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云南林职院生多系

1、白粉病的病原是子囊菌,根癌病的病原是细菌,花叶病的病原是病毒,种实霉腐病的病原是曲霉,藻斑病的病原是藻类,苗木猝倒病的病原是病毒,植物缺铁引起黄化病,锈病、腐朽病是由担子菌引起,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可以用四环素防治,香菇、木耳属于担子菌。

2、寄生性种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细菌和植原体都属于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最终都要出现病征,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没有病征,青霉素是由青霉菌引起,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褐天牛,柑橘黄化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系统性病害是植原体病害的主要病害,菟丝子、桑寄生都是侵染性病原,菟丝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桑寄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癌病也称冠瘿病。

3、真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类型有哪些?

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和有性两种,分别产生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的类型:

a 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分生孢子d厚垣孢子

有性孢子的类型:

a卵孢子b 接合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e休眠孢子囊(P20-21)

4、锈菌在生活史可依次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p40)

5、侵染性病原包括:菌物(真菌)、病毒、细菌、植物病原菌、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藻类;(p6,p17-74)非侵染性病原包括:植物营养失调、药害、环境污染中毒、温度胁迫、光照不适、水分失调。(p75-79)

6、林木病害的病状包括:变色(褪绿)、坏死、萎焉、畸形、流脂流胶;

林木病害的病征包括:粉霉物、颗粒状物、锈状物、菌脓、蕈菌。

7、植物病害: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或恶劣条件的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被干扰和破坏,细胞、组织、器官和形态特征产生一系列反常变化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景观或生态上的损失的现象成为林木病害。(p5)

8、真菌(菌物):菌物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其营养体是丝状体,称菌丝,繁殖时产生各种孢子。菌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大多数菌物是腐生的,一般不会引起植物病害,只有少部分菌物能寄生在植物体上,成为植物病原体。(p6)特征:

①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②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作用,以吸收为营养方式;

③营养体大多为丝状分枝的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

④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

⑤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9、病害的病状与病征

病状: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形态特征

病症:病原物在寄生体上产生的用肉眼能够看到的菌体

练习:松落针病(158)松赤枯病(160)板栗白粉病(183)油茶炭疽病(215)五针松疱锈病(248)

10、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

①病害发生的表现为较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

②病害林间分布较均匀病害程度由轻到重,没有发病中心;

③发病部位在植株上分布比较一致;

④症状表现没有病征,病斑不规则;

⑤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11、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

①发生通常由点到面,表现出明显的发病中心;

②能够传染和蔓延;

③症状有各种类型,有些病征明显;

④除专性寄生外,都可以分离到病原物;

⑤不能复原。

12、细菌病害的主要特点及症状(举例)

①受害组织水渍状;

②病斑透光;

③潮湿条件下病部有菌脓。

症状:坏死

枯萎

畸形

腐烂

13、病毒病害的主要特征

①植物病毒病害大部分是系统病害,危害严重;

②病毒只能存活在活细胞中,通过微伤口侵入植物,在自然界中这种微伤口主要来自病间植物相互擦伤或传毒动物的刺伤;

③病毒引起的病状有花叶,黄化,矮化,萎焉,畸形;

④病毒的来源主要是活的植物和昆虫;

⑤植物病毒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14、植物病害按病害部位分类(举例)

木本科植物的各种器官的结构有较大差异,根和枝具有坚实的皮层和木质部。叶和果主要有波比组织构成,多是一年生的,各种器官上发生的病害的性质与较大的区别。林木病害按寄主受害部位和器官不同可分:

根部病害:

枝干病害:

叶果病害:

种子病害:

15、区别霜霉病和白粉病

①病原不同,霜霉病病原属于卵菌门(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科);白粉病病原属于子囊菌门亚,白粉菌属;

②霜霉病可以使植物坏死形成病斑,白粉病是专性寄生菌,一般不行层;

③霜霉病的症状由紫灰色到白色的霉层,白粉病的症状为白粉层。

16、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属于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刀目,滑刀总科,伞刀属,滑刃科。松材线虫体长约1mm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像鸡爪向腹部弯曲。

危害:原产地北美州,具有发病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的特点。分布于日本,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在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广东、贵州、重庆等19个省蔓延,云南瑞丽均有发生。

症状:1、外观正常,松脂分泌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2、针叶开始变色,松脂分泌停止,通常能观察到松墨天牛危害和产卵的痕迹;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焉可见到天牛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向下垂挂,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枯死松材木质部常可见蓝变现象。

发生规律:在我国春季,松材线虫由羽化后的松褐天牛携带4龄扩散型松材线虫传播至健康松材上,开始病害的侵染循环。松材线虫主要通过松墨天牛补充营养造成的伤口侵入松树,每年6月底至7月初的天牛补充营养高峰期是松材线虫的侵染发生时间。林间初发病时间一般在5月底或6月初,7、8月病死树达到高峰,秋季新出现的病树数量下降。病害11月左右停止。在枯死树上越冬的松材线虫是来年病害发生的主要侵染来源。

