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案例评析:由玩水引发的思考

案例一

时间:上午9点28分

人物:托二班幼儿、教师甲

地点:托二班盥洗室

幼儿进盥洗室洗手,打开总阀门后,幼儿们兴高采烈地涌了进去,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洗了起来,刚开始还洗得挺像模像样,但没过几分钟,幼儿们就不约而同地玩起水来。几乎所有在洗手的孩子全部加入了玩水游戏。此时,教师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脸一下耷拉了下来:“你们这是在洗手吗?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玩水?辰辰,你的袖管全湿了!教师立即关上水阀,催促着孩子们快速地离开盥洗室,孩子们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不情不愿、不声不响地溜了出去。

案例二

时间:上午10点15分

人物:托二班幼儿、教师乙

地点:托二班厕所、盥洗室

又到了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今天安排了区域自选游戏。幼儿们高高兴兴地各自分散去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开始了游戏。只见晓捷和筱羽窃窃私语了一番,两人一前一后,偷偷地溜进了厕所,打开水龙头高兴的玩起水来。教师注意到了两人的举动,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悄悄地躲在门边,发现他们俩人正在玩水,很开心!因此她并没有阻止他俩,只是说了句:“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玩水时把水龙头开小些,尽量不要弄湿衣服!”说完,她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三个小伙伴立刻动身来到盥洗室,加人了玩水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了进来,厕所间显然已不够容纳。正当这时,一直在旁默默关注的教师走进盥洗室向幼儿发出了到盥洗室一起玩水的邀请,同时还提供了瓶子、水盆、水桶、杯子、毛巾、玩具等多种材料,组织孩子们玩起了水的游戏。幼儿们各自挑选了不同的材料,自由地游戏起来。倒水游戏、浮与沉、挤水游戏等,游戏在孩子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圆满结束!

具体评析:

一.分析幼儿(从隐性课程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托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2——3岁正是幼儿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抱有巨大的探索热情,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知疲倦地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其次,水是孩子生活环境中接触较多的物质之一,玩水也是所有

学前幼儿都喜欢的游戏。孩子们通过玩水可以感知水的特性、作用及

保护等相关问题,同时玩水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

兴趣。

二.分析教师:

1.在案例一中,幼儿玩水游戏与日常常规和教师接下去的正常教

学计划产生了冲突。因此,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中断了幼儿的玩水游

戏。(类似教师甲的处理方式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屡见不鲜。)

2.在案例二中,教师乙通过观察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并及时

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不受计划所累,给了幼儿一个开放的、自主的

学习、探索的空间。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甲和教师乙不同的处理

方式充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1. 案例一中的教师更关注的是玩水活动会弄湿幼儿的衣服,会

着凉感冒以及防碍了自己下面教学计划的实施,忽略了幼儿的探索兴

趣和玩水活动背后蕴涵着的良好的教育契机。

2. 案例二中的教师关注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创造

一个开放、支持、引导的自主性教育氛围。同时不受教学计划所累,

真正体现出《新纲要》中所指的:“教师应善于利用隐性课程的效应,

以促使儿童自主活动的生成。”、“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

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

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

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要

求。

由玩水活动引发的思考,使我深深体会到:现代幼儿教育应从孩

子的兴趣、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优势,创

设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重视幼儿的自发活动,以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尽最大可能调动幼儿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去实践,更好地促进孩子的

全面发展。

案例分析:放羊与复制

曾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例事实:留学美国的教育学博士黄全愈

的儿子,在国内时三岁学画国画,寄到美国的“竹子图”让美国教授大

为惊叹。黄博士的儿子五岁到美国后继续去学画,去学校几次后,儿

子不愿再去了。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儿也不教!”黄博

士悄悄去学校观察,发现美国老师的教学几乎是将孩子们“放羊”,出

一个题目,让孩子自由去画。老师不讲基本的笔法,不讲布局结构,

也不在黑板上画示范画让孩子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黄博士觉得是误

人子弟。

“放羊”与“复制”是一个对立的面,而又是相辅相成的。21世纪

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孩子们应具有创造财富

的能力,在教育中我们既不能过分追求“放羊”,也不能全部舍弃“复

制”,只有在新纲要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进一步地推进。

那如何搞好“放羊”与“复制”的关系呢?我认为:

1、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教师改革的

热情和积累教师有益经验,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自主空间,教师自己要

努力对新纲要的理解,大胆实践,把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

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要求,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转化自己的教学

观念,转变对幼儿的认识。

2、幼儿创设更大、更多、更和谐的创造空间

有了良好的环境,成功的机率也相应提高。因此无论什么活动,

我们要在材料提供上动足脑筋,下够功夫,充分利用和体现材料多样

性的效能,让孩子接触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材料,以启

发他们灵感的火花,避免再次出现上述所讲的复制现象,提问注意启

发性,多问“为什么,”少说“是不是?”这样安排能使幼儿的好奇心、

创造动机和兴趣等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如幼儿绘画时不会出现千篇一

律的复制,续编故事是也不至于重复同一个内容。

3、尊重幼儿,给幼儿于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

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一丝成绩都要

肯定,让幼儿充满自信,在作业时不对每个幼儿作统一要求,因人施

教,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能力差的幼儿可以“复制”的多一点,

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放羊”多一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想象与

创造。教师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平和而客观的心态去评价作品

和创造行为本身,同时注重给孩子充分自由,不随意干预和打扰幼儿

的自由发挥、自愿表达和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

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的条件限制他们,鼓励他

们去创造。只有“复制”、“放羊”相互结合,才能让幼儿创造的明天更

美好。

案例:牛奶打泼以后

王老师刚给小朋友端好牛奶,才一转身,就听见几个小朋友一起叫起来:“王老师,杨艺的牛奶打泼了!”王老师转过头去一瞧,可不是吗,牛奶正顺着桌沿往下滴呢,可还没等王老师说什么,杨艺和唐震就用手指着对方,一起说:“是他(她),是他(她)把牛奶打泼的。”

王老师有些生气的问:“到底是谁打泼的?”“是他(她)。”他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是吗?”王老师陷入沉思,杨艺是班里的乖孩子,聪明,漂亮,大家都喜欢她。而唐震呢?则是个十分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想到这儿,王老师立即看着唐震想好好的批评批评他,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他那清澈的双眼,紧张的看着自己,难道……?王老师心里一动:难道这次不是他??可不能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前随便批评人,要不会深深的伤害到孩子。

于是,王老师又问了他们俩几次到底是谁把牛奶打泼的,可他俩都说不是自己,是对方,周围的小朋友也说是唐震。王老师听了就生气: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要撒谎,真得好好的批评批评。可再一瞧唐震那双无辜的眼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王老师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她对全班小朋友说:“现在王老师也分辨不出到底是谁把牛奶打泼了,但是杯子上面肯定留下了他的指纹,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就请医生阿姨用显微镜来帮助我们看看,这只杯子上到底是谁的指纹。这样我们就知道到底是谁把牛奶打泼了。”

没想到王老师话还没说完,杨艺就低下头去开始哭起来,王老师一下子就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王老师也非常吃惊,自己差一点就错怪了一个无辜的孩子,差一点就对一个孩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更甚的是,其他孩子因为唐震常调皮被老师批评,现在发生了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全都认为是他干的。这也给王老师敲响了警钟,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耐心的了解清楚事情以后才下结论。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正确、公正、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一起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教师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在孩子的心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但是每个孩子都同样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不论是漂亮的,能干的,聪明的孩子还是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们都渴望老师是关心自己,爱自己的。

