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he 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guide download

the 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guide download

第32卷 第3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 ol. 32 No.3 2010年5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May 2010

收稿日期:2010-01-10

作者简介:朱丽萍(1982-),女,浙江宁波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Email: zhulp19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5808473.html,

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朱丽萍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高校中开展正确的职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择业观,提升其就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职业指导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分析了国内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当前高校在服务观念、实施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大重视程度、转变指导思想、完善各层次职业指导机制、提升专业化水平等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新时期下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0)03-0094-04

职业指导,也称作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是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恰当地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1]

职业指导起源于1908年,[2]美国的帕森斯在波士顿创立了职业局,提出职业指导三要素,经过百年的发展,职业指导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职业指导主要包括了七大内容:良性的咨询关系;便捷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有效的职业咨询与指导;科学的职业素质测评;规范的职业设计和实施;可靠的业务开发与管理人才;健全的职业指导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3]这些机制是否健全可作为评价一个职业指导体系良好与否的条件。

普通高校毕业生作为求职大军中的重要一部分,具有人数众多、社会经历欠缺、求职目标不明确、容易受挫等特点,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对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择业观,使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同时也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

(一)国外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 在西方国家中,由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已经十分成熟。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指导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如威廉斯的“特征——因素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对美国职业指导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2]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职业指导服务网络,包括学校层面、议会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三类职业指导系统。[1]在学校层面的职业指导中,联邦政府、州和学校分别有相应的机构部门对此负责。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通过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自我认识,而且高校内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指导专职人员的学历一般为硕士和博士,并获得全国注册职业指导证书。同时,美国在职业指导方面投入的经费也十分充足。除了美国,欧盟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他们的职业指导具有信息化、终身化、全面化、差异化的特点,也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的职业指导体系虽然已十分发达,但并非十全十美。在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上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5]帮助个体的职业指导功能已满足不了需求;教育性质的指导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针对青年人和失业者的帮助对象并不能覆盖所有需要职业指导的对象;市场化的做法导致公众责任的弱化;强制性的传送模式并不符

第3期 朱丽萍: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95

合人的个性,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导致了新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国内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6]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指导被局限于“毕业生自主择业”,后来在《高等教育法》中,职业指导被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由此提出了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责任和义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开始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替代建国以来的按计划招生,统招统分的制度。[7]随着企业和求职者的自主性不断加强,各类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在各高校中建立并发展起来。不少高校通过开设课程、举行求职技巧培训等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虽然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有很大发展,但与国外先进的职业指导体系相比仍有差距,具体体现在:

1. 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影响,国内只有少数重点大学十分重视在校生职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投入,多数高校对此投入不足,表现为尚未开设相应课程,或仅停留在开设职业指导的选修课,以及提供简单的求职信息上。据调查,我国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只占5%,而愿意接受免费咨询服务的人数却占到了82%。[4]可见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据教育部统计,在2010年将有630万高校毕业生。如此众多的学生在面临就业的问题时,若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条件、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不但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会造成人才的不合理分配和使用,对社会发展造成阻碍。

2.指导思想落后。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的职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就业指导的层面上,重视求职者的需求而忽略用人单位和社会这一方面的需求,仅仅侧重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讲解政策形势和求职技巧等,忽略了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观引导、信息帮助和求职能力培养,属于应急性而非预备性工作措施,起到的作用仅限于职业指导的最后阶段。相比于国外的全面而又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思想,[1-2][8-9]国内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3.机制不完善。在国家范围内尚未形成完备的由上至下的职业指导体系,机构零星分散,组织混乱。不少学校内仅有校一级的就业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安排少量的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毕业生就业安置等事务性工作,缺乏院系级别的职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时难以和基层形成合力。不少高校尚未形成职业指导良好发展和就业情况逐步提升的良性循环局面,全校就业指导中心甚至只有一个办公室、两三个老师,不但难以促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反过来较差的就业状况加剧了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不信任感。据某招聘网站在广州的调查情况,[10]除了几所很有名气的重点高校之外,大部分的高校职业指导现状都难以令人满意。

