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A型选择题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A型选择题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A型选择题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A型选择题

第十章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A型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E、比

2、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用

A 构成比

B 观察单位

C 相对比

D 率

E 百分比

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在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

E、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4、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相对数指标( )

A.出生率

B.某病发病率

C.某病潜伏期的百分位数

D.死因构成比

E.女婴与男婴的性别比

5、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年均人口数

6、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 ).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率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以上均不对

7、某地区某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0α,以后历年为1α,2α,…,n α,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1...10+++n n ααα

B. 110+??n n ααα

C.n n 0

α

α D.n n 0

α

α -1

E.

10

-a a n

8、按目前实际应用的计算公式,婴儿死亡率属于( )。 A. 相对比(比,ratio ) B. 构成比(比例,proportion ) C. 标准化率(standardized rate ) D. 率(rate ) E 、以上都不对

9、某年某地乙肝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9.8%,这种指标是 A .集中趋势 B .时点患病率 C .发病率 D .构成比 E .相对比 10、构成比:

A.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 、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

C 、既反映A 也反映B

D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E 、表示某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

11、构成比之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总和:

A.必大于1

B、必小于1

C、必等于1

D、随着资料的变化而变化

E、随着各构成部分大小改变而变

12、某日门诊各科的疾病分类统计资料,可以作为:

A.计算死亡率的基础

B、计算发病率的基础

C、计算构成比的基础

D、计算相对比基础

13、计算率的平均值时:

A.将各个率直接相加来求平均值

B、以总的绝对数值为依据求平均值

C、先标化,再按A法计算

D、按求中位数的方法求平均值

E、以上都不对

14、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的指标是

A.平均数

B.标准化死亡率比

C.变异系数

D.相对数

E.动态数列分析指标

15、.动态数列分析中的定基比和环基比属于

A.相对比

B.率

C.构成比

D.平均数

E.频数

16、某地1971-1995年床位发展情况列于下表。1971年与1975年比较,累计增长量为

年份年份

1971 1400

1972 2100

1973 2200

1974 2300

1975 2500

A.(2500-1400)/1400

B.2500/1400-1

C.2500-1400

D.(2500/1400)×100

E. 2500/1400

17、甲地恶性肿瘤死亡率比乙地高,标化后甲地恶性肿瘤死亡率比乙地低,其原因可能是()

A.甲地的老年人的比例比乙地高

B.甲地的老年人的比例比乙地低

C.甲地的青年人的比例比乙地高

D.甲地的诊断水平比乙地低

E.甲地的诊断水平比乙地高

18、甲丙两地计算标准化肺癌死亡率后作比较,可以消除()

A、不同年龄组肺癌死亡率差别的影响

B、抽样误差

C、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D、性别、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E、以上都不是

19、标准化后的总死亡率()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的选择变化而变化

D、它可以作为任意两组资料比较的依据

E、以上都不是

20、在两地某病患病率的比较中,为消除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作直接法标准化的要求是-------

A、两地人口年龄构成相仿

B、要有标准的年龄别该病的患病率

C、要有两地人口的年龄别该病的患病率

D、要求两地人口数相仿

E、以上都不对

21、率的标准化法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内部构成的差异,使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B、把率变成实际水平

C、使大的率变小,小的率变大

D、使率能够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

E、以上都不是

22、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A.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B.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C、消除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D、消除两地抽样误差不同的影响

E、以上都不是

23、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10万,按年龄构成标准化后,甲地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38/10万,因此可以认为()。

A、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甲地冠心病的诊断较乙地准确

D.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E、以上都不是

24、为了研究粪管措施的效果,拟比较已经实行无害化处理的甲乡和尚未实行的乙乡的居民钩虫感染率,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其正确比较的方法是()

A、两个率比较的u检验

B、两个率比较的2

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在做比较

E、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25、根据下述资料,则

病情

甲疗法乙疗法

病人

治愈数治愈率

(%)

病人数治愈

治愈率(%)

轻型40 36 90 60 53 88.33 重型60 42 70 40 27 67.50 合计100 78 78 100 80 80 A. 乙疗法优于甲疗法

B. 甲疗法优于乙疗法

C. 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

D. 此资料应先求标化率再做假设检验

E 、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不相等 26、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若要比较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则该做标准化

B 、只有当要比较总体死亡情况,而且希望归因为人口分布不同之外的其他因素时,标准化才有意义

C 、虽然人口分布不同,但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相同或相差不大时,没有必要做标准化

