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98~20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征统计分 析

1998~20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征统计分 析

1998~20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征统计分 析
1998~20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征统计分 析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5, 4(4), 206-219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journal/ccr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10.12677/ccrl.2015.44024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hear Line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from 1998 to 2013

Lin Wang1, Tiangui Xiao1*, Kairong Zhang2

1Plateau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2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Sichuan

Email: *xiaotiangui@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

Received: Sep. 30th, 2015; accepted: Oct. 16th, 2015; published: Oct. 1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with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nd Shear Line Yearbook from 1998 to 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ibetan Plateau shear lines mainly generated at eastern plateau and located at 27? - 39?N. The plateau shear line mainly occurred at the Northwest of Qamdo. The shear line can reach Hunan when moving eastwards, reach Guangxi when moving southwards and can reach Inner Mongolia when moving northwards.

The occurrence and moving out times of plateau shear lines have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16 years. The total number of Plateau shear lines is 571 during 1998-2013, moving out 92 times. The activities of plateau shear lines summer-half years more than winter-half years. The summer half- years plateau shear lines mostly appear in August and winter half-years appear in April. Quasi- longitudinal eastern shear lines are majority. 93.8% of the shear lines lifetime is within 48 h. The main weather systems influencing the moving out of plateau shear lines are west wind trough, Ti-bet high pressure and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The main causes lea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lateau shear lines statistical results are the length of selected data and sample, the scarcity of station in we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 standard of plateau shear lines.

Keywords

Plateau Shear Line,Shear Line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Influence System, Precipitation

*通讯作者。

王琳等1998~20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征统计分

王琳1,肖天贵1*,张凯荣2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2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Email: *xiaotiangui@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

收稿日期:2015年9月30日;录用日期:2015年10月16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19日

摘要

本文运用1998~2013年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分析高原切变线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切变线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位于27?~39?N,高频中心位于昌都地区西北部。切变线向东移可到达湖南,向北移可到达内蒙古,向南移可到达广西等地。近16年来高原切变线的出现次数和移出次数均成增加趋势,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共生成571次,移出92次。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活动次数高于冬半年,夏半年主要位于8月份,冬半年主要位于4月份,东部横切变线为主。93.8%的高原切变线的生命史在48 h内。影响高原切变线移出的主要系统有西风槽、青藏高压、西藏高压、副热带高压。早期青藏高原西部测站稀少,统计时选取的资料和样本长度以及对于高原切变线的定义标准不同是导致统计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移出切变线,影响系统,降水

1. 引言

青藏高原是产生高原天气系统的源地,高原切变线就是它创造的产物。高原切变线的发生、发展和移动与我国夏季广大地区的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相关[1]。早在50年代后期杨鉴初等[2]对高原切变线的个例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原切变线是向北倾的。徐国昌[3]利用1960~1969年的高空气候平均资料研究指出高原切变线是夏季高原地面加热使高原北侧西风加大,高原主体风减弱的基础上,由地形绕流等动力作用形成的。低涡切变线降水是影响我国高原下游降水主要的天气系统[4],1995年郁淑华等[5]分析了高原切变线对长江上游突发性暴雨的影响。胡长元[6]对1998~2009年夏半年影响青海地区的高原切变线进行统计分析,指出24.2%的切变线造成青海地区大降水,主要是以局地性大降水为主。曾皓[7]对川西高原南部暴雨的初步研究指出造成甘孜州暴雨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切变线最为主要,占总暴雨次数的47.2%。普贵明等[8]对2007年云南7次强降水过程的分析研究,指出高原切变线与西南急流的有利配置是7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于切变线的统计研究前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四川乐山地区气象局[9]对1959~1974年7~8月份的历史天气图资料进行了普查和个例分析,指出高原切变及其大片雨区对乐山地区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拉萨会战组,刘福明,师锐,何光碧,郁淑华等人[1] [10]-[13]分别对1969~1976

王琳等

年,1977~1981,2000~2004,2000~2007年的5~9月高原切变线活动进行了普查分析以及对1998~2010年逐月的高原切变线活动进行了统计研究。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高原切变线的统计工作年限并不连续,统计时段主要集中在每年夏季,关于这些统计结果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高原切变线中,西横、竖切变线的分布情况如何?高原切变线主要是在什么系统的影响下东移的?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出版的《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对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活动进行更加全面的普查分析并探究各种统计结果造成差异的原因,为下一步研究高原切变线东移对我国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奠定基础。

2. 资料选取和相关定义

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出版的《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14]。

为了方便描述高原切变线的活动特征,给出以下相关定义。

高原切变线:500 hPa等压面上反映在青藏高原上,温度梯度小、三站风向对吹的辐合线或二站风向对吹的辐合线长度大于5个经/纬距。

高原切变线过程:在每日08时或20时的500 hPa图上,从切变线生成或连续出现直至消失或移出高原为止,无论其维持时间长短均定为一次高原切变线过程。一次高原切变线过程可以有多次高原切变线出现,出现一次记为12 h,依此类推。

