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

第一讲先秦文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先秦文论的特点:“文”的概念比较宽泛,还没有纯粹的文学批评。

2、了解此时期关注的主要问题:1、论诗乐的功用。2、论文艺批评与文艺创造。

二、教学要点、难点

1、“思无邪”、“乐而不淫”、“尽善尽美”、“兴观群怨”说

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虚静”

4、庄子论言意关系、技道关系、“虚静”、“物化”说

三、讲授与讨论学时:9学时

概说

一、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文论资料,最早见于《尚书》(但不可靠)、《诗经》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作与史传著作。在“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中,作者们在记载历史、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与人生理想的同时,对文章或文艺发表了精到的见解,成为早期的文论。

二、先秦文论的特点:

1、“文”的指涉还很宽泛,不专指文学,往往泛指文辞、文章、文献等。

2、纯粹的文学理论批评极少,还无文学专论,而散见于经史子集中。有些言论本身与文学无关,但启发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批评。

三、关注的主要问题:

1、论诗乐的功用。儒家认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有用、有益;墨家、法家认为无用、有害,劳民伤财,影响生产和政事。道家则强调超脱利害的考虑,崇尚自然的文艺。儒、墨、法三家发展为功利主义文学批评,道家则开启了文艺审美批评。

2、论文艺批评与文艺创造。主要对文质关系、美善关系、言意关系、道技关系、刚柔关系等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对后世文艺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第一节《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说

《尚书》是一部上古时代的史料总集,所谓唐尧虞舜的典册和夏商周三代的书。书中材料有三种情况:1)原作;2)改作;3)补作。据考证,《尧典》系战国时期史家的补作(参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68页)。它虽不是最早的文论史料,但依然代表了较早的文学观念。

这段文字,1、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2、记述了早期文艺诗乐舞不分家的历史状况,为研究早期文艺发展提供了史料。

关于“诗言志”:

1、“诗言志”说的意义:

第一、强调诗歌表现诗人之志,即诗人的志向怀抱。第二、通过言志能对道德教育、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如舜帝要求夔用诗乐教育子弟,并达到“神人以和”的

境界)。这两点,表达了先民对诗乐的本质特征和教化功用的认识。

“诗言志”说在战国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观点。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诗以言志。”《庄子?天下篇》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所以朱自清说它是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

2、“诗言志”说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文学艺术重表现的根基。“言志”说强调表现志向抒发怀抱,而不是像西方文论中强调“摹仿”人的行动与自然,这就使中国诗学(艺术)重言志抒情、重写意、重表现,而不重摹仿、写实和再现。所以,中国的抒情文学(诗)比较发达,而叙事文学(戏剧、小说)成熟较晚。在绘画方面,长于写意而不长于写实。这不能不说与早期的文学观念有关。

第二节孔子的文学思想

一、孔子思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中后期),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古称圣人。提问:大家对孔子思想不陌生,其要点是什么?

其思想要点是四个字:仁、礼乐、和。

仁者爱人,孔子主张以孝为先,由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推及他人。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但他认为“尊卑有序”、“爱有差等”,必须以“礼”来调节,“乐”来教化。所谓“礼”,就是礼节仪式、行为规范。其核心是恭敬、节制、有序。所谓“乐”,是指具备仁爱精神的雅乐。没有仁,就谈不上礼和乐。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通过礼的调节、乐的教化,达到“和”的局面(声和——心和——人和——政和)。所以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

可见“仁”是核心,“礼乐”是手段,“和”是目标。孔子的文学思想正与此密切相关。

二、孔子的文学思想

《论语》中记载孔子论诗乐的有17处,礼乐合论5处。另有论言、文章、文采多处。大致可见出孔子的文学思想。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从古代流传的三千余篇诗歌中,删定了“诗三百”。古人多沿袭此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不可信。但《论语?子罕》载:“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章太炎说:“儒者之业,在修己、治人。”孔子文学思想特征是:十分重视文学对人生和社会的作用。

1、论文学与道德、才能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人的修身当先学诗。所以他告诉儿子鲤(字伯鱼)“不学诗,无以言”、“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是说不学诗,不会言辞表达,不懂处人接物,犹面墙而立,寸步难行。又告诉学生们“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说从诗中可以学得事父、事君的准则(孝、忠),还可以学得一些自然知识。“立于礼”,是说懂得“礼”,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身行事。“成于乐”,是说道德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逐步改造与提高。西周周公旦“多材多艺”,其摄政期间制礼作乐,倡导乐教,开古代礼乐教化之先河。孔子生在鲁国(鲁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素有“礼乐之邦”

之称。所以孔子崇拜周公,也极力倡导礼乐教育。

“授政”、“专对”(《子路》):孔子要求通过学诗获得为政与外交的才能,即学以致用。

“有德者必有言”(《宪问》):孔子强调德对言的决定作用,后用以强调作家道德修养与作文立言的关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强调了以道德仁义为其先,以技艺学习为其次。《礼记?乐记》:“德成于上,艺成于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1)文辞:“辞达而已矣”(《卫灵公》)。孔子不赞成浮华,要求文辞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意思就行了——达意。有人认为孔子不注重“文”,其实不然。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苏轼认为能做到“达意”,文不可胜用。(见《答谢民师书》)。

2)内容:“思无邪”(《为政》)。

“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概括。“邪”者,不正,淫邪。“无邪”,即雅正之意。

对“思无邪”的理解,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把它看作是孔子删诗和评诗的标准。如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说:“孔子删诗,取其思无邪者而已。”也就是说认为诗三百符合“无邪”的标准。二是认为“思无邪”是使人无邪。如朱熹认为,“‘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若如《桑中》、《溱洧》之类,皆是淫奔之人所作,非诗人作此以讥刺其人也。”(《朱子语类》卷23)

讨论:赞同哪一种说法?

如按前说,则“无邪”的尺度较宽;如按后说,则尺度较严。一般多取前说,认为孔子要求诗歌内容雅正,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影响,在把握尺度方面比较宽松。

“思无邪”后来多被封建正统者用来强调诗歌的内容要符合礼义的规范。

3)表达分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二句是孔子对《关雎》的评价。是说《关雎》这首诗表现快乐和哀愁的情绪都不过分(表现哀愁:“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表现快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说明孔子主张表现情感要节制、适度,不可过分,应具有中和之美。这种美学思想正是他崇“礼”尚“和”思想的体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有“季札观乐”的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乐工为他演唱各国诗歌。季札一一作了评论,其中有“乐而不淫”、“怨而不言”、“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等评语,体现了“中和”的审美标准。这对孔子思想有直接的影响。后来《毛诗序》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对这一思想的发挥。

孔子从雅正、中和的审美标准出发,主张“放郑声”(《卫灵公》)。“放”是禁绝的意思。因为“郑声淫”,“郑声之乱雅乐也”。就是说郑声在表达情感方面过于率性放浪(《诗经》选郑诗21首之多)。据《礼记?乐记》载,魏文侯“听郑、卫之音不知倦”。《吕氏春秋?孟春记》说:“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可以想见当时人既以其为乐,也深以为害。孔子崇尚雅正、中和,批评郑声,有其合理性;但由于他的排斥,使封建正统者据以反对民间声乐歌诗,

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见的。

4)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绘事后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绘事后素”:子夏问孔子《诗经?卫风?硕人》中诗句(其诗写卫庄公夫人庄姜初适卫,国人称赞她的美丽),孔子答曰“绘事后素”,子夏由此悟到“礼”在“仁”之后,得到孔子的赞赏。朱熹《四书集注》曰:“绘事,绘画之事,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事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以加文饰。”可见,“绘事后素”意谓绘画之事,先有素底,然后加以彩绘。说明孔子认为先质后文、先仁后礼。后世多以“绘事后素”讨论文质关系,比喻先有良好的质地,再加以文饰。

“文质彬彬”(《雍也》):本是孔子讲君子的修养。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指人的文饰。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文饰(质胜文),就不免粗野;单有文饰而内在道德品质不足(文胜质),又未免虚华。只有“内质”与“文饰”配合适当(彬彬),才是君子风范。(《晋书?虞溥传》:“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后世引申用以论文,多用来讨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文质兼备,反对“质胜文”或“文胜质”两种偏向。

“尽善尽美”(《八佾》):是孔子对《韶》乐的评价。《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所以他说《韶》乐,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但他认为《武》乐声音表演很美,内容却不够好。讨论:为什么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武》乐尽美而不够尽善?