现状:1982年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相继在安徽,广东,浙江等地发生几乎毁灭性灾害,香港地区广泛分布与马尾松林。2004年,松材线虫病开始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发生,为云南省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敲响警钟。2011年取得显著性成绩。

防治:

17、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简称病征,这个过程可分4个阶段:

①接触期,从孢子同寄主接触到开始萌发为止;

②浸入期,从孢子萌发到菌丝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

③潜育期,从寄主关系建立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为止;

④发病期,寄主开始表现症状到症状停止发展为止。

18、病原物传播

病原物的传播是指病原体从它原来的部位转移动到健康植物体上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①风力传播

②雨水传播

③植物传播

④动物传播

⑤人为传播

19、病害分发生三要素:寄主、病原、环境。

20、人工诱发实验

应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的原理来证明一种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最科学的病害诊断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植物病组织上经常出现的微生物分离出来,使其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2)将培养物进一步纯化,得到纯种菌;

(3)将纯种菌接种到健康的植物上,给予适宜于发病的条件,观察它是否可使寄主植物表现与病害相同的症状;

(4)从接种发病的组织上在分离出这种微生物。

21、病情指数计算

级别

分级标准 代表值 株数

1

2

3

4

5

合计 无病 25%以下 26%~50% 51%~75% 76%以上 0 1 2 3 4 计算公式:100(???=∑发病最高一级代表值调查株数总和相应代表值)

各病级株数病情指数

22、学习植物病害有何实践意义?

植物病害是由病原生物(菌物,细菌,病毒,线虫,高等寄生植物等)侵染或异常环境条件刺激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病害严重发生时就造成病害的流行并形成灾害,对林木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林木病理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森林的树木,森林苗木和城市绿化中的乔灌木病害。研究内容包括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防治学。病原学研究林木的病害发生的原因;病理学研究林木染病的过程中寄主——病原物体系中二者的相互关系。流行学研究环境条件对病原物生存,繁殖,释放,传播和侵染活动的影响,环境条件对寄主植物感病性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病害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动态的影响。防治学主要研究应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栽培的方法防治植物病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危害:(1)爱尔兰饥馑(荒年):1845-1846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大流行,饿死几十万人(110万人)、迫使150万人移居美国。植物病理学由此诞生。

(2)波尔多液发明: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霜霉病大流行,使法国葡萄酿酒业濒临破产,最终导致波尔多液发明。(3)孟加拉饥荒:1942年印度的孟加拉邦(现在独立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水稻胡麻斑病大流行,饿死200万人。

(1)1904年美国纽约动物园的美洲栗上首次发现栗疫病,此后40年此病席卷了美国东部几乎所有天然栗树林,引起了约35亿株美洲栗的死亡,使美洲栗遭受毁灭性灾害。(2)1938年,此病传入意大利,其后几十年该病在欧洲迅速蔓延,使欧洲栗同样遭受严重损失。

意义:1、增加产量,提高品质;2减少有毒物质;3、推广农、林作物的栽培。辽宁省由于红麻炭疽病而40年未能种植。广东省由于木瓜(有“百益果王”之称)病毒病至今不能栽植。4、有利(影响)农、林产品的运输和贮藏。白菜软腐病。水果产后病害5、减少生产投入。因防治病害投入人力、物力和各种设备,增加开支、降低经济效益。6、减轻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农药。

体会: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植物病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化学防治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具有见效快、杀菌谱广、成本低、使用简便等优点[1],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一些化学杀菌剂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严格限制使用[2]。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对人类和环境无害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新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生物防治高效且无毒、无害、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不仅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且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及作用机理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 术与方法[3], 其实质就是利用微生物种间或种内的抗生、竞争、重寄生、溶菌作用,或者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诱导植物抗病性等,来抑制某些病原物的存活和活动。我国植物病理学家陈延熙根据多年实践和国际上生物防治的方向,提出了比较符合自然情况的生防概念[4]。他指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节寄主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或者使其对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发生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这些生防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的机制主要有:(1)通过占领病原菌在植物上的侵染位点,与病原物竞争水分、营养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2)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代谢;(3)通过寄生在病原菌上,利用病原菌获得营养,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4)诱导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李 凯,袁鹤 (山西舜天农业微生物科学技术研究院,山西阳泉045000) 摘 要:使用化学杀菌剂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但化学杀菌剂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药物残 留等问题,因此,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作用机制,概述了生防细菌、生防真菌、生防放线菌的种类以及开发利用情况,并且介绍了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应用;探讨了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内生菌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2)07-0807-04 Review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LI Kai ,YUAN He (Shanxi Shunt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 icrobiology ,Yangquan 045000,China ) Abstract :Though chemical bactericide/fungicid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plant disease,in chemical bacterial and fungicidal agent application there exist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ecological balance deseruction and chemical residues,and biology control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the paper,it introduced principles of plant disease biological control,func-tion mechanism,varieties of biocontrol bacterial,fungus,and actinomyces,and biocontrol application of plant endophytes.Besides,existing problems of biocontrol microbe in plant disease control were discussed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proposed. Key words :plant disease;biological control;bacteria;fungus;actinomyces;endophyte 收稿日期:2012-03-16作者简介:李 凯(1983-),男,内蒙古包头人,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利用研究工作。袁鹤为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2.07.30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807-810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807 ··植物病毒检测仪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4200631.html,/product/954.html

