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一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一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一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一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表现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1 )丝织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 2 )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 3 )其他行业: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商业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2.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1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 2 )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 1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 2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 3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

( 1 )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 2 )唐蕃和亲

史实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6.特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表现

( 1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 2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8.唐诗

( 1 )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2 )代表诗人

李白他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杜甫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白居易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9.艺术

( 1 )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 2 )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 3 )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有“如玉”“如冰”称誉的是( B )

A.邢窑的白瓷

B.越窑的青瓷

C.唐三彩

D.半坡的彩陶

2.唐朝时期,既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C )

A.咸阳

B.邯郸

C.长安

D.临淄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3.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政府设立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军政机构是

( A )

①安西都护府②西域都护府③北庭都护府④西南都护府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D )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玄奘西游

D.文成公主入藏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5.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中外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B )

A.封闭保守

B.开放包容

C.善于模仿

D.风格多变

6.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下列图片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D )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7.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材料评价的诗人是( C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恰地道出了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建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摘编自杨振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广州粒子物理理论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980年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唐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的原因。

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社会经济繁荣,为盛唐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环境安定,社会风气、文化政策比较开放,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民族交融与频繁的中外交流,丰富了盛唐文化的内涵。诗人、书法家、舞蹈家、歌唱家、乐器演奏家等大量涌现,直接推动了盛唐文化的发展。

课后巩固提升

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 )

A.筒车

B.耧车

C.曲辕犁

D.造纸术

2.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高超,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C )

3.唐朝在处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时,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B )

A.和亲

B.断绝往来

C.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4.下面是某位历史老师在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展示的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C )

A.经济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多彩的文学艺术

5.下列史实能够体现唐朝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D )

①加强对西域的管理②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③允许不同民族通婚④外国的商人云集长安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雷海为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是( C )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指出材料一所示的两个生产工具的用途。

图1:耕作工具。图2:灌溉工具。

材料二下图是唐蕃关系示意图。

( 2 )根据材料二,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和亲、会盟。

材料三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 3 )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请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根据材料三概括唐诗的特点。

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

部编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三国的历史,错误的是() A.三国指魏、蜀、吴 B.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倒退 C.蜀国的锦最有名 D.吴国曾派人航海到达夷洲 2.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A.商鞅 B.张骞 C.班超 D.北魏孝文帝 3.下列表格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的情况,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颁布“推恩令” C.八王之乱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 A.迁都洛阳 B.采用汉制、律令 C.用汉姓、讲汉话 D.与汉族通婚 5.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 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A.匈奴、汉 B.鲜卑、燕 C.氐族、前秦 D.羯族、前秦 8.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①北魏建立②迁都洛阳③统一黄河流域④北魏分裂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 9.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10.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②南北水旱技术结合③牛耕和粪肥的推广④小麦的种植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 12.顾恺之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 ①《女史箴图》②《洛神赋图》③《奔马图》④《清明上河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3.促进我国古代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原因有() ①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②北民南迁 ③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入北方④南方统治者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4.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D.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 15.《齐民要术》中的“要术”指的是() A.蔬菜种植技术 B.农业技术和方法 C.果树嫁接技术 D.耕作技术和方法16.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A.韩非子的思想 B.张仲景的理论 C.祖冲之的贡献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1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18.顾恺之最擅长画的是()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宗教画 19.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20.《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A.天文学著作 B.医学著作 C.数学著作 D.农学著作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 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 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 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 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 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 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 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答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工具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四五千年时,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并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北京人又称北京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3.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并发现用火遗迹。 三、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比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的工具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zhēn)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3.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2.半坡人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窑器的窑场。 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做柱子。 4.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工具捕猎。 5.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6.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还会制造骨针、骨锥和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3.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4.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sì)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1.史料解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 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读图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答案提示: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 4.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2)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 答案提示:(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答案提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完整版)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表现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2.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1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 2 )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 1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 2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 3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

( 1 )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 2 )唐蕃和亲 史实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 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6.特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表现 ( 1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 2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8.唐诗 ( 1 )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2 )代表诗人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docx

