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第84卷 第7期

2010年7月

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

V ol.84 N o.7July 2010

注:本文由中国地质大调查 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深部探测技术于实验专项的"南岭成矿带地壳岩浆系统结构探测实验"课题(Sin oProbe 03 01),"南岭于都 赣县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与深部成矿预测示范"课题(Sin oProb e 03 03),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桂东 粤西地区铅锌金等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编号20089946),"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规律总结及高温热液成矿机制研究"(编号20089947)项目等共同资助的成果。收稿日期:2010 04 20;改回日期:2010 06 15;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研究。Email:w angdeng h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7056366.html, 。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王登红1)

,陈郑辉

1,2),陈毓川

3)

,唐菊兴1),李建康1),应立娟

1,4)

,王成辉

4),刘善宝1)

,

李立兴4)

,秦燕4)

,李华芹5)

,屈文俊

6)

,王彦斌7)

,陈文

7)

,张彦

7)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37; 3)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4)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

北京,100037; 5)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5; 6)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北京,100037; 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本文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主要由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组负责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这批数据3/4以上尚未公开发表,在此集中发表,以便于大家使用。这批数据主要是采用目前最新的锆石U Pb 、辉钼矿R e O s 、云母A r A r 等方法测定的,所选择的矿产地一部分是新发现的重要矿床(如安徽东源大型钨矿),一部分是无可靠年龄数据的老矿床(如贵州紫木凼大型金矿),还有一部分是对成矿时代存在长期争议的(如云南麻栗坡钨矿),所获得的结果对于典型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依据,如西藏谢通门雄村铜金矿一批变化于177M a 与170M a 之间成岩、成矿年龄数据的获得,打破了以往冈底斯铜金矿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的传统认识,对于揭示冈底斯成矿带成矿演化历史和指导找矿意义重大。

关键词:成岩成矿;U Pb 法;Re Os 法;A r A r 法;年代学;新数据;成矿规律

成矿时代的确定和成矿期次的划分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30年以前,对于矿床的成矿年龄主要还是根据相关岩体的时代、容矿围岩的时代、区域变质的时代和构造活动的时代来推测的。由于成岩作用本身的复杂性、成岩 成矿作用相关性判断的主观性,加上成岩年龄测定值本身的误差,人们对于具体矿床成矿年龄的判断总是不尽人意。1954年A.A.别乌斯从新疆富蕴可可托海镇北黑云母花岗岩中采集黑云母,由苏联科学院采用K Ar 体积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330M a (周汝洪,1987),这可能是我国第一个同位素 成矿年龄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该数据与可可托海3#伟晶岩脉中的锂云母并不同时(王登红等,2002),相差约1.5亿年。随着Re Os 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直接测定金属矿物(主要是辉钼矿)的同位素年龄不但成为可能而且得以推广。尽管如此,根据对全国4500个重要矿床的统计(包括沉积矿床),

测定过成矿年龄的矿床不足20%(包括K Ar 法),绝大部分矿床尤其是热液型金矿、铅锌矿等都存在着成矿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陈毓川等,2009)。这对全面客观地总结成矿规律是不利的。为此,在承担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等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拟定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涵盖23个矿种(组)的400个重要矿床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计划。本文就是对前一阶段145处矿产地400个测试数据的集中报道(表1),其中不到1/4的数据已经公开发表,具体可见文后的参考文献。

1 研究和测试方法

本次研究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是: 同位素测试人员与典型矿床研究人员一起,共同完成采样和测试工作; 同一矿区尽量采集既涵盖成岩又涵盖成矿的不同样品,成岩、成矿作用一起研究; 以测试精度高的方法为主(辉钼矿Re Os 法、含钾矿物Ar

第7期 王登红等: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1031

1032

地 质 学 报2010年

第7期 王登红等: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1033

1034

地 质 学 报2010年

第7期 王登红等: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1035

1036

地 质 学 报2010年

第7期 王登红等: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1037

地 质 学 报2010年

Ar法和锆石SH RIMP U Pb法),兼顾其他传统方法(如Rb Sr、Sm Nd等时线);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于不同成矿温度、不同成矿期次的矿物分别采样、同时测定; 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同步进行,及时服务于地质找矿工作; 以往开展过系统工作的矿区不再重复。

样品的采集主要是项目组成员完成的,个别也采用了生产单位提供的、项目组认为地质上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样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地质意义不清楚、代表性欠佳或者难以满足实验室的要求,虽然也进行了测试,但结果不理想者,未列入表1。同位素测试工作主要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负责完成Re Os同位素测试)、中国地质科学院离子探针中心(锆石SH RIM P U Pb)、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Ar A r年代学实验室及宜昌地质调查中心同位素实验室完成,地质人员与实验人员一起测试,共同解释。有关样品制备、分析测试的技术流程、实验室空白、精度等相关参数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此不赘述。

2 讨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对于重点矿区(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对于新发现的矿区(如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开展了有重点的研究,即,对于前者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后者则主要采集辉钼矿开展Re Os同位素的快速测定,二者异曲同工,都较好地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淘锡坑矿区多期次多阶段成矿演化的规律指导发现了深部隐伏矿脉和隐伏岩体,冈底斯成矿带区域上多期次(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演化和典型矿床爆发性成矿同时并存的规律对于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无论是斑岩中、矽卡岩中还是角岩中的辉钼矿,均形成于15Ma 左右。这不但改变了以往 喷流沉积 的看法,而且证实甲玛属于冈底斯区域性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一部分(与驱龙等超大型斑岩铜矿几乎同时),有利地指导了地质找矿,使得勘查目标从单一的寻找矽卡岩型矿体扩展为 矽卡岩 斑岩 角岩 三位一体,从而使得该矿区的资源量在不到一年内比原先扩大若干倍。

