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

待人应守儒家之忠诚;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事业酌用兵家之权变;养心应信释家之超脱;

敬紧径劲切(练功五要素)

内法歌

无气不是功,无功不是拳;朝夕勤可练,内外紧相连;

缓下涌泉,悠升百会,沉入丹田,满归会阴;

人神好清而心忧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遗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大智若愚,大勇若却。

莫用高难当小敌,切记小技消大力;始进百丈不为难,后进一寸谈何易;万种技击各有形,一脉定律总相承;挥拳出手诚先起,切莫击人不顾己;

炼(小释)

死练活练,活练死练。苦行其当行之事,曰炼;熟行其当行之事,曰炼;绝禁其不当之事,曰炼;精进励志而求其必成,曰炼;割绝贪爱而不留余恋,曰炼;禁止恶习全不染坏习,曰炼;

妙语佳言

思想意义上做到最佳效果,环境条件下适应一切事物;

内求洞明固己欲望之根,外学练达应用发展之本;(方家)丰富的常识,纯熟的国语,高贵的气质,优美的风度,高深的学

问,最重要的,要言之有物;

紧了崩,松了空,不紧不慢才出功;

《守洞尘技艺上下两部,道教七部尘技中一支;洞(大脑):神之住所,尘(会阴)精之藏所;》

教而明其法,学而得其道;练功如春起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功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自有所亏;——孙公五调:食眠心身息;

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老子

学教十病九恶

欲要学功夫,先须学做人。学人德诚就,学功有希望,修行练功夫,修心养性命,祛病延年寿,益寿返还童,修德有性命,学习三理论,先要知十病,九恶要分清,十病九恶不抉去,终是大患难;十病:看不破世事,妄想成神仙,本事糊涂病;偶遇高明人,妄想即时明,功法理内含,耐而不琢磨,是个急性病;名利心气重,见财不义生,隔绝为人念,是个滥贪病;自不好学,自不立志,年久不悟,反怨师之过,这是欺心病;见他人学功。聪明日有进益,师家见喜欢,自己不如人,故意搬弄是非,坏人好事,本事嫉妒病;始而练功颇劲足,日久不见得功效,即生退却意,学习练修半途废,自弃病耳;见他人经书通达,自己不知味,反生诽谤心,本事愚拙病;口贪滋味,不甘淡泊,常生烦恼,是口搀病;守些旁门工夫,自负有道,自封大师,半仙之体,即遇功高之人,不听聆教,这是自高自傲病;依自学问识见,略记几宗公案,强猜几句经言,自谓大彻大悟,目空四海再不求人,

本事自满病;九恶:师言不尊,阳奉阴违,多诈多谎,外装老诚内藏鬼谲,只图哄骗真功夫,不思至诚之人,本事奸诈恶;抱人旁门功,自己受伤,不知退悔,又以错传错,陷害他人,本事阴毒恶;以练盘采战术,迷人不义,引人作孽,是冤业恶;借口修造,骗化十方,败坏教学恶;骗人血汗,索人钱财,自己花天酒地,忍心恶;背地诽谤,议论是非,毒口恶;不务本份,哄人供养,伤天恶;自己有过,不听劝勉,不知自改,纵性恶;

快加疾,疾加快,似流星,追风赶月快加疾;

心态为一切的第一要旨,调整是一切的最佳方法;

人物:人用心意可代表,物达太极最为佳;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者:产生的性命,性命(内外之别称,实一;大脑思维五藏六俯之功能称性能;五官四肢等称命运;)性:内称神;命:内言气;运动:运是讲究方法,动是讲究劲道;方法: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认识实践之论;劲道:盘功产生的效果;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按:《孟子》一书关于修身养性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极大。与《论语》相比,《孟子》多形而上之论,风格亦与《论语》迥异。总的来说,《孟子》一书在修身养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深度,有其不朽的价值。考虑到原书的章节结构对于理解该书修身言论之间的关系并无直接帮助,因此这里在编排时将原书的章节结构打乱,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论养心,第二类主要论养心之法,第三类为修身境界等。 (1) 〖尽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存心〗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离娄下》) 〖操存〗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养,无物不长;茍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 (2) 〖反身而诚〗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 〖自求〗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