因为《韶》,史称舜乐。是舜作乐歌颂尧禅让的美德。而《武》乐表现的是武王伐纣的情形。虽然纣王暴虐,但武王伐纣毕竟有以下犯上之嫌,不大合乎“礼”的规范。所以说它尽美而未尽善。可见孔子评价艺术,不仅为审美判断,而且融入道德判断的因素,使二者统一。“尽善尽美”后用以评论文艺作品,指形式的美与内容的善达到完美地统一。

从以上几则材料看,孔子注重以质为先,达到文与质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这是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如魏征《隋书 ?文学传序》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3、论文学(文艺)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所谓“兴”,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受到感动和启发(朱熹注为“感发志意”)。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发的作用呢?

因为诗歌用审美形象抒情,能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子贡由诗悟切磋,子夏由诗悟礼后,得到孔子的赞赏,说明孔子很注重诗的兴发感动作用。

所谓“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观”,除“观风”(社会政治风俗)外,还有另一层涵义,即“观志”,就是从诗中看出诗人之志。可见它是一种认识活动。所谓“群”,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相互切磋,交流思想感情,和睦相处,增强合群性(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可见它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所谓“怨”,是说诗歌可以批评不良政治,抒写不满情绪(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可见它引起的是一种情感态度。

“兴、观、群、怨”说涉及到诗的感发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怨刺作用,它表明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活动,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是审美的,也是功利的。这是孔子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对后代文学思想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主要影响:一是观,“观风”、“观志”,故有“采诗”、“采风”之举;二是“怨”,故后世文学家强调文学批评社会,抒发怨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对“兴、观、群、怨”有极好的论述,可参看。

总之,孔子提出了相当丰富的理论,进行了出色的批评实践,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和民族特色。

思考题:分析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特征。

第三节孟子的文艺观与文学批评方法论

一、孟子思想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1—前289,战国后期)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之门人。

1、民本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仁政说: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张施仁政以得民心,反对苛政,谴责贫富悬殊;

3、义利说: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追求君子人格;

4、性善说:人性本善,主张将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扩而充之”即是美的,所谓“充实之谓美”。

孟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学思想影响深远。

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观(略讲)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也。”(《尽心上》)“为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梁惠王下》)说明孟子主张以“仁声”教化民众,以得民心,具有“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

三、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论(重点)

1、以意逆志(见《孟子?万章上》)

孟子的这段论述,是针对说诗者“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的解诗方法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解说诗歌不能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能拘于词句而误解文意,应该领会全篇的精神实质,由此推求作者的本意,而不能断章取义,误解作者的原意。

“以意逆志”:“志”,指诗人的意图、本意。“逆”,即“迎受”、推求。“意”,有两种解释:一是读者之意(后汉赵歧所谓“意,学者之心意也”);二是作品之意(清吴淇所谓“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

讨论:你认为“意”指读者之意?作品之意?或者兼而有之?

事实上,在理解作品时,这两种“意”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因为对作品不可能作纯客观理解,必然与读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态度相联系。所以两种“意”是兼而有之的。西方接受主义美学就特别注重读者的参与,认为一部作品的完成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以意逆志”,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无疑是一种解读文本

的正确方法,故被后人广泛提倡和运用。

2、“知人”、“论世”(见《孟子?万章下》)

孟子的原意是讲“尚友”的道理,即与古人交朋友,要通过“颂其诗”、“读其书”与“知人”、“论世”才能达到。(朱熹《陶公醉石归去来馆》诗:“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后人将孟子的这段话归纳为“知人论世”,作为研究、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所谓“知人论世”,是指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与处世态度,同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作品。

这种方法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王国维说:“善哉,孟子之言诗也,……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鲁迅也说:“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其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这些都是对“知人论世”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说明。

3、“知言”、“养气”(见《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的“知言”、“养气”,本身不是谈论文学的,但被后世论文者用作他们的理论根据。

在这段文字前,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可见“气”是体内充盈的一种精神力量(意气情感),它受思想意志的统帅。孟子讲的“养气”,是指用道义培养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要“配义与道”,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而且要从内心里长期培养,不能做于心有愧的事,也不能揠苗助长。可以说,它表现出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看作对浩然之气的最好注解。所谓“知言”,是指能判断诐辞、淫辞、邪辞、遁辞等不正当言辞的错误实质所在。

提问:孟子说的“知言”与“养气”之间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孟子虽然没有说明养气与知言两者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言的能力是植根于养气。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的能力。后世文论家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气”与“言”、作家道德修养与作文立言的关系的。如韩愈提出“气盛言宜”,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论苏轼“气足以高天下”,所以“成一代之文章”,(《苏轼文集序》)都发挥了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以气论文的传统。

思考题:孟子对文艺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节老子思想对文艺的启发和影响

一、老子思想简介

老子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司马迁说他曾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即负责管理王室的典籍,很有学问。《庄子?天运》篇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经》八十一章,主要论述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治国安民。老子崇尚朴素自然,主张清静无为,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他贵柔、守静、处下。他说江海处下,而

百川归海;水至柔,而攻坚强者莫过于水。

提问:老子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什么而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妄为”、“纷扰”、“纵欲”、“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他的思想充满辩证法。老子的主要观念是“道”,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老子几乎没有论文艺的言论,但他的思想却对后世文艺产生极大的启发和影响。

二、老子思想对文艺的启发和影响

1、论“道”、“德”、“朴素”

老子以为,道是原始混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是万物生成之本原(道生万物——四十二章),又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它既是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十四章),又是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它是通过“物”、“象”、“精”(一说“微小的原质”,一说“精力”,一说“生命力”)体现的,是真实可信的一个形而上的实存体。每个物在生成过程中,自然地是什么(它的自然属性),就是它的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老子强调“道”、“德”,是要反对仁义礼智。他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所以老子提出: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

素:未染之丝;朴:未雕之木。“见(xiàn)素抱朴”,指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老子主张保持朴素的本质,保持人原本的道德,恢复婴儿赤子天真淳厚的自然本性,去除世俗观念对人的污染和扭曲,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求人性的复归,表现了对虚伪的仁义礼法之学的激烈批判。李白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提倡写“真色”、“真态”,主张作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晚明李贽倡导“童心”说;王国维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强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均可见出老子思想的影响。

2、论“有”、“无”与“美”

有无相生。(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十一章)

老子认为有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一般人往往只注意“有”而忽略“无”,老子把“无”的作用昭示出来,对文艺创作深有启发。后人因此强调“有无”、“虚实”巧妙搭配,相互为用。如“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方薰《山静居画论》)“无”和“虚”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所以才能生发不穷,生动而有机趣。

老子对“美”有两点突出的看法:第一,认为“美”是与“恶”、“丑”相对而生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二章)是说天下既知“美”,“恶”与“丑”也就产生了,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第二,认为“美”的东西不一定真实可信。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指出了“美”与“真”的不一致性。他崇尚朴拙,不赞成追求声色之美和浮华之美。说: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八章)后世文论家反对纤巧、雕琢、浮华,如刘勰说“雕削取巧,虽美非秀”(《文心雕龙?隐秀》),韩愈说“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醉赠张祕书》),陆游说“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夜坐示桑甥十韵》),都是对老子思想的吸收。

3、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四十一章)

大音:完美的音乐。大象:完美的形象。晋人王弼在“大音希声”下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道德真经注》)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最完美的音乐是不能完全听得到其声的。同理,最完美的形象也是不能完全看到其形的。老子的本意是借以说明“道”的特点:它幽微玄妙,不可以形体求见,不是人们的视听感觉所能完全把握的东西,而是要用“心”去体悟。它昭示人们,大美也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萧统《陶渊明传》载:“渊明不解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

讨论:渊明为什么以抚弄无弦琴以寄其意?

