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渤海国三灵坟

渤海国三灵坟

渤海国三灵坟
渤海国三灵坟

渤海国三灵坟

加入时间:2008年5月29日点击:573 次

公布年代:2006年

时代:唐代渤海国

位置:黑龙江省宁安市三灵乡三星村

概况:三灵坟是唐代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时期建造的王陵墓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三灵乡,陵区北倚岗地,墓南约500米有牡丹江自西向东流过,江南是平坦开阔的东京城盆地,东南2公里的牡丹江中有渤海古桥址,隔江4公里为渤海上京龙泉府故城。

整个陵园区占地面积为26800平方米。南北200米,东西134米,经初步测定,陵园区内有五座墓葬。

三灵坟1号墓位于陵区的北部中部,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大型石室墓,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整个墓平面呈“甲”字形。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米,东西宽2.19米,高1.8—2米。室内棺床尚存,墓室四壁用雕凿规整的玄武岩条石砌筑,其上用石板筑成叠涩穹隆顶,并由大块玄武岩封盖。

甬道,长4米,北接墓室,两端与宽1.46米的双扇墓门相通,甬道东,西两侧堆石约呈拱券状,南与墓道相接处有四级石质台阶。

墓上东南,东北,西北角存三块玄武岩柱础石,与渤海上京城内发现的覆盆状础石完全相同。墓地周围有较多的残砖碎瓦,证明墓上原应有祠堂或享堂之类的陵园建筑。

1988年,宁安市文物管理所在对三灵坟周围埋设文物保护铁护栅栏的施工中,在墓室南侧发现一尊渤海时期的豆绿色石狮,是年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1号墓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大型建筑石饰件,壁画残块,文字瓦、墓主残骸,并在墓道底部清理出石砌雕凿棺床,整块玄武岩雕凿的踏道及石户枢等墓门构件。

1989年秋,继续对其周围的园墙遗存进行了探查试掘,查明在三灵坟周围园墙的准确位置,园区分南北二区,园门南开,西临其它石墙园区。这次发掘工作,不仅确认了石墙的范围,更重要的是三陵坟正南,园区以外的农田之中,发现了“神道”的遗迹,略显凸起的神道,为人工夯筑,直接与三陵以东江段的渤海时期桥址相通。

2号墓位于1号墓的东偏北约30米。1991年9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2号墓进行清理发掘,至此,一座未经扰动耐坏的渤海王陵内大型陪葬石室壁画墓被发现。

整座墓室建在地下,墓室上部用一层白灰封护,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向朝南,墓葬由雕凿整齐的玄武岩石块砌就,墓顶由大块的玄武岩封盖,甬道开在墓室南壁中部,墓室上部为抹角叠涩藻井,墓室内摆放着十余具骨骼,为多人合葬,所出骨骼既有成年人的,也有儿童的。

墓室和甬道的壁面,顶部,底部都抹有较厚的白灰层,在墓室四壁,顶部及甬道两侧的白灰层上面都绘有精美的壁画。

壁画内容可分为花卉和人物两类,墓室上部抹角叠涩部分的壁画全部为花卉,基本为二方连续的困花,图案美观,色泽艳丽。墓室四壁与甬道两侧为人物形象,多已剥落,但人物的姿态与服饰仍依稀可辩,墓室四壁人物多为女性,面部丰腴,颇具唐风,甬道南端东西两壁的人物为武士形象,造型生动、传神。

照片:

三灵1号墓

三灵坟1号墓墓道

三灵1号墓出土石狮

三灵2号墓北陵

渤海国王陵区2号墓墓室

三灵2号墓壁画

4号墓出土三彩薰香炉

丹东概况导游词

丹东概况导游词 丹东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到丹东的游客的人数有增无减。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丹东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 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1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行政区划面积万平方公里,现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6个民族,总人口243万。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下辖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振兴、元宝、振安三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xx年,被列入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 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 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公路交通距省会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与这两座北方中心城市构成鼎足之势。 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丹东已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运

输。 在辽宁加快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中,丹东作为辽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格局中重要一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丹东新区开发与建设将使丹东由“江城”成为“港城”,为国内外客商投资丹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品位的理想空间。 丹东依山、临江、面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齐全且各有特色,拥有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是全国“市民最满意城市”20强之一,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辽宁省园林城市。 丹东海岸线长126公里,滩涂面积328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港口、造船、旅游、发电和水产养殖业等产业的良好条件。丹东地热丰富,现有地热天然露点17处,是东北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2 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其中市区面积563平方公里,人

