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疆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新疆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为了扎实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详细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得到心智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意识的加强,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让学生的活动由校园扩展到校外、家庭之中,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的表现。使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合作。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从而开发与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主题规划:科学合理统筹综合实践计划安排表,各年级细化实施时要注意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同时,考虑到活动主题实际生成性需求,所以本学期仍然采用“规定+自主”的实施原则,重点以班级为单位开

展活动,相关活动主题的开展切口要小、易实践操作,力求通过小主题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总之,以上具体安排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开,并不断修改,力求使其生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方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9.01--9.07)开学准备

第二周(9.10--9.14) 1.1我们的校园 1.2集体在我们心中

第三周(9.17--9.21) 1.3我有很多好朋友 1.4秋天的色彩

第四周(9.24--9.28) 1.5生活中的浪费 1.6公共设施

第五周(10.01--10.05)国庆放假

第六周(10.08--10.12) 1.7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1.8方法指导--走近综合实践活动第七周(10.15--10.19) 2.1纸工初步 2.2学习纸工基本方法

第八周(10.22--10.26) 2.3制作折纸 2.4十五巧板

第九周(10.29--11.02)期中考试

第十周(11.05--11.09)机动周

第十一周(11.12--11.16)2.5快乐的小鸟 2.6猫头鹰

第十二周(11.19--11.23)2.7剪纸团花、花边 2.8拉花

第十三周(11.26--11.30)2.9四角彩灯 2.10动物世界

第十四周(12.03--12.07)2.11学习认识纸编 2.12设计制作纸编作品

第十五周(12.10--12.14)2.13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14纸盒造型

第十六周(12.17--12.21)2.15面具 2.16小鸟的家

第十七周(12.24--12.28)期末复习

第十八周(12.31--1.04)期末考试

第十九周(1.07--1.11)期末总结

五彩路

教学目标:

1、熟悉校园的各种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班集体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3、在交友过程中,了解自己,了解朋友,体验交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班集体、珍惜友谊的情感。

突破方法:生讨论、感悟。

教法、学法:

师引导、生体验与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本活动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我们的校园

一、问题引入:

师提问:平时你注意自己在校园里的行为习惯了吗?你们在校园里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顺势引出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探究新知:

1、“你听我说”。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写下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2、“小观察员”。这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并

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应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的“美”和“丑”,美的加以表扬和提倡,丑的给予批评和制止。

3、“大课堂”。要求学生回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体会这些活动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出来。

4、“校园调查”。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对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表格之中。使学生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争做学校的小主人。

5、“小画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校园一角”,完成之后可在班级当中展览,这项活动也可以以照片的形式进行。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呀?

生畅谈收获。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我们的校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通过对校园好人好事、不文明现象等的了解,学生也增加了一份对校园的热爱,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学生。

第二课时:集体在我们心中

一、问题引入:

师:你是怎样理解“集体在我们心中”的含义?你知道班里同学的基本情况吗?

生回答,师总结并出示课题:集体在我们心中。

二、探究新知:

1、“有心人”。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个活动是想

通过填表的形式让学生对班级、对同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一说”。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强项和特长,说一说自己的班级在学校活动中取得了哪些荣誉?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玩一玩”。这个活动通过说一说和玩一玩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和创建一些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集体游戏,通过集体游戏提高班级和小组的凝聚力。

4、“做一做”。这个活动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能为班级做什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同时因势利导使各小组扎扎实实地把活动开展起来。

5、“建议箱”。利用写建议的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班级的各项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关心班集体、热爱班集体。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班集体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呀?现在你们起来畅谈一下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班集体,对班里的同学又增加了一份感情了,班里的向心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凝聚。

第三课时:我有很多好朋友

一、问题引入:

师:你有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通过生的回答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有很多好朋友。

二、探究活动:

1、“朋友是宝”。这个活动是利用填写卡片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朋友。

2、“他山之石”。这里是让学生找一找自己每一个朋友的优点和特长,虽然是朋友但学生不一定思考过这个问题。通过发现他人的优点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3、“凸透镜”。这个活动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朋友观,教师可做一定的指导。列出了四种情况,让学生们议议应该如何去做才算真正的朋友,或者说你做为一个朋友应该怎样去做。当然,这四种情况并不全面,所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其他事例,把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大家共同讨论。

4、“朋友是书”。前面的活动是希望学生从同学交往之中认识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交好朋友。这里则是把学生的眼光从学校扩展到校外,把朋友的概念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学会和其他人的交往。

5、“悄悄话”。交朋友的一个目的就是和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现代社会里我们常常忽视这点,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同住宅里“老死不相往来”。设计这个步骤的目的也在于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6、“心灵小天使”。此活动可以由学生先谈一谈自己的交友标准及对自己的认识,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优点和不足,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三、评价与生成

总结评价:

这个活动的总结评价是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查阅的资料、访问的对象、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做一个回顾,并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红旗台是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表现的评价,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填写。用真情实感的记录,记载自己的成长历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朋友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相互之间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朋友又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并且对于如何去对待朋友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参考资料

教会孩子怎样交朋友

附表:三年级调查问卷:

1你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

(1)学习好的(2)性格开朗的(3)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4)敢当面批评自己的(5)听我指挥的(6)其它

2当你的好朋友把你做的一件错事告诉老师时,你怎么想的?