2019-2020 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 1、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比较 远古人类生活年代体质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情况生活情况 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北京人距今约保留猿的某制造和使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 70 万 -20 万年些体质特征打制石器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距今约 3 万年和现代人懂得磨光和人工取火氏族 基本相同钻孔技术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与半坡的比较 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粮食作物生产工具房屋制作陶器距今约七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种植水稻使用耒耜干栏式房屋简单的陶器河姆渡居民.. 千年河姆渡村 距今约五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半坡居民. 六千年半坡村制石器 2、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山东大汶口,制作出有财产,贫富分化。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黑陶、白陶,出现了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和粟,很早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 2.黄帝——“人文初祖” 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建造宫室 . 制作衣裳 . 教人挖井 . 发明舟车 . 为后世衣食住行奠 定了基础 .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 仓颉发明了文字。 3、禅让制 (1)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2)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 4 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 1600 年阳城禹桀 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 年盘庚迁都到殷汤纣 周西周公元前1046 年公元前771 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221 年洛周平王 2、启继承父位,表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四个子目,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过渡: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从 图中你可以找出哪些民族? 唐朝前期实施开明友好的民族政策,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 展示《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提出问题:吐蕃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唐太宗时期,谁统一青藏高原各个部落? 赞普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后,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展示《步辇图》,提出问题:《步辇图》反映什么历史事件?你能从这幅图中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 展示《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教师讲述: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想一想: 展示材料和图片,提出问题:唐蕃友好关系有哪些新发展?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 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概 况。 学生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唐中宗时 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和亲。 唐玄宗时唐蕃“和 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相 约盟誓,互不侵犯。 学生阅读材料, 引起学生的兴 趣,迅速地进入学 习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 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 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 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论从 史出的能力,培养

人教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45点总结 1.结束秦汉西晋以后的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政权和关键人物是【隋朝,589年隋文帝】 2.唐朝的鼎盛时期,是谁在位的什么局面【唐玄宗,开元盛世】 3.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开放和兼容并包】 4.遣唐使是哪个国家派来的【日本】 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都是发生在谁身上的典故【宋太祖赵匡胤】 7.契丹族首领是谁【耶律阿保机】 8.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的交子】 10.成吉思汗的功绩【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11.“省”这一行政机构来源于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 12.宋代市民娱乐兼商业的场所是【瓦子】 13.指南针应用于什么领域【航海】,火药应用于什么领域【军事】 14.我国设立丞相和废除丞相的朝代【秦朝设立,明朝废除】 15.戚继光抗倭的实质是【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16.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 17.是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 18.明清时侵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荷兰】,是谁在那一年收复的【郑成功1662年】

19.隋朝大运河的作用【促进了南北政治文化经济交流】 20.用一句话形容武则天统治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1.唐朝是什么创作的黄金时期【诗歌】 22.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东渡和西行的分别是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3.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4.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现象,直接原因是什么【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5.澶渊之盟双方【辽和北宋】 26.它是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始终维持其优势地位,它是【金】 27.宋代的瓷都是哪里【江西景德镇】 28.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标志是【1276年,元攻灭南宋残部】 29.元朝管理台湾地区设置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元朝管理西藏地区设置的机构是【宣政院】 30.元曲最优秀的作家和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 31.是什么改变了雕版印刷术只能印一种书的弊端【活字印刷术】 32.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哪里【四书五经】考试的文体必须是什么【八股文】 33.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34.明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是李自成起义,李自成起义的口号【均田免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 ★6.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 文成公主入藏而建。文成公主入藏时曾途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下列相关 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 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这两位诗人是( )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春、杜甫 D.李春、杜牧 ★9.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10.下列内容,关联有错误 ..的是( ) A.吴道子——“画圣” B.杜甫——“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材料二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被尊奉为什么? (2)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3)材料三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什么事件?“舅宿亲”是什么意思? (4)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初唐的经济繁荣,了解唐朝的民族交流、民族融合和社会风气,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统一的历史贡献。2。过程和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阅读和欣赏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盛唐的天气,并分析相关现象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盛唐,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学习唐代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了解到各民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困难:民族沟通和融合[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子项目,即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开放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这四个子项目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相互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展现了唐代的盛世。 2。学习情况分析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3。教学方法