(完整版)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摘要】儒家理论博大精深,在其所涉及的管理领域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目标,而“修身”作为儒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它进行的是一种由“内圣”到“外王”的自我修炼,突出了“修身”在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现代社会正日渐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但我以为追求至善心性、反求诸己、慎独主敬的儒家修身之道,对于当代人面对安身立命问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修身之道自我管理 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由孟、荀进一步发展、丰富,形成了思想比较丰富的儒家理论学派。其中儒家管理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它是围绕着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对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修身之道进行了提炼、分析、整合,归纳整理出其中对现代人进行自我管理有益的部分。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被后世誉为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关系的“德治主义”大成的《大学》之中,其所阐述的儒家管理以德治为目标,并通过“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两条途径来实现。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治人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治人”中的“人”既包括管理者以外的别人,又包括管理者自身。所以治人首先是修身,即自我管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表明了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修身,修身被儒家看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无从谈起。 (二)儒家管理思想的目标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终极目标。它视家为国之根本,认为家庭道德是国家治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大学》明确规定:“教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使众也”。 (三)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贵和”与“中庸”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和原则是人在实施“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仁爱原则涉及处理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中国人历来以中庸为美德,为人处事讲究不偏不倚,“中庸”思维又称中和、中行、中道,也就是均衡,这种“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渗透到政治文化管理以及

廉洁从政用权自律修身齐家心得体会

廉洁从政用权自律修身齐家 仁怀市二合小学:赵浪本学期开学政治学习,学校组织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准则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三百余字,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简劲”二字。虽然只有短短的8条,但它为全体党员干部设定了纪律“底线”和道德“高线”,既有德法相济的“温度”,更有标本兼治的“力度”。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内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树立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俭戒奢、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作为一名干部,我们要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一、深刻认识遵守廉洁自律准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当前,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形成了严峻挑战。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根源入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和“鞭挞腐败、崇尚廉政”的良好氛围。真正从思想上预防腐败现象、从纪律上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立足于本职工作。要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必须在日常工作中,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改动的东西不动,不该讲的不讲,以真诚的态度,良好的服务为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做自己能做的事。 三、加强自律,坚持廉洁奉公,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实际工作生活中,要进一步认识到党员自身的廉洁自律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要能顶得住歪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正确行使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抗得住诱惑,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特别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时时刻刻都以法规、纪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忠实履行职能。 2016年3月1日

文明修身思想汇报四篇

文明修身思想汇报四篇 文明修身思想汇报篇一:大学生思想汇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伊始,我有幸参加了机电学院第十六期积极分子培训班,听了董嵩斌老师激情洋溢的有关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演讲后,受益非浅。对于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我想来说点自己的体会。 我个人认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是要多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多向前辈们看齐!但这个不是谁能帮谁提高的,关键是看自身的悟性!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你对那地痞流氓说破天,他也不见得能听进去一个字的! 作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我们都有着讲求文明礼貌和崇尚社会良好风尚的优良传统。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点谦让精神和豁达气度,多些社会公德意识。人际交往中坦诚相待,将心比心,不虚不假,言行一至,表里如一,更要充满爱心和奉献精神,心目中有他人,善于考虑他人的需要,善于替别人排忧解难,以助人为乐,当别人遭遇不幸时,及时给予同情和安慰;当别人需要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帮助,才能建立起一种充满关怀、信任、温暖之情的美好关系。 其实,心中愤怒不如休,何需经县又动州,纵然费得千般