值得指出的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进展尽管是近年来成矿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一个方面,但存在轻视野外、 数据代替地质 或者 小小的数据推导出大大的结论 的倾向。本次研究也发现,有的矿区测定的结果与 设想 相差甚远,比如,贵州的浅成低温热液型汞 锑 金矿,以往后生论者认为是燕山期的,同生论者认为与地层年代相当。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其中,铜仁乱岩塘汞矿区364.0M a、兴仁紫木凼金矿区250.0M a和晴隆大厂锑矿区148.0~142.3M a等数据的获得,初步表明这些以往认为同一成矿期形成的矿床,实际上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代,从而为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的深入认识提供了新的线索。即使是对研究程度较高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对于成岩 成矿之间是否存在 时差 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论。本次研究也发现有的矿床可能先于岩体定位,即可能存在 岩浆期前 成矿流体的成矿作用。这对于打破 岩浆期后 热液成矿的单一认识无疑是有益的,但还必须积累更多的现象和资料才能更深入地讨论下去。的确,我们不能满足于个别同位素年龄的获得,辉钼矿包打天下也是不现实的,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更是需要避免的(王登红和陈毓川,2009)。

总之,本文所罗列的近年来测定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是采用目前最先进和通用的方法(包括锆石SH RIM P U Pb法、辉钼矿Re Os和云母Ar A r 法)测定的,样品也是研究人员与实验室人员共同采集的,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代表性和可靠性,并且已经在每年的项目续作论证和设计审查过程中得到了院士和专家们的肯定,各相关省级及大区项目组也不同程度地予以使用。因此,此处将所获得的数据不加取舍地予以集中发表(除非样品本身就有问题或实验室认为不能公布的),旨在深化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促进成矿理论创新,及时总结成矿规律,更好地指导地质找矿。

致谢:感谢福建马坑、广西龙头山、贵州紫木凼、河南老湾、湖南黄沙坪、吉林大黑山、江西岿美山、内蒙古乌兰德勒、山东微山湖、四川岔河等相关矿山企业和新疆第一地质大队、四川地质调查院、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湘南地质勘察院、安徽332地质队等众多单位在野外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协助,感谢审稿专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参 考 文 献

陈富文,李华芹,梅玉萍.2008a.广西龙头山斑岩型金矿成岩成矿锆石SH RIM P U Pb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21~926.

陈富文,戴平云,梅玉萍,李华芹,王登红,蔡红.2008b.湖南雪峰山地区沈家垭金矿成矿学及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06~

911.

1038

第7期 王登红等: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陈毓川,王登红,徐志刚,等.2009.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北京:地质出版社.

郭春丽,蔺志永,王登红,陈文,张彦,丰成友,陈郑辉,曾载淋,蔡汝青.2008a.赣南淘锡坑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和云英岩岩石特征及云英岩中白云母40Ar/39A r定年.地质学报,82(9):1274~ 1285.

郭春丽,王登红,陈毓川,赵支刚,王彦斌,付小方,傅德明.2007a.川西新元古代花岗质杂岩体的锆石SH RIM P U Pb年龄、元素和S m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岩石学报, 23(10):2457~2470.

郭春丽,王登红,陈毓川,王彦斌,陈郑辉,刘善宝.2007b.赣南中生代淘锡坑钨矿区花岗岩锆石S HRIM P年龄及石英脉Rb S r年龄测定.矿床地质,26(4):432~443.

江思宏,聂凤军,方东会,刘翼飞,张万益,许东青,张志军.2009.河南桐柏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矿床地质,28

(1):63~73.

李厚民,叶会寿,毛景文,王登红,陈毓川,屈文俊,杜安道.2007a.小秦岭金(钼)矿床辉钼矿铼 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矿床地质,26

(4):417~425.

李厚民,王登红,张冠,陈毓川,王彦斌,张长青,代军治.2007b.河南白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中锆石的SH RIM P U 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81(6):808~813.

李厚民,陈毓川,王登红,叶会寿,王彦斌,张长青,代军治.2007c.小秦岭变质岩及脉体锆石SH RIM P U 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岩石学报,23(10):2504~2512.

李厚民,陈毓川,王登红,李华芹.2007d.陕西南郑地区马元锌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地质通报,26(5):546~552.

李厚民,王登红,郭保健,陈毓川,白凤军,仇建军.2008.河南板厂银多金属矿床钾长石氩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地球学报,29(2): 154~160.

李华芹,王登红,陈富文,梅玉萍,蔡红.2008b.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00~ 905.

李华芹,王登红,梅玉萍,梁婷,陈振宇,郭春丽,应立娟.2008a.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 82(7):912~920.

李建康,李文昌,王登红,卢映祥,尹光侯,薛顺荣.2007.中甸弧燕山晚期成矿事件的Re Os定年及成矿规律研究.岩石学报,23

(10):2415~2422.

李立兴,松权衡,王登红,王成辉,屈文俊,汪志刚,毕守业,于城.

2009.吉林福安堡钼矿中辉钼矿铼 锇同位素定年及成矿作用探讨.岩矿测试,28(3):283~287.

李水如,王登红,梁婷,屈文俊,应立娟.2008.广西大明山钨矿区成矿

时代及其找矿前景分析.地质学报,82(7):873~879.

蔺志永,王登红,李水如.2008.广西王社铜钨矿床的Re 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82(11):1566~1571.

刘善宝,王登红,陈毓川,李建康,应立娟,许建祥,曾载淋.2008.赣南崇义 大余 上犹矿集区不同类型含矿石英中白云母40Ar/39Ar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82(7):932~940.

刘善宝,王登红,陈毓川,许建祥,曾载淋,应立娟,王成辉.2007.南岭东段赣南地区天门山花岗岩体及花岗斑岩脉的SH RIM P定年及其意义.地质学报,81(7):972~978.

秦燕,梅玉萍,王登红,张建,吴礼彬.2009.安徽滁州琅琊山铜矿辉钼矿铼 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岩矿测试,28(3):259~ 264.