如果因为个人喜好,将私人感情融入到对孩子的爱中,那么爱的

天平就倾斜了,对于孩子是不公平的。在以上案例中,两个孩子互相

指责是把牛奶打泼的,老师并没有主观的认定是唐震干的,而是深思

熟虑:“不能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前随便批评人,否则会深深的伤

害到孩子。”正因为王老师用正确、公正、客观的方法评价每个孩子,

才会让唐震免受伤害。

二、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幼儿年龄虽小,但与成人一样具备了人格,享有自己的权利。王

老师耐心的听完杨艺和唐震的话后,没有根据杨艺和唐震以前的表

现,判断这次是唐震犯了错,而武断的责怪他,而是反复仔细的询问。

也没有因为其他小朋友的“证词”就认定是唐震犯了错,而不听他申

辩。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王老师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给予孩子公平的机会。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长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身为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发

现每个孩子的进步,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唐震虽然调皮捣蛋,但

是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画画得好,爱学习,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响

亮、清楚……。所以,在活动中不应以老眼光看待幼儿。更何况,老

师这次处理事情的耐心可以让唐震更加信任老师,慢慢的改掉缺点

呢!而且也能让老师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四、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

横向比较的方法

横向比较对于孩子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案例中的王老师没

有拿唐震和杨艺作横向比较,没有因为杨艺是班上聪明、能干、漂亮

的孩子而认定一定是唐震在撒谎。于是聪明的王老师想出了一个好办

法:利用医生阿姨的显微镜来查查是谁的指纹。王老师用这个科学的

方法巧妙地了解了事实的真相,让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

幼儿园生活案例分析:鸡蛋黄掉在地上了

吃早饭时,我发淇淇的桌子底下有一些蛋黄被踩得粉碎。看着满

地被踩粘的蛋黄,不能只凭主观和经验来判断这件事。

分析:

我想不能只凭主观和经验来判断这件事。我与淇淇的家长进行

了交谈,在谈话中了解到这个孩子特别挑食,妈妈不喜欢吃蛋黄,影

响了她也不喜欢吃,家长也就听之任之,慢慢地养成了不吃蛋黄的不

良饮食习惯。针对淇淇这种状况,应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建立良好的

饮食习惯。经过反复思考,并和家长及同班教师协商,共同对其进行

引导和帮助,

措施:

1、"变换花样引导她吃蛋黄。如:把蛋黄压碎和香肠一起夹在

面包里做成三明治或将蛋黄切成小块再撒上咸菜末,还可以将蛋黄蘸

些调料吃……

2、开展一次“好吃的蛋”的生活活动。老师将蛋做成蛋饼、煎蛋、

蛋糕和各种炒蛋等,让幼儿一同品尝,使孩子们的食欲大增,唤起董

家俊吃鸡蛋的兴趣。

3、开展“欢迎蛋宝宝”的语言游戏,让每位幼儿都说说“蛋宝宝”

的营养价值,让了解蛋黄对身体的重要性。

4、让家长做好榜样,鼓励孩子吃蛋黄。

5、利用环境来暗示和引导。将吃饭好的幼儿安排在她周围,

创设良好的氛围感染她。

效果与启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引导,我发现淇淇喜欢吃蛋黄了。通过这件事,

我体会到:教师在保教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正确分析幼儿的行为,并

耐心引导,顺应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需求,允许孩子在自身水平

上不断尝试和体验,这也是我们教师“因材施教”的技巧和策略。

‘案例评析:内向幼儿的分析与改善措施

我班的方怡雯是一位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平时胆子较小、不

爱说话、比较羞怯、很少与同伴交流。针对这位幼儿我进行了特别的

观察并予以分析。

镜头一:

在学习活动的时候,方怡雯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边,当我提问

后,她从不举手。为了让她开口说话,我有意地请她起来回答,可每

次都换来的却是一副茫然的表情。

镜头二:

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在各自喜欢的区角内进行玩耍,可方

怡雯好像还没有确定活动的区角,安静而又彷徨地站在那儿。我看着

她,她发现我注意她就低下头显得有些拘谨,我便走进她亲切地问道:

“妹妹喜欢玩什么?自己去选一个喜欢的区角。”我便拉上她的手顺着

她的意向选择了表演区。她从乐器盒中自主地选择了铃鼓,边看着其

他幼儿跳舞,边合着音乐有节奏地敲打着铃鼓,在整个活动中,都没

有听到她一句话语,只是有时能感觉到她内心的喜悦,因为在她脸上

偶尔能看到一丝丝笑容。

镜头三:

午餐时间,幼儿都象往常一样安静地坐着吃饭,这时活动室一片安静。我像平时一样依次巡视幼儿午餐情况,当我走到方怡雯身边时,发现她还没吃,手扶着碗,微微皱着眉头,好像有什么事,我刚想问,她轻轻地对我说:“我没有筷子。”l案例分析: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便从父母家长那里进行着手,利用离园时间面对面地与其母亲进行了深度地访谈和交流,通过交谈,对孩子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也有了答案。

具体措施

培养每一个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进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责任,因此我针对所反映的情况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措施一:给与更多地关爱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让她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渐渐的适应生活,感受陌生人给她带来的关怀,使她感到是我们可信赖的人。因此面对方怡雯,我每天都会关注她,多与她交流,每当她一进幼儿园班级,我就主动向她问好。平时生活中也会多拉拉她的手、多抱抱她和她说话,虽然起先她有时不回应我,但我依然继续和她交流。有一天,她带来了星期天和妈妈一起拍得大头贴,主动地给我介绍,尽管话不是很多,但在我的追问下,他都能积极的回应我。我及时夸奖了她,并拉来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分享。从她的脸上可感觉到她内心的喜悦,渐渐地她变得开始愿意和我交流了。

措施二:循序渐进,耐心引导

在活动中,为了让她多说话,我经常让她回答问题,鼓励她用大家都听得见的声音讲话,教育其他幼儿耐心等待,并用鼓掌的方式表扬她的进步,日常生活中,经常让她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发物品、到邻班老师那儿借东西,尽量创造机会让她与同伴交流,慢慢地,方怡雯不再象以前那样羞怯、孤僻了。

措施三: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满足其需要

儿童是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只有在开放、轻松的环境中,幼儿才会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进入,主动地和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才会大胆主动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观点。在此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幼儿,不能以自己主观的意见代替幼儿的自由意愿,努力满足幼儿的需要,激发其内心,促进幼儿发展。在语言活动中,让她来模仿狼,这不是她的意愿,所以她产生的反应是消极的,不愿意参加,当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因为是她自己喜欢的活动,她表现得较为积极、

发挥的也很好。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对于自己的发展有着重

要的作用。

措施四:家长的教育

针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的反馈给家长,并要求家长多放手让她做

力所能及的事,多与她交流,为她请小伙伴到家里玩,平时,把孩子

在家的表现与老师交流,使家园教育达到一致。家长的教育是很重要,

在平时与孩子交往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提供机会让孩子

尝试,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家长同时参与让孩子感受

到活动的意义,其次可以带孩子多参观,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知识,

让幼儿思维有所开拓。家长可以多鼓励自己的孩子,都给予肯定,这

样孩子首先在自信心方面也得到鼓励,她发现我并不比别人差,以此

循环幼儿克服自己胆怯的心理状态后,再加上多接触、交流,相信内

向的孩子也会变得大胆、活泼的,成为一个性格开朗,遇事积极主动

的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她,关注每一个孩子,把爱付诸于

实际工作中,细心观察,用心交流,耐心教育,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

愉快、健康成长。

案例:如何对待幼儿的错误

在平时生活中犯错是幼儿的天性。它们就是在犯错、认错、改错

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孩子的犯错是无意识地所以即使它们犯

错也是可以原谅的。要善待孩子无意的错误,并因势利导,循寻善诱

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案例】在一次看图书的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书本然后

静静的坐到桌椅前看,看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轻轻的走来问我.可是当

我和孩子们整理书本时却发现一本书怎么没有封面.

