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概念

教育学概念

2016年教育学概念大纲

14数学与应用数学

月云

第一章

教育学的概念:我国教育论界普遍认为,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方针:教育方阵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所以,确切的说,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

现代教育的特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趋势

(1)义务教育向提高质量转变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教育改革常态化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

(3)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4)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目标。

第二章论述题

第三章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3)学校本身肩负着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责任。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华为生产力;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重点)

(1)教育具有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具有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四,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具有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功能;

(2)教育具有使科技尽快地为第一线的建设者所接受,使新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

(3)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为国家两个文明建设提供高科技成果的功能。

五,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改善人口结构的合理手段

(3)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

第四章

人的身心发展:所谓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方面的教育不断的变化过程。(详解118)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二)阶段性

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

(三)不均衡性

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表现在(1)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平衡。(2)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亦有不平衡的方面。

(四)个体差异性

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

条件和教育,主管能动性的不同,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有多种层次。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之所以在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由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是遵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按既定目的对人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过程。(2)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计划性: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

(3)学校教育具有严密的组织性;

任何教育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过程,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即教育由特定的教育负责组织的活动。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教育的自身状况;

(3)家庭环境的效应;

(4)社会发展状况。

第五章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或欲期实验的结

果。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而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或总体要求,是整个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欲期实现的目标序列。

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社会本位论(详解141):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官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加以衡量。因此,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目的是造就社会化的人。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法脱离一定社会的,离开社会,人也就无法获得其发展的社会条件。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条件的支持。

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因此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它在历史发展的每一次变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变革性,或对社会,或对教育自身。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有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休业年

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我国当代教育制度改革

(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六)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

(七)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第七章

课程类型:

(一)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二)根据知识性质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三)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四)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五)根据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综合课程的定义: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它打破了一般分

科课程的框架,是把若干有关的学科内容合并起来编订的课程,旨在克服分科课程的划分过细、各学科间缺乏联系的弊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施综合课程。

隐形课程的定义:(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料证书的必要条件。

查看:P200经验主义课程流派P20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流派

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假期进行计划分。课程计划是指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方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统一制定和颁发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目的、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统一要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也是编定各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而编写的有关课程与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具体规定着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

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现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行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现、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八章

教学的概念:

教学即教育活动,即认识活动,即实践活动,即交往活动等学说不断出现,为教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二是获得间接经验,即他人的成果。学生多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应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二)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二者不能分出轻重,在教学中要注重二者的统一:能力的提高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能力;应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注重能力提高的偏面做法。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在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并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另一方面,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因而如何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关系,一直是教学史上的一个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程序教学:

它依据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将“过程”分为若干个“小步子”,有次序地进行。首先教师为学生解释,引导

教学原则(自己补充):

程序教学法(自己补充):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更多的人受到平等的教育;以教师为主导,更有利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地掌握。该教学组织形式的缺点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者,它无法一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系统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独立的思维能力;教学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

道尔顿制的概念:

帕克赫斯特在20世纪初创立了道尔顿制,主要是为了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强调学生积极的合作与自由。该教学组织形式的步骤是:

(1)教师指导自学材料,布置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会个别辅导;

(3)教师通过成绩记录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完善教学。

第十章班主任

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

怎样营造一个好的班级?

第十一章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既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生产劳动。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教室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反应着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教师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2、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复杂的。

3、教师的任务是复杂的。

4、影响劳动对象发展的因素是广泛而复杂的。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从劳动对象上看需要创造性。

2、从劳动内容上看需要创造性。

3、从劳动方法上看需要创造性。

(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第十二章

怎样结合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对待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我们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早发现、早培养。只有早发现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发现的晚,就很可能被埋没了。其次,在培养过程中要全面打好基础,发展

个人特长。必须要有全面的基础,要重视他首先是个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有某方面天赋的人,不能因为过度开发其天赋领悟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同时发展,甚至因过度开发而丧失其保持个体良好成长的机会,最终断送了一个天才。另外,要引导智力超常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奋结合起来,将来才能有大成就。

对于智力偏低甚至是弱智的儿童,我们应该同样重视起来。智力略偏低的儿童最好还是在正常人群中生活,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耐心等待他们成长,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巨大的奖励和赞赏,增强其对自己的信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生活的能力。对于弱智的儿童,除设立弱智学校、弱智班进行特殊教育外,社会也要尽量宣传,使大众能够充分理解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爱护,使他们也能够享受到尽可能温暖的社会生活。

论述题

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谈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

运用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来分析高等教育扩招这一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