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哲学期中试题

高二哲学期中试题

高二哲学期中试题
高二哲学期中试题

晨光中学2008-200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生活与哲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朱文静)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75分)

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句话告诉我们()

A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B具体科学揭示的是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普遍的规律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

4.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

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存在即被感知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①它涵盖了哲学的全部内容②它使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③他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④不同的人对二者关系又不同理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是否承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的问题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7.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事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8.赫拉克里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列宁评价这种观点说:“对辩证唯物主义绝妙的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里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的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10.胡锦涛指出,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

①人类精神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哲学资源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③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④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前提是()

①生物进化论②信息科学和进化论③细胞学说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

13. 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日月星辰②马克思主义③亭台楼阁④工作计划⑤动植物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⑦工程设计方案⑧电磁场⑨法律和法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⑨

C.①②③⑦⑨

D.②③④⑦⑨

14.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④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1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

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17.就其根源来讲,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

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

18. 据《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那么“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19.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20.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最终决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C.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物质

21.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22.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23. 44年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24. 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事物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二、非选择题

1.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

⑴哲学上存在的两条路线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4分)

⑵简述这两条哲学路线的主要内容。(4分)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三种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党总结执政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表明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三种执政方式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7分)

3.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实践基础上的推进理论创新。(10分)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①③说法错误。

2. B 哲学产生于实践和人对世界的思考与追问。①②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

3. C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故选C ;AD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4. C 对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辩证的分析,但它不是方法论;B“存在即被感知”是唯心主义世界观;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 D 按照课本回答即可。

6. A

7. A 朴素唯物主义者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8. A 认为世界是“火”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活”火是承认了运动,属于辩证法;BCD都夸大了这一思想。

9.B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排掉A;哲学属于文化的范畴,他是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排掉C;哲学对时代的反映有正误之分,排掉D。

10. C ②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11. C 考察课本知识。

12.C

13. B ②④⑦⑨都属于意识。

14.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排除④。

15. A.“水去”和“云回”都是有规律的。

16. B

17. B 根据意识的含义来判断,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就是物质。

18. D 天地的运行时有规律的,我们要正确认识规律

19. C 审题时抓住“读它”“认识它”这些关键词就易选了。

20. C 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是意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物质的。由题干主旨可知选C。

21. A 正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这一客观实际,才做出了“西气东输”这一决策(意识),故选A。

22. A 抓住关键词“吃一吃”。

23. B 由《新人口论》惨遭批判到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国情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实践的需要。

24. D

25. C 意识、认识、理论有正误之分,故排除A;意识、认识也可以是对现象的反映,故排除D;B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 ⑴这两条路线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或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的不同回答)。(4分)

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是意识决定物质,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4分)

点评:本题考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关知识,按照课本回答即可。

2.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三种执政能力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治政。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三种执政方式是科学的正确的意识,对党和国家的建设起促进作用。

(3)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是遵循规律的表现。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知识掌握得非常熟练。考虑该问题时,要从“为什么提出”,提出后“有什么重要作用”来分析。还要抓住“科学执政”中的“科学”来分析它的规律性。3. (1)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来源。理论创新是在适应实践的需要中产生。(2)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人不断的思考,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3)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各方面的创新。(4)理论需要逐步向前推移、扩展和深化。

分析:本题考察实践和认识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创新也就是认识的发展,因此该题可以用认识要不断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生活测试题

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生活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上。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 1. 下列关于哲学和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活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②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不可分割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6.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哲学自产生以来即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9.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10.赫拉克利特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把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的统一起来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模块5+模块6。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Turn off the TV in five minutes. B. Wash his hands upstairs. C. Sit down for dinner right away.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will bring the man a free drink. B. The man’s waiter will be there soon. C. She will take the man’s food order right away. 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Borrow a book. B. Buy a book on the Internet. C. Return a book to the library. 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the woman should do? A. Cancel her trip to Spain. B. Speak out how she feels. C. Go to another country. 5. Why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Fairmont Hotel? A. Because of its price. B.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C. Because of its siz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Friday the thirteenth A. He strongly dislikes it.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哲学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马④刻舟求剑 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2. 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 A. 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 事物是发展的 D. 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 3.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 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 四季更替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牵一发而动全身 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5—6题。 5. 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 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C. 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 D. 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 6. 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A. 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 B.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 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1)