渤海国具体区划

[键入文字] 渤海国具体区划 渤海全盛时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各地方行政体制一般是府辖数州,州辖数县,在重要的府治处又有“京”的建制。 五京制渊源于我国古代五行思想。我国的五京制始于唐朝。唐在757 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已有五京的名号,即凤翔西京,洛阳为东京,成都为南京,太原为北京,长安为上京。唐在实行五京制以后的第五年,大钦茂就被册封为国王,大钦茂很快地把五京制学了过来。大钦茂之世虽然有五京制,但还没有统一厘定州县。州县的确定到大仁秀时才应该说完善。 五京十五府一百三十县具体区划建置如下: --上京龙泉府府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府辖龙、湖、渤三州。龙州与府在同一址,下辖八县:永宁、丰水、扶罗、长平、富利、佐慕、肃慎、永平。湖州在忽汗海(今镜泊湖)附近。渤州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南城子。 --中京顕徳府府址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下辖卢、显、铁、汤、荣、兴六州。显州与府在同一址,下辖五个县。卢州,以产稻闻名,当在海兰江流域,下辖五县。铁州在京西南六十里,下辖四个县。汤州在京西北百里,下辖五个县。荣州在京东北一百五十里,下辖三个县。兴州在京西南三百里,下辖三个县。 上京到中京的陆路交通,自今渤海镇出发,溯马莲河南下,越过哈尔巴岭进入嘎呀河的狭长谷地,大体上沿现在的铁路或公路,经过春阳乡阳光村小城子、天桥岭一线,至大兴沟乡庙岭村南十里的渤海古城址及百草沟等地,南过依兰沟,到今延吉市北郊;又越过布尔哈通河,经龙井镇 镇,直抵中京所在的今和龙县西古城。 --东京龙原府亦称栅城府,府址在今吉林省珲春境内之八连城址。府辖庆、盐、穆、贺四州。庆州与府在同一址。下辖六个县。盐州在今波谢特湾克拉斯基诺南 1

转 我的家乡五常

转我的家乡五常 五常市位于哈尔滨市南部,亦黑龙江省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距哈尔滨国际空港150公里,哈尔滨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 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202国道贯穿全境,是黑龙江省南下图们江的途经城市。地貌特征是"属山区和平原区",面积7,512平方公里,人口104万多人。 五常市行政区划情况:全市设24个乡镇(11个镇、13个乡)。其中,五常镇辖 10个社区、9个行政村。拉林镇辖4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山河镇辖5 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山河镇辖5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小山子镇辖10个行政村。杜家镇辖12个行政村。向阳镇辖17个行政村。冲河镇辖 11个行政村。背荫河镇7个行政村。安家镇辖11个行政村。沙河子镇辖13个 行政村。牛家满族镇辖15个行政村。龙凤山乡辖18个行政村。志广乡辖9个 行政村。民意乡辖8个行政村。卫国乡辖6个行政村。二河乡辖7个行政村。 常堡乡辖7个行政村。八家子乡辖13个行政村。兴隆乡辖13个行政村。兴盛 乡辖8个行政村。长山乡辖15个行政村。民乐朝鲜族乡辖6个行政村。营城子满族乡辖7个行政村。红旗满族乡辖12个行政村。一个省级工业园区(牛家工 业园区)。五常市于1855年放荒垦地,于欢喜岭设五个甲社,始称五常。1869年,派旗官"协领"设衙于五常堡;1882年设五常厅,1909年设"五常府"。1913年设县。1993年设市。自然环境:五常市是一个半山区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张广才岭支脉蜿蜒东南,山峦重叠,有老爷岭、老 鹰沟南山等山峰。西北部为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是本市主要农业区。主要河 流有拉林河、牤牛河。水源充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年平均 气温3.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大约为-19.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2.4℃。年降水量625mm。无霜期124天。日照2,576小时。经济状况:五常 市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利于农业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高梁、谷子、小麦等,是黑龙江省主要水稻产区之一,主要经济 作物有甜菜、大麻、烤烟等。林、牧、副、渔资源丰富。山区有元皮、貂、猞 猁和人参、鹿茸、平贝、五味子、蘑菇、木耳、榛子等山产品。五常市工业发 展很快,现在已拥有制药、纺织、农机具修造、化肥、橡胶、印刷、酿酒、水泥、塑料、类肥、防火门等企业。乡镇工业也迅速兴起,柳编制品、山菜、山 果加工品畅销国内外。五常市交通发达,除拉滨铁路纵贯全镜外,有多公路干

