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评课稿 (1)

高中物理评课稿 (1)

高中物理评课稿 (1)
高中物理评课稿 (1)

篇一:高中物理评课

评课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韩昌国

11月2日在延吉市2中召开的20xx年延边州高考总结分析暨备考会中,延吉市2中洪龙官老师和延边一中郑林虎老师以《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为题做了公开课。这次公开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阐述我对这次公开课的评价。

这2节课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洛伦兹力;理解了洛伦兹力与做功的关系,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还学会了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一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如何采用类比的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我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东西。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再则,展示了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突出,祥略得当。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再提几个思考建议:1、课堂时间分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完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堂课时要控制好各个环节时间分配,本教师讲得太多,导致小结流于形式,更没有留时间学生消化思考巩固。2、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合作”、“对话”、“交往”的过程,本课堂师生互动不很明显,生生互动几乎没有体现,可在一些环节上设置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问题,共同提高学习效益。3、新课程理论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两位老师体现了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探究者和研究者。本2节课充分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失为2节成功的课例。

篇二:高中物理评课稿 - teacher

高中物理评课稿

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2、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

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

3、展示了该老师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去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教程。通过类比手段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难度,再引导学生把这些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行扩展抽象上升理性认识,最后把这些认识和知识加以巩固。

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这一原则,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尽量还给学生,无论是概念理解,还是方法选择,都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有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在必要之处作适当设疑点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概念电势差,电势突出,祥略得当。

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可以更接近实际生活,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可以列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如跨步电压触电的现象等。

总之本节课充分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例。

篇三: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更新时间:20xx-03-05 好评度:1610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王校长参与了整个听课和评课过程。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在教学中可以用家庭中常见的水表类比。

谢鹏翔老师从初高中衔接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初中教材中有抽水机和电源的类比,水流和电流的对比。

李主任建议大家认真钻研课标,不要把问题讲难。

赵京南提出物理课堂应当多引入生活当中的例子,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最后王校长作了总结: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并清醒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经验,哪些是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的新问题。

2、教学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

3、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经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学生体会到生活当中就有物理。

4、教材整合。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王校长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了教材的整合。)

5、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炼,逻辑性要强。

篇四:高中物理评课稿 - teacher

高中物理评课稿

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2、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

3、展示了该老师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去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教程。通过类比手段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难度,再引导学生把这些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行扩展抽象上升理性认识,最后把这些认识和知识加以巩固。

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这一原则,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尽量还给学生,无论是概念理解,还是方法选择,都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有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在必要之处作适当设疑点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概念电势差,电势突出,祥略得当。

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可以更接近实际生活,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可以列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如跨步电压触电的现象等。

总之本节课充分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例。

篇五:高中物理评课稿 - teacher

高中物理评课稿

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2、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

3、展示了该老师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去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教程。通过类比手段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难度,再引导学生把这些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行扩展抽象上升理性认识,最后把这些认识和知识加以巩固。

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这一原则,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尽量还给学生,无论是概念理解,还是方法选择,都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有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在必要之处作适当设疑点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概念电势差,电势突出,祥略得当。

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可以更接近实际生活,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可以列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如跨步电压触电的现象等。

总之本节课充分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例。

高中物理选修3-1说课稿(全)讲解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从我国古代磁学研究的成就引入,指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然后依次展现了三个三级主题:“无处不在的磁”、“地磁场”、“磁性材料”。这样地结构贴切地体现了本节的主题---“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根据如上分析,可确定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地磁场的知识,知道磁性材料的概念及主要用途。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收集资料,初步了解我们周围的磁现象,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收集磁性材料应用实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回顾我国磁学研究的光辉篇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树立振兴中华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了解磁现象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加明确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 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地磁场成因的探讨及对“信鸽认家”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 态度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磁现象,了解地磁场和磁性材料是重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作为全章的起始节,避免涉及枯燥抽象的概念,力求从生活生产中的磁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与激情。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解决参与举例、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建立关于磁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磁现象做好准备。 三、说程序 1、新课引入(复习初中知识) 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 2、新课教学 (1)让学生阅读课文,列举身边的磁现象 (2)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地磁的北(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地磁场:地球由于本身具有磁性而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叫地磁场.