D 、不同比较组的人口分布不同,各年龄的死亡率也不同,但有明显的交叉,此时不宜做标准化

E 、以上都不对

十章二节分类资料统计推断

27、关于样本率p 的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

A.当n 足够大,且p 和1-p 均不太小,p 的抽样分布逼近正态分布

B.服从正态分布

C.服从负偏态分布

D.服从t 分布

E.服从2χ分布

28、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 )。 A.)p 1(p - B.n )p 1(p - C 、1

n p

- D 、n

)p 1(p -

E 、

1

n p - 29、某医生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检查粪便蛔虫卵阳性情况,得阳性率为20%,

则此阳性率的标准误Sp 为 A .4.0% B .0.4% C .0.04% D .1.6%

E.0.2%

30、关于率的标准误,正确的是()

A.反映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率和总体率间的差异

B.反映的是有无抽样误差

C.由率的方差除以根号n计算得到

D.反映二项分类事件的的离散指标

E.以上都不对

31、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平均为10%,某地随机抽查150人,其中HBSAg阳性30人。问该地HBSAg阳性率是否高于我国平均阳性率?应当选用下列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A.配对χ2检验

B.成组χ2检验

C.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的Z检验

D.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比较的的Z检验.

E. 方差分析

32、.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平均为10%。为研究某地的HBSAg阳性率是否高于我国平均阳性率,随机抽查了100人,其中 HBSAg阳性20人。若检验结果P<0.05,作何结论

A.接受H

,两样本率相等

,两样本率不等

B.拒绝H

C.接受H

,两总体率不等

D.接受H

,样本率与总体率相等

E.拒绝H

,两总体率不等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样本率比较可用u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可用t检验

χ

C、两样本率比较时,有u=2

χ

D.两样本率比较时,有t2=2

E、两样本率比较可用方差分析

34、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

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C.推断两个样本率与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D.推断样本率与总体率有无差别

E .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35、反映观察频数与理论差距的最好指标是( ) A 、∑(A -T )2

B 、

()T

T A 2

-

C 、T

T

A -

D 、()∑

-T

T A 2

E 、∑(A -T )

36、若2

,05.02

n x x '≥则( ) A 、P ≥0.05 B 、P ≤0.05 C 、P <0.05 D 、P =0.05 E 、P >0.05

37、x 2值的分布形状取于( ) A 、自由度n ' B 、样本含量n C 、理论值T

D 、观察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平方(A -T )2

E 、

()T

T A 2

-

38、22χμ=的条件是2χ分布的自由度( ) A 、大 B 、小 C 、1ν= D 、ν=∞ E 、以上都不对

39、对三行四列表资料作χ2 检验,自由度等于 A. 1

B. 2

C. 3

D.4

E. 6

40、x 2检验中,自由度n '的计算为( ) A 、行×列(R ×C ) B 、样本含量n C 、n-1

D 、(R -1)(C -1)

E 、n

n n C

R

41、以下关于2χ检验的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拟合优度检验时,υ=n-2(n 为观察频数的个数) B 、对一个3?4表进行检验时,υ=11 C 、对四格表检验时,υ=4

D 、若205,.0υχ>2,05.0ηχ,则ηυ>

E 、自由度等于行数×列数

42、下列哪项检验不适用2χ检验( )。 A 、样本均数的比较 B.两样本率的比较 C.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 D.拟合优度检验 E.以上都适合

43、如样本来自某总体,x 2当值小于3.84时,样本为来自总体的概率( ) A 、99% B 、95% C 、<1.0% D 、>5.0% E 、<5.0%

44、分析计数资料时,最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 A 、t 检验法

B、正态检验法

C、秩和检验法

D、x2检验法

E、方差分析

45、在卡方界值(x2)表中,当自由度一定时,x2值愈大,P值()

A、不变

B、愈大

C、愈小

D、与x2值相等

E、与x2值无关

46、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不变时,如果某格子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该格子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χ检验结果,47、从甲乙两篇论文中,查到同类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以及2

χ>2χ0。01(1),乙论文2χ>2χ0.05(1)。若甲乙两论文的样本量相同,则可认甲论文2

为()

A、两论文结果有矛盾

B、两论文结果基本一一致

C、甲论文结果更可信

D、甲论文结果不可信

E、甲论文说明两总体的差别大

48、.四格表中如有一个实际数为0,()。

A.就不能做2χ检验

B.就必须用校正2χ检验

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2χ检验

D.肯定可做校正2χ检验

E、只能用确切概率法

49、对四格表资料做2χ检验,如果将四格表的行与列对调,则对调前后的()