【案例分析】犯错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犯了错但是关键还是在于我

们是否能正确认识幼儿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孩子的心去看待孩

子。要从幼儿所谓的错误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了问题我们不能

以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所犯下的错误,以一颗宽容的心包

容孩子。

其次,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一种孩

子能愉快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再次,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自觉改正,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相反当我们发现了上述问题并以

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但孩子们不敢主动承认错误,把好好的书本弄丢,

而且也会使孩子的心灵受一次重伤,结果只会是给幼儿和我们自己留

下终身的遗憾。

我们热爱幼儿,就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会走进孩子的

心灵并去正确引领孩子,时刻站在孩子们的一边去看待这个多彩的世

界;热爱孩子,就该蹲下身子,放下我们老师的尊严,撑开双手保护

起孩子可贵的自尊心,呵护着他们健康地成长;让我们好好的去热爱

每一位幼儿吧!

《谁的种子先发芽》

有一天,徐子慧小朋友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的

种子的皮给小朋友弄破了。”听她这么一说,我和其他小朋友赶紧围

过来仔细观察,还真的有小绿豆破了皮儿,上面还有小白点。小绿豆

出芽了,并不是让人弄破了。但是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想听一听

孩子们的说法,了解一下孩子们有没有关于发芽的经验。这时,周楷

文说:“老师,上面还有小白点呢!”徐虎仔问:“那个小白点是什

么呀?是小芽芽吗?”黄一一说:“不象,妈妈买来的绿豆芽可比它

长。”“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呀,你看,我的菜种子有一

点绿点了,老师,是不是发芽了。”那边董钿浩在叫;“老师,我的

种子烂掉了。”旁边的邱骐鸿说:“你给种子喝的水太多了。”为了

鼓励孩子们的发现,特别是第一位发现者——徐子慧小朋友,让她把

小绿豆的变化画在自己的记录表中,让黄一一也把菜种子的变化记录

在表中,并用他们明白的符号做记录。同时也鼓励董钿浩小朋友,再

接再励,下午放学时特意吩咐其家长重新准备种子。然后,请他们把

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直接肯定他们的行为,鼓励其坚持性观察以激

起大家的观察兴趣。我则把他们的话记录下来。从此,每一天幼儿都

关注种子的变化过程,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争着做记录,家长们也

不甘落后,与孩子一起观察,关注种子的成长。幼儿的兴趣更加深了。

分析

通过《谁的种子先发芽》这一教育实例,使我们认识到教师与环

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幼儿观察并发现植物变化的能

力,注重研究孩子,研究材料,努力将教育目标物化在环境和材料之

中,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获得发展。使幼儿在实验活动

中,不断地进行观察记录,,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观察中来,进一步

提高幼儿的观察兴趣,进行连续性的观察。

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如果幼儿在自己的活动中,能经常取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能

经常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激起他对学习的主动性。区域活动属于个别活动的形式,它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活动中孩子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活动材料,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多,并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同伴交往,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机会,使同伴了解他,也使他了解同伴。在相互了解的过程来了解自己,产生自信心,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充分利用场地,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从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认识到并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要培养孩子某种兴趣并能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老师的积极参与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表现与展示的机会,使孩子们拥有成功感、增强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同时,成功与自信又会促进孩子自主发展并保持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性,使之不断探索再获成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将对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有利。

反思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

一、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设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1、让幼儿直接参与自然界的建设,给幼儿以参与权。

长期以来,班上的自然界内容的设定及创设多体现老师的主观意志,孩子们只是在教师精心不止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老师设定的任务。然而我改变了这种传统方式,让家长与孩子都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来,使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关心自然界,分享孩子的成功。使孩子从中感受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任,自己有能力参与到班级自然界的建设,从而乐在其中,使连续性观察得以成功。

2在观察中教师给予适宜的知道和与帮助

在连续性观察中,教师始终给予积极关注,在孩子认知发生冲突

的时候,在孩子产生了新经验的时候,个必要的帮助和知道,使孩子

不断扩展对事物的认识,使连续性观察有兴趣进行着。

二、“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要素,

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使儿童自主活动的生成。”新

“纲要”和瑞吉尔理念中也谈到“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

作者、引导者”。改变传统的“听从”方式,而引导幼儿去关注环境,

这种知道方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

深深体会到: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

程的优势,将教师的预设目标与幼儿的自发活动结合起来,以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孩子们会非常投入,大胆的去尝试,也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全面

发展!

三、“以人为本”,作为新《纲要》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与“终身教

育”观念相辅相成的。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为幼儿一生的

发展打好基础”,这既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定位,又是一个符

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定位,更是一个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

的定位。在新《纲要》的各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

教育评价中,强调“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以发展的眼光看

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

向”……就是着眼于幼儿终身持续发展、个性化发展所需的基本的重

要的素质,例如:浓厚且丰富多样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与

环境互动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以人为本、终身教育,

使幼教工作者以更整合的、更深广的角度,“以上帝的眼光”审视“幼

儿教育”的真正含义所在,思考“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高质量

的?”;更将使幼儿享受到引领其步入成功人生的天使般童年!

案例:分享活动中有什么

一、背景

(一)一次分享活动传递给教师的信息

周五是分享玩具、食物的时间。

张志远带来了一袋番薯干,塑料袋上印有“营养番薯干”:“我

请小朋友尝尝番薯干,这是我从家友超市买的,我昨天和奶奶一起买

了两袋,一袋在家里分享,可好吃了,这一袋我请大家尝尝!”小朋

友们纷纷坐得端端正正,瞪着眼睛看着,希望先尝为快……

不一会儿,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一块番薯干,有的大口吃掉了,

有的细细品尝。“这个番薯干很甜,软软的”。“我以前吃过的舅婆做

的番薯干不是这样的,是咖啡色的,大块的”。“这种番薯干的颜色

和老南瓜有点象,都是桔黄色”。宸宸说:“我觉得它和橡皮泥的颜

色很像,我们用橡皮泥来做番薯干吧!”孩子们都表示赞同:“我也

想捏,我也想做……”。

(二)一个教师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回复

1.发现孩子们自发地出现了“新兴趣点”——他们希望捏制自

己的番薯干。

捕捉这次分享活动中的教育契机,灵活地生成一次美工活动——

捏制番薯干。

2.分析“捏制”活动在中班幼儿中的可操作性

①中班幼儿在近两个学期的捏泥中已基本掌握了捏、搓、压等简

单技能,会概括出番薯的基本形状——长方形;②我们为幼儿提供的

彩泥色彩鲜艳、质地软、易于表现,并附有塑料小工具;③教师本身

对捏泥有浓厚的兴趣,在生成游戏中能灵活地调动幼儿积极性。

二、案例与分析

(一)讨论加工过程

(二)跟踪操作流程

分析:

在操作中出现了两个细节:制作和排列。

给孩子尝试的自由,一是切的方法,二是捏的方法,教学任务的

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所以可以捏成圆柱状的,可

以切成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桔红糕那样的,只要幼儿获得成功的喜

悦都有效。

排列并不是教师硬性规定的,教师只是有意识地让幼儿平铺在板

上,当发现排序造型能力强的幼儿有突出表现时,教师不吝赞美之词。

(三)评价引发高潮

教师:我们的番薯干做成了,现在我们根据不同的加工贴上绿色

食品标签,不过,我们的标签有三种,一种是菜场,一种是超市,一

种是出口标记,飞机上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大小相近,排得

整齐的象涵涵、心怡、旎旎的可以出口,她们做的番薯干可以送上飞

机,到日本、美国去卖。东东的粗细差不多,但有的长有的短,包装好可以运到超市。祺祺的挨得紧紧的,晒得不够透,也可以送到超市。源源的味道不错,卖相不够好,去菜场卖是可以的。”

成成跑过来问:“我的番薯干味道毛好,为什么不能坐上飞机?”

