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

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的类型。2.举例说明遥感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一、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与发展

(1)概念: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3)特点:现代遥感技术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2.遥感技术与遥感类型

(1)系统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分类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遥感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遥感可分为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遥感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遥感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3.航天遥感、航空遥感与近地遥感的比较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与实地测绘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案 监测的范围大、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受地面的限制较小。

2.遥感为什么能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的监测?

答案 农作物如果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植被的表现形式就会不同,不同性状的植被所辐射的电磁波也会不同,遥感的传感器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电磁波。 3.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

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人眼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但在可见光之外则是“睁眼瞎”。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传感器的功能比人眼有了很大提高,例如感应的波谱范围更宽,从紫外线到可见光、红外线,并延伸到微波,提高了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夜晚或恶劣天气情况下也能使用,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微波遥感,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又能全天候工作。可见,遥感不仅仅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知识点拨 遥感技术 (1)工作环节

(2)优点

①探测的范围大:每幅陆地卫星图像覆盖的地面范围达3万平方千米。

②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陆地卫星遥感每18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并且是连续观测。 ③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遥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还能探测到一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

④用途广泛: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侦察等许多领域。

关于遥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遥感感知地物时不直接接触地物

B.现代遥感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C.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

D.遥感对地面不反射和辐射电磁波的物体无法感知

答案 D

解析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由于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人们就能根据遥感记录到的目标物电磁波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的差异,区分地球上不同的物体。A、B两项是对遥感定义、特点的正确描述,C项是对遥感原理的表述,D项表述错误。

二、遥感与资源普查

1.遥感可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2.在对资源的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

阅读教材P91~92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多存在于哪些构造带之中?

(2)人们是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划定矿产资源分布的?

(3)人们是借助遥感的哪种技术方式来提取植被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信息的?

答案(1)矿产多存在于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中。

(2)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3)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2题。

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小,故泥沙含量减少;三角洲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南改向东北。故D 项正确。第2题,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拓展提升 遥感与资源普查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领域,如下表:

三、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1.遥感在洪涝灾害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2.提供高分辨率的实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有助于人们及时了解环境及灾害变化,为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我国有多颗在轨卫星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完成1~2题。

1.遥感技术应用于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内容可包括( )

①监测西南旱情②监测吉林洪灾水情③监测甘南山区滑坡情形④预测青海地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遥感技术还可直接( )

①判断农作物是否成熟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预估森林火灾后的经济损失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1.A 2.A

解析第1题,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第2题,预估森林火灾后的经济损失是GIS的功能。