渤海国经济

渤海国经济 关键词:渤海国经济唐朝发展 摘要:渤海国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的经济对中原王朝进行模仿,也进行自己创造,使渤海国经济有着长足发展,渤海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借鉴中,逐渐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经济。 正文: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靺鞨族,主要建国者有粟末靺鞨、自山靺鞨.高句丽遗族。靺鞨是满族的祖先,它很旱就出现在祖国的历史舞台上。商周时它被称为肃慎,汉魏时称为绝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改称为靺鞨。它活动的地区,主要是东北的自山(长自山)、黑水(黑龙江)地带。渤海国的建立和存在,使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台阶。这是因为,渤海自建国后的二百多年期间,大的战事只有几次,社会还是相对稳定的,加之渤海人勤于向周边民族交往和学习,特别是愿意与中原地区交往和学习,使渤海的经济发展基本驶在良性运行的轨道。当然,与中原先进地区比较,渤海国的经济水平还明显落后,但可喜的是,渤海仅立国二百年,就以比较大的速度缩短了同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使渤海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 渤海和中原王朝有密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尤其是唐朝在统一东北地区时,设府州县进行管辖,唐在营州设营州上都督府,下辖五个羁摩都督府,有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室韦都护府、靺鞨都督府。贞观14年,唐在黑龙江下游设立黑水州,唐玄宗开元10年(722年)在鸟苏里江的勃利,设勃利州,以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为刺史。开元14年,在黑水靺鞨的最人部落中,设立了黑水州都督府,以酋长为刺史,赐姓李氏,隶属于幽州人都督府。可见唐朝与渤海国的关系非常密切,然渤海国不仅在政治上模仿中原王朝,经济上也如此。并加以发展。 一.渤海国的农业 渤海地区使用铁器的历史由来已久,无论是辽东地区,还是高丽故地,早在渤海建国前就已将铁器用于农业;就连相对落后的率宾水流域和今三江平原一带也已进入了早期铁器代,如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的团结遗址中就出土了战国式的铁镰。此外,各地的渤海遗址中还发现了铁镰、铁铲、铁锸、铁锹等等在内的其它农具。这都表明,渤海时期的铁农具不但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改进,而且种类和数量也有了新的增加,可见当时渤海国也开始使用铁器。铁器的广泛使用对当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确有较大的提高。 为适应其人口激增及发展农业的需要,尤其是中京、上京等地的大面积开垦水田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地推广畜耕显在情理之中。另,前面提到的以大铁铧为代表的大型复合农具,也非有畜力的牵引不行。而滨海地区各地的渤海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的家畜骨头中,牛骨所占的比例,也提供了这方面的重要线索。说明了当时已经使用畜力。 此外,渤海国在农作物的种植上也进行优良品种的培育。渤海人不仅有可能准确地掌握农时节令,适时地起垅播种和夏锄、秋收,从而保证了粮食产量的提高;而且在农事和园艺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试验,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在培育优良品种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卢城之稻”、“丸都之李”、“乐游之梨”等都是渤海国人民所培育的新品种。不仅如此,渤海国所种植的作物也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在“五谷”的范围内,“麻,水稻,大豆,养蚕缫丝,

靺鞨族和渤海国

靺鞨族和渤海国 靺鞨是后来满族的祖先。这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商周时称肃慎、汉魏称挹楼、北朝称勿吉。隋唐时改称靺鞨。其活动范围主要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地带。隋唐之际,在靺鞨各部中,居于南部的粟末靺鞨和居于北部的黑水靺鞨成为势力最强的两大部落。粟末靺鞨比较先进。武周圣历元年( 698 ),其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政权,自立为震国王。(振)玄宗开元元年( 713 ),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之地为忽汗州,令大祚荣兼都督。从此,这个政权就以渤海为号。开元十四年( 926 ),唐朝正式名之曰:“渤海国”,晋封渤海郡王为渤海国王。渤海国最盛时,南至朝鲜半岛的北部,东抵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境内有 5 京, 15 府、 62 州。渤海国和唐朝的关系较好,其国王世代向唐朝请封号,并频繁派使臣到长安朝贡(玄宗一朝就派使 29 次),其贵族子弟多送往长安学习。他们使用汉字,其各项制度也多仿唐朝。其制度“大抵宪象中国”,称“海东盛国”。有三省(宣诏、中台、政堂),六部(曰忠、仁、义、礼、智、信)。 黑水靺鞨与唐朝的关系也较密切。开元 13 年( 725 年),唐朝在其地置黑水军。次年,又在其最大部落设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等官。唐政府另派长史对黑水各部进行监领。 总之,唐朝在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机构,使那里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 926 年,立国 200 多年的渤海国被契丹所灭,此后黑水靺鞨也成为契丹的附属。 从本节所讲内容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唐朝统治者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羁縻州政策的推行,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巩固。

漫谈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的由来

漫谈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的由来除非疆域特别狭小,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将领土划分成有层次的区域,这一过程叫作行政区划,这些区域称为行政区域,简称为行政区或政区。 政区由国家立法所创置或撤废,具有可变性的特点,另外政区还有承继性、延续性的特点,中国政区的现状是历史上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1[1]。 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三级。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下面按照“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庆回归,爱我祖国好河山。”的记忆口诀,分别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的由来简单介绍如下: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108°47′~114°15′E,24°39′~ 30°08′N之间;面积21万Km2。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分二郡,汉属荆州。唐分归两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称湖南。宋为两路,元、明设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省境,故简称湘。省会长沙。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地处108°21′~116°07′E,29°05′~ 33°20′N之间;面积18.6万Km2。 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之地。秦统一后,楚地为避秦始皇父亲名“子楚”讳,遂以荆山之“荆”改称之。后湖北多称荆,有时合称荆楚。汉属荆州。北宋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因地处洞庭湖以北,始称湖北。元代属湖广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间,改为湖北省,沿袭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省会武汉。 广东省位于华南地区东部;地处108°13′~119°59′E,3°28′~ 25°31′N之间;面积18万多Km2。 战国时为百越地,秦属南海、象两郡,汉属交州,唐为岭南道。宋置广南东路和西路,从简称中得广东政区名。元属江西行省,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设广东省。因古时为南越地(越又作粤),故简称粤。省会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地处104°29′~112°13′E, 20°54′~26°23′N之间;面积23.6万Km2。 战国为百越地,秦分属桂林、象两郡,汉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分广南西路、东路,由简称得广西政区名。元属湖广行省,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初为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首府南宁。 河南省位于古时传说中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称“中州”、“中原”;地处110°22′~116°38′E, 31°23′~36°22′N之间;面积16.7万Km2。 夏、商时期即以此为生息地。战国为东周、韩、魏地,秦设河南县,汉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黄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创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简称豫。省会郑州。 河北省位于北京周边;地处113°04′~119°53′E,36°01′~42°37′N 之间;面积18.77万Km2。 古时为中国传说中的九州之一。春秋战国时,北部属燕国,南部属晋国,故有“燕赵”之称。秦时设多郡。汉设幽冀二州。三国归魏辖。晋仍设二州。唐为河北道,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宋为东、西路。元为中书省所辖。明改北直隶省。清称直隶省。1928年始称河北省。因汉设幽冀二州,故简称为冀。省会石家庄。 山东省位于渤海和黄海之滨;地处114°36′~112°43′E,34°25′~38°23′N之间;面积15.3万Km2。

