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义

第一章鸦片战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土地兼并严重

2、人口增长,流民问题严重

3、官场腐败,因循疲玩,胥吏幕友蠹政害民

4、财政陷入困境,白银外流,钱贱银贵

5、八旗绿营装备落后,军队腐败

西方人眼中的大清盛世

18 世纪来华的英国人曾比较中西,目测心算,推断当日中国

的“国家收入”是“英国总收入的四倍,法国瓦解前总收入的三倍”。而以文化品论,则1750 年间“中国一地所出版的书籍就比中国以外整个世界的总量为多”。这种量比,从一个侧面写照了中国盛世国力和盛世的恢宏。

2、流民与内乱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

清代人口西迁经历了两百年的漫长历史,东南地区人民相继迁入川滇黔桂等西南地区,在开发当地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历史后果,如客土之争、苗汉之争,人口压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封建社会激烈动荡,于是乾嘉苗民起义、白莲教

起义、以客家人为主的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没有安居乐业的桂滇黔三省移民成为不安定的社会力量,在异乡找到生活空间的移民,也成了重建秩序的社会力量。

3、吏治问题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诚然不少清廷官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但仍有不少难以为继者,杨国强《百年嬗蜕》则描绘了一幅“士人困窘图”。其中既有穷困潦倒的士人“白首为功名”,也有“学而优则仕”的官员入不敷出,惨淡经营,更骇人听闻者是作为吏治中的一种病象,亏空和赔累被视作官界常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一幅“商人富贵图”,清朝的盐商富可敌国,一些行商的家产就足以打一场鸦片战争。在“天下大势偏重于商”面前,功名社会之尊有时而穷。吏治问题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贪污问题

(1)整个官场趋利如鹜

(2)从来所未有之奇冤——李毓昌案

(3)捐纳卖官

(4)陕西粮道张集馨的迎来送往

(5)廉俸微薄,陋规丰厚。

★因循疲玩——行政效率问题

★胥吏幕友的蠹政害民

★非贪污无以自存——官员贪污的财政制度根源。

1、各级财政留存总额偏少,常规政务没有合法经费来源

2、州县所承担的官差、兵差、皇差等各种临时性差役,同样没有合法经费来源

3、各级上司每年还向州县索取固定摊派

4、物价上涨例价不敷导致地方办公拮据

5、地方突发事件的不合理捐摊

因循疲玩——行政效率问题

乾纲独断,经世抱负成为目无君上

庸臣鄙夫充斥朝廷,磕头宰相升官有术。

清帝“勤政”,朝臣晏起旷职

军机处懈沓成风,科道废职

地方吏治废弛,积压控案,规避讳盗清廷屡兴文字狱,打压士大夫的经世抱负

★且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而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乾隆帝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

——《清高宗实录》

★中国封建社会自来有治人无治法,“因一弊即立一法,而

法卒不能周,立一法又生一弊,而弊终莫能除。且法愈密,则规避愈多,则废弛愈甚。”

《清史列传》卷六十三《袁昶传》

“承平日久,文墨吏用事,大小相制,中外相维系,习为谨葸(xǐ,畏惧),雷同相依,文法繁密,朱出墨入,百官救过不暇,吏胥又因缘为奸。议者谓治民之官少,而治官之官太多,防弊之意多,而同心协谋以致富强之臣转少。用文吏则铨部核其资劳,拔将弁则兵部司其准驳,理财则度支扼其吭(háng)喉,举天下文武豪杰之精神才力消磨于文法之中。于是相率为乡愿,呴呴(xu)蹈规矩,谨守三尺法曰:吾循资望得升擢,不求有功,第求无过。而天下之人才靡矣,求将才边才稀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直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

求俱压焉者,鲜矣。

磕头宰相

曹振镛历事三朝,死后谥为“文正”,而究其“政绩”,正如《清史稿》所言:“凡为学政者三,典乡会试者各四。衡文惟遵功令,不取淹博才华之士。殿廷御试,必预校阅,严于疵累忌讳,遂成风气。凡纂修会典、两朝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皆为总裁。驾谒诸陵及秋狝木兰,每命留京办事。临雍视学,命充直讲。恩眷之隆,时无与比。数请停罢不急工程,撙节糜费。”

《一剪梅》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要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远方通,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身后便无穷,不谥文恭,便谥文忠。

★胥吏幕友的蠹政害民

胥吏的构成。胥吏是清代各级政府机构中的低级办事人员,不过是“供书写而备差遣”而已,他们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书吏,主管各衙门的文书、册籍、账目等,其二是各衙门为主官驱使、勾摄公事的外班人员,如三班衙役、禁卒、仵作、弓兵、门子、库子等人。