渊明不可能完全不解音乐,也许他是想借助想象去体会更完美的音乐。后世文论家指出“境生于象外”,要求诗歌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希望通过具体的形象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获得更美的境界,应该说是受到老子的启发。

4、论“虚静”、“涤除玄鉴”

如何观照和体悟“道”?老子提出“涤除玄鉴”(十章)、“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所谓“涤除玄鉴”,是说洗清杂念,使内心明澈如镜。因为心有杂念,就如同镜子有尘埃,是不可能明照的。老子要涤除的杂念主要有三:贪欲、私见、智巧(即去奢、去私、去智)。只有涤除这些,才能照察万物的本来面目。所谓“致虚极,守静笃”(虚:空明;静:宁静),是说要把“虚静”的工夫做到极致,即去除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干扰,回归自然本性,才能观照万物的本原及其变化(“常道”)。

老子的虚静思想本是哲学上的认识论,它是人认识自然、归于自然的前提。战国时期的一些哲学家对此有所继承和发挥,如《荀子?解蔽》说“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管子?心术上》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庄子提出“心斋”、“坐忘”,并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把“虚静”引入了文艺创造,形成了文论上的虚静说。

思考题:老子“有、无”、“虚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论述对文艺有何启发?

第五节庄子的文艺思想

一、庄子思想简介

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宋之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做过蒙漆园吏。他继承老子的思想,崇尚自然无为之道,批判仁义礼乐。其思想要点:

1、反对人为,主张适性逍遥。他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无以人灭天。”(《秋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

悲。”(《骈拇》)他在《至乐》中批评鲁侯“以己养养鸟”,应“以鸟养养鸟”。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游”,主张“无所待”,即无功、无名、无己(《逍遥游》),所以他鄙视功名。楚王派人请他做官,他正在垂钓,说宁愿如龟“曳尾于涂中”。(《秋水》)但他深知人世间有许多“不得已”,所以又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顺人而不失己”(《外物》)。

2、宣扬相对论。庄子强调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如云:“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要人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事物(“道通为一”),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莫若以明”)。(《齐物论》)

二、庄子的文艺思想

1、尚朴贵真:“天籁”、“天乐”、“解衣盘礴”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意》)“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渔父》)这种以“朴素”、“澹然”、“真诚”为至美的美学观念,与他崇尚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庄子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即凡是美的东西应该是真实的、不雕琢的,这是庄子美学和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庄子崇尚真实、自然,所以追求音乐上的“天籁”、“天乐”、绘画上的“解衣盘礴”。

“天籁”出自《齐物论》:(“籁”代表那个音声)

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人簌则比竹(按:竹箫)是已,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风吹万种窍孔)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鼓动)者其谁邪?”

人籁是人借助乐器而吹奏出的声音,地籁是自然界的各种孔窍受风鼓动而发出的声音(风“作则万窍怒呺”),天籁是各种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咸其自取”),所以天籁是最自然最美的音声。符合这种境界的音乐就是天籁,就是“天乐”。庄子论“天乐”云: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天道》)

他认为能于自然冥合,覆天载地,雕刻(表现)各种物体的形象,却又不显露技巧,这样的音乐就是天乐。他还描述道:“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即有一定规律),不主故常”(《天运》)。可见他所说的天乐是具有极自然极自由的美。所以庄子一再发表激烈言论,反对人为造作的艺术,要求“擢乱六律,铄绝竽瑟”,“灭文章,散五采”,认为去掉这些,才能真正使人耳聪目明,听到至美的音乐、看到至美的图画,保持人对自然美的感觉。

“解衣盘礴”:庄子在《田子方》中讲了个故事。说宋元君请人作画,众人皆毕恭毕敬,舐笔和墨,在外边等待的人还有一半。而有一位后至的画史却“儃(t ǎn)儃然不趋,受揖不立”,之后回到住所“解衣盘礴”(即脱衣箕坐)。宋元君说他是“真画者也”。

讨论:为什么宋元君说后至的画史是“真画者也”?

因为他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即不受世俗观念的约束,在精神上是自由闲适的,可以画出最自然的画。所以宋元君说他是“真画者也”。这表明庄子提倡以真性情、闲适态来作画。这一思想,被艺术家们推崇备至。如郭熙、郭思《林泉高致?

画意》,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用笔》,清方薰《山静居画论》等,都曾论及,以为是“深知画者”、“得画家之法”。

2、论言意关系:“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1)“言不尽意”: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并讲了“轮扁斫轮”的故事作为论据。庄子意在说明:语言的可贵之处在于达意,但语言是不可能充分表达意的。事物的精深微妙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后人把这段文字的意思概括为“言不尽意”。庄子在《秋水》中也说,语言只可表达“粗”(粗浅、表面)的东西,不能表达“精”(精深、微妙)的东西。

提问:“言不尽意”揭示了什么问题?

庄子揭示了言意之间的差异以及言的局限性,是极有见地的,对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言不尽意”一词出自《易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未作具体阐述。所以文论中的“言不尽意”,一般指庄子的论述。2)“得意忘言”:庄子认为“言”虽不能尽意,但“言”可以帮助人“得意”。就象筌(捕鱼的竹器)、蹄(兔网)可以帮助人获得鱼、兔;鱼、兔得到了,筌、蹄的作用也就尽到了。所以“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如果拘泥于“言”,以为“言”即是“意”,反而忽略了“意”,而不能“得意”。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朱熹“市净人初远,言忘意独存”,是对“得意忘言”的艺术性阐释。

讨论:庄子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对文艺创作产生什么样的启发和影响?

既然言贵在达意、目的在得意,而言又不能尽意,所以文论家们便强调诗文重在“写意”,以言寓意,以辞达意,并追求“言外之意”(或曰“意在言外”),这就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论技道关系:“道进乎技”

庄子说:“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天地》)“兼”,合也。“技”不是“道”,但“技”通于“道”,由“技”可以进一步升华而“得道”。庄子在《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提出“道进乎技”,说明技艺的娴熟,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可以使主体进入创造的自由境界,即“道”的境界。庖丁“未尝见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说明已消除心与物、心与手的对立,所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获得了一种自由感。这便是“得道”的境界。而解牛时的“莫不中音”、解牛后的“踌躇满志”,便是由实用的操作转化为艺术审美的境界。除此之外,庄子还在《达生》篇中讲了“痀偻者承蜩”、“吕梁丈夫蹈水”、“津人操舟若神”等故事。说明通过长期的技术训练,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忘水”),便可获得一种高度自由的境界,即“道”的境界。庄子由技而入道的论述,对文艺创造启发很大。如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论心手相应、技道两进的道理。

4、论虚静、物化:“心斋”、“坐忘”、“以天合天”