高原横(竖)切变线出现几率:高原横(竖)切变线出现次数与高原横(竖)切变线总数之比。

高原横(竖)切变线移出几率:高原横(竖)切变线移出次数与高原横(竖)切变线总数之比。

3. 高原切变线活动的空间分布

根据切变线生成时刻中点的位置分别在92.5?E以东(西),将切变线分为东(西)部切变线。将切变线生成时刻于经线的夹角< 45?的高原切变线,为竖切变线,否则为横切变线[14]。可以将切变线分为四类:东(西)部横切变线、东(西)部竖切变线。由图1结合表1可以看出,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共生成571次,其中东部横切变线共512次,主要位于青海南部以及西藏东北部地区,西部横切变线7次,主要位于西藏中部地区,东部竖切变线52次,主要位于唐古拉山的东段,西部竖切变线0次。高原切变线源地主要位于高原的东部,介于27?~39?N,高原切变线高频中心位于昌都地区的西北部。

高原切变线中点移出海拔高度≥ 3000 m的青藏高原区域称之为高原切变线的移出[14]。由图2结合表2可知,生成的571次切变线中有92次移出了高原,移出几率为16.1%,低于同期高原低涡的移出几率[15]。其中,高原东部横切变线移出77次,占83.7%,西部横切变线移出1次,占1.1%,东部竖切变移出14次,占15.2%,西部竖切变0次。高原切变线的移出主要以东部横切变线为主,其次是东部竖切变,生成于高原西部的切变线仅有1次移出。高原东部横切变线的移出可到达中国东部的湖南,北部的甘肃、内蒙古,南部的广西、云南等地。东部竖切变的移出到达四川的中东部、甘肃南部、云南东北部。

高原西部唯一移出的横切变线向东移动可达四川东北部。

4. 高原切变线活动的时间分布

4.1. 高原切变线年变化特征

由图3,图4可知,近16年来高原切变线的出现次数和移出次数均成增加趋势,高原切变线活动主要是以东部横切变线为主,所以东部横切变线出现、移出次数和总的切变线出现、移出次数趋势相一致。

王琳 等

(a) (b)

(c)

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egion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from 1998 to 2013, the shaded area is the region with

height more than 3000 m above sea level, (a) quasi-zonal eastern shear lines, (b) quasi-zonal western shear lines, (c) quasi- longitudinal eastern shear lines

图1.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源地分布,阴影区表示海拔高度 ≥ 3000 m ,(a) 东部横切变线,(b) 西部横切变线,(c) 东部竖切变线

(a) (b)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longitude l a t i t u d e

504540353025

2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longitude l a t i t u d e

504540353025

2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longitude l a t i t u d e

504540353025

20

longitude l a t i t u d e

504540353025

2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longitude l a t i t u d e

504540353025

2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王琳 等

(c)

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of plateau shear line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from1998 to 2013, Red dashed line is the middle

point linking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at different times, which demonstrate the moving of the shear lines. The shaded area is the region with height more than 3000 m above sea level, (a) quasi-zonal eastern shear lines, (b) quasi-zonal western shear lines, (c) quasi-longitudinal eastern shear lines 图2.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移出分布,红色虚线为高原切变线过程中各切变线中点的连线表示切变线的移动情况,阴影区表示海拔高度 ≥ 3000 m ,(a) 东部横切变线,(b) 西部横切变线,(c) 东部竖切变线

Figure 3. The interannual changes of plateau shear lines occurrences from 1998 to 2013

图3.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出现次数年变化

Figure 4. The interannual changes of plateau shear line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occurrences from 1998 to 2013

图4.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移出次数年变化

longitude l a t i t u d e

504540353025

2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年份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次数

605040

302010

合计

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西部竖切变线

年份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次数

30252015105

合计

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西部竖切变线

王琳等Table 1. The occurrence times of plateau shear lines from 1998 to 2013

表1.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出现次数

年份类型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

1998 东部横切变0 1 2 2 5 1 4 4 3 0 1 0 23 东部竖切变0 1 1 1 1 1 1 1 1 1 0 0 9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999 东部横切变0 0 1 1 4 4 3 5 3 1 0 0 22 东部竖切变0 0 0 0 1 0 0 1 1 1 0 0 4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0 东部横切变0 0 2 1 1 3 3 5 4 1 0 1 21 东部竖切变0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1 东部横切变 1 1 2 1 4 3 5 5 1 1 1 0 25 东部竖切变0 0 0 0 3 0 0 2 0 0 0 0 5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2 东部横切变0 1 1 0 3 3 7 3 5 1 0 1 25 东部竖切变0 1 0 0 0 0 0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3 东部横切变 2 0 0 2 7 2 2 4 4 0 0 1 24 东部竖切变0 1 1 0 1 0 1 2 1 1 0 0 8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4 东部横切变0 1 2 2 3 6 9 6 2 4 1 0 36 东部竖切变0 0 0 1 0 0 0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1 0 0 0 0 1 0 1 0 0 3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5 东部横切变 1 0 3 3 4 6 2 4 7 4 0 0 34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王琳等

Continued

2006 东部横切变0 3 2 1 6 8 3 4 2 3 0 1 3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7 东部横切变 1 2 1 3 2 3 3 7 3 1 2 1 29 东部竖切变0 0 0 0 1 0 2 1 1 0 0 0 5 西部横切变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8 东部横切变 1 1 2 2 9 1 6 4 4 3 1 0 34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2 2 0 0 0 4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9 东部横切变 3 3 7 2 5 5 4 9 6 4 2 1 51 东部竖切变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0 东部横切变 1 2 0 3 4 6 5 5 3 5 2 0 36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1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1 东部横切变 2 2 1 6 5 3 9 6 5 5 1 0 45 东部竖切变0 0 0 0 1 0 0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2 东部横切变 1 3 1 5 3 4 4 4 6 1 2 0 34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3 东部横切变 2 1 6 2 3 6 6 4 4 6 0 0 40 东部竖切变0 0 0 0 1 0 1 0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东部横切变15 21 33 36 68 64 75 79 62 40 13 6 512 东部竖切变 1 3 3 3 9 2 6 15 7 3 0 0 52 西部横切变0 0 1 0 2 0 1 1 0 2 0 0 7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王琳等Table 2. The occurrence times of plateau shear lines moving out of Plateau from 1998 to 2013