4.机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多数高校里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人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中,83%为非专业性人员,通常由从事思想政治或行政管理工作的老师如政治辅导员们兼任职业指导教师,人员少且可工作时间短,大多数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职业指导。[11]据一份对天津市高校职业指导情况的调查,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中,34%的人没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具有职业指导证书的仅占10.5%,被调查的教师中70%以上所从事是诸如档案管理、毕业生派遣相关手续办理等事务性工作,从事指导性工作的人数所占比例很小。[12]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6%的学生对职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缺乏信心。而据有关资料,自1999年国内推出职业指导人员资格鉴定考试起,截止2007年,全国已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只有2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

4 000人,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13]

5. 不少在读学生在独立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未能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求职时易产生从众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在就业、读研或是出国留学的选择上举棋不定,未能及时针对个人情况做出选择,往往耽误了最佳选择时机。对这些学生,仅仅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

二、解决国内高校职业指导问题的对策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鉴于目前国内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着上述问题,为使职业指

9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导工作行之有效,必须根据具体国情,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具体的对策有:

1.改变观念,加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建国以来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一直采取按计划统招统分的招生模式,高校的教育理念未能彻底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教育不应再局限于把课堂上书本知识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还应认识到其在帮助学生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改革现有的就业评价体系,不仅仅以就业率作为考核标准,还应将就业水平和就业层次逐步纳入学校就业工作的绩效考核范围。高校的各级领导和指导教师也要加强思想重视,充分认识到学生合理就业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同时,应学习国内外的部分先进经验,在校内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例如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设立职业指导咨询室,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等。

2.贯彻“预备性”的职业工作指导思想。从大一新生入校后即开始做好职业指导,不同年级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将职业指导工作偏向不同的侧重点,[14-15]使之贯穿于高校学生四年学习阶段的始终。对于大一新生应当侧重于专业和职业前景教育。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当侧重于对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了解,以及自身技能的培养。对于大四学生,则应侧重于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提供求职信息、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帮助。不同专业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和内容。对于应用性强的专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习实践,积累职业和社会经验。对于偏理论性的专业,在实际求职中往往缺乏应用和经验的优势,对这类专业应当先帮助学生认清可能的职业生涯目标,根据个人兴趣和目标规划好发展方向,而后努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参加各类实习实践和求职类活动,以积累职业技能,为顺利求职打下基础。

“预备性”的指导思想还体现在对已毕业学生就业信息的反馈和收集,以及就业情况数据库的建设上。通过电子邮件、纸质表格等方式收集各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职务、发展前景、自我认可度等信息,部分数据对校内公开,为今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做好准备。

3.完善高校职业指导的机制。在我国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毕业生参与到求职大军中,数量之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应当克服困难,引导学校和院系建立并发展各级层次的职业指导机构,增加软硬件的投入。同时,强化人员配备,如扩大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增加有经验的指导人员数量,聘请校外专业的职业指导师等。对已有的职业指导人员则应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在人员工作分配上尽量做到职业指导专人专用,以增加有效工作时间,来满足有参与职业指导意向的学生。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后,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合理就业,另一方面,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扩大校内职业指导机构的知名度,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继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职业指导工作也应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与相关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讲座、参观、实习和人力资源经理交流等方式为在校生提供了解社会职业需求的平台。

4.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例如,部分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较弱,对社会需求和自我认识不足,在择业方面容易受家庭、他人影响。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思想开导和人文关怀,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其自立能力的提高,自我选择意识的增强。

又如,部分学生因为前期准备不足,在临近就业时,产生从众心理,盲目加入求职名企、大公司、高收入行业的大军中,而未仔细斟酌自身是否适合该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氛围,以及存在的职业风险等因素。对这部分学生,应当尽早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用人单位名单、已毕业学生总结的各行业特点等,同时结合职业评测、性格评测等手段,引导他们在短期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再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目标做出合理规划,使他们明白就业、读研或是出国留学这几种发展方向的利弊关系,帮助他们根据专业情况,结合自身特

