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以某塑胶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各项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技术相对领先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一些方面已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作业成本法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作业成本法在某塑胶公司的应用。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某塑胶公司;案例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隘。因此,企业应该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确认哪些是盈利的,哪些是无利润或亏本的。成本核算在这时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取得准确成本信息的基础。

在温州,企业主要采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传统的分配方法主要是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或原材料成本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比较简单易行,但是对间接费用不能科学合理的分配,尤其无法适应温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采用精确技术性生产,间接费用大大增加的状况。而作业成本法恰恰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核算分配方法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本文将选取某塑胶公司进行实例分析,说明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一般程序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其理论基础是:(1)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2)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对象则是作业。作业成本法是实行多元分配标准,有多个分配率。作业成本法则注重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分析各项作业是否为增值作业,可以促进企业减少不增值作业,提高作业的水平和质量,降低资源的消耗。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不同的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能有效及时地提供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定价和生产决策。

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上,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其特点主要是在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上。作业成本法计算体系如下图1所示:

(二)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

按照作业成本法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说明如下:

1.进行作业分析,划分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这是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第一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专门的调查人员,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以主要作业为主体,将性质相同的作业合并建立作业中心。

2.分摊费用到各个作业成本库。划出作业设立作业成本库后,将企业消耗的成本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归集并分配到各成本库。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规则是: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产品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这一步骤分配资源的价值耗费的基础是反映资源消耗费分配计入各作业成本库的关键。

3.确认成本动因。分摊费用后,要确认导致该成本库成本费用产生的主要原因,来作为成本库费用分摊的基础。这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步骤。成本动因应该简单易懂,与各作业活动的产出相关联。有些成本动因可以直接取得,如直接材料等。而有些成本动因就需要积累原始数据,还需专业人员进行经验总结来确定。

4.分配各作业成本库的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根据成本动因,计算出成本动因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到产品上,计算出产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在某塑胶公司的实际应用

浙江某塑胶有限公司为中等规模的私人家族性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广告膜、木纹膜、装饰膜。三种产品的生产工序都一样,差异在于材料与加工时间及生产机器。广告膜销量最大,装饰膜价格最高,销量最少。公司设有一大一小两个个生产车间,占地十多亩。生产主要工序包括:配料准备、捏合、密炼、开炼、过滤机过滤、卷取、包装。原材料、外购动力及低值易耗品(主要用于部分工序间)均外购。该塑胶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一)采取传统方法制造费用的核算情况

某塑胶公司的2010年1月生产的广告膜、木纹膜、装饰膜三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

某塑胶公司1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为4203000元,需要在广告膜、木纹膜、装饰膜三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摊基础,广告膜、木纹膜、装饰膜三种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金额见下表2。

广告膜应分配到的制造费用=86.7×28000=2426474(元)

木纹膜应分配到的制造费用=86.7×14000=1213237(元)

装饰膜应分配到的制造费用=86.7×65000=563289(元)

2.产品单位成本计算

结合前面表1和表2的有关资料,综合可以确定每种产品单位成本,见下表3。

公司本来计划三种产品每吨均获利润300元左右,价格分别为:广告膜:9400元/吨;木纹膜:11000元/吨;装饰膜:12000元/吨。按造上面的出售价格,广告膜的订单数量较大,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其价格提高到9500元/吨。在这个价格下,公司依然收到很多订单,起先,公司以为是这段时间市场上广告膜处于需求旺盛时期,但是一段时间后,然是未变,公司管理人员发现不是需求问题,而是成本计价及定价的问题。再看装饰膜,刚好相反,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为11000元/吨,如果照这个价格,利润很低,如果计入各项消费及管理费用,可能无利润可言。但是订单需求量却是不多,公司部分管理人员觉得,近几年是房地产一直比较火热,装饰膜需求量应该比较大,但是公司接到的订单反而不多,所以同样认为,也是产品成本计算和定价上出现的问题。这样看来,公司是在需要一个更精确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以便更好的决定广告膜及装饰膜的生产与销售。经过反复讨论,大家觉得制造费用的分配可能存在问题,因此企业的财务经理决定采用作业成本法改进成本计算。

(二)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重新计算

继续使用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笔者与公司会计人员在车间实际观察和对一些生产管理人员询问的基础上,对制造费用做详细的分析,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分做8个作业中心(即将制造费用划分为8个成本库),各作业中心一个月的作业成本如表4所示。

用金额及其单位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

根据企业的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数据以及成本动因数,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如下表6。

将作业成本库的制造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率分摊到各产品,见下表7。

表7 作业成本库的制造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率在三种产品的分配

3.单位产品成本计算

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确定的企业广告膜、木纹膜、装饰膜单位产品成本如下表8所示。

4.两种方法的单位成本计算对比

将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对比,见表9。

通过上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下广告膜的单位成本反而比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要低,而装饰膜却恰恰相反,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是远远高