教师:“你和别的比比,加工得不够好,怎么能代表中国制造?”

成成:“我回去再做过”。说完回去仔仔细细地用宸宸的办法再切了一遍,这回比刚才整齐很多:“老师,现在行了吗?”老师重新给了他一个超市标记:“现在可以进超市了”。他不满足:“下次我要争取飞机标记,让番薯干出国”。

我们评价一件美工作品,常见的方法是画上或贴上五角星,幼儿以星多为荣。在本活动中教师联系实际生活,生活中的食品根据加工工艺不同,不起眼的,本不值钱的东西既可以出口创外汇,可以进超市,也可以进菜场,由此让评价变得更有趣味性,让幼儿了解“Made in China”就是中国制造,增加民族自豪感,当幼儿知道番薯干也能出口时很惊讶。

(四)活动的延伸

根据活动中孩子的关注点,我们又开展新的活动:

1.美术活动:设计包装袋2.科学活动:好吃的土特产

三、分析和反思

新“纲要”和瑞吉欧理念中谈到“教师就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从本次生成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把教师的目标和幼儿的自发学习结合起来,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灵活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们会学得投入,效果更好。

2.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是观察者、支持者。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探索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幼儿遇到障碍时,不包办代替,支持他们去实践,让幼儿成为自主学习的能人,获得成就感。

3.支持孩子们积极的互动学习。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互相观察模仿、讨论、合作的学习资源与环境,他们从同伴的行为对比自己的做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愉快学习。在讨论中教师让幼儿去尽情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鼓励孩子运用经验解决老师传来的球“怎么做”。在跟踪流程中,教师发现孩子中科学的操作方法就推荐给大家。活动后评价新颖引发高潮,带动幼儿细致、认真地再操作,这样的生成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学习,从生活中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支持下得到多方面

发展。

案例:冲突发生以后

早晨,张菁依的奶奶带着孩子来园,奶奶随即向我发询问:“老师,

昨天回家孩子说陈郁婷打她了。是哪个小朋友啊?”我俯下身子轻轻摸

摸孩子的头,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她很腼腆,没有言语,只

是用很锐利的眼神盯着那个孩子。家长期待着我给他一个交代,我只

能请陈郁婷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陈郁婷也闷不作声,我也不

想勉强孩子,因为毕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有亲眼看到事

情发生的过程,我觉得自己没有发言的权利,只好冲着孩子的奶奶笑

笑。奶奶似乎觉得我在放纵孩子,不再理会我,直接上前不留情面地

教育陈郁婷。我看到孩子的表情很尴尬,很无辜。但是看张菁依时,

眼里也露出了一丝仇视。

分析与对策:

一、从孩子来看。

首先,孩子有交往的需要。与人交往,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

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现在与同伴在交往中出现小冲突,我认为

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冲突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生。

其次,孩子的交往经验还远远不够。虽然小女孩喜欢跟人交往了,

有交往的兴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经验,毕竟孩子年

龄小。在与人交往时,她无法正确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

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确地观察与了解自己,更无法准确地把

握别人的心情和意图。于是才出现了当其他小朋友与她发生冲突时,

她感到了惶恐,所以选择了逃避,向一贯能依赖、保护自己的奶奶告

状,发出了求助信号。

二、从家长来看。

这位家长当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她陷入了“包办代替”

的误区。我们理解每位家长都努力想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而又没有矛

盾的交往环境。但是当孩子面临“危机”时,交往不顺利时,她下意识

地“竖起了母鸡的翅膀驱赶敌人”,事实上,她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消

极影响。这里的“孩子”既包括自己的孩子张菁依也包括陈郁婷。前者

在奶奶对同伴责备时感觉到与同伴交往的不安全因素,这也许会阻碍

她下一次同种类型的交往;后者在这次与成人的不平等交往中感到了

委屈和无奈,反常态的坚持正是表现之一。

三、从教师来看。

孩子间发生矛盾,而教师不了解情况,因而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

出现,妄下论断斥责孩子,也没有过多地“勉强”孩子。这是尊重孩子

的体现。

幼儿的交往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成人不可能替代但却能施

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那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我们该为

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做些什么呢?新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

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

幼儿园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

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

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就要求

我们,包括家长、教师乃至孩子生活周围的成人,共同扮演好幼儿交

往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尤其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

更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创设让孩子能够积极交往的环境——支持者

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程度的一项根本指标,它必须放到社会化

的环境中才能逐渐得到培养,获得发展。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我

们应该也必须为孩子创设一切交往的环境,让孩子投身于与他人的互

动中懂得怎么与人交往,为孩子提供证明自己与评价别人的机会。从

本案例的角度望出去,我们看到确实有很多家长甚至教师,由于怕孩

子吃亏而替孩子解决同伴之间的纷争,由于孩子的弱小而阻止他的交

往,由于孩子的退缩而为他贴上“害羞、胆小”的标签。殊不知,正是

在一次次的碰撞、冲突、矛盾、协商、交换、合作中,孩子会发现与

人交往的规则,学习体验别人的情感,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所

以我们不妨尽力为孩子打开交往的窗,鼓励孩子自由、广泛地交往,

帮助孩子真正体验交往的乐趣。宽松的环境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充足,

活动场地宽敞明亮,限制性要求少,鼓励性言语多,等等。

(二)、提倡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平等交往——合作者

平等交往不是指谁对谁的交往,而是成人与孩子围绕着某个双方

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协同活动,双方都作为活动中的成员参与其

中。其核心是:双方是平等的,没有等级和特权。在这样的交往中,

成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让孩子感受民主、平等、公

正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为孩子营造一种积极、安全的交往氛围。在

本案例中的奶奶如果能换一种思维,将自己置身于与孩子同等的地

位,在蹲下来的同时,用和善的语气与孩子交谈,询问交往的情况,

提出要求,相信结果会是圆满的,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反应,她也为孩

子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三)、适时帮助孩子获得交往的技巧——引导者

“引导”可以是成人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所有的成人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给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环境,帮助孩子们体验共同生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自我与他人意识,最终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如何展开话题进行交际,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冲突,也能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冲突。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模拟现实中幼儿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情境,让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让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等等。教师也可以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随机教育。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还可以促进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增强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的关系,幼儿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为此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感。

(五)、家园配合,共同努力

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但是很多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行为,有破坏性因素而加以避免,有的更甚至要求孩子受到欺负了,就要“报复”回来。实际上,冲突是自我中心的关键要素,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幼儿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让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幼儿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同时,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也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儿能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纲要》记忆法

教育目标

五目标: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注意它们的综合性)

教育内容

五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注意它们的综合性)

各领域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与要求

1、健康七要求:体质、体能、情绪、习惯、自理、自护、意志

2、语言八要求:礼貌、倾听、国语、想说、敢说、会说(词汇、

句式、美感)、前阅读、前书写

3、社会六要求:自信、交往、合作、守规、重责、五爱(爱父

母长辈、爱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由近及远)

4、科学六要求:好奇、探究、操作、交流、数感、环保

5、艺术六要求:感受美(热爱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表

现美、创造美、情趣技能、个性发展、生活运用

教育方法

1、园内教育九性:全员性、计划性(课程化)、综合性(五目

标综合、五领域综合、与生活综合)、探究性、灵活性(教师的创造

性)、个性性(多元智能)、发展性(面向终身发展、拓展性)、趣

味性、游戏性

2、环境创设四性:游戏性、探索性、互动性、合作性

3、家园共育三内容:家园沟通(含对家长的教育)、家园同12、

步、家长参与

4、一日生活组织三性:常规性、自理性、差异性

教师角色三者:

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注意与“指导者”区分)

幼儿发展评价要求:

