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九下参答新

历史九下参答新

历史九下参答新
历史九下参答新

参考答案和提示

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1.C

2.B

3.B

4. B

5.B

6.B

7.B

8.A

9.A 10.B 11.A 12.A 13.B 14.B

15.(1) 列宁

(2)“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3)D

(4)冬宫列宁人民委员会社会主义

(5)B

16.(1)十月革命

(2)彼得格勒

(3)取得胜利。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胜利开辟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17.(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是苏俄政府为了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而采取的非常经济措施。

(3)国内战争胜利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实现布尔什维克为这追求的共产主义美好理想,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8.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回答

19.(1)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等。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了列宁主义,他的思想几乎影响了整个20世纪,并且至今仍有生命力,他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苏俄,而是对全世界有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虽然在他以后,一代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涌现,但他仍然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2)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聚集在大城市,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大城市,在全国有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势力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它们在城市中的力量颇为强大,而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的胜利。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农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就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所以,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启迪: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

20.略

第2课苏联的崛起

1.C

2.A

3.A

4.A

5.A

6.B

7.A

8.C

9.B

10.(1)列宁、斯大林

(2)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在探索苏联经济建设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3)略。

11.(1)指的是列宁从俄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典范。因此,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2)邓小平说“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斯大林模式”。

(3)邓小平打破了原有的僵化的模式,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道路。

12.略。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B

2.B

3.B

4.A

5.B

6.A

7.A

8.A

9.A 10.C 11.D 12.A 13.A 14.B

15.(1)巴黎和会

(2)巴黎凡尔赛宫

(3)德国

(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脏

(5)略

16.(1)《凡尔赛和约》有关制裁德国的内容巴黎和会

(2)匈牙利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等七个国家。

(3)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

(4)《九国公约》有关中国问题的内容华盛顿会议远东和太平洋

(5)①美国②日本③中国

(6)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两次会议都是在大国的主宰下,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实质是重新划分世界霸权。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调整了战胜国各自的势力范围,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但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基础上的,所以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是一个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

17.(1)法国为了复仇。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后分赃会议。

(3)当时是实行强权政治的时代,弱国无外交。

(4)《凡尔赛和约》是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并没有真正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另外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勒索,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1939年9月希特勒在欧洲掀起大战,距巴黎和会正好是20年零两个月,历史在无情地嘲笑着巴黎和会

18.略。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1.B

2.C

3.D

4.C

5.A

6.D

7.C

8.D

9.A 10.C 11.B 12.D 13.B 14.D

15.(1):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

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2)美国。

(3)具有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的特点。

(4)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实行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16.(1)1929---1933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时期的状况。

(2)罗斯福,1933年。

(3)措施: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以工代赈。

成效: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17.(1)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3)影响:①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道路。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8.略。

19.略。

20.略。

21.略。

第5课追忆列宁

1.A

2.B

3.A

4.A

5.A

6.B

7.B

8.A

9.B 10.B 11.A 12.B

13.(1)

14.(1)辛比尔斯克城

(2)喀山《共产党宣言》列宁

(3)《火星报》多数派十月

(4)《论合作制》 54

(5)克里姆林宫

15.略

16.(1)材料一是俄国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二是新经济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等,它的实施使苏俄克服困难战胜了一切国内外反动势力。新经济政策,则是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7.略

18.略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31.(1)是。

(2)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

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3)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在我国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32.(1)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2)摆脱了危机,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3)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要和国家政府对全国经济宏观控制相结合。国家控制过死,会使国家经济发展受阻,过分地自由发展,会导致生产过剩,出现经济危机。

33.(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不对,作者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说出了他对生命的理解,每个人都要把握生命,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不要浪费光阴。要朝着即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终身。

34.彼得格勒

35.联合反扑

36.(1)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扫荡了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