东阿县实验高中 2012—2013学年模块测试(二)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项“捺”读nà,B项“怍”读zuò,C项“摭”读zhí) 2.C(A.防犯—防范,势利眼B.义气相投—意气相投,屠戮 D.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C(A.省略号与“等等”都表省略,省略号可以删掉。B.问号改为句号,该句是陈述句。 D.“小明鼓励他说”之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4.C(A.应为“一蹴而就”;B.“当务之急”与“目前”相重复;D.“鱼龙混杂”应为“鱼目混珠”) 5.C(A句因成分残缺而导致搭配不当,“收录……作家”不当,应在“作家”后加“的作品”;B句句式杂糅,去掉“的产生”;D句不合逻辑,“《幽兰操》”是电视剧名,不能说成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 6.D(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7.C(C项是“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其原因) 8.B(在民国之前,讼师都作为一种“地下行业”而存在) 9.B(妻:名词作动词,把……嫁给……做妻子) 10.A(A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B项,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副词,却,竟。C项,第一个“而”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 11.B(①仅仅说被围困,③所说的是徐卓,⑥说的是朱修之“治身清约”) 12.B(“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不正确,回宋国是冯弘的派遣,并非出于传诏的帮助) 13.(1)当时魏国屡屡攻打冯弘,有人劝说冯弘派朱修之回宋国求救,于是(冯弘)就派他去了。(“伐”“或”各1分,句意1分)(2)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独自驾船向南逃走,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的贼寇。(“及”1分,“败于梁山”句式1分,句意1分)(3)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旋”“佐吏”“抚纳”各1分,句意1分) 14、(1)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

试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期中测试题

试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期中 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思想政治必修四期中测试题 考查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将修心悟道导向现实生活,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无非妙道”,从而达到对世间万象深刻独到的感悟。这种哲学智慧表明【】A.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 B.哲学是理性和智慧的明灯,指导人们睿智地对待人生与实践 C.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D.人人都在生活,都有对世界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2、“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 后,总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 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刘禹锡指出:“大凡入形器中,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刘禹锡这段话所阐明的是 【】 ①天与人交相胜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②天人相分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③世界万物都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为其基础④天下万物都具有各种具体的规定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思想 6、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要求。 1.抛物线22y x =的焦点坐标是 A .10(,) B .1 02 (,) C .1 04 (,) D .1 08 (,) 2.若{a ,b ,}c 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向量不共面的是 A .+b c ,b ,-b c B .a ,+a b ,-a b C .+a b ,-a b ,c D .+a b ,++a b c ,c 3.方程22x y x y -=+表示的曲线是 A .一个点 B .一条直线 C .两条直线 D .双曲线 4.如图1,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AC 与BD 的交点为M . 设11A B =a ,11A D =b ,1A A =c ,则下列向量中与 12B M 相等的向量是 A .2-++a b c B .2++a b c C .2-+a b c D .2--+a b c 5.椭圆221259x y +=与椭圆22 1259x y k k +=--(9k <)的 图1 A .长轴长相等 B .短轴长相等 C .离心率相等 D .焦距相等 6.设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n 和2n ,则cos θ= A . 12 12|||| n n n n B . 1212| |||| |n n n n C . 1212 ||| |n n n n D . 1212||| || |n n n n 1