胥吏的作用

清代官僚制度的主要弊端在于例案日繁,而官不习事,官不久任,治官之官多,治事之官少,这就使官僚政治对官员专业素养和行政效率的要求无法实现。胥吏缮行文移,简校簿书,熟悉官场典则与各项政务则例,无论是中央各部还是地方衙门,胥吏撰稿行文、办理刑狱、经管钱粮,而主官不过随同画诺而已。事实上胥吏成为各级官府政务运作的真正承担者。

胥吏的身份地位

清代吏胥群体的人数

朝廷对胥吏任职的限制防范

胥吏的危害

京师部院胥吏舞弊

地方衙门胥吏幕友交相为害

(幕友的身份地位)

(侵盗钱粮,勒索控案)

4、财政陷入困境

“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政策将田赋征收定额化,使国家财政收入难以大幅增长。

“国家出入有经,用度有制”的收支原则,使国家每年正常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对固定。

僵化的国家财政制度使清廷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低下,若出

现巨额经制外开支,只能靠岁余积累和推广捐例解决。嘉道时期财政困窘原因

军费、河费日益膨胀,天灾发帑赈济增多

乾隆朝多次蠲免地丁钱漕

地方拖欠户部钱粮

道光中期以后鸦片输入激增,白银外流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与清政府的闭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篇 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 的贫困化; 3.西方列强的侵略; 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 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 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 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课件版本】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稿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修订说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宣部理论局的相关要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于2013年1月启动2013年教材修订工作。期间,3月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同志在广州听取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随后3天即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在全组范围逐条研究。9日,中宣部理论局对教材修订提出4条指导意见。10日,教材编写组向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报送修订意见,同时开始具体修订工作。4月10日,教材修订初稿完成并开始在全组征求意见;1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在京召开全组会议,审议全部修订稿;17-20日,对修订稿(送审稿)作进一步修改。4月下旬,完成并上报(送审稿)。 5月-7月,进行送审期间的10余次修改和完善,7月28日,修订工作全部完成。8月中旬,教材正式出版。 现将具体修订内容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开篇的话) 2.增写: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中编第四章第二节) 增写: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下编第九章第一节) 3.增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的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下编综述)4.增写: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按照十八大的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 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二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 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 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 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 国。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 裕。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年月真题与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年月真题与答案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B)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C)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B)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6.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B)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C)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8.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 A.江南制造总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湖北枪炮厂 10.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A)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1.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D)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12.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A) 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1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C)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14.《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C)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陈望道 D.毛泽东 15.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C)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年8月)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进行“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之一。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改善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此,有必要制订实践课教学大纲,以规范“纲要”课的实践教学。 根据国家对“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的实践教学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学习、锻炼成长的责任感,以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要求 1. “纲要”课教师是“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要依据国家对“纲要”课教学目的的规定,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实践教学。 2.“纲要”课的专兼职教师都应对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应计算此项教学指导活动的工作量并纳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 3. 学习“纲要”课的学生,必须参加该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参加该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应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4.考核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成绩,应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主要以学生参与程度、实际表现为依据,结果考核主要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By:●潘赫??? 单选题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 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的实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 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盛世危言》5.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经济技术的落后C.社会制度的腐败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四洲志》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D) A.富国强兵B.均贫富、等贵贱C.维新变法D.中体西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A) A.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工人运动 4.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C) A.民用工业B.新式学堂C.军用工业D.新式农场 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B) 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议会民主制 6.提出“三纲四维之道不可变",ldquo;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的主张是nbsp; (B)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中国国民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五五宪草》C.《中华民国约法》D.《变法通议》 3.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D)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B) A.要不要向西方学习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 5.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C) 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创立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 9 1 9—1 9 4 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919—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2.1919—1949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旧占优势的是(C)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封建经济D.官僚资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复习资料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超级强悍) 第一章 一、选择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2、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5、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的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6、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7、世界历史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9、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望夏条约。 10、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英法联军。 11、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日本。 12、从中国攫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最大的国家是俄国。 1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 14、首先规定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 15、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总理衙门。 16、英国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17、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18、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资本 输出。 1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1、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22、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为帝国主义制造侵 略有理 的舆论。 2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 2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7、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致远号。 28、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冯子材。 29、中法战争期间,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刘铭传。 30、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3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 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20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2015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马关条约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及所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轮船在上述各地搭客载货;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个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合法化,并使日本国力大增。 2、辛酉政变 1861年11月,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被清除,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掌控政权。奕?等人因为由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列强进行交涉并签订《北京条约》而受到外国侵略者的赏识,从此清政府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3、黄祸论 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甚至亲自构思了一幅《黄祸图》,西方还出现了一批关于“黄祸论”的文章和专著。有的黄祸论鼓吹者说:“一旦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他们宣扬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有理。 4、领事裁判权 历史上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在亚非国家的领事按照本国法律对本国侨民实行司法 管辖的特权。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以亚非国家的法律制度劣于或异于他们的制度为由强迫亚非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将领事裁判权强加于许多亚非国家。从资本—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看,英美两国曾分别于1843年和1844年通过中英《虎门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领事裁判权在世界范围内不复存在。 5、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从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牢笼,改变盲目排外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社会阶级:战前中国社会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战后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占支配地位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革命任务:战前革命任务为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同民族主义革命。 2.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①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②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④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2)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4.如何理解历史赋予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中国近代史演讲文本