浅谈观赏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浅谈观赏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常常导致植物生长衰弱和死亡,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整株死亡,使绿化树种、风景林等林木大片衰败或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植保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将各种防治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安全有效地控制植物病虫害,保证观赏植物的观赏品质,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 标签:植物;病虫害;特点;防治 1、植物病虫害的特性及防治现状 1.1频繁性与长期性 品种多,结构复杂的植物景观在设计和配置方面千差万别,各种植物物种数量丰富,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和主要存在的病虫害。近年来,大多数城市都倾向于从外地引入边缘树种,导致观赏植物的抗逆、抗病、抗虫功能下降。此外,由于透气性差,生长环境缺水、少肥,空气质量差和光线不足的原因,导致滋生出频繁和长期损害园林植物的病虫害。 1.2复杂性和特殊性 观赏植物的类别逐渐多样化和观赏植物本身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确定了植物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改革开放后,异国园林风格开始逐渐引入中国,观赏植物种植方法和植物的配置形式灵活多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格局。园林中植物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转换了原有主要病虫害的种别和危害。目前,螟虫、5小昆虫(蚜虫、介壳虫、螨类、粉虱、蓟马)为城市景观的疾病和主要害虫的生态进化分支。从全国33个城市近几年的调查来看,蚧虫就有1024种。 2、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2.1安全、经济、简易原则 这是在确定综合治理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包括对植物、天敌、人畜等,不致发生药害和中毒事故。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要考虑既节省资金,而又简便易行,并且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生态原则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从总体的园林生态出发,以病虫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出发,全面分析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生态平衡及防治效果的关系,进

第一章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第一章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 知识目标: ?描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及特点,知道植物病害的危害性。 ?列举生物性与非生物性病原的种类,比较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特点。?分析植物病害发生原 因,设计诊断植物病害的方法。 - ?指出病原物分离培养与人工接种在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区别植物病害的病状与病征,判断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 ?初步鉴定植物病害的病原物,识别常见园艺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物类型正确选择、制作培养基,按技术规范灭菌。 养基 ?熟练运用病原物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诊断植物病害。 植物健康生长并正常发育,才能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超过其忍耐限度时,都可能导致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出现异常状态一一病害,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 后果。虽然根据植物表现的异常状态可以对病害进行初步诊断,但必须进一步分析发病原因或鉴定有害微生物,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建议:先入为主一一引岀“植物病害”的概念,既可承前启后,而51页的“概念”也不显突然和滞后) 第一节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植物发生病害后,在其体内外出现的可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人类对植物病害的认识,主要是从症状观察开始,许多病害的名称与其典型症状特点、受害部位

或危害性相联系,因此而言症状是描述、命名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 病状和病征组成。根据病状和病 征的特征,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植物病害,达到初步诊断病害的目的。 一、病状识别 病状是发病植物在病变过程中的不正常表现,其特征比较稳定且具有特异性。常见病状可归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表 1.1.1)。 表1.1.1 植物病害常见病状类型