A.样正2χ值不等

B.非校正2χ值不等

C.确切概率法的P值不等

D.非校正2χ值相等

E、非校正2χ值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50、四格表的自由度()

A、不一定等于1

B、一定等于1

C、等到于行数×列数

D、样本含量减1

E、一定不等于1

51、四格表2χ检验基本公式

()

∑-

=

T

T

A2

2

χ的应用条件为()

A、A

RC

>5

B、T

RC

>5

C、T

RC

>5和n≥40

D、A

RC

>5和n≥40

E、1

RC

<5和n≥40

52、比较两个大样本率时,同时用u检验和χ2检验,有()A.u检验比χ2检验准确

B.χ2检验比u检验准确

C.u检验和χ2检验两者等价

D.u检验和χ2检验两者不等价

E.u检验和χ2检验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不可比

53、2

χ值的取值范围为()。

A、-∞<2

χ<+∞

B、0 ≤2

χ<+∞

C、2

χ≤1

D 、-∞ ≤2χ≤ 0

E 、0 ≤2χ≤1

54、某项研究的四格表2χ检验中,如果H 1成立,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含量越大( )越大 A 、I 型错误概率α B 、II 型错误概率β C 、拒绝H 0的可能性

D 、两总体比例不相等的可能性

E 、以上都对

55、某医生比较甲,乙两疗法对某病的效果,结果如下表,比较甲乙两疗法的治愈率所选择的假设检验是

疗法 治疗人数 痊愈人数 甲 33 26 乙

38

36

A F 检验

B 配对χ2检验

C 校正四格表χ2

检验

D 四格表χ2检验

E 行×列表χ2检验

56、四格表的专用公式( )

A 、

()T

T A x

2

2

-∑

=

B 、

()c b c b x

+-=

22

C 、

???? ??-∑=12

2

C R n n A n x

D 、

()c

b c b x

+--=

2

2

1||

E 、

))()()(()(22

d c d b c a b a n bc ad x ++++-=

57、用A 、B 两药分别观察治疗某病疗效,各观察15人,欲比较两药疗效,宜采用( )。 A 、四格表x 2检验 B 、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C 、四格表校正x 2

检验

D 、配对x 2检验

E 、配对x 2检验校正公式

58、在x 2检验中,四格表的校正公式是( )

()T

T A x

2

2

1||--∑

=

B 、T

n T A x 2

2

2||?

?? ??

--∑=

C 、

()T

T A x

2

2

5.0||--∑

=

D 、

))()()(()2|(|2

2d c d b c a b a n bc ad x ++++--=

???

? ??-∑=12

2

C R n n A n x 59、在行列表的检验中,当有1/5以上的格子中的理论数T 小于5时( ) A 、把理论数T 小于5的格子数合并在一起

B 、需用连续性校正公式

C 、理论数T 小于5的格子与邻近的格子合并

D 、理论数T 小于5的格子所在行(或列)与邻近的行(或列)合并

E 、以上都不是

60、计算R ×C 表的专用公式是( )

A 、

()T

T A x

2

2

-∑

=

B 、

()c

b c b x

+-=

22

C 、

???? ??-∑=12

2

C R n n A n x

D 、

()c

b c b x

+--=

2

2

1||

E 、))()()(()(22

d c d b c a b a n bc ad x ++++-=

61、某中心血站检查血清标本673例,检出乙肝核心抗体55例,若问不同血型的阳性率有无差别,应用哪种方法检验( ) A .配对Z 检验 B .成组Z 检验 C .配对χ2检验 D .四格表χ2检验 E .行×列表χ2检验

62、关于行×列表χ2检验,正确的应用必须是( )

A .不宜有格子中的实际数小于5

B .不宜有格子中的理论数小于5

C .不宜有格子中的理论数小于5或小于1

D .不宜有1/5以上的格子中的理论数小于5或有一个格子中的理论数小于l

E .不宜有1/5以上的格子中的实际教小于5或有一个格子中的实际数小于1 63、R ×C 表的x 2检验中,P <0.05说明( ) A 、被比较的n 个样本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B 、样本率间差别没有显著性

C 、任何两个率之间差别均有显著性

D 、至少某两个样本率是差别有显著性

E 、只有两个样本率间差别有显著性

64、用两种方法检查某疾病患者120名,甲法检出率为60%,乙法检出率位50%,甲、乙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 A 、不能确定 B.甲、乙法一样 C.甲法优于乙法 D.乙法优于甲法 E .两种方法都不好

65、配对四格表资料需用校正公式的条件( )