(2)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发动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领导苏俄进行了三年国内战争,打败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等。列宁对革命的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我们要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37.十月革命鼓舞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在中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总之,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38.罗斯福新政;核心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工作日时数等。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度过经济危机。影响:“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单元全球战火的再起

第6课邪恶的轴心

1.B

2.B

3.A

4.C

5.C

6.B

7.B

8.D

9.B 10.C

11.(1)《格尔尼卡》;毕加索

(2)西班牙;1937年,纳粹德国对西班牙一个名叫格尔尼卡的城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造成了极大伤亡。得知此事的毕加索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格尔尼卡》。

(3)作者创立了立体派。主要特点是把一切形象解体成最简单的几何形块,按画家的意愿组合起来。

12.(1)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国。

(2)材料一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材料二反映的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执行的是绥靖政策。最直接的后果是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3.(1)德国、意大利、日本

(2)相同之处是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在被侵略地区和国家实行惨无人道的统治。

(3)此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4)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谈得合情合理,论据能为论点服务即可。

第7课疯狂的战车

1.B

2.C

3.A

4.B

5.A

6.B

7.B

8.A

9.B 10.A

11.(1)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观望

(3)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

(4)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当选美国总统,实行新政挽救经济危机,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12. (1)指的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2) 不是,演说中他宣称,他以前反对共产主义的观点毫不反悔;他表示要给苏联援助,是因为只有联

合苏联反对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切身利益。

13. 1939.9.1 德国闪击波兰

1939.9.3 英法对德宣战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

1941.12 日本突袭珍珠港

第8课正义的胜利

1.C

2.A

3.D

4.B

5.C

6.C

7.A

8.B

9.C 10.C 11.A 12.A 13.D 14.C 15.D 16.(1)以上材料是毛泽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写的。德国法西斯命运完结

的关键是使其由进攻转入防御。

(2)这次战役最终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7.(1)苏军对日作战的条件反映了苏美英等国家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作为出兵的条件,表现了大国对弱

国的不尊重。

(2)1945年5月

(3)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速度,对于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8.此题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能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况即可。

第9课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

———学习与探究之二

1.A

2.C

3.B

4.A

5.A

6.A

7.D

8.A

9.B 10.D

11.(1)

(2)战役名称:敦克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等

12.

(1)勃兰特这一跪表明了德国人能勇敢地面对历史,真诚地面对现在。这一跪,不仅化解了这两个相邻民族的宿怨,更使全世界人民产生了对勃兰特本人和全体德国人民的深深敬意,德国人对待历史和战争的态度,使人们宽恕了德国的罪行,加速了德国融入欧洲和世界的进程。

(2)是指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他们的这一跪也表明了日本对战争对历史的态度,这不但伤害了亚洲国家人们的感情,也是对和平的一种践踏和威胁。一个民族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甚至执迷不悟。日本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还表现还为教科书事件、慰安妇事件等。

(3)因为纪念诺曼底登陆有战败国领导人参加,这意味着德国纳粹留下的伤口正渐渐愈合,欧洲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事件,这一影响至今在世界各地仍随时可见,认识战争,记住历史,这是血的教训,也是用无数无辜生命换回来的。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唤醒所有人热爱和平的良知。

(4)人们最需要学习和发扬光大的是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合作。在欧美主要国家领导人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时,亚洲各国也不能等闲视之。各国应当搬掉阻碍信任和合作的绊脚石,在这方面,中、日、韩等几个国家责无旁贷,而二战时亚洲惟一的侵略国日本更应拿出诚意,正确对待历史和战争问题,与亚洲其他国家取得共识。只有这样,亚洲各国才能弃除前嫌,共创和平与繁荣的新亚洲。

13.