唐菊兴,王成辉,屈文俊,杜安道,应立娟,高一鸣.2009.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辉钼矿铼 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学意义.岩矿测试, 28(3):209~214.

王成辉,松权衡,王登红,李立兴,于成,汪志刚,屈文俊,杜安道,应立娟.2009.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钼矿辉钼矿铼 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岩矿测试,28(3):269~273.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李天德,傅旭杰.2002.阿尔泰成矿省的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北京:原子能出版社,353~373.

王登红,李华芹,应立娟,梅玉萍,初振利.2009a.新疆伊吾琼河坝地区铜、金矿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前景.矿床地质,28(1):73~28.

王登红,李华芹,秦燕,梅玉萍,陈郑辉,屈文俊,王彦斌,蔡红,龚述清,何晓平.2009b.湖南瑶岗仙钨矿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岩矿测试,28(3):201~208.

王登红,陈毓川.2009c.加强成矿年代学研究,深化成矿规律认识,指导地质找矿.岩矿测试,28(3):文前.

许建祥,曾载淋,李雪琴,刘俊生,陈郑辉,刘善宝,郭春丽,王成辉.

2007.江西寻乌铜坑嶂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时代.地质学报,81(7):924~928.

应立娟,唐菊兴,王登红,畅哲生,屈文俊,郑文宝.2009.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辉钼矿铼 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意义.岩矿测试,28(3):265~268.

应立娟,王登红,李建康,陈郑辉,席忠,杨文华,刘乃忠.2008.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与国内外IOCG矿床的对比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3):338~346.

张冠,李厚民,王成辉,王登红,李立兴,张建.2008.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床白云母氩 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地球学报,29(1):45~50.张家菁,梅玉萍,王登红,李华芹.2008.赣北香炉山白钨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82(7):927~931.

周汝洪.1987.新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的进展.新疆地质,5(4):5 ~15.

1039

1040

地 质 学 报2010年

New Data of the Rock Forming and Ore Forming Chronology

for China's Important Mineral Resources Areas

WANG Denghong1),CH EN Zhenhui1,2),CH EN Yuchuan3),TANG Juxing1),LI Jiankang1),YING Lijuan1,4),WANG Chenghui4),LIU Shanbao1),LI Lix ing4),QIN Yan4),LI H uanqin5),QU Wenjun6), WANG Yanbin7),CH EN Wen7),ZH ANG Yan7)

1)K ey L abor ator y o f Metallogeny and M iner al Resour ce A ssessment,I nstitute of M iner al Resour ces,Beij ing,100037;2)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100083;3)Chinese A cademy of Geolog ical Sciences,Beij ing,100037;4) Gr aduate D ep ar tment,CA GS,Beij ing,100037;5)Y ichang I 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 iner al Resources,Yichang,H ubei, 443005;6)N ational Center o f Rock and M iner al A naly sis,CA GS,B eij ing,100037;7)I 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 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CA GS,Beij ing,100037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 rts some new data of isotopic chronolog ical study on rock form ing and ore form ing, obtained by the research gro up of National Pro gram of important miner al reso urces and regional metallo gen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2005to July,2009.All o f the400dating results represent145 mines or som e new ly disco vered ore deposits,abo ut3/4of w hich have no t been published.This data w ere measured by new ly and comm only used methods such as Zircon SH RIM P U Pb,Re Os and Ar Ar dating methods.T he deposits dated in this paper w ere selected w idely from recently disco ver ed deposits(such as the Dongyuan lar ge scale W M o deposit disco vered in2008in Anhui Pr ovince)and tho se depo sits m ined o r have been prospected but w itho ut acceptable ore form ing ages(such as the Zimudang larg e scale Au depo sit in Guizhou Prov ince)or tho se hav e been arg ued for a long time(such as the Malipo large scale W Sn deposit in Yunnan Prov ince).All of the data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study of typical depo sits,regional metallo geny,tectonic evo lution,m ineral reso urce assessm ent and exploration.For ex ample,the ag es betw een177Ma and170M a from the Xio ng cun super large scale Cu Au depo sit in Xieto ng men,Xizang, sugg est that not only the Cenozoic but also the M esozo ic ore for ming epo chs are v ery important for the Gangdise metallogenic belt.

Key words:Ro ck form ing age;ore form ing age;Zircon SH RIM P U Pb metho d;Re Os method;Ar Ar m ethod;chronolog y;new data;metallo geny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Urban cadastre database standard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代码,几何特征,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格式等。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 准发布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 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 —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规则》 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 —1999 GB/T 7929 —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3.1 现象phenomenon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事实或存在。 3.2 要素feature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现象。 3.3 目标object 对一个要素的全部或部分的数字表示。 3.4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5 属性attribution 要素的特性描述。 3.6 矢量数据vector data 以x, y (或x, y, z)坐标表示的点、线、面(或包含体)等空间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属性数据总称。 3.7 图像数据image data 用数值表示各像素(pixel )的灰度值的集合。 3.8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9 元数据metadata 对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的描述。

区域成矿学答案

长安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区域成矿学》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答对一题得3分,共15分) 1、区域——指不同规模的成矿带:地壳中矿床集中分布和有利于矿床集中分布 的地区,是各自在地质构造、地质发育历史、成矿作用方面具有共性的地区。 2、区域成矿学:研究具有不同构造演化历史的成矿带中,矿产的区域分布规律 性,成矿作用发生的规律性和这些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3、MSD: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英文缩写 4、BIF:条带状含铁建造的英文缩写 5、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英文缩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20个空,每空2分,共40分) 6、主要构造环境包括裂谷和洋中脊、————————、———————— 和————————。答案在6页 7、威尔逊旋回经历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胚胎期(东非裂谷)、————————、 ————————、————————和————————。 8、裂谷和洋中脊环境典型矿床类型包括: 穹状隆起阶段与非造山花岗岩有关的——————————矿床、与斜长岩类有关的————————矿床; 断裂下陷阶段主要矿床类型包括:————————、————————; ——————————;——————————。 陆间裂谷形成阶段:——————————。 洋中脊发育阶段:————————————;————————————和——————————————。答案在7页