A 、1<T <5 和n>40

B 、b+c<40

C 、T<1或n<40

D 、T>1 n>40

E 、a+c<40

66、配对资料的校正公式是:

A 、

()T

T A x

2

2

1||--∑

=

B 、

()c

b c b x

+-=

22

C 、

???? ??-∑=12

2

C R n n A n x

D 、

()c

b c b x +--=

2

21||

E 、))()()(()2|(|22d c d b c a b a n

n

bc ad x ++++--=

67、某防疫站同时用乳胶凝聚法与常规培养法对110份乳品作细菌检查,结果如下:

乳胶凝集法

常规培养法 合计 + - + 27 1 28 - 8 74 82 合计 35

75

110

问欲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有无差别,应采用什么方法( )

A .u 检验

B .列联表χ2检验

C .配对四格表χ2 检验

D .配对四格表校正χ2 检验

E .四格表χ2 检验

68、配对资料X 2值专用公式是( )

A 、)

)()()(()(22d c d b c a b a n bc ad x ++++-= B 、()c

b c b x

+-=

2

2

C 、???

? ??-∑=122

C R n n A n x

D 、()c

b c b x

+--=

22

5.0|| E 、()T

T A x

22

-∑

=

69、某医师用A 药治疗9名病人,7人治愈,用B 药治疗9名病人,1人治愈。 要比较两药的疗效,最适当的方法是( ) A .卡方检验 B .u 检验 C .t 检验 D .校正卡方检验 E .直接计算概率法

70、分析四表格时,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Fisher 精确概率法? A 、1<T<5 B 、T<5 C 、T<1或n <40 D 、T≤1或n ≤100 E 、1<T≤5

B 型选择题

A 、率

B 、相对比

C 、构成比

D 、算术平均数

E 、中位数

1、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指标

2、说明某一事物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3、说明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A、反映疾病患病水平的指标

B、反映疾病危害人民生命严重程度的指标

C、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

D、反映疾病对劳动生产力影响程度的指标

E、反映病死水平的综合指标

4、患病率是

5、病死率是

6、某病死亡率是

7、感染率是

A、实际水平

B、相对水平

C、绝对数

D、相对数

E、构成比

8、标准化后两个总体率为

9、反映事物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10、未经标化的死亡率为

A、标准组具有年龄别人口数或年龄别人口构成比,被标准化组具有年龄别死亡率

B、标准组具有人口死亡总数和年龄别死亡率,被标准组具有总死亡率

C、标准组具有年龄别死亡率和总死亡率,被标准化组具有年龄别死亡数和人口总数

D、标准组具有年龄别死亡率和总死亡率,被标准化组具有年龄别人口数和人口死亡总数

E、标准组具有年龄别人口构成比和总死亡率,被标准化组具有人口总数和人口死亡总数

11、可采用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的情况是

12、可采用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的情况是

A、140

B、b+c<40

C、T<1或n<40

D、1/5以上格子中的理论数小于5

E 、T>5

13、什么情况下需用四格表校正公式 14、何时需用配对资料的校正公式 15、R ×C 表计算卡方值,在何情况下需合并

A 、自由度

B 、样本含量

C 、理论值

D 、行×列表中格子数的多少

E 、实际值

16、2χ值分布的形状取决于

17、2χ检验中自由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8、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到什么影响

A 、()∑-2

T A

B 、()T

T A 2

-

C 、

()T

T A -

D 、()∑

-T

T A 2

E 、()∑-T A

19、反映观察频数与理论频数差距的最好指标 20、不能反映观察频数与理论频数差距的指标

21、可反映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差距,但受频数影响的指标

填空题

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2、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有 、 。

3、死亡率的标准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4、总体率95%可信区间计算公式P ±1.96S P ,要求样本率近似正态分布,其正态近似条件为: , 。

5、应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公式时,当观察频数n______ 和期望频数T______时,需采用χ2校正公式。

6、常用的四格表χ2检验就是推断____个2分类总体的_______或构成比是否相同的假设检验。

名词解释

1、发展速度

2、动态数列

3、率

4、构成比

简答题

1、应用相对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死亡率的标准化意义与方法。

计算分析题

1、根据下表数据,试比较使用含氟牙膏与使用一般牙膏的患龋率有无不同?

使用含氟牙膏与使用一般牙膏的患龋率

牙膏类型调查人数患龋齿人数患龋率(%)

含氟牙膏200 70 35

一般牙膏100 50 50

合计300 120 40

2、某卫生防疫站对屠宰场及肉食零售点的猪肉,检查其表层沙门氏菌带菌情况,如下表,问两者带菌率有无差别?

