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复习要点整理

社会学复习要点整理

社会学复习要点整理
社会学复习要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1.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或条件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P2)

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法国哲学家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语,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P3)

(1)社会历史条件

近代西方社会的两次大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19世纪末英国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突飞猛进。

后果:社会转型,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问题突显。

“金钱至上”代替宗法等级观念。无、资产阶级矛盾加深;“经济危机”周期性发作;贫富悬殊;失业;犯罪;环境污染.如何看待这些社会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学”。

(2)思想条件

近代社会科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以前都是社会哲学家研究的领域,研究成果很思辩。他们关心社会应该怎么样,不关心社会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但是是社会学思想起源的基础。尤其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学术条件

自然科学的发展,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等,是否用这种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去研究人类社会。

统计学也有了较大发展。

2.米尔斯认为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

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

即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强烈意识。就是把握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知道自己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世界上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什么的能力。

它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由于受到我们家庭、工作和其他特有的社会经验的局限,我们的认识(个人经验)往往会在常识性信念基础上导向偏见。不过,米尔斯相信,有了“社会学想象力”这种心智品质,这种局限和偏见就能够消除,从而使我们能看清世事。社会学想象力的作用

(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和事件,把握这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帮助人们区分“局部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问题”。

是使我们了解超越自身直接经验的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的窗口,带领我们深入到形形色色的人们中间,理解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理解这些思想观点是怎么形成的,从而最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生活。)

a.社会学想像力是一个能赋权于个人的工具,让我们可以超越对人类行为、物质现象的认识,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重新了解我们日常生活的琐事,启发我们理解地球上不同人类群体的相互各异的面向。

b.社会学想像力能让我们以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

c.社会学想像力能使我们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去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

3.潜功能

社会学主要理论观点中有一个功能论

代表人物:涂尔干、帕森斯、默顿

主要观点: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机

体的生存而存在。

主要概念:

显功能-(默顿)

潜功能:自觉且非刻意显现的-(默顿)

反功能:社会体系崩溃或降低社会稳定性

4.自杀论的作者是谁?---迪尔凯姆(涂尔干、杜尔克姆)

自杀论:(名词解释)

是迪尔凯姆的一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被誉为“社会学的圣经”,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该书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书中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的联系关系发生障碍或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

5.请谈谈你所理解的社会学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文化元素和文化从

文化特质(文化元素):(P38)

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文化特质既可以用物质产品来表示,也可以用非物质产品来表示。

文化丛:

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或文化集丛,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文化丛主要包括二种情况:其一,是由一些功能相似的文化特质聚合形成;其二,围绕一个中心文化特质而发展起来的一组文化特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33)(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壮)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文化堕距

美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又称文化滞后。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杜会问题。该理论认为,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最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4. 滕尼斯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主文化和亚文化(P42)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礼俗社会就是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法理社会是现代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守规章法律的制约。

亚文化与主文化:

亚文化,在一定的族群中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就叫亚文化;

主文化,又叫主流文化,指在一定的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5.文化相对主义和我族中心主义(P43)

文化相对主义:

或称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来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我族中心主义:

又叫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指的是各个国家、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社会化的必要性

什么是社会化

常用定义: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就是“把野兽关到笼子里”。---(百度)

⑴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广义的社会化,指的是个人在一生中总是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二是狭义的社会化,指青少年个人学习社会知识、规范和技能,从而成为社会正式成员的过程。

⑵社会化的类型(P62)

初始社会化

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早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预期社会化

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发展社会化

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再社会化

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⑶社会化的内容(P51)

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明确生活目标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P49)

社会化的必要性

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

社会化的可能性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人有语言的能力;

2.关于社会化的理论

一、库利:“镜中我”

查尔斯·霍顿·库利(1864-1929)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1)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3)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简单地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的感觉来理解自我。例如,如果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人赞成我们的行为,我们也许也会赞成我们自己所做的这个行为。

这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自己的反映,因此库利就称这种自我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二、米德:自我的阶段

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一个符号互动论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自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游戏阶段、群体游戏阶段

准备阶段(imitation stage):

包括人的一生中最初的两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儿童仅仅从事米德所说的与父母“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客我”尚未发展起来。

准备阶段,儿童会模仿周围的人,尤其是那些与之持续互动的家人。

游戏阶段(play stage):