高中物理选择题型专项训练全套

新课标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第一套 (本套题包括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玻尔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卢瑟福发现了电子 2.如图所示,一物体自P点以初速度l0m/s做平抛运动,恰好垂直打到倾角为45°的斜面上的Q点(g=10m/s2)。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A.5m B.l0m C.5D.条件不足,无法求解 3.如图所示,当平行板电容器C充电后把电键S断开.设电容器电压为U,电量为Q.现只将电容器两板的正对面积减小,则() A.Q变大B.Q不变 C.U变大D.U变小 4.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07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其运行高度在370公里左右,在轨道上的寿命是2年,发射后三月内与神舟八号完成对接任务。天宫一号与地球同步卫星(高度约为36000公里)相比,下列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运行的速率小于同步卫星的速率 B.天宫一号运行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 C.天宫一号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天宫一号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5.如图,用理想变压器给电灯L供电,如果只增加副线圈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电灯L亮度减小B.电流表示数增大C.电压表示数增加D.变压器输入功率不变 A V U1 U2 L n1n2 C S

6.曾经有颗价值2.78亿美元的美国“嗅碳”卫星因“金牛座”运载火箭的整流罩没能按计划与火箭分离而最终坠落在南极洲附近海域,若“嗅碳”卫星在离海平面很近的某高处向下加速运动,经过时间0t 落至地面。已知“嗅碳”卫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恒定。则关于“嗅碳”卫星的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A 、B 两滑块(B 足够长),其中A 的质量为1kg ,B 的质量为2kg ,现有一水平作用力F 作用于B 上,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0.2,当F 取不同值时,(g=10m /s 2)关于A 的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F=2N ,A 的加速度为2m/s 2 B .当F=4N ,A 的加速度为2m/s 2 C .当F=5N ,A 的加速度为2m/s 2 D .当F=7N ,A 的加速度为2m/s 2 8.如图所示,在x≤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矩形线框abcd 从t=0时刻起由静止 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是 ( ) 新课标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第二套 t I A t I t I t I B C x y a b c d 0

高中物理评课稿

高中物理评课稿 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2 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 3、展示了该老师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去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教程。通过类比手段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难度,再引导学生把这些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行扩展抽象上升理性认识,最后把这些认识和知识加以巩固。 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这一原则,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尽量还给学生,无论是概念理解,还是方法选择,都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

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有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在必要之处作适当设疑点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概念电势差,电势突出,祥略得当。 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可以更接近实际生活,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可以列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如跨步电压触电的现象等。 总之本节课充分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例。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关于高级高中物理评课稿

评课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韩昌国 11月2日在延吉市2中召开的2011年延边州高考总结分析暨备考会中,延吉市2中洪龙官老师和延边一中郑林虎老师以《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为题做了公开课。这次公开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阐述我对这次公开课的评价。 这2节课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洛伦兹力;理解了洛伦兹力与做功的关系,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还学会了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一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如何采用类比的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我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东西。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再则,展示了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突出,祥略得当。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再提几个思考建议:1、课堂时间分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完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堂课时要控制好各个环节时间分配,本教师讲得太多,导致小结流于形式,更没有留时间学生消化思考巩固。2、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合作"、"对话"、"交往"的过程,本课堂师生互动不很明显,生生互动几乎没有体现,可在一些环节上设置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问题,共同提高学习效益。3、新课程理论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高中物理评课稿 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2、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 3、展示了该老师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自身的特

高中物理说课稿(共7篇)

篇一: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 好学教育: 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 我说课的题目是 "机械能守恒定律 ",选自高一物理必修 2的第7章第 8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六部分进行说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 "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 "机械能 "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 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好学教育: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 6)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物理选择题精选(附答案)