采样地点检查

例数

阳性

例数

带菌

(%)

屠宰

28 2 7.14

零售

14 5 35.71

合计42 7 16.67

3、某医院比较急性黄疸型肝炎与正常人在超声波波型上的表现,见下表。问两组肝波型有无差异?

急性黄疸型肝炎与正常人的超声波波型

组别

波型

合计正常可疑较密

黄疸型肝炎12 43 232 287

正常人277 39 11 327

合计289 82 243 614

4、为研究摩托车驾驶员发生车祸时是否戴安全帽与头部受伤的情况。得到下列资料:

是否戴安全帽

头部受伤情况合计有头部受伤无头部受伤

已戴安全帽17 130 147

未戴安全帽218 428 646 合计235 558 793

请分析驾驶员开车时是否戴安全帽与头部受伤之间是否有关?

5、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中,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设计,得到下列资料。试分析吸烟是否与肺癌有关。

病例

对照

合计吸烟不吸烟

吸烟120 25 145

不吸烟7 20 27

合计127 45 172

6、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甲法的检出率为60%,乙法的检出率为50%,甲、乙两法一致检出率为35%,试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7、某劳动防护研究所将200名确诊的职业肺癌患者分别用痰细胞学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进行诊断,两种方法诊断为肺癌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比例分别为:痰细胞学检查80%,X线胸片检查70%,两种方法均诊断为肺癌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60%。现欲了解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有无差别,该资料应如何分析?请列出分析表格,并进行分析

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

痰细胞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

合计阳性阴性

阳性阴性合计 120 40 160 20 20 40 140 60 200

选择题部分答案

1、一方面以债务人的身份,把社会上可以用于房地产领域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以债权人的身份通过房地产贷款等形式将资金提供给企业与个人,这体现了房地产的( B )。P13 A 国家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商业信用 D 消费信用 2、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即是固定充当(A )的商品。 A 一般等价物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4、企业在房地产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行为体现了房地产的(C )。P12 A 国家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商业信用 D 消费信用 5、以下不属于“三大法宝”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P11 A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 房地产信贷控制政策 C 再贴现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6、下列关于决定货币需求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C )。P7 A 利率水平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B 资产收益率上升,投资环境改善,对货币需求会增加 C 人们的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呈正比 D 市场规模越大,对货币的需求越少 7、下列关于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979年,中央决定将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拨款,标志着房地产金融业的诞生 B 北京市在我国率先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C 1998年以后,银行房地产信贷对象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扩展到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D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在1949-1978年期间,经历了从有到无,从存在到沉寂的过程 8、下面属于专营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机构为(B )。 A 商业银行 B 住房储蓄银行 C 保险公司D信托投资公司 9、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主体构成要素包括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和(A )。P42 A 政府 B 中介公司 C 监督机构 D 行业协会 10、能把房地产金融机构已经形成的贷款资产债权转变为货币资金的机构是()。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 选择题具有概念性强,灵活性大,系统考察双基,知识覆盖面广,时间利用率高等优点,从而成为能够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学生根据已知的历史知识独立地分析、理解、归纳、判断、推理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题型,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被广泛运用。 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或图片材料创设解题情景和思路;选项就是根据题干创设的情景设置可供选择的答案。 选择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一.表述型选择题 其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标志是”、“反映出”、“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 二.否定型选择题 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三.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

了”、“根本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作用”、“结果”等。 四.比较型选择题 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 映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点”、“相似”、“新特点”、“新变化”、“继承了”、“发展了”等标志性词语。 五.组合性选择题 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四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序号组合成备选项。 六.排序型选择题 就是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要求(时间、空间、逻辑关系等)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七.材料型选择题 就是在题干中引入一些图片、数据、表格,根据材料创设相关情景,设置备选项,或者以不同材料设置备选项。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选择题(部分答案)

1、GPS卫星星座配置有(D)颗在轨卫星。 A. 21 B. 12 C. 18 D. 24 2、UTC是指( C)。 A. 协议天球坐标系 B. 协议地球坐标系 C. 协调世界时 D. 国际原子时 3、AS政策是指( D )。 A. 紧密定位服务 B. 标准定位服务 C. 选择可用性 D. 反电子欺骗 4、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A)影响。 A. 多路径效应 B. 对流层折射 C. 电离层折射 D. 卫星钟差 5、一般地,单差观测值是在( A )的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 同卫星、同历元、异接收机 B.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 C. 同卫星、同历元、同接收机 D.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 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D )。P62 A. 整周未知数 B. 多路径效应 C. 轨道误差 D. 接收机钟差 7、C/A码的周期是( A )。 A. 1ms B. 7天 C. 38星期 D. 1ns 8、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 B、相位中心 C、点位中心 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 9、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A )。 A、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 B、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 C、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 D、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 10.GPS广播星历中不包含(?) GPS卫星的六个轨道根数 GPS观测的差分改正 ●GPS卫星钟的改正?GPS卫星的健康状态 11.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 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收机, 测站设在大型水库旁边 ●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 ?夜晚进行GPS观测 12.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主要目的是( )

