得多,而且体察不到应把自己的谈话与他人的联系在一起的必要,常常忽略别人所说,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重视谈话的细节,认为这是参与谈话的标志;而男性则不这样谈话,他们不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也不同,这就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话题、语体、词汇,因此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于是,就发生了性别语言差异。 场合的不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不同。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的语言会是很亲密的。而一旦他们在职场上时,语言就会变得严肃一些。 二.家庭文化及抚养方式对男女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早期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充当着导航的角色,而母亲则比较善于表达。男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而长大一些后,父亲开始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放弃了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教的模式。然而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所以,无论在任何社会,男孩在玩耍时常模仿他们父亲的活动和游戏,而女孩则承担和接受她们母亲的任务。因此,家庭的影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性别阳刚或阴柔角色。要是孩子长期和母亲相处,则语言就会更加女性化,否则则更会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Chromosome: A molecular of DNA, and associated protein bound together. Each chromosome contains: Centromere, Kinetochore, Telomere, Euchromatin and Heterochromatin. 染色质(Chromatin):在尚未分裂的细胞核中,显微镜下可见的可被碱性染料染色较 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染色体(Chromosome): 细胞分裂时,由染色质卷缩(螺旋化)而形成的呈现为一定数目 和形态的细胞结构,是遗传物质的最主要的载体。 研究染色体形态最适合的时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I的粗线期 第一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 大小:不同物种间染色体的大小差异很大,长度的变幅为(0.20-50 μm),宽度的变幅为(0.20-2.00 μm)。(显微镜的最小分辨率δ=0.61λ/ NA ,λ=0.55 μm NA=1.4,δ约为0.25 μm。NA为物镜的数值孔径) 同一物种不同染色体宽度大致相同,其染色体大小主要对长度而言。 小麦:染色体平均长度11.2 μm,总长235.4 μm。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处于动态的收缩过程中。 绝对长度:实际测量值。 相对长度:特定染色体的长度在单倍染色体组总长度中所占的比例。 染色体大、数目少的物种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优良实验材料,如果蝇(2n=8)、玉米、蚕豆、洋葱、麦类。 着丝粒(Centromere):A specialized chromosome region to which spindle fibers attach during cell division. 着丝粒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附着(attachment)的区域,又称为着丝点。 着丝粒不会被染料染色,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染色体上一缢缩部位(无色间隔点),所以又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着丝粒所连接的两部分称为染色体臂(arm)。 着丝点:具有聚合微管蛋白的作用,是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ed center, MTOC),因而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牵引染色体移动的驱动力有关系。 1.按着丝粒位置将染色体分为几种类型: 1)中着丝粒染色体 2)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3)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4)亚端着丝粒染色体 5)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6)端着丝粒染色体 臂比(arm ratio,A)=长臂/短臂(q/p或L/S) 着丝粒指数(Centromeric Index,C)=短臂长度(p)/染色体长度(p+q)×100% 动粒(Kinetochore): 为着丝粒的外层结构,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微管附着部位。 动粒的类型: ?固定位置动粒( localized kinetochore)

18春西南大学《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根据埃里克森的看法,青少年期的任务是。() A. 勤奋感与自卑感 B. 主动性与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感与角色混乱 D. 信任与不信任 单项选择题2、将社会化分为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的学者是。() A. 彼得﹒伯格和吉登斯 B. 彼得﹒伯格和玛格丽特﹒米德 C. 玛格丽特﹒米德和齐美尔 D. 吉登斯和齐美尔 单项选择题3、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是。() A. 佩恩 B. 涂尔干 C. 米切尔 D. 米朗 单项选择题4、下列属于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韦伯 B. 卢密斯 C. 沃勒 D. 伍德沃德 单项选择题5、最早将教育社会学予以制度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单项选择题6、我国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著作是。() A. 《教育社会学导论》 B. 《教育社会学》 C. 《社会与教育》 D. 《学校与社会》 单项选择题7、当代研究学校组织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是。() A. 《教学社会学》 B. 《教育社会学》 C. 《课程社会学》 D. 《学校社会学》 单项选择题8、强调“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说是。()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现代性说 D. 