表2.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移出次数

年份类型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

1998 东部横切变0 0 0 0 1 1 0 1 0 0 0 0 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1 0 0 1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999 东部横切变0 0 0 0 1 1 0 0 0 0 0 0 2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0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东部竖切变0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1 东部横切变0 0 0 0 1 0 2 0 0 0 0 0 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2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2 0 1 1 0 0 0 4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3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1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4 东部横切变0 0 0 0 1 0 0 0 0 1 0 0 2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5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2 1 0 0 0 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王琳等

Continued

2006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2 0 0 0 0 0 0 2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7 东部横切变0 1 0 2 1 2 3 2 2 0 2 0 15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8 东部横切变0 0 1 0 3 0 1 0 0 0 0 0 5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9 东部横切变 1 2 2 1 4 1 2 4 5 1 2 0 25 东部竖切变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0 东部横切变0 0 0 1 0 0 1 1 0 0 0 0 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1 1 0 0 0 0 2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1 东部横切变0 0 0 0 1 0 1 1 0 0 0 0 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2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0 1 0 1 0 0 0 2 东部竖切变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13 东部横切变0 0 0 0 0 1 0 1 1 0 0 0 3 东部竖切变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东部横切变 1 3 3 4 13 10 11 15 11 2 4 0 77 东部竖切变 1 0 1 1 1 2 2 4 2 0 0 0 14 西部横切变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西部竖切变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王琳等

东、西部竖切变线活动较少,这与李跃清指出的竖切变活动只占高原切变线活动过程的10%的研究结果相近[14]。从高原东部横切变线变化趋势可知,东部横切变线出现、移出次数呈增加趋势,分别以每10年14.5次和3.3次增加。各类切变线在各年生成、移出次数存在明显差异,图3,图4结合表1,表2可知在2009年高原切变线生成的最多为53次,其中高原东部横切变线为51次,高原东部竖切变线为2次。2000年为最少23次,包括高原东部横切变21次,东部竖切变2次。2009年高原切变线移出的最多为27次,其中高原东部横切变线为25次,高原东部竖切变线为2次。这与其该年生成的基数大有关,1999、2006年最少2次,全是东部横切变线的移出。2006年川渝持续干旱,这可能与该年切变线活动不活跃有关[12]。东亚大槽、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或南退的位置和南亚高压的强度、形状、走向,季风低压、新疆东移的高压脊以及高空急流、高空暖平流的强度、高原上空的正涡度平流都与高原切变线的移出相关[13] [16]-[18]。

高原切变线的移出往往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暴雨,那么近16年高原切变线的移出几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从高原切变线移出几率逐年变化可知(图5),高原东部竖切变线虽然没有高原东部横切变线生成的次数多,但是高原东部竖切变线的年平均移出几率明显高于东部横切变线的移出几率。结合表1,表2可知高原东部竖切变线在2000、2009、2010、2012年的移出几率为100%,2000年移出的东部竖切变线分别位于3月和8月,2009年位于1月和4月,2010年位于7月和8月,2012年位于6月。这说明东部竖切变线的移出和所处月份无直接联系。东部横切变线的移出几率呈“M”型变化,2007年、2009年为波峰,移出几率分别达到51.7%,49.0%。2006年以前和2010年之后移出几率都较小维持在16%以下。西部横切变线的只有在2003年的7月份的移出几率是100%其余年份为0%,西部竖切变近16年来均无移出。

高原切变线冬、夏半年变化特征

将冬半年定义为11月至次年4月,夏半年为5至10月,从表1可以看出,冬半年东部横切变为124次,占全年的24.2%,3,4月份居多,11,12月份居少。夏半年东部横切变线为388次,占全年的75.8%,8月份最多为79次,10月份最少为40次。冬半年东部竖切变为10次,占全年的19.2%,主要集中在2~4月份,夏半年东部竖切变为42次,占全年的80.8%,8月份最多为15次,6月份最少为2次。冬半年西部横切变为1次,出现在3月份,夏半年为6次,5、10月份各2次,7、8月份各1次。夏半年高原西部横切变出现的次数远远高于冬半年。西部竖切变线无论是冬半年还是夏半年均无生成。

高原切变线移出高原的次数不到生成次数的1/6,冬半年东部横切变线移出次数为15次,占全年的19.4%,4,11月份居多,1,12月份居少。夏半年东部横切变线移出次数为62次,占全年的80.5%,8月份最多为15次,10月份最少为2次。冬半年东部竖切变为3次,占全年的21.4%,1、3、4月份各1次,夏半年东部竖切变为11次,占全年的78.6%,8月份最多为4次,10月份最少为0次。西部横切变线全年仅移出1次,出现在夏半年的7月份。西部竖切变线无论是冬半年还是夏半年均无移出。