9、太古宇花岗岩-绿岩带主要矿床类型包括:与科马提岩有关的硫化镍矿床、与—————————————————————、与——————————————— 和———————————————。答案在10页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题8 分,共24 分。) 10、俯冲作用下主要矿床类型如何? 答案:8页 11、南秦岭层状层控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案:13-14页 12、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如何? 答案:20页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10分,14题11分,共21分) 13、简述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答:斑岩铜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铜矿床。是目前世界铜矿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产量占世界铜产量50%以上。其地质特征如下: 1、分布特征: 板块碰撞带、俯冲带靠大陆一侧的造山带或岛弧区; 时代较新的斑岩铜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的大陆边缘构造带和岛弧区以及阿尔卑斯——喜玛拉雅火山-地震带; 2、成矿作用: 主要是陆相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 3、侵入岩类型: 主要属钙-碱性系列的浅成和超浅成相岩石,如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和正常斑岩等;4、围岩石变分带特征: 由外向内青盘岩化带、泥化带、绢英岩化带、中心钾长石化带。 5、铜矿化赋存特征: 主要产于绢英岩化带和钾长石化带中。矿体主要产于侵入体内外接触带中,矿体常受侵入体的形态和产状以及环状裂隙所控制; 6、矿石类型: 以细脉和浸染状为特征; 7、矿物组合特征: 原生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和辉铜矿等。 8、矿石品位: 一般为0。4——0。8,高者可大于1%,次生富集带中可达1-2%; 9、半生元素: 主要有金、钼,其次还有钨、铅、锌、镍、钴、银以及硒和碲等;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20160715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库内容与要素分类编码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5) 6 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52) 7 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56) 8 元数据 (5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元数据示例 (5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T ××××—×××× 引言 为规范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制定本标准。

××/T ××××—××××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GB/T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2402-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9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 3.2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TD/T 1016-2007]。 3.3 层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TD/T 1016-2007]。 3.4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TD/T 1016-2007]。 3.5 矢量数据vector data 用x,y(或x,y,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GB/T 16820-1997]。 3.6 图形数据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GB/T 16820-1997]。 3.7 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GB/T 16820-199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5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属性表名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对应属性表名见表1

注:可以以描述城镇土地用途为主要目的,使用地类界、权属界、地物界等对宗地内部或宗地外部的土地划分为若干地块,形成面状地类。 7 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 本标准引用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对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已给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关的缺省值,表示由本标准建议采用,“()”中的内容表示注释。 7.1 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7.1.1 城镇地籍矢量数据 城镇地籍矢量数据文件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件头;第二部分为要素类型参数;第三部分为属性数据结构;第四部分为几何图形数据;第五部分为注记;第六部分为属性数据。本标准给出未建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建立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参照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 7.1.2 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HeadBegin(参见本节注释) Datamark: CADASTY-DAT Version: 1.0 Unit: M Dim: 2 Topo: 0 MinX: <浮点数> MinY: <浮点数> MaxX: <浮点数> MaxY: <浮点数> Scale: <整数> Projection:Gauss-Krueger Projection Spheroid:Krassovesky Spheroid Parameters:6378245,6356863 Date: <数据产生的日期> Coodinate:M Meridinan:<字符串> Taren:<浮点数> HeadEnd

维生素和矿物质思考及练习题

第七章维生素和矿物质思考及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维生素(vitamin):是指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或者说维生素是细胞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须而需量极微的天然有机物质。简言之,维生素是指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 2、维生素原(provitamin;previtamin):能在人及动物体内转化为维生素的物质称为维生素原或维生素前提。换言之,天然存在的维生素前体,在动物体内可转变成有生理活性维生素的物质。 3、同效维生素:化学性质与维生素相似,并有维生素生命活性的物质称为同效维生素。 4、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是指摄入的维生素经肠部吸收和在体内起的代谢功能或利用的程度。 5、矿物质:食品中除去C、H、O、N等四种构成水和有机物质元素外,其他元素统称为矿物质,又称灰分、无机质。 6、生物有效性:食品中营养素被生物体利用的实际可能性。 7、碱性食品:带阳离子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生理上称之为碱性食品,如钠、钾、钙、镁等。 8、酸性食品:带阴离子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生理上称之为酸性食品,如磷、硫、氯等。 二、填空题 1、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包括摄入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两个方面,但与在摄入之前维生素的损失(无关)。 2、维生素C的动物来源为(牛乳)和(肝)。 3、没有【硫胺素(V )】究就没有能量。 B1 具有食物来源的广泛多样性,尤其在粮谷类的(表皮)部分含量更4、硫胺素V B1 高,故碾磨精度不宜(过度)。 5、饮食由高度地加工食品所组成的人,特别是当(精制米饭)是唯一的食物时 】。 容易缺乏【硫胺素(V B1 6、所有维生素中最稳定的维生素是【烟酸(V )】。 B5

数据库建设基本流程

使用权数据库建库基本流程 一、标段数据库模版建立 1、根据坐标系统建立标段数据库模版 2、导入本标段所有权数据并检查、 执行“河南专题-所有权成果入库” 检查图层重要属性值不为空 行政区:行政区代码和行政区名称 地籍子区:地籍子区代码和地籍子区名称 所有权宗地:宗地代码;土地所有者名称; 3、分别对地籍子区和行政区设置 执行“数据建库-地籍区维护工具”;“河南专题-行政区设置” 建立好标段数据库模版发放给作业人员,分村建库人员直接把使用权数据导入到模版数据库。合库的时候这些所有权数据可以不合并。 二、外业dwg转shp,处理未转换的要素,数据入库(转换的界址点线不要)