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这是一个比较意外的结果,要是在进行制造费用分配的时候采用作业成本法,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潜在的问题。

(三)通过作业成本法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从三种产品横向比较各个作业中心,通过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种产品制造费用的差异主要在启动准备,物料处理及材料采购这三个作业中心上,并且数据差异性相同,装饰膜的费用比例明显高于广告膜和木纹膜。其主要原因是:材料采购是根据生产数量,而生产数量主要取决于定单的数量,广告膜一次订单的数量都是在一百吨以上,很少有低于一百吨的情况出现,木纹膜也是在一百左右,但是装饰膜都是小批量订单,都在一百以下,装饰膜的订单数量远远小于广告膜和木纹膜的订单数量,所以采购装饰膜原材料的次数明显比广告膜和木纹膜频繁,分配到的单位成本费用也高于其他两种产品。起动准备和物料处理也是同样的原理,因为装饰膜订单数量小,生产的批次多,起动准备的次数也就多,分配到的单位产品费用也就高。订单数量小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三种产品的客户源不同,定购装饰膜的企业规模比较小;还有一方面是客户企业只向公司定购一小部分的装饰膜,初步分析是企业大部分产品是广告膜与木纹膜,客户企业对公司装饰膜质量的不信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看出企业在装饰膜这种产品上的生产策略不是很科学。

从企业与同类企业相比较,三种产品定购的数量均不大。并且在设备更新方面也跟不上同类企业,特别是小生产车间,因为企业刚成立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小生产车间,十多年来机器生产设备几乎没多大变化,从而在电费,设备维修费及质量控制上相当不占优势。这是需要引起管理层注意的。还有另一点,公司在生产协调上也比不上同类企业,某塑胶公司为家族私营企业,管理人员主要为家族人员,管理分配不明确,比较混乱,责任不到位,没有一个绝对具体的主要生产管理人员(或者说缺少有能力的生产管理人员)。

这些问题都从主要作业中心中明显反映出来,主要作业中心的就费用明显增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依据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根据作业成本法降低成本的途径”,采用“选择作业”和“减低作业”的方法,制定科学的生产策略,更新生产设备,并且企业应该大胆起用家族外人员,更好管理协调生产工作,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及时得到更新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考虑改变生产结构,是否扩大广告膜的生产规模,取消装饰膜的生产,专一提高广告膜和木纹膜的生产技术,并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取得客户信任。

(注:本文上述例子所采用的数据时间段是一个月,如果公司要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就当采用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段数据,这样才能使信息更加精确可靠。)

三、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几点体会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及局限性,在企业具体采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必须注意的是,更改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件影响重大的事,每家企业的情况不同,企业不能盲目的采用作业成本法,应该客观的评价企业的现状,再决定是否采用作业成本法。

其次,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必须依赖有能力的领导者进行推动,不然当实施者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需要进行改变或进行比较重大的决策时,如果领导层不响应,很难发挥其功用,相当于功亏一篑,反而浪费人力财力。

最后,企业需要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仅有强硬的专业技术,也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工作激情。作业成本法是为了提供比传统成本制度下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前期工作比较繁琐和艰难,划分作业成本,确定成本动因

不仅需要成本数据,也需要对生产程序及相关的细节活动全面了解。这就要求实施人员进行分工,详细周密的实地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再根据专业技术经验进行判断划分。

参考文献

[1]曹向屯. 论作业成本法[J]. 经济师,2006(09)

[2]陈红. 浅谈作业成本管理法在企业的推广应用[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3(03)

[3]孔龙,陈茜. 简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融合[J]. 环渤海经济瞭

望,2007(01)

[4]李宝玲. 浅谈作业成本计算法[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5)

[5]李秀敏. 浅谈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的先进性[J]. 硅谷, 2009(03)

[6]刘书兰. 传统制造成本、作业成本和约束理论的比较分析[J]. 武汉科技学院学

报,2003(04)

[7]潘飞,周为利.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展望[J]. 上海会

计,2002(08)

[8]朴江玉. 加工型服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案例分析[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9(26)

[9]茹彦. 浅议作业成本法[J]. 学术探讨,2009(08)

[10] 田颖枝,诸葛良,陈俊芳.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制造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2(04)

[11] 王立彦,徐浩萍,饶菁. 成本会计——以管理控制为核心[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 谢育柳,油永华.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 现代商业,2009,(09):36-37

[13] 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 成本会计学(修订第四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 赵息,鹿娟.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作业成本法案例