天津市板块行政区域划分

天津板块行政区域划分 河西区:陈塘庄,大梅江,挂甲寺,解放南路,南京路,南楼,太湖路,体北,吴家窑/气象台路,西广开,下瓦房,小海地,新八大里,新华路,友谊路,越秀路/隆昌路, 和平区:滨江道,长江道,多伦道沿线,广东路,和平中心,黑牛城道,金融城,南门外大街,南市,五大道,西康路,小白楼,新兴路, 河北区:建昌道,金纬路/狮子林,民权门,南口路/天泰路,铁东路,王串场,中山路,河东区:程林里,大王庄,大直沽,津滨大道,昆仑路,丽苑,十三经路,十一经路/六纬路,太阳城,唐口,万辛庄,卫国道,向阳楼,新开路/东站后广场,一号桥/二号桥,真理道,中山门, 红桥区:本溪路,丁字沽,光荣道,红旗北路,泰达城,西沽,西于庄,西站,咸阳北路,南开区:海光寺,红旗南路,华苑,黄河道,嘉陵道,老城厢,南开二马路,天拖,王顶堤,卫津路, 东丽区:成林道,大毕庄,东丽湖,东丽开发区,华明镇,军粮城,无暇,小东庄,新立,张贵庄,幺六桥, 津南区:鞍山西道/白堤路,奥体/水上,八里台,北马集,北闸口,葛沽,海河教育园,柳林,双港,双桥河,天嘉湖,咸水沽,小站,辛庄, 西青区:侯台,华苑产业园,芥园道,芥园西道,津涞公路,京福公路,精武镇,王稳庄,西青道,杨柳青,张家窝,中北镇, 北辰区:北仓,大张庄,佳园里,青光,瑞景,双街,双口,天穆,西堤头,小淀,宜兴阜,滨海新区:汉沽河西,保税区,北塘,滨海科技园,滨海旅游区,滨海森林公园,渤龙湖,大港城区,大港油田,大沽,大寺,东江保税港,港东新城,官港胡,海洋高新区,汉沽东区,汉沽河东,汉沽河西,汉沽新城,航运服务区,胡家园,黄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蓝鲸岛,临港经济区,轻纺经济区,散货物流中心,上北,塘沽城区,塘沽新城镇,天碱,响螺湾,新河,于家堡,中塘镇,中心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中心渔港经济区,紫云/新港, 宝坻区:保底经济开发区,保底老城,宝坻新城,宝坻一中,潮白河京津新城,大白庄镇,大口屯镇,黄庄,霍各庄,林亭口镇,马家店镇,周良庄镇, 宁河区:宁河经济开发区,宁河潘庄农场,宁河桥北新区,宁河现代产业园,宁河主城区,蓟州区:府君山,蓟县洇溜镇,蓟县城关区,蓟县城区,蓟县开发区,蓟县新城,毛家峪,盘山风景区,山前文化旅游产业带,下营镇, 武清区:曹子里乡,陈咀镇,崔黄口镇,大黄堡,大碱厂镇,大良镇,大孟庄镇,大王古庄镇,东马圈镇,豆张庄乡,高村乡,河北屯镇,河西务镇,黄花店镇,梅厂镇,南蔡村镇,南湖,上马台镇,石各庄镇,王庆坨镇,武清城关镇,武清开发区,下伍旗镇,下朱庄,杨村老城,杨村新城,汊沽港镇,泗村店镇, 静海区:蔡公庄镇,陈官屯,大丰堆镇,大邱庄镇,独流镇,静海北园科技产业园区,静海科技开发区,静海老城区,静海新城区,双塘镇,台头镇,唐官屯镇,团泊湖(东区),团泊湖(西区),王口镇,杨成庄乡,中旺镇,子牙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行政区划的设置以政治为首要考虑因素,并尽可能做到兼顾自然、经济因素;在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则往往只考虑政治因素,而不考虑其它,这就是行政区划设置的政治主导原则。 行政区划有四个要素:层次、幅员、边界、行政中心,历史时期这四个要素均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先秦】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无所谓地方行政区划。进入春秋中叶以后,随着诸侯国发展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的萌芽开始出现。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县:县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区划,出现在春秋时期,来源一是新开辟的边区,二是新吞并的小国。春秋时期的县有几个特点:1、保留有分封制的残余,如可以分赐臣子,县尹可以世袭,食县邑可以互换等;2、县的大小悬殊,大者如国,小者如乡邑;3、多在边境地区设置,有军事重镇性质。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等,后称令。 郡:郡也出现在春秋时期,略晚于县,最初都设在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且郡县互不统隶。后因边郡地大,于是分置数县;内地事多,于是数县上置郡统之,以郡统县的制度才逐渐形成。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一郡之长称守。【郡县时代】 秦彻底取消了分封制,两汉则既有受中央控制的郡,也有分封的王国。秦汉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组织架构: 秦代为中央辖郡和内史,郡辖县。郡置守、尉、监三员,分别主民政、军事、和监察。内史由中央直接管理。县置令。汉时郡级政区有郡、王国,县级政区有县、侯国、邑、道。王国是分封的诸侯国,侯国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后、公主的食邑,境内有少数民族的称道。 郡级长官中,西汉郡设太守、都尉两员,东汉内地郡撤都尉,仅设太守;边区郡仍保留都尉,且分辖县,地位与郡同级。县级长官中,侯国长官称相,其余称令(万户以上)或长(万户以下)。 其它: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原内史一地人口众多,政事纷繁,因此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辖区,治所长安。西域都护府:两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的行政机构,治乌垒城。 【州郡时代】 〈一〉初创时期 汉初各郡吏治由中央直接监察,但到了武帝时期郡大为增加,