计,赢得猫来输掉牛(范仲淹语)。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宽容,多一些忍让,献一点爱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处处美好,处处和谐,我们公民道德修养就会大大提高。 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得做到日三省吾身。首先,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提高道德修养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烦恼是生来具有的。碰到困难要发扬百折不屈的精神,千方百计地解决困难。要忍得住,挺过去。否则,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 提高道德修养还要做到诚信待人。诚实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说假话。承认错误是认识错误的过程,是改正错误的机会。正直诚实的人知道羞耻,能够把握自己。诚者有信,有信用就能得到帮助。否则,假话连篇,不能改过迁善。自欺欺人,不知羞耻。失去信用,得不到帮助。 提高道德修养还是做到宽容待人,与人为善。凡事要大公无私,不要贪图功名。当社会或他人需要帮助时,要义无反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等重要论述。“三严三实”是衡量,是检查党性原则的标尺。通过学习了“三严三实”,并用这面镜子进行了自查,结合我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情况,对自己存在问题进行对照,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 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认真学习“三严三实”之后,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服务基层的村官,应该努力让自己做到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做到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为村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存在问题: 1、对政治思想学习不够重视,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虽然能按时参加,但是平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学习程度还浮在表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业务知识学习不系统,学习存在缺哪补哪。深度不够。。通过学习“三严三实”,让我意识到,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增快,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陌生的东西,这就要求培养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一名踏入管理岗位时间不长来讲,学习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承担起为民服务的责任和水平 2、、工作中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上积极主动性还不够,思路还不够宽阔,对待工作的标准还不够高。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只是根据布置的工作,有时说一步走一步,有时跟不上领导节拍。 3、管理工作中遇事有时产生急躁情绪,管理缺乏艺术性。 二、整改措施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影响,有内因也有外因,但究其根本,还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今后要努力改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一个小时的有益书籍、或看电视新闻、或听广播新闻,把这变成自觉的行为。 2、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开拓创新,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3、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仔细地研究,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地创新实践。如节能降耗,工程成本管理等 4、平时要多和同事交流,要躲倾听的想法和建议,要热情主动地关心他们的大事和小事。

论儒家修身之道的现实意义

儒家修身之道的现实意义 摘要:修身即修养身心,修身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个人的道德修养则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经过几千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很多具有普世功能的思想。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一些关于个人发展的内容,对现代人品德修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修身之道现实意义 儒家所讲求的道德理想是追求至善至美的独立人格。儒家学说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其主要目标是在探究怎样通过砥砺自我而成为“至善”的“圣人”。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至善”,即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如同宋代儒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理想完美地体现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自从孔子首创私学以来,儒家道德理想教育在各式各样的私塾、学院之中一直薪火相传,不绝如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完成对个人独立完美人格的培养,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而儒家树立的完美道德理想则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起着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作用,中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儒家的修身理论关系密切。儒家的一些修身理念,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都是关于儒家如何实现自身道德修养的至理名言,并成为为人处事的规范。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譬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等,都和儒家对修身理论的提倡息息相关。修身,在儒家看来,是人成为“圣人”的起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提高个人自身能力培养,维持家庭和睦乃至实现治国安邦之才的根本。在儒家的文献中,修身理念经常被人提及。其中的最为人所熟知的《大学》所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亦云:“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除去一些具有历史性的表述,儒家的修身理论对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当今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概括而言,青年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锲而不舍的实践精神和爱人助人的合作奉献精神。 首先,儒家的学习观与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的培养。儒家十分推崇勤奋的重要性。孔子常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荀子亦云:“学不可以已”。学习是最基本的开始,也是一个人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的关键。并且,儒家还强调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所以,儒家要求人们要时刻“涵养省察,慎独自律”。孔子尝言:“吾日三省吾身”。《中庸》中亦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清朝扶大厦之将倾的曾国藩,就是其中最好的体现。曾国藩一直秉承天道酬勤的训诫,坚持自律勤奋的学习,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建立了扬名后世的丰功伟业。古代匡衡凿壁偷光坚持读书、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苦读、晋朝囊萤映雪的典故,中国历史上勤奋苦读的故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其中反复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慎独”,也就是要不断地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实践和磨练来达到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的完美人格。在此期间,人们要常常自我反思,时时慎独自律。当代社会浮躁风气极重,人们往往热衷于快而时效性强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格。要实现个人的完美人格,