中国近代史 ——浅谈太平天国 简述: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结束... 这便是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太平天国。然而,真实中的太平天国具体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回时光的隧道,走进更为真实的“太平天国”。 “天国百姓必须“人无私财”,诸王居所犹如“神仙洞窟” 洪秀全起事后,曾宣称,“天父上帝人人共”“普天之下皆兄弟”。范文澜等人据此判断,认为太平天国在体制上实现了“政治平等”。而事实上,天国之等级森严,较之清廷,犹有过之。 天国定都南京后,从天王到两司马(领兵25人的小头目),划为16级,对袍服靴帽的材料、颜色,乃至头巾的尺寸,都做了严格规定。士兵和百姓不仅只能穿短衣衫,且要“女子去裙男去帽”。

与政治地位不平等相匹配的,是经济待遇上的天差地别。天国起事之初,萧朝贵就借“天兄下凡”说:“有银钱须要看得破, 不可分尔我。”随即规定禁止私藏金银,违者斩首。然而“人无私财”的“平等”仅限于士兵、百姓。 天国诸王一面收缴百姓家中金银,一面用来大建府邸。天王府在原两江总督府的基础上扩建,“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东王府“穷极工巧,以耀同俦”;李鸿章曾惊叹忠王府“真如神仙洞窟”。王府中“碗筷皆以金,筷长近尺,沐盆亦以金”、“净桶夜壶具以金造”,圣库成为诸王的“小金库”。 诸王锦衣玉食尚不满足,还不遗余力聚敛财富。太平军领袖受贿对受贿习以为常,“伪王、伪尊官有喜庆事, 群下醵金争献礼物。”李秀成占领苏州后,“将现款一百五十万元及无量数之宝物尽入私囊”。 人人想要特权,洪秀全大封2700多个“王” 封王既能获得如此多的利益,当然人人都想过一回“王爷瘾”。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一度宣称“永不封王”。但在将族弟洪仁玕封为“干王”后,洪秀全也只好将陈玉成等有功大将一一封王。为了平衡内外权力,洪秀全又陆续加封了一批兄弟、子侄、女婿为王。依规定,凡授王者,“无不建府,皆并数家大宅而营造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Microsof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封建社会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a.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在领土、关税、贸易、司法等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主权不再完整。) b.在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与城乡商品交换得到发展。 (2)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中国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中的一些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中国开始有部分商人、手工业者投资办厂,中国出现了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新经济。 看法:虽然促进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在一定程度有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是人民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2. 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西方列强入侵使广大的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剥削了中国的利益,破坏了中国的历史文物,但客观上有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打破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经济融于世界之中(被迫融入),这有利于新经济的衍生与发展。

3.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指导思想,评价等) a.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 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b.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c.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评价: (1).洋务使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在器物层面上接受外来文明总比固步自封要进步,应该充分肯定它的积极作用。 (2).洋务运动的第一目的是练兵利器镇、压人民,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是一场反动运动,应该全盘否定。 (3).洋务运动是一场不涉及政治体制的变革,不可能达到自强的目的。中国真正要自强,不能走洋务运动的老路,但洋务运动毕竟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他有消极影响的同时也有积极的作用。 4.戊戌变法以及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民族资产阶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 ②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整理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是什么 19世纪初,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占领了亚洲大多国家后,英国将侵略矛头转向了中国。受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英国在对华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通过大量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这种贸易逆差的手段。又因为连续两次经济危机,英国急需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6月,英军侵华舰队封锁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鸦片战争的危害 A、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 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 ○3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 A、性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 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矛盾:使中国的社会矛盾由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变成了中华 民族对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历史任务:之前的任务是农民推翻封建地主的压迫;后来的 历史任务变成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 人民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

○1控制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5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3、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主观方面:○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上的失误 ○3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给太平天国 起义带来了危害 客观方面:○4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极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