庄子认为技可通道,但在体道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一种虚静的心态(心胸)。他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说,提出了“虚静”、“心斋”、“坐忘”: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天道》)

老聃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知北游》)

回(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庄子认为,水清静便明澈,心清静则可以做为天地万物的明镜。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乃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的极致。因此他要求做到内心虚静、精神净化,去除一切聪明心智。所谓“心斋”,就是心志专一,虚以待物(庄子以气形容虚)。所谓“坐忘”,就是摆脱过分的欲望和巧智,和自然之道融通为一。徐复观先生说:“‘堕肢体’,‘离形’,实指的是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黜聪明’,‘去知’,实指的是摆脱普通所谓的知识活动。……而庄子的‘离形’,也和老子之所谓无欲一样,并不是根本否定欲望,而是不让欲望得到知识的推波助澜,以至溢出于各自性分之外。在性分之内的欲望,庄子即视为性分之自身,同样加以承认的。所以在坐忘的意境中,以‘忘知’最为枢要。”(《中国艺术精神》)可见“心斋”、“坐忘”(忘知忘我)是虚静的修养工夫。老庄都把虚静看作是认识万物和把握自然之道的根本。庄子的贡献在于通过一系列技艺创造的寓言故事,使得“虚静”成为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

在“痀偻者承蜩”的故事中,庄子借痀偻者承蜩时“处身若株枸”、“执臂若槁木”,“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做到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明内心虚静,凝神专注,是技艺超绝乃至“有道”的根本。“大马(大司马)之捶钩者”的故事,也是讲捶钩(一说捶制钩带,一说锻造兵器)的工匠有所守持、心无旁骛,“于物无视”,“非钩不察”,所以能“有道”(《知北游》)。在“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中(鐻是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架子,上面雕刻有鸟兽等装饰图象),庄子又提出了“斋以静心”、“以天合天”的观点。

提问:“以天合天”,其中第一个“天”指什么?第二个“天”指什么?

第一个天指“人”的本性。第二个天指“物”的天性。庄子强调排除一切利禄、声名的考虑,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以“人”的本性合乎“物”的天性,才能创造出鬼斧神工般的艺术品(《达生》)。庄子又说:“以瓦注(射而赌物者)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凡外重者内拙”(《达生》)。它启发人们,不重外物,内心轻松、专一,以审美的心胸,观照审美的自然,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这就是“虚静”在文艺创作中的意义。

所谓“物化”,即我随物而化,是主客合一的极致。庄子《齐物论》篇尾讲了一个“庄周梦为蝴蝶”的故事,说“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即是物我界限的消解。庄子在“工倕旋而盖规矩”的故事中,说工倕(尧时巧匠)“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说明主客体化而为一,不需费心思计量,便获得了创造的自由,而不再受技术的约束(《达生》)。这就启发艺术家要做到“物化”,才能技艺高超,进入创作的自由境界。

庄子虚静、物化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谈论文艺的人,往往用它们来表达艺术家创作时那种凝神专一、忘怀一切,全身投入、与对象合而为一的状态,故而能有出神入化的艺术作品。如东坡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此外,庄子《天下篇》中指出他的文章是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表达思想;多“卮言”、“重言”、“寓言”;他的创作精神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即傲睨)于万物”;“其书瑰玮”,“其辞参差”。这是古代文论中最早对于浪漫风格的表述。

庄子的思想对文艺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和影响。徐复观说:“老、庄思想当下所成

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中国艺术精神》)但庄子过于反对人为、人工,荀子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也是一针见血。

思考题:庄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特征;庄子虚静说的含义。

第六节荀子的文艺思想(自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后天的教化和改造,成为有道德的人。他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篇》)“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伪,就是人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孟子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派,称荀子为儒家的现实主义派。因为荀子重视客观现实的教化和改造。

荀子的文艺思想荀子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道德教化作用和社会政治功用。1)论文学对修养的作用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下宝。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士。”(《大略》)荀子认为,如同玉需要被加工、琢磨一样,人只有经过文学的教化、熏陶和改造,人性才能变得美而善。荀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认为美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而不是完全的自然状态;强调文学对于人性修养的重要。

2)论音乐(诗乐)的社会教化作用。

第一、论述了音乐的产生及先王立乐的原则。“以道(导)制欲”。

第二、论述了音乐的巨大感染教化作用。即“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能“移风易俗”。

第三、认为音乐能反映社会治乱。应以“正声感人”,由“顺气成象”,达到“治世”。

第二讲两汉文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两汉文论的特点:注重文学的教化讽喻作用;“依经立义”的思想方法与局限。

2、理解司马迁和王充的文学观点;把握《毛诗大序》的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了解两汉对屈原及其作品的争鸣与意义。

二、教学要点与难点:

1、“温柔敦厚”诗教

2、“情志”说、“主文谲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说

3、司马迁“怨刺”说、“发愤著书”说

三、讲授与讨论学时:5学时

概说

一、文化背景:

西汉前期崇尚黄老之术,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统治

地位,所以两汉文论基本处于儒家经学的附庸地位。道家思想如潜流一直存在,有一定影响。

二、两汉文论的特点:

1、有了文学专论,文论资料扩大。专论有《诗大序》、《离骚序》、《楚辞章句叙》、《诗谱序》、《汉书?艺文志》等。此外,《礼记》、扬雄《法言》、刘安《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王充《论衡》、刘歆《西京杂记》等都有文论资料。

2、强调文学为社会、为政治服务,突出体现了儒家传统文论的特色。

三、关注的主要问题:

1、对《诗经》与《楚辞》的评论。前者强调诗歌的教化、美刺作用(以《毛诗序》为代表),后者主要对屈骚抒发怨愤之情展开论争(以司马迁、班固、王逸为代表)。

2、对汉赋与乐府的评论。揭示赋的文体和审美特征及其缺失。如班固云:“不歌而诵谓之赋”,“润色鸿业”、“雅颂之亚”(《两都赋序》);扬雄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劝百讽一”、“雕虫小技”等。揭示乐府的特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观风俗,知薄厚”(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

3、强调为文真实、有用,提倡独创,反对儒学神学化,反对虚妄之辞。以王充的《论衡》为代表。

第一节《礼记》与《毛诗大序》

一、《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大戴:戴德;小戴:戴圣),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对先秦文化思想的汇总。共四十九篇。其中《经解》和《乐记》两篇,有关于诗乐方面的论述。

1、《经解》中的“诗教”说: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它未必是孔子的话,实际更代表汉儒的思想。既然诗歌能教化人温柔敦厚,说明诗歌本身应具有温柔敦厚的品质。所以汉儒要求诗歌抒发个人感情、批评社会政治,要温润和柔、委婉含蓄,不可激切,不可直露。这一精神在《毛诗序》中得到充分体现,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朱自清说:“在诗论上,我们有三个重要的,也可说是基本的观念:‘诗言志’、‘比兴’、‘温柔敦厚’的‘诗教’。后世论诗,都以这三者为金科玉律。”(《诗言志辨?比兴》,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2、《乐记》(见《教程》,自学)

《乐记》汇总先秦儒家音乐思想,对《毛诗序》有直接影响。

1)音乐的产生:人心感物。(人心——感物——情动——形声——成乐)

2)音乐与政治:声与政通。(由音乐见出政治状况: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3)音乐与道德:乐为德华。(庶众知音,君子知乐,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二、《诗大序》