拓展提升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方法技巧

由于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因此遥感影像图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地理信息复习题(完整版)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完整版) 1、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数据本身没有意义。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数据,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它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决策的依据。 两者之间的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②数据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 不同的处理过程,可变成不同的信息。 ③由于数据和信息之间紧密联系,通常并不严格区分 数据信息 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以及功能(5点) 概念: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是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系统,可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及其实体的空间地理分布,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系统管理软 件)、空间数据(数据来源有室内数字化、外业采集以及其他数据的转换)、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管理、查询和分析、可视化表达输出。 工作原理:空间模型、地理参考系、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 3、 地理数据的定义、三个特征(第三章) 地理数据的定义: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诸要素文件,包括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 空间数据的定义: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空间关系等特性。 特征:空间特征 属性特征 时间特征 补充:地理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据来源分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据。据表示的对象分包括类型数据、面域数据、网络数据、样本数据、曲面数据、文本数据和符号数据。 地理空间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联接的特征实体。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 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 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 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 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 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 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 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 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 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基础题组 2015年5月2日至3日,中科院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组在对中国高分1号遥感卫星影像解译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发现了若干新的泥石流、滑坡和堰塞湖地点。其中,通过解译发现,地震导致尼泊尔Rasuwa地区沿中尼公路向我国吉隆口岸方向山谷两侧发生多处山体滑坡,其中最大一处导致河流堵塞,形成面积约0.3 km2的堰塞湖,直接威胁下游村庄和道路安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地面接收站 C.太阳能电池 D.计算机系统 2.高分1号遥感卫星主要的应用领域有( ) ①科学试验②定位导航③国土资源普查④交通流量管理⑤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成功发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结合“‘北斗’定位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3.利用该定位系统定位时,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面上空至少有( ) A.一颗GPS卫星 B.两颗GPS卫星 C.三颗GPS卫星 D.四颗GPS卫星 4.该系统适用的领域有( ) ①铁路运输②渔业生产③勘探④森林防火 A.①④ B.②③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地铁是铺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福州市地铁规划,读图完成下题。 5.(2017福建宁德一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调取的图层是( ) A.福州行政区划图 B.福州降水分布图 C.福州道路分布图 D.福州等高线地形图 6.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航拍等各行业,其可以应用的领域为( ) A.海事管理 B.地壳运动监测 C.出租车定位导航 D.灾区的经济损失统计 提升题组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手机软件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B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D )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 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 A ) A.大 B.小 C.相当 D.无法比较 4.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 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 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B ) A. P(5,8) B.P(8,5) C. P(4,7) D. P(7,4) 5.“3S”技术指的是:( A )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6.地理决策问题属于:( B ) .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 BA. .以上都不是.非结构化决策 DC( D ) 7.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 .缓冲区.GIS软件 D.软盘 A B.用户区 C( C 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 有:) 8.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9.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 ) 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定位隐含、属性隐含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10.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D ) B.链码 A.直接栅格编码.四叉树编码 D C.游程编码( B 11.带有辅索引的文件称为:) .倒排文件 B A.索引文件.随机文件 C.顺序文件 D(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 ) 12.在GIS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混合模型 C.网状模型 D( C )下列属于13.GIS输入设备的是:.显示器 C A.主机 B.绘图机.扫描仪 D(14.质心量测可用于: D ) B.缓冲区分析.人口变迁分析 A .人口分布 C.人口预测 D (15.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 A ) .连续流方式.开关流方式 A.点方式 B C D.增量方式( D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16. .数据变换 C D.数据处理.数据压缩数据编辑.A B( 17.“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A ) D.属性数据.关系数据.矢量数据扫描数据.A B C( D ) 18.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 B.局部内插法.整体内插法 A D.移动拟合法.邻近元法 C :DEM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 成19.) A (.多边形环路法 B.等高线数字化法 A. C.四叉树法 D.拓扑结构编码法 20.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种专题内容数据的方法是:( C ) A.合成叠置 B.统计叠置 C.空间聚类 D.空间聚合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专题十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选择题 某同学计划在院子中种植花卉。他对院子的通风、光线、空间等情况进行了测量,经处理后绘制成图。读图回答1~2题。 1.院子中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若种植兰花(喜阴),则最适宜布置在图乙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第1题,先把3个图层叠加,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即都为“1”的地点)有2处。第2题,兰花为喜阴植物,图中符合阴暗(“2”)与空间充足(“1”)的地点为乙处。 答案 1.B 2.B (2016·浙江选考)2016年7月7日10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信息:超强台风“尼伯特”今天夜间起将影响我国东部海域,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台湾以东洋面将出现9到13米的狂涛区,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区,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沿岸海域也将出现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完成3~4题。 3.台风“尼伯特”导致不同海域出现不同级别海浪的根本原因是( ) A.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B.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 C.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D.海域深浅与面积大小 4.气象部门依据台风的移动特征需要尽快确定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并拟定救灾方案、预 估灾害损失。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卫星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雷达预警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的有关知识。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差异越明显,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愈大,在海域环境中,海浪也越大;反之亦然。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有分析处理信息的功能。在洪灾区要找到受灾人员所在位置,找出适当的救助线路,需要对拍摄的遥感图片或定位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所以最好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只是获取图像信息,不能查

高考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20小题,100分) 1.农业部门在水稻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RS B.GIS C.GPS D.RS和GIS 下图示意某城市部分区域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图层。完成2~3题。 2.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3.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B.乙C.丙D.丁 (2016合肥质检)下图示意2015年9月24日至29日台风“杜鹃”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4~5题。 4.“杜鹃”()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D.由东南向西北风力递增 5.该台风()