作业成本法案例(总1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案例讨论]作业成本法 案例1 Valport公司是一家专业化很强的电子公司,现在公司的Ⅰ号产品面临着来自其他公司的强烈竞争。公司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Ⅰ号产品的价格。而该公司的Ⅰ号产品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的产量都高,并且是公司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其他公司的这种产品的价格远远比他们的价格低。不过,让公司总经理高兴的是:公司新开发的Ⅲ号产品虽然工艺复杂,产量远不及公司生产的Ⅰ号和Ⅱ号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其他竞争对手不想涉足这种产品生产,所以公司几次提高Ⅲ号产品的售价,客户仍是源源不断。 公司的定价策略将目标价格设定为产品制造成本的110%,产品制造成本所包含的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依据直接人工工时分配。由于公司的Ⅰ号产品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Ⅰ号产品的价格。结果公司Ⅰ号产品的销售价格已降到了75美元以下。 在2003年公司年终总结会上,公司总经理问主计长:“George,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竞争不过其他公司的产品?他们的Ⅰ号产品仅售69美元,那比我们的Ⅰ号产品的成本还要少1美元。这是怎么回事?” “我认为是我们过去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造成的。”George 说,“也许你还记得,我刚来公司时,采用一种作业成本计算法做了一项先期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采用的传统制造成本计算法高估

了产量高工艺简单的Ⅰ号产品成本,并且大大地人低估了Ⅲ号产品的成本。对此我曾提出过警告,但公司仍保持原有的方法。” “好的,”总经理说,“你下午给我提供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有关数据。” George回到办公室后,整理了公司2003年末会计系统提供的有关数据,并列出了公司2003年末产品成本和年度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 Valport公司产品成本和年度销售数据 Ⅰ号产品Ⅱ号产品Ⅲ号产品 年销售量(件)100 00050 00010 000 单位产品成本(美元)7061160其中:直接材料102540 直接人工10620 制造费用5030100 直接人工工时(小时)50 00015 00010 000 制造费用明细(美元) 机器维修 1 500 000 机器折旧 3 000 000 产品检测 1 500 000 机器准备500 000 材料处理500 000 产品包装500 000 总计7 500 000 George也列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Valport公司间接费用分配相关数据

作业成本法案例操作

案例背景 W公司的海运部门在本研究会计期间的一个月内签订并履行了甲、乙两份物流服务合同,两份合同的基本内容都是将60000件相同的C电子零配件从台湾运至吴江。甲合同的要求是:60000件零配件,每三天分送6000件到位于吴江的工厂。乙合同的要求是:60000件零配件,每天分送2000件到位于吴江的工厂。为了满足甲合同的要求,W公司决定:60000件零配件分两次运到位于吴江开发区的公共型保税仓库,然后每三天分送6000件到位于吴江的工厂,用W公司1000平方米的仓库一个月。为了满足乙合同的要求,60000件零配件分六次运到位于吴江开发区的公共型保税仓库,然后每天分送2000件到位于吴江的工厂,用W公司500平方米的仓库一个月。 为了计算的简便,便于比较,在本案例研究中随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下简化和假设:1、直接人工费和直接材料费为零,不考虑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物流服务的合同成本全部由营运间接费用构成。2、本月会计期间只签订和完成两个合同,且两个合同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 作业成本法在W公司的实施 由于物流企业为完成合同的作业链比较清晰,且作业不是非常复杂,故可省去划分作业中心这一步骤。所以用ABC计算W公司合同成本的过程可分为四步: 1、确认主要作业 W公司为完成甲、乙合同,共需六项作业:①海运作业(包括港口作业),即用货轮运输零配件从台湾到吴江的公共型保税仓库,W公司把此作业外包给一家海运公司;②报关作业,即代理货物入境报关业务; ③入库作业,即装卸搬运货物进入物流公司的仓库;④保管作业,即对仓库中的零配件进行保管;⑤出库作业,即装卸搬运货物发出仓库;⑥配送作业,即用汽车运送零配件从保税仓库到吴江的工厂。 2、确认和计量资源耗费 W公司的资源耗费可以划分为人工、燃料和润料、固定资产折旧和外包费。经物流公司统计部门的统计,企业营运间接费用中,人工费用29880元,燃料和润料费用18000元,固定资产折旧费用49200,外包费为24000元。由于各项资源成本可以从发生领域划分为各作业所耗费,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此时资源动因可以认为是作业专属耗费)。其中仓管部门(主要复杂货物的进、出仓库的搬运装卸作业)发生人工费用20000元,燃料和润料费用8000元,仓管部所用的装卸和升降等设备折旧为8000元。报关作业耗费人工费用1080元。保管作业发生人工费用4000元,仓库折旧费用16000元。配送作业发生人工费用4800元,燃料和润料费用10000元,车辆折旧25200元。仓管部50%的员工全职负责货物的入库工作,故可得到入库作业的成本要素中人工费用为10000元 3、确认资源动因,归集资源成本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池 表1 入库作业成本池 表2报关作业成本池 表3保管作业成本池 表4出库作业成本池

东风汽车公司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东风汽车公司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东风汽车公司独家发起,采取公开募集方式于1999年7月15日创立。公司总股本10亿股,其中国有法人股7亿股,流通股3亿股。“东风汽车”股票于1999年7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总资产及销售收入达70亿元,净资产40亿元。公司以汽车产业的核心———“整车与动力”为主业,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东风”系列轻型商用车和采用引进技术生产、性能卓越的东风康明斯柴油发动机为主导产品。 一、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目前成本管理状况