三、分别对单层数据进行图形检查和属性检查 1宗地层 ①拓扑检查,手动处理错误,保存入库 ②检查QLR,DJH,XDLH是否为空 ③DJH正确性和重复性检查 “数据建库-宗地房屋维护-地籍号正确性检查/编号重复性检查” 2房屋层 ①拓扑检查,修改入库 ②检查YSDM,FWJG,FWCS是否为空 3测量控制点 ①拓扑检查,修改入库 ②检查YSDM, KZDMC,Z80是否为空 4线地形要素,面地形要素 ①拓扑检查,修改入库 ②检查YSDM, FHMC是否为空

四、宗地层属性填写和维护 1、使用工具“7.宗地属性维护”进行属性维护 维护内容如下表,维护前确保DJH的正确性

2、填写维护宗地其他属性

注:更新方式的手动填写指根据调查表或者权属调查资料填写 五、界址点线生成和属性维护 1、界线点线生成 通过“数据建库-宗地房屋维护-宗地拓扑及属性维护-宗地界址线拓扑维护”功能生成界址点和界址线。 2、界址线地籍号和指接人维护 通过“数据建库-宗地房屋维护-界址线所属宗地及指界人维护”可以维护界址线“左宗地籍号LZDJH”,“右宗地籍号RZDJH”,“指界人1 ZJR1”“指界人2 ZJR2”的属性。 RZDJH指的是本宗,就是这次调查的使用权宗地;LZDJH指的邻宗,当邻宗

第十二章区域成矿研究

第十二章区域成矿研究 第一节区域成矿研究的发展 随着矿产发现和勘查资料的积累,地质学家注意到在各大陆都分布着一些以集中产出 某一种或几种矿床为特征的含矿地区。20世纪初以来,提出了成矿区域和成矿时代的概念,并对世界各地重要成矿区进行了综合研究。起初认识到很多重要金属成矿区内矿床的形成 与一定地质时代内强烈的地壳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到50年代中期,前苏联地质学家在开展区域矿产预测和找矿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地壳活动带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 总结了这类地区从地槽到褶皱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与一定的构造环境、沉积建造和岩浆 活动有关形成一定类型矿床的矿床组合,而且这些类型的矿床组合常按一定的顺序产出的 规律性;之后,他们又对地壳稳定地区即地台和地盾内的成矿规律也按照相似的原则进行 了总结。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为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矿床学家首先注意到在年代较 新的成矿地带中一些矿床的形成与大陆分裂扩张机制相伴发生。稍后,又把如斑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等一些矿床的形成与板块边缘俯冲带构造和岩浆作用联系起来。研究成果的继续积累表明板块构造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板块边缘俯冲带及碰撞带构造演化中发育 的矿床,大陆内热点、裂堑和裂谷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矿床以及大洋中脊地带及大洋盆地中 形成的各类矿床。到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关于矿床与板块构造关系的综合研究成果问 世,在Mitchell和Garson等人的著作中把几乎所有矿床类型产出的构造位置都放到一定的 板块构造背景中。板块构造这种关于全球构造的模式在近30年来为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较为广泛使用的理论框架。 区域成矿近期研究中在多方面继续取得了进展。关于成矿时代最初是按照地质历史中 几次重要造山运动划分为前寒武纪、加里东、海西、中生代中晚期(燕山、金墨里)和新 生代(喜马拉雅或阿尔卑斯)几个成矿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地球早期历史研究认 识到太古宙和早元古代地壳的发育程度和特点决定了其成矿作用的特殊性。从显生宙以来发育典型板块构造并表现出与之有关的造山运动与成矿作用的旋回性。就整体而言,成矿 作用是随着地球和地壳各层圈的演化而表现出长期演化的。以前成矿区域研究一般只着重 分析岩浆作用或沉积作用等与成矿有关的某个单一地质条件,而且这种情况下只是把成矿区看作是一种成矿构造单元。现在研究成矿区带则是从区域地质发展历史探讨成矿作用的 时空域及其变化,板块构造为基础的成矿区带研究目的是揭示出板块构造各发展阶段中出 现的每种成矿有利构造背景和地质环境。成矿有利构造背景和地质环境也已成为建立矿床 成因模式首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论长江中下游成矿动力学