A.引发台湾以东洋面发生海啸 B.可用RS和GIS进行监测预报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广东造成的危害比台湾更大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2016年7月7日10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信息:超强台风“尼伯特”今天夜间起将影响我国东部海域,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台湾以东洋面将出现9到13米的狂涛,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沿岸海域也将出现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完成下列问题。 6.台风“尼伯特”导致不同海域出现不同级别海浪的根本原因是() A.近地而气压值的高低B.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 C.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D.海域深浅与面积大小 7.气象部门依据台风的移动特征需要尽快确定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并拟定救火方案、预估灾害损失。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卫星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预警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7届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读我国南方某城市某年连续四日大气中可吸入颗拉物浓度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该城市四日不同时刻大气状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12时的浓度较低—气温最高,大气对流旺盛 B.18时的浓度上升—可能由于下班高峰期,交通污染物增多 C.前3日夜晚浓度高—可能由于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D.11月3日的夜间浓度低—可能由于大风、降雨天气 9.该市监测空气质量状况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数字地球B.RS和GIS C.GIS和GPS D.GPS和RS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近几年“滴滴打车”在中国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与该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20世纪()年代: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为() A. 绘图仪 B. 数字化仪 C. 打印机 D. 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A.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维特征.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 D.拓扑相交 【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MORTON码 与四进制MORTON码值分别为:() A. 57,302 B. 50,302 C. 57, 321 D. 50,321 8、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A.属性数据B.拓扑数据C.几何数据D.统计数据 > 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数据处理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括 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A. 数据重构 B. 数据变换 C. 结构转换 D. 数据抽取 12、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KM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一、主要内容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二)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三)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四)数字地球 2、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二、重难点内容讲解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应用 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GIS的数据源是多种多样的。将收集好的各种数据资料经过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后,就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GIS 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将地图中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对GIS的数据进行操作与分析,可以使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可以是图形、地图或表格,用户和决策者对操作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后,就可以应用。 应用: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受装置、数字或图象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具体过程是: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中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读分析,并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等。 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1.GPS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工作过程。 2.GPS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 3.学会利用GPS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学会使用GPS接收机。 一、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 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组成 (1)空间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高度约2万千米;定位星座有4颗。 (2)地面控制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控站。 (3)用户系统 ①功能:用于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 ②组成:包括接收机硬件、GPS数据处理软件等。 ③接收机类型 a.导航型接收机:用于运动载体的导航,实时给出载体的位置和速度。 b.测地型接收机:用于精密大地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 c.授时接收机:利用GPS卫星提供的高精度时间标准进行授时,多用于天文台及无线电通讯。 二、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1.最初设计目的 军事目的。 2.精度 (1)静态导航定位:能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度。 (2)动态定位:能达到1米以内的精度。 (3)速度测量:能达到厘米级精度。

(4)时间测量:能达到毫微秒级精度。 3.应用领域 (1)广泛应用:在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中应用广泛。 (2)科学应用: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 (3)综合应用:GPS与GIS、RS结合,可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知识点一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组成及功能 读教材P96图3-44,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相邻的两个卫星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提示:相邻的两个卫星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60°。 探究2 每个卫星轨道上各有几颗卫星?它们两两相隔多少度。 提示:每个卫星轨道上各有4颗卫星,两两相隔90°。 [总结深化] 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2.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工作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 3、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 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 4、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是: A.绘图仪 B.打印机 C.图形显示终端 D.图形数字化仪5、以下不属于GIS专业软件的是: A.MapInfo B.GeoStar C.MapGIS D.PCI 6、下列有关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 B、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C、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D、地图符号不是数据 7、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 B、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分析程序 C、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绘图机

