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农科院食品化学最新历年考题重中之重

中国农科院食品化学最新历年考题重中之重

中国农科院食品化学最新历年考题重中之重
中国农科院食品化学最新历年考题重中之重

2011年真题

一、填空

1、水的冷冻温度相关知识

2、碱处理对葡萄糖的影响

3、面筋蛋白的相关知识

4、淀粉老化的相关知识

5、油脂熔点与脂肪酸饱和度的关系

6、葡萄中的色素来源

7、香气物质的化学结构,如葱、蒜,焙烤对相关物质的化学结构的影响。

二、简答

1、吸附等温线的定义,水在保鲜方面的用途。

2、红茶和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对多酚、VC的影响。

3、对瓜尔胶、褐藻胶、卡拉胶的结构进行分析,从受PH变化的影响和形成凝胶受钙离子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4、油炸食品,对于油脂来说需要注意哪些环节来保证产品品质。

三、论述

1、灌肠,用食品化学原理分析腌制的作用、多聚磷酸盐的作用、大豆蛋白的作用。

2、(1)苹果汁褐变的可能机理

(2)果汁浓度和贮藏温度对褐变的影响

(3)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是否可用来控制褐变,为什么。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食品化学硕士试题

一、名词解释(5*4=20)

1、吸湿等温线

2、淀粉老化

3、同质多晶

4、胶凝

5、固定化酶

二、简答(6*15=90)

1、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性质差异?哪个对食品保藏性影响更大?

2、举例说明食品加工中Maillard反应的用途,如何控制?

3、在食品加工中维生素除营养作用外,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最少举两例。

4、食品加工中应用色素的利与弊。

5、高甲氧基果胶(HM)和低甲氧基果胶(LM)胶凝有何不同?为什么?

6、举例说明蛋白质为什么具有乳化性质

三、论述(2*20=40)

1、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油脂在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有什么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与哪些化学反应有关?

2、运用食品安全实例,说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2008

一、概念题(20)

1.水的过冷现象2

2.低聚糖

3.限制性氨基酸

4.活性氧自由基

5.多酚类色素

二、简答题(90)

1.简述三粗(蛋白、脂肪、总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

2.简要说明预糊化淀粉、接枝共聚淀粉的加工方法以及用途。(15)

3.简述脂类氧化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15)

4.列举1种脂肪酸,写出其结构简式并说明其生理作用。(15)

5.目前我国居民主要缺乏哪些维生素?如何进行补充?(15)

6.简述番茄红素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15)

三、论述题(40)

1.如何通过修饰改性提高蛋白质溶解与凝胶性质?(20)

2.论述淀粉酶的主要种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0)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20)

1、水分滞后现象

2、Maillard反应

3、维生素A原

4、RDAs

5、ISO/HACCP

二、简答题(70分)

6、画出低水分含量食品的吸着等温线,并说明三个不同区间水的主要特性(10)

7、比较说明直链和支链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差异(10)

8、简述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及控制措施(10)

9、防止油脂氧化的方法及作用机理(10)

10、导致果蔬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破坏的主要因素和防止措施(10)

11、目前我国居民主要缺乏那些矿物质营养素?如何改善或补充?(10)

12、固相酶的固定方法及优缺点分析(10)

三、论述题(60)

13、论述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0)

14、天然色素的主要种类、结构特点及功能性质(30)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0分)

1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贮性的关系。(10)

2举例说明两种功能性多糖,并简要说明其保健功能。(10)

3简述淀粉老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10)

4何为功能性短肽?简述其制备方法。(10)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选择性地分解天然蛋白质如酶水解大豆蛋白,乳蛋白,谷物蛋白等,

食品蛋白质的多肽链内部,可能存在功能区,通过选择适当的蛋白酶水解这些蛋白质,有可能将生物活性肽释放出来

5简述大豆和大米中所含蛋白质的主要种类、特性和应用情况。(10)

6鉴定油脂种类和品质的特征值有哪些?(10)

7列举两种必需脂肪酸,并写出结构简式。(10)

8写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种类及其缺乏症状。(10)

9简要说明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10)

二、论述题(60分)

1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主要化学变化及控制因素。(20)

2酶褐变的主要机理及其防止措施。(20)

3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结构特点、主要作用及其应用。(20)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0分)

1 为什么食品应“快速冷冻,缓慢解冻”?(10)

2 单糖同食品有关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哪些?(10)