三以两注意

以帮助和指导发展为目的,以五目标发展情况为内容,以情景性评价

为方法,注意个性差异,注意评价发展的水平、速度、特点和倾向

《纲要》的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

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

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

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

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

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

展的经验。

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

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

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

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

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

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健康

(一)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

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

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语言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

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

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

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

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

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

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

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

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

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

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

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

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三、社会

(一)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

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

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

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

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

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

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四、科学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

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

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

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

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

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

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

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

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三)指导要点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

探究欲望。

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

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

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五、艺术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

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

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

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

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

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

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

赏、共同提高。

(三)指导要点

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

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

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

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

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

一、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

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四、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

五、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七、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八、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二)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三)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

高教育能力。

(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

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九、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一)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

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二)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

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

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

待现象。

(四)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

习自我管理。

十、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

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二)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

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四)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

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五)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

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十一、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

衔接。

第四部分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

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

质量的必要手段。

二、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

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三、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

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四、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

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五、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

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六、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

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七、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以下方面: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

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

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

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

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八、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

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

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

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

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

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幼儿教育整体观

一、填空题:

整体观及其意义

1、整合,是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有机联系的建立是整体形成的关键。强调幼儿教育整体观就是要对幼儿教育的各要素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需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幼儿教育整合的层次和内容

2、幼儿教育整合的层次和内容分为:

3、⑴、观念的整合

4、⑵、目标的整合

5、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目标的整合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整合,进而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整合。

6、⑶、内容的整合

7、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的整合为前提的。教育内容整合的主要表现是使同一个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甚至可以突破领域这一内容组织形式。内容的整合最终应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内容的整合性,影响到活动的整合程度

8、⑷、资源的整合

9、幼儿园、家庭及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运用,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10、⑸、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

11、对教育活动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的成效为目的,避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和刻板。

12、⑹、发展的整合

13、发展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中核心的整合,是其它各项整合的

出发点和归宿

二、问答题:

(一)幼儿教育整体观的意义

14、幼儿教育的整体观是我们对于幼儿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的基本

看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这就要

求我们有系统、整体的思想,形成幼儿教育的整体观,并努力实践这些

观念。①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全面

性;②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应有机

地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③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可以相对地划分为一些领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

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④幼儿园、家庭及社区有丰富的教

育资源,应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影响。⑤幼儿园课程实施的

方法、形式及手段丰富多样,应有机的、综合地利用这些方法、形式和

手段。

(二)幼儿教育整合的策略

15、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

16、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大致的区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

及生活活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

生活,游戏反映生活、反映学习,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专门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身体的发展,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生

活能力的形成是最为重要的目标。游戏是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方式。

17、注意教育内容之间的整合。

18、内容的整合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课程中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

即内容的纵向联系;二是不同的、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即内容的横向

联系、整合。

19、⑴领域内的整合⑵领域间的整合⑶超领域的整合

20、在现实的、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整合

21、活动的生成,要求营造一个有利于生成的氛围,要求教

师有一种生成意识,生成能力,对幼儿的新的需要、新的兴趣、新的发

现有接纳的态度。只有这样,活动的生成才能实现,计划的活动和非计

划的活动才能整合,幼儿现有的经验才能与新的经验实现整合。

新纲要的知识观与幼儿园课程内容

知识观

1、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传统上,人们一直把

知识看作是对世界的表征,即对世界的描述和解释。而新知识观则认为,

知识是一种关系体系,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

其组织”。

纲要中的知识观及其合理性

1、从类似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纲要》的教育内容“情

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征,以及从重静态

的知识到重动态的活动、从重表征性知识到重行动性知识、从重“掌握”

知识到重“建构”知识的变化。

所谓教育内容的“情景化”,是指“环境会说话”,会潜移默化地

影响人。

所谓教育内容的“活动化”,是指活动既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

教育内容的本身。

教育内容的“过程化”,强调的是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本身的教育

功能。

教育内容的“经验化”,强调要注重儿童的经历、感受、体验(非

语言形态的知识)的教育价值。

2、知识观的变化影响的不仅是教育内容,而且是整个课程与教学体

系。

(1)课程不再仅仅被看作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被视为师生共

同参与的探求知识的活动。

(2)“内容不再信息为特征,过程也不仅仅以‘方法’为特征。学

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和学习对象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3)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

的过程。

(4)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学生不

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体验知识产生的过

程”。

3、基础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满足人的基本学习的需要,培养终身可持

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学会共同生活的重点是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

参与和合作的精神。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使其学习方式更多地

依靠各种实际的活动:游戏、生活、探索、交往,依靠“做中学”。突出

内容的过程性、活动性、经验性及情景性。

4、在幼儿期,学习兴趣、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责任感、关心、友

好、尊重、同情等是应着重培养的情感态度。

新知识观与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同样包含以下基本成分:①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

己)的浅显而基本的知识经验;②关于基本活动方式(包括认识活动)

的行动经验(“做”的经验);③关于发展智力、提高各种基本能力的经验;④关于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态度,即情意方面的经验。

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幼儿的情感态度一

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形成:①环境的同化作用。②经验的情绪效应。③

理智分析。在幼儿期,学习兴趣、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责任心、团体

归属感、关心、友好、尊重、同情等都是应着培养的情感态度新旧知识观在以下几方面有着重大不同

①旧知识观把知识仅仅看作是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即“是什么”

和“为什么”),新知识观则认为实践本身——“做”的能力(“会做”和“知道怎样做”)也是知识。“知识一直都被视为对‘是什么’的探索;一夜之间,它就开始致力于‘做什么’,变成了一个资源和有用的

东西”。

②旧知识观将知识看作是静态的、结论性的,而新知识观把知识看

作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而不

是对封闭的、稳定的意义系统的客观反映。

③旧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新知识观则同

时强调它的主观性、个体性和相对性,即对学习者的依存性,把“知者”与“被知者”,即学习者和学习的对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④旧知识观把知识的获得视为信息的接受,而新知识观则把它理解

为意义的建构,因此,旧知识观把知识和知识获得的方式看作是两个相

互独立的概念,而新知识观则将二者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⑤旧知识观将知识领域分解为各门学科分别加以研究,而新知识观

认为世界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认识也是“复合性”的,即认识

主体的情感态度、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会同时影响认识过程,因此,新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强调各类知识之间内在的有

机联系。

健康领域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首要任务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

的健康存在又是从事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促进幼儿健康的前提

1、健康包含了健康的生理、心理和其他层面。

2、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为幼儿身心健全的

关键。幼儿健康意味着幼儿持续的正常发展。幼儿的健康既需要外部的“健康促进”,又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过程,传播健康知识要着眼于幼儿的内化程度,健康态度的培养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健康行为

的形成着眼于幼儿的自觉自动。任何时候,健康教育都要调动幼儿参

与的积极性,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3、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⑴动作发展正常⑵认知发展正常⑶情绪积极向上⑷人际关系融洽⑸

性格特征良好⑹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第一,身心和谐。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第三、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健康认识、

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

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

2、幼儿健康教育的形式离不开健康教学。幼儿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

活教育。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

量,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日常生活的每一

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

3、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

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如儿歌、谜语、

故事、画画、探究等

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1、明确的指导思想:幼儿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使幼儿尽

早建立起各种健康行为

2、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幼儿园的健康教学应与日常生活中

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

3、适宜的教育方法: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一般有观摩、共同讨论、

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等,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针

对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幼儿健康行为养成中,动作技能的练习与来

自生活的感知体验是最基本的方法

4、科学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

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社会领域

社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纲要社会领域的目标是从两个维度提出的,一是社会关系的维度;二是

心理结构的维度: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

儿童社会教育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自我认识,指的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人的自我意识首先

是他人态度的反映;