高三物理选择题练习 1.如图示,斜面体P放在水平面上,物体Q放在斜面上,Q受到一个水平推力F,P、Q 都保持静止,Q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P受到的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当力F 变大而未破坏Q、P的静止状态时 A.f1 、f2都变大 B.f1变大,f2不一定变大 C.f2变大,f1不一定变大 D.f2与f1都不一定变大 2.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则物体 所受摩擦力与F的合力方向为 A.向上偏右B.向上偏左 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而它的速度却可能增加 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加,而它的速度却可能减小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不变的物体,其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4.从作匀加速直线上升的气球上释放一物,在释放后物体相对地面将做 A.加速度向上的匀减速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初速度向下,加速度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初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5.在高度为h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和B,若A球的初速度大于B球的初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落地时间小于B球落地时间 (B)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段时间内,A球的水平位移总是大于B球的水平位移 (C)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竖直的墙,A球击中墙的高度总是大于B球击中墙的高度 (D)在空中飞行的任意时刻A球的速率总是大于B球的速率 6.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是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 中,皮带不打滑。则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7.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已知下面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A.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及月球离地心的距离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时的速度和运动周期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高中物理评课

评课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韩昌国11月2日在延吉市2中召开的2011年延边州高考总结分析暨备考会中,延吉市2中洪龙官老师和延边一中郑林虎老师以《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为题做了公开课。这次公开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阐述我对这次公开课的评价。 这2节课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洛伦兹力;理解了洛伦兹力与做功的关系,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还学会了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一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如何采用类比的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我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东西。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再则,展示了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突出,祥略得当。 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再提几个思考建议:1、课堂时间分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完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堂课时要控制好各个环节时间分配,本教师讲得太多,导致小结流于形式,更没有留时间学生消化思考巩固。2、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合作”、“对话”、“交往”的过程,本课堂师生互动不很明显,生生互动几乎没有体现,可在一些环节上设置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问题,共同提高学习效益。3、新课程理论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高中物理专项练习-选择题3(含答案)

高中物理专项练习-选择题3(含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 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上表面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 车加速下坡时,一位乘客正盘腿坐在座椅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所受合外力可能竖直向下 B .支持力可能大于重力 C .若乘客未接触座椅靠背,则应受到向前(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D .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2.2014年12月14日(周日)下午1:00上海市第十一届“未来之星”上图杯创新科技大赛在 上海图书馆举行,比赛中某型号遥控月球车启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牵引力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月球车所受阻力大小一定,则该遥控车的质量为( ) A.53 kg B.109 kg C.35 kg D.910 kg 3.如图甲所示,阻值为r =4 Ω的矩形金属线框与理想电流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构成回路, 标有“12 V 、36 W ”的字样的灯泡L 与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构成回路,灯泡L 恰能正常发光,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3∶1。矩形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

A.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2sin 100πt(V) B.灯泡L与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构成的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C.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 2 A D.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为36 2 W 4.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月24日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此后经过月球近旁转向、月地转移、再入返回、着陆回收等阶段。途中试验器成功实施3次轨道修正,于11月1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为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试验飞行器的轨道采用“8”字形的地月自由返回轨道,这种特殊设计巧妙地利用地球和月球引力,让试验器飞抵月球附近绕行半圈后向地球飞来,试验器全程运动的空间轨迹如图所示。关于试验器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A.试验器在发射和返回阶段都处于失重状态 B.试验器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线速度越来越大 C.试验器在月地转移轨道上返回过程中线速度越来越大 D.试验器在月球附近绕行半圈后不需要加速会自动飞向地球 5.如图所示为一种获得高能粒子的装置,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大小可调节的均匀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环中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A、B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极板,原来两板间电压为零,每当 粒子飞经A板时,两板间加电压U,粒子在两极板间的电场中加速,每当粒