统计学教案习题06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六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 绝对数。 2. 相对数常用指标:率、构成比、比。 3.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4. 率的标准化和动态数列常用指标:标准化率、标准化法、时点动态数列、时期动态数列、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定基比、环比、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二)熟悉内容 1. 标准化率的计算。 2.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二、教学内容精要 (一) 绝对数 绝对数是各分类结果的合计频数,反映总量和规模。如某地的人口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等。绝对数通常不能相互比较,如两地人口数不等时,不能比较两地的发病人数,而应比较两地的发病率。 (二)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及计算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两个分类的绝对数之比表示相对数大小,如率、构成比、比等。 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及计算见表6-1。 表6-1 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及计算 常用相对数 概念 表示方式 计算公式 举例 率 (rate ) 又称频率指标,说明一定时期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百分率(%)、千分率 (‰)等 单位时间内的发病率、患病 率,如年(季)发病率、时 点患病率等 构成比 (proportion ) 又称构成指标,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 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百分数 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占比重 比 (ratio ) 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 比,说明A 是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 倍数或分数 ①对比指标,如男:女 =106.04:100 ②关系指标,如医护人员:病床数=1.64 ③计划完成指标,如完成计划的130.5% (三)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一般不宜过小。 2.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容易产生的错误有 (1)指标的选择错误如住院病人只能计算某病的病死率,不能认为是某病的死亡率; (2)若用构成指标下频率指标的结论将导致错误结论,如 某部队医院收治胃炎的门诊人数中军人的构成比最高,但不一定军人的胃炎发病率最高。 %100?=单位总数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数 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率%100?= 观察单位总数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位数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构成比B A = 比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举例 : Na 2CO 3 钠盐 Na 2SO 4 硫酸盐 NaCl 含氧酸盐 K 2SO 4 无氧酸盐 KHCO 3 氧化物 Na 2O 酸式盐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举例 : (3)化学反应的分类: ?? ? ?? ????? ???? ??? ??????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氧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类别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几个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物质 混合物:NaCl 溶液 纯净物 金属单质:Cu Hg 非金属单质:S H 2 单质 化合物 碱:Ca(OH)2 NH 3·H 2O 盐:CaCO 3 酸:H 2SO 4 CH 3COOH 氧化物:CaO H 2O

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4、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②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③向沸水中滴加1~2mL FeCl3饱和溶液; ④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B.病人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B.急性病C.常见病 D.慢性病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物理选择题类型分为五种 1.定性判断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而设定。同学们要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规律中涉及的物理概念、规律的成立或适用条件、与规律有关的物理模型等方面把规律、概念、模型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将物理规律之间作横向比较,形成合理、最优的解题模式。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基本概念、规律等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喽。 2.函数图象型 以函数图象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处理物理问题的试题。物理图象选择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行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特别是选择题)的有效方法。在图象类选择题中使用排除法的频次较高。

例如:如图甲所示,导体框架abcd放置于水平面内,ab平行于cd,导体棒MN与两导轨垂直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置于垂直于框架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MN始终保持静止。规定竖直向上为磁场正方向,沿导体棒由M到N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导体棒所受安培力F的正方向,水平向左为导体棒所受摩擦力f的正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快解秘诀:分析0~t1时间内可知磁通量无变化,导体棒不受安培力,可排除C选项;A、B选项中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分析t2~t3时间内可知电流方向为正,可排除A选项;然后多选题可轻松判断B、D正确。 3.定量计算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掌握和思维敏捷性而设置,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考生的悟性、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迅速解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夯实基础,总结和掌握解题方法、归纳物理推论,这样才能在考场内得心应手。 其中一些量化明显的题,往往不是简单机械计算,而蕴涵了对概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 金属单质 K 钾、Ca 钙、Na 纳、Mg 镁、Al 铝、Zn 锌、Fe 铁、Sn 锡、Pb 铅、Cu 铜、Hg 汞、Ag 银、Pt 铂、Au 金 2. 非金属单质 氢气H 2、碳C 、氮气N 2、氧气O 2、臭氧O 3、氟气F 2、硅Si 、磷P 、硫S 、氯气Cl 2、液溴Br 2、碘I 2、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 二、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等 2. 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 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 、氧化铝Al 2O 3、氧化锌ZnO 、氧化铁Fe 2O 3、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 3O 4、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七氧化二锰Mn 2O 7 2. 非金属氧化物 水H 2O ,过氧化氢H 2O 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 2、一氧化氮NO 、五氧化二氮N 2O 5、二氧化硅SiO 2、五氧化二磷P 2O 5、二氧化硫SO 2、三氧化硫SO 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1. 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 2O 2为过氧化物、 氧化铝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 3O 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 2O 、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 、氧化锌ZnO 、氧化铁Fe 2O 3、氧化亚铁FeO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 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 2O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如: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 4. 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 2O 3 5. 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 2O 2、过氧化钠Na 2O 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选择题(指针部分,含答案)