(一)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成本信息失真严重 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观念,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产品生产成本,只注重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同时,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长期偏重于成本的事后核算,忽视事前,事中的成本预测,计划和成本控制,加上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在企业中应用非常少。 (二)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公司主要采用传统的标准成本法进行核算,计算各产品制造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二、作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提出 随汽车制造行业的竞争者增多,汽车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汽车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下降,汽车行业盈利水平逐渐降低,部分产品已经处于保本点水平,而管理者要求的分产品盈利能力尤其是成本分析不能及时准确核算。此时,汽车产品已经从单纯的生产过程转向生产和经营过程,一方面,产品品种多达200个,且经常变化,消耗物料品种达上万

种,工时或机器台时在各生产车间很难精确界定,传统成本核算无法准确核算成本,也无法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另一方面,企业中的行政管理、研究开发、物流、采购供应、营销推广和公关宣传等非生产性活动大大增加,由此发生的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此类成本在传统成本法下又同样难以进行合理的分配;再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得精细,本公司的部分半成品或在制品也直接对外出售,要求对半成品或在制品的成本进行核算才能制定营销价格;随着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贯穿全员成本管理,公司

作业成本法案例

[案例讨论]作业成本法 案例1 Valport公司是一家专业化很强的电子公司,现在公司的Ⅰ号产品面临着来自其他公司的强烈竞争。公司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Ⅰ号产品的价格。而该公司的Ⅰ号产品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的产量都高,并且是公司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其他公司的这种产品的价格远远比他们的价格低。不过,让公司总经理高兴的是:公司新开发的Ⅲ号产品虽然工艺复杂,产量远不及公司生产的Ⅰ号和Ⅱ号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其他竞争对手不想涉足这种产品生产,所以公司几次提高Ⅲ号产品的售价,客户仍是源源不断。 公司的定价策略将目标价格设定为产品制造成本的110%,产品制造成本所包含的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依据直接人工工时分配。由于公司的Ⅰ号产品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Ⅰ号产品的价格。结果公司Ⅰ号产品的销售价格已降到了75美元以下。 在2003年公司年终总结会上,公司总经理问主计长:“George,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竞争不过其他公司的产品?他们的Ⅰ号产品仅售69美元,那比我们的Ⅰ号产品的成本还要少1美元。这是怎么回事?” “我认为是我们过去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造成的。”George说,“也许你还记得,我刚来公司时,采用一种作业成本计算法做了一项先期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采用的传统制造成本计算法高估了产量高工艺简单的Ⅰ号产品成本,并且大大地人低估了Ⅲ号产品的成本。对此我曾提出过警告,但公司仍保持原有的方法。

” “好的,”总经理说,“你下午给我提供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有关数据。” George回到办公室后,整理了公司2003年末会计系统提供的有关数据,并列出了公司2003年末产品成本和年度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 Valport公司产品成本和年度销售数据

作业成本法计算案例

1、什么是作业? 材料订购——材料检验——生产准备——发放材料——材料切割——车床加工——铣床加工——刨床加工——产品组装——产品质量检验——包装——车间管理 2、作业分类 (1)批次作业。指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业,例如生产前机器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的运输、成批采购和检验等。它们的成本取决于批次,而不是每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2)产品作业。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这些作业的成本依赖于某一产品线的存在,而不是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 (3)生产维持作业。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例如工厂保安、维修、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作业成本法举例 A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服装服饰。该公司的服装车间生产3种款式的夹克衫和2种款式的休闲西服。夹克衫和西服分别有两个独立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每个生产线有自己的工厂技术部门。5款服装均按批次组织生产,每批100件。 1、成本资料 该公司本月每种款式的产量和直接成本如下表 产品品种夹克西服合计 型号夹克1 夹克2 夹克3 西服1 西服2 本月批次8 10 6 4 2 每批产量100 100 100 100 100 产量 每批直接人工3300 3400 3500 4400 4200 直接人工总成本 每批直接材料成本6200 6300 6400 7000 8000 直接材料总成本 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如下表 项目金额 生产准别、检验和供应成本(批次作业成本)84000 夹克产品线成本(产品作业成本)54000 西服产品线成本66000 其他成本(生产维持成本)10800 制造费用合计 制造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