D、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和用户 8、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 A.信息具有传输性 B.信息具有共享性 C.信息具有适用性 D.信息具有主观性 9、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0、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 A.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 B.非空间属性相联系 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 D.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 1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 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 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 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 12、“3S”技术指的是: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13、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 A.地图学 B.地理学 C.计算机科学 D.测量学 14、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 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 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 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 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_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考命题分析 一、考纲及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了解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源,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了解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二、近三年命题规律分析 1、考查容:重点考查“3S”技术的功能及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国土资源调查、野外考察、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考查形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表格数据的形式呈现信息,以选择题为主。 3、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于“3S”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4、2013高考命题预测: 1、以探月工程、“神舟”号发射、重大灾害监测等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3S”技术的实际应用。 2、通过呈现图表信息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有序识记 一、“千里指挥眼”GPS——“在哪里,朝哪走”。主要侧重于“看”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围进全方位、实时导航与定位的系统。 2、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GPS接受机。 卫星星座: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的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地平面上至少有四颗卫星。 3、特点: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全能性和自动测量等特点。 4、应用: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应用于军事、交通、测量、农业、旅游、探险、地壳运动监测等。 二、“千里分辨眼”RS —“是什么,怎么了”。也主要是侧重于“看” 1、概念:人们在航天或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面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遥感影像。 3、特点:探测围广,精度高、速度快,周期短、适应性强、实时监测。节省人力和财力。 4、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与预警、军事侦察及其地物的变化等 三、“大脑聪明屋”GIS——“会怎么样”“主要侧重于”分析和计算即:想和算 1、概念: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三维视图、多媒体)。 3、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之所以称之为“聪明屋”是因为它能对存储的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空间模拟、预测其发展趋势。 四、数字地球: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3S”是数字地球十分重要的信息源。是数字地球的基础。 精要整合—— 1、3s技术区别与联系:如图所示: 2、应用的区别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遥 感主要应用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 害防御监测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在区 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应用,其中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就包括对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那么在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应怎样区别这两种技术呢,其中RS主要获取图像信息,速度快、效率高、实时性强。而GIS需要对RS和GPS所提供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后,才能进行监测以及预测等,所以相对而言过程较长、速度较慢、效率低一些,但准确度高。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 1、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数据的管理系统。 2、元数据: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 3、栅格数据结构:栅格结构是将地理空间划分成若干行、若干列,称为一个象元阵列,其最小单元称为象元或象素。每个象元的位置由行列号确定,其属性则以代码表示。 4、DTM:数字地面模型,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项的向量序列,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地形模型不仅包含高程属性,还包含其它的地表形态属性,如坡度、坡向等。 5、拓扑关系:即研究在拓扑变换下能够保持不变的性质,其描述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拓扑关系。 二、单选题(共20分,每题2分) 1、世界上第一个诞生地理信息系统的国家是(C)。 A.法国 B.美国 C.加拿大 D.中国 2、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入设备的是(D)。 A. 扫描仪 B.绘图仪 C.数字化仪 D.键盘 3、“3S”技术指的是(A)。 A.GIS、RS、GPS B. GIS、DSS、GPS C. GIS、GPS、OS D. GIS、DSS、RS 4、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B)。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络模型 D.混合模型 5、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陈为(C)。 A.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 6、利用GIS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时,可使用的分析方法是(A)。 A. 缓冲区分析 B.网络分析 C.统计分析 D.叠置分析 7、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是(A)。 A. 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 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 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8、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A)。 A. 矢量结构 B.栅格结构 C.拓扑结构 D.多边形结构 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 A. 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 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 改变栅格形状 D. 减少栅格总数 10、对数据库的文件进行存取操作的基本单位是(C)。 A. 数据项 B.表 C.记录 D.数据库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 试写出三种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国内外均可)。北京超图公司——SuperMap IS,ESRI 公司——ArcIMS,MapInfo 公司——Map Xtreme,AutoDesk公司——MapGuide 2.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AutoCAD的主要区别? 相同:GIS与CAD系统都有坐标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和处理图形数据及其空间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 区别: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编辑及处理极强,属性功能相对较弱。而GIS处理的多为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图形关系复杂,需要有丰富的符号库和属性库。GIS需要有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图形与属性的相互操作十分频繁,且

地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详解 2

地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导论 1.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善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等操作。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4.矢量数据:是面向地物的结构,即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目标都直接赋有位置和属性信息以及目标之间的拓朴关系说明。但在空间表达方面没有直接建立位置与地物的关系。 5.栅格数据:是面向位置的结构,平面上的任何一点都直接联系到某一个或某一类地物。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目标,没有直接聚集所有信息,只能通过遍历栅格矩阵逐一寻找,它也不能完整地建立地物之间的拓朴关系。 6.空间数据(或地理数据):是指地理实体或现象的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的总称。 7.TIN数据结构:表示和存储曲面要素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便于连续现象在任一点的内插计算,经常采用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称为TIN数据结构。 第三章 空间数据处理 8.数据变换:是指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几何纠正和地图投影转换等等,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几何配准。