由此可见,从上述分析中可知横切变线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夏季高原变界层中最重要的天气气候系统,同时也是高原低值系统中唯独可以在平均流场上清楚观察到的系统[1]。无论是高原东部横、竖切变线还是高原西部横切变线都存在夏半年生成、移出次数高于冬半年,高原东部横切变线高于东部竖切变线高于西部横切变线。各类切变线冬夏半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月份不尽相同,冬半年主要集中出现在4月份,夏半年主要出现在8月份。

4.2. 高原切变线月变化特征

如图6所示,高原切变线出现次数的月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月平均出现47.58次,低于高原涡的月平均次数[15]。高原切变线主要集中在5~9份出现,为391次,占全年的68.5%,其中8月次数最多为95次,6月次数最少为66次。这与拉萨会战组[1]指出的6月最多,9月最少的结果不同,与

王琳 等

Figure 5. The moving out rate of plateau shear lines from 1998 to 2013 图5.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移出几率

Figure 6. The monthly changes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occurrences form 1998 to 2013

图6.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出现次数月变化

何光碧[12]指出的5月最多,7月最少的结果也不同,与师锐[13]指出的5~9月份是高原切变线活动旺盛(特别是8月)的月份相同,是由早期高原西部站点稀少、统计标准以及样本长度不同造成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高原切变线移出的月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趋势,除12月份外,其他月份都有高原切变线移出高原。移出次数同样集中在5~9月份,为72次,占全年移出次数的78.3%。移出最多8月份19次,最少为6月份12次,如图7所示。由此可见高原切变线的生成、移出次数主要以5~9月份为主,主要是因为初夏5,6月份的切变线生成主要是由于东亚长波槽脊的调整而产生的,盛夏7,8月份大多是西风带短波槽东移造成的。

5. 高原切变线的生命史

各类切变线所存在的生命史不同,切变线生命史的不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降水范围和强度不同[10]。从图8中可知,在生成的东部横切变线中,主要是以12 h 生命史的切变线为主,为263次,占51.4%,24 h 的有106次,占20.7%,36 h 的有74次,占14.5%,48 h 的有37次,7.2%,48 h 以上的有32次,占6.2%,其中96 h 、108 h 、120 h 的各1次,生命史最长的为120 h 。在生成的东部竖切变线中,主要以生命史12 h 为主有27次,占51.9%,24 h 的有14次,占26.9%,36 h ,48 h ,60 h 分别为5,4,2次。生命史最长的为60 h 。生成的西部横变线中,12 h ,24 h ,36 h ,48 h 分别为2,1,1,2次,生命史最长的为120 h ,1次。

年份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移出几率

西部竖切变线

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120.0%100.0%80.0%60.0%40.0%20.0%

0.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次数

1009080706050403020100

合计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西部竖切变线

王琳 等

Figure 7. The monthly changes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form 1998 to 2013

图7.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移出次数月变化

Figure 8.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lifetime from 1998 to 2013

图8. 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生命史的统计分布图

移出的东部横切变线主要是以生命史36 h 为主,有27次,其次是生命史48 h 的有16次,生命史24 h 的有14次,东部横切变线生命史为12 h 的生成次数最多的只移出了2次。生命史60 h 以上的共18次,生命史为108 h ,120 h 的全部移出。移出的东部竖切变线与东部横切变线的主要生命史不同,主要集中在生命长为24 h~60 h 之间,其中,以生命史24 h 为主有5次,其次是生命史48 h ,36 h ,60 h 分别为4次,3次,2次。西部横切变只有1次移出,它的生命史为120 h ,西部竖切变既无生成也无移出,见图9。

6. 影响高原切变线东移的系统

根据年鉴统计出影响高原切变线移出的主要系统,从表3中可以看出影响高原横切变线移出高原的主要系统有13类,影响最大的前3类分别为西风槽(32.1%)、青藏高压(16.7%)、西藏高压(9.0%)。影响竖切变移出高原的系统主要有6类,西风槽(21.4%),青藏高压(28.6%),副热带高压(28.6%),北槽南切变、新疆高压以及西藏高压(7.1%)。高原的东部是伊朗高压,西部是西太平洋副高,北部是西风槽,南部是上空是南亚高压,所以切变线的活动必然与这些环流系统的演变和维持相关。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天气的主要副热带天气系统,副高的进退对高原天气影响较大,盛夏西太平洋副高越偏东越有利于切变线的活动,高原切变线主要位于南亚高压的北侧和东侧,对切变线的移动有着重要影响。虽然切变线的移动与上述系统有一定的联系,但最根本的是受到高纬西风带以及低位天气系统的影响,往往各个系统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必须综合的研究高原切变线与周围重要环流系统的关系。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次数

20181614121086420

合计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西部竖切变线

持续时间

12 h 24 h 36 h 48 h 60 h 72 h 84 h 96 h 108 h 120 h

次数

300250200150100500

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西部竖切变线

王琳 等

Figure 9.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plateau shear lines lifetime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from1998 to 2013

图9. 1998~2013年移出高原的高原切变线生命史统计分布图

Table 3. The major system influencing the moving out of Qinghai- Xizang Plateau shear lines from 1998 to 2013 表3. 1998~2013影响高原切变线移出的系统

影响系统 横切变线/次

竖切变线/次

西风槽 25 3 青藏高压 13 4 副热带高压 12 4 西藏高压 7 1 新疆高压 5 1 青海高压 4 0 中亚高压 3 0 河套高压 3 0 伊朗高压 1 0 塔什干高压 1 0 北槽南切变 1 1 东北低槽 2 0 随槽南移 1 0 合计