2、幼儿的自我意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的核心

3、在师生互动中,若要主生真正由幼儿主动发起的交往行为,需要

提倡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平等的交往。这种平等的交往,往往需要具有

一种实质和两种类型。一种实质指是:这种交往不是谁对谁的交往,

而是师生围绕着某个双方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协同活动。两种类

型指的是:①对话②合作

社会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正面教育

(1)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①应当避免情绪对抗②做到一

举两得③示范幼儿以积极的方式对同伴提出要求④它可以改善教师

的工作心情⑤它可以训练教师的工作信心

(2)积极的环境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①“物质上是丰富的各多样的②在气氛上是宽容的接纳的③

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④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

的。“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教师”,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不断

重复的,所以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

(3)信仰先于认识和行动

(4)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用纵向比较的方法,既可以肯定幼

儿所取得的进步(他和以前不同了),又可以鼓励他继续向前发展(他

还可以做得更好,或者他还可以用和原来不一样方法来完成任务)

(5)行动和言语相互强化

2、生活教育

《纲要》指导要点中不仅体现出下面教育的思想,也渗透着生活教育

的理念,即社会性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

日常生活而进行的。生活教育这种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两点①“于

细节处着紧用力”②长期一贯的坚持

语言领域

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趋向

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

期间形成的。在儿童3~8岁期间,我们要帮助他们奠定基本的阅读能

力,对儿童阅读学习至关重要的早期阅读基础是:①儿童口语的丰富

性以及对语音的敏感性②学习并欣赏书面语言符号的动机③儿童对

文字的敏感性和有关文字的知识

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当前我们贯彻《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幼儿语言教育改革的几个关注点

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需要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如何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教师和其他的成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的教师应当允许孩子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

2、如何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

一方面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里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3、如何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有一点需要我们的教师注意的是:怎样增加儿童质疑提问的机会。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由教师发起的提问很多,往往有教师在一次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一问到底的现象。这样的师幼互动交往过程就不大可能给幼儿留下提问质疑的空间。此外,在我们的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注意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也不够。创造性的语言运用环境,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应当是幼儿可以随时大胆质疑提问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鼓励幼儿表达对学习内容预期和假设的场合

早期阅读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

在阅读中将口语与书面语言对应起来的能力,实际上包含了认知加工过程的两个方面的具体技能

2、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

视觉感知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学习的重要方式。学前阶段幼儿的早期阅读应当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准备:①对汉语文字的特征的敏感性②对汉语文字构成规律的敏感性

3、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

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主要是指在理解阅读内容时产生作

用的几中初步的技能:①反思的策略预备技能②预期的策略预备技能

③质疑的策略预备技能④假充的策略预备技能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哪些内容

1、在丰富幼儿口语的过程中增加幼儿对语音和语法的敏感性

2、围绕故事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策略

3、创建有文字的学习环境,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在幼儿园里,可以适当围绕课程内容开展拼字组词的活动,重点要放

在幼儿对文字组成关系结构的认识上,并且应当通过有趣的方式来进

行,需要提供操作材料给幼儿摆弄玩耍。幼儿的早期写作活动,重点

是加深幼儿对书面表达的印象,让他们体验写的快乐,增进写的经验

4、尽早发现幼儿阅读困难,提供支持性帮助

科学领域

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

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

相处

1、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

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

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2)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

(3)在科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科学,还要发展语言

(4)新《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没有将数学领域单列,而是放

在科学领域之中,试图与科学领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变化

的依据和基础是当代数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数学学习特点的新认识

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和新原则。①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

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③“解决问题应该是数学课

程的中心”数学的评价应体现目标的多元化、方法的多样化④新《纲

要》中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

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这一部分充分地体现了新《纲要》中新的知识观和教育面。科学领域

的知识明显地具有“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体

现了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

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

1、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

(1)探究和认识植物

(2)关爱和研究动物

(3)经历探究过程,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4)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

(5)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奇妙

(6)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2、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1)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材料

(2)材料有适宜的结构:既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

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3)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

(4)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3、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能力

(1)小组探究和讨论。小组讨论的作用在于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

相互作用

(2)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科学与数学融为一体

(1)以幼儿对物体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构建初步的数概

念——科学探究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怎样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

1、允许孩子出错

2、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

3、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4、接纳孩子们不同的意见、探究方式和发现,幼儿之间的互相接

纳和尊重是在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引导支持下逐渐形成的

5、给予幼儿激励性的评价。所谓激励性的评价,不是要不断地向

幼儿空洞地说“真聪明”、“真棒”,而是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

人探究和发现的关注、支持和鼓励,对他们每一个人观点和想法的接纳

和重视

科学教育指导要点分为哪几个部分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

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1)幼儿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

(2)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让儿童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生活化,学习身边的

(1)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

(2)科学教育活动应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艺术领域

1、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的完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表现美

2、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

(1)自我表达是艺术的主要功能之一,这种功能是艺术的各种特性所决定的:①形象性②愉悦功能③开放性④宽容性⑤自主性

(2)自我表达的含义如下:①尊重幼儿个人的意志,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反对教师强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②要求教师给儿童提供宽松的环境备件,维护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反对教师限制过多和强加精神压力③尊重个别差异,接纳不同水平不要横向比较④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困难和需要“审时度势”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宜的引导

3、幼儿艺术是发挥年幼儿童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

(1)幼儿艺术创新的特点①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②自主性是幼儿艺术创新之魂③幼儿艺术创新的超越性

4、儿童绘画指导方法

(1)着力于发挥儿童自身的自主性

(2)培养智力技能

(3)“授人以渔”

(4)“画内工夫画外学”

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论断提出每个儿童都有

潜在发展能力,开发儿童的潜能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通过制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下面,让小编与大家分享幼儿园五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 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

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 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 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 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 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积极影响。 4. 发现法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件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1、促进理论内化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针对困惑,我们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使

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_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2、在区域活动中学数学。我创设了小快餐,例如餐桌上来了两位客人,他们要5串烤肉,客人们就会分着吃。怎样分就会用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在区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练习了幼儿的分成能力。 3、在班里开展了活动学数学。在分享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带来,分给他们的好朋友。幼儿在体验分享快乐的同时也掌握了了平分的物体的能力。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我们存在很大的误区,一个误区是幼儿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数量之间的关系,另一个误区就是会加减运算。其实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应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不断的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启发探索法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

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 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 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 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 4、比较法 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 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 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2)教师要以启发性的提 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行),指导幼儿进行比较;(3)观察的过程 中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5、操作法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教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讲解演示法运用过程中要注意:(1) 演示的教具要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接受;(2)教师讲解语言要简练,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一、数学学习应扎根于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促使孩子们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从而能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孩子们的抽屉上有自己的学号,这样幼儿不但能记住自己的学号,也能记住同伴的学号,孩子 们看着抽屉上的数字还可以进行顺数、倒数的练习,同时进行了单 双数的区分。 在我们的活动室里还有着各种学习数学的机会。如:椅子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桌子的面又是什么形状的?我们的活动室里有几张桌子,