社会功能说 单项选择题9、埃里克森在一书中,把个体心理发展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A.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B. 《童年与社会》 C. 《老年人的重大事件》 D. 《人类发展》 单项选择题10、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不平衡反映的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类型。() A. 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B. 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C. 阶层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D. 学校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单项选择题11、教育社会学在学科制度化阶段确立的主要研究范式是。() A. 验证性研究范式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细胞遗传学完整版答案讲课教案

《细胞遗传学》复习题 第一章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染色体识别 1.什么是花粉直感?花粉直感是怎样发生的?作物种子的哪些部分会发生花粉直感? 花粉直感又叫胚乳直感,植物在双受精后,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由雄配子供应的一份显性基因能够超过由母本卵核或两个极核隐形基因的作用,杂交授粉当代母本植株所结的种子表现显性性状。 胚乳和胚性状均具有花粉直感的现象。 2.什么叫基因等位性测验?如何进行基因等位性测验? 确定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的测验为基因的等位性测验。 将突变性状个体与已知性状的突变种进行杂交,凡是F1表现为已知性状,说明两对基因间发生了互补,属于非等位基因。若F1表现为新性状,表明被测突变基因与已知突变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3.原位杂交的原理是什么?原位杂交所确定的基因位置与遗传学上三点测验所确定的基 因位置有何本质的不同? 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外源核酸探针,与染色体经过变性的单链DNA互补配对,探针与染色体上的同源序列杂交在一起,由此确定染色体特定部位的DNA序列的性质;可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第一步,制备用来进行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制片;第二步,对染色体DNA进行变性处理;第三步,进行杂交;第四步,信号检出和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第五步,显微镜检查。 原位杂交是一种物理图谱绘制的方法,它所确定是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三点测验是绘制连锁图谱的实验方法,它是利用三对连锁基因杂合体,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排列顺序以及各个基因的相对距离。 4.什么叫端粒酶(telomerase)?它有什么作用? 端粒酶是参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复制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本质是一种逆转录酶。 作用:它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版,合成出富含G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白质结合,从而稳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 bp,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缺乏端粒酶活性,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人的生殖细胞和部分干细胞染色体具有端粒酶活性,所以人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末端比体细胞染色体末端长几千个bp。肿瘤细胞和永生细胞系具有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的活性是癌细胞的一种标誌,可以作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靶子。 5.染色质修饰和DNA修饰如何影响基因的表达? 染色质修饰包括: (1)组蛋白的化学修饰:组蛋白乙酰化使之对DNA的亲和力降低,降低了核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异染色质中组蛋白一般不被乙酰化,而功能域中组蛋白常被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基因组活化区域。 (2)核小体重塑:核小体的重塑影响基因的表达,核小体的重新排列,它可以改变核小体在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排列,从而增加启动子的可接近性,调节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伴随着DNA酶I敏感位点的形成,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伴随着DNA酶I敏感位点的形成。DNA修饰包括:(1)DNA甲基化(2)基因组印记 甲基化是指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将一个甲基添加在DNA分子的碱基上。DNA甲基化修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2013细胞遗传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是建立在遗传学(genetics) 和细胞学(cytology) 相结合的一个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用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观规律。是遗传学中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也是最基本的学科。 染色体数目: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在动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往往是成对存在的,以2n表示;而性细胞中的染色体则为体细胞中的一半,以n表示。 三体(trisomic):是指在双体(2n)染色体中某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额外的染色体。2n+1,2m+1+1(双三体)三体一般都能存活、都能繁殖,都会表现与其亲本性状有所不同的变异。 初级三体(primary trisomy)添加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组中的一对染色体完全同源 次级三体(Secondary trisomy)添加的一条是等臂染色体(两臂组成一样)。 