第85卷 第5期 2011年5月 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 V ol.85 N o.5M ay 2011 注:本文为S inoprobe -08-01项目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1-03-12;改回日期:2011-04-27;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董树文,男,1954年生。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长期从事构造地质与成矿、深部构造与地质过程研究。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Em ail:s wd on 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7056366.html, 。 DOI:CNKI:11-1951/P.20110512.0827.008 网络出版时间:2011-5-128:27:29 网络出版地址:h ttp://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7056366.html,ki.n et/kcms/detail/11.1951.P.20110512.0827.008.h tm l 论长江中下游成矿动力学 董树文 1) ,马立成2),刘刚 1) ,薛怀民3),施炜 2) ,李建华 2) 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北京,100081;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东中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更是长江工业走廊的矿物供应基地,素称工业摇篮。从地质演化和成矿动力学角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过程经历了由板缘到板内的环境,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向伸展的转换过程;其次,成岩成矿受基底构造和深部作用控制、与特有的基底有关;最后,长江中下游成矿作用贯穿于 燕山运动 的始终,深刻地记录了太平洋板块作用的影响。本文对上述重大问题提出粗浅的见解,供讨论。 关键词:板缘;板内;前陆带;构造转换;成矿作用;深部过程;基底构造;印支运动;燕山运动;晚侏罗纪;早白垩纪;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中生代内生金属成矿带,以岩浆接触交待 矽卡岩型铜矿 和火山岩型 玢岩铁矿 为特征,是我国长江工业走廊的矿物基地。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走出了一代代地质大师和著名学者,号称地质学家的摇篮。从矿床地质,到成矿作用;从单一矿床,到成矿系列;从矽卡岩铜矿,到玢岩铁矿;从成矿过程,到成矿动力学,长江中下游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持续,深入。但是,就其成矿动力学分析,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作者根据长年地质观测,区域背景分析,典型矿床解剖,深部结构探测等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若干基础地质问题,提出认识,供同仁讨论,指教。 1 长江中下游三叠纪由 板缘 转为 板内 环境(印支运动,250~180M a) 对长江中下游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成矿规律、岩浆活动和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区域构造分析提出断坳带(徐克勤,1980;顾连兴等,1986)、长江断裂\破碎系(常印佛等,1991;唐永成等,1998)、淮阳山字形东翼(李自坤 等,1984)、裂谷带(吴言昌等,1999),探讨了郯-庐断裂带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及其安徽段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徐嘉炜,1984a;王小凤等,2001;侯明金等,2007);将长江中下游归属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前陆构造带,提出其经历了三叠纪印支运动和侏罗纪燕山运动的两期构造应力场复合控制(董树文,1991,2006;Schmid et al.,1999)。控制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深部构造也有相继的研究,江苏省地质航空物探大队最初根据航磁异常提出长江破碎带和深大断裂(1960),依据重力布格异常提出地幔隆起带或裂谷构造带。近年,完成了一系列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地壳结构,否定了长江深大断裂和裂谷带的推断,发现了贯通地幔的断裂带,控制了岩浆与火山活动(董树文等,1998,2010a;吕庆田等,2003;Do ng et al.,2004)。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生的燕山运动是区内火山活动、岩浆侵位和构造成矿的关键时期,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同时查明了其成因与燕山期岩浆岩活动有关(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唐永成等,1998;华仁民等,1999;吴言昌等,1999;毛景文等,2004;周涛发,2005,2008;范裕等,2008;董树文等,2009,2010b)。区内铁、硫、铜等一系列矿集区形成于早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4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最后那一次。(4分) (A) 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B) 地质过程 (C) 地球化学过程 (D) 地质-化学过程 参考答案:A 2.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 于状态。(4分) (A) 分散 (B) 富集 (C) 相对分散 (D) 分散和相对分散 参考答案:D 3. 世界上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4分) (A) 100% (B) 50% (C) 95% (D) 75% 参考答案:C 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4分) (A) 沟-弧-盆系和陆缘弧 (B) 陆缘弧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C)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D) 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参考答案:D 5.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4分)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软流层 参考答案:B 6. 矿床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与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关。(4分) (A) 矿物 (B) 岩石 (C) 元素 (D) 成矿带 参考答案:C

二、判断题 1. 成矿过程是成矿物质逐步浓集的过程。(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2. 板块构造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显示了特定的构造环境,具有特征的岩浆、沉积和变质作用类型。(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3. 俯冲带都具有沟-弧-盆这样的系统构成。(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4.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相对富集状态。(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5.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6. 红海海渊中的喷流型矿床形成于洋中脊环境。(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7. 地幔热柱晚期主要是地幔物质直接或间接成矿。(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8. 成矿带成矿过程的分析主要研究成矿带在不同的区域构造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对形成不同矿床所作贡献和控制的规律性。(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9.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0.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外壳——岩石圈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4分)

压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模块设计

压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模块设计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处理好建设规划项目与被压覆矿产资源关系,避免压覆,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特别是避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协调新土地使用权人与矿业权人的利益,保护好国有的矿产资源, 成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矿产资源压覆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河北省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为例,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好建设项目与被压覆矿产资源关系,开发一套基于MapGIS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让压矿管理工作不断适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促进项目选址和建设,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压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系统设计原则 为保证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够满足实际管理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原则:简便性.系统必须满足建设项目压矿查询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对建设项目信息的输入、查询、统计、输出的要求,以及能够方便的生成查询报告.系统应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结果直观,便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和操作.先进性.应采用目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网络通信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提供系统智能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查询功能,保证本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安全性.系统安全性

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必须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类,分模块管理.灵活、扩展性.本系统开发在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环境下进行,与相关矿业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能有较好的接口,能与其它系统有机集成.空间数据可视化.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管理系统的各类信息能实现图形信息和属性信的交互查询,空间分析. 2 系统数据库模型设计 压矿数据库的的设计和建设是有效开展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规范的、可靠的压矿数据库才能够保证压矿查询工作的准确可靠.为了更好的实现与现有各类管理单位间数据的共享,保证数据库的易维护性,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采用了Access作为数据管理软件,在集成储量空间库、采矿权数据库、探矿权数据库中矿产地、采矿权及探矿等相关数据库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已审批的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信息、划定的无查明重要矿产资源区、压覆矿产资源预登记区、查询项目信息等数据库表. 系统据库数据库模型主要由ACCESS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部分组成,模型如下图所示: 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 1.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 2.成矿预测 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成矿地质背景 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 (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 断裂:压\张\扭性断裂 (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 (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 (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 (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 (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 (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 (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控矿 (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 (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 (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 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1.成矿期\成矿域 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 2.研究意义 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

