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喝酒后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喝酒后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喝酒后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喝酒后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根据现行的标准,驾车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100 ml中大于或等于20 mg、小于80mg,为饮酒后驾驶。含量在100 ml中大于或等于80mg,为醉酒后驾驶。那么

如何认定是酒驾或醉驾

在道路执勤执法中检查酒驾时,交警首先会观察驾驶员的表现,比如是否有酒气、脸红、言行异常、神志不清等,经过初步判断有酒后驾驶嫌疑的,就会让司机下车接受酒精检验。

检验手段包括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和血液酒精含量检验,两者检验结果不一致的,会以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结论为准。若不具备这两种检验条件,就对酒后驾驶嫌疑人进行唾液酒精定性检测。必要时,还需要做驾驶员做人体平衡试验,即采用步行回转试验或者单腿直立试验,来评价其是否具有驾驶能力。

酒后改变人的感觉能力

一是触觉能力降低。由于酒精会麻醉人的中枢神经,饮酒后四肢软弱无力,刹车踏板踩不到位,方向盘掌握不稳,眼、手、脚之间配合不力,车辆易失控。如果驾驶人踩刹车慢了1~2秒,以车辆时速60公里计算,1秒可驶出16.67米,这个距离造成的车祸后果可想而知。

二是反应能力降低。饮酒后注意力涣散,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作出本能反应动作的时间也可能减慢2~3倍。已有研究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

三是视觉能力变差。饮酒后人的辨色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分辩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此外,平常人的视角为180度,而酒后视角会减小,眼睛只盯前方目标,难以发现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

四是自我感觉过“好”。有些司机认为,自己喝酒后反而开得更好。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因为没有喝酒前开车比较谨慎,酒后驾车时自身处于兴奋状态,是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酒精刺激会起到类咖啡因的作用,会觉得思维变活跃,开车更灵敏。但此时司机易过高估计自身能力,若执意开车易酿车祸。

酒后多久能开车因人而异

酒后多长时间开车,取决于酒精在人体内代谢或分解的速度,但这个速度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和酒精摄入时间和摄入量的不同而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通常情况下,喝下的酒精流经胃再由肠道吸收,才被送到肝脏进行分解。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量可以通过酒瓶标签上标注的度数计算出来。比如一瓶250毫升的酒,标注为16%vol,意即酒精度数为16或酒精含量为16%。那么此酒的酒精量为:250毫升×0.16=40毫升。如果一个人花4个小时把这瓶酒喝完,那么平均每小时摄入的酒精量就是10毫升,刚刚可以让肝脏将其代谢掉。

当然,这只是指的通常情况。若喝的速度少于4小时,或在单位时间内饮酒过量,就会使来不及经过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代谢的乙醛进入并滞留在血液,从而引起很多醉酒症状,并被交警测试出来。

自测是否丧失驾驶能力

医生建议:为保险起见,喝酒后最好在24小时内不要开车。如果驾驶员第二天要开车,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喝酒。如果喝酒后第二天还是觉得昏昏沉沉,就不要开车。有的驾驶人即使饮酒后睡了一夜觉,感觉头脑也清晰了,但也并不意味着第二天早晨再驾车就不属于酒驾了。“隔夜酒驾”在执勤过程中并不少见,驾车者应引以为戒。

如何自我判定是否能安全驾驶?如此测试法可以帮你自我考察:单腿直立,另一只脚抬离地面15cm以上,脚底跟地面平行。如果在30秒内左右、前后摇晃15cm以上;甚至出现为保持平衡单脚跳的现象;维持不了30秒就把提起的脚放下,都说明暂时丧失驾驶能力,不能开车。

喝酒后到底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头晚喝酒次日开车仍是酒驾的情况,是经常会发生的。

那么,到底喝酒后多长时间驾车,才不属于酒驾?

现在来为大家解析。

酒后驾车不会以司机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也不会以酒后时间长短界定,而是以人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对酒精分解能力不同,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交警

而言,只相信专业酒精测试仪的数据。

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差异,二是所喝酒的酒精含量。

据介绍,人饮酒后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2个多小时后酒精会被人体全部吸收。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在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含量会逐渐降低。因此

建议大家:为保险起见,喝酒后最好24小时不要开车。

单腿直立,另一只脚距离地面15厘米以上,脚底跟地面平行。这样持续30秒,如果在30秒内发生左右摇摆15厘米以上,发生为保持平衡而单脚跳的现象,或者维持不了30秒就把提起的脚放下,这说明暂时丧失驾驶能力,不能开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