7.与圆221x y +=及圆228120x y x +-+=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A .圆上 B .椭圆上 C .抛物线上 D .双曲线的一支上 8.以(4,1,9)A ,(10,1,6)B -,(2,4,3)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9.已知点P 在抛物线24y x =上,点Q 在直线3y x =+上,则||PQ 的最小值是 A . 2 B C D .10.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CA ∠=?,1D ,1F 分别是11A B ,11A C 的中点,1BC CA CC ==,则1 BD 与1A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 12 C D 11.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a >,0b >)的离心率2e =,若A ,B ,C 是双曲线上任意三点,且A , 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直线CA ,CB 的斜率之积为 A .2 B .3 C D 12.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P 是单位球O 内一定点,A ,B ,C 是球面上任意三点,且向量PA , PB ,PC 两两垂直,若2Q A B C P =++-(注:以X 表示点X 的坐标),则动点Q 的轨迹是 A .O B .O C .P D .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双曲线224640x y -+=上一点P 与它的一个焦点间的距离等于1,那么点P 与另一个焦点间的距离等于 . 14.PA ,PB ,PC 是从点P 出发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均为60?, 那么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高中政治哲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期末政治试卷(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 3.任何哲学都是()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社会变革的先导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C.世界观就是哲学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8.赏析数学美,欧拉给出的公式:V+F-E=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简单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面数F、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卷上。) 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600,且经过原点,则直线的方程为A、B、C、D、 2.已知两条直线和互相垂直,则等于A、B、C、D、 3.给定条件,条件,则是的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 4.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N两点, 则△MNF2的周长为 A.8 B.16 C.25 D.32 5.双曲线的焦距为 6.椭圆上的一点M到一条准线的距离与它到对应于 l x y3 =x y 3 3 =x y3 - =x y 3 3 - = 2 y ax =-()21 y a x =++a 2101- :12 p x+> 1 :1 3 q x > - p ?q ? 16 2 x 9 2 y 22 1 102 x y -= 1 16 9 2 2 = + y x

这条准线的焦点的距离 之比为 A . B. C. D. 7.P 是双曲线- =1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 为3x -2y =0,F 1、F 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F 1|=3,则|PF 2|等于 A.1或5B.6C.7D.9 8.经过圆的圆心C ,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 B 、 C 、 D 、 9.设动点坐标(x ,y )满足 ( x -y +1)(x +y -4)≥0, x ≥3, A. B. C.10D. 12.实数满足等式,那么的最大值是 7 744 54 75 42 2 a x 9 2y 2220x x y ++=0x y +=10x y ++=10x y +-=10x y -+=10x y --=5102 17 y x ,3)2(22=+-y x x y 则x 2+y 2的最小值为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题()

梅峰中学2009—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政治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1.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具有可知性的问题2.河南济源煤业公司有一个煤矿在新疆,因为当地没有烧纸的习俗,公司的领导不惜花钱,从济源运送两车冥纸,带着神汉神婆坐飞机到新疆,烧香、拜佛、跳大神,企求神灵“保佑平安”。该公司领导的这一做法体现的世界观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3.“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表明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D.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5—9题。 5.卫星以传说中飞上月球的女神“嫦娥”命名。嫦娥奔月传说有多种版本,但是< ) A.正确的说法只是其中的一个B.这些传说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C.这些传说都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这些传说都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6.人们很早以前就猜测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事实也确实如此。科学的发展揭示了造成潮汐的根本原因是万有引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了地球表面海水的起伏。这体现了 ①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科学家们在对月球的探测过程中,发现在月球上也存在类似地球上的大西洋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地区。美国的“月球轨道探测器”在飞近月球神秘区域的上空时,发现下面的吸引力特别强,科学家把这种地区形象地称为“质量瘤”。目前,月球上已发现了12个质量瘤,但科学家们只知道这些质量瘤是一种既密又重的物质,其余就一无所知了。这表明 A.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第4、5课练习(附答案)总结