从两岁时开始,大约持续几年的时间,这时孩子开始从事角色扮演(role taking):他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群体游戏阶段(game stage):

三四岁以后,一个人的群体游戏阶段就立即开始了。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同时他们也把家庭看作是他们所隶属于的群体。儿童开始关心在非家庭群体。包括作为整体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即米德所说的“一般他人”(或称之为“普遍性他人(generalized others)”,是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观点的内化)。如在下棋或捉迷藏游戏中,游戏者更多地不是按照重要的他人的期望而是按照他们所相信的人人遵循的游戏规则来进行游戏活动。这种“一般他人”,就是对于包括制约人际互动关系的各种文化观念的社会环境自身的理解和解释。这种从社会要求中归纳出来的,经过内在化的基本概念,就成为人们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当这样做时,说明他们已将“社会”内化了,“客

我”的形成过程已经完成。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

代表作:《梦的解析》。

(1)人格结构图式

人格是由伊底(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2)人格发展的动力基础

物理学能量守恒定理,同样也适用于人格,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所致。人格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就意味着其它系统已丧失能量。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虚弱。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一个人想干什么和要干什么,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毫无例外地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结构系统中的分布情况。弗洛伊德认为,一切作用于人格的能都来自本能。本能作为一定量的心理能,是整个人格结构系统的动力基础。那么,人到底有多少种本能呢?人体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就是一种人体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3)心理性欲与人格发展

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弗洛伊德相信成年人格实际上是在生命的第五年就已形成。

每一阶段的划分是以动欲区的转移为依据的。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动欲区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口腔,其次是肛门,然后是生殖器,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停滞”与“退行”是紧密联系的。所谓“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一个人一旦发生退行现象,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

四、艾里克·艾里克森:认同危机

(艾里克·艾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艾里克森因其人格发展理论而闻名。他创造了“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一术语,他修改与扩充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冲动,艾里克森主要关心的是更为“理性”的自我;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是儿童期,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一直延续到老年期。艾里克森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是由“认同危机”来定义的,一个稳定的自我源自于对这

些认同危机的积极解决。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婴儿期(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童年期(18月—4岁):自主与怀疑

学前期(4—6岁):主动与内疚

(儿童早期(童年期和学前期))

(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学龄期(6—12岁):勤奋与自卑感

(具有求学、做人、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青春期(12—18岁):认同与角色混淆

(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成年早期(18—30岁):亲密与孤独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壮年期(成家、立业):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

(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老年期:(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3.为什么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P55)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与价值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从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在年轻人组成的同龄群体中,往往有着独特的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服饰发型、隐语、符号等。这些都构成了对个体社会化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1.什么是集合行为?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P73)

集体行为又称为集合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没有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许多人共同参加的社会互动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在某种特殊场合下会发生一种无规则的、以当时的场景为基础的互动现象。---P73)社会学家将这种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者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称为集体行为。

特点:群体性;非组织性;突发性

集体行为的类型

集合行为的原因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Smelser):

①环境条件:集合行为产生的背景,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

②结构性压力:主要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种族歧视、前途渺茫等社会因素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促使人们自发地集体努力去解决问题。

③诱发因素:“导火线”。诱发因素的作用在于肯定人们中间已经存在的怀疑与不安、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这些导火线包括突发性重大事件,一旦突然发生的某种重大事件,促使人们情绪激化,势必催发集合行为。

④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要出现集合行为,人们还必须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的看法,出现相似的普遍情绪。

⑤行为动员:这是在以上各条件基本具备的况下,传递信息和压力感,唤起大众情绪的行为。

⑥社会控制能力:政权、法规、纪律和道德、风俗、信仰都是社会控制的基本要素。社会控制如果十分强大有力,就可阻止集合行为的发生;如果软弱无力,或者措施不当,集合行为就难以避免。

2.试用集合行为的理论论述非典时期抢购白醋的现象。

关于集合行为的理论

塔尔德的模仿理论

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每一种人的行动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

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互相模仿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人们面

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

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

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匿名理论

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做过的越轨行为,是因

为他处于匿名地位。

勒庞的感染理论

集体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集群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

识的人格占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

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

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紧急规范论

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产生一种“紧急规范”,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

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往往把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