第3期 朱丽萍: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97

点、兴趣来做出合理的选择。

5.对于国外的职业指导工作经验,我们应当理性对待,既吸收其科学合理之处,也要改进其原本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例如,美国从6岁开始即对儿童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16]欧盟国家的职业指导也实行终身制,[7][16]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能够贯彻始终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建立在它们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和人口众多,我国尚难以保证在国内也能如此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指导,因而需要提高效率,以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充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活动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结论

国内的职业指导尤其是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足。根本原因是目前国内的重视程度还相对不够,指导思想较为落后,高校中的职业指导工作比重小,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以致尚未形成完善的体制和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国家相关部门、高校和其他的职业指导机构都应当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改变高校职业教育的理念,在引进、培训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配置硬件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备的职业指导体系,为保障学生合理就业和理想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余跃武.中美大学生职业指导状况比较及几点看法[J]. 时代教育, 2009(2): 280-280.

[2]鲍红霞.国外高校职业指导及其理念革新[J]. 招生·考试·就业, 2008(12): 70-72.

[3]张荣生.论职业指导[J]. 综合管理, 2009(7): 261-262.

[4]魏晓峰.论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08(7): 116-118.

[5]邓宏宝, 菲尔·贝尼斯. 国外职业指导的.两难与中国的抉择[J]. 外国教育研究, 2005(4): 73-76.

[6]孙社红.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 运城学院学报, 2008(26): 87-90.

[7]潘亮, 李晶晶, 常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11): 296-297.

[8]孙慧. 欧盟职业指导的特征及启示[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4): 78-80.

[9]中国教育报. 哈佛如何开展职业指导[EB/OL]. (2006-02-08) [2009-11-0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5808473.html,/areaperson/public/news/

qzzn.asp?id=2231.

[10]英才网联. 铸就毕业生就业的阳光大道[EB/OL].(2004-01-

05) [2009-12-19].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5808473.html,/ 1073274674/ 20166

/1/0. html.

[11]黄益方. 高校就业指导要“四化”[J]. 教育与职业, 2005(19): 17-18.

[12]吴让汉, 张燕燕, 杨金梅. 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09(19): 44-47. [13]林琳. 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 2009

(06): 41-41.

[14]王碗. 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创新探索[J]. 吉林教育, 2009

(2): 12-13.

[15]刘军, 杜丽. 独立学院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探索[J]. 高校教育工程, 2009(3): 117-119.

[16]黄亚英. 试论国内外学校职业指导的对比[J]., 科技资讯, 2008(7): 208-209.

Thoughts for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Times

ZHU Li-ping

(School of Art,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Correct vocational guidance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set up a good career concept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The present work, based on pres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guidance, 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issues of vocational guidance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ange. It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service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in universities, such as enhancing awareness, chang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improving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work, in the hope of pushing forward employment guid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times.

Key words:university; vocational guidance; problem; measure

(责任编辑周 密)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对学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面对着现代社会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特点,新时期下,中小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的党建工作同样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思维的定势、教育的呆板、管理的闭塞"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了学校党建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中小学尤其是乡镇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乡镇学校党建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只是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部分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认识还不够;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业务缺乏深入了解。另外现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很多的实际情况未能得到及时表达和有效上传,致使决策与执行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下面列举一二: 问题1:受不良社会评价导向的影响,年级教学管理特别是高三年级过于关注高分生,过于重点关注实验班,拉动中等生和扶持差生的优良传统被忽略,致使年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不佳,中间部分的学生基数太小,优生的后备力量尤显不足,这样下去,优生又怎能得到批量凸显,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问题2:有不少班主任反映,学生工作管理缺乏力度,不良现象在校内有蔓延趋势。晚自习后,操场周围谈恋爱、抽烟现象严重,无人管,无人敢管。对此,不少班主任发出了无能为力、淡然处之的慨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校管理、监督和巡逻工作的担忧。 问题3 : 党建工作不到位。部分镇党委认为教育系统知识分子多,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故而放松了对教育战线党建工作的指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党支部的建设上,从而忽视了学校的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现象,认为学校只是管好教学工作,能保证教学质量就行了,对党建工作不愿抓或不会抓,致使学校党建工作严重滞后。 二、中小学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大潮不但冲击着社会,而且也冲击着学校,甚至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加之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存在着政策不配套、法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监督机制不完备等情况,社会上消极因素膨胀滋长,党员队伍中一些人经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思想道德滑坡,丧失了党性原则和党员的应有本性。 (二)教育管理工作乏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在中小学也不例外。一些学校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教育工作脱离党员教师的思想实际,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同时,管理力度不够,有个别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时誓言旦旦,入党后“变了味”,甚至比一般教师表现还差。这固然与党员自律有关,但党组织平时疏于管理或教育管理工作乏力是主因。 (三)党员自身修养不够。中小学的党员教师,大部分只重视业务钻研而忽视理论学习,放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缺少党性锻炼,不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将政治学习、组织生活看成是“无效益”活动,甚至感到厌烦,拒绝参加。有的对改革开放的优越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感到惘然和无奈,从而产生了怀疑和悲观失望的情绪以及得过且过、无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首先谈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 “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知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人眼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外乎就是一名“班主任”,工作也就是一些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岗位。这其实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异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我们才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作一番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这支队伍加强建设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末端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学校的全部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行政和后勤三大部分,无论哪一部分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学生,都需要我们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既包括对学校政策的领会和解释,又包括对学生意见的搜集;既包括协助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又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各种补助、评优、贷款等等琐碎事务。总之,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来看,辅导员工作无疑是这个有机体重要的环节和枢纽,换言之,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效。 2.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处事,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毕竟年轻,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比较淡薄等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可以说是处于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正确加以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帮助引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再上台阶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张文华