78

14

7. 结论

本文利用高原切变线年鉴资料研究了1998~2013年各类高原切变线活动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征、生命史以及影响高原切变线东移的系统,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高原切变线源地主要位于高原的东部,位于27?~39?N ,高频中心位于昌都地区的西北部。高原切变线的移出可到达我国东部的湖南,北部的甘肃、内蒙古,南部的广西、越南等地。

2) 近16年来高原切变线的出现、移出次数均成增加趋势,1998~2013年来高原切变线过程共生成571次,移出92次。其中东部横切变线512次,移出77次,东部竖切变线52次,移出14次,西部横切变线7次,移出1次,西部竖切变线0次,移出0次。

持续时间

12 h 24 h 36 h 48 h 60 h 72 h 96 h 108 h 120 h

次数

302520151050

东部横切变线东部竖切变线西部横切变线西部竖切变线

王琳等

3) 高原切变线的活跃期集中5~9月,生成次数8月最多,6月最少;移出次数8月最多,6月最少。竖切变线的移出几率高于横切变线。生成的切变线主要以生命史12 h为主,最长为120 h。在移出的切变线中,不同类型的切变线生命史不同,东部横切变线以36 h为主,东部竖切变则以24 h为主。

4) 影响高原横切变线移出高原的系统中,需重点关注西风槽、青藏高压、西藏高压对其的影响,对于影响高原竖切变线的移出,则需要关注西风槽,青藏高压以及副热带高压。

5) 对比各位学者对高原切变线活动的统计工作,不难看出在某些方面得到的研究结果类似,有些却又不尽相同。最初高原西部测站的缺少、不同资料的选取、样本长度以及选取切变线的标准不同是导致研究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37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417202)、四川省科技项目(2013JY0063)资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拉萨会战组(1981) 夏半年青藏高原500毫巴低涡切变线的研究.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122.

[2]杨鉴初, 陶诗言, 叶笃正, 等(1960) 西藏高原气象学. 科学出版社, 北京.

[3]徐国昌(1984) 500毫巴高原切变线的天气气候特征. 高原气象, 1, 36-41.

[4]Tao, S.-Y. and Ding, Y.-H. (1981)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on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rain and severe convective storms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62, 23-30.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10.1175/1520-0477(1981)062<0023:OEOTIO>2.0.CO;2

[5]郁淑华, 何光碧, 滕家谟(1997) 青藏高原切变线对四川盆地西部突发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高原气象, 3,

83-88.

[6]胡长元, 肖宏斌(2013) 夏半年青藏高原切变线对青海高原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8, 11456-11457.

[7]曾皓(1995) 川西高原南部暴雨的初步研究. 四川气象, 1, 15-22.

[8]普贵明, 鲁亚斌, 周国莲, 等(2008) 2007年云南7次强降水过程的分析研究. 气象科学, 6, 683-688.

[9]四川乐山地区气象局(1976) 高原切变和乐山地区的降水. 气象, 8, 10-12.

[10]郁淑华, 高文良, 彭骏(2013) 近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若干统计. 高原气象, 6,

1527-1537.

[11]刘福明(1987) 青藏高原横切变线南移的研究. 高原气象, 1, 56-64.

[12]何光碧, 高文良, 屠妮妮(2009)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高原气象, 3, 449-555.

[13]师锐, 何光碧(2011) 移出与未移出高原的高原切变线背景环流对比分析. 高原气象, 6, 1453-1461.

[14]李跃清, 郁淑华, 彭骏, 等(1998-2013).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5]张凯荣, 肖天贵, 魏海宁, 等(2015)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03~2012年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气候变化研

究快报, 4, 106-115.

[16]许习华(1987) 影响准东西向切变线运动的一些因子分析.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2, 80-87.

[17]郁淑华, 高文良(2008) 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 高原气象, 6, 1276-1287.

[18]周小兰, 王登炎(2005) 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与极端暴雨事件. 中国气象学年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苏州, 2005

年10月1日, 6690-6702.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9, 9(11), 1042-1049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journal/ag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10.12677/ag.2019.911110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on the Tibet Platea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Xianru Li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Oct. 22nd, 2019; accepted: Nov. 1st, 2019; published: Nov. 8th, 201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esolution 0.125? × 0.125?) of ECMWF from 1979 to 2018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 teristic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sensitive areas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signi-ficance 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tempera-ture on the plateau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m-perature of four seasons. There are two obvious low temperature centers on the plateau, namely the Kunlun mountain area and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Qaidam basin area.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Precipitation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plateau. The main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egion, and the secondary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region. There are a dry season and a rainy season on the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i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while winter is the dry season of the year. 3) The plateau as a whole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ere are five areas with relatively sensitiv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 sensitive areas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teau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4)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id not show an ob-vious change trend.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eastern Tanggla Mountain and the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while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south Tibet valley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plateau and the Xining region in the east of the plateau.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nge Trend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崎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称“红壤高原”。云南贵州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省的东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它是南北方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被乌蒙山划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西部的云南贵州高原海拔超过2000米,东部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地较多,高原表面较少。它被称为“山源”,海拔1000-1500米。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相连,边界不明确,故统称“云南贵州高原”。云南高源位于云南省东部哀辽山以东,由于在云岭以南,云南有1200多座大坝,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地势低洼的形成盆地,有些形成湖泊。例如,在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表面,有许多湖泊盆地和水坝,有许多湖泊,如滇池,被称为“滇池洼地”。由于湖泊水的渗漏和周围山区泥沙的沉积,大部分湖泊盆地发育成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地处雨季,雨量充足,所以有“三天无晴天”的说法,高原上的河流有大量的水。许多河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冲刷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和峡谷三个层次。高原最高的地方是山原,在贵州西部最明显。由于长期的河流切割,高原形成了原始的山地形态。该高原下有一些盆地(坝),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业区。这个峡谷是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例如,吴江河谷有300-500米深,“走一天”。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上沿犀牛潭而下,是

