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精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精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精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精

琵琶行(并序)

一、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 借助工具书和反复朗读纠正字音,学会重点字词的读音。

2.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3.学习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艺术形象把握主题。

(二)知人论世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贬谪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三)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的字音错误的一项是()

A. 湓浦

..然(zhēng)商贾.(gǔ)悯.然(mǐn)..(pén pǔ)铮铮

B. 憔悴

..(qiáo suì)转徙.(xǐ)恬.然(tián)谪.(zhé)

C. 荻.花(dí)捻.(niǎn)霓裳

..(nícháng )六幺.(yāo)

D. 裂帛.(bó)虾蟆

..(hámá)红绡.(xiāo)钿.头(diàn )

2.从修辞角度分析以下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名句默写。

(1),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

(3),此时无声胜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

(5)座中泣下谁最多?。

二、优选导学

(一)课文图解

琵琶女年少:色艺双绝,风流一时失宠

中年:年老色衰,孤独清凄

琵琶行

(并序)昔日:才华横溢,官位显赫

诗人今日:谪居卧病,取酒独酌失意

(二)文章主旨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诗人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是封建社会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

(三)写法借鉴

《琵琶行》之所以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其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更是作者在诗中展示了精湛的音乐美,为后人描写音乐提供了范例。

2.音韵美

音韵美是指诗人在描写音乐时,能体现音乐的韵律。诗人重在从听觉效果上模拟声音,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如诗中用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和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这些词,要么直接模拟声音,要么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的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这样准确地绘声拟音,就能给人以真切直观的听觉实感。

3.情感美

在《琵琶行》中,诗人主要是通过点拨弹奏者的感情,流露出自己的感情,是读者与之同喜,与之同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女试弹琵琶义蕴育着自己的情思;“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女弹弦过程就是抒情过程,弹者投入,听者亦是入情,“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江洲司马青衫湿”琵琶女弹出“同是天下沦落人”的心声,引起诗人、客人感情的共鸣。

4.烘托美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出色的烘托也是白居易描绘音乐的精妙手法之一。“忽闻水上琵琶声”,竟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们去“寻声暗问”,这不烘托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吗?“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则是从观者的反应来烘托技艺的高超,体现音乐的美妙。琵琶女再次弹奏琵琶,已“凄凄不似向前声”,凄婉痛切使人动容,“满座”为之“掩泣”,一曲琵琶使得“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不也是强烈地烘托出音乐的精神美无比吗?(四)重点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三、拓展延伸

(一)含英咀华

写给琵琶女

流年

在浔阳江头的枫叶终于执着地染红了秋水,你如一枝出水的荻花,在哀哀的秋风中伫立。你如云的鬓发不再光华闪烁,你如花的姿容不再明艳照人,而纤纤十指流出的韵律却依旧起起伏伏,摄人魂魄,并且,它穿越了浩渺时空,让千年之后平凡的我也潸然。

你就那样默默坐在秋水长天之间,满腹纷然的哀伤无处倾诉。那琵琶安静地伏在你柔弱的肩头,倾听着你心的变奏,然后将你的心声溶入琴声,让它萦绕山外的青山、楼外的楼,

让它拂过空空的船舷,掠上诗人的额头。

你是在凭吊青春,还是在感慨今昔呢?你要为失去的美好默祷下去吗?不要吧,善感的心。我也清楚“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可是与其无奈,不如让我帮你把兰舟上空落的哀伤绾起,来跟我一起追寻吧,让悠长的琴声沿着往事进入生命。