研究课题: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再上台阶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研究内容: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着力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确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 研究方案: 深入基层调研(一)、本单位调研 (二)、同类院校调研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再上台阶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张文华 新时期高校的党建工作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做好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对学院的领导,办好适应集团发展和人民满意的学校,促进学院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存在缺乏创新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设置不灵活、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单一等主要问题。因此,学院党建工作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抓好学校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为潞安集团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用以指导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中高校出现的新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党在高校的领导是具体实在的。

高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挥高校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作用。其次,要正确处理高校党政关系。在贯彻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方针的基础上,搞好党政的分工和配合,党委不包揽行政事务,支持行政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发挥班子的集体作用,调动集体的积极性。第三,要树立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促进培育创新人才的观念。 二、构建党建工作网络架构,推进学院党建工作体系创新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完善党的组织支撑和网络架构,是学院党建工作的基础。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学院党组织。高校基层党组织可按专业系别、学术组织党员数量灵活设置,尤其是学生支部的设置应当不固守一种模式。二是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以支部为结点,开展干部联系党员的结对活动。以工会、团委为结点,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以学生处(思政部)为结点,调动班主任、党员及全体教职工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健全党建绩效管理工作责任体系。根据高校工作的特点,强化责任分解,理顺工作关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依托高校机构和院系行政网络,建立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网点和党员先锋模范示范网点,使党的工作网络延伸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三、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探究许诗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探究许诗 高校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做好这一点也是实现高校机构的价值,但是在新时期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管理模式比较复杂,应该更加精简,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是非常高,良莠不齐,影响管理的质量,除此之外,也没能营造出非常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就业问题没有进展,下面就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标签: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重点 学生是下一代人的希望,同时在国家新时期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一定要抓好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针对现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合理的进行剖析,然后对管理工作内部问题先进行解决,提高整体的管理能力,然后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工作的重点做好。 一、高校对学生工作的作用分析 高等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提高高校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推动作用,因此这方面的工作势在必行[1]。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将会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自我约束能力,文化水平的高低,以及专业技术的高低都会影响所在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一定要在校把有营养的知识输送给学生,让其在社会上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狠抓高校学生的管理,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提高教学的根本目的,二者的关系有着本质的相同[2]。在现在的社会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都有共识,而且大多数高校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但是在管理的“度”上却没有把握好,经常是捡了这个丢了那个,顾此失彼问题严重,而且在管理过程中容易走极端,对一些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有抓好学生管理,才能让学生有自我约束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学生是有思想,有表情的人,在行为动态上可以自己进行管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教育管理过程,针对学生不同的静动情况,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如果不这样进行,那么高校管理工作都是表面文章[3]。 二、高校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1.管理架构复杂化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中,其管理的内容非常多,涉及到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好目标,管理手段具备多样性,在管理中肯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应该及时做总结,弥补这些管理上的疏忽。通过调查发展,多数高校的管理机构比较复杂,而且各个环节是彼此分开的,对一个环节进行工作时,顾及不到另一方面的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而且整体的工作内容非常零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虽然管理人员每天都非常忙,但是管理成效却一直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冯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并对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加之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做了。这就要求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 1、忽视理论学习与研究。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在客观上存在着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大多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在主观上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忽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规律很少加以研究,故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人们对学生管理工作普遍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于是采取观望等态度者有之;凭老经验应付日常工作者有之;认为只要采取习惯性做法就可以不出差错者有之,由于教育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再加上缺乏教育理论的熏陶,高校学