(1)第二次世界大战。

(2)63周年。

(3)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人类还面临着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严重问题。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空间,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等等。

说明:任意说出一个当今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可。

(4)答案一:以二战时期资本主义的美国同社会主义的苏联共同反法西斯为例,可以说明这一道理。

理由: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威胁人类和平,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资本主义的美国同社会主义的苏联等国家,共同组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终于打败了侵略好战的法西斯势力,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二:以“9.11”事件为例,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恐怖袭击倒塌后,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打击恐怖势力。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反恐斗争中进行国际合作。

理由:现在,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勾结,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恐怖暴力事件。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肆虐,造成重大伤亡,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了保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反恐斗争就必须开展国际合作,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就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对付危害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国际恐怖分子。

说明:以上两答案仅为示例,以其他内容作答,符合“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的道理,均可。

14.略.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D

6.B

7.C

8.C

9. C 10.D 11.C 12.A 13.A 14.C 15.A 16.D 17.B 18.C 19.D 20.C 21.A 22.D 23.B 24.C 25.A

26.(1)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希望美国参战,与美国一起战胜法西斯。而德国却害怕美国介

入,一旦美国介入,德国征服欧洲的计划将破碎。

(2)珍珠港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此后达到最大。

(3)此题属开放性试题,回答结果要有理有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酌情给分。

27.(1)是《联合国家宣言》,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订的。

(2)宣言的签订标志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3)“三国同盟成员国”指的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

28.(1)日本的国策指的是“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根据此国策,日本于1937年发动对中国全面进攻,

1941年空袭美国。标志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和珍珠港事件。

(2)充分反映了日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指的是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4)日本认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是维护本国的利益,是为维护东亚的和平。

29.(1)“突袭苏联”改为“突袭波兰”;“列宁格勒”改为“斯大林格勒”;

“中途岛”改为“珍珠港”;“雅尔塔”改为“德黑兰。

(2)原因:正义终会战胜邪恶。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反法西斯国家总体力量超过法西斯国家,政治上召开了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军事上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朝鲜,对日作战;各国人民团结协作,英勇抗

击,迫使法西斯国家相继灭亡。

(3)从战争发生原因看是法西斯主义在德日意盛行,故指出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想被人类所抛弃,来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从联合国角度看,期待联合国机构更加完善能够公正公平的调解国与国的纠纷,和平解决各国的争端,真正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从现代地区冲突起因看,希望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相互尊重,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求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0.本题学生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回答。

提示:历史不容篡改。就题目中提到的内容来看,日本的新版教科书在以下方面违背了历史事实:关于甲午战争爆发原因: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远东,朝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而朝鲜爆发农民起义给日本提供了侵略的契机。可见,甲午战争爆发并非如日本所说的那么简单。

关于“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决非偶然,侵华是日本帝国主义一贯的既定政策。192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遭到严重打击,决意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来摆脱国内危机的困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借机发动了侵略战争。

关于“卢沟桥事变”:同样是日本精心策划的阴谋。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蓄意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继续扩大侵略战争的表现。

关于南京大屠杀: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卢沟桥事变后,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有组织地野蛮地屠杀。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总数达到30万人以上。血的事实不容改写!

关于日本的战争罪行:日军的罪行罄竹难书,怎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反之,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

第10课“冷战”与“热战”

1.B

2.B

3.C

4.A

5.B

6.A

7.(1)漫画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随便起,只要符合漫画内容即可。

(2)美苏对峙形成的时间是1955年。标志是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3)美苏对峙局面的结束是在1991年。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

8.(1)美国和加拿大。

(2)主要针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这两个条约的共同点都是针对另一个国家或组织订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9.序幕开始标志发展结束

时间 1946年 1947年 1947年 1991年

事件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解体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止共产主义的政策被成为“冷战”。

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

1.A

2.A

3.D

4.D

5.D

6.(1)奥斯卡金像奖

(2)此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平时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7.(1)美国

(2)二战后,美国政府采取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同时对科学技术非常重视,新的科技革命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应运而生,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3)联邦德国和意大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国家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并且是战败国,战争对这两个国家造成了危害。