中国最大的瀑布。云南贵州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一个侵蚀高原,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云南贵州高原上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泛。通过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天坑、漏斗、圆形洼地、伏伏流、洞穴、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最发育的岩溶地貌之一。云南贵州高原地表有一层红壤固结层(又称风化壳),说明该地面为风化地面。当它被剥蚀时,石灰岩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大面积的石芽地。路南石林是我国开发最好的石芽地之一。在这里,奇峰像一座塔,像一根竹笋像一根菌苗,高10多米,高5-10米。在山顶亭或狮子亭,人们可以欣赏到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青藏高原海拔

篇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张庆奎 200621059 气象学2班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 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年较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较差是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 青藏高原年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小4-6℃以上。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尤其是在西藏南部地区,冬季干燥,太阳辐射强,局部地区增温比较明显,所以,冬季相对而言不太冷,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三、降水少、地域差异大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最多降水量约是最少降水量的200倍。以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昔卡为例,降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年降水达4500毫米,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之一。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以及缅甸西部的那加山南北走向,构成朝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的地形,每当夏季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温暖偏南气流冲入马蹄形的地形后,迫使气流转变成气旋性弯曲,这可以从马蹄形内台站地面风向频率看出,东北风和西南风频率几乎相等,形成季风辐合区,而巴昔卡正好地处西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的位置上,易造成丰沛的降水。溯雅鲁藏布江北上,深入高原腹地,降水急剧减少,而且沿雅鲁藏布江地区的降水可达400毫米,比流域两侧山麓一带降水多,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是西藏主要农区。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与雅鲁藏布江之间,有一狭长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北上,气流翻过高大山体,下沉增温,相对湿度变小,不易形成降水,为雨影区,是西藏较为干旱的地区。东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降水较多,为400-600毫米。藏北地区受切变线、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藏北多雨中心,气候比较湿润。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怒江下游以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年平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黄河流域的松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祁连山脉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平均500毫米左右。其它大部分地区约在200-500毫米,高原东部的三江流域横断山地区降水偏少,在400毫米以下,其中尤以怒江河谷降水更少,是著名的于热河谷,出现具有亚热带干暖河谷特征的灌丛。被河流切割的地区,象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也可高达1000毫米以上,随着高原抬升降水迅速减少。 四、高原气候带的特征 里仅对高原气候带和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气候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特征 概观 云南贵州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到湖南和广西丘陵山区的过渡带,北部为四川盆地,南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为热带海洋。云南贵州高原的地形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小。整个云南贵州高原可进一步分为西部的云南高原和东部的贵州高原。[11]云南高原 云南高原的总体地形趋势是北部高,南部低,西北最高,东南最低,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其西北是云南贵州高原的最高带,海拔3000-4000米。有多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最高点是景德堡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云南和西藏自治区地区海拔6740米,最低点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与南溪交汇处,海拔仅76米。整个高原的地形可以从北到南大致分为三个阶地。第一层是西北的德钦和中甸。高度通常在3000米至4000米之间。许多山峰可以到达超过5000米的高度。第二层是中央高原的主体。海平面一般在2300-2600米之间。有3000-3500米的高海拔山

峰和1700-2000米的低海拔山峰。第三阶地位于盆地的西南,南部和东南部。有高山,丘陵,盆地和山谷,海拔1200-1400米。ling江流域和云岭山脉东部的宽谷盆地是边界。东部高原绵延,西部山脉和河流纵横交错。地貌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山河主要表现出南北趋势。从西向东,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山,五粮山,哀牢山等南北山脉与怒江,Yuan江等南北河流交替排列。从北向南,山脉的高度逐渐减小,山河间的距离在扩大,峡谷深度也在增加,形成了著名的纵向峰谷区。[11] 云南罗平 云南罗平 贵州高原 贵州高原,贵州高原的地势从西向东,从中部向南,北倾斜。境内有四座主要山脉。这些山脉一般呈东北西南趋势。西北的乌蒙山与云南相邻,呈南北走向。海拔通常在2000-2400米之间。贵州高原的最高点位于鹤屏县与水城县的交界处的飞彩坪,海拔2900米,北部的大楼山呈西北西南趋势,海拔1000-1500米。东北武陵山脉是吴江与and江