生工作往往忙于事务,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2、重管理轻服务。受传统习惯和经验主义的影响,学生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管好学生”经常成为学生工作者的口头禅。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学生就好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不能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口号。从学生工作本质上看,它应该是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应重视并相应确立学生学校的主体地位,相应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在严格规章制度管理、强调自律与他律的同时,将管理变为更深层次的服务,真正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日常学生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提高服务质量。 3、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学生工作具体可概括为: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除了“两课”教育是在课堂上完成,其他工作都是在课堂以外时间进行的。例如,为了摸清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就需要学生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从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比如,高雅的艺术活动、高品位的学术讲座也大多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举办,以活跃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这就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认同方可收效。可见,学生工作的弹性很大,工作的情况也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关键在于建立学生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量化考核,建立档案,搞好综合测评,推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广、杂、变、难的特点。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工作。而且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多思考,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标签:高校学生管理思考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高校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除了结合高校发展趋势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有了体系就如有了指南,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更加规范。体系里面应包含了学生、辅导员、党团建设及各项事务性工作等众多内容。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保证基础工作的同时,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队伍标准化,教育体系化,管理严格化,活动品牌化的特点。 一、队伍建设标准化 队伍管理上,以规范、严格、人文的原则,明确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加强辅导员业务工作水平、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系列培训,让这支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到院外校企调研。此外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历、加强工作研究,同时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系部领导要经常召开辅导员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我系建设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不足,发表建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群策群力。会后,系领导和辅导员一一聊天,了解辅导员现状和需求,并对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每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做好继续深造,自我提升。扁平化管理下,我们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二、学生教育特色化 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应形成主题库,根据各年级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除了沿用传统模式,还应采用新模式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建立新生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辅导员队伍中至少有1名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项负责人,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第四,在学生教育中,让学生党员站上讲台,参与学生主题教育,既丰富教育形式又锻炼学生党员表达能力。 三、学生管理严格化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目标和任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5808473.html,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目标和任务 作者:刘大明 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10期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形势下,青年大学生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掌握不足,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缺乏清醒的认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等在影响学生;三是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出现了不同类型和特点,特别是发生倾斜或畸形的家庭教育,在青年大学生的心理上打下了深刻烙印,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实表现”,如娇生惯养,严格要求不足;只注重智力开发、特长培养,而忽视整个心灵的塑造,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四是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状况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近“前沿”,这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工作者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目标和任务应有清醒的认识。 一、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素质教育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既面临着考验,又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化阶段,教育行为和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这个教育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学生工作的地位更显重要。它担负着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的大计,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程度和实际效果,关系到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发展建设,甚至“生死存亡”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生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重要性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服务育人上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工作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要解决学生的知识含量和掌握程度的问题;学生工作则要解决学习的主动性,行为的方向性,内化为优良的人格品质的问题;后勤等其他工作则是为教育、教学、科研等中心性工作提供保障,为师生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事实上如果离开学生工作,则会出现“保”而不“障”的局面,正常的校园秩序也必然受到影响。学生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必然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从而形成优势补充、良性循环,这样才会生产出合格的“人才产品”。尤其是我国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人才进入市场,双向选择、竞争激烈。