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

1.D

2.C

3.C

4.A

5.B

6.(1)1926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

洲第一。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

(2)1953年正是赫鲁晓夫在位时期。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

7.(1)上述材料说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由于苏联的干涉而失败。

(2)说明苏联推行的是大国外交的霸权政策。

8.此题属于开放性拓展思维的题目,学生只要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出真实的感受即可。

第13课挑战“两极”

1.A

2.B

3.A

4.A

5.A

6.A

7.A

8.C

9.B 10.A

11.(1)“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

的斗争,西欧一些国家在世界竞争中开始失去优势,沦为二三流国家。

(2)欧洲的联合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联合。

(3)欧盟成立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多足鼎立的局面,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全球化趋势

12.(1)从1950年到1991年,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而美国越来越少。

(2)西欧各国走经济一体化道路,在经济上政治上密切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日本则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实行“贸易立国”战略,同时坚持“教育先行”战略,并注意政策的连续性。

(3)这种变化使得世界格局由原来的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13.欧盟总部在布鲁塞尔。目前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和4.5亿人口。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为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成员国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丹麦、希腊、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卢森堡、波兰、捷克、匈牙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利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

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1.C

2.A

3.A

4.D

5.D

6.A

7.D

8.D

9.C 10.A

11.(1)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英国殖民统治面临危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

迫同意印度独立等。(如回答历史上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推动了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甘地的领导作用也可)

(2)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回答出:积极引进外资或积极发展出口均可)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回答出两条即可)但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的风险也增加了许多。

12.学生可结合地理知识来谈。

13.在西方文明入侵非洲大陆之前,除了北非少数国家有发达的文明之外,其他大多数地区都还处于蒙昧时期,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到处都是一个个部落,分界线非常模糊,没有固定。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后,在划定分界线的时候,为了简单起见,就直接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条的直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之后,沿用了之前的国境线。所以,现在许多非洲国家之间的分界线是直线。

第15课“漫画”历史

——学习与探究之三

1.A

2.B

3.C

4.B

5.C

6.D

7.A

8.B

9.A 10.C

11.C 12.C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D 20.B

21.(1)《团结一致,撕碎法西斯》或与此意相符的其他名字。

(2)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军队在松沪会战中,面对28万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打死打伤日军4万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唤起了全国人民打败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气。

(3)联合起来力量大,联合起来我们就会赢。

(4)图中把法西斯描绘成带着铁钩和毛刺的爬虫,在俄军的枪托下被砸烂。此漫画极具动感,另人仿佛听到了有力的打击声。

22.(1)丘吉尔,1946年。

(2)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3)1968年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提出“走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遭到苏联反对并出兵干涉,最终改革被迫中断。这一事件史称“布拉格之春”。

23.略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A

6.A

7.B

8.C

9.A 10.D 11.A 12.D 13.A 14.B 15.C

1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7.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

18.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9.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20.(1)6个

(2)通过联合成一个整体发展经济,维护公共安全

(3)布鲁塞尔

(4)欧元

(5)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

21.示意图略

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美国战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大大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等方面。这不仅加强了美国在世界许多国家中的经济地位,同时也使美国获取了更大的利润。

22.(1)经济霸主地位或经济超级大国

(2)“冷战”政策。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4)联合国

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6课告别“雅尔塔”

1.A

2.A

3.B

4.B

5.A

6.D

7.C

8.C

9.D 10.C

11.(1)《阿拉木图宣言》

(2)主要原因是:历史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消极影响;外部因素是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

(3)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冷战结束、世界两极化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4)沙皇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

12.(1)俄罗斯、苏联

(2)八一九事件

(3)冷战结束、世界两极化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13.(1)发生在1991年,与八一九事件有关系;

(2)俄罗斯国土面积最大;

(3)这一宣言的发表意味着苏联解体,以美国苏联两级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

14.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经济危机-排队购物;八一九事件-坦克开进莫斯科。

15.语句流畅、观点正确、评价客观,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1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加强本国文化传统教育,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外改革开放过程中要保持我国的独立自主;注意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避免出现激烈的民族矛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等。