关于《变压器》的评课稿

关于王永元老师《变压器》公开课的评课 黑龙口中学白彦军 《变压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四节,是以电磁感应为核心,发电厂与生活用电联系桥梁,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本节课在电能的输送之前,既能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又为下一节电能的输送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作为公开课,不仅能够展示物理学科重点内容的教学特点,更关键的是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并体会物理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王老师对本节课研究透彻、准备充分,整节课生动、流畅,师生互动和谐,不失为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下面就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技能等方面作一简要评价。 教学设计方面 本节课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谨,教学三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并能够有效突破难点。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王老师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设计实验、观察、测量、归纳得到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现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本节课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突破上,王老师通过旧课复习,通过对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互感等回顾,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层层递进,学生接受顺理成章,有效突破。

教学实施过程 在新课的引入中,王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观看实物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复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到远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应用了自感的原理。整节课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得到结论”探究环环相扣,让学生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领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在师生互动方面也做得不错,比如在做小实验时请学生上台,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探究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技能运用 王老师在本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实物展示、各种实验器材、传感器、电子白板、PPT等,尤其是电子白板和PPT娴熟运用,有效促进了教学序的展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展示了王老师很强的课堂教学技能。 如果说本堂课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那就是在学生一起参与操作方面人数多一些,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的互动性。 2013年3月25日

(精心整理)高中物理选择题

高中物理选择题练习 1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2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 D.cotα 3.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4.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 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 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 一跸特殊条件下 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 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 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 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 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 度 a= 2 sin sin M m g M m θ θ + + ,式中g为重力 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 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 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当θ? 时,该 解给出 a=0,这 符合常 识,说

高三物理一轮研讨会公开课评课稿

2019年济宁市高三物理一轮教学研讨会公开课评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兖州,来到兖州一中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受曹老师的委托,下面对三位老师备课的准备工作和授课过程,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按照曹老师要求设计了三种课型:X海涛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吴召辉老师的知识串讲课,倪敬付老师的习题课。 一、XXX老师的试卷讲评课 1、意图清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X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展示了成绩分布,错题归因统计,每个题对应的选项统计和平均分情况,还有试卷的规范和典型错误展示,可以看出X老师全批全改,准确的把握住了考情、学情,在试卷的讲评中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效率。 2、问题归类模式灵活一题多解 结合试卷的批改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归类。如审题错误,有效数字错误之类的通过学生进行自查自究处理。对于重点问题分类讲评,如连接体模型(试卷第5、7题)计算失误多,就让学生爬黑板落实,又进行了一模多变。传送带模型(试卷第9题)选择C项同学较多,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弹簧动态变化模型(试卷第10题)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X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清晰的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题多变。而对于板块模型(试卷第15题)学生做题中是忽略了是否发生相对滑动的判断。做到提醒就可以了。可以看出X 老师试卷讲评课注重了问题归类讲评,处理模式非常的灵活。 3、贴近高考培养能力树立信心 X老师在精讲精评中,潜意思的让学生运用物质观、运动相互作用观,能量观解决物理问题。注重学生的科学推理和模型构建,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很好的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了高考思想。 是一堂优秀的试卷讲评课。 不足之处:

物理评课稿范文(共11篇)

篇一: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更新时间:20xx-03-05 好评度:1610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4、教材整合。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篇二: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 (4)规范化。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 垂直和表面。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完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一物理(上)期末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0分) 1、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 A .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B .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C .研究运动的汽车轮胎上各质点的运动情况 D .研究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 .-10N 的力比5N 的力小 D .-10°C 比5°C 的温度低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 .从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预计13点到 B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 C .某场足球赛伤停补时3min D .2007年3月7日在我国东北发生了特大雪灾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5、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 B .20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s 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 D .40s 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6、一辆汽车以20m /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 车以大小是5m /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终运动,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1:l B .3:4 C .3:l D .4:3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 32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 2=20Km/h 行驶其余3 1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 。那么汽车在前32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 .25km /h B .34km /h C .35km /h D.38km /h 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s=-24t+1.5t 2(m ),根据这一关系式 可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9、从某一高度相隔1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球的距离保持不变 B .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 .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D.两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评课稿