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到是“紧急规范”。

上面几种理论都把集合行为视做非理性行为,把其参与者视做违反常规、情绪冲动的非理性行动者。

控制转让理论

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

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是理性行动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当人们认

为保持自主地位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所获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将控制转让给他人。控

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大多数成员控制转让并非必然导致恐慌

或聚众生事,也有可能导致某种秩序井然的活动,转让控制的结果如何取决于接受

转让的行动者最初采取的行动。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出现集合行

为。

3.社会互动;竞争与冲突的区别:(P69)

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

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过程。如何理解: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人及以上人们之间;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

不是指人们本能的无意识的相互行为;

社会互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不一定是紧密联系的行动;

互动双方对行动所包含的意义具有最低程度的相同理解,这是互动得以形成的条件。

社会互动的类型:

1.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

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

3.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冲突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方式。

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冲突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4.什么是社会角色?简述社会角色扮演的过程。(P83)

社会角色的涵义(P83)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如何理解

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是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的期望。

社会角色的类型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

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详见书本P87)

5.简述社会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况。(P87)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

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混淆、角色失败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角色紧张:有的人参加了大量不同的社会活动,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没有基本的时间和精力去扮演某些角色而疲于应付的现象。

角色冲突:在社会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左右为难,这种现象成为角色冲突。例如,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

角色失败:一个人未能和无法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的现象,这是角色承担者严重不称职或他已不能继续承担这种角色的情况。

6.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角色认知不清、场景分辨不清

7.托马斯定理(百度)

社会学家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他甚至得出了如下结论,

“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托马斯定理

情境定义:

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在任何自决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情境定义。一套支配人们行为、调节个人愿望的道德法规是通过连续的情境定义才建立起来的。情境定义的概念使人们主义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人类行为特有的解释、选择、判断等主观心理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托马斯强调知道人们实际上怎样想要比知道他们所想的内容在客观知识意义上的真伪更重要的缘故。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1.参照群体:

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比较的人类群体,是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比较意义上的群体、规范意义上的群体(正面的、负面的)。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特点;正负功能(P99)

概念: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由库利首先提出。典型的初级群体,例如,家庭、邻里、儿童的游戏群体。

特征:

规模小,人数少;

面对面的互动,人际关系亲密;

感情色彩浓厚,非正式控制;

目标一致,聚合力强;

有一定的圈内文化。

正功能;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索罗蒙相关调查);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从微观层面来看,初级社会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正规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3.简述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的重要作用(P97)

(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合并为一体的力量。

发展的三个层次:

人际吸引

成员对规范的遵从

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4.核心家庭:

夫妇家庭,是由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一切家庭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三种形式:夫妻加未婚家庭(包括领养子女);仅由夫妻组成;仅有夫或妻与子女(单亲家庭)

5.简述摩尔根对人类家庭演变的发展过程

家庭的发展形态(家庭类型演进):

血婚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偶婚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6.简述当代中国家庭的结构及其功能发生的变迁

传统社会中的大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形式,家庭的规模也越来越小;

家庭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弱;家庭的抚育功能包括子女的社会化和老人的赡养等也越来越弱;生育的功能减弱,性与情感满足的功能加强。

7.家庭的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趋势(P108)

家庭的功能

生物功能(性生活满足和生育)

经济功能(生产和消费)

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休息与精神满足

8.家暴的特点:

特点:对策:

普遍性立法

周期性暴力循环社会支持系统

后果严重性宣传

隐秘性

9.我国转型时期的初级社会群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针对这种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①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转型期,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现代社会,社会流动大大加快,人们的交际面也大大拓宽。除了出生于其中的家庭外,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自由挑选朋友、伙伴和情侣。

②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A.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从初级群体转移到社会次级群体。

B.初级关系日趋松懈。

C.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农村中一些村落解体,城市中一些“邻居”成立纯粹地理上的概念。

③初级群体的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性的一面,又有消极性的一面。

A.这种衰落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空间。

B.这种衰落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C.初级群体的衰落和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的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D.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了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精神

病、自杀、酗酒、吸毒等现象的增加,与初级群体的衰落和初级关系的质量下降有一定联系。联系实际谈看法请同学自己拟定答案。

第六章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具有哪些特征?(P116)

第一,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第三,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第四,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组织目标(详见书本P121)

3.评述韦伯的科层制论

科层制(官僚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科层组织的特点:(具体见书本P131)