17.略

18.略

第17课干戈不息

1.B

2.A

3.B

4.B

5.D

6.C

7.D

8.C

9.(1)预示着巴以双方能够坐下来进行谈判、中东地区的和平出现了曙光。

(2)领土主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大国干预等

(3)主要能围绕存在的问题来谈,说出理由即可。

10.(1)64周年;

(2)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慕尼黑会议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4)“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应该求同存异、互相尊重。

11.(1)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东中东以色列以色列;

(2)佛教、古印度。

12.“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制止“种族清洗”

和平路漫漫—战争中失去土地的巴勒斯坦难民—中东局势动荡

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伊拉克战争—挑战联合国

13.语句流畅、观点正确、评价客观,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14.略

15.略

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

1.A

2.B

3.B

4.D

5.A

6.D

7.C

8.D

9.C 10.B 11.C 12.B

13.(1)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2)代表人类第一次叩开宇宙之门的是加加林。

(3)体现阿姆斯特朗的为代表的宇航员的国际主义意识,能围绕“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应该公平合理的开发利用”来说即可。

(4)神州5号、神州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嫦娥1号成功登月、神州7号登天,完成太空行走等。

14.(1)第二次科技革命,耐用电灯泡的发明者是爱迪生,他是美国人。

(2)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

(3)说明了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5.(1)电子计算机应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

(2)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视、实现远程教育等。

16.信息高速公路——网路技术;克隆羊“多利”——生物技术;嫦娥“一号”——航空航天技术。

17.略

18.略

19.略

第19课机遇与挑战

1.C

2.A

3.D

4.B

5.A

6.C

7.D

8.A

9.D 10.B 11.A 12.D 13.B 14.B

15. (1)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时应加大对环保的投资力度,全球化给印度人民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承担着严峻的挑战。

(2)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环保、保护有限资源,既要看到机遇,同时也要考虑到存在的挑战。

(3)略

16. (1)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等。

(2)发达国家的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商品和资本的流动、高新技术得以扩散和推广;发展中国家的变化:能够弥补资金不足、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增长、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3)国家间要互相尊重,在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

17.(1)网络技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2)不完全对,机遇与挑战并存;

(3)中国慎重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既要看到机遇,同时也要考虑到存在的挑战。

(4)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举例。

18.略

19.略

20.略

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

——学习与探究之三

1.C

2.C

3.D

4.D

5.A

6.A

7.略

8.略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31.(1)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

(2) 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动植物资源、构建全球性防护体系等。

32.(1) 说明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3) 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4) 中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33.(1)“冷战”政策,主要指西方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止共产主义。

(2)苏联的解体。

(3)北约与华约。

(4)和平与发展。

(5)霸权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力争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还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34.(1)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火车、汽船等;

第二次科技革命:内燃机、电灯、电话、电报、飞机、汽车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

(2)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杰弗逊(或里根等)。

(3)地球生态环境危机、人口爆炸性膨胀、核战争的威胁、资源日益匮乏。

(4)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或阿富汗战争等)。

35.分析探究题:

⑴①在西亚新月沃地西部很早就生活着希伯来人,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希伯来人就是今天犹太人的祖先,后来他们流落到世界各地,近代掀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②7世纪后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人逐渐在巴勒斯坦定居,直至现在。

⑵①这一地区有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交通位置重要,并盛产石油,经济价值巨大;

②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

③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行为的恶性循环中;

④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

36.从身边的实际入手,如:嫦娥一号、转基因食物、网络世界等方面答题。

37.可以从改革的出发点、坚持的原则及改革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答题。

(九年级下)历史期中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21.①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爆炸。