作业成本法案例

作业成本法案例 一、背景 传统产品成本计算法仅将制造费用分配于各产品.将直接人工与直接材料分配到各产品中毫无困难,只需采用直接追溯(driver tracing)的方法,大多数传统成本制度都是围绕着这一目的设计的。另一方面,制造费用却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产品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可通过实地观察而获取,但制造费用却不适合。因而,制造费用的分配必须依赖于动因去追溯与分摊。 在传统成本制度中,一般只采用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来分配成本。单位水准作业动因 (unit-level activity drivers)是指产量发生变化时会导致成本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因素。仅采用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来分配产品的制造费用,实际上是假定产品所耗用的制造费用与产量高度相关。依据这些单位水准作业动因分配制造费用时,或采用全厂制造费用分配率,或采用部门制造费用分配率。经常用来分配制造费用的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有: 1.产品产量 2、直接人工小时 3、直接人工金额 4、机器小时 5、直接材料 传统成本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全厂制造费用分配率和部门制造费用分配率,均是多年来一直使用的指标,并且继续为许多企业所使用。但在某些场合,它们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并可能导致产品成本严重歪曲。对于在"高级制造环境.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下经营的公司而言,这一产品成本的歪曲问题尤为严重。高级制造环境的特征是激烈的竞争 (通常在全球范围内) ,持续的改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顾客满意服务以及尖端的技术。当这一高级环境下运作的企业采用全新的竞争制胜策略时,其成本会计制度通常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尤其是对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的需要,已迫使许多企业认真关注其成本计算程序。这意味着过去相当合理的成本制度,可能不再适用。

作业成本法计算题.doc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本章练习题 五、综合实务题 1.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900件,乙产品300件,其作业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综合实务题

资料:某制造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A、B两种产品2004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产品机器小时直接材料单位成本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A 100 1 50 40 B 200 2 80 30 2.该厂每月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元)作业动因数 质量检验检验次数4,000 A:5 B:15 合计:20 订单处理生产订单份数4,000 A:30 B:10 合计:40 机器运行机器小时数40,000 A:200 B:800 合计:1,000 设备调整准备调整准备次数2,000 A:6 B:4 合计:10 合计————50,000 ——————— 请问:(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 质量检验:4000/20=200 订单处理:4000/40=100 机器运行:40000/1000=40 调整准备:2000/10=200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5+100*30+40*200+200*6=13200 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 单位成本:50+40+132=222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15+100*10+40*800+200*4=36800 单位作业成本:36800/200=184 单位成本:80+30+184=294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0/1000=50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000 单位制造费用:10000/100=100 单位成本:50+40+100=190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000 单位制造费用:40000/200=200 单位成本:80+30+200=310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案例 邓为民 个性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邓为民) 企业管理前沿>财务管理>综合文档号:00.020.207发布时间:22-11-2002 摘要: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个性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邓为民 传统成本的局限 20%的产品创造了225%的利润。 “传统会计往好的说是无用的,往坏的说是功能失调与具有误导作用”。以传统成本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正在失去其相

关性。企业界留传80/20法则,认为80%的利润由20%的产品产生,但是当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在企业应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时,却发现20%的产品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他称之为20/225法则,该法则表明: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产生于上世纪初,是与大规模的生产相适应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企业的生产特点由大规模、单一品种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技术工艺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的复杂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作业增多,而直接的生产活动相对减少,这一切使得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70年代以前,间接费用仅占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在很多企业的间接费用已上升为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少量的人工费用为基础分配大量的制造费用,必然带来成本分配的偏差。 传统成本核算是以数量为基础的,它隐含一个假设:产量成倍增加,所有投入的资源也会成倍增加。基于这种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产量关联基准分配。这种基准最常见的表现形态就是材料耗用额、直接工时、设备工时等。然而,现实企业中资源的消耗与产量不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成本是无法管理的,只能管理引起成本的作业”。 作业是企业的各种活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把企业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