劳动分工;成文法规;因才任用;权威等级;非人性化

科层制的功能:

正功能:能人结构、紧密的连接与配合、事本主义原则共同保障了组织的有效运转,达到组织目标。

负功能:官僚主义人格,规则当目标;训练出来的无能;严格分层及权利的划分使上下沟通繁琐;事本主义,组织的非人格特征。

评述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小结):

科层制概念

韦伯认为科层制的主要特点:

①劳动分工。科层制组织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的权利和责任有明确的规定

②权威等级。科层制组织职位分等,组织的职位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下级接

受上级的指挥;

③因才任用。科层制组织的成员是有专业资格的,组织是个能人结构;

④成文法规。科层制组织有严格而缜密的规则,指导着成员的行动,人们照章办事;

⑤非人性化。科层制组织遵循事本主义原则,甚至排除了人的感情,以保障组织的运行

效率。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

韦伯认为依照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表现在它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化的理想模式,也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重要概念和模式,甚至它也成为现代组织发展的理论模型,为后来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它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常常成为人们对它的攻击之处。韦伯将科层制过分地理想化,虽然韦伯对于科层制的非人格倾向的负面影响有所注意,但是他对科层制可能产生的更多消极后果认识不足。还有些社会学家也提出,事实上科层制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机构,即存在着非理性成分。并不像韦伯所说的那样理性化。4.霍桑实验:(P132)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该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

作指出了新的方向。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P130)

创建者:[美]泰罗20世纪初

主要内容:

1、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2、制定工作定额;

3、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

4、选择最好的工人;

5、实施标准化管理;

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7、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8、实行职能工长制;

9、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前提假设:“经济人”

由于泰罗制的实施,当时的工厂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

6.卡里斯玛:(P118)

韦伯认为卡里斯玛是这样一类人的人格特征:他们具有超自然、超人的力量或品质,具有把一些人吸引在其周围成为追随者、信徒的能力,后者以赤诚的态度看待这些领袖人物。

权威就其形成而言可以分为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和魅力型权威

7.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P133)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于群体成员来说有积极的支持作用:

首先,它给群体成员以感情上的支持,给他们以安全感。

第二,他给群体成员以工作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为了对抗组织的权威而出现时,它基本上是无害的。

另一方面,当非正式群体以反对正式组织为目标或它的目标与正式组织有矛盾时,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组织的运行就会产生干扰。

8.简述家长制管理方式(P129)

它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的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封建家庭制度相似的管理制度。资本主义早期运用较多。

特点:

权利高度集中最上层;管理者凭个人经验管理;领导人把组织当作私人领地;无明确的组织规范(或规范形同虚设),“人治”。

9.简述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观点

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思想,认为工人为挣钱来工厂做工,所以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来刺激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把工人看作机器而遭到批判。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思想,认为工人不仅为钱而来,还有更多要求,并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给予他们基本关心,从而激发积极性,提高效率。

10.如何看待富士康13跳?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异化”导致的公共事件,而非个案。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工作成本高昂而附加值低廉的代工模式的前景作了预判,是不可持续的管理模式、赢利模式和公关模式的集中体现。)

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简述阶级和阶层的不同

A.社会阶级:

社会阶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所组成。阶级划分根源于社会的经

济结构。它是一种社会分层的经济的一元化标准。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的这一定义说明,正是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才使社会成员划分为各个阶级。换句话说,所谓阶级就是由那些对生产资料具有相同关系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B.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除经济关系以外,还有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力的大小以及其他诸多社会因素(如韦伯的“权力、财富、声望”)。

2.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观点

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三重标准,即用财富、声望和权力来划分社会层次。

1、经济标准也就是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市场上的机遇。这种机遇就是用经济收入来占有商品或劳务,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能力,也包括使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以获得较好的经济地位的能力,实际上,韦伯的经济标准主要是用经济收入来衡量的,是收入,是“市场购买力”。

2、社会标准也就是声望,是指社会成员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

3、政治标准也就是权力,是指社会成员为实现自身意志而取得支配他人意志的能力。现代社会,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不是所有权,而是科层组织中的管理职位。

4、三者关系:有时相互联系,相互重叠,但没有因果决定关系,任何一个标准都可以独立地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原则。

3.论述目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并对究竟中国需要何种社会分层结构进行分析

(1、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身份社会

身份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基础;