西汉文、景之时,鲁、齐、韩三家传诗,就已立学官,设博士,《诗经》之名,始见于《史记?申公传》。毛诗在民间流传。几家于《诗经》各篇前均有小序,简

述诗的主题、作者和写作背景。惜鲁、齐、韩三家诗皆不传,独传毛诗。毛序作者为谁,说法不一。有说子夏,有说毛公,《后汉书?儒林传》说是卫宏。顾颉刚、郑振铎肯定是卫宏。《关雎》篇前文字最长,旧称《诗大序》。大序与小序的作者是否一致,历来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毛诗序着眼于指出每首诗的美刺意义,其深层动机无非是强调诗歌起到教化讽喻的作用。但颇多穿凿附会之说,不合诗人之本意。从宋人(欧阳修)开始就有学者疑序、攻序、废序。其中以郑樵和朱熹为代表。但大序的观点颇受重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

(一)《诗大序》的主要观点:

郭绍虞先生认为,“《大序》中几项重要之点,大率不外袭用周、秦旧说”,如:1、明诗乐之关系——“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此与《乐记》相同。《乐记》云:“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2、明诗之起源——“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与《虞书》“诗言志”、“歌永言”之意相同;不过更能明古代诗、歌、舞三者混合的关系。又《乐记》云:“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亦与《大序》此语相同。

3、明诗与时代之关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此与《乐记》文同。段本于《荀子?乐论》

4、明诗之功用——“故正得失”至“移风俗”一段,与孔子“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诸语相同,完全以《诗》作为人事上实际的应用。

5、明诗之体类——“故诗有六义焉……”释风雅颂,说明《诗》的分类,是归纳的批评,《大序》中惟此意较值得注意。然而《荀子?儒效篇》已有风雅颂之称,则知亦出昔人旧说而已。(以上见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诗大序》的贡献:

郭先生指出了《诗大序》与旧说的承袭关系,是不错的。但它还是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第一、指出了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

大序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说人的情志受外物的触发而受感动,用言语表达出来就形成诗。这里以“情志合一”说,补充了先秦时代的“诗言志”说,对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认识更为明确。

第二、指出诗歌有不可比拟的感染教化作用。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美教化,移风俗”等语,将诗乐的感染教化作用提到极端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后人多引以强调诗的社会作用。如钟嵘《诗品序》。

第三、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对刺诗的要求是:“主文而谲谏”、“发乎情,止乎礼义”。

大序标举“诗六义”,并从美刺的角度解释其中的风、雅、颂。

作者解释“风”是风化、讽刺之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指诗歌的一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教化和讽刺作用。但这种讽刺不可直露,而要“主文而谲谏”,即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达到讽谏的目的,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雅”是“正”的意思,其根本在于言政治兴衰的原由。“雅”与“风”性质相近,却有广狭之别。“风”是通过个人言志抒情反映一国地区的政教和风俗。“雅”是反映天下的治乱兴衰。其中大雅说的是朝政大事,小雅是通过个人感受来说政

事。“颂”是颂美之意。是祭祀时称美祖先的盛德、向神明报告功业成就的乐歌。这里对风、雅、颂各体的解释,显然着眼于其美刺作用。

“变风”、“变雅”产生于政教纲纪大坏,时世由盛变衰时期。它的作者哀叹时事,“吟咏情性,以风其上”,但能“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说,既抒发了“民之性”,又不失“先王之泽”。这表明,作者要求诗歌既要抒发民众情感,批评不良政治,又不可违反和超越礼义规范,而过于直切、激烈,这是“温柔敦厚”诗教的另一种表述。

关于赋、比、兴。作者未作解释。可见其着眼点不在于此。(参看朱熹解释)(二)《诗大序》的意义与影响

讨论:《诗大序》的意义和影响(积极的、消极的)。

《诗大序》是对先秦以来儒家文艺思想的总结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特别是抒发“民之性”,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意识。

2、《诗大序》强调诗歌对社会的教化与讽谏作用(后人说“汉人论诗,不过美刺二字。”)后世文论继承这一观念,尤其是强调以“刺”为主的“风雅”传统,对社会现实进行大胆地揭露与批判(如元稹、白居易、梅尧臣等人),使文学发挥积极的干预社会政治的作用。

3、《诗大序》要求诗歌在情感内容上符合礼义规范(“发乎情,止乎礼义”),表达方式上要委婉含蓄(“主文谲谏”),这对后世诗歌的积极影响是,在创作和审美方面多崇尚委婉含蓄温雅之作。其消极影响是:诗歌抒情受到礼义约束,影响其自由发展。同时,“谲谏”说也为不少文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借以排斥豪放粗犷、富有锋芒的作品。(如北宋杨时《龟山语录》说:“诗尚谲谏,唯‘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乃为有补。若谏而涉于毁谤,闻者怒之,何补之有?观苏东坡诗,只是讥诮朝廷,殊无温柔敦厚之气……”)

思考题:《诗大序》为什么从美刺的角度解释风雅颂?其意义何在?

第二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与“实录精神”(略讲)

一、“发愤著书”(见《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司马迁认为,《周易》、《春秋》、《诗三百》等名著的作者,都是由于遭遇困厄或不幸,受到社会的迫害和压抑,内心郁结愤懑,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故而发愤写作,以求寄托自己的主张得到后世的理解。“发愤著书”是司马迁在总结前人与自己的切身体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对作家创作的原动力是一个深刻的揭示,体现了批判现实追求理想的强烈精神。

二、实录精神(见《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赞》)

司马迁说《春秋》之作法是“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他的《史记》,正是仿照这种精神写作的。可谓有胆有识。班固称之为“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教程》43页)

司马迁的“怨愤著书”与“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和文论产生重要影响。刘勰、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欧阳修、陆游、李贽、金圣叹等人都予以继承,并发展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文学真实反映现实、批判现实起了重要作用。(见《古代文论参考资料》)。

第三节汉代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略讲)

汉代对屈原其人其文的评价,是文论史上最早的作家作品评论,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司马迁《史记?屈原传》(参见《教程》59页)

1、肯定了屈原的写作动机。司马迁认为屈原创作《离骚》“盖自怨生”,指出其“怨”由“爱”生(竭忠尽智),并揭示出屈原由“爱——谤——逐——怨——骚——谏”的心理情感过程,对屈原的“怨悱”之情持肯定态度。

2、继承了淮南王刘安的观点,高度评价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首先,以美刺说的精神(“以刺世事”)来肯定《离骚》的思想内容,说它兼《风》、《雅》之长。其次,对《离骚》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或托古刺今,或以小喻大,或因迩及远)作了高度评价。最终指出它“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不朽价值。司马迁从屈原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写作动机、作品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作了全面评价,为文论中作家作品批评提供了范例。

二、班固《离骚序》

班固用“依经立义”的思想方法,对屈原及其《离骚》作了尖锐批评。

1、批评屈原露才扬己,责数怀王,不能明哲保身,非“明智之器”。从人格上否定。

2、批评《离骚》多“虚无之语”,不合法度,不见经传。从创作方法上否定。

3、对屈原的辞采极为赞赏,认为其“弘博雅丽,为辞赋宗”,可谓“妙才”。

但班固在《离骚赞序》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中,对屈原的“忠诚”、“忧国”及以骚“风谏”作了肯定性的评价。说明班固的思想是有变化的。

三、王逸《楚辞章句叙》

1、介绍了屈原的文学创作活动。叙述屈原作品的流传、研究情况。认为屈原的文学创作活动是由于“履忠被谮,忧悲愁思”,不胜愤懑,于是上继孔子《春秋》,“独依诗人之义”,发愤创作了《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这实际是继承了司马迁“《春秋》义法”和“发愤著书”之论,以及儒家讽喻教化之古训,对屈原的创作动因及其作品的肯定。