1.Suppose you declare int count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count is the address of count B. &count is 5 C. *count is the address of count D. *count is 5 2. Suppose you declare int count = 5 and int *pCount = &coun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count is the address of count B. &count is 5 C. *pCount is 5 D. pCount contains the address of count 3. If you declare a variable double d = 5.5 and compiler stores it in the memory starting with address 04BFA810, then &d is _______________. A. 5 B. 5.5 C. 0 D. unknown E. 04BFA810 4. Why the following pointer variable declaration is wrong? int area = 1;

double *pArea = &area; A. double *pArea = &area should be double *pArea = area; B. the type of variable does not match the type of the pointer. C. double *pArea = &area should be float *pArea = area; D. double *pArea = &area should be int *pArea = area;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A. A local variable is assigned an arbitrary value if you don?t initialize it. B. A local pointer is assigned an arbitrary value if you don?t initialize it. C. An array element is assigned an arbitrary value if you don?t initialize it. D. Dereferencing a pointer that is not initialized could cause fatal runtime error or it could accidentally modify important data. 6. Suppose int list[6] = {11, 12, 13, 14, 15, 16}; Is *list the same as list[0]? A. yes B. no 7. Suppose you declare an array double list[] = {1, 3.4, 5.5, 3.5} and compiler stores it in the memory starting with address 04BFA810. Assume a double value takes eight bytes on a computer. &list[1] is ______. A. 04BFA810

中考历史选择题三大主要类型解析(通用 )

中考历史选择题三大主要类型解析 1.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包括肯定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在”“反映出”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典型例题】 1.(2015·山东泰安)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春秋无义战” C.庄子——“无为而治” D.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的识记。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B项搭配错误,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而“春秋无义战”是孟子的言论。 【答案】B 2.(2015·福建福州)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处死路易十六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颁布《法典》 【解析】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答案】A 【解题技巧】 表述型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的解题方法有: 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②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举一反三】 1.“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2.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12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就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下面关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集体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公社化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答案】1.D 2.B 2.因果型选择题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doc 24页)

第十章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A型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E、比 2、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用 A 构成比 B 观察单位 C 相对比 D 率 E 百分比 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在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 E、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4、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相对数指标( ) A.出生率 B.某病发病率 C.某病潜伏期的百分位数 D.死因构成比 E.女婴与男婴的性别比 5、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年均人口数 6、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 ).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率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以上均不对 7、某地区某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0α,以后历年为1α,2α,…,n α,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1...10+++n n ααα B. 110+??n n ααα C.n n 0 α α D.n n 0 α α -1 E. 10 -a a n 8、按目前实际应用的计算公式,婴儿死亡率属于( )。 A. 相对比(比,ratio ) B. 构成比(比例,proportion ) C. 标准化率(standardized rate ) D. 率(rate ) E 、以上都不对 9、某年某地乙肝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9.8%,这种指标是 A .集中趋势 B .时点患病率 C .发病率 D .构成比 E .相对比 10、构成比: A.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 、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 C 、既反映A 也反映B D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E 、表示某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2.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3.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4.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 重水 B. 氨水 C. 水银 D. 水晶 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6.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 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完整版)大学物理考试常考题选择填空部分(含答案详解)