在各种身份中,政治身份占有重要位置,

因而这种社会分层又有一种政治身份分层的特征;

分层结构的封闭性;

分层结构的相对平等化,“反分层化现象”。

2、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市场转型与社会平等(“平等化效应”;负面影响,马太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我国的分层结构)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

(一)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二)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

(三)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四)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

“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是顶尖底宽。极少数人居于社会的上层,而绝大多数人处于社会下层的结构。这是传统社会的阶层结构。

“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社会中间阶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结构,这是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也是我们需要的社会阶层结构。

现在是“洋葱头型”,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

4.什么是社会流动,影响其因素有哪些?并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为什么需要合理的社会流动(P153)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就是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的转移。社会流动不同于地理空间上的移动。

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一生流动)和代际流动;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影响因素:社会结构的性质(封闭、开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家庭背景;社会网络资源。

第八章社区

1.虚拟社区概念;与一般社区相比有何特点

虚拟社区指的是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虚拟社区的特征:(与一般社区相比有何特点)

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人际关系比较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2.社区的构成要素(P163):

⑴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⑵一定的地域界限;

⑶共同的社会生活;

⑷社区文化;

⑸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有哪些重要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我国的城市化

现状:

城市化的阶段和水平低;

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实行优先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可选的道路:

优先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城市化道路

优先发展大城市---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社会结构

多元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同时小城镇建设同时推进

依托大城市发展---若干城市群和城市带

我国的政策:

20C70末-80初: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20C80末: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现在: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

4.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和动力

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P176)

城市化的动力:

(1)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3)城乡差别。

(4)城市的中心作用。

第九章社会控制

1.越轨行为

含义:是指社会成员(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P243)

如何理解:

1、越轨行为未必就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2、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

3、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

4、越轨行为,虽不被赞同,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5、越轨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所为。

2.社会控制

含义: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社会控制主要表现在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它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类型:统治和制约;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积极的社会控制和消极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途径或方法:

内部控制途径、外部控制途径;

社会控制的具体手段:法律、道德、社会舆论、宗教、风俗、艺术。

3.简述默顿的手段-目标理论(P246)

默顿改变了迪尔凯姆的心理学假设,并将失范的含义由无规范改为规范冲突。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不一定能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以达到目标。在社会为人们提出的文化目标(在美国主要是高的物质成就)与达到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时,人们就可能有五种行为方式:

⑴认同化目标,也遵从制度化手段,这是遵从。

⑵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创新。

⑶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系形式主义。

⑷既不认同文化创新,也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消极退缩,这是逃避行为。

⑸用新的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反叛。

4.联系实际,试论述当前我国社会越轨行为的现状、特征和控制(P248)

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

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期,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制度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过程中,原来许多制度规范不再适用。社会生活领域,一些道德、习俗的约束力大大下降,社会的主导价值变得模糊,使得大量越轨行为出现。并有以下一些特征:群体性越轨增多;有权者越轨增多,如有些官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贪污腐败等。

从稳定社会秩序与维护社会正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对越轨行为进行控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②建立社会预警制度;

③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④加强法制建设。

同时要联系实际。

5.我国对越轨行为进行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偏差及越轨行为十分复杂,对越轨行为的控制也不应泛泛而论。从稳定社

会秩序与维护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控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⑵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⑶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⑷加强法制建设。

6.简述越轨行为标签理论(P247)

突出强调越轨是相对的,一个行为及其违反者只有当被他人标签为越轨时才变成了越轨。两种越轨:初级越轨;次级越轨;

加标签者和被加标签者的身份和地位。基本上是社会上有地位的人给下层人加标签,而上层人的此类行为或更严重的行为常被视为正常。因此,加标签常有不平等的性质。

7.试论述对社会越轨行为阐述原因的三种解释

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P245)

生物学的解释---体型;染色体

心理学的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

社会学的解释---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标签论;文化传递理论(亚文化)

试述对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分析的三种解释

①生物学从人的生理特征的角度解释某些人为什么产生越轨行为尤其是犯罪行为,认为这些越轨者面部特征有“返祖”现象,或染色体异常,在体态方面也有某种特征。

②心理学的解释,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总想表现出来以满足人们的私欲。有越轨行为的人往往本我比较强。