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_许彦君

■ No.5.2011 摘要:细菌作为重要的生防因子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生防细菌研究进展,包括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优势、细菌对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生防细菌定殖、生防细菌鉴定、影响生防细菌效果的环境因素、重要的生防细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应用研究及生防细菌菌剂开发,并对未来生防细菌的遗传改造等生物工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细菌;生物防治;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鉴定Abstract:Bacteria plays a important action as biological control factor on plant diseases.Advance in the bacteria biological con ?trol for plant diseas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ith particu ?lar reference to the advantage to control plant diseases,mecha ?nism,colonization,identification,environment factors,applica ?tion of Pseudomonas spp.and Bacillus spp.and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agent,with expectation in the future studies on the gene engineering of bacteria.Key words:Bacterial;Biological control;Pseudomonas spp.; Bacillus spp.;Identification 利用生防细菌来防治植物病害成为国内外在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利用生防细菌或其代谢产物调控寄主植物根际周围益害微生物的平衡从而达到控病保产的目的,这也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途径(郭荣君等,1998)。大量的研究表明,生防细菌不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多种拮抗性或竞争性的代谢产物,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达到阻碍或杀死病原菌的效果,而且 细菌大多对植物具有较好的亲合性,易于定殖(R.Grosch,1999)。 1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优势 生防细菌主要优势有:(1)生防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在植物根际和地上部大量存在;(2)生防细菌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较广,可以通过竞争、拮抗和寄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方式对病原菌产生影响;(3)具有惊人的繁殖速度;(4)多数生防细菌可从植物根际和叶部分离得到,接种后易于在植物上定植,生防效果持久稳定;(5)细菌大多可以人工培养,便于控制,在实践中易于操作(程亮等,2003);(6)其遗传和生化分析简单,容易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7)有些细菌不仅能防治病害而且可以增加作物产量。2生防细菌作用机制 目前认为生防细菌主要是通过对营养和位点的竞争以及产生抗生素的拮抗作用来达到生防效果。主要的作用模式包括:抗生物质的产生;通过产生噬铁素对铁原子的竞争(L.Cindy 等,2002);对位点和营养的竞争(O.G.G.Knox 等,2000);诱导植物抗性机制的表达(L.C.Van Loon 等,1998;杨海莲等,2000);降解病原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如毒素等;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如几丁质酶和?-1,3葡聚糖酶等(J.M.Whipps,2001)。有的拮抗菌株以一种机制为主,有的同时依赖多种机制,但是对不同的病害又可能表现出不同的 收稿日期:2011-10-0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GA06B101-1-5);黑龙江省“十一五”重点项目(GB06B105) **通讯作者:许艳丽,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植物线虫病害、作物病虫害生物生态控制。E-mail:xyll@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4200631.html, 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许彦君1,刘海龙2,刘新晶3,许艳丽4** (1.黑龙江省双城市朝阳乡农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双城150134;2.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0; 3.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中图分类号:S47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47(2011)05-0018-06 病虫防治 18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病原:植物感病的原因 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 即生理功能失调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不正常变化,生长发育受阻 根据这一特点,风折、雪压、动物咬伤及其它人为的器械损伤等,因无病理程序,所以不称为病害,而称为伤害。 二节、常见园林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园林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不同分: 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 侵染性病害:生物性病原引起的 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又叫生理性病害 环境中一些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非生物环境(如营养元素,光,温,水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超出了植物适应范围而引发的病害。 1)植物缺素症的识别 大量元素:含量> 0.1% 营养元素:微量元素:0.01-0.1%

稀土元素:<0.01% 非侵染性病害特点 无传染性无发病中心可恢复性 二)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也叫病理性病害 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引起的病害。 侵染性病害识别要点 1、病程 2、病害发生的条件 植物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 病原物 感病植物 环境条件 3、病害的识别要点 病原物的数量及致病性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环境条件: 气侯——温度、湿度、日照等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肥力水分等 栽培管理——地点、时间、水肥、密度、 修剪等

真菌病害的命名:颜色+形状 或颜色、形状、质地、大小、有无轮纹 如粉状物——白粉病、黑粉病 霉状物——青霉病、灰霉病 锈状物——条锈病 丝状物——红丝病 伞状物——草坪仙环病 绢状物——白绢病 斑点——褐斑病、黑斑病 有无轮纹——炭疽病 2)细菌: 细菌大多数喜欢通气的环境,在潮湿条件下易发病,最适的温度为26℃-30℃; 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有溢脓、软腐并伴有异(臭)味。 4)植原体 植原体(Phytoplasma)是植物菌原体的简称,是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已知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有300多种,国内有报道的有70多种。 植原体可寄生在植物和传毒昆虫体内。在植物体内只存在于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内,通过筛孔在筛管中流动而感染整个植株,为系统侵染病害。 植原体主要通过叶蝉类昆虫吸食活动传播,也有繁殖过程中苗木间的传播。常引起黄化、丛枝、萎缩、花器变形等症状类型.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一、蓖麻叶。将干蓖麻叶碾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拌入土杂肥撒施到地里,可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按1公斤蓖麻叶粉加水16-20公斤浸泡,用水壶灌注,可防治葱、韭菜、大蒜、萝卜、白菜的地蛆、菜青虫、食叶甲等。还可将蓖麻叶干粉制成浸出液,撒到厕所、粪坑等处,对于死蚊子幼虫及蝇蛆均有明显效果。 二、桃叶液。取桃叶5公斤,石灰100克,放入3倍清水中浸泡5小时后,把桃叶榨干去渣,即为原液,每公斤原液加清水10公斤,进行喷雾,可防治棉蚜、玉米螟、稻苞虫。也可用桃叶加水煮后过滤,取原液喷洒,能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三、桑叶合剂。鲜桑叶1公斤,加水5公斤煮沸1小时,过滤即成。加4倍量水喷雾,可防治红蜘蛛。 四、马尾松液。用5公斤马尾松针加开水5公斤,密闭浸泡2小时过滤喷洒,可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五、松针加30倍水浸液,可抑制马铃薯发芽。 六、臭椿叶浸出液。臭椿鲜叶1公斤,加水3公斤,浸