(1)认为他的做法正确(2)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责怪他(3)从此与他绝交(4)从此对他更信任,希望今后能更多提醒自己

3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办?

(1)告诉老师,请老师帮他(2)自己找他谈谈,当面给他以批评(3)为了不得罪朋友,对此不声张,替他保密(4)告诉好朋友的家长,请大人帮助

4当班里进行评选时,你的好友不具备当选资格,而他又希望你投他一

票,你会怎么做?

(1)因为是好朋友所以选他(2)坚决按评选条件投票(3)当朋友的面答应投他一票,但并不在选票上写他的名字

5你有了心里话想和谁聊聊?

(1)家长(2)任意同学(3)好朋友(4)老师

6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一般会怎样做?

(1)沉没,不愿和别人说话(2)主动与他人接触,使自己很快适应环境(3)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

7觉得自己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

(1)一个(2)两三个(3)四个以上

8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交往了多长时间?

交友技巧的总结

良好的交往技巧有益于学生与朋友长期保持朋友关系。中年级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些交友技巧:

①语言技巧

准则一:语言要清楚,具体。避免因表达含糊而给朋友造成误解,做决定时要与朋友讲清目的,说明道理,避免冲突。从而得到小伙伴的认可和信任,愿意再次的合作。

准则二:言辞应该合理,符合实际,切不可夸大。“你老是不和我玩”“你总不帮我忙”“你从来没有┄┄”等这些带有绝对色彩的词句最好少用。

准则三:行动应多于说话。“明天我要送你一块橡皮”“你有不会的就问我”等这样类似承诺的话,一旦说出来就不能光说不做,避免

引起朋友的反感和不信任。

②学会倾听

倾听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赏。倾听他人谈话的好处之一就是,小伙伴会更加尊重你,也就愿意和你交朋友。

运用倾听这种技巧时,还应注意:真心实意,集中注意力;适时的用动作或简短的言语进行鼓励,表示你对朋友的理解;听懂了别人的话,还应给予准确的反馈。这样才能增强“倾听”这一技巧的实效性。

③陌生环境的交往技巧

有这样一个案例:开学时班里来了新同学,孩子们之间是完全陌生的,在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孩子们可以向他进行自我介绍,表达想与他交朋友的意愿,如果想了解新同学也可以向他随意提问,如“你喜欢吃什么?”“你爱看什么书?”等。在交流中,孩子们很快的认识与被认识,一下课就有同学主动找他玩,不久他在班里就有了朋友。这样做是告诉孩子们,要想和别人交朋友,首先要自我开放,主动让别人了解你,而对方也在信任你的同时,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表露出来,从而达到真诚的沟通。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开放可以产生开放”的双向效果。所以“开放”就是在陌生环境下交友的“金钥匙”。

秋天的色彩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季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知道秋季的显著的特征。

2、感受和体验秋季的自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探究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突破方法:

师引导,生观察。

教法、学法:

师讲解引导,生感悟。

课时建议:

本主题活动用1课时进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们觉得秋天美吗?为什么人们都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啊?

生回答,师进而引出本次课题:秋天的色彩。

二、探究新知:

(一)秋天的故事

1、欣赏:书中给出了表现秋天特点的四幅景色图,让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同时,了解秋天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天高云淡,表现出

秋高气爽的意境;玉米成熟,描绘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树叶开始变黄、变红以及地上的落叶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秋天植物变化的显著特征。

2、小调查:秋天里都有哪些不同的水果?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对当地的水果种类、名称、特点、价格作一个调查,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让学生随家长一起进行,并在调查活动中逐步学会记录。

3、节日知多少:活动时要让学生说说秋天有哪些节日及这些节日的有关内容,丰富学生的节日知识,进一步感知和体验节日丰富的内涵。

4、聪明树: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与探究的基础上,对秋天的特征尝试进行解释,在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里,老师要担负起引领的作用,在搜集资料、进行观察等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二)“快乐的秋天”

1、用心体验:让学生在课前就留心观察校园里或住家周围有什么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收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把它们压平、压干,自己试着查一查,这些树叶的名称。在活动中要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树木、花草,不要乱摘树叶。