物流案例——莫科汽车轮胎公司的作业成本法

莫科汽车轮胎公司的作业成本法 莫科公司位于墨尔本,是工程零件制造商,它是唯一生产这种零件的澳大利亚厂商,近年来受到海外制造商的激烈竞争。莫科公司是一个大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只有100多人,它的会计部门有6人(包括一名财务控制员),它的职责特定为把作业成本法导入企业。财务控制员的前一家工作单位是位于墨尔本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由于那家公司的高层对于作业成本法带来的效益不能认同,它在那家企业导入作业成本法失败了。 这一家集团公司内部以前从未使用过作业成本法,莫科公司是这个集团内第一家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它以前的成本核算系统是传统成本核算系统,其中制造费用按照人工小时分配。莫科公司的客户广泛、产品系列很多,生产过程既有高度复杂的自动化生产也有部分的手工生产。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订单都非常小,因此市场要求公司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莫科公司早在五年之前就开始在现代制造技术方面投资,包括自动焊接机器人等,这导致莫科公司产品的成本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的人力资源成本仅仅是以前的一小部分,但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并没有使顾客获得好处,也没有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许多客户转向从国外供应商进货,虽然他们还是希望能够采用莫科公司的产品。 尽管公司的边际利润在增长,但客户还是慢慢地向海外供应商流失。公司不清楚到底是哪一部分导致了边际利润的增长。只是他们很清楚,目前的会计系统存在不足。因为信息不足,高层无法据此做出诸如价格之类正确的决策。 他们从一个前高层经理那里了解到作业成本法,但是他们自己没有关于作业成本法的任何经验,既不知道这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建立一个作业成本法系统,但是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是解决莫科公司目前面临问题的一个方案。后来,财务控制员被指定为专门在莫科公司导入作业成本法的负责人。接受到这项任务后,财务控制员建立了一个包括他自己、一个制造部门的工程师和一个成本会计师的项目组,在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作业成本法项目小组与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非正式交流。工程师和财务控制员都全职参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工作,成本会计师大约把2/3的时间投入到这个项目上。 该小组为全企业建立了25个成本库,并用了大量的时间就成本动因达成一致。一些认定的成本动因包括如下内容: ①机床调试的频率(这包括编程数控机床); ②制造订单数量(这是很多作业的驱动因素,包括从报价到送货的很多作业); ③采购订单数量,这是采购部门工作量的主要驱动因素;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颜繁晶1,张秀秀2,张海霞 3 (1.哈尔滨市供销储运总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防疫站, 黑龙江哈尔滨161000; 3.哈尔滨市供销物资集团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保证产品成本信息 的真实性,因而一种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诞生。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来改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寻求到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并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7-03-12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计算在成本核算上突破产品这个界限,使成本核算深入到各作业,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再把“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的成本按作用动因分配到产品。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核心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所耗费的资源归于每一作业成本,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作业。根据企业的不同,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若干作业,并进行分类。 第二步追踪资源。将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资源分配到每一作业中,这些资源构成了产品的间接成本。第三步记录和计量作业量。对企业的各项作业进行及时的记录,且对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作全面了解。第四步将各项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三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以某一总量为基础,如材料总量、机器总工时、人工总量等为基础,计算出统一的间接费用的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分摊间接费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有利于存货计价和利润计算。此方法只适用于间接费用项目较少,且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的企业。 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总量等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是不够准确的,不能揭示出产量与间接费用的因果关系,使产品成本计算的结果 失真,成本报告中的间接费用能见度差,不能满足管理部门或管理者进行订价、自制与外购、生产批量等决策的需要。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是将已确认的作业看作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将某生产部门作为成本中心。并且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尽可能将其他各类成本都归为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促使管理者想方设法进行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目录: 1.按工作内容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 2.分析成本与作业间的关系以确定各项作业的作业动因 3.设置成本库并归集资源耗费到作业中心 4.基于作业成本动因确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 1.按工作内容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构成价值链上的业务内容不同。作业成本法下根据业务内容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作业,如材料整理准备、机器设备调整准备、机器设备维修保养、产品运送、产品质量检验等。 2.分析成本与作业间的关系以确定各项作业的作业动因 比如,材料整理数量就是材料整理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机器调整工时就是设备调整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生产线上运送产品的数量就是产品运送作业的作业动因。 3.设置成本库并归集资源耗费到作业中心 成本库又称同质成本库,它以作业中心为对象,把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所耗费的资源归集到一起。这一过程包括两个环节: (1)按照资源动因把资源的消耗一项一项地分配到作业。 (2)把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合并形成作业中心,再将作业中心中各项作业的资源耗费合并加总在一起。 4.基于作业成本动因确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 在归集同质作业成本库后,需要从中选取恰当的作业成本动因,把各作业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除以作业动因的单位数,计算出以作业动因为单位的成本分配率,即作业率。 接着根据成本对象耗用的作业和作业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典型的作业动因包括采购订单份数、“收单份数、检验报吿数或对数、零部件储存数、支付次数、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调整次数和制造周转次数等。 目录1什么是ABC成本法? 2与ABC管理法的区别 3成本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4ABC成本法组成 5ABC分析法的过程 6ABC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7应用案例 8ABC分析法的作用 ABC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什么是ABC成本法? 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

例一:ART公司生产三种电子产品,分别是产品X、产品Y、产品Z。产品X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件;产品Y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Z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件。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ART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1.1传统成本计算法 1、公司的定价策略 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作为定价策略,按照产品成本的125%设定目标售价, 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X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产品Y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377.5元。产品Z的售价定于157.5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产品Z的售价提高到250元。即使在250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产品Z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上述情况表明,产品X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产品Z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

而产品Y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产品Y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1.3作业成本计算法 1、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业成本库,然后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归集的结果如下表

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取得的产品成本资料令人吃惊。产品X和产品Y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都远远低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这为公司目前在产品Y方面遇到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如下表,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产品Y的目标售价应是327.26元,公司原定377.5元的目标售价显然是不合理的。公司现有的328元的实际售价与目标售价基本吻合。产品X的实际售价258.75元高于重新确定的目标售价229.30元,是一种高盈利的产品。产品Z在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显然低估了,公司制定的目标