篇一:高中物理评课 评课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 学:韩昌国 11月2日在延吉市 2中召开的2011年延边州高考总结分析暨备考会中,延吉市2中洪龙官老师和延边一中郑林 虎老师以《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为题做了公开课。这次公开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 面阐述我对这次公开课的评价。 这2节课通过采用 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洛伦兹力;理解了洛伦兹力与做 功的关系,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还学会了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抽象的物理概 念、规律,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一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如何采用 类比的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我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东西。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让 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 “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突破重难点。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 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再则,展示了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 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 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2、充分利用教学 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 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 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 分配基本合理,重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突出,祥略得当。由于课堂教学 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 这堂课我个人再提几个思考建议:1、课堂时间分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完 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堂课时要控制好各个环节时间分配,本教师讲得太 多,导致小结流于形式,更没有留时间学生消化思考巩固。2、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过 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 展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合作”、“对话”、“交往”的过程,本课堂师生互动 不很明显,生生互动几乎没有体现,可在一些环节上设置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问题,共同提高学习效益。3、新课程理论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在整 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 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 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两位老师体现了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探究者和研究者。 本2节课充分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 失为2节成功的课例。 篇二:高中物理评课稿 - teacher 高中 物理评课稿

高中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全套

新课标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第一套 (本套题包括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培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 .玻尔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 2.如图所示,一物体自P 点以初速度l0m /s 做平抛运动,恰好垂直打到倾角为45°的斜面上的Q 点(g=10m/s 2 )。则PQ 两点间的距离为( ) ( ) A .5m B .l0m C .5 5m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 3.如图所示,当平行板电容器C 充电后把电键S 断开.设电容器电压为U ,电量为Q .现只将电容器两板的正对面积减小,则 ( ) A .Q 变大 B .Q 不变 C .U 变大 D .U 变小 4.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07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其运行高度在370公里左右,在轨道上的寿命是2年,发射后三月内与神舟八号完成对接任务。天宫一号与地球同步卫星(高度约为36000公 C S

里)相比,下列正确的是( ) A .天宫一号运行的速率小于同步卫星的速率 B .天宫一号运行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 C .天宫一号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 .天宫一号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5.如图,用理想变压器给电灯L 供电,如果只增加副线圈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 A .电灯L 亮度减小 B .电流表示数增大 C .电压表示数增加 D .变压器输入功率不变 6.曾经有颗价值2.78亿美元的美国“嗅碳”卫星因“金牛座”运载火箭的整流罩没能按计划与火箭分离而最终坠落在南极洲附近海域,若“嗅碳”卫星在离海平面很近的某高处向下加速运动,经过时间0t 落至地面。已知“嗅碳”卫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恒定。则关于“嗅碳”卫星的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A 、B 两滑块(B 足够长),其中A 的质量为1kg ,B 的质量为2kg ,现有一水平作用力F 作用于B 上,A 、B 间的摩擦因数 A V U 1 U 2 L n 1 n 2

关于高中物理的听课评语

关于高中物理的听课评语 高中物理听课评语 这2节课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洛伦兹力;理解了洛伦兹力与做功的关系,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还学会了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一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如何采用类比的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我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东西。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再则,展示了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 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

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突出,祥略得当。 评语 由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这也决定着赏评一堂课时,个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这堂课我个人再提几个思考建议: 1、课堂时间分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完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堂课时要控制好各个环节时间分配,本教师讲得太多,导致小结流于形式,更没有留时间学生消化思考巩固。 2、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合作”、“对话”、“交往”的过程,本课堂师生互动不很明显,生生互动几乎没有体现,可在一些环节上设置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问题,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3、新课程理论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