中庸中的修身思想

《中庸》中的修身思想 按:按照二程、朱熹等人的看法,《中庸》思想代表儒家道德境界中的极高层次,非初学者所易理解。其后所注章数据朱熹《四书集注》。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第一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二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第十四章)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第二十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第二十七章)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第二十九章)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第三十章)

儒家论修身养性

儒家论修身养性 从“修齐治平”说起 涂光社 为人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倡导的生命追求和人生道路。即从自我心性修为做起,推己及人、逐步扩大范围和层级,由家而国,而天下,使所在群体(家、国)直到整个世界的社会关系达于理想境界。 “治齐修平”典出《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其意为,人良好的精神品格素养有可观的社会功用,包括由社会的顶层到基层,以及由基层到顶层(即由天下→国→家→个人,以及由个人→家→国→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努力自我修为。上对下,指道德的表率、垂范,以及教化的实施;由下而上,是由小而大对社会奉献、影响的拓展,层级的一步步提升。 “明明德”,是通过修行使“明德”明于心。“修身”所修者心性也,为一己精神品格向着至上之境提升的努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言这是对所有人期冀和要求,从天子到王侯、家族以及个人,都须在修为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理念和精神风貌。 《礼记·中庸》记云:“子曰:…好学近乎道,力行进乎仁,知耻近乎勇。知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修身也,敬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礼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可知“治天下国家”者的修身至关紧要,能最大限度地为国家人民作贡献。 《论语·宪问》中早有这样的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就是“修身”。此处“修己”显然上针对下的示范而言。并且说,尧和舜在这方面也并非完美无缺! 如今无论是领袖、高官,一般干部、公务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应有足够的思想品性修养。守持信仰、道德底线和理想追求,不也能够在各自层级推动社会关系和谐、风尚向好吗?若这一点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长此以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自我完善确实有望美梦成真。 ()

“修身、勤学、敬业、自律”之我见

“修身、勤学、敬业、自律”之我见 2011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中纪委监察部机关2010年度竞争上岗任职人员集体谈话会上强调“年轻干部要修身、勤学、敬业、自律,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党群办党员民主学习会上,通过认真阅读体会学习材料,我愈发觉得贺国强同志对年青干部提出“修身、勤学、敬业、自律”8字要求,可谓语重心长,寄以厚望。 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终身奋斗和成就事业的动力。只有立志成就大事业,才能为社会做出大贡献,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就是贺国强同志所概括的8个字:修身、勤学、敬业、自律。众所周知,年轻干部是中国当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年轻干部能否修身、勤学、敬业、自律,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前途命运。 历揽党员干部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无一不是在“修身、勤学、敬业、自律”四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年轻干部是中流砥柱,承上启下,承担重大责任,更应具备使命感和责任感。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又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细细品味“修身、勤学、敬业、自律”四点要