9.数据重构:指数据从一种格式到另一种格式的转换,包括数据转换、格式转换、类型替换等等,以实现空间数据在结构、格式和类型上的统一,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接和融合。 10.数据提取:是指对数据进行某种条件的取舍,包括类型提取、窗口提取、空间内插等,以适应不同用户对数据的特定要求。 11.投影转换:投影转换是指当系统使用来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形数据时,需要将该投影的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12.空间数据的内插:通过已知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就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1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的全称,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14.空间数据库存储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通常是一列相互关联的数据文件。 15.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首次引入到数据库领域中的。在关系数据模型中特别强调关系的表现形式与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法之间要相互独立,即独立于数据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独立于索引结构,独立于数据的存储路径等。 16.关系:关系数据模型是一种数学化的模型,他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种表就称为关系。关系的集合构成关系模型。关系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17.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高考地理复习 第二十八讲: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十八讲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地球 [识记—基础梳理] 1.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应用 (1)概念 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 ①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 ②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 ③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系统组成 硬件设备、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五部分。 (4)工作过程 (5)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盲区扫描] GIS的优点

(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 2.数字地球 (1)概念 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2)核心 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3)关键技术 ①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②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③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④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⑤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⑥高性能计算能力。 (4)特点 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理解—要点突破] 1.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应用领域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与服务 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4.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练习题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6·长沙长郡中学月考)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回答1-2题。 甲我国西北某地遥感影像 乙车载导航仪示意图 1.利用甲图可以( )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 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 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 2.有关图乙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 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 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 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读图回答3-4题。

3.该类自然灾害(X)是( ) A.地震 B.内涝 C.滑坡 D.塌陷 4.近年来该类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D.城区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下图为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利用不同地物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面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6.为顺利获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与水稻的播种比例,最佳的监测波长为( ) A.0.5微米 B.0.8微米 C.1.0微米 D.1.2微米 下图为2015年4月5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5年第4号台风“美莎克”未来24小时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读图回答7-8题。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含答案)23587

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试卷纸 (A)卷 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 班级: : 学号: …………………………………装……………………………订…………………………线………….……………………………… 适用专业 测绘工程 考核性质 考试 (闭)卷 命题教师 王殷行 考试时间 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复核人 一、选择(12×1.5=18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⑴ 一般来讲,下列数据库模型维护(插入、删除等)最复杂的是:( ) A 层次数据库模型 B 网络数据库模型 C 关系数据库模型 D ABC 三种模型没有区别 ⑵ 在MapGIS 中,不属于还原显示的特点有:( ) A 当该开关被关闭的时候,地物只用简单的直线、曲线显示(忽略部分线型)。 B 如果该开关被打开则系统会根据地物的编码使用相应的线型和填充图案显示地物。 C 当鼠标放在屏幕绘图区边缘时,绘图区图形会向绘图区外方向移动以显示绘图区外的图形。 D 可以加快处理速度,屏蔽不必要的屏幕显示。 ⑶ 如果认为一个标准的圆目标既非紧凑型也非膨胀型,则可定义其形状系数为:A P r ?=π2。其中,P 为目标物周长, A 为目标物面积。如果r <1,目标物为:( ); A 紧凑型; B 标准圆; C 膨胀型; D 其它; ⑷ 栅格数据模型是基于连续铺盖的,它是将连续空间离散化,即用二维铺盖或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下图对三种空间的划分方法不属于栅格数据模型的有( )个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⑸ 如右图,若某条道路一边已经绘制完成,另外一边已有一个测点5,在MapGIS 中可以使用哪个命令绘制出另一边:( ) A 采用区段建地物命令 B 采用距离平行复制命令 C 采用过点平行复制命令 D 采用指定特征地物命令 ⑹ MapGIS 输入编辑子系统中矢量化线时若需要增加一个字段(域)存储某些信息(如等高线高程),则采用( )操作: A 修改线属性 B 交互式矢量化 C 修改线属性结构 D 自动矢量化 ⑺ 同一级被包含的多边形有若干个这种包含称为:( ) A 嵌套包含 B 等价包含 C 多层包含 D 复杂包含 ⑻ 若1至20号点全是某条小路点,需要在MapGIS 中顺次连接进行绘制,则下列方法中效率最高的是: A 采用区段建地物命令 B 将其指定为特征地物 C 采用隔点绘制 D 使用距离平行复制命令 ⑼ 下列属于矢量数据结构特点的是: A 有利于网络分析 B 输出快速,成本低廉 C 图形数据量大 D 数据结构简单 ⑽ 下列说确的是:( ) A 矢量数据结构要优于栅格数据结构 B 栅格数据结构要优于矢量数据结构 C 矢量数据结构比较适合于叠加分析 D 可以对栅格数据采用压缩技术,如变长编码。 ⑾ 在MapGIS 中自动生成等高线,如果需要将生成的等高线在某地物边缘处断开,则可以:( ) A 将其指定为嵌套地物 B 使用高程统改命令 C 使用区段建地物命令 D 将其指定为特征地物 ⑿ 如右图,1、2、3三点为实测点的展点,2-3点需要用直角连接,在MapGIS 中绘制该图时,当点取1、2点后采用哪个命令然后再点取3点就可以方便地绘出该图形。( ) A 指定特征地物 B 区段建地物命令 C 隔点绘制命令 D 距离平行复制命令 二、填表(6+8+8=2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弧段号 起结点 终结点 左多边形 右多边形 C1 N1 N2 P2 P1 C2 N3 N2 P1 P4 C3 N4 N2 P1 Φ ⑴ 结点连接编辑可以顺序查询出环绕N2点的所有多边形,其算法分3步: ① 从弧段文件检索出与当前编辑结点N2相关的所有记录(如上表); ② 在检索出的记录中,调整当前编辑结点N2所处位置; ③ 从经过代码位置转换的记录中按顺序连接各个多边形。 结点N2连接编辑第①步结果如上表,请据其写出②步结果(填充答题纸上表格)并依据②步结果按顺序给出环绕结点N2所有多边形。(6分) 叠加图形重叠效果 34215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阶段性测试题 湘教版必修3