②巨大伤亡,广岛、长琦两座城市几乎被摧毁。人们失业、失去亲人,生活困难、饱受身体、心灵的伤痛。

③承担战争的责任,承认战争的罪行,反省历史吸取玩火自焚的教训,惊醒日本后代和世人。

④日本的广岛重视历史遗迹和证据的保留,而我们过去做的很不够。现在我们在努力补上这一课,给未来和后代留下真实的历史和永远的警示。

22.错误:①1938年②莫斯科保卫战③珍珠港事件④德国投降

改正:①1939年②苏德战争③太平洋战争④日本无条件投降

23.(1)1929年经济危机后美国人的生活。

(2)恢复银行信用;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兴办公共工程。

(3)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进行侵略扩张;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转嫁危机。

(4)日、德、意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等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二战的胜利。

(5)政府对经济采取积极干预政策,控制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

24.(1)姑息养奸,绥靖政策。

(2)静坐战争的出现:当德国法西斯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时,英、法视而不见,坐壁静观。

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国侵略者的妥协。

(3)德国入侵法国、轰炸英国。

(4)从绥靖政策到坚决反对侵略扩张,从妥协静观到顽强抵抗。在法西斯不断的疯狂扩张下认识到妥协没有出路,静坐只能挨打,张伯伦绥靖政策破产,丘吉尔主战赢得人们的支持。

(主观试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九年级下)历史期中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31. 德国《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2.1939年德国闪击捷克斯洛伐克改为: 闪击波兰

意大利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改为: 德国向苏联进攻

33.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改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改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4.(1)苏联要想实现工业化,不能从轻工业开始,而要从重工业开始。如果不发展重工业,那么苏联革命就要失败。

(2)正确。因为发展经济应该保证各种产业的平衡。农业和轻工业是重工业的基础,如果发展不好,就会影响重工业,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苏联后来农业、轻工业的落后,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斯大林的做法,使苏联经济过于偏向重工业。增加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种做法是一种不顾农民安危,片面追求高效率的做法。

35.(1)发表于1933年。当时美国面临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2)是对经济危机的恐惧。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

(3)罗斯福“新政”。其核心是《全国经济复兴法》。

(4)“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6.(1)意思是各国在华“利益均等”。获得和日本等国一样的利益。

(2)指美国、日本等殖民国家。获得最大利益的是美国。

(3)实质是改变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37.读表格回答问题

(1)说明法西斯残暴、反人类的特点。

(2)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的南京大屠杀。

(3)反对战争,爱护和平。

(九年级下)历史期末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21.美苏两极冷战情况一览表

22.⑴

错误一:新经济政策理由:新政

错误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理由:资本主义制度

错误三:法西斯党理由:纳粹党

错误四:三国同盟理由: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

错误5:经济政策理由:对外交往

错误6:独立国家理由:独立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

23.(1)图A:20世纪60年代美国登月(阿姆斯特朗)

图B:2003年10月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力伟)

图C:1946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图D:1996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科学技术革命,即“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应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技术为代表的。

(3)如计算机改变了学习的方式;我们吃的油、蔬菜、水果是转基因产品等。

24. ⑴恐怖主义、环境问题、毒品问题

(2)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力量;加强国际合作;重视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等。联合国。

(3)如:白色垃圾污染,响应国家号召,在6月1日商场、超市不提供免费塑料袋后尽量用布和纸袋;远离毒品等。谈一点即可。

25.(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远东和太平洋统治的新秩序;形成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2)开始: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扩大: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中途岛战役结束:1945年德国、日本投降

(3)国家要奉行独立自主,同时要具有国际合作意识;保持政局的稳定和连续性;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学习他国先进经验等。

我国对房价的控制;物价不断上涨的干预等。

(4)海湾战争,越南局部战争。如热爱和平,拒绝战争等即可

(5)多元化。伊朗、伊拉克、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主观试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酌情给分)

(九年级下)历史期末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31.印度和巴伐利亚两个国家改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甘地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改为: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32.推翻了亲英政府的独裁统治改为:推翻了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