补偿三体(compensating trisomic)一个个体缺少一条染色体,而在遗传上为另外2条分别涉及该染色体2个臂的易位染色体所补偿。用2n-1+c+c表示染色体组成(c代表易位染色体)。 平衡隐性致死:各个复合组内含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合子死亡,但v和g组内的致死基因并不是等位的,在杂结合的情况下可以互补,合子得以成活,这种现象叫平衡隐性致死 1、附着X染色体:指两条X染色体在着丝粒一端连在一起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部发生分离,像一条染色体一样,其性连锁和性决定行为与一般果蝇不同。 2、交叉一面说:F.A Janssens 等认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学交叉是遗传学交叉的直接结果,双线期看到的圆环是由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的,二价体中只有一个减数面,因此成为交叉一面说。其要点是:⑴交叉等于交换,认为交叉就表示交换,是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的结果。⑵先有交换,后有交叉。⑶双线期所看到的圆环(减数面)都是姐妹染色单体在一起。 3、舒尔兹·雷德菲尔德效应:在倒位杂合体中,倒位二价体自身交换频率的下降,往往会导致其它二价体交换频率的提高,使细胞中整个染色体的交换频率维持不变。 4、B染色体:在有些真核生物中除常染色体(也称为A染色体)外,还存在一些形态较小、类型和数量多样的额外染色体,我们称之为B染色体,也可称之为副染色体、额外的染色体或超数染色体。 5、核仁组织区:在大多数生物中,次缢痕通常出现在核仁所在的区域,在前期与核仁联系在一起,并参与末期核仁的形成,因此此区域被成为核仁组织区。 6、新着丝粒:是一种次级着丝粒(secondary centromere),它是细胞分裂时除了正常的着丝粒外,在染色体上出现的具有类似着丝粒功能的其他区域。 7、G带:是在染色体的全部长度上显示丰富的带纹。现也叫高分辨G带,高分辩带。 8、单端单体: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保留由该对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染色体臂形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2n-2+t。9、染色体消减:指多倍体或混倍体组织回复到二倍体亲本之一原来的染色体数目的趋势。 10、二体异代换系:染色体代换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染色体组之间,被代换的个体称为异源染色体代换系或称异代换系,涉及1对外源染色体代换的个体称二体异代换系。 11、灯刷染色体:两栖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中形成的巨大染色体。由纤细的DNA中轴和许多成对的DNA侧袢组成,形似灯刷状。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时, 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 12、双减数:对于四价体来说,同一区段的分离在减数分离之后,仍然可能发生后减数分离,结果是原来为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区段,最后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中,这就是双减数。 13、交叉两面说:该学说认为平常所见到的交叉,并不代表一个染色体的实质交换,而是先在交叉处发生断裂,由断裂端重接才产生交换。要点:(1)交叉步等于交换。因为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交叉产生断裂后再重接,如果非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就发生交换。(2)交叉是因,交换是果。(3)均等面与减数面总是交替排列。 二、染色体组分析(genome analysis):是阐明生物的染色体组的构成,特别是指利用染色体配对,了解染色体之间的同源性,分析染色体组的演变以及物种起源和进化的情况。从而为物种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提供客观根据,为调查异源染色体的附加、代换乃至易位提供细胞学证明。常用的染色体组分析方法:①研究杂种F1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联会行为。②单倍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联会行为。 ③原位杂交法。 要想对这一植物进行染色体组来源的分析,其方法可为:将此物种(被测种)与可能的物种A、B、C(基本种)分别进行杂交。然后观察杂交子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配对行为。 ◆如果被测种与基本种的杂交子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相当于基本种染色体基数的二价体,便说明异源多倍体的一个染色体组来源于这一基本种。 ◆当有几个物种符合时,染色体联会最广泛最紧密的那个物种就被认为是真正的祖先。 ◆分析是否正确,还要做检验:就是把视为祖先的几个基本种进行人工合成多倍体,当合成的和天然的异源多倍体彼此非常相似,并具有可孕的后代时,就可确定分析是正确的。 三多线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与结构特点? ⑴多线性: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反复进行纵向分裂,数目增加,但不分离,成为平行的一束染色体,这样在间期核内染色体增加了很多倍而形成多线的现象,称为多线性。每条多线染色体的纤丝数目是种特异的,最多可达4000多。 ⑵巨大性:正常的染色体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能看到,在细胞间期只能看到染色质,而多线染色体在间期唾液腺细胞里就可以看到。 ⑶体细胞联会:即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在果蝇的幼虫唾液腺体细胞中,经过多次DNA的复制形成的染色体通过染色体配对聚合在一起,形成4条多线染色体,此时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单倍体数。但每一条多线染色体实际上代表着两条紧密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得两条同源染色体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是独立的一条染色体,4条多线染色体在染色中心通过着丝粒区域结合在一起。植物的多线染色体在形态与动物总的有一些差异。最明显的差异是同源染色体的不配对,除偶尔在泻根中有配对的情况外。