3 列举两种功能性低聚糖,并简要说明其生理功能(10)

4 何为必需氨基酸,并列出8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10)

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5 何为结合蛋白质?简要说明其主要分类(10)

核蛋白,磷蛋白,色素蛋白,糖蛋白

6 分别列举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和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并简要说明其主要食物来源和作用(10)

7 简述Fe、Zn、Ca缺乏症状及影响其吸收的主要因素(10)

8 分析蔬菜加工过程中“脱绿”的原因,并简要提出解决措施。(10)

9 举例说明乳化剂、螯合剂、抗菌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0)

二、论述题(60分)

1 油脂氧化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20)

2 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主要有哪些方式?添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0)

3 论述氧化还原酶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0)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0分)

1分别列举2种单糖和低聚糖,并写出其结构式。(10)

2鉴定油脂种类和品质的特征值有哪些?(10)

3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5)

4简要说明维生素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15)

5简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10)

6简要说明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10)

7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

8简述影响花青素变色反应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止措施。(10)

二、论述题(60分)

1举例说明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控制措施。(20)

2阐述蛋白质的功能性质。(20)

3阐述食品加工中香味物质生成、损失与控制。(20)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考试代码:413

概念(20分)

1、蛋白质变性与复性: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通过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分子内,分子间的各种作用力达到平衡,最后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所以其构象是许多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但是,这个构象一般是不稳定的,在酸,碱,热,有机溶剂或辐射处理时,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之为变性

天然蛋白质的变性有时是可逆的,当引起变性的因素被解除以后,蛋白质恢复到原状,此过程称之为蛋白质的复性

2、自由水与结合水

3、干性油脂与不干性油脂

4、酶褐变和非酶褐变

5、GMP/HAACP

一、简述水分活性(αw)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15)

二、列举3种必需脂肪酸,并写出其结构简式(15)

三、大豆、稻米和小麦中所有蛋白质的主要种类、特性和作用(15)

四、固相酶固定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固相酶的优缺点(15)

五、举例说明(3种)改性淀粉的加工方法及其用途(15)

六、简要回答:β-葡聚糖,番茄红素、二十八烷醇的功能性作用及其制备技

术(15)

七、简述下列物质的测定原理及使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20)

、VC、类胡萝卜素、淀粉酶

还原糖、VB

2

八、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简介

附件: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简介一、期刊数据来源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CSCD )2011-2012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共收录1124 种期刊。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 )2010-2011版: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共收录527种社会科学领域中文学术期刊。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hinese S&T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JCR )2011版: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是用于科技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在严格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收录了各个学科的1998种重要期刊,形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6422106.html,KI 学术期刊引文数据库2012版:由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提供,共收录学术期刊7900多种,是一个涵盖文献数量和范围最广泛、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用最频繁的数据平台,其“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5.《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简称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编制出版,收录1982种核心期刊,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受到广泛认同。、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模拟试题B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1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1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1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5、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16、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18、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精)

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 世界银行“中国农业政策实验室”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研究简报 2008年第8期(总第197期) 2008年4月10日 农村全面实施“低保”之后扶贫政策的调整1 李 文 本研究着重从扶贫政策的调整背景、扶贫政策的调整内容等方面对新形势下扶贫政策的调整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的政策调整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扶贫政策调整背景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群体间、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日趋加大。据统计2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79∶1,2006年扩大到3.28∶1。同时,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依然较大,2005年为2.55∶1.14∶1。 1本文摘选于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06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城乡统筹政策框架下的农村发展研究--农户需求、农村教育、扶贫开发和发展模式》中的子课题“农村全面实施“低保”之后开发式扶贫政策的调整研究”报告。 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2006年版。 针对这一严峻现状,政府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方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强调,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AED

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间和区域间的贫富差异。这对我国扶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贫困现状仍不容忽视。首先,我国中西部,仍然聚集着较多的贫困地区。其次,我国贫困群体数量依然庞大,其中还有一些至今仍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他们的问题很难利用目前的开发式扶贫方式解决。 为了尽快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央政府已经决定于2007年在农村全面实施农村低保。根据民政部的方案,农村“低保”将覆盖所有收入低于绝对贫困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农村建立“低保”制度之后,原来以绝对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的扶贫政策将面临着重要的调整。 二、扶贫政策调整内容 1、扶贫政策目标定位调整 扶贫政策目标定位是指扶贫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意义以及承担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定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调整,充分体现了阶段性特征。进入本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方针。各行各业、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一个“大扶贫”的格局正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机关处级干部竞聘上岗