求,的确是年轻干部人生和事业的基石,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四点要求,年轻干部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我们要深刻领会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修身、勤学、敬业、自律”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在事业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身的风采,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是要修身。修身对于年轻纪检干部来说,首先是要加强党性锻炼,努力使自己在政治上不断成熟起来。要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要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党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刚正不阿,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加强人格修养,巩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二是要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最宝贵的是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且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所谓“好逸恶劳千金也能吃空,勤劳勇敢双手抵过千金。”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打开幸运之门的钥匙。所以要勤奋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要兼顾全面,广泛学习纪检工作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紧抓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学习,向身边有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言行思想虽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之中,但研究起来博大精深,特别是他的修身之见和德政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学习方法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年的一个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3岁丧父,17岁丧母,幼年家里很穷,没有条件进入官学读书。但他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从15岁确立学习志向开始,就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着名学者,创立了儒学派。 孔子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在学习中,它不仅勤奋读书,而且注意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业进步很快,能够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大约从30岁开始,他在长达40年之久的讲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作了总结和改进,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博学)、思(慎思)、行(笃行)三个大的阶段。这个学——思——行的学习过程,基本上符合人们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个学习阶段,孔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学习原则和方法。 学识占有感性材料,获取感性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孔子主张要“博学”,以便尽可能多地学到一些感性知识。他所说的博学,既指阅读书籍,从书本上得到间接经验知识,也指广泛接触社会,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直接经验知识,他提倡要多读、多闻、多见、多识、多问。多读,就是广泛阅读文化典籍,“博

学于文”,获得书本知识,“闻”和“见”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认为这是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强调要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而且要“视思明,听思聪”,仔细看个明白,听个清楚,绝不可稀里糊涂,含糊不清。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谈闻的有五十七处,谈见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对闻、见的重视。在多读、多闻、多见的同时,孔子还强调要多识即多记,做到“默而识之”,通过记忆把已知的知识随时储存积累起来。否则,如果只学不记,学过就忘,将会前功尽弃,等于白学。在读、闻、见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因此孔子又主张多问。他强调要“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只要别人有一孔之见,一技之长,就要虚心去请教,而且态度一定要谦逊,“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学是思的基础,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提高到理性认识。孔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抓好这个学习环节,做到“博学”,打好基础。否则,“思而不学则殆”,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劳而无功,甚至走上邪路,那是非常危险的。孔子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也同样要求他们刻苦学习。他曾多次赞扬颜渊“好学”,而严厉批评白天睡大觉的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粉刷)也”。他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学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综合、归纳、演绎,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推理,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抓好这个环节,就不可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孔子极其重视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作用,他说:“学而不思则罔,

儒家修身之道简要

儒家修身之道讲解要点: 吾日三省吾身 永不埋怨客观 方尔加教授指出,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是善于自省的民族。对于企业而言,这种由上而下的内省精神更是极为宝贵。他以包头市金荣集团为例:一个小学文化的企业家可以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几年里就开疆扩土所向披靡。最后方教授找到了这位小学文化企业家成功的答案:企业董事长将“客观永远没错,都是我的错”视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金荣集团的企业文化是始终

从自身去寻找答案,永远不抱怨客观。如果所有中国企业家都能拥有这样的基因,都能回归古老中国儒家传统,企业基业常青有望。 饱读诗书之人 并非都具智慧 方教授认为,知识可分为软知识和硬知识。所谓硬知识就是你在书本中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可以用语言文字等描述和表达的,是在未经激发和挖掘之下,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知识。而所谓软知识,是那些只可以意会而很难表达的学问,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去领悟和体会。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是他却打造了一个世界电子王国,成为了一个不老的神话,这正源于他的在成长中积聚了丰富的“软知识”。据说,松下幸之助是一个极为善于观察的人。 纵观很多企业家,并没用拥有很高的学

历,却能一路披荆斩棘,“软知识”功不可没。 “道”隐于毫末 细节决定成败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合抱之树,起于毫末”,方教授指出,成就大事者,定能把每一个细节做得尽善尽美。 吸纳了儒家思想精华的日本是将这种“关注细节”的品质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民族,所以这方小小土地上才有了松下、索尼以及本田等众多世界级的企业。 方教授的结论是,关注细节,不是日本人的特质,它其实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古老基因之一,当中国企业家吸纳儒家精华之时,中国企业的崛起也指日可待。