阅读与解释法、材料分析法、图解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第1页:共9页 设置场景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引入新班级的地名被称为“唐人街”?1.经济繁荣(1)农业展示“雨中耕作”并提出问题:雨中耕作”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反映了唐代农业的发展。从图片中你能找到什么关于农业的信息?通过对《雨中耕作》的观察,可以看出唐代农民有弯犁等,进而产生了下水管等灌溉工具。(显示屈原犁和下轮的示意图)显示唐代水利工程介绍中的古坝文字和图片探索新知识展示敦煌莫高窟“农事图”图片、问题极性看图片,回答问题。请看图片,了解唐代农具的改进。观察图片看图片,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唐代农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唐代水利工程建设、耕作技术、蔬菜新品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图片,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他们上新课):唐朝出现了什么新的耕作技术?除了育苗和移栽技术的出现,唐朝还引进了哪些蔬菜新品种?(展示莴苣和菠菜的图片)过渡:展示单词并提问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访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了官员胸前的一颗痣,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能透过两层衣服看到你胸前的痣?”这位官员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建立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秦朝灭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4)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 2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政治上措施)“推恩令”与刺史制度的实施与来源: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2(思想文化上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影响:从此,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3(经济上措施)盐铁专卖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四个子目,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唐人街的图片,提出问题:这 设置情景,调观察图片,回答 导入新课动学生学习的积 些地方的名字为什么叫“唐人街”? 1.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展示《雨中耕作图》,提出问题:《雨中耕作图》是一幅反映唐朝农业发问题。 观察图片,回答 极性。 培养学生识图 的能力,培养学生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 展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你能从图中找出问题。 哪些与农业有关的信息? 信息的能力。 通过《雨中耕作图》的观察可知唐观察图片,了解唐帮助学生理解 朝使用农具有曲辕犁等,从而进一步引朝的农具的改进。出筒车等灌溉工具。(展示曲辕犁、筒 车示意图)唐朝农业的发展。 从现实入手, 展示文字和古坝的图片,介绍唐朝 的水利工程。 探究新知展示敦煌莫高窟《农耕图》图片,(授新课)提出问题:唐朝出现什么新的农耕 技术? 除了出现育秧移植栽培的技术外, 观察图片。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回 让学生了解唐朝水 利工程的修建、农 耕技术、蔬菜新品 种,培养学生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唐朝还引进哪些蔬菜新品种?(展示莴答问题。 笋、菠菜图片) 过渡:展示文字,提出问题。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 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阅读材料,回答调动学生的积 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你胸前问题。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 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 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问题:你觉得唐朝的丝织品美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第1课: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 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3课 1.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2.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主体。 因此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4.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 第5课 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在他死后,则由他的儿子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代替了。 2.商部落的首领,领兵打败了,建立了商朝,建都。后来,商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 3.周部落首领率兵在牧野打败了,建立。 4.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镐京,杀死。前770年,迁都洛邑,史称。 第6课 1、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2、问答:a.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b.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 4、统治手段:用军队、刑法和礼仪教化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第7课 1.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他任用为相,提出口号,并在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5.由晋分裂成、、,加上原有

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增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升。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导学案(有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掌握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知道唐朝开放、活力、向上的社会风气;了解唐朝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包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刻等艺术。 过程与方法运用古诗整体感知唐朝繁荣的景象;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课文,归纳唐朝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盛唐经济的繁荣与进步,从而加深对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才智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同今天我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相联系,形成唯物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难点盛唐气象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内涵 情景导入展示唐朝疆域地图,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内容。接下来,展示唐诗: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一.经济的繁荣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上,阅读课文,找出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归纳回答。 1.农业在农业方面,逐渐扩大,农业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和。唐王朝非常重视,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唐朝耕地达6.6亿亩;兴修水利46处;育秧移植栽培得到推广za; 看课文曲辕犁和筒车的图片并讲解。 曲辕犁又叫江东犁,最早出现在唐朝的南方。直辕犁的犁臂是直的,而曲辕犁恰巧相反;曲辕犁进步在犁架轻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昼,夜不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2.手工业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水平最高,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如冰如玉,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秘色越器》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3.商业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扬一益二)。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的大都会。 看《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想一想:长安城的布局有何特色呢?规划整齐,市坊分开 (1)宫殿、衙署、坊、市分开,且有皇帝“至高无上,南面称王”的意思;(2)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3)模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4)封密的坊(居民住宅区)和集中的市(繁华商业区)。 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笑入胡姬酒肆中”。 海外贸易繁荣。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和《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请同学们从图上找出当时的主要少数民族及他们的地理位置,并尝试设计几个主要少数民族方位示意图。 1.民族交融(1)采取“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体现了民族的平等。 (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联系。④对被打败的等给予适当安置,对战败民族的贵族还给予优厚待遇。⑤对周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怀柔册封。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封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首领为云南王。⑥加强对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管理。和武则天时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 (3)结果: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意即。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1)吐蕃的统一吐蕃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首领),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今拉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2)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仰慕,为了与唐朝建立亲密的关系,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步辇图》反映的情景)。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嫁给松赞干布。年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工匠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派遣掌握各种技能的的工匠。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和同为一家”局面的形成。8世纪初,唐中宗接受吐蕃赞普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唐玄宗时唐蕃“”;唐穆宗时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至今仍屹立大昭寺门前。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成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社会风气:比较、充满活力;昂扬进去、;兼容并蓄; 2、表现:(1)、妇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妇女受到等教育(2)爱好运动,如、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乐舞则融合与创新(3)习俗受影响;胡食流入中原;胡帽,胡妆在唐朝盛行;(4)刚健豪迈的盛行 3、特点: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