③社会学解释。失范理论认为社会迅速变动的时期,指导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可能失效,人们就可能迷茫,手足无措,从而产生越轨行为;手段-目标理论认为社会规定的文化目标和实现其的手段不配套的时候就会产生越轨行为;亚文化群体论认为,亚文化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规范,该文化规范会和主体文化发生冲突,从而发生越轨行为;标签论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他人给某一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才使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越轨。

第十章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1.简述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P291)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是最早对西方社会的新变化作出系统性描述和分析的学者之一,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就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的30-50年里,人们将会看到一种可以被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社会形式出现。这种新的社会形式有着许多与以往工业社会不同的新特点。其中包括:

⑴服务性经济的创立。

⑵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

⑶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

⑷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

⑸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

2.简述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政府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推动并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直接参与了经济活动。

但这种对现代化过程的直接介入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却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永恒的。

3.简述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作用

P283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并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

内涵:P272第三段“狭义的现代化。。。”,

特征在P275,简单6点,每段第一句话就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主要就是P283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特点,同时要说明P289:中国现代化有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广泛控制和指导,P290但这种直接介入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却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永恒的。同时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战略。

各点要结合我国情况来论述。

5.请论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P274最后一段)

6.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有哪些重要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观点一:优先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城市化道路。

观点二:优先发展大城市,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社会结构。

观点三:要依托大城市发展若干城市群和城市带,提高城市总体效率。

观点四:多元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小城镇建设同时推进。

关于城市化道路是以大城市建设为主,还是,以中小城镇建设为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一直有所争论。198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后在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城市化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08年1

月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不再有“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字眼,而是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经过近30年的分歧和争执,在政策层面和学界似乎开始出现了一边倒的态势。“要依托大城市发展若干城市群和城市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集中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将最有可能减轻城市系统的压力”,这种观点现被很多人所接受。推动更加集中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

1.什么是社会问题(P206)

社会问题,它是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理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2.什么是人口因素,我国人口因素的方面正面临哪些问题,并产生何种影响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质量(健康状况以及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变化规律。

①人口数量问题;

②人口素质问题;

③人口结构问题(性别比严重失调问题、青少年人口比例减少、老龄化问题等)。

各点要结合我国情况来论述。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 育社会学奠基人)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 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三、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 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 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 补)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作用) 第二编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一、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区分不同的结构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 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师范迟缓 教育需求: 教育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因为手工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好的“学校”。 教育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建筑物理热工学复习整理(考试学习)