泡2天后的浸出液,可直接喷雾防治蔬菜蚜虫、菜青虫等害虫;或将此液加5倍的水,喷雾防治小麦锈病。 七、烟草粉。将烟草磨成细粉,每千克加入3-6公斤草木灰或高陵土混合均匀,在清晨露水未干前喷散,可防治品蚜虫、叶、蟑、潜叶蛾、茶毛虫。 八、艾蒿鲜草液。将其切碎加10倍水煮半小时,冷却后喷洒,可防治棉蚜、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 九、茶枯液。每亩用2.5-3公斤茶籽饼加水5-7.5公斤浸泡24-36小时,取过滤液加水50-70公斤,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十、蔬菜液。用辣椒丝(或辣椒面)35克,加水1公斤,煮沸,用冷却滤清液喷雾,防治蚜虫等害虫的效果极佳。将洋葱头捣烂取汁,加一半水稀释喷2-3次,可防治蚜虫。把韭菜捣烂,加6倍水搅拌均匀,用滤液每天喷洒一次,亦可防治蚜虫。 十一、枫杨液。枫杨叶0.5公斤捣烂,加水50公斤,取滤液,防治蚜虫,叶蝉、飞虱、地下害虫等。或采集80-100公斤枫杨鲜叶,捣烂后给菜地或苗圃深施,能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十二、可用柏树、臭椿树叶防治高粱蚜、麦蚜、菜青虫。可取0.5公斤柏树叶或臭椿树叶,加水1.5公斤,浸泡一天,然后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弃渣得原液。原液存放3

简析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措施

简析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措施 摘要 观赏植物作为许多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必备要素,其健康生长往往能形成极为优美的景致进而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但植物经常会受各种病害威胁,比如白粉病、锈病、 观赏植物作为许多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必备要素,其健康生长往往能形成极为优美的景致进而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但植物经常会受各种病害威胁,比如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灰霉病等,因此,对其进行妥善防治意义重大。 1 观赏植物病害类型 观赏植物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病害威胁,进而出现长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的问题。综合来看,观赏植物的病害包括侵染性及非侵染性病害、真菌类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和线虫病害等。 2 观赏植物病害症状特征 2.1 白粉病白粉病是观赏植物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病害类型,主要出现在春、秋季节,尤以秋季最为严重。白粉病易对植物叶片造成伤害,尤其是脆弱的嫩叶,嫩梢和花蕾也极易被侵袭。一旦叶片出现病症,往往会在前期出现白色小粉斑,随之扩大为圆形块状病斑,最终使得白粉层侵占全片。 2.2 锈病锈病的出现,同样以植物的叶片为高危地带,在初春时期,病芽上可能会逐渐出现一些黄色的粉末状物质,其叶片背面则会出现凸起的小斑点,这些小斑点逐步成熟并爆破开来,散发出橘红色粉末[1]。 2.3 霜霉病霜霉病菌往往会附着在欣赏植物表面,并且在其落脚的位形成一层霜状的霉层。叶片的边沿位置会出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复杂病斑,这些病斑逐步成熟出现中部逐渐枯死、边缘缓慢褪色的特征。在禾本科植物外部,霜霉病菌的分布还会随着植物分生组织生长而蔓延到其组织各部,进而导致整体畸形问题。 2.4 灰霉病叶、茎、花均可发病,叶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小斑,后扩大为近圆形、不规则形的褐色斑。潮湿时,斑上长出灰色霉状物,各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2]。有时可见小菌核,幼株最易感病。

植物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根据植物病害检测仪多年对植物病害种类的观察分析及统计,园艺植物病害可以被分为两大类,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这两种植物病害都是什么特征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进行防治,下面详细进行介绍: 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植物病害的特征: (1)非传染性病害的识别。此类病害在田间发生一般为较大面积的均匀发生,没有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过程。通常有病植株均表现为全株发病。此类病害不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因此发病植物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状没有病征。这类病害的发生往往与土质、气象条件的特殊变化、栽培管理(施肥、排灌和喷洒化学农药是否适当)以及与某些工厂相邻而接触废水、废气、烟尘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诊断这类病害除观察田间发病情况和病害症状外,还必须对发病植物所在的环境条件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才能最后确定致病原因。非传染性病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更密切、发生面积更大、无明显的发病中心和中心病株,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恢复(环境条件改变)。 (2)传染性病害的识别。传染性病害分为真菌类、细菌类和病毒类。真菌类病害的识别。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统称真菌病害。诊断这类病害主要根据症状观察和病原检查来进行。真菌病害的症状以坏死和腐烂居多,而且大多数真菌病害均具有明显的病征,环境条件适合时可在病部看到明显的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特定结构。诊断真菌病害时,除仔细观察症状外还应对病原进行鉴定。做病原检查时根据不同的病征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当病征为霉状物或粉状物时,可用解剖针或解剖刀直接从病组织上挑取子实体制片;当病征为颗粒状物或点状物时,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临时切片;当病原物十分稀疏时,可采用粘贴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孢子的形态、大小、颜色及着生情况等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即可确定。细菌类病害的识别。由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称为细菌性病害。细菌病害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细菌的种类来进行。细菌性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可见一层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干燥后形成发亮的薄膜即菌膜或颗粒状的菌胶粒。菌膜和菌胶粒都是细菌的溢脓,是细菌病害的病征。如果怀疑某种病害是细菌性病害。但在田间病征又不明显,可将该病株带回室内进行保湿培养,待病征充分表现后再进行鉴定。病毒类病害的识别。识别病毒病害主要依据症状特点、病害田间分布、病毒的传播方式、寄主范围以及病毒对环境影响的稳定性等来进行。病毒和类病毒引起的病害都没有病征,但它们的病状具有显着特点,如变色(黄化、花叶)、畸形(小叶、丛枝)等全株性病状。这些病状表现首先从分枝顶端开始,然后在其它部位陆续出现。除此之外还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体的形态和用血清学方法等进行鉴定。