质 点 运 动 学 一.选择题: 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 ,从A 点出发,经过半圆周到达B 点,则在下列各 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A )速度增量 0=?v ρ ,速率增量 0=?v ; (B )速度增量 j v v ρρ 2-=?,速率增量 0=?v ; (C )位移大小 R r 2||=?ρ ,路程 R s π=; (D )位移 i R r ρρ 2-=?,路程 R s π=。 2、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j bt i at r ?ρ? 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一般曲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变速直线运动。 3、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 a 表示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正确的表达式为 ( B ) (A )r r ?=?||ρ; (B) υ==dt s d dt r d ρ ; (C ) a dt d =υ ; (D )υυd d =||ρ。 4、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5、质点作匀变速圆周运动,则:( C ) (A )角速度不变; (B )线速度不变; (C )角加速度不变; (D )总加速度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1、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 2 t -4 t 2(SI ),则质点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 =v -2 m/s ; 第一秒末的加速度大小 a = -8 m/s 2 ;第一秒内走过的路程 S = 2.5 m 。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Fe、Ga。 5.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

人力资源部分选择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和多选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第一章导论 二、单选题 1、人力资源是( D )。 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和 B 具有特定的知识技能和专长的人才 C具有现实劳动能力,并参加社会就业的劳动者 D 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5、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A)。 A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B 节约用人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营费用 C 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D 维持并改进员工队伍的素质 6、如果人力资源得不到及时和适当的利用,个体所拥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甚至丧失,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D )。 A 能动性 B 再生性 C 持续性 D 时效性 7、人力资源不一定越多就越能产生效益,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 A )。?A 内耗性 B 时效性C持续性D再生性?9、常言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体现了人力资源具有(C )的特性。 A 资本性 B时效性C内耗性D能动性 10、“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而给员工以支持和帮助”,这种管理方式所对应的人性假设是(D)。 A“经济人” B “社会人”C“复杂人” D “自我实现人” 11、下列属于需要型激励理论的是(A )。 A ERG理论 B 期望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12、( C )理论认为,只要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个体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13、人们的工作动机不只在于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人性假设理论是( B )。 A “经济人”假设理论 B “社会人”假设理论 C “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 D “复杂人”假设理论 三、多选题 3、下列(ABCDE )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A 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而传统人事管理则把人看作是工具 B 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而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则以事为中心 C 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看作是企业的生产效益部门,而传统人事管理则把人事管理部门视作无足轻重的职能部门 D人力资源管理将重点放在人才的使用、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挥上,而传统人事管理则着眼于人才的选拔和吸引,缺乏对人才使用的全面管理 E 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而传统人事管理忽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4、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 ABCDE )。 A人力资源规划B工作分析C绩效考核 D 职业生涯管理 E 薪酬管理 5、“复杂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有(ABD )。 A 人有着层次和水平不同的、多种多样的需要 B 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7比较类选择题39

训练7 比较类选择题 1.(2018·临沂模考)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 ) A.重视礼义道德教育B.提出“仁政”思想 C.主张治国礼法并施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答案 C 解析孔、孟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故A项错误;“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结合所学,荀子在继承孔、孟“礼”的同时,也吸收法家“法”的理念,使其更符合社会实际,故C项正确;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2.(2018·西安质检)下表是结合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整理的关于雅典民主和现代民主比较表,据此可知( ) A.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 B.雅典不受制约的体制将社会精英排斥殆尽 C.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均被现代民主所克服 D.雅典民主为现代民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 A 解析从上表对比中可知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故A项正确。3.(2018·郑州月考)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说明( ) A.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 B.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

C.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者虽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挽救民族危亡,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角度不同,目的与效果相似,故B项正确。 4.(2018·邯郸模考)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 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年还清。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 ) A.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 B.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D.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 答案 A 解析苏联的两次主动对华贷款与当时世界格局下苏日关系、苏美关系有重大关联,故A项正确;苏联贷款的主要意图不是帮助中国恢复发展经济,故B项错误;苏联的贷款不能够明显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第二次贷款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许多决策的制定,故D项错误。 5.(2018·济宁月考)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图所示,这两幅漫画意在表明( ) 图一图二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欧洲一体化面临严峻挑战 C.世界多极化格局日趋明朗 D.区域集团化进程就此搁浅 答案 B 解析图一反映了英国脱欧,图二反映了希腊债务危机,都表明了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故B项正确。

8年级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二、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 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 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 种分子构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 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 物质 混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分子。 四、 物质的组成 1. 宏观角度: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 微观角度: 。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3.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 第三节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方法 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2. 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 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 物。 4. 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如漂白粉、氯气(Cl 2)、二氧化氯(ClO 2) 等。 5. 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 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过滤(见下图) 【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滤液浑浊)。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和解法

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和解法 1.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往往从经济角度)、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题必须先把否定词标出来,做出选择后,然后再回到否定词。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 4.推理选择题-------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