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 影响因素(重点掌握人体热舒适及其影响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壁面温度、新陈代谢率、衣服热阻。 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单因素评价: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室内舒适性标准:夏季26—28度,冬季18—20度;可居住性标准:夏季不高于30度,冬季不低于12度 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发挥各种热环境改善措施的作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经济成本。有效温度(ET*) 热应力指数(HSI) 预计热感觉指数(PMV-PPD) 生物气候图 采暖期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度)与当地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的差值乘以采暖期天数得出的数值,单位度*天。 “制冷期度日数”(空调期度日数):当地空调期室外平均温度与室内基准温度(26度)的差值乘以空调期天数得出的数值,单位度*天。 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主要因素(重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 太阳辐射:地球基本热量来源,决定地球气候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建筑的得热状况…… 辐射量表征:太阳辐射照度(强度)和日照时数 直接辐射照度、间接辐射照度、总辐射照度 太阳辐射照度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空气质量、云量云状,地理纬度海拔高度、朝向…… 太阳辐射特点:直接辐射: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云量少的地方日总量和年总量都较大 海拔越高,直接辐射越强 低纬度地区照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城市区域比郊区弱 间接辐射: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高层云的散射辐射照度高于低层云 有云天的散射辐射照度大于无云天 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实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可照时数*100% 我国日照特点: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减少 四川盆地日照时数最低 一般在太阳能资源区划中有丰富区、欠丰富区、贫乏区 空气温度:气温是常用的气候评价指标,单位摄氏度、华氏度(F=32+1.8C) 气象学中所指的空气温度是距离地面1.5m高,背阴处空气的温度。测量空气温度必须避免太阳辐射的影响。 空气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迟滞效应)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社区工作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社区工作概述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功能 一、社区的概念:以相近文化为纽带的人群在特定区域中互动的社会单元 1、社区的社会学定义应当包括三个特点:地域性、社会互动、共同的联系纽带 2、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贡献,《社区与社会》:礼俗社会、法理社会 3、汉语中“社区”一词源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创造 二、社区的功能 1、生产—分配—消费(经济功能,最基本功能) 2、社会化 3、社会控制:行为的控制方式有两种(1)通过社会化过程发展出来的内在控制(2)制度化形成的对社区提倡的和允许的行为进行奖励以及对社区禁止的行为进行惩罚的外部控制 4、社会参与:根本功能,是社区实践的核心和社会工作实践的社会要素,也是参与式民主的根本所在,社区参与中,志愿者组织和中介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相互支持 第二节、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它既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也是一个过程;社区工作者经常运用集体行动的手法,鼓励居民互助、自主和自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正。 二、社区工作的目标与特征 1、目标:罗斯曼归纳了“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2、特征:(1)以社区为对象(2)结构导向的分析视角(3)广泛的介入(4)强调居民参与(5)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6)运用社会资源(7)政治性特点 三、社区工作的模式 1、社区照顾 2、社区组织 3、社区发展 4、社区计划 5、社区教育 6、社区行动 第二章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社区工作理论可以分成“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两种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无) 1、调查阶段 2、精神分析学阶段 3、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的阶段 4、获得的阶段 5、盘点的阶段 6、理论统一的阶段 7、理论归类的阶段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一)社会分析理论(无) 1、功能派理论:将社会看出有机体 2、系统理论:将整个社会看成一个系统 3、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代表人物:马克思.韦伯达伦多夫 4、阶级冲突理论:马克思的理论主要包含这样三个基本假设:(1)经济组织决定其他所有社会组织(2)每个经济组织里都包含有阶级冲突的成分(3)无产阶级因为受压迫而产生共同的阶级意识,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要改变被剥削和被压迫的现状,就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现行的经济制度,取消私有财产制度,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二)意识形态理论 不同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影响社区社会工作者对社会问题成因的看法,以及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和介入方式、策略 1、新保守主义 代表人物:机构有哈耶克.约瑟夫、经济事务研究所,主要观点:(1)强调社会的渐进性(2)坚信自由市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3)强调个人主义(4)分析核心家庭的作用(5)提倡助人自助 2、多元主义 流行于英美,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尔、林德布鲁、阿尔蒙德和卫拔 (1)承认并应促进社会生不同群体的并存(2)承认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资源(3)调节自由市场,使不同利益的群体能够公平竞争(4)对于自由的追求:在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情况下,一切行为皆可容忍 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社会策划及社会行动模式均有多元主义的影子。通过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有效地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研究的旨趣也由解决现有的特殊社会问题转为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技术的改良。教育社会学已由过去的实用取向转为理论的取向了,或者说,姓“教”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姓“社”的教育社会学了。 2、代表人物:①帕深斯:强调建立社会行动的系统理论。 ②墨顿:也认为理论与研究的相互发展才是社会学成长的动力。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①教育社会学由过去的以教育学者为中心,转换为由教育 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②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已从规范的学科转化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建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理论,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可与教育心理学相抗衡;③在研究范围和领域上,研究的领域开始缩小,只关注于可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那一部分。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这一时期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的”教育社会学,或“诠释学的”教育社会学,“现象学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的教育社会学等。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汇编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2. 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D)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5.(A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6.( 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 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8.( C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10.( 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西方: 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 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 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 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 卢曼:系统学派 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 中国: 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 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 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 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 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学科体系: 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 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

《组织社会学》最终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行政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一般社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请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3)研究的变项(互相影响)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互依赖);?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 ?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 ?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单位制度——我国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任、社会行为。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的人际关系结构。?(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者) ?依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各种社团)、模式维持组织(公安局)。?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把组织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依照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疏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德类组织。 ?4.卡茨和卡恩的分类方案 ?以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 ?5.汤普逊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将组织分为三类:长链组织、 - 1 -