园艺植物病理学 简答题 (1)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 一、病状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1.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2.特点: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包括 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黄),斑驳(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条纹、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白化苗(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等。 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包括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叶烧(叶尖或叶缘枯死),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后者死而不倒)、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炭疽(是由一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变褐色,斑中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等。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包括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减生型(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造成植株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等),变态(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扭曲、蕨叶、花器变菌瘿等)。 二、病症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1.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菌核、脓状物五类。 2.特点: 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 第一节植物病原菌物 一、无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 答:真菌无性繁殖孢子类型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三类。 二、有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 答:真菌有性孢子类型有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五类。 三、引起植物病害的菌物分属哪几个门?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属卵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及半知菌类 特点:卵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多产生卵孢子。接合菌门:营养体为典型的无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

第一章--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 植物健康生长并正常发育,才能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超过其忍耐限度时,都可能导致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出现异常状态——病害,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后果。虽然根据植物表现的异常状态可以对病害进行初步诊断,但必须进一步分析发病原因或鉴定有害微生物,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建议:先入为主——引出“植物病害”的概念,既可承前启后,而51页的“概念”也不显突然和滞后) 第一节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植物发生病害后,在其体内外出现的可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的 知识目标: ●描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及特点,知道植物病害的危害性。 ●列举生物性与非生物性病原的种类,比较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特点。 ●分析植物病害发生原因,设计诊断植物病害的方法。 ●指出病原物分离培养与人工接种在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区别植物病害的病状与病征,判断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 ●初步鉴定植物病害的病原物,识别常见园艺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物类型正确选择、制作培养基,按技术规范灭菌。 ●熟练运用病原物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诊断植物病害。

症状。人类对植物病害的认识,主要是从症状观察开始,许多病害的名称与其典型症状特点、受害部位或危害性相联系,因此而言症状是描述、命名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根据病状和病征的特征,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植物病害,达到初步诊断病害的目的。 一、病状识别 病状是发病植物在病变过程中的不正常表现,其特征比较稳定且具有特异性。常见病状可归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表1.1.1)。 表1.1.1 植物病害常见病状类型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教程文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5 英文名称: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植物保护专业必修 3.课程目的 (1)了解并掌握农业有害生物天敌的主要类群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途径和方法 (2)在生产中开展生物防治,从而实现对环境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3)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学.吴云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吴云锋主编. 校内胶印. 005年 参考书目: (1)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Rechcigl J E & Rechcigl N A. Lewis Publishers 2000. (2)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 Gurr G & Wratten 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3)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赵修复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4)中国生物防治.包建中,古德祥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5)昆虫病理学.蒲蛰龙主编.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卢良恕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7)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张宗炳, 曹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 (8)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蒲蛰龙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 (9)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单卫星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 (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考试

植物病害习题

植物病害诊断部分习题: 1.植物病害诊断意义? 2.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植物病害? 3.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4.简答导致植物受病的原因。 5.如何区分伤害与病害? 6.植物病害常规诊断的注意事项。 7.植物病害的诊断技术? 8.植物病害的理化技术主要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9.血清学技术的适用范围既注意事项? 10.抗原、抗体? 11.血清学技术的原理? 12.如何根据琼脂双扩散中的沉淀线的形状判断抗原和抗体的相互关系? 13.酶链免疫吸附法的原理? 14.常用的ELISA包括几种类型? 14.柯赫氏法则及其应用范围。 15.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特点? 16.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 17.植物缺氮、磷、钾后的表现? 18.植物缺少铁、锌、镁后的表现症状? 19.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有那些? 20.如何判断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21.侵染性病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植原体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造成的诊断。 22.不同亚门真菌造成病害的特征? 23.举例说明常用于致病性鉴定的敏感植物。 24.如何鉴定软腐细菌和癌肿土壤杆菌? 25.论述检测鉴定细菌性病害的方法与技术。 26.常用线虫的分离方法? 27.植物病毒病害室内诊断的方法与技术? 28.植物病毒的生理生化特性? 29.稀释限点、钝化温度? 30.如何在田间诊断树木的病害? 31.熟悉大田病害的发病特征,对主要的常见病还能够识别。 32.观察标本园中蔬菜、花卉病害,并对之作出诊断。 21.植物检疫有何特点和基本措施? 22.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3.怎样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 植物病虫害基础综合练习题