中国农业科学院机关处级干部竞聘上岗 公告 根据中央关于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有关精神,经院党组研究决定,2005年6、7 月在院机关和院属在京单位范围内进行院机关处级干部竞聘上岗。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职位名称 院机关39个正、副处长岗位(职位名称附后)。 二、报名资格条件 (一)报名人员应是院机关和院属在京单位的现职干部。 (二)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 (三)竞聘处长职位的,年龄应在50周岁以下(原在本院机关正处级岗位的,应距法定退休年龄3年以上),原任处长或任副处级职务2年以上者;竞聘副处长职位的,年龄要求45周岁以下(原在本院机关副处级岗位的,应距法定退休年龄3年以上),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或任主任科员(科长)

3年以上,或原任副处长。 年龄、工龄时间均计算至2005年6月30日。 (四)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院机关目前正在进修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需学校出具2005年12月底能完成全部课程的证明,否则不得参加竞聘。 (五)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 (六)身体健康。 三、时间安排 2005年6月下旬—7月中旬。 四、实施步骤 (一)发布公告 在院部机关和院属在京单位发布竞聘上岗公告,同时在院网上发布。 (二)报名 拟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须携带2张本人1寸证件照到本单位人事部门或直接到人事局干部处报名,填写《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机关处级职位竞聘上岗报名表》。每人可选报2个职位,但只参加第一志愿职位的演讲答辩。 (三)资格审查 人事局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本次竞聘上岗的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四)演讲考评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硕士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学术型)-702化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702 考试科目:化学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两部分内容,两部分分值各占50%左右。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填空、计算及分析题等。 三、考试大纲 1.《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 主要考核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溶液和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及电位分析法的概念、原理、实验方法和结果计算等内容。要求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任务;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并能运用该理论解释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理论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掌握滴定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有机化学》部分 有机化学基本理论:有机化合物命名,价键理论,立体化学,芳香烃定位规则及休克尔规则,波谱分析(红外、紫外、核磁、质谱)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等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烷烃的卤代反应及自由基历程,小环烷烃开环反应,不饱和烃的加成、氧化、还原、亲电反应历程、马氏规则、1,4加成及双烯合成等,芳烃的取代、侧链氧化、亲电历程、定位规则等,卤代烃的取代、消除反应、查依采夫规律,SN1、SN2、E1与E2反应历程,格氏试剂的制备与应用,醇、酚、醚的反应,醛酮的加成反应及历程,α-H 的反应,羟醛缩合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羧酸、取代酸及酰胺的相关反应,胺的碱性及相关反应,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加成反应等,含硫、含磷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反应,单糖的构型、构象及相关反应,氨基酸的构型、两性、等电点及相关反应,油脂、磷脂和蜡的结构及相关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4.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分已经批改 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 A、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部分质变的原理 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 C、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的原理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哲学是()。 A、自觉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个人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4、“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从()来把握。 A、唯物主义角度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 C、辩证法角度 D、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8、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A、是统一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同样的 B、是对立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C、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D、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同一的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9、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着 参考答案:B

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生院院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征集“院训、院歌”启事附件1:院徽标志及释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院 徽由“汉印农字图案”为核心,加 中英文校名组成。选取汉代古印 “农”字,造型端庄稳重,结构严 谨,笔画间疏密有致,古朴雄浑, 既体现了中国农业及农业科技悠久 的发展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突 出强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国家级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主流地位。 “农”字内涵丰富而深远,集中表达了大农业的整体概念。该“农”字由上下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上半部分为两个“人”面向“田”作业的图案形成的象形文字,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形态与其中的协作精神;下半部分为“辰”字:既寓意辰时(上午七点至九点),又代表日子和时光,代表中国传统的农时概念。揭示了农业与季节、时辰、天气等客观因素的紧密关系,也有珍惜光阴、勤奋作业的警世鞭策之意。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具体情况,其中包含的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只争朝夕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十分隽永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由此“农”字构成的视觉符号,在整体上表达了大农业的宏观概