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改为: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33.1943年的莫斯科保卫战改为: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9月,德国投降改为:1945年9月,日本投降

34.阅读材料回答

(1)纳粹党迫害犹太人;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纳粹党轰炸格尔尼卡;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2)名称为《格尔尼卡》;作者是:毕加索;创作意图是:描绘战争的恐怖、痛苦、受难和兽性。从而达到痛恨战争的目的。

(3)法西斯是恐怖的、残暴的,反人类的。

35.阅读材料回答

(1)用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就是“冷战”。“冷战”以美国和英国为中心。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3)北约的性质是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目的是为了推行杜鲁门主义,有效实施冷战。

(4)他们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华约”。

36.根据材料回答

(1)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在苏联进行改革。

(2)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主要发展重工业。“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在斯大林时代,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都集中在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在斯大林手中。

(4)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是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农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5)首先改革应该根据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其次经济改革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特别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切合实际,均可酌情给分。

参考书目和网址:

参考书目:

《伴你学历史》(九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年中考3年中考模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苏联兴衰史》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余永定、李向阳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徐元旦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各地中考试题

参考网址:

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subiect/history

人民教育网历史天地: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lishi/index.htm

中国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cn/ch--jingji/indec.htm

南方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news/china/bgcn/htm

历史教学在线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7152476.html,/

百度百科网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就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就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与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就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与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与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与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就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她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

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资料讲解

九年级(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9.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时期出现用麻做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2.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泥活字。 3.火药:唐中期有配方记载,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战争并传入欧洲。 4.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指南针北宋时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传入欧洲,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二、史学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记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记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三、文学1.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离骚》。 2.唐诗:代表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3.宋词:著名词作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4.元曲:关汉卿的《窦娥冤》5.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四、文字、书法和绘画 1.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叫“铭文”。 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2.书法: (1)东晋王羲之,后人称为“书圣” 。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2)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人称“颜筋柳骨”。 3.绘画: (1)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隋唐时,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影响较大的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五、医学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六、天文和数学张衡(东汉)——发明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祖冲之(南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的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 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 特》《威尼斯商人》。 4.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 5.新航路开辟被称为:世界被发现。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2)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会议 (新议会的召开)。(3)领导人:克伦威尔。(4)完 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5)颁布文献:《权 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在英 国确立。 7.美国独立战争:(1)原因:英国殖民压迫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2)开始标志: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3)领 导人:华盛顿。(4).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6)性质:既是民 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7)颁布文献: 《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 8.法国大革命:(1)原因: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3)领导人:罗伯斯庇尔。(4)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 (5)颁布文献:《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 新制度的出生证”。 (6)拿破仑夺取政权的事件:雾月政变。拿破仑颁布的法典:《法国 民法典》。 9.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 期。(2)开始部门:棉纺织部门。(3)开始国家:英 国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国 家:比利时。 11.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开始 国家:美国。(3)标志:原子能、计算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我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1、文艺... 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我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完整word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級下冊 第1課俄國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結果:①推翻了沙皇の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②二月革命後の兩個政權並存の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二.俄國十月革命 1.時間:1917年11月(列寧到彼得格勒の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2.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の苦難。②臨時政府繼續實行反人民の對外政策,(繼續進行世界大戰)並力圖撲滅國內の革命火焰。 3.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並建立了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 寧當選為主席。 4.蘇維埃政府采取の措施:①建立新型の無產階級政權,②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③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の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④同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5.1918年3月蘇維埃俄國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 6.1920年粉碎了外國武裝幹涉和國內の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の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為了戰勝敵人蘇維埃政權采取:①加強紅軍の建設,②實行了經濟上高度集中の“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7.十月革命の曆史意義: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の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②十月革命の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の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の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の解放鬥爭。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の探索 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の首要任務是:恢複被戰爭嚴重破壞了の經濟。一.列寧の探索 1.在列寧の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の恢複和發展。(1924年列寧逝世) 2.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後來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二.斯大林の探索 1.措施:①1928~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②蘇聯加快了實農為化の步伐。 2.作用:蘇聯由全傳統の農業國變成強盛の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全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3.蘇聯在1936年通過新憲法,宣布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の制定,標志著蘇聯高度集中の經濟政治體制の形成。這一體制也被稱為“斯大林模式”。(特點:政治上——高度集權,忽視民主;經濟上——計劃經濟,排斥市場) 4.斯大林模式の影響:在一定曆史階段裏發揮過積極の作用,但後來它嚴重阻礙了蘇聯の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美国云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历史上,这一地区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今天这一地区。仍然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官方语。 2.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的人物是玻璃瓦尔和圣马丁,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在这场起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是章西女王。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民族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2课xx的改革 1.俄国历史上两次决定俄国命令的改革分别是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民制改革。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开始于1861年,主持这场改革的目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白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农奴获得人身白由,可以改变身仿,白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购买。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是哪次改革所颁发的法令的内容?废除农奴制改革。 2.这次改革是哪年开始的?有谁组织的?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这次改革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改革?白上而下地系由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意义: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残余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课xx内战 1.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通过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完成的,美国内战是美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2.引发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是:北方资本主义商业经济于南方农奴制种植园 经济矛盾不可调和。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农奴制的存废问题。3.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是: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1862年,林肯颁发〈〈解放黑人奴隶制宣言》〈〈宅地一法》。 4.xx内战有何影响? 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农奴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材料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农奴制永远获得白由,并可以以白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材料二: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叛乱过,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民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法律文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部文件是哪一次战争期间的由谁颁发的? 文件:〈〈解放黑人农奴宣言》〈〈宅地法》美国内战。林肯。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个法律文件为什么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还踊跃参军,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 第4课xx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钱掌握实权的是德川幕府,实行闭关封国的政策。 2.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