2、探索发现: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形——卵形叶、披针形叶、带形叶、针形叶、心形叶、扇形叶、圆形叶等。还可以让学生展示更多的他们发现的叶,以激发学生研究叶的兴趣。

3、交换感受: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和体验后,能通过阅读、交流等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4、欣赏:在进行活动时,教师可先出示自己准备的叶贴画,让学生欣赏,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明白这种方法也可是一种制作叶标本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研究植物,制作叶标本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植物的方法,这和破坏植物是不同的。

5、亲手试试:活动时,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制作叶标本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予以补充。使学生知道,制作植物干制标本的方法是:(1)采集;(2)压制;(3)上台纸;(4)固定;(5)贴标签。

6、我的记录:是在学生研究叶的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叶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能生成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知道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上网查询、或查阅资料等。

7、秋意绵长: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希望学生关注身边的绿色,通过多种形式留住秋天、留住绿色。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动脑筋,看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的办法最有建设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对秋天是不是又有了不少了解了,说说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对秋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活动中也教育了学生应该要随时保护环境,学生在这一点上做的也很好,以后这样的活动还要多多的开展。

参考资料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是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

传说唐明皇在一个八月十五之夜,做梦游历了月宫,当他飘飘然地游历到月宫前的时候,见月宫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幅牌匾,上书有“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字,他好奇地走了进去。进宫以后唐明皇立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数百名天上仙女,个个如花似玉,她们舞动洁白如玉的长袖,在云雾飘渺的太空,伴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到一个个仙女体态轻盈,舞步优美动人,便越看越不想离去。正在他兴致高昂,情趣正浓之时,不觉惺眼醒来,原来是一场美梦。但唐明皇一直难于从这场美梦中醒悟过来,后来竟“以梦当真”,念念不忘梦中的一切。他命令皇宫中的总管组织宫女,根据自己的记忆,设计排练了一套模仿月宫仙女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每到八月十五,就要摆上供品,赏月祭月,同时观赏宫女表演的优美舞曲。由于皇宫中每年八月十五都要表演这套舞曲,引得朝中文武百官竞相效仿,后来又传至全国各地,使人们对月亮产生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促使每年八月十五过中秋佳节这一风气逐步盛行,形成了与端午、春节齐名的中国民间三大节日。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

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民间习俗。(王志振)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

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我国的教师节

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

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虽然,这个教师节的诞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也作为教师节。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逐渐销声匿迹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生活中的浪费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

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体验团结互助、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突破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交流,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本活动用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是一个浪费的孩子还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孩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来给自己评评分吧。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背景图片罗列了一些学生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浪费

现象。有的现象学生可能并不以为是浪费,如时间的浪费;也有些现象农村可能并不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现象存在的普遍性,认识到它的严重性。

2.想一想。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其他的浪费现象。由“看”到“想”,这样两种表达方式适合于不同的孩子,教师要加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认真地进行后面的问卷调查。

3.小问卷。在学生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调查的方式、调查中的礼貌用语、调查结束后的归纳整理等相关知识。甚至事先可以在班里模拟调查情景,以便学生在实际中操作。

4.议一议。“我们身边为什么会有这些浪费现象?”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一些必要的引导,力求让学生知道产生浪费现象的原因。

5.大眼睛。这个活动设计是让同学们发现身边的节约小明星,以他们为榜样,引导同学发现身边的真、善、美,虚心向勤俭节约的同学学习。。

6.调查。为了让学生明白“浪费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这个小集体当中,有没有浪费现象发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的方式。以及记录的方式。

7.建议。仅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还不够,还应该指导他们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成性。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延伸,拓展到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设计各种环保产品,制定环保计划等,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等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给你自己作怎样的评价呢?

学生自由发言。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是要通过“看一看”、“大眼睛”等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但知道了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一名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参考资料

节约资源未雨绸缪,节能型社会从你我生活中做起。随着我们生活一天一天地“滋润”起来,资源却因无节制的挥霍而一天一天地枯竭下去。一方面能源紧张问题凸显,另一方面许多本来可以回收的废弃物却被扔进了垃圾筒,甚至因此带来环保压力。人们不得不把节能消费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有识之士指出:过度耗能就是污染! 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浪费”现象:塑料袋多为一次性使用;极少人会在一水多用的生活习惯上下功夫;电器总是处于待机能耗;孩子用完的教科书从未想过转传下一届同学或亲戚作循环使用……在生活中浪费掉的宝贵能源太多太多了。

对节能的不在意,不仅加大了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也制造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例如废电池污染,就体积和重量而言,废电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处却非常大。废电池中含有镍、锰、汞等重金属,如果只做简单的填埋处理,其中的重金属会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甚至会破坏植物生长,导致人畜中毒。而废旧电池、废旧塑料,其实是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节约资源和利用再生资源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