2、反驳班固等人对屈骚的指责,高度评价屈原其人其文。

1)肯定了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怨悱之情。王逸以“忠正”、“伏节”、“杀身成仁”为理论依据,反对怀宝迷邦、逡巡避患的行为与态度,这是针对班固“明哲保身”的观点而发。他赞扬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肯定了其忠贞、高洁、正直的品行。并引《诗经》中怨主刺上的诗句,认为孔子既能以此为“大雅”,则屈原之词“优游婉顺”,远不如其激切,而论者还认为它“怨刺其上”,是有失厥中和公允。

2)高度评价屈原其文。班固曾斥责屈骚“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王逸则针锋相对,认为屈骚是“依托五经立义”。他把《离骚》中的一些诗句与儒家经典一一对照,想借此提高屈骚,实则牵强附会。因为他同样没有认识到屈骚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特色(如文学的想象、虚构和夸张,浪漫主义手法等)。王逸高度评价了屈骚的价值:“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这样的评价是极高的,也符合文学的发展情况。

小结:王逸肯定了屈原的高尚人格及其作品的不朽价值,奠定了屈骚在文学史上

的崇高地位,使之成为与《诗经》并行的又一源头,永远滋润着后世文学,其意义不容低估。但其“依经立义”的思想方法,则与班固一样,是时代的局限。真正能认识文学的自身价值,并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只有等待魏晋南北朝的到来。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文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此时期文论的特点:有了“文的自觉”和文学批评的自觉;有了文学批评专著;不但继续讨论文学的外部规律,而且能深入到文学内部规律的探讨上。

2、了解此时期几部重要著作的内容、体例;理解曹丕《典论?论文》的意义;掌握《文心雕龙》与《诗品》这两部著作的主要观点。

二、教学要点与难点:

1、曹丕的文体论、“文气”说

2、陆机的想象论、灵感论、“缘情”说

3、刘勰的艺术想象论、风骨论、鉴赏论、通变论、文学发展论

4、钟嵘的“滋味”说、“性情”说、“直寻”说

三、讲授与讨论学时:11学时

概说

一、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期间:1、生命意识觉醒。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瘟疫流行,人们开始感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生命意识觉醒,于是借文章著述以求不朽。

2、学术思想活跃。此间,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佛学兴盛,不但影响了士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如追求适意、放达、洒脱,即后人所谓“魏晋风度”),而且玄学与佛学讨论的一些问题(如才性、有无、言意、形神、虚实等),对文艺理论极具启发和影响。

3、人物品藻风盛。《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这样的品藻,是审美的,这种风气兴盛,直接影响到文艺评论和美学。谢赫的《画品》,钟嵘的《诗品》等,都产生于这热闹的空气中。同时人们把风神、风骨、风韵、气韵、神气、通雅博畅等比喻人物风姿之美的词语,用来比喻艺术美,成为文论与美学的术语。

4、文学创作繁荣。诗赋有较大发展(五、七言诗、抒情小赋),更讲究形式美;诸种文体大致齐备;《文选》、《玉台新咏》问世;为文学批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些大大促进了文论的发展。

二、此时期文论的特点

1、有了专门的文学批评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标志着古代文论进入了一个成熟期。

2、开始注重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不再仅仅当作政教的工具和附庸,它本身的独立地位和审美作用开始被认识;文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标志着“文的自觉”。

三、关注与讨论的主要问题

1、继续讨论文学的外部规律,如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等。

2、深入到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探讨上,涉及文学批评中的作家论、文体论、创作论、风格论、鉴赏论等等。影响大的是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缘情”说,钟嵘的“滋味”说,刘勰的艺术想象论、风骨论等。

第一节曹丕《典论?论文》

一、主要观点

曹丕《典论?论文》主要阐明两个观点:第一,论述作家才性与文体的关系,说明人各有长,反对文人相轻;第二,强调文章的重要价值。

第一、论述作家才性与文体的关系,反对文人相轻。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论作家:才能各有所偏。曹丕评论了建安七子的诗文,指出他们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如“王粲长于辞赋”,“然于他文,未能称是”、“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说明通才是极少的。

2、论文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1)“文本同而末异”。曹丕认为各类文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在具体表现方面却各异。

2)分文章为“四科八体”。

奏议宜雅(典雅):奏,向皇帝上书言事的文章。议,议政文,就有不同意见的大政方针向皇帝呈述意见和建议的文章;

书论宜理(明晰事理):书,主言记事之文;论,议论说理之文。泛指叙事说理的文章;

铭诔尚实(真实、实在):铭,刻于器物上的文字,多记录重大事件、颂扬功德。诔,称述死者生时行迹的文字。铭、诔的写作多隐恶扬善或溢美,所以曹丕要求“尚实”;

诗赋欲丽(文辞华丽):诗、赋,指纯文学的作品。曹丕要求诗赋“欲丽”,不象汉人要求诗赋要教化讽喻、符合礼义规范(如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更重视文学的审美性。

曹丕简要说明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以前还未曾有过。正因作家各有所偏,而文非一体,故一般作家往往只能擅长某一种文体的写作,“唯通才能备其体。”(兼美各体)

3、论风格:“文以气为主”(文气说)。这里的“气”,是指作家的气质、才能、个性、禀赋而言。曹丕认为,文章的风格是由作家的气质秉性决定的。作家的气质秉性不同,所表现的文章风格便不同,如孔融“体气高妙”、“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曹丕强调“文以气为主”,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他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有清有浊是自然秉受,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清浊:一说,气有刚柔,刚近于清,柔近于浊。一说,清为清明,浊为暗昧。清气优而浊气劣。)

讨论:曹丕的说法有无道理?在认识上有什么局限?

曹丕强调文章体现作家的气质个性,说明他开始认识文章与作家气质个性的关系,认识到为文不是可以轻易遗传与传授的,这是他的合理、高明之处。但却有

些夸大先天的因素。

第二,从曹丕对徐干的“齐气”(舒缓之气)略有微词,又说“公干(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与吴质书》),说明他更看重文章表现清刚遒举之气。

总之,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注重文章表现作家气质个性,表现清刚之气,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后来的文论家在强调“文以气为主”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宋人陈善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要非佳作也。”(《扪虱新话》)陆游说:“某闻文以气为主,出处无愧,气乃不挠,韩柳之不敌,世所知也。”(《傅给事外制集序》)陈善重气韵,陆游重气节。有的则重气力、气势。

4、论批评:指出错误的批评态度。曹丕认为,既然人各有长,文非一体,在文学批评时,就不应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他指出两种错误态度:一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一是“闇于自见,谓己为贤”。这对端正文学批评者的态度,产生正确的文学批评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引用了曹丕的观点。

第二、强调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曹丕把文章的价值和作用看得很高,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前者是就社会政治而言,后者是就个人事业而言。曹丕的用心显然在后者。他指出,年寿荣乐有时而尽,不如文章之长久。因此,古之作者借此名垂青史,不以苦乐为移,而更加爱惜光阴。他批评一般人不努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真是“志士之大痛”。可见曹丕对借文章垂世不朽尤为关切。《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说:“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将立言提到第二,仅次于立德,这是对“三不朽”思想的一个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立言不朽,一般指著述,对辞赋则表示出轻视态度。如曹植说“辞赋小道”(《与杨德祖书》);扬雄说“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曹丕没有轻视的意思。他把华丽的诗赋一并称为“不朽之盛事”,这是魏晋文学批评的新现象。二、《典论?论文》的意义

曹丕此文针砭了文人相轻的风气,简要概括了文体的特点,提出了“文气”说,论述了文章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摆脱了汉人的狭隘功利观点,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性质,这些都是文学自觉性的表现,显示了文学批评的新风气。对六朝文论以及后世文论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鲁迅说:“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按:近年来对鲁迅的“自觉”说有争议,可在期刊和网上查阅)从另一方面说,曹丕对于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几乎没有论述,虽然建安诗歌反映了比较广阔的社会现实,却未能反映到文论上来,这又是很不够的。隋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说:“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认为六朝的绮靡文风正是缘于三曹的忽视教化、崇尚文词,不无一定道理。

思考题:曹丕《典论?论文》如何显示了魏晋时期文学批评的新风气?