黄莺在花间快乐的轻吟,少年生活如阳光在金色的羽翼上跳动,“善才”们赞许的目光和歌妓们艳羡的目光交织成光环,照耀你年轻明亮的笑。

像幽幽的泉水在浓重的冷酷下呜咽,命运的笑颜隐去,生活的亮色开始随容颜的光泽凋零。

昔日的泉水终于被封冻,一切归于空旷宁静。但我清楚那不是你的安然,那是你哽住的苦痛。

仿佛沉默了太久的古堡中,突然间冲出了披挂的武士,铠甲和银枪亮剑在冷冷的月下交鸣。

月光不再颤动,所有的音符都凝在半空中。在乐音戛然而止的那一瞬,我看见一股纯净的水冲出你的眼眶,打湿了干燥的心情。

诗人也不能说什么“同是天涯沦落人”,过去的一切均已成空,他只能在静默中感受这一切,让眼中噙满感动和同情,之后任凭流利的诗句在黑暗中悄然滑落。

(二)拓展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2)唐诗里有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在此方面有何独到之处。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各题。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

(1)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试结合有关诗句谈谈是怎样表现的?

(2)诗家最忌“犯复”,即一诗中不宜用重复的字,小诗尤其如此。这首绝句,却一反故常,四句中三用“灯”字。说说你的理解。

四、综合应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

....,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

....,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

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

....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

....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4.请你在下列地名中任选一个作为开头,补写出下联。(平仄不论)

滕王阁北固亭赤壁

上联:浔阳江头司马泪洒青衫

下联: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

1. B

2. D

3.(1)千呼万唤始出来(2)大珠小珠落玉盘(3)别有幽愁暗恨生

(4)相逢何必曾相识(5)江州司马青衫湿

重点品读

1. ①粗重②轻细③流畅④冷涩

2.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可感,不仅写出了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亢、低回与呜咽,而且写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复杂而有层次,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

5.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激愤幽怨的曲调引起了诗人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对自己苦楚身世的倾诉后,诗人更是激起深深的怜悯。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寂寞难耐。以上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不幸女子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拓展阅读

1. (1)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此题既考查了内容,又考查了艺术手法。第四联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使作者已忘掉了时间。)

(2)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

感受来写的。

2.(1)这种种凄苦之情,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已经渲染得十分浓烈了,对读者形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到“眼痛灭灯犹暗坐”,压力简直大到了超过人所能忍受的程度。突然又传来一阵阵“逆风吹浪打船声”,像塞马悲鸣,胡笳呜咽,一起卷入读者的耳里、心中。这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诗的前三句蓄势,于叙事中抒情;后一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最强烈的音乐效果。

(2) 诗人以这个灯字作为一根穿起一串明珠的彩线,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

综合应用

1. D

2. D

3. C ⑤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AB两项。②是讲为何“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的原因的,②应在⑥的前面,⑥句用“因此”一词紧承②后,可排除D选项。

4.滕王阁上王勃感慨白首//北固亭旁稼轩自问饭否//赤壁岸边东坡悲叹华发

云南省昆明市高二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云南省昆明市高二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高中语文《琵琶行》(必修三

《琵琶行》导学案 惠东荣超中学杨巧玲 【教材分析】 《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高一的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1、解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琵琶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琵琶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生:被贬浔阳。 三、文题背景:

琵琶行 练习题

《琵琶行》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湓(pén)浦口水浆迸(bèng)呕哑(ōu yā)悯(mǐn)然 B、贾(jiǎ)人轻拢慢捻(niǎn)嘲哳(zhāo zhā)荻(dí)花 C、恬(tián)然声声思(sì)钿(diàn)头银篦(bì)铁骑(jì) D、六幺(yāo)虾蟆(há mā)陵 转徒(xǐ)铮铮(zhēng zhēng)2.与例句中红色词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别是①凡六百一十六言() A、气度不凡B、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项脊)轩凡四遭火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②命曰《琵琶行》() A、遂命酒B、奉命于危难之间C、民不堪命矣D、时人因其前殿位于阿房,故以阿房命之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 A、烟涛微茫信难求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信口雌黄D、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六百一十六言() A、七言律诗B、自言本是京城女 C、东船西舫悄无言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下列各句中不具备“互文”特点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主人忘归客不发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