念之同时,其部分笔画也形象地呈现了英文字母E (education教育/Excellent优秀的、卓越的)、W (World世界的)、H (High高端的、高等的)、F (Farming农业、农事/Food食物、食品-民以食为天)。对应地表示研究生院作为高等农业教育机构的性质、地位、任务和国际化发展目标。 整体标志为圆形,而其中的核心图案的“农”字为方形,体现了“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传统思想;整齐的直线与圆润曲线之间形成了动静有致的对应关系,以乾坤概念反映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的朴素哲学思想;同时,也寓意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严谨、务实的治学理念和规范的管理作风,象征着勃勃的发展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题 姓名:专业: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运动绝对性原理 B.普遍联系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原理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3.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5.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6.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逻辑推理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9.量与事物的关系() A.量与事物直接同一 B.二者不是直接同一的 C.事物可以没有量 D.量可以脱离事物 10.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C.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 D.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法观点 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物质的可知性 B.运动的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发展的规律性 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试题要求得。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得答题卡内。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得理论品质就是( D ) A.实事求就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就理想得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得核心就是( 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得基础就是(C )?A.战斗性 B.理论性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就是( A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思维与存在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5、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 B ) A、不可逆性B、客观现实性 C、可知性 D、伸张性 6、空间就是物质运动得( A ) ?A、广延性与伸张性 B、持续性与顺序性?C、绝对性与无限性 D、有限性与特殊性 7、实践得最基本形式就是( B ) A、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得活动B、改造自然得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得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得物质,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一种( 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得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与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得总特征就是(D) A、对立统一得观点B.绝对与相对得观点?C.共性与个性得观点D。联系与发展得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得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就是意识得源泉 B、人脑就是意识得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得意识 D、意识就是对外接事物得正确反映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得与基本得观点就是( B ) A.唯物主义得观点B.实践得观点 C.普遍联系得观点D.矛盾得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得第二次飞跃就是( A)?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知觉到表象? 法就是主张(C) A.真理得相对性B.真理得绝对性 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 A、说明一种事物与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与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得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得,否认了联系得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得多样性

章力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

Zhang Li Jian ph. D prof. 章力建博士研究员、博导 Bureau of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for Agro-produ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 R.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Email zhangliji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6422106.html, Positions Held: 曾任职务: ? 1994 - 2007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CAAS)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 1995 - 2000 Assistant Governor of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 ? 2007 -2010 Inspector of Grassland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Centre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巡视员 ?2010 - Inspector,Bureau of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for Agro-products Chi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 Education: 教育背景 ? 1983-1988 Gembloux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Belgium . MSc. and Ph.D 比利时让布鲁农业大学,农学博士 ? 1982-1983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 Beijing Attending English and French training Courses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和法语培训 ? 1978-198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nd Western Illinos University , USA Advanced study 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和西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进修 Summary of Experience: 主要经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 (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

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1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2017年)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培养目标 坚持质量,突出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精神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书刊,并具有较好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完成的本专业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三)身心健康。 第二条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导师和研究所同意,并经研究生院批准,提前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提前1年毕业。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学习时间者,经批准最长可延期1年毕业。 第三条培养方式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由3-5名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以导师任组长的指导小组,强化导师负责制下的指导小组作用。 (三)导师和指导小组应根据培养目标和研究生个性发展需求创新培养方式,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四条培养环节 (一)课程学习 1.制订课程学习计划 由导师和指导小组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在入学后一周内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提交《课程学习计划表》,并由导师审核。 2.课程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中期考核前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课程60分及格,课程成绩及格方可获得学分。 3.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按学位课与选修课设置。学位课是申请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 (1)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和第一外国语(3学分)。 (2)专业学位课: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习。 硕士研究生专业Seminar、专业外语,兽医硕士文献阅读、专题报告等课程属于回所课程,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有研究所统一组织或导师负责组织两种。 研究所统一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回所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与时俱进 B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3.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事物是变化的 B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 )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C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D )哲学的基本问题 5.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实践性 B )可知性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C 客观实在性 D )客观性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 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A )感觉观点 B )思维观点 C )实践观点 D )反映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答: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创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问题.①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②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只有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才是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不可知论。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的存在方式及其关系 答: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 中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4.实践的特点及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答:⑴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受 历史条件的制约)⑵从实践中理解社会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成自然界与 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有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答:⑴规律(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就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⑵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1)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的作用;2)意识具有

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事物的普遍联系 答: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 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7.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答:①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心得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 环境和条件;②旧事物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③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8.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关系 答:一、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的前提2)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⑵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得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互相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 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9.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 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①是不同事物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