第二节陆机的《文赋》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探讨创作规律的文章。作者深感作文之难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因此他着力探讨了创作的全过程,包括作文缘起、构思想象、文体特征、立意遣辞、艺术标准、创作灵感等诸方面的问题,力图使文辞能更好地表意与写物。

一、论构思想象(第1、2自然段)

1、构思前的准备:以虚静之心观察万物,以古代典籍颐养情志(“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坟典”),随四时、万物的变化,而生悲喜之情感,树立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从先辈的品德著述中,获取精神力量。总之,要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观察社会、自然的能力。

2、构思想象的情状:1)心思集中(“收视反听,耽思傍讯”);2)不受时空的限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3)始终伴随着“情”与“物”(“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4)广泛吸取前人文章的精华(“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5)推陈出新(“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陆机所论构思与想象,重在强调内心虚静、自由开放、情物互进、博采众长、富有创新。这是很有见识的,后来刘勰的艺术想象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论文体特征

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八体,陆机则进一步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等十体,并指出其文体特征与艺术风格。

1、“诗缘情而绮靡”:指出诗歌的特征是因情而发,文辞华丽。这是对曹丕“诗赋欲丽”观点的继承与发挥。

比较:陆机的“缘情”说与传统的“诗言志”说。(讨论)

陆机的“缘情”说更侧重于诗的抒情性与审美性,而淡化了传统的“诗言志”说的教化讽喻作用。

2、“赋体物而浏亮”:体物就是注重事物形象的描绘。浏亮就是鲜明突出。

“缘情”、“体物”说突出了诗赋等文学作品注重情感、形象的特质,这是文学性加强的反映,说明陆机对文学特征的了解在前人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三、论立意遣辞

1、从结构布局来论述(“选义考辞”二节)。陆机认为立意(“选义”)有难有易,遣辞(“考辞”)有顺有涩。要善于“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做到以意为主干,文辞为枝条(“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使“义”、“辞”相符。说明陆机要求意对文辞的主导作用,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2、从言意音声来论述(“其为物也多姿”一节)。“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说明陆机重视构思巧妙、词藻华美、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美。也表现出西晋时尚巧、贵妍的风尚。

3、从写作技巧来论述(“或仰逼于先条”四节)

1)定去留(选材和剪裁)。“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

2)立警策(立警句以振醒全篇)。“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3)戒雷同(立意、造语要新)。“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

4)济庸音(对平庸之处要设法挽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四、论艺术标准

陆机用音乐之美作比方,将唱而靡应、应而不和、和而不悲、悲而不雅、雅而不

古代文论(先秦至唐代)

绪论 一、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性质 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两千多年来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的总结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史,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古代文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追问它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作用以及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分散性: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是用文字固定下来的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评论,这些文字材料极端丰富又极端芜杂。除《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诗薮》等少数著作,古代文论的材料大多零散、片段:或见之于朋友书信、随感零札;或见之于史传碑志、序跋笔记;或二三好友茶余饭后,围炉夜话,论文论诗等。 直觉体验性:思维方式上,古人对文学的评论往往采用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方式。这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西方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心修炼。儒家追求内心世界的“乐”与“和”,道家追求描写世界的“忘”与“适”,玄学追求兴会与神思,禅宗追求自性与顿悟,心学追求良知与童心,都是讲内心应修炼到何种状态,才能更好地领会冥冥之中的宇宙之“道”,讲的都是一个直觉体验的问题。(中医阴阳调和望闻问切西医检查科学) 隐喻性:在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上,古代文论家多采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强调文学心得的具体可感性和理性启悟力。这又与中国哲学的为学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哲学著作,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长篇大论,而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格言来表达。中国哲学家只要求这些言辞能够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们在想象中直接洞达道体。这就使哲学思维成果的表述,长于诗的韵味和想象的驰骋,而不重视形式化的逻辑推导。中国哲人认为,言辞既是传道的必要手段,弄不好也可能是横在道与接受者之间的一道屏障。他们是说,人们一旦执着于语言文字,不能超越文辞进入圣人之心,就必然只会寻章摘句,陷入繁琐的名言分析。他们因此而倡导“修本废言”,以无言见天地之心。 功利性:受中国文化实用性的影响,古代文论带有鲜明的功利教化色彩。春秋战国时代,人文混一,文学独立的价值和自觉的意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文人也不存在,写作常常是一种政治活动,《史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政治者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重功用、重教化的文艺观便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它具体表现为创作上提倡诗言志,内容政治化、伦理化;文学批评中形式主义很少构成思潮。由于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中国古代批评家常用直观取象的方式,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拈出一二术语,借助于感性对象的突出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审美内涵。比如“味”原指味道,味觉,后引申为评论作品,人品。“清”味觉,后指人品。 二、古代文论的哲学思想背景 儒道释三家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1、儒家哲学和社会价值标准;如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以政治教化为中心。 2、道禅哲学和审美价值标准:如意境说、妙悟说——以审美为中心。 三、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古代文论和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一样,不是以推翻或批判前说为前提,而是在述旧中创新,其基本的内核很少改变。(与西方不同)这就使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具有滚雪球似的特点,基本问题并非层出不穷,但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随着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国古代文论成为由这些独特问题构成的知识体系。 根据中国文论的基本问题,我们这学期分四个阶段来梳理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线索。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源头和背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创建(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徘徊(唐至明中叶)——佛学和禅学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总结和拓展(明清)——启蒙思潮