2015春华师网络教育《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2015春华师网络教育《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1.第1题 现代教育发展需以()为准则 A.技术提高 B.法制法规 C.社会功效 D.政治制度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课堂人种志研究是从()建立一定的联系开始的。 A.学校研究与教学 B.研究者与课堂 C.研究者与学校 D.研究者与教育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的存在 B.人性是什么 C.文化的发展 D.文化的意义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人的未特定化使人具有人的()与可教育性。 A.群体性 B.可塑性 C.民族性 D.求生性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是分组实践的基础和保证。 A.独立探讨 B.合作学习 C.课外实践 D.课内学习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的基本过程。 A.社会个性化 B.个体人性化 C.个体文化化 D.经济现代化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是文化之间的() A.相互歧视 B.相互排斥 C.相互承认和尊重 D.相互对抗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是衡量教育人类学家研究水平的标尺。

A.教育社会学研究 B.教育人种志研究 C.家庭教育研究 D.学科教学研究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主体生成教育的要求教师发挥() A.独裁作用 B.主导作用 C.统治作用 D.惩罚作用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中华民族维系社会中形成的传统精神是() A.人本位 B.社会本位 C.官本位 D.价值本位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教育是通过()间接地促进文化变迁的。 A.培养人 B.培养官员 C.培养学究 D.培养天才 答案:A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互交叉与结合的一个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用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观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以高等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揭示染色体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关系。内容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与运动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各类变异对遗传传递、重组、表达与调控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1.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特征 一、染色体数目不同种类动植物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 二、染色体大小不同染色体之间大小有很大差异是染色体最明显的形态特征。 ●影响染色体大小变异的因素 1.与物种亲缘关系有关一般是亲缘关系越远,大小变异越明显。 科间﹥属间﹥种间﹥种内 2.与生长发育有关 3.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如化学试剂、温度影响 三、着丝粒及其超微结构 ●定义:着丝粒是一个细长的DNA片段(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不紧密卷曲,连接两个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分离与运动装置。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不能分离并导致染色体丢失。 ●功能:着丝粒又称动原体,是染色体的运动器官,也是姐妹染色单体在分开前相互连接的部位。两侧为异染色质区,由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构成。着丝粒断裂、缺失,会使染色体运动受阻,造成染色体丢失。 ●类型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分为: 1.有固定位置的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着丝粒具有永久性的固定区域。 2.新着丝粒细胞分裂时除了正常着丝粒外,在染色体上出现的具有类似着丝粒功能的其他区域。 3.无固定位置的着丝粒指纺锤体附着点在染色体上没有固定的位置。 (1)多着丝粒在一个染色体上可附着多个纺锤丝,且着丝粒被非着丝粒片段隔开。 (2)全身性着丝粒染色体的每一点都表现有着丝粒的活性,即整个染色体上均有着丝粒分布现象,又称为分散型着丝粒。 四、次缢痕、核仁组织区和随体 ●次缢痕和核仁组织区 在一个染色体组中,除了主缢痕外,任何其他的缢痕都属于次缢痕。次缢痕与末期核仁的形成有关,并在间期和前期与核仁联系在一起,又被称为核仁组织区。 核仁的超显微结构: 1)纤维中心2)致密纤维组分3)颗粒组分 ●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或圆柱形染色体片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 根据随体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为两大类: ?端随体位于染色体末端,被一个次缢痕隔开。 ?中间随体位于两个次缢痕之间。 根据随体形状和大小分为四类:小随体、大随体、线状随体和串联随体。 五、染色粒 染色粒:是指局部染色质在减数分裂粗线期的染色体上形成的、染色较深的呈线性排列的念球状突起,是在核小体组装成染色体过程中,连续的DNA丝局部螺旋化产生的结构,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是染色体上重复DNA顺序密集的区域。 六、染色纽 染色纽:或染色质结或疖,是粗线期染色体上一种染色特别深的大染色粒。位置和数量对特定物种是恒定的。位置多在染色体的末端或亚末端。主要是由结构异染色质组成,遗传活性很低。

幼儿社会教育学在线作业(答案)

第1题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心理学家()于1979年出版了《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布朗芬布伦纳 第2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个层次水平,分别是()、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 第3题()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 第4题“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来的。艾斯纳 第5题总的来说,社会领域的学习内容大体可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人际关系、()和民族文化。社会环境,行为规范 第6题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奖励自己;当其行为违反了这个规则时就惩罚自己。这种自我调节的模式无需依靠外界的强化。从结果看自我强化对示范行为的实施具有最强的诱因,同时也是最稳定。 第7题社交测量法 社交测量法指研究者通过某种特定方法以了解某一特定团体的社交结构以及该团体内人际交往模式的方法。 