如果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不适用,是很难推销的。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对学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面对着现代社会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特点,新时期下,中小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的党建工作同样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思维的定势、教育的呆板、管理的闭塞"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了学校党建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中小学尤其是乡镇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乡镇学校党建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只是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部分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认识还不够;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业务缺乏深入了解。另外现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很多的实际情况未能得到及时表达和有效上传,致使决策与执行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下面列举一二: 问题1:受不良社会评价导向的影响,年级教学管理特别是高三年级过于关注高分生,过于重点关注实验班,拉动中等生和扶持差生的优良传统被忽略,致使年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不佳,中间部分的学生基数太小,优生的后备力量尤显不足,这样下去,优生又怎能得到批量凸显,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问题2:有不少班主任反映,学生工作管理缺乏力度,不良现象在校内有蔓延趋势。晚自习后,操场周围谈恋爱、抽烟现象严重,无人管,无人敢管。对此,不少班主任发出了无能为力、淡然处之的慨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校管理、监督和巡逻工作的担忧。 问题3 : 党建工作不到位。部分镇党委认为教育系统知识分子多,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故而放松了对教育战线党建工作的指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对营造和谐校园、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是一个与过去中学、小学有重大不同的场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状况下,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了解分析,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进步,而且学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要通过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课外生活多个方面做细致的了解,才能更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高校教师会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合格的教师的做事方法,为人处事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学生工作队伍比喻成“救火队”、“消防员”,发生问题再去解决,没有一定的前膽性,规划性, 1、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管理难度大。 21、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上已不占明显优势。 3、90后学生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社会文化思想的“百花齐放”,多种思想的碰撞,使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不是盲目的接受某种思想和理念,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我性,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许多“90后”的大这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但是他们的抬头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学校和集体出现意外事件,比如偶像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和不满意。“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自我意识增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不足。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类型相对较多,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往往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想法,内心世界从童年开始变“老”。 4、学生对民办院校的不认同,导致对自身的不认同和对学校管理的不认同,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5、民办高校学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与被传统教育的教育关系平衡发生了变化。高昂的学费水平换来了学生强烈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学生摆上了消费者的位置,学生心态变化迫使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学校即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 因此,我们学生管理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治乱、治懒、治学、乐学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教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加之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做了。这就要求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而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上已不占明显优势。 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尤其是凶杀、色情等不健康信息的冲击,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孳生地和传播地。一部分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政治,一些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判别和抵御,有的上当受骗,还有的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2.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变革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专业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使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生,而且还要管理选修课程形成的其它专业或其它学校的学生。同时,学生管理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思想生活管理外,还需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造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性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寻找和构建新的“平台”。 3.90后学生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理念,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是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保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服务。本文探讨了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自我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内高校的教育体制日益僵化、教育管理理念渐趋落后,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校的普遍扩招,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须一系列改变。现代教育的特征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作学生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做好管理育人工。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经完全自主择业,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学生管理理念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