植物病理学

第一章什么是植物病害? 1.病害的概念:植物在自然界中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伤害叫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经济学及社会学的后果: (1)造成生产者的受益下降 (2)消费者在食品方面的投入增加 (3)对人和动物的直接毒害 (4)限制了某些作物在特定区域的生产 (5)导致自然资源的损失 (6)对社会、政治、乃至文化都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3.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病害预测及其防治的学科。 4德巴利是植物病理学德奠基人,被尊称为植物病理学之父。 5.植物病害是三种因素作用德一种结果:寄主、病原体以及适宜的环境条件。 (1)寄主:在植物病理学中,寄住是指发病的植物。 (2)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寄主与病原物生存的物理环境,它可能促进或抑制病害。(3)病原(因):病原(因)是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病原菌、病原物、病原都是指引发植物发病的原因。 病原可分为两类:非生物性的或是生物性的病原。 a.生物性的病原物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活的生命体。其种类包括:菌物界、原核生物、病 毒界、动物界、植物界 b.非生物性病原是指非生命体,是任意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与损伤的区别:损伤发生后一般就能产生可见的症状,而病害则需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发展才会有可见的症状。 6.症状:是指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1)病状:是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2)症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7.病害症状归纳起来有五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 (1)变色是指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 a.整株植株、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褪色、黄化、红化或白化等。 b.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均匀变色。如明脉、斑驳、花叶、线纹、饰纹。 (2)坏死:是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 (3)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较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 腐烂和坏死的区别:一般来说,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 (4)萎蔫: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5)畸形: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生、增大、减生和变态。 a.增生:是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 b.增大:是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 (6)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的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植物病害防治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植物病害防治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分析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以为植物种植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0-0142-01 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植物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而新型病虫害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部分杀虫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且未进行更换,使得部分病虫害对于该杀虫杀菌剂的抵抗性越来越强,致使一旦发生病虫害,则极易引起严重的损失[1]。在植物病虫害中所应用的防治方法有多种,例如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耕作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现对其防治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 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农药的科学使用缺乏认识 由于农民未能充分了解所应用农药的特点与性质,导致农民在面对植物病虫害时采取见药就用的错误做法。农民未能针对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农药,因此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个别农民在见识到某种农药的杀虫效果后,便习惯于对植物应用同一种农药,在发现药物效果渐渐下降后,则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使得病虫害对该农药产生了抗体,减低了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一些农民由于未能对农药有充分的认识,具有“农药毒性越高,防治效果越佳”的错误想法,在使用期间不遵循用药标准,乱用高毒性农药,导致植物死

亡。少数农民在植物防治上,将多种农药联合应用,导致农药原本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受到了影响,例如乐果与石硫合剂联合应用,由于两者的酸碱值差异,使得2种农药的效用被分解,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1.2 对病虫害认识不足 现阶段,植物病虫害具有多种类型,特别是保护地植物,高温、高湿环境等均利于植物病虫害的发展,而农民由于对病虫害认识不足,在病虫害发生时,无法正确区分病虫害的类型,更谈不上正确用药。 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保护环境,还可减少农药残留。但是不少农民过于依赖化学防治,且用药缺乏合理性,既达不到防治效果,还污染了环境。 2 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站点 相关部门应及早构建病虫害预报站点,加强对病虫害的全面调查,发布正确的防治情报,给予广大农民及时的指导。此外,应加强研究病虫害的预测技术、防治技术等,总结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2 组织技术培训 农民对于农药、病虫害等的认识不足是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主观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如农技部门、植保部门等)应结合当地的病虫害类型,组织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使农民对于当地的病虫害情况以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 要点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 发布日期:2010-09-29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24088 知识导读:暂无 2010-09-29日信息: 植物病害防治成立在对病害的正确诊断和对病原物的正确剖断基本上,明晰了对病害所致病原真菌的种类,所属分类地位,其生物学特征,发展发育纪律(糊口史),从而明晰病害的发生成长纪律(病害轮回),才能更有用地节制病害。 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搜罗:在把握各类真菌致病特点的基本上,经由过程对病原真菌的分手培育、形态不雅察看与剖断等轨范。 (一)鞭毛菌所致植物病害的首要特点首要病状是:①组织增生;②幼苗猝倒;③植物各部门的腐臭;④叶片局部枯斑或枯焦;⑤花序、花梗畸形。首要病征为棉絮状物、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 鞭毛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六年夜类:根肿病、猝倒病、疫病、霜霉病、白锈病和腐臭性病害。腐臭性病害往往按被害部位分袂称为根腐病、茎腐病、基腐病和瓜果腐臭(绵腐)病等。 低等鞭毛菌如根肿菌常引起组织增生,使根茎部膨年夜或形成肿瘤,病部外表往往看不到病征,只能从病组织的切片中发现病原菌的菌体。引起植物病害的鞭毛菌绝年夜年夜都集中于霜霉目内。寄素性水平较低的类群,习居于土壤中,引起幼苗猝倒、根部与茎基部腐臭和瓜果腐臭等症状,其所造成的腐臭,年夜年夜都是软腐性的,伸展十分迅速,可以很快使被害部位完全腐臭;寄素性水平中等的类群,可侵染植物各个部位,使