建国后天津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大全

建国后天津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大全 参考资料:行政区划网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下辖11个区,一个水上街。 1949年1月17日塘大市解放。设立塘大区。 1949年10月1日天津属华北人民g-0-v管辖。 1949年11月1日天津市为中央直辖市,下辖12个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第八区、第九区、第十区、第十一区、塘大区。 1950年6月13日批准将河北省宁河县第九区的北窑村、河头村、中心桥、五十间房、义和庄等五个行政村划归天津市塘大区。 1950年11月28日批准将河北省汉沽镇的北塘车站以北至金钟河北岸、及天津县第七区大梁子等五个村划归天津市。 1952年2月19日批准将塘大区更名为塘沽区。 1952年4月1日批准将河北省天津专区的天津县划归天津市。(一说天津县由灰堆迁至陈塘庄。) 1952年10月10日批准将第一区至第十一区裁并为第一区至第八区。至此,下辖9个市辖区、1个县: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第八区、塘沽区、天津县(灰堆)。 1953年5月3日批准撤销天津县,设立津东郊区、津南郊区、津西郊区、津北郊区。至此,下辖13个市辖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第八区、塘沽区、津东郊区、津南郊区、津西郊区、津北郊区。 1955年6月17日批准将津东郊区、津南郊区、津西郊区、津北郊区分别更名为东郊区、南郊区、西郊区、北郊区。(一说,津东、津南、津西、津北四郊区并未更名,直至1958年撤销。) 1956年9月27日批准将河北省静海县的薛家庄村划归天津市。 1958年2月11日决议将天津市由中央直辖市降为河北省省辖市(地级)。 1958年4月25日将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天津市。 1958年6月6日批准将天津专属所属的汉沽市(后改为汉沽区)、宁河县军粮城、李庄子、中心庄等划归天津市。 1958年9月9日批准撤销天津市内8个区、4个郊区、塘沽区、汉沽区,改设为中心区、红桥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河西区、塘沽区、汉沽区等8个区。天津市公布时将中心区改为和平区。 1958年9月29日批准宁河县宁车沽乡4个行政村划归塘沽区。至此,下辖8区:和平区、红桥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南开区、塘沽区、汉沽区,12县:沧县、河间县、献县、交河县、吴桥县、盐山县、黄骅县、霸县、任丘县、静海县、武清县、宁津县。 1959年2月将天津市汉沽区将霍庄、赵庄、纪庄、东堤头、西堤头划归天津市北郊区。 1960年2月1日将静海县杨柳青人民公社和团泊洼人民公社大南河管理区所辖的村庄划归天津市南开区;泊洼人民公社王稳庄管理区所辖的村庄划归天津市和平区。