作业成本法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作业成本法 Valport公司是一家专业化很强的电子公司,现在公司的Ⅰ号产品面临着来自其他公司的强烈竞争。公司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Ⅰ号产品的价格。而该公司的Ⅰ号产品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的产量都高,并且是公司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其他公司的这种产品的价格远远比他们的价格低。不过,让公司总经理高兴的是:公司新开发的Ⅲ号产品虽然工艺复杂,产量远不及公司生产的Ⅰ号和Ⅱ号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其他竞争对手不想涉足这种产品生产,所以公司几次提高Ⅲ号产品的售价,客户仍是源源不断。 公司的定价策略将目标价格设定为产品制造成本的110%,产品制造成本所包含的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依据直接人工工时分配。由于公司的Ⅰ号产品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Ⅰ号产品的价格。结果公司Ⅰ号产品的销售价格已降到了75美元以下。 在2003年公司年终总结会上,公司总经理问主计长:“George,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竞争不过其他公司的产品?他们的Ⅰ号产品仅售69美元,那比我们的Ⅰ号产品的成本还要少1美元。这是怎么回事?” “我认为是我们过去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造成的。”George说,“也许你还记得,我刚来公司时,采用一种作业成本计算法做了一项先期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采用的传统制造成本计算法高估了产量高工艺简单的Ⅰ号产品成本,并且大大地人低估了Ⅲ号产品的成本。对此我曾提出过警告,但公司仍保持原有的方法。” “好的,”总经理说,“你下午给我提供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有关数据。” George回到办公室后,整理了公司2003年末会计系统提供的有关数据,并列出了公司2003年末产品成本和年度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 Valport公司产品成本和年度销售数据

课后阅读材料:制造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案例

课后阅读材料:制造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案例为了确保案例的真实性,我们隐去了公司的真实名称,将其简称为莫科公司。莫科公司位于墨尔本,是工程零件制造商,它是唯一生产这种零件的澳大利亚厂商,近年来受到海外制造商的激烈竞争。莫科公司是一个大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只有100多人,它的会计部门有6人,包括一名财务控制员,他的职责特定为把作业成本法导入企业。财务控制员的前一家工作单位是位于墨尔本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由于那家公司高层对于作业成本法带来的效益不能认同,他在那家企业导入作业成本法失败了。 这一家集团公司内部以前从未使用过作业成本法,莫科公司是这个集团内第一家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它以前的成本核算系统是传统成本核算系统,其中制造费用按照人工小时分配。莫科公司的客户广泛,产品系列很多,生产过程既有高度复杂的自动化生产也有部分的手工生产。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订单都非常小,因此市场要求公司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莫科公司早在五年之前就开始在现代制造技术方面投资,包括自动焊接机器人等,这导致莫科公司产品的成本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的人力资源成本仅仅是以前的人力资源成本的一小部分,但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并没有使顾客获得好处,也没有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商获得价格优势。许多客户转向从国外供应商进货,虽然他们还是希望能够采用莫科公司的产品。 尽管公司的边际利润在增长,但客户还是慢慢地向海外供应商流失。公司不清楚到底是那一部分导致了边际利润地增长。只是他们很清楚,目前的会计系统存在不足。因为信息不足,高层无法据此做出诸如价格之类正确的决策。 他们从一个前高层经理那里了解到作业成本法,但是他们自己没有关于作业成本法的任何经验,既不知道这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建立一个作业成本法系统,但是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是解决莫科公司目前面临问题的一个方案。后来,财务控制员被指定为专门在莫科公司导入作业成本法的负责人。接受到这项任务后,财务控制员建立了一个包括他自己、一个制造部门的工程师和一个成本会计师的项目组,在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作业成本法项目小组与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非正式交流。工程师和财务控制员都全职参与ABC实施工作,成本会计师大约把2/3的时间投入到这个项目上。 该小组为全企业建立了25个成本库,并用了大量的时间就成本动因达成一致。一些认定的成本动因如下:

MPACC案例《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理工大学 MPA CC课程案例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任课教师:黄瑞 案例性质:□√部开发□外部引用案例名称: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适用课程: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案例开发者:黄瑞 案例:作业成本法分析 一、案例材料 1.背景资料 普华公司生产三种电子产品,分别是产品X、产品Y、产品Z。产品X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件;产品Y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Z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件。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ART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1.1传统成本计算法 (1)公司的定价策略