浙师大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从现代学术视野地角度来看,教育社会学是探讨教育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地科学.其研究任务在于了解个人社会化地意义,阐明教育制度在社会结构与变迁地地位,分析学校社会组织与班级社会体系.它地最终目地在于建立或修正社会学与教育学地理论,并改进教育措施,促进社会进步.b5E2RGbCAP 2、学科地位地理解 教育社会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地一门中介学科.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教育学分为理论教育学和实际教育学,而教育社会学是基于应用社会学和理论教育学发展起来地.是教育学百年来发展起来地新学科.p1EanqFDPw 3、本学科独特地观点 从社会学地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地意义.<1)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地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地因素上.Reece McGee:我们都是受到出生背景与社会环境所操控地木偶,我们地身上都绑满了无形地线,受著社会地操纵而不自知.<2)教育地社会学理解所重视地是公共议题地解决.C.W.MiLLS《社会学地想像》:情境中地个人烦恼和社会结构上地公共议题.DXDiTa9E3d 4、研究方法:质地研究方法和量地研究方法及比较 <一)量地研究 1、基本观点:多用量化地资料和数据来说明关系与结构. 2、对量地研究地争议:

<1)把教育当作孤立地实体; <2)测量工具不完整; <3)专注于容易测量地特质; <4)数字游戏—统计越深越好; <5)不当地分析与比较; <6)研究者对构架地主宰; <7)研究利用地困难. <二)质地研究 1、质地研究是对量地研究缺失地反省. 2、质地研究地特性: <1)以实地为焦点; <2)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工具; <3)注意事物地个体性和特殊性; <4)重视解释; <5)重视观察和访谈方法地采用; <6)强调不事先制定明确地研究范畴来引导后续研究;<7)重视表意语言和使用和意见地陈述; <8)采用语文描述、图片或记录地影像等媒介呈现报告;量地研究与质地研究地差别

城市社会学考试复习

城市社会学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6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30+分) 论述40分 一、名词解释 1.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P45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2.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P46 3.结节性和结节地域P85 城市的结节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集作用。 结节地域是指吸引区和结节点的组合。结节点是指具有聚集性能的特殊地段。吸引区是指结节点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 4均质性和均质地域P87 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明显的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5社会结构P113 广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之间的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 狭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 6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P118 7社会分层是对社会阶层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P122 8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P128 自由流动是相对于结构流动而言的,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 9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P129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是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的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10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P169 城市物质文化是,又称表层的城市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 城市制度文化。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文化,又称深层的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习惯、法律、道德、习俗以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知识要点 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 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参考题型

城市社会学考试预测题 填空题: 1.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形成现代大都市特有的文化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经济;而沃思在分析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不同时,提出了城市独有的三个变量: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异质性; 2.传统人文区位学派主要是研究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代表理论有 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1.一般认为,城市作为人类组织的一种聚落形式,首先出现在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东方两河流域四个大河流域。 4.国内外关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机制的争论主要是围绕技术理性和政政治权力两方面展开的。 5.城市文化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市民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 6.城市化的内驱动力包括农业、工业化和第三产业。 7.在古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古希腊城邦体现着崇高精神生活和市民民主政治,而古罗马则象征着显赫的王权与高度统一的社会秩序。

名词解释: 1.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及城市化地区集中的过程,,是以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去改造农村地区及其其他地区,使之转变为城市或者城市化地区的过程。 2.古希腊城邦 指以一个古代希腊这个城市为中心建立的独立主权国家,规模小,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度,同时又是指由各城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统一的制度和文明。 3.城市病 城市病是指由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城市各种要素之间关系严重失调的现象,而且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消极的、必须尽力解决的问题。 4.生态城市 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域空间内,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高度和谐,人工建筑、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完美的统一。

简单题:至少答四点 1.转型时期我国城市社会流动有什么特点? 1)代际流动比例相当高,传统上的“子承父业”有了极大的改变; 2)流动的总趋势呈向上流动; 3)社会各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 4)工人阶级的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 5)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不平等; 6)流动中出现无序与越轨的现象。 2.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扩张的机制、过程。 机制: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和聚集程度有关。 当人口密度提高,进而导致了围绕各种资源展开的竞争。 “市场”极大地促进了这种资源竞争,同时“价格”为个人和团体在城市区域获得资源开辟了道路。城市居民的生产、交换和文化都与竞争有关,因而竞争将导致居民之间的差异。当竞争升级,行动者进一步在竞争过强的区域寻求资源时,由市场驱动的生存和商业成本也就变得越来越高,城市区域就趋于扩张。 3.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困境有哪些? 1)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2)市民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3)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4)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4.比较中古时代(中世纪)西方城市和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