第8题表现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第9题社会教育 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第10题情景测验法 是指在教育实际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由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方法。 第11题(15) 分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哪些方面? 幼儿园一日活动即教育活动,幼儿园文化即环境陶冶,幼儿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教育。(1)现时课程;通过对社会学习应以儿童此时此刻的生活为基础,设计单元应从家庭开始时,随着儿童经验的扩展,学习邻居和社区。(2)社会生活课程。此课程坚持认为幼儿的发展已经做好了学习社会生活所需要技能的准备。主要目标是支持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3)节假日课程。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家庭、社区、国家;获取个民族庆祝节日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增进对其他文化的欣赏。通过故事、电影、角色游戏、音乐、宣传板以及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区分和理解忠诚、勇敢、和善良,以帮助幼儿发展历史理解力。 第12题(15) 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论述我国社会领域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领域教育地位边缘化社会领域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很少有甚至没有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只是将其附带地加入到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副产品出现,或者是在想到时随机进行。(二)社会领域教育目标大而空,不易操作实际上,一个人要真正爱他人,需要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做起,要了解所爱的人和自己的关系,知道为什么要爱他人,还要有一个切身感受的机会,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中所缺乏的。(三)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窄化就现有的社会领域教育内容来看,各部分比例分配不均,所占比重较多的是社会认知部分,而涉及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内容较少,对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品质和适宜的社会行为的关注程度不够。 (四)社会领域教育方法重说教、轻体验和实践社会领域教育从更多意义上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怎么能够期待以简单化、外在性、说教式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呢?又怎能逼迫它在短时间内有外显的效果呢? (五)社会领域教育的随机性、整体性、持久性体现不够 第13题(15) 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范围有哪些 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范围1、爱老师、爱朋友2、爱集体,遵守幼儿园各种学习、生活、游戏规则3、爱幼儿园、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4、爱人民5、良好个性的培养在人类知识范畴中,由于知识组织和分类的需要及知识自身的特性,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或领域。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这些学科或领域知识,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全都具有某种意义与价值,因此,或多或少地具有掌握的价值。但其范围极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学校教育的时限都决定了这些知识不可能都进入课程之中。因此,教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在广泛的知识中加以选择的。同一学科或领域的课程可在不同的年龄段教育中开设,但不同的年龄段课程的内容是有差别的。幼儿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不同于小学及其它年龄段课程内容的选择。这种不同主要在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应是具有启蒙性的、最基础的、最具体的及可直观化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识: 1.社会学的知识:如社会机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社区、社会变迁,民族、社会制度等。 2.伦理学的知识:如基本的伦理关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 3.地理学的知识:如行政区划、国家、世界等。 4.经济学的知识:如商品、货币,价格、买卖,劳动与利益等。 5.文化学的知识:如风俗习惯、民间文化、艺术样式等。 6.心理学的知识:如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各种态度及情感、人的行为等。7.历史学的知识:如人类生活的演进,民族、国家的发展,社区的发展等。除了以上几个学科的知识外,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还涉及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在此不一一罗列。这些学科的知识是以一种变化了的方式进入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中的。所谓变化了的方式,是指这些学科中最粗浅、最基本的知识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重点,并且这些知识是以一种综合的、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出现在社会领域课程之中的,它们的学术性、学科性及理论性已基本隐去,形成一种科学性和启蒙性相结合的体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范围除了相关的学科外,还有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相互作用,它们对幼儿情感——社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社会生活当然地成了社会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 第14题(8) 分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终期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第15题(8) 分节假日课程的功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