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 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5.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 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6、阅读《琵琶行》一诗的小序,回答①~④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必修上册】 《琵琶行》/白居易 【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理解性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琵琶行》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琵琶行》 一、说教材 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1、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g 2、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好看的小说不仅仅在于它情节的曲折惊险刺激;更在于它塑造的人物,它揭露的事实,它反映出的人性,给人的巨

大震撼。《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精彩的东西了,每一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好像自己都能身临其境,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震撼了。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二、说学情 索络面卡区的团组织几乎全部全上阵了。团省委去了三个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尔。这三个人是朱赫来同志亲自选定的。铁路抢修工作开始了,谁也没想到条件会有那么艰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凉凉的;四周荒凉一片,几百个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间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着淋湿了而又沾满泥浆的衣服,紧紧地挤在一起,尽量对方的体温取暖。早上,大家喝点茶就去干活,午饭天天是素扁汤和一只煤球一样的黑面包。但他们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强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务。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5:第6课 琵琶行并序

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古道从军行》有云: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王翰的《凉州词》也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还有前面学过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等等。自古以来琵琶出现在诗中便有一中悲戚的感觉,琵琶代表的就是一种寂寞,一种伤感。那么,白居易的《琵琶行》又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伤感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标题和作者) 二、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是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主要作品有《琵琶行》和《长恨歌》等。 刚说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

《琵琶行》同步练习附答案

《琵琶行》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玄(yāo) 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 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钿头银蓖连篇累牍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歌以赠之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7.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9.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11.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翻译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翻译注释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 钿头银击节碎,血色罗裙酒污。(银一作:云)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琵琶行(并序)》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明年【2】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3】然有京都【4】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6】,年长色衰,委身【7】为【8】贾人【9】妇。遂命酒【10】,使快【11】弹数曲。曲罢悯然【12】,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13】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14】二年,恬然【15】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16】意。因为【17】长句【18】,歌【19】以赠之,凡【20】六百一十六言【21】,命【22】曰《琵琶行》。 浔阳江【23】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4】。 主人【25】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6】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27】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28】声声思【29】,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30】续续弹【31】,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32】慢捻【33】抹【34】复挑【35】,初为《霓裳》【36】后《六幺》【37】。 大弦【38】嘈嘈【39】如急雨,小弦【40】切切【41】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42】莺语花底滑,幽咽【43】泉流冰下难【44】。 冰泉冷涩弦凝绝【45】,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46】,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47】收拨【48】当心画【49】,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50】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51】。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52】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53】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54】妒。 五陵【55】年少争缠头【56】,一曲红绡【57】不知数。 钿头银篦【58】击节【59】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60】。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61】买茶去。

琵琶行同步练习A

精品文档 琵琶行同步练习(A) 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玄(yāo) 荻花(dí) 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虾蟆陵(há)钿嘈杂(cáo)头(di àn)C 嘲哳.江D浸月(jīn)呕哑(yā)(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钿头银蓖连篇累牍 A.曲罢悯然口诵心唯 扣人心弦幽愁暗恨.转徒江湖B 豪言壮语 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 翻复无常.东船西舫恬然自安春寒料峭 D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B歌:歌唱。.歌以赠之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掩抑:低沉抑郁。.弦弦掩抑声声思 老大:排行第一。.老大嫁作商人妇 B.去来江口守空船 C去来:离去回来。 .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D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门前冷落鞍马稀B C.整顿衣裳起敛容.凄凄不似向前声 D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 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