植物叶片迅速坏死,根部或茎基部腐臭衰亡,发生所谓“疫病(blight)”,它们引起的叶斑,年夜年夜都是水渍状斑或褪色斑,边缘无较着鸿沟;寄素性水平高的类群,已成长为专性寄生菌,常使植物叶片呈现褪色斑块或条纹,茎部和花序发生膨肿、徒长,叶变和畸形等症状,引起诸如“霜霉病”(downy mildew)和“白锈病”(white rust)等病害。(二)接合菌所致植物病害的首要特点引起植物病害的接合菌种类不多,只有根霉、笄霉等少数几个属,引起植物花器及果实、块根、块茎等贮藏器官的腐臭。首要病状为:①幼苗烂根;②花器及贮藏器官腐臭等。首要病征是初期为白色、后期灰黑色的霉状物,霉层上可见黑色小点。造成的病害常称为软腐病、褐腐病、根霉病和黑霉病等。 接合菌的寄素性较弱,凡是为害受伤或抵当力衰的植物器官。传染幼苗,多在温渡过低或过高和幼苗伤根的情形下发生的。侵染果实时,笄霉首要为害田间幼瓜,根霉首要为害熟果及块根、块茎,多发生于贮藏期及运输过程中,但二者都造成腐臭,伸展迅速。 (三)子囊菌与半知菌所致植物病害的首要特点虽然半知菌不全都是子囊菌的无性阶段,但子囊菌的无性阶段全都是半知菌,所以,子囊菌病害与半知菌病害的症状基秘闻似。它们年夜年夜都引起局部坏死性病害,少数引起系统传染的维管制病害——萎蔫病(枯萎和黄萎)。 这两类真菌所致病害的首要病状:①叶斑;②炭疽;③枝枯;④溃疡;⑤腐臭;⑥肿胀;⑦萎蔫;⑧发霉等。首要病征是白粉、烟霉、各类光华的点状物(以黑色为主)与霉状物、颗粒状的菌核、根状菌索等。有时还可发生黑色刺毛状物、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

观赏植物病害与防治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田间调查报告学生专业班级种子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电话号码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0年11月10日

课程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曹** 指导教师 *** 论文题目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田间调查报告 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由来已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新的部署, 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政府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现有文献来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同时到现实当中获取调查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引用规范,论证充分。要围绕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社会调查,详尽地把握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取证,数据要真实可靠,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注意论文的逻辑性,语言通顺,选题及论述要具有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发出任务书日期任课教师统一时间 完成论文日期 2010年11月10日 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观赏植物病害与防治田间调差报告 采集时间:2010年9月11日 采集地点:青岛农业大学校内 鉴定人:曹琼琼 合作人: 闫强王龙 正文: 缤纷的花,葱郁的树,无不让人惊奇让人欢喜,种类繁多的病害使之失去自然的光彩。了解植物,知道病症、病状,采取措施去防治,方能保持自然盐有的魅力。下面仅介绍几种观赏植物的病害与防治措施。 一、常见植物的病害与虫害 1、当植物受到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性侵染时,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植物组织形态的改变,致使叶、花、果等器官的变色、畸形、腐烂,甚至全株死亡的这种细胞、组织、器官受感染后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即为植物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2、由害虫引起的,园林花木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的危害,严重的虫害可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吸收,使植物的生理状态失调,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也会造成植物局部或全株死亡。 二、常见植物的病状、病症、防治措施 (一)月季白粉病 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 病症:有小白点,出现白色粉层 病状:叶片坏死脱落 防治措施: 1.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侵染源; 2.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 3.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 5.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 (二)紫薇白粉病 嫩叶、嫩梢布满白粉层,有的后期出现小黑点,嫩叶受害后扭曲畸形,叶形变小,嫩梢畸形,生长不良。 病症:白色粉层,后期出现小黑点 病状:叶片畸形,叶片坏死,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 1.一旦发现紫薇白粉病的危害,即要对感病区域做认真的清理,将感病枝修剪掉,并转移他处销毁2. 紫薇花后种熟之季,及时修剪,通风透光,另喷施1至3度石硫合剂,控制越冬菌源,做好紫薇花前预防; 3.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 5.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 6.在紫薇萌动和抽梢期内就须加强防治,喷洒20%三唑酮(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1袋100g,2亩用1袋。但当紫薇进入花芽分化期后使用三唑酮效果不明显,采用50%超微可湿性粉剂退菌特较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