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 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 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 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 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 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 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 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 2 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 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 3500 年,尼罗河沿岸出 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 35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 立起来;③公元前 6 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 3500 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 25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
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
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
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 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 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 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 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 业的发展。
第 3 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 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 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 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出现 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四种,其中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 1、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社会占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 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 法庭→国家,奴隶社会逐渐取代原始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它们最先由原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国王处于第二等级。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 (2)特点:等级森严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发源于海洋) 古希腊 希腊文明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1、雅典城邦的繁荣: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原因和启示: (1)雅典繁荣的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2)雅典繁荣的原因:利克里当政时进行一系列改革:○1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2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专政。奴隶、外邦人、妇女都没有民主 2、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国家 3、比较古希腊雅典奴隶制城邦和斯巴达城邦的异同: (1)地理位置、经济不同:雅典近海,经济以工商业为主;斯巴达是内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2)文化不同:雅典文化繁荣,重视教育;斯巴达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3)政治不同:雅典是个奴隶制共和国;斯巴达是个由少数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罗马取得胜利 (3)强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1、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其影响是: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3、美国内战 ①领导人:林肯 ②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③扭转了战争形势的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④林肯的贡献:A、维护美国的统一;B、解放黑人奴隶 ⑤美国南北战争的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4、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①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5、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代表性的成就是:电力广泛使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 工业成就:内燃机、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9世纪80年代发明的)、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现代炸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67年发明的) 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表现: ①人口迅速增长 ②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7、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之一,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 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巨著:《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话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贝多芬:德国著名作曲家代表作《英雄交响曲》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8、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战争的目的: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c、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d、交战双方:三国同盟国(其中核心国是德国)和三国协约国(核心国是英国) e、战争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f、战争的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g、战争性质:是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h、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i、其中比较特殊的国家是:意大利,一开始在三国同盟,战争开始后转到协约国 9、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10月 a、领导人:列宁 b、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0、一战后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中涉及并损害中国主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