案例教学法教学实例

“FLASH中文字动画的制作”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实例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12计应X班 课时安排:1课时 时间:周五第二节 地点:机房 学情分析: 12计应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较系统地学习过Photoshop软件课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普遍希望能学习到实用的专业知识。FLASH作为主要的二维动画设计软件之一,学生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但是部分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知识的系统思考、整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不够强。 教材分析: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Flash8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flash8软件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Flash8软件成为学生制作动画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本节教授的文字动画是二维动画中最常见的动画之一,常应用于广告设计,题头动画、MTV动画设计中,是FLASH动画设计重要的基本设计能力之一,文字动画形式多样,能较好的拓展学生的动画创作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文字工具、路径工具、调色工具的使用。本次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法,展示多种文字动画案例,并进行分析,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对文字动画的形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自己动手设计一些文字动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本的输入与编辑,文本的打散与分离。 (2)掌握几个典型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动画制作技巧,创作动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文字动画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于文字工具属性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多种文字动画的制作,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多种文字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flash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计算机技术的求知欲; (3)能辩证地认识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4)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文本工具,文本属性面板 (2)渐变颜色的设置 (3)渐变填充的调整。 (4)文本的打散与分离 教学难点: 文本属性面板文字的分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教学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一般步骤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一般步骤 摘要: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安全技术培训,具体做法是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实践性强。石化企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员工安全培训重点应以提升安全操作技能为主。例如,对于危险化学品火灾的预防,我们通过结合教材中的理论阐述,通过对某厂曾发生的裂解碳四储罐冬季火灾事故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⑴碳四组份冬季脱水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⑵对于含有丁二烯的物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如何正确操作;⑶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都有哪些。这样的案例教学,非常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所选用的案例来源于生产工作实际,说服力较强。有些案例直接由学员讲述,然后通过分析讨论,大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员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学员是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并积极去探索,便于学员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相关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首先教师必须搜集、整理合适的案例,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应有较深刻的认识。前面提到的案例,教师除了对火灾的预防知识、裂解碳四冬季储存操作法有全面的认识之外,同时对于碳四生产储存条件、丁二烯的性质等也要有较深刻的认识。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时机,组织协调好。最后,教师还应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二、案例教学法一般步骤 1、准备案例。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因此我们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收集素材,不断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员,让学员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员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讲解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中,我们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仿真模拟事故发生的经过,使学员感到形象逼真,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案例。在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员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员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做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提出,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学员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一、直观法: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物体和现象)、演示、示范、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等。 1、观察法:幼儿园直观教学方法之一,运用观察进行教育的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指有预期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方法:指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依据观察的目的要求,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会提高观察的效率。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还可以分为整体比较和分解比较。整体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点。分解比较是对两种物体分别从局部逐一地进行比较。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

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2、示范法: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的模仿范例。一般语言、艺术、健康领域用得较多。 (1)完整示范: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幼儿完整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诗歌、早操时经常用到。 (2)部分示范: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难点、错误时,教师进行部分示范以帮助解决局部问题,对已经会的内容不再示范。 (3)分解示范: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分部、分段地示范,使幼儿掌握每一处要领和学习的重点。 (4)不同方向示范:从正面、背面或侧面进行示范,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动时用得较多。 二、提问法:是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导幼儿观察、学

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176、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177、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178、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179、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180、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181、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182、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幼儿园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方法:男孩游戏和女孩游戏 梁艳艳 游戏活动的组织已受到我们幼儿教师的广泛重视,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存在着性别差异。那么,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究竟有哪些性别差异呢, 1、通过观察发现:男女幼儿在游戏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 男孩喜欢动脑筋的创造性游戏和耗费体力的活动性游戏,女孩则喜欢具有很大模仿性的活动性游戏和较为文静的游戏;男孩喜欢捕捉西瓜虫、蜗牛,看蚂蚁搬家等,女孩则喜欢采摘野花、野草;男孩喜欢模仿葫芦娃、变形金刚,女孩则喜欢扮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 2、家长意见:男孩不象男孩,女孩不象女孩。 这种男女幼儿游戏上的不同爱好,家长一般都是默认并且予以支持的,但如果男孩玩过家家、抱娃娃的游戏,有的家长会斥之为没出息,而女孩玩打仗奔跑的游戏,有的家长会斥之为不文静。例如我碰到过一男孩胡伟峰很文静,从不大声叫喊,还喜欢与女孩子玩在一起。他妈妈担心他以后娘娘腔,向老师提出要改变他的性格。再如我班季依文(女)小朋友,可能是在家里和哥哥玩习惯了,在幼儿园不大与妹妹小朋友玩,一直与男孩子在一起并且玩得很好。她妈妈希望我们老师做些引导,使她变淑女些,文静些。家长的这些举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男女幼儿性别角色的差异。 3、幼儿园中 :教师也常常以既微妙又显而易见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的性别分离。

如老师喜欢把幼儿按性别排座位,按性别结成游戏小组,按性别分开来排队等等。甚至在游戏角色扮演上也有性别差异,如勇敢、冒险的角色通常给男孩子;温柔、乖戾的角色通常给 女孩子,似乎男孩就不可以扮演妈妈,女孩就不可以扮演海盗。 针对以上这些我认为我们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既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在游戏活动中的差异。 首先,要从培养幼儿对各项游戏活动的兴趣着手。有的游戏男孩比较喜欢,因此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就很高,教师很容易在男孩身上达到游戏的教育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尊重男孩性别特征出发,为男孩提供的游戏内容有创造性游戏:利用费旧材料自制玩具,如车子、飞机等;有智力游戏:下棋、插塑等;有探索性游戏:巧用磁铁等。我们可以从尊重女孩性别特征出发,为女孩提供的游戏内容有模仿再现的游戏:十字绣、小舞台;有生活自理游戏:编辫子、娃娃家等。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还要注意游戏的情节应生动、有趣,特别要吸引不太喜欢参加这一游戏的幼儿也参加进来。千万不可过早的性别刻板化。 其次,课程中要发挥男女幼儿的互补的作用。在游戏活动的安排上,既有分散的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又有男女幼儿集体进行的游戏,以便互相弥补,尽量使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为全面,能更好地发挥互补的作用。例如在我班的一个结构游戏主题公园创建中:“工程师”吴庄旭(男)想建造一个公园,他请了几个男生造房子,并告诉他们还要筑路,就这样他和几个男孩埋头苦干起来,过不了多久几个男孩就对着自己颇为满意的建筑物笑起来了。看到这,我走过去对他们说:“在这公园里,你们认为还缺些什么,”这时,在美工区玩的唐嘉依(女)小朋友看见了他们的杰作,大声说:“你们的路一点也不直,门口也没有卖票的房子。”我马上接上去对她说:“你们还可以把你们做的花、草也装扮进去,如果放进去了公园肯定更好看~”被我这么一说,几个女孩也进来了,一群男孩女孩

16种教学方法

八大智能对应的十六种典型教学方法 语言智能: (一)抓住模糊教学法 概念:抓住模糊教学法是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方法关键词:模糊。这里的模糊不是完全不懂,而是学生知道这个名词,听说过这个方法,但是又讲不出来这个名词是什么,设个方法怎么用。 适用:重点但晦涩的知识点。 教师对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手把手帮助学生从知道变成理解。 案例:很多学生听说过“主将从现”,但是并不知道这四个字代表的语法点怎么用如何考,我们先问学生“将”和“现”代表什么,这个学生一般能说出,然后我们上一个带if的有趣的例句,这样学生观察到了前后时态出现了变化,产生了疑问,那么我们再进一步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时候使用主将从现,并可以分清主句和从句。最后我们再让学生自己造句,强化这个知识点。 (二)错导法 概念:根据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教师故意和学生“唱反调”,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争论,从而明辨是非,加深印象,锻炼表达能力。 方法关键词:错。有些时候,教师故意犯错,故意设置错误,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一个知识点。 适用:经典题,易混题,易错题。 案例:比如学习散文阅读时,我们经常会用朱自清的《背影》举例,那么我们一开始就可以唱反调,说我认为父亲的背影很普通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这边文章的切入点太俗套了。这时学生肯定会觉得很奇怪,从而带着问题来读这篇文章,最后得出父亲的背影并不普通,朱自清的作品正是用生活中的小事写出了父亲对于他的那份深沉的爱。 数理逻辑智能: (一)美里逊单元教学法 概念:选择并组织学习单元的内容,确定适宜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教学程序,是学生易于掌握教学内容。分为探究,提示,理解,推理,表述五个环节。 方法关键词:同一单元知识的有机联系。 适用:非毕业班年级教学。 案例:比如学习“盐类水解”这个单元,第一步要让学生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第二步举例说明,生活中盐类水解无处不在,第三步,学习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第四步,让学生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最后给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表述 (二)意会迁移法 概念:启发学生借助形象观察、联想体会、表演体验、想象创造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方法关键词:“意会”方式很适合于语文知识学习,即可意会,也可用“言传”辅助。 适用:英语,语文的阅读教学。 案例:例如高考语文当中经常会让学生对古诗词当中的意向进行分析,如果是思乡的作品,我们可以先和同学回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思乡诗歌,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比较考试中的作品和我们以前背诵过的诗歌有哪些相同相似的意向,再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把联想到的知识,自我体会和做过的题目放到一个整体内。