高原气候基本特征

高原气候基本天气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上空,空气稀薄且杂质少,密度仅为平原上空空气的一半,所以太阳辐射强;地面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非常显著;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扰动也很多。因此,和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有如下的特点:①就地面气象要素而言,以青藏高原地面气温最低,气压最低,湿度最小,风力最大;但就同纬度同高度的空间区域而言,则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最高(夏),湿度最小(夏),气压最高(夏),风力最小(冬)。②青藏高原是全球同纬度地带中大气极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和其他地区相比,对流云终年发展,阵性降水最多,雷暴最多,雹暴最频繁。③高原地区中间尺度和中尺度的最多,青藏高原是最明显的天气系统产生源地。上述特征都同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有关。 高原的动力作用 包括机械作用和摩擦作用两种。 ①机械作用。冬季,西风气流经过高原时,6公里以下的迎风面,被迫明显地分成南北两支,沿地形等高线而绕流。到达高原背风面之后,这两支西风重新汇合,形成了高原地区对流层中低空极为明显的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夏季,东风气流经过高原时,虽有分支绕流的现象,但不如冬季明显。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西风带的长波槽移到高原西部时,低槽中部被阻挡和填塞,切断成南北两个短波槽,分别绕过高原,沿着高原南北两支西风东移,影响高原及其东部地区的天气。 青藏高原对大气流动的强迫爬坡作用也非常重要。冬季,高原西坡和北坡出现爬坡气流,而东坡和南坡则为下滑气流;夏季正好相反。因此,冬季高原西坡和北坡比东坡和南坡降水多,夏季东坡和南坡比西坡和北坡降水多。当气压系统被迫爬越高原时,因气柱缩短而增压,这将使低压系统减弱或填塞,高压系统更加强大或发展;当气压系统移出高原时,气柱因拉长而减压,低压系统将加深或发展,高压系统则将减弱或消亡。这就是高原以外的低涡系统(或高压系统)所以不大可能(可以)移进高原,而高原上的低涡(或高压)系统则可以(不能)移出高原又可加强(减弱)或发展(消亡)的原因。 青藏高原的阻挡所形成的大气大规模的绕流和爬流运动及其变化,对长波和,特别是对中国冬季沿海西风带长波槽的形成和演变,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摩擦作用。地表的摩擦作用,使高原上形成,高原侧边界所受的影响更为突出,它使接近侧边界的气流速度减小,但离侧边界较远的自由大气,流速不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侧边界附近气流的水平切变,产生了涡度。冬季的时候,在高原北部西风侧边界里,常出现性涡旋,而在高原南部的西风侧边界里,常有性涡旋产生;夏季则不然,高原北部仍为西风侧边界,常有中尺度反气旋产生;但高原南部由于是东风侧边界,也常常产生中尺度的反气旋。 高原的热力作用 可分为高原地面和高原大气的冷源和热源作用两种。凡是把热量供给大气的高原地面称为热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软件二班 欢欢

摘要: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貌特点及分类,人口分布、城市选址、农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与地貌分布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地区地貌与全国地貌的异同,同时介绍了几个世界著名地貌以及它们的特征分布。 关键词: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经济建设,著名地貌 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广西、和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围,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在长白山、大岭、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长白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中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

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著名的海湾有湾,湾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 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56.7%。这里集中了全国岭以外的主要。第二级阶梯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第三级阶梯上民族地区的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1.7%。这些平原之中,除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外,其他民族地区主要是分布零散的狭小平原,而且多属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境众多的小平原,面积共约3.1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桂平的郁江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仅6400平方公里。一般平原的面积为300─600平方公里,海拔200─500米,相互间被山地丘陵分隔开。群山起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图们江、江穿流于众山之间,在、、等河谷盆地,形成海拔200─500米的狭小河流冲积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次为华北平原,再者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年份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6(2), 49-57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journal/gser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6928549.html,/10.12677/gser.2017.62006 文章引用: 李静, 王潇, 唐锦森, 秦淼, 张波.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年份气候变化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6(2): The Review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s Climate Change in Different Years Jing Li, Xiao Wang, Jinsen Tang, Miao Qin, Bo Zhang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Apr. 6th , 2017; accepted: May 12th , 2017; published: May 16th , 20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imate change trend and mutative climate statu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rom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125-75 ka BP) to 2014 by studying the long-time re-search results of climate chang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rom many researchers. And the trend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region in the next few decades is summarized through the Yin Yunhe’s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 model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125-75 ka BP) to 2014,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limate’s change was rising and its regional feature was strengthening; climate changed drastically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rapidly but increased slowly; in modern times, temperature had a tendency to accelerate, precipitation fluctuation changed little and it increased mainly in the spring and winter.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scenarios such as SRES A1B, A2, B2, it suggests that the climat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wet and warm, and precipitation will increase and peak in the middle of the 21st century.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Climatic Change, Air Temperature, Rainfall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年份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李 静,王 潇,唐锦森,秦 淼,张 波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17年4月6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2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6日

试论述青藏高原上气候特点以及它对我国和东亚气候的影响

气候特点; 一、、、、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 /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MJ/m2,为高值区。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 /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二二二二、、、、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