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作为定价策略,按照产品成本的125%设定目 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X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产品Y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377.5元。产品Z的售价定于157.5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产品Z的售价提高到250元。即使在250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产品Z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上述情况表明,产品X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产品Z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而产品Y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产品Y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1.3作业成本计算法 (1)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业成本库,然后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归集的结果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 应用案例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颜繁晶1,张秀秀2,张海霞 3 (1.哈尔滨市供销储运总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防疫站, 黑龙江哈尔滨161000; 3.哈尔滨市供销物资集团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保证产品成本信息 的真实性,因而一种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诞生。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来改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寻求到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并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7-03-12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计算在成本核算上突破产品这个界限,使成本核算深入到各作业,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再把“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的成本按作用动因分配到产品。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核心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所耗费的资源归于每一作业成本,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作业。根据企业的不同,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若干作业,并进行分类。 第二步追踪资源。将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资源分配到每一作业中,这些资源构成了产品的间接成本。第三步记录和计量作业量。对企业的各项作业进行及时的记录,且对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作全面了解。第四步将各项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三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以某一总量为基础,如材料总量、机器总工时、人工总量等为基础,计算出统一的间接费用的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分摊间接费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有利于存货计价和利润计算。此方法只适用于间接费用项目较少,且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的企业。 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总量等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是不够准确的,不能揭示出产量与间接费用的因果关系,使产品成本计算的结果 失真,成本报告中的间接费用能见度差,不能满足管理部门或管理者进行订价、自制与外购、生产批量等决策的需要。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是将已确认的作业看作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将某生产部门作为成本中心。并且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尽可能将其他各类成本都归为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促使管理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认识,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着手。 (1)作业与作业中心 广义的作业(Activities)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有的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作业;而从管理角度出发,无附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剔除。所以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是指能产生附加价值,并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即狭义的作业。 作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其本质是一种交易。 ②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的全过程,构成联系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作业链。 ③作业是可以量化的基准。 (2)作业价值链 作业价值链,简称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及其价值的集合体。这样,作业成本法就在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确定了产品与成本之间具有因

果联系的结构体系,它是由诸多作业构成的链条,即作业链(Activity chain)和各种作业所创造的价值相应形成价值链(Value Chain)的一个集合。表示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通过作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明确各项作业,并计算最终产品增值的程度。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一项作业转移为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由此形成作业价值链。 (3)成本动因(Cost drivers) 成本动因理论是由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作业是由组织内消耗资源的某种活动或事项。作业是由产品引起的,而作业又引起资源的消耗;成本是由隐藏其后的某种推动力引起的。这种隐藏在成本之后的推动力就是成本动因。或者说,成本动因就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 成本动因有两种形式: ①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是指决定一项作业所耗费资源的因素,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间的因果关系。 ②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顾客等成本目标中的标准,它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 (4)成本库(Cost pool) 成本库是指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的归集。在传统的成本会计中以部门进行各类制造费用的归集,而在作业成本法中,将每一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消耗的资源归集起来作为一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是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它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 二、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传统成本会计对成本信息反映失真的局限性被人们认识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更为准确的成本计算体系。1971年美国的斯特布斯(G.J.Stanbus)教授出版了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以某塑胶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各项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技术相对领先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一些方面已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作业成本法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作业成本法在某塑胶公司的应用。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某塑胶公司;案例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隘。因此,企业应该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确认哪些是盈利的,哪些是无利润或亏本的。成本核算在这时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取得准确成本信息的基础。 在温州,企业主要采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传统的分配方法主要是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或原材料成本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比较简单易行,但是对间接费用不能科学合理的分配,尤其无法适应温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采用精确技术性生产,间接费用大大增加的状况。而作业成本法恰恰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核算分配方法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本文将选取某塑胶公司进行实例分析,说明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一般程序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其理论基础是:(1)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2)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对象则是作业。作业成本法是实行多元分配标准,有多个分配率。作业成本法则注重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分析各项作业是否为增值作业,可以促进企业减少不增值作业,提高作业的水平和质量,降低资源的消耗。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不同的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能有效及时地提供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定价和生产决策。 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上,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其特点主要是在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上。作业成本法计算体系如下图1所示: (二)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 按照作业成本法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说明如下: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案例 邓为民 个性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邓为民) 企业管理前沿>财务管理>综合文档号: 发布时间:22-11-2002 摘要: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个性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邓为民 传统成本的局限 20%的产品创造了225%的利润。 “传统会计往好的说是无用的,往坏的说是功能失调与具有误导作用”。以传统成本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正在失去其相关性。企业界留传80/20法则,认为80%的利润由20%的产品产生,但是当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在企业

应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时,却发现20%的产品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他称之为20/225法则,该法则表明: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产生于上世纪初,是与大规模的生产相适应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企业的生产特点由大规模、单一品种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技术工艺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的复杂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作业增多,而直接的生产活动相对减少,这一切使得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70年代以前,间接费用仅占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在很多企业的间接费用已上升为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少量的人工费用为基础分配大量的制造费用,必然带来成本分配的偏差。 传统成本核算是以数量为基础的,它隐含一个假设:产量成倍增加,所有投入的资源也会成倍增加。基于这种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产量关联基准分配。这种基准最常见的表现形态就是材料耗用额、直接工时、设备工时等。然而,现实企业中资源的消耗与产量不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成本是无法管理的,只能管理引起成本的作业”。 作业是企业的各种活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把企业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费用的分配应着眼于费用地发生原因,把费用的分配与导致这些费用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照费用发生的原因分配。 图1作业成本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把作业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单元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支持作业,其中单元层次作业是与产品的产量成正比的,批别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生产批数成正比,产品作业的成本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成正比,支持作业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显然不同层次的作业具有不同的成本动因。按照传统成本的处理方法:对批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