领导干部在“严以修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领导干部在严以修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及 解决对策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为官者要做到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治国、平天下,进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对于为官者而言,严以修身是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基础,是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根本。习近平同志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他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一、严以修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道德修养不到位。具体表现:认为只要自己的工作完成,在上班期间偶尔办私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在工作中存在不能舍弃自己的小利益,服务于单位的大利益,想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工作中认为只要差不多就行了,上级检查过了就可以了,没有想着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关心热爱来访群众方面不够仔细、耐心,平等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但是,在工作中有时缺乏耐心,帮助他人,与他人谈心、交流、沟通的机会相比之下还是少了一些,下乡执法时候,执法态度有时候不好,不能心平气和的与服务对象沟通。 (二)理论学习不够,能力修养不到位。具体表现:有时候认为自己能力已经够好的了,当上领导了就没必要再学习了,平时学习也抓的不紧,认为管好干部就可以了;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研究专业少,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节,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思想和工作存在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远,导致工作中忽略细节问题,错误的认为只要工作干好,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作风修养不到位。具体表现: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认为都是给一般干部用的,以找领导汇报工作、下乡、开会等为由,不做早操,上班迟到,下班早退,满足得过且过,不找事,不惹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干事创业激情;有些工作自己本来可以干,认为自己干丢人,交给干部去干;值班的时候以有工作要干为借口,有时候不来,认为只要干部在那就可以了,自己没必要去。 (四)党性修养不够,对党性观念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淡薄。有的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淡漠,缺乏使命感,由于对上级精神领会不到位,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决策打折扣,常常以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为本位;调研或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走马观花,就调研而调研,没有把业务工作与基层站所工作有机结合,调研内容比较空乏;有的对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认识不够高,对群众服务不到位,对群众利益看的不重;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党员学习没必要抓的很紧,只重视业务工作,对党建业务不重视,甚至觉得没必要,只要干好业务工作就可以了。 (五)对当前社会局势认识不够清楚,政治敏锐性不够强。具体表现:有的领导干部遇到问题就逃避,不能主动站出来解决问题,有的汉族领导干部由于对**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足,在面对宗教事务管理方面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候总是抱着旁观的心态,在敏感节点;有的领导干部对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观念模糊、对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话语等错误言行不教育、不说服、不纠正、随声附和。同时由于政策水平低、认识不全面,遇到这种现象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对个别干部民族情绪比较强的问题不够重视,甚至个别领导强调本民族的利益,

修身自律

修身自律,知勤守廉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对于其在政治上的功过各家众说纷纭、毁誉参半,然其与家人通信辑录而成的《曾国藩家书》却历来被推崇甚高。纵览《曾国藩家书》,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代权臣深厚的学识和严格的自我修养,其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追求让人折服,难怪伟人毛主席在青年时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亦把曾国藩奉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把他的文集放在案旁,终生拜读不辍。尽管曾国藩身处在封建社会,他的思想还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仍能提炼出今天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克己修身,自律自省 曾国藩是一个对自我要求极高的人,一言一行严加修饬,观念信条知行合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清末官场的真实写照,而曾国藩身逢残败末世,位居一品,却能在腐败丑恶的官场中保持清正廉洁,殊为不易。曾国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修身艺术,而他的修身智慧并非与身俱来,是在艰苦发奋与悟道省思中习得的。在一封信中他将自己每天必须做的功课一一列出,其中有每日必须用正楷写日记一篇,写随想一片;每日读经典书籍十页并圈点;每日必须静坐一会,规整心绪,体验“至静而刚”的过程;要求自己戒掉吸水烟的毛病,尊寻父亲所要求的节劳、节欲、节饮食的教训,按照古人的教训,提倡:“戒贪、戒色、戒欲”的礼教。他每天记日记,对自我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些要求没有成为一纸空谈,曾国藩用行动来提升自己。不说空话,知一句便行一句;不仅要常常行之,还要事事行之,办事“宜就所当所务者次第施行,做一件算一件,行一步算一步”。曾国藩一生各方面的成就,都体现了力行。他还坚持反躬内求,注重内外兼修,知行结合。正如其所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而修心才为修身之根本!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说的既是对自己的提醒和警戒,更是对其家人子弟的提醒和警戒,并且一生有言必行,做到了以身作则。这样的克己自律对今天我们公务员来说也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曾国藩坚持个人的努力奋发,注重反思,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弃目标,这样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理念启示我们对待生活和工作要时刻努力,不可松懈。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还要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和目的,摆正心态、加强自我设限、严于律己,才能正确对待与运用权力。注重在思想上躬身自省,在工作中躬行践履,加强党性修养,守得住清贫,扛得住诱惑,自觉修炼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的思想品格。明白工作要求我们还要从现实中去遵从它,