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_毛景文

中国地质GEOLOGY IN CHINA 第39卷第6期 2012年12月Vol.39,No.6Dec.,2012 印支造山作用被广泛定义为与古特提斯洋关闭有关的早中生代构造事件[1],由于在印度支那的三叠纪地层中存在两个显著不整合界面,被Fromaget [2-4]命名为印支运动。印支运动研究在中国最初集中于华南地区,接着在西南地区见有广泛分布[5-6],并在详细的地质填图及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出一系列印支期造山带,主要发育于三江地区和龙门山—甘孜—理塘以西和昆仑—阿尼玛卿山以南的广大地区[1,7]。尽管三叠纪有多条蛇绿岩带,曾经历过“多洋盆、多地体、多 岛弧”的演化过程,伴随着古特提斯多洋盆的俯冲和闭合,但最主要的碰撞带位于红河—哀牢山和昆南—秦岭。红河—哀牢山缝合带NW-SE 向延伸,向南与越南境内的松马(Song Ma)缝合带相连[8-10]。张国伟等[11]厘定了华南与华北两个地块沿勉略缝合带于三叠纪晚期碰撞对接,该缝合带向西与昆南—阿尼玛卿山缝合带相连接。 构造地质学家卓有成效的工作发现和证实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具有强度大、影响 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 毛景文周振华丰成友王义天张长青彭惠娟于 淼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提要: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具有强度大、影响广泛的特点,然而与三叠纪重大构造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滞后。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初步系统论述了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时空分布及基本特点。中国三叠纪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昆仑—秦岭和红河—哀牢山两个三叠纪主造山带及其邻区,另外在华南、东北和新疆三个板内也发育有一系列多金属矿产。三叠纪矿床类型主要包括:①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 硫化物矿;②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斑岩Cu-Au 、Cu-Mo 、Mo 矿,矽卡岩型Cu-Pb-Zn 、Cu-Fe 、Sn 、W 矿和脉状Au 矿;③与高温气液-流体有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④与造山过程构造-热-流体有关的造山型Au 矿;⑤与造山过程盆地流体有关的MVT 型Pb-Zn 矿;⑥与地幔流体有关的碳酸岩脉型Mo 矿。昆仑—秦岭造山带内大多数三叠纪矿产都形成于碰撞造山或后碰撞环境,以前者为主。在东秦岭地区,三叠纪矿床以Mo 、Au 矿为主,形成时代集中在233~221Ma ;西秦岭地区三叠纪Au 矿和Pb-Zn 矿广泛分布,其中金矿受北西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而Pb-Zn 矿集中出现在西成和凤太两大盆地内,成矿时代集中在晚三叠世(232~214Ma );东昆仑地区新探明的一系列Cu-Mo-Fe 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时代为240~210Ma 。红河—哀牢山造山带受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影响,三叠纪矿产呈零星出露,主要出现在中甸古岛弧区、造山带东侧的滇黔川接壤区和滇东南都龙地区。在中甸岛弧区整体表现为中部以斑岩-矽卡岩型Cu 矿床为主,向南北两侧变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Pb-Zn 矿床和Au 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集中于228~201Ma ;川滇黔地区近几年的测年结果显示出其主要的Pb-Zn 矿都形成于三叠纪;滇东南都龙地区新近发现一组三叠纪W- Sn 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214~209Ma 。除两条主碰撞带外,三叠纪矿床还有华南稀有、W-Sn 矿床,新疆稀有金属、Mo 矿和东北及其邻区斑岩Mo 矿、Cu-Ni 硫化物矿和脉状Au 矿等,其与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关系密切。其中,华南 大多数三叠纪矿产与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来源于加厚地壳重熔形成的过铝质花岗岩上侵定位,而东北及其邻区、新疆及其毗邻的蒙古和俄罗斯阿尔泰及紧邻西伯利亚的三叠纪成矿作用则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关 键 词:三叠纪;成矿作用;碰撞造山;后碰撞;地幔柱;昆仑—秦岭造山带;红河—哀牢山造山带 中图分类号:P611;P53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2)06-1437-35 收稿日期:2012-12-09;改回日期:2012-12-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419)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83和1212011085260)联合资助成果。作者简介:毛景文,男,1956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E-mail :jingwenm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7056366.html, 。

浅议区域成矿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浅议区域成矿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本文注要阐述了区域成矿学的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及其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可供参考。 标签:区域成矿地质找矿 1区域成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近几十年来,地质专家、学者们提出来了一系列区域成矿理论和观点。随着区域成矿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它在地质矿产找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及地质发展;含矿岩石建造的种类、形成与分布;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质流体;已知矿种、矿床类型和成矿条件,成矿模式及成矿特征;区域地质异常;区内的成矿系统;矿产信息库的建立,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图的编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与特征,明确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通过以上研究工作获取对地质作用过程的基本认识,最后进行地质构造综合研究工作,分析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件,进一步说明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构造。 2区域成矿研究的注意事项 区域地质成矿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其研究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高度重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工作也逐渐向定量方面展开。但目前此项工作依旧还很薄弱。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针对不同矿种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并受物理化学条件制约形成于不同深度,分门别类在同一地区不同深度上寻找不同矿种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以往的地质找矿深度研究只注意从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共生组合进行研究,或使用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成矿深度,却忽视了同一矿种或紧密伴生矿种在成矿深度上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以及同一地区乃至全球垂直方向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和对比。这样就使得地质找矿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乃至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盲目施工、盲目开采。 3区域成矿学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规模和种类的扩大,成矿预测和找矿工作将继续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地球科学整体进步、前沿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成矿学研究也必将取得较快进展,我国区域成矿研究发展中,以下两方面最受关注。 3.1成矿动力学研究 在地质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中动力学研究是一个大方向,而成矿学与动力学的结合使区域成矿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成矿规律(摘抄)

1、断裂性质和规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首先要查明控矿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要素等等。 就力学性质而言,可将断裂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下: 张性:围岩受力处于膨胀状态,孔隙度较高。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不规则状、延伸较小,矿液易于通过。温度下降快,形成相对开放系统,以充填成矿为主。主要发生在浅部,受控的矿成脉状或向下尖灭的透镜状居多。 压性:围岩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孔隙度渗透率都小。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舒缓波状,走向、倾向延伸大,有尖灭再现的特点,温压下降慢,形成相对封闭系统,以交代成矿为主,完全压性断裂,对成矿不利。 扭性:兼具张性和扭性的特点(压扭接近压性,张扭接近张性),孔隙度渗透率也介于二者之间。 结构面产状平直,延伸大,有次级断层与主断裂共生,对成矿有利,充填交代作用均可成矿。 在实际工作中,从断层结构面特点和伴生构造岩的性质,可以对断裂主要力学性质作出判断。有时有的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质的改变,产生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要具体分析。 张性、压性断裂活动过程中,常常都伴有扭应力活动,形成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断裂结构面常常是不透水面,在成矿过程起着“屏蔽”作用。 一般纯张性断裂中矿化不是最好的,而张扭性断裂中矿化意义较