生活与哲学第四、五课练习2014 09 11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 C.物质性D.客观性 2、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3、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 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 C.意识决定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 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 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8、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水,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0、《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高二政治哲学期中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智慧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主观情绪中 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2.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相对独立性4.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5.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可知论 6.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7.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8.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第18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30x y a +-=与0126=++y x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平行或重合 2.设n m ,是两条直线,βα,是两个平面,给出四个命题 ①,,//,//m n m n αββα??βα//? ②,//m n m n αα⊥⊥? ③αα////,//n n m m ? ④,m m αβ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3.圆1O :0222=-+x y x 和圆2O :0422=-+y y x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内切 C .外切 D .相交 4.空间四边形ABCD 中,2==BC A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3=EF ,则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的补角为 A . 120 B . 60 C . 90 D . 30 5.一个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 6.已知圆C :042 2 =-++mx y x 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03=+-y x 对称,则实数m 的值为 A .8 B .4- C .6 D .无法确定 7.过点)4,1(A ,且横纵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侧视图 正视图 F E D B A

8.将你手中的笔想放哪就放哪,愿咋放就咋放,总能在教室地面上画一条直线,使之与笔所在的直线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垂直 9.一束光线从点(1,1)A -出发,经x 轴反射到圆22:(2)(3)1C x y -+-=上的最短路径是 A .4 B .5 C .1 D .10.已知点),(n m P 是直线052=++y x 上的任意一点,则2 2)2()1(++-n m 的最小值 为 A .5 B .5 C . 558 D .5 5 11.已知圆C :()()1432 2 =-+-y x 和两点)0,(m A -,)0,(m B )0(>m ,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0 90=∠APB ,则m 的最大值为 A .7 B .6 C .5 D .4 12.已知点A 、B 、C 、D 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2==BC AB ,AC =22。若四面 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 3 4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π9 B .π8 C .π3 16 D .π1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如果直线012=++y ax 与直线02=-+y x 互相垂直,则a 的值为 14.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15.过点)1,2 1 (M 的直线l 与圆C : 4)1(22 =+-y x 交于A ,B 两点,C 为圆心,当ACB ∠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 16.过直线4=x 上动点P 作圆O :42 2=+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其中A ,B 是 切点,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结论的序号) 俯视图 侧视图 正视图3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附答案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6.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 20多家。 () C.① C.③ 14时起,启用8 ) B.人 D.人 ﹚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 主观与客观 10.以下不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A.联系 B.孤立 C.发展 D.矛盾 11.下列行为中属于行而上学的观点是()A.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1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14.如今,在大小饭店里,人们习惯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15.“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A.适度 B.互惠互利 C.冷漠 D.主动热情 1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17.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A.顺境和逆境 B.前进新与曲折性 C.前进与落后 D.进步与后退 18.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A.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 C.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相互依存关系 D.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的关系 19. 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20. 哲学上所说的对立是指() A.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和相互排斥 B.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 C.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和相互斗争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互相转化 二、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对立和统一。 2.()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据,这就是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4.()进行人生选择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 5.()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 6.()物质存在是客观的,是静止的。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高二物理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为单选,7-10为不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 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假说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2、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 格子,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 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 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为120°张角,如图乙所示,此 时O点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2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 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 A.F B. C.2F+mg D. 匀加速拖出的过程中()

A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 C .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D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 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 、BC 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 、C 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 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B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 B .图中的AB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丙 D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 5、距地面高5m 的水平直轨道A 、B 两点相距2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 地高度为h ,如图。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 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求得h 等于 A .1.25m B .2.25m C .3.75m D .4.75m 6、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 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2/m s 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 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 7、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 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政治. 含答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 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5.本试卷共6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2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觉得哲学没有实际效用。哲学对于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心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客观存在正确的反映 B.没有哲学理论的民族无法生存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反思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为自然界立法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A.③→①→④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4. 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 际上就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祝福别人“万事如意”,在担心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时又常常安慰自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哲学上看,“万事如意”与“成事在天”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