论语中的修身思想

《論語》中的修身思想 按:《论语》中的修身言论,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显得异常平实;与《中庸》相比,很少有高深玄远之论;与《孟子》相比,则很少关于心灵的直接反省,而多论及品格德行。如果说《大学》、《中庸》都是综论性质的修身之作,那么《论语》则是随感而发式的人生箴言。由于该内容多接近日常生活,对初学者易于理解,因此我们将《论语》放在最前面。下面摘录《论语》有关修身的部分言论并按原书顺序排列。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学而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学而第一》)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学而第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学而第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学而第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学而第一》)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学而第一》)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第二》)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第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为政第二》)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领导干部面言,严以律己是立身之本,更是为政之基。要时刻绷紧严以律己这根弦,就要做到敬畏、敬业、敬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思想上严以律己,做到敬畏。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里所谓的?怕?,就是敬畏。敬畏党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敬畏群众就要强化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敬畏道德就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规范日常行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 工作上严以律己,做到敬业。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朝秦暮楚,不得陇望蜀,不得过且过。要勤勉敬业,脚踏实地、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敢于担当,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善于应对复杂严

峻局面,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不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 生活上严以律己,做到敬独。敬独的意思就是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在独处一室、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和时刻检点自己,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要慎微,从小事严起,从细微做起。要切实管好每个小节,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要慎始,把好第一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开始就要慎重小心,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始终保持警钟长鸣,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坚守道德底线,严守党纪国法红线,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慎情,防止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为情所误。要正确对待亲情,教育引导亲属和亲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正确对待友情,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和朋友圈,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小团伙?。 ?严以律己?的本质属性实际上是如何看待欲望的根本问题。一是要保持定力。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在职务升迁上要有感恩心,在待遇反差上要有平常心,在名利得失上要有进取心,不盲目攀比,不左顾右盼,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守得住清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 一.儒家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 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二.浅谈儒家文化对人修养的关系 孔子提出了“以德配天”,要遵循仁、义、礼、智、信及“克己复礼”等道德原则, 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容的、安定的、和 谐的社会秩序,倡导人们修成君子以至成贤成圣。孔子还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德治与仁政也是以个人修养为前提的,立德和修身是摆在第一位的。修身 是方式,立德是目的。立德修身是进行道德修养、完善人品操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孟子 提出了内向修养理论,而不是向外找,要坚守自己的良知、本心,做人做事讲原则、讲正气,就能做到“充实而有光辉”,感化别人一道行善,以达到至善的境界。在物欲横流的 社会中,有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君子每天都要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动念是否符 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因此,先贤们认为 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迷失的善良本性。每个人都有善恶两种因素,抑恶扬善就 要严以律己,绝不能随波逐流。通过教化,善性是完全可以回归的。君子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唤醒人们找回良知本性,使他们回到正道上来。立德修身的要求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谦虚忍让,因此,要倡导多读圣贤书,修去个人私欲和一切不正的因素。儒家 修持身心所体现的更高人生价值,目的是兼济天下,经国治世,造福于民。历史上的贤德 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范。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圣人,他们都是 经过严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他们的道德践行又建树了“博施于民而济众”的 功业。使民风淳厚,是人心向善的结果。 三.儒家文化对人修养的意义。 1.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 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 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 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 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 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2.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这就叫作仁礼一体。人类 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