渤海国行政区划

渤海国行政区划 2008-06-11 10:47:35| 分类:史料文献|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唐朝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人大祚荣率领部众在东牟山(今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建城堡,成立震国。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的封号,唐朝以大祚荣的领土定为忽汗州,大祚荣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 藩属政权。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句丽遗民联合建立的一个王国政权渤海国,同时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即忽汗州都督府。这一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四点上: 其一,从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开始使用渤海独自的年号,除了向唐朝的国书,到渤海国毁灭一直使用 自己的年号; 其二,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均接到从唐王朝的册封后才算合法, 否则向唐朝的国书上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 其三,唐王朝在册封认可新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 其四,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和必要时提供军事支持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多次。 渤海国都城几经迁徙,最后在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渤海第三代国王大钦茂大兴十八年由吉林敦化敖东城迁移到今渤海镇东京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建成都城“上京龙泉府”,才稳定下来。因建在忽汗河(今牡丹江)畔,又近忽汗海(今镜泊湖),所以又称忽汗城。史书上称为“忽汗王城”。 经过大祚荣(698年- 718年)开创,第二代国王大武艺(718年- 737年)“斥大土宇”和第十代国王大仁秀(818年?- 830年)“开大境宇”,渤海国强盛时期的领域,南界新罗,东至海,北接黑水靺鞨,西接契丹及唐之辽东。其所辖领土,除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外,还包括苏联滨海地区至日本海岸波谢特湾、 伯力地区之大部。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国,契丹军包围渤海都城忽汗城,渤海末代国王大諲譔开城投降,渤海国至此灭亡。渤海国自698年大祚荣创立震国,到926年为契 丹灭亡,共传国十五世,存世229年。 渤海国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以及一百数十县。由于文献匮乏,诸州地望近半已不可考,诸县之中,见载者不足一百二十,地望可考者不足三十。兹列其见载者于此,地望可考者亦做说明。 ┏━━━━┯━━┯━━━━━━━━━━━━━━━━━━━━━━━┓ ┃龙泉府│龙州│永宁肃慎长平富利佐慕丰水扶罗永平┃ ┃├──┼───────────────────────┨

渤海国的文化遗迹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渤海国的文化遗迹 刘琨初一八班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政权,建于公元698年,亡于公元926年;历经229年,更迭15世王。渤海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和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及朝鲜北部的一部分。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旧国”,就是现在的吉林省敦化敖东城一带建立地方政权,他自称“震国王”。公元705年,唐中宗派侍御史招慰大祚荣,大祚荣接受了唐的招慰。公元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公元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公元755年渤海国王都从今吉林省和龙市(中京显德府),迁至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这是牡丹江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行政建制所在地,成为当时东北与东北亚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渤海共传15代王,第1代、第2代唐朝封为“渤海郡王”,从第3代起,唐朝晋封为“渤海国王”。渤海政权正式国名是“渤海国”。渤海国统治的200多年,这里农牧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发展很快,经济繁荣,为后来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公元9世纪,靺鞨发展成为盛极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时留下的古城墙、古建筑、古墓群到处可见。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城池遗址,俗称东京城,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755年,渤海国三世王大钦茂自中京城迁至上京,从此成为国都。 上京为渤海国五京之首。仿照唐长安城格式兴建,占地十六平方公里,分外城、内城和宫城。外城为土墙,内城为石墙,宫城为玄武岩墙。五座回廊相连的大殿排列在南北轴线上。926年,辽国灭渤海建东丹国,929年,东丹国南迁辽阳,龙泉府被毁。其遗址自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内有个兴隆寺,是清代在渤海庙地上修建的。寺内有渤海时代遗存至今的佛教石刻艺术品,如石灯憧、石龟跌和大石佛。古城遗址一带还有一些渤海国墓葬、窑、桥等遗址。 八宝琉璃井的井壁历来说是用玄武岩砌成的。其实从这一带有些地方的地下是火山熔岩形成的来看,说不定就是在玄武岩中开凿成的。老宁安人为什么叫它八宝琉璃井呢?就是因为井壁上部横断面是呈八角形的。到了中部,横断面才呈圆形,同时逐渐加宽,到下部才开始变窄。这种凿成曲线的井壁,从工程力学理论来讲,显然是考虑到既能使地下水充溢进入,又能承受井壁外岩石泥土的压力。至于把井口凿成八字形,不但让人感到好看,给人以审美的观感享受,也有一定科学道理。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这口井的构造上,看到一个多年前的造井人的聪明才智,也很有审美观念。 石灯幢位于黑龙江宁安县渤海镇西南的兴隆寺院内。是唐代渤海时期保留下来唯一完整的大型石雕,原高6.4米,因塔刹损坏,现高6米,是用玄武岩雕琢迭筑而成。由塔刹、相轮、塔盖、塔室、莲花托、中柱石、莲花座和底座等部分组成。塔盖形似亭榭,八角攒尖,雕刻盖脊和瓦垄。塔室镂空,亦为八面体,与塔盖相接处雕刻斗拱,具有中原木构特点。塔室八面个雕刻长方窗孔,其上又有小窗孔。中柱石之上的莲花托是仰莲,之下的莲花座是覆莲,均刻三瓣花片,层层重叠,犹如巨莲盛开。雕刻细致,刀法娴熟,敦实古朴,巍然壮观,是渤海国代表性石刻珍品。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营口行政区划概况