云贵高原

中国区域复习——云贵高原及相关区域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位置:99°E―110°E, 23°N―28°N (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2、范围:包括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东部,广西西北部 3、地形、地势:海拔1000―2000米,西高东低;地形崎岖 不平,高原面不完整,山间有许多“坝子”;石灰岩广布,喀 斯特地貌发育。 4、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①可溶性岩层(石 灰岩)分布;②湿热的气候条件 5、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 土壤: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6、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7、地表水缺乏的原因: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 8、昆明市为何称为“春城”?贵阳为何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 冬季处在昆明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温暖晴朗,夏季海拔高,气温低,天气凉爽。 而贵阳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和冷气团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阴雨天也多。 9、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丰富;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0、石漠化(水蚀荒漠化) (1)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形崎岖,或地势起伏大。②土壤:喀斯特地貌,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土层瘠薄。 ③气候:降水多或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伐林取薪;工程建设;开矿等)②人多地少,对土地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石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退化,耕地撂荒或废弃;二是生态恶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巨大;四是加剧贫困;五是大量泥沙淤积河床、库区,影响梯级电站、三峡库区及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 (3)措施:①植树造林种草;②陡坡退耕还林;③缓坡修筑梯田;④解决当地的生活用能问题;⑤控制人口数量,缓解土地压力;⑥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植被等。 11、在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原因 石山上水蚀强烈,风化作用弱,土壤发育程度低、贫瘠,植物的生长速度慢,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12、云贵高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②地下水较丰富。 不利条件:①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②地表崎岖不平;③耕地面积小;④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⑤水土流失严重;⑥水利工程量大 12、云贵高原矿产及特点: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第1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地域辽阔,面积近2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海拔4 500 m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0 °C以下,有大片面积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 °C,这样寒冷的气候也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与之相比。它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孕育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高原机场的建成和空中航线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相对落后的交通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中纬西风带,以及印度季风与亚洲大陆季风在高原东部的交汇,构成了高原机场复杂多变的天气气候背景。高原机场低气压、缺氧、温差大等飞行环境和强烈的风切变、乱流天气则极大地增加了航空安全飞行的难度。本章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大气环流及边界层特征以及高原机场的飞行环境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1.1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

1.1.1 地理范围及地形地貌 1. 地理区划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其主体部分在我国青海和西藏,高原由此得名。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接秦岭,横跨31个经度,东西长约2 945 km;南自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迄祁连山西段北麓,纵贯约13个纬度,南北宽达1 532 km,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青藏高原范围涉及6个省区、201个县(市),即西藏自治区(错那、墨脱和察隅等3县仅包括少部分地区)和青海省(部分县仅含局部地区),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西部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缘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的部分地区。 2. 高原山脉 青藏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它们大多数呈西北—东南走向,相对于高原以外的地面陡然而起,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主要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 000 m,喜马拉雅山等不少山峰超过8 000 m。

区域知识:云贵高原

区域知识:云贵高原 1.位置:100°E―110°E, 23°N―28°N(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2、范围: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 3、地形:高原,海拔1000―2000米 4、地势:地势崎岖不平,西高东低,山间有许多“坝子”。 5、地貌:山地被河水切割成许多峡谷,高原面不完整;山岭间散布着许多小盆地(“坝子”),是主要的农耕区;石灰岩广布,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暗河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6河流及水文特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外流河,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无结冰期,汛期长,含沙量小 7.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较多,集中在夏季,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云南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风气候。积温4500℃~7500℃,属于湿润地区,冬季由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存在,多雨。生长期218~365天,日照时数1500~2500小时,东南多,西北少。 8.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9.资源:矿产:贵州六盘水煤,云南个旧锡,磷。广西平果的铝土,贵州铜仁的汞。四川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云南动植物王国 水能:二滩 旅游: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石林、桂林山水、三江并流、滇池、洱海、黄果树瀑布,贵州茂兰 10. 农业生产:优势: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作物生长 制约因素:地处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壤较贫瘠, 河水易向下滲漏 发展方向:①立体农业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云南发展彩色农业的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 主要作物:水稻,油菜 11. 工业生产:主要部门:钢铁,有色金属工业,纺织业,煤炭工业 主要城市:昆明,贵阳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张庆奎200621059 气象学2班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MJ/m2,为高值区。 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

中国地理---云贵高原含答案

云贵高原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2.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右图完成下列3---5题: 3.AB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高原 C.平原D.盆地 4.有关图中两条河流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处在热带地区 B.都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C.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D.夏季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5.若某一冷锋受地形阻挡,停滞在AB两地之间,则: A.A处阴雨绵绵B.B处多晴朗天气C.A处海拔高于B处D.B处处在丰水期6、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材料二某地区域图和气温降水图

(1)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气温特点。(8分) 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多山间盆地。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 (3)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高温多雨的气候;以石灰岩为主的岩层。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南线)的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河流,试分析该河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该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和地表起伏状况,并说明地貌成因。(6分)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该地为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2)简述图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6分) 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西南气流相遇形成锋面;(2分)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2分)锋面在向西运动中受地形阻挡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2分) (3)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10分) 该时段①城气温总体较②城高,温差较②城小,(2分)降水较②城少。(2分)原因是①城位于该天气系统(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2分)②城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2分)且①城纬度较②城低。(2分)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云南物种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 誉。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 河谷沟壑纵横。这里降雨量较充沛,属亚热带热带 气候。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全球主产地就在云 南文山。每年3~5月是田七生长旺盛的季节,而此 时恰好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制约了田七生产。 【材料二】右图是云南地形水系图。 (1)云南动植物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是、等。(4分) (2)流经6个国家故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 江干流,目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国际通 道。P地上游河段主要开发的是资源,原因是等,开发同时易出现 等生态环境问题;P地下游河段开发建设的主要功能是。(10分)

青藏高原对于气候的作用

你的问题比较大,我对高三学生一般分析如下要点: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D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D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表6?10中A、C、E三站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其冬季各月平均气温皆分别比同纬度、同高度的B、D、F三站为高,其中尤以C、D两站的差异最大。这是由于D站沅陵正位于高原以东的平原上,寒潮畅通无阻,而C站德里又位于高原以南的正中地位,屏障效应十分显著的缘故。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高原地-气系统逐月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如表6?11所示。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季的暖区范围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