高中语文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的: 1、学习诗歌,了解琵琶女和诗人的悲惨遭遇,从中体会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 2、诵读诗人描写音乐的诗句,深切体会诗人描摹之精彩。 3、分析诗歌,了解本诗以音乐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缜密的结构。 教学重点: 分析诗人描写音乐的诗句,深切体会诗人描摹之精彩。 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了解本诗以音乐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缜密的结构。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音乐,被人誉为“精神食粮”,它能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使人养成良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庄严、肃穆的音乐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活泼、热情的音乐可以启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万众齐唱一支歌曲的时候,便会使演唱者在瞬息间沟通彼此的心灵,凝聚成一股坚如钢铁般的意志力量。 《琵琶行》这首诗歌中,音乐便成了一个沦落为封建社会最地层的琵琶女和一个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思想感情沟通的桥梁! 二、作者简介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唐诗坛代表人物,与诗人元稹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称“刘白”。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 2、诵读提示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第二课时 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6 《琵琶行并

6琵琶行并序 第1课时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2-(有答案)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2 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钿头银蓖连篇累牍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歌以赠之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琵琶行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琵琶行 》教学设计艺术作品《琵琶行》为白居易《琵琶行》诗词增添了直观的画面。下面是的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琵琶行》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 1、谁解琵琶声; 2、谁解青衫泪; 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 1、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明确: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板书: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学博苑 2012-01-17 0619 5d56b7b40102du3w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如在眼前,为学生学习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领略品评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 通过观看电影剪辑帮助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列出思考题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音乐欣赏》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谈谈欣赏一些乐曲的感受,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过程,领略品评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幻灯片1) (课前反复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 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几首曲子是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大家能说出它的曲子吗? 学生们能说一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吗?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学习怎么样欣赏音乐,在语文课上,我们则学习怎样把自己的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唐朝诗人是怎么样描写音乐的。 介绍背景(幻灯片2“浔阳江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长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饱藏忧怨的琵琶曲,引得诗人泪湿衣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思考题1(幻灯片3“思考题一”)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6《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铮.()悯.然()转徙.()浔.阳() 声声思.()捻.()霓裳 ..() ..()嘲哳 红绡.()钿.头银蓖.()谪居()裂帛.() 还.独倾()间.关()瑟.()枫.叶() 2.解释加点词。 明年 ..——() 年长色.衰——() 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 感.斯人言——() 因为 ..长句——() 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 3. 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晚年又号,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和“”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是的倡导者,主张“。”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文学史流传“”的佳话。与同年酬咏,号元白。与酬咏,号刘白。 二、探究解疑 4. 小序向我们交代了那些内容?作用? 5.思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 6.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7.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8.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描摹方法? 9.找出其它段落中写景的句子并谈谈作用。 三、综合解疑 10.从本诗中你学到了描写音乐的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文本具体赏析。 参考答案 1. 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 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嘲哳(zhāo zhā) 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谪居(zhé)裂帛(bó) 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瑟(sè)枫叶(fēng) 2.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3. 乐天香山居士诗魔诗王白氏长庆集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老妪解诗元稹刘禹锡 4.时间、地点、背景、成诗的背景经历和动机。作用:交代了作者的经历,交代了琵琶女的身世,奠定感伤的基调)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5.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诗歌】《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题+答案解析

6琵琶行(并序) 一、基础巩固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曲罢悯然添酒回灯醉不成欢犹抱琵琶 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浔阳江头凝绝不通 C.轻拢慢捻银瓶炸破间关莺语铁骑突出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名属教坊镝居卧病 解析:B项,“徒”应为“徙”;C项,“炸”应为“乍”;D项,“镝”应为“谪”。 答案:A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忙 B.曲罢悯然 .. 悯然:忧郁的样子 C.低眉信手续续 ..弹 续续:一个接一个 D.秋月春风等闲 ..度 等闲:轻易,随便 解析:A项,快:畅快。 答案:A 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 ..声。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 ..妒。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泉流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 答案:D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 一样清脆悦耳。 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 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 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解析:A项,“大弦小弦一起奏响”不对,“错杂”的意思是“交错”,而不是“一起”。 答案:A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 (2)东船西舫悄无言,。 (3)我闻琵琶已叹息,。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答案:(1)相逢何必曾相识(2)唯见江心秋月白(3)又闻此语重唧唧(4)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唐]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