概况 营口市位于东经120゜36′-123゜00'、北纬39゜55′-40゜56′。南与大连市临界,东与丹东市接壤,东北与鞍山市毗连,西北与盘锦市隔辽河相望,西临渤海。境内南北相距约111.8千米,东西相距约50.7千米。总面积4970平方千米。总人口230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站前区渤海大街西1号,邮编:210800。代码:115003。区号:0417。拼音:Yingkou Shi。 行政区划 营口市辖4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营口市面积4970平方千米,人口230万人(2004年)。 站前区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115002。区人民政府驻文化宫里45号。 西市区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115004。区人民政府驻渤海大街西60号。 鲅鱼圈区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115007。区人民政府驻钱塘江路15号。 老边区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115005。区人民政府驻龙山大街54号。 大石桥市面积1379平方千米,人口72万。邮政编码115100。市人民政府驻青花街道振兴社区。 盖州市面积2928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115200。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历史沿革 营口战国时期属燕国,秦属辽东郡。公元前195年,西汉在辽东郡置18个县,营口地区南部设平郭县,北部置安市县。据《奉天通志》记载文县和房县亦在营口地区(但其今址尚难定论)。 三国时称营口为辽口,东晋时叫历林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营口地区先后被汉族的公孙政权、鲜卑族的慕容政权和高句丽政权统治过。平郭县和安市县置而不废,文县(东汉改为汶县)于公元240年被曹魏政权迁至齐郡(今山东省境),房县改属辽东属国。后燕政权于公元385年将平州治所迁到平郭县。 唐末,北方先后有契丹、女真、蒙古3个民族政权更迭,并在营口市境内设置地方政权。辽将渤海国的一些州县迁到营口地域内,在今熊岳镇设卢州领熊岳县,在今汤池镇置铁州领汤池县,耀州领岩渊县,归州领归胜县,另设曷苏馆大王府和辰州领建安县。金将辰州改为盖州,领建安、熊岳、汤池三县,余州撤废。同时,设女真人的别里买、本得山、按春和曷苏馆4个猛安,猛安下置若干谋克。金在境内只设盖州领建安县,余皆撤废。 明废州县改设卫所,营口境内南部属盖州卫,北部隶海州卫。营口时称梁房口。1621

中国分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资料(V2.0)分析

中国分省行政区划地图资料汇编V2.0 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一些资料难免还是旧的,仅供学习、旅游等目的参考。感谢众位不知名的网友的辛勤工作,图片资料版权仍归他们所有。 ——Jimmie 2010.9.18 北京市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北京简称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382万(2000年)。 总计16市辖区2县 市辖区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 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 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 县密云县(密云镇) 延庆县(延庆镇) 天津市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天津,简称津。面积1.1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001万(2000年)。总计15个市辖区3个县 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杨村镇) 宝坻区(城关镇) 县静海县(静海镇) 宁河县(芦台镇) 蓟县(城关镇) 河北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市。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744万(2000年)。总计11个地级市36市辖区 22县级市 108县 6自治县 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 裕华区井陉矿区 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 鹿泉市 平山县(平山镇) 井陉县(微水镇) 栾城县(栾城镇) 正定县(正定镇) 行唐县(龙州镇) 灵寿县(灵寿镇) 高邑县(高邑镇) 赵县(赵州镇)

山西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市。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3297万(2000年)。总计1地区 10地级市22市辖区 12县级市 85县 太原市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

渤海国行政区划

渤海国行政区划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羁縻州。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都城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渤海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兼有靺鞨各部,并有高句丽、汉族、突厥、契丹、室韦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五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渤海国的疆域,初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至第10代宣王大仁秀时大体上在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国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渤海全盛时期,以吉林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东岸,鞑靼海峡沿岸与库页岛相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

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封建强国。 762年渤海国王大钦茂以唐为模式,建立渤海五京。 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 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 西京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市。 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 ┏━━━━┯━━┯━━━━━━━━━━━━━━━━━━━━━━━┓ ┃龙泉府│龙州│永宁肃慎长平富利佐慕丰水扶罗永平┃ ┃├──┼───────────────────────┨ ┃上京│湖州│长庆 ┃ ┃├──┼───────────────────────┨ ┃│渤州│贡珍 ┃ ┠────┼──┼───────────────────────┨ ┃显德府│显州│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 ┃ ┃├──┼───────────────────────┨ ┃中京│卢州│杉卢山阳汉阳白岩霜岩