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时期,教师的数学教学往往素材模板最基础的教学。如果该年龄段的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方法教授,那么学生将无法获得较好的数学知识。故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幼数的教学方法一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 幼数的教学方法二 1、“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 “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徐西周教授在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打造的一套全新的幼儿教育法。“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通过行为调节课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有序的逻辑思维、传授符合成长规律的学习方法、拥有超常知识;侧重培养孩子的立体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拥有超出一般孩子的学习能力,健全孩子的人格品行! 2、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教学法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

4种教学方法,3种常用教学方法分析

4种教学方法,3种常用教学方法分析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一起学习吧! 四种教学方法 一、LBL 教学法 LBL 教学法即Lecture-Based Learning, 就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 是以教师为主体, 以讲课为中心, 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是目前仍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其基本做法、相关条件要求、相适应的考试评价方法、教案讲稿要求、备课预讲试讲做法等,都有成熟的定型的范式。 (一) LBL 教学法的优点 1. 节省教学资源。LBL 教学法采取大班教学, 通常是一名教师, 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 这有效地节省了教学人力资源, 符合我国目前仍存在的师资力量短缺的实际情况。 2. 传授知识具有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LBL 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 使教师可以对教授内容作全面、系统的分析讲解, 既能准确、快速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又能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 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低。LBL 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其授课质

量、课堂气氛等主要靠教师个人把握,因此,教师可以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将所授知识深入浅出,按期完成教学任务。 4. 现代技术丰富了LBL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数院校早已采用多媒体教学, 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做大量的板书, 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 互联网又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 教师可在网上找到大量的病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授课时可以图文并茂, 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LBL 教学法的缺限 1.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LBL 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讲课中注重知识量的传播,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可能出现满堂灌的情况, 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因此, 有人称其为灌输式教学。 2.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LBL 教学法学生是被动学习, 老师代替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较小, 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产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因此,该教学法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所以很多人称其为填鸭式教学, 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个人发展, 也有悖于现今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 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LBL 教学法注重知识点的讲解, 这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但对知识的应用性较差。此外, LBL 教学法的各学科界限分明, 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较少。而实际临床工作中, 通常是一个临床病例综合了多个学科, 这会

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是一项重要事情,老师要运用好的。下面是 ___的幼儿园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是一种的知识。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和运用,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的概念。让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够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并且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户外活动中学数学。拍球时,我们班进行了比赛活动。谁拍球多谁获胜,在拍球的过程中其他幼儿数数,然后做好记录,决出胜负,孩子们在活动中都非常认真。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拍球技能,也锻炼了幼儿数数能力。在发放饼干的时候,我让幼儿数一数饼干上的花纹有几个,然后再吃掉它。孩子们数完后进行了交流,然后开心地把饼干吃掉,这也锻炼了孩子数数的能力。 2、在区域活动中学数学。我创设了小快餐,例如餐桌上来了两位客人,他们要5串烤肉,客人们就会分着吃。怎样分就会用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在区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练习了幼儿的分成能力。

3、在班里开展了活动学数学。在分享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带来,分给他们的好朋友。幼儿在体验分享快乐的同时也掌握了了平分的物体的能力。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我们存在很大的误区,一个误区是幼儿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数量之间的关系,另一个误区就是会加减运算。其实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应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不断的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案、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促使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思考】: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分析小结: 1.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实物,图书,挂图、照片,录像、录音、以及自制教具等。 2.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使用电视、电脑、投影仪、幻灯片、自制多媒体课件等,既方便快捷又优化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思考】: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小结: 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活动法、直观法、口授法三大类。 (一)活动法【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或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实践、探索和发现。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和发现法。 1.游戏法: (1)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幼儿学习的方法。 (2)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a.可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用一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b.游戏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所选游戏的目标和规则莹与教育要求相吻合。 2.实验法: (1)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与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2)运用实验法要应注意的问题: a.实验的安全性。 b.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c.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3.操作练习法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要使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通过案例掌握如何更有效的方 式获得知识。 2.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的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 3.通过案例不仅可以获得的认识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4.案例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5.案例教学大大地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6.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 三.案例教学的目的: 1.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牲是案例的运用。 (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 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案例教学是通一个个具体案例的思考,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真正重视的是求出答案的过程。 3.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解决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而非培养出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 4.在案例分析中可以体现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5.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决策选择结论的能力。 6.将整个决策过程的思维用语言进行完整地表述提高语言能力。 四.如何设计案例和写案例 1.组成(三部份组成)①学习环境 ②提出问题 ③寻求答案 2. 类型 ①、信息式案例-------收集信息的形式 ②、问题式案例-------以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

舞蹈学习:教师教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舞蹈学习:教师教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 而喻。《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 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水平。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 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审美水平 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歌舞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 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 能够适合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如何教育好幼 儿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更应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 于幼儿的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 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爱美、善良、纯真无暇的幼儿插上理想的 翅膀。那么,如何对幼儿实行兴趣性教学呢? 一、教学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 我们每天生活在幼儿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游戏,生活会给 我们启示,只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 心世界,就能够在他们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学内容。如: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教他们一些相关 美丽大自然的小舞蹈,《可爱的太阳》、《树叶飘飘》、《风吹大地》等。又如在实行劳动以后,教他们《洗手帕》、《种树、浇水》等。 这些舞蹈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及周围熟悉的环境,所以他们很容易理 解接受。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不但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而且也能为他们今 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常用22种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方法介绍 1、大脑风暴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 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它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 点的工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职业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 通过大脑风暴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也称为建议集合 ),通过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2、张贴版教学法:是在张贴画版上别上由学生或老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 通纸片,通过填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这种教 学方法运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主要用于:⑴制定工作计划;⑵收集解决问题 建议;⑶讨论和做出决定;⑷收集和界定问题;⑸征求意见。 3、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 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 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 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4、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它力图 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分析人际关系,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为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学生通过实例为媒质:一是探索他们的感情;二是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三是培养他们 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四是用各种方法探讨对教材的理解。 5、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 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 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 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和对参与的整个项目完成的能力。 6、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 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 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学生需 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抽象的描述中刻 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建立其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教学中,学生从大量技术材料如专业手册、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说明中独立获取所需 并系要的专业信息,独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从而获得解决新的、未知问题的能力, 统地培养学生的“完整行为模式”。 7、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 学模式。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⑴模拟设备教学主要是靠模拟 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重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 正。⑵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 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 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主题三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案例;幼儿园教学录像 教学方法:录像、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问题讨论】: 问题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教学手段是否完善怎样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教学手段 分析小结: (一)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实物,图书,挂图、图片、照片,幻灯片、录像带,以及自制教具等。 (二)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努力学习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化教具,尤其是利用电脑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图片和信息,自制多媒体课件,既方便快捷又经济,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手段。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某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兴趣不浓,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一)活动法 【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实验法、游戏法和操作练习法。 (1)实验法 A、含义:实验法是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或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B、运用实验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的安全性。实验所用的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实验程序确实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操作的。 ●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实验法强调的是幼儿的亲自动手,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2)游戏法 A、含义: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教学的方法。 B、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