单一模式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者必须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原来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体制 其次,因特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学生管理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高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挥。 再者,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变革。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已普遍实行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同时还要管理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的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 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这种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一群生理成熟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的管理,同时也是对一群还未自立,仍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抓好抓实学风建设。教育的本质

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 思考 No.4.2oo6JOURNALOFJⅡINC0MMERCIALC0IIEGESumNo.85 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吕孟4-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本文结合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经验,从德育,管理,校风,队伍四个方 面总结了学生工作的基本经验,并从具体小事,制度,第二课堂,队伍,学生干部和基础工作六个方面探讨了 做好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工作;基本经验;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o9__2773(2o06)041_-0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与 新形势不相适应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着许多薄 弱环节.比如,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如何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如何引导学生既能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 明成果,又能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 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如 何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艰苦 奋斗精神;如何把思想工作贯穿于教育,管理和服务 的全过程,形成教育的有效机制;如何提高学工队伍

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一支做好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 等等.破解这些问题,对有效开展和做好学生工作 极为重要. 一 ,学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1.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真正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古今中外,政治家,企业家用人都把品德 放在第一位?为什么政府招聘公务员,企业招聘雇员,学校招生或父母为儿女招亲,也都把品德放在第一 位?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把德育放在第 一 位?为什么我国更是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并把德育放在了首位?答案非常清楚,就是因为品德是用人的先决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政治家需要品德,是巩固政权的需要;企业家需要品德,是建立商誉和追逐利润的需要;学校需要品德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招亲需要品德,是子女平安幸福的需要.社会需要道德,是保证社会安定,增加社会福利的需要. 为什么古人主张"以德治国",为什么当今主张 "依法治国"但强调"德""法"并重呢?因为"德治"比"法治"成本低,德治不用花钱,法治需要花钱.公, 检,法每年的开支很大,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用于防盗的开支合计在一起也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德治"是历朝历代首选的治国手段.即使是主张"以法治国"的国家,也离不开"德治如果没有品行高尚 的法官来主张正义,那么,任何好法律也都不能生效.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方面都开始了新的转型。教学事业也不例外。单一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教育发展,所以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就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再对改革中可以实行的策略加以介绍,目的就是为日后高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为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传统高校的学生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1]下形成的,所以对于目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能相适应,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时效性与针对性不断的提高,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创新,坚决落实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起现代的教育手段,建立起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让学校逐渐走入良性化发展。 一、高校中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受到了外界因素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这也让现在的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可是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也开始有了变化:首先,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思想上觉得传统美德已经不重要了,在现在的大学生身上也看不到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了。相反的,有很多学生崇尚享乐主义,这种价值观是不健康的,但是却越来越多,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其次,以为价值观的不健康,造成很多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而且还不在少数;最后,现在大学生逃课、逃学或者沉迷网络等问题频出,这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育体制与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开始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大方向上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给予了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原则。教育体制与社会都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只有将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的进行改革才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体制与社会要求。所以,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影响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因素与改革原则 1.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外部因素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社会因素,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还以学生的教育为主要

浅谈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论文)

浅谈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 (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师范学院李云飞) 摘要:高校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指导下的全体同学的群众性组织,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文体、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并反映同学们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促进同学和学校,同学和老师,同学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了解,是学院管理的助手和生力军;也是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完善自我的小天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先锋队和全体同学利益的代言人。 关键词:学生会管理组织定位培养 一、高校学生会的概念 高校学生会是在高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同学的利益,独立自主、行之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的群众性组织。 二、高校学生会的工作论述 学生会组织是高校各项活动中一支主力军,担负着学校的发展的重任。在新时代的呼唤下,高校学生会必须时刻观察社会和学校发展形势,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带领和团结广大同学为我国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高校学生会工作的概念

高校学生会指的是高等院校的学生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的的领导下,校团委的指导下的广大同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锻炼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最高机构,始终代表着广大同学的利益。实行“公平、公开、公正”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合作、互相协调的做事方法。 (2)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内容 高校学生会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组织,学生会就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办事能力主阵地。学生会从小学一开始就设置,到了大学就更加的成熟了,学生会始终代表着广大同学的利益,在做到与同学利益有影响决定时,学生会就是学生的代表,具有强烈的价值意义。在我国,高校对学生会工作所赋予的职责和责任基本上相同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向学校负责的要求和责任,作为推动高校发展的主力军,离不开参与对学校的组织管理和组织建设,对学校做出的决定承担责任,对学生所受教育和社会实践进行综合的评价,在学校制定方针政策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相关信息,有效地管理与学生会工作的有关事宜;通过执行和完善学生行为准则来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轨道上来;动员和帮助学生建设多种民族文化环境,并且教育和指引学生适应这样的环境;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向学生负责的要求和责任,主要包括学生成功地适应大学生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学生管理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21 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2月4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概念及重要性出发,全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问题及对策学生管理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发展,不各大高校在办学规模及质量上有了巨大变化,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有极大改变。一直以来,学生管理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及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取得了诸多成就[1]。但在社会和经济环境日益变化的今天,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解决对策极为迫切。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述 所谓高校学生管理,就是各类高校领导及管理者,为顺利达成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协调校内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计划、实施、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该项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四有”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有效的学习管理不但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处事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可通过管控、约束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产生直接性影响,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质量提升的保障力量。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未重视学生思想及能力培养 因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大多数高校学生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以致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强,道德修养上不够,心理承受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缺乏。但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未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校设立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咨询机构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使得学生的心理和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缺乏系统性学生管理体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