大。 不同力学性质断裂的派生构造也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查明受控矿脉的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等规律。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距大小,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大小等。有的断裂深切下地幔,且长期活动,常称为深大断裂。它们往往是类生矿化,特别是壳下源矿化的控制构造,值得重视。 2、断裂活动的时间和期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时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至于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主要是改造和破坏。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互相影响。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各个矿区极为常见。矿床划分成矿段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矿区构造活动期次。一些层控矿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断裂构造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 断裂构造现象极为常见,但是成矿只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从断裂控矿角度出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积累了不少实际资料。 下列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预测选区选点极为重要。 (1)不同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2)在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扭曲转弯处,在剖面上张性断层倾角由缓变陡处,压性断层由陡变缓处。 (3)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如压扭性断层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4)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等。

成矿系统的基本要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7056366.html, 成矿系统的基本要素 一个系统有诸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即互相独立,有互相联系。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处于主导地位,有的处于从属地位,但都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矿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有:①成矿物质;②成矿流体;③成矿能量;④成矿流体的输运通道; ⑤矿石堆积场地。 成矿物质是成矿系统中的物质基础,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有机质和他们的化合物。地幔、地壳和水圈是成矿物质的总仓库,能源源不断地供应成矿物质。按成矿物质来源可分为幔源、壳源、壳幔混源、海水源、大气降水源以及星外源等,其中地幔、地壳来源是最重要的。成矿物质即可直接来源于一般岩石,也可来源于已初步富集某些矿质的矿源层(岩)。对矿源层研究的大量文献表明,具备矿源层(岩)固然有利于成矿;不具备矿源层(岩)但成矿地质作用强烈、持续或反复多次,也能将一般岩石中某些成矿物质反复萃取和高度浓集而形成矿体。 矿质来源地壳称为矿源场,类似名词但更宏观的有金属省或地球化学省,它们作区域性分布,并能在较长的地质历史中贡献成矿物质。一个成矿系统中有一个或若干个矿源场,可是同一性质的,液可以是不同性质的。矿床中的矿质可是单组成的,如单一的铜矿,液可以是多组成的,它们或来自同一个矿源场,或来自不同矿源场而在运动汇集过程中实行多组分耦合而形成多矿种矿体。 作为矿质直接来源的含矿岩石建造比较易于查明,而作为矿质间接来源的原生矿源地,因其反复变动或距矿产地很远而不易追溯。现今已有较系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等示踪方法,用以提供关于成矿物质来源地的线索。 成矿流体是指各类地质流体经过一定的地质演化而演变为包含和搬运成矿物质的那一部分流体,包括来源于大气降水、海水、地层水、岩浆水、变质水和幔源的流体等,一些矿化剂也以多种形式被溶于水中参与对矿质的搬运和沉淀、聚集成矿物质,是沟通矿源场、运移场合储运场的纽带和媒介,因而是成矿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流体的稳定、充分供应是成矿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一个成矿系统中,成矿流体可以是一种类型、一个来源,也可以是几种类型、几个来源的耦合。 成矿的能量是成矿动力学的核心是成矿作用的发生,即矿化向成矿转变,这就需要自然力的驱动。促使成矿的动力是广义的,有热梯度、压力梯度、浓梯度等、速度梯度和化学反应亲和力等。在这些作用力的驱动下,成矿系统这部机器得以发动和运行,包括流体的萃取、运移、流体输运过程中的水-岩反应以及流体中有用物质的沉降堆积等。有了动力的供给,系统内部得以保持运动状态和具有自组织的能力,是从无序向有序演化,从而达到成矿功能。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发表时间:2018-03-09T14:50:34.7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作者:尚瑛 [导读] 时代是不断变迁的,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仍然是现阶段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 榆林市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服务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时代是不断变迁的,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仍然是现阶段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所以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就需要促进矿产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研究基于GIS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本研究以具体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为例展开了探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开发环境,就基于GIS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展开了探究。首先分析了数据采集的来源以及数字化,然后分析了数据组织结构模型,最后分析了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关键词:矿产资源;信息系统;规划管理;GIS;数据库;设计 前言 随着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能源之一,但是由于其资源总量的有限性,使得矿产资源的管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矿产资源规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落实矿产资源国有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结合现阶段矿产资源的管理现状,编制具体的矿产资源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优势,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使得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更高,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1 数据采集来源及数字化 1.1 数据标准的引用 为确保本系统数据库、软件系统的规范统一,实现与国土资源部、四川省各地市的数据共享以及和省级其他国土资源管理应用信息系统的融合,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技术准。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依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与《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建设。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行)》对数据分类、分层编码、命名和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做了详细的描述。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采用的标准格式是Mapinfo格式,空间定位标准采用大地坐标系(经纬度),选择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作为基本投影,高程系统采用国家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平均海平面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软件标准根据国家《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等来确定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的软件技术标准。 1.2 数据来源及采集处理 本系统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矿产资源规划专题数据,注记数据和其他数据等,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图件、表格和文字资料等规划所涉及的3类成果。图件资料:主要有规划区资料、基础地理底图、基础地质底图、矿产地资料、矿产开发利用资料与矿产开发有关的基础设施资料、矿山生态环境资料、重要保护地区及其它需要的图形和空间数据资料等。表格资料:规划区基本情况、规划指标资料、矿产的储量基本情况与开发利用情况、矿产品的供需情况、矿山生态环境资料等。文字资料:主要是有关的文件、总体规划、规划编制说明、规划基础研究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有关规范和标准等。其他资料还可以有遥感影像以及图片、图像等多媒体资料。 1.3 数据扫描数字化 数据数字化部分在《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已有明确的技术规定,现将扫描数字化的工作流程用图表示如下: 间属性数据的联合运算等各种数据操作运算来分析一定区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使GIS成为具有拓扑结构和分析功能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基于GIS的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