渤海古国旧址

渤海古国旧址 在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渤海镇,之所以说历史悠久是因为这个小镇的前身是唐朝时期渤海国的一个城镇,被当时的唐皇封号为“上京龙泉府”,也就是现在当地人所说的“渤海古国”,渤海镇位于国家级名胜旅游区----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渤海风情园的旅游金三角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 渤海国上京故城,俗称东京城,又作忽汗城、火茸城、古大城、沙兰城、讷讷赫城、讷佛贺城等。故城地处今宁安市东京城盆地之中,四面环山、三面水绕,远山为屏,近水成堑,山河险固。故城所处之地平坦开阔,江河纵横,城沃山饶,宜于耕垦牧猎。根据考古发现,上京故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及内苑等部分组成。俯视这近16平方千米的故都遗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满族的先民粟末革末革曷人曾经在这里演出229年。城内的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有的刻印着文字,有的琢磨着花纹,有的挂染着采釉,它们就像剧后遗失的道具,仿佛还在演奏着1000多年前的历史乐章。它是悉仿唐都长安模式设计营筑的大城,因此上京城可谓牡丹江畔的小“长安城”。外城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与唐长安城形制基本相同。城垣以土筑为主,间有石筑,外城垣周长16千米,现已知有11门,南三北四,东西各二门。外城内的北部正中筑宫城、内城和内苑。外城区有5条大街与外城9门直接相通。其中有一条中心大街(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经起内城南门(相当于长安城后城朱雀门),全长2100米,街宽110米,直通外城南门,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城区。另外还有6条街道5条大街纵横交错,将城区分为若干区域,其内开辟里坊,外筑坊墙,内辟曲巷,修建院落。民居、寺院等建筑在坊区。据考古调查及文献资料考证。 宫城在故城北部成中,平面呈规整长方形,城垣周长2.5千米。宫城分东西中三区,中区有一座门址和五重殿址。宫城东侧有禁苑和离宫遗址。内城在宫城之南,由于建制、布局与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中的皇城十分相似,故称其为皇城。在故都遗址的周边还有渤海国时期的桥址、窑址;以及当时上京辖下的府、州城址和防御外敌的城墙址;还有由故都通向外城的驿站和道路遗址。 渤海国的经济非常繁荣。当时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纺织业的产品都在中原很有名气。《新唐书·渤海传》中记录的渤海国名贵特产有“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莫阝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帛系,龙州之幺由、位城之铁、卢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凡都之李、乐游之梨。”日益繁荣的经济与当时铁在渤海国的普遍使用不无关系。近年出土的渤海国时期的铁器有铧、铲、镰、刀、凿、刨、矛、剑、镞、盔、甲片、锅、盒、函、香炉、风铃、剪、钉、锁、佛像、门饰、户枢、铁权等等。这些铁器或为生铁铸造,或为熟铁锻制,品种多、质地好、造型美。在故城寺庙遗址中出土的舍利函,工艺同超,足见当时渤海国手工业之发达。渤海的都城建设在当时可与唐朝王宫相媲美。从故城出土的建筑材料看,当时的建筑业十分发达,宝相花纹砖、三彩兽头和鸱吻堪称一绝,出土的完整饰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列为国宝珍藏。

铁岭地名的由来及在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铁岭地名的由来及在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铁岭这个名字,很普通平常。但在这个平常的名字之中,蕴含着铁岭的历史和文化。做为一个铁岭人,如果对铁岭这个名字无所了解,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近来,我看了一些记述铁岭相关情况的书籍和资料,了解了很多关于铁岭的知识,感触颇深。我想,各位朋友有可能对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对铁岭的历史及行政区划设置我们又了解多少呢?铁岭是我们的家乡,了解铁岭的历史,了解这片黑土地上发生过怎样的变迁,对于每位铁岭人来说,应该是一种骄傲和幸福。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阐述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博友留言指正,咱们共同探讨和研究。 一、铁岭地名的由来 铁岭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铁岭?大概很多生活在铁岭或到过铁岭的人都这样问过。有人推测此地或有铁矿,因铁而得名。也有一些民间传说,例如:说在铁岭城内钟鼓楼纳的一条路坚硬如铁,别的路到春天时大多都翻浆,而惟有那条路从不翻浆,所以就把这儿叫做铁岭。其大抵是望文生义,并不确切。其实,现今铁岭一名与铁毫无关系。 银州是辽代所设,《辽史〃地理志》中有“银州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的记载。这一时期,或许是当时的富州有以冶炼白银为业者,银冶业比较发展,也或许是辽太祖从外地迁来一

批人来此冶银,总之,因银冶故,辽太祖将富州改名为银州。 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当时东北地区还在元朝辽阳行中书省平章刘益手中。为统一东北,明朝采取招抚政策。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9月,明太祖“诏谕辽阳等处官民”,以“率众来归,官加擢用,民复故业”为号召。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2月,刘益携所部兵马、钱粮、舆图请降,公元1375年(洪武八年)10月,明朝变更军事体制,定辽都卫改为辽东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委刘益为指挥同知,这是明朝接管辽东的开始。 辽东地区基本稳固之后,朱元璋诏令按照元朝时疆界确定中国与朝鲜的边界。公元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命户部向朝鲜(当时称高丽国)商讨边界问题。随后明朝在辽东组建铁岭卫,以刘显为铁岭卫指挥佥事,并于当年开赴古铁岭。高丽国王得知明朝将建铁岭卫的意图后,派使臣向明朝说明古铁岭为高丽领土。鉴于高丽国的意见,加之明军不足,因此,明朝在边界问题上做了让步。五年以后即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明朝将已组成的铁岭卫迁至沈阳南奉集堡,继而又迁到沈阳、开原之间的“古银州”。从此,古城银州开始以铁岭之名名世。 铁岭卫城旧址在今铁岭市银冈小区。原为辽代银州旧址, 金元时期为新兴县。明迁铁岭卫于此后,在其旧址修筑砖域。《全辽志》载:“铁岭卫城,即辽金时银州故城。城周围4里60 步,高2丈,池深1丈5尺,阔3丈,周围5里有奇”。从记载可知,铁岭城比开原城小很多。在辽东军事防御体系中,铁岭城为开原城的拱卫城,

渤海国简史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渤海国历史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Mò 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 mí)州。713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经229年。 粟末靺鞨部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最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粟末二字至辽金时期转写为“宋瓦”到明清时期又转写为“松花”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