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阶段性测试题湘教 版必修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中国地震台正式测定:2013年7月22日0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1~3题。 1.准确地定位地震的震中(北纬34.5°,东经104.2°)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飞机拍摄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拱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进行短报文通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3.甘肃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余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只有对余震进行实时监测,才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区损失。在监测由余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时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卫星通信技术

答案:1.B 2.D 3.A 解析:第1题,GPS主要用于精确定位;GIS用于分析、处理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依据;RS可用于对某一地物进行实时监测。第2题,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具有导航和短报文通信能力可知,③④正确。第3题,遥感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各种地面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对泥石流进行实时监测需要用到遥感技术。 据卫星监测,xx年4月7日,太湖宜兴、常州水域初次出现蓝藻水华,至5月14日,太湖蓝藻聚集面积达3平方千米,目前主要集中于无锡梅梁湖、十八湾一带,据此回答4~6题。 4.在此监测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 5.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蓝藻的未来分布趋势以及治理方法作出全方面的分析,寻求最佳治理方案。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GIS C.GPS D.人工统计分析 6.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中。有关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遥感技术可以反映灾前与灾后的地物反射光谱差异 B.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C.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无法使用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替代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答案:4.C 5.B 6.A 解析:第4题,对地物进行实时监测可采用RS。第5题,对蓝藻的未来分布趋势以及治理方法作出全方面的分析,可利用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GIS。第6题,遥感技术能够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进行实时、动态的观测,主要是根据在此过程中地物的反射光谱不同的特点,从而为人们防灾减灾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是其他方法和技术无法替代的;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应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可以对人们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监测。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下图,回答7~8题。

地理信息技术练习案带答案复习进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练习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利用甲图可以() A. 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 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 C. 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 D. 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 2. 有关乙图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载导航仪借助GIS 实现精确定位 B. 车载导航仪通过RS 获得交通信息 C. 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D. 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4. 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 的目的是() A. 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 大地高程测量 C. 地震监测和预报 D. 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回答下列各题。 5.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 GPS—RS—GIS B. RS—GPS—GIS C. GIS—RS—GPS D. RS—GIS—GPS 6.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 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 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读GIS案例分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 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 A. 泥石流 B. 滑坡 C. 地震 D. 崩塌 8. 图中甲图层可能代表() A. 坡向 B. 坡面起伏 C. 坡面侵蚀 D. 地层厚度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1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 迸溅场面震撼。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完成下列各题。 9. 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10. 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 以获得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②火山灰飘动速度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1.如果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 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 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