第一章先秦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从中国历史的开端至秦统一前,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阶段。 一、主线及其相关的主体知识 1、原始社会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止。 历经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的远古居民,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代表。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使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原始社会走向解体,则体现在黄帝、炎帝和尧、舜的传说中。 无论是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的转化,还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以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2、奴隶社会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为 止。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 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建立,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禹子启由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周天子〕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国。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由于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此时的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 3、从公元前475年始到公元前221年止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特别是通过改革和变法,确立了封建赋税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使社会顺利地跨入新的封建社会时期。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社会经济出现了飞跃发展的态势。 二、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 1、夏商西周更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 1、风雅颂:根据音乐、地域不同的分类;风指音乐曲调,国风指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15国风多民歌;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为朝会宴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舞曲,较舒缓,分鲁商周。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歌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3、四家诗:《诗经》到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诗、齐诗、韩诗和古文毛诗,后世称其为“四家诗”。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邵南、邶风、卫风、秦风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篇。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复习纲要 1、古代文论三大高峰:刘勰、叶燮、王国维 2、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特征: (1)术语运用的包容性(概括性、内涵丰富性);如风骨、气等。 (2)形象性的概念: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又:郑燮:“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风格描述的意会性:司空图《诗品》皆用四言诗形容风格,又如:鲍照说:“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颜延之)诗如铺锦列绣,雕绘满眼。”又如:“陆海潘江”说。 3、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有体系;无体系;潜体系。其实,中国文论既有体系性特征,又有非体系性特征。 4、先秦文论的特点: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论的发轫与奠基期﹙开端时期﹚,特点 有:(1)没有专门的文论著作或文章,而是散见于先秦的诗文中,主要见于哲学著作。(2)先秦文论处于百家争鸣、人各为说的状态(3)先秦文论影响深远,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论思想,一重在对文学内容的规范,一重在对文学形式的研究,共同奠定了我国古代文论发展的两大基石。(4)先秦时期没有学科之分,先秦人谈到“文”或“文学”时,并不专指今之文学,但也包含之。 5、“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可以说是《论语》中最重要的 文学理论的观点。“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之大难以估量。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的许多讽刺和揭露社会黑暗政治的诗篇,无不是受“诗可以怨”的影响。即使是现代,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进步诗人的作品对现实生活的不良倾向进行勇敢的干预,也可以说是对“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6、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孔子对后世在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是为现 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理论的积极影响。 7、“发愤著书”说: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抵是作家在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 为了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和政治主张,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即是“发愤著书”的产物。他自己的伟大的著作《史记》就是“发愤著书”说的最好实践。 8、魏晋南北朝文论的特点: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起。 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迟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不过,就这一时期所留下来的一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一、学科分类 二、本书目标 三、研究方法——阐释学 四、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五、阐释视角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先秦文论概观 ?一、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二、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 ?三、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 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诗经》中的作诗动机: (一)抒发愁闷之情 《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二)讽刺、讽谏 ?《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夫:那人。讯,告诫。)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家父,人名。讻,凶恶。讹,化,改变。) ?《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王呀,正因为我要爱你,所以写作此诗,对您进行规劝。) (三)赞颂美好 ?《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些诗歌创作观念,后来被概括、发展为“言志”说和“美刺”说。 ?《尚书·尧典》“诗言志” ?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正直而温和,宽宏而严肃,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第一节孔子诗论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二、功能分类 ?三、孔子诗歌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四、孔子诗歌功能论的目的 ?五、孔子对诗歌的新阐发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4、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5、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二、功能分类 ?修身功能 ?言辞功能 ?交往功能 ?政治功能 兴于诗;诗可以兴 兴的联想作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的解读方式:从《诗》的本义中,通过情感诱发,领悟、引申出道德意义。 文论意义:“兴于诗”包含着对诗歌抒情性特征的确认,也包含着灵感、想像、体验等内涵~~感兴、兴象、兴会 ?“兴”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诗(艺术)应以个别的、有限的形象自由地、 主动地引起人们比这形象本身更为广阔的联想,并使人们在情感心理上受到感染和教育。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所谓“兴”,就是诗歌对人的灵魂起一种净化的作用(“荡涤浊心”),也就是对人的精 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三、孔子诗歌多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孔子的文化身份: 政治家 在野士人 思想家 西周文化专家

两汉文论

第二章两汉文论 概述 一、文化脉络 黄老之学——经学——谶纬神学 二、文论特点 1.围绕诗与辞赋展开 2.基本特征:依经立论 经义断狱例: 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己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 之。甲当何论? 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 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第一节《诗大序》:儒家文论的总结 《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作。它吸收了传诗经生的意见,阐说了诗歌 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关于作者: 郑玄《诗谱》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苌合作。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认为是后汉卫宏作。 一、情志说——对诗歌本质的认识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1)提出情志统一的诗学观,发展了“诗言志”的思想,更准确全面的概括 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2)继承《乐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念以解释诗歌的本质和起源,显示出“以声为用的诗的传统,比以义为用的诗的传统古久得多。”(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变风变雅为怨刺之诗,发乎人性人情,所以刺者,欲回归于礼义之世。 三、教化与讽谏——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上以风风下,下以风刺上。”(《郑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 四、主文而谲谏——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 主文:注重文采,讲究形式。 谲谏:“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蓄,不可直露急切。 《郑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歌咏依违,不直谏也。” “主文而谲谏”符合人对批评的接受心理,易为统治者接受。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教——诗的教育宗旨和风格。 《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孔颖达疏: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六、对“六义”的总结 1.六诗和六义说 《周礼·春官·大师》称“六诗”:“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 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毛诗序》称“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2.关于六诗的解释 孔颖达《毛诗正义》将“六诗”分成三体三用: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 历史文化背景 文学发展分期 汉代史传文学:史记、汉书 汉代诗歌与赋体文学 第一讲秦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1、秦:燔灭文章,历史空白 2、汉初:无为之治 文学:反思历史关注现实 3、武帝:文化交流与思想一统 文学:散体赋、史记大气磅礴 4、西汉后期:社会危机 文学:复古思潮注重模拟 5、东汉前期:强化思想统治 文学:客观严整由文转质 6、东汉后期:社会危机加重 文学:抒情小赋发现自己 第二讲汉代散文概说与桓宽的《盐铁论》 一是汉初的政论文:讨论国策,充满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 二是以董仲舒文章为代表:内容注重解释封建君主集权的合理性,在形式上则崇尚质拙朴实; 三是历史散文巨著《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成一家之言” ; 四是在西汉末年复古之风:这场复古之风始于刘歆的学术复古,而文章复古是由扬雄完成的;汉代论辩文代表作桓宽《盐铁论》; 五是东汉初期王充《论衡》,对天人感应、灾异祥瑞之说以及今文经学者媚附政治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反对复古,主张独创,文章深入浅出,反复论证,表现出浓厚的哲学思辩色彩; 六是东汉初年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书》,它明显地适应新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的需要,在思想上维护当时的儒学统治,在形式上注重语言的锤炼,文风洗练谨严。 桓宽的《盐铁论》: 记录“文学”、“贤良”与“臣相”、“御史”关于盐铁问题辩论的论文集,堪称汉代论辩文的代表作。 主要观点:“国不与民争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论辩艺术:一是针锋相对,言语直率; 二是铺陈排比,情采并重; 三是暗合戏剧、小说因素;

第三讲司马迁与《史记》 一、生平 20岁以前阅读古籍,接受儒家思想; 1.壮游天下(壮游路线):“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太史公自序》) 宋代马存说:“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生平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波,彭蠡之渚,涵混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故其文停蓄而渊深;见九嶷之芊绵,巫山之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烟,态度无定,靡蔓绰约,春装如浓,秋饰如薄,故其文妍媚而蔚纡;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有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噁,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俱游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门,念神禹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睹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见《史记评林》) 2.入仕为官 奉使西征巴蜀; 参加封禅大典; 接受遗命:“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序》)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自序》) 38岁继任太史令。 3.遭遇宫刑 二、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 他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都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对文艺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或从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或从时代政治的影响上,或从个人的遭遇上,以各自的体会,从不同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这一理论。 [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咏性情,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不平者乎!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三、《史记》的结构体例 1、《本纪》十二篇 2、《表》十篇 3、《书》八篇 4、《世家》三十篇

两汉文论概况

第五讲两汉文论概况(提纲) 一、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的影响 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有鲜明影响: 汉初重黄老之学,思想较为自由,文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初,政治、经济政策宽松,与民休养生息,尊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文论思想自然受其影响,主要反映了道家的观点。 贾谊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认为其在遭受打击后,可以出走他国或隐居乡野,不必自沉的观点,都体现了道家“法天贵真,随顺自然”的思想。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中“发愤著书”的观点与道家愤世嫉俗的思想相一致。 中期由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经学发达,文论思想受其影响。 汉武帝为巩固专制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成为统治思想。儒学地位上升,儒家的《诗》《书》《易》《礼》《春秋》被尊为“五经”,政府设立“五经”博士。 经学思想成为时人的基本思想原则,“宗经”、“征圣”,依经立论成为汉代文论的基本准则和最大特色,并影响后世。 如《毛诗序》作为重要的诗学论文,主要阐述儒家的“诗教”观念。西汉扬雄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由于受经学思想影响,非议其投水沉身和作品的浪漫特征。 后汉王逸全面肯定、高度赞扬屈原及其作品,甚至把《离骚》尊之为

“经”(《离骚经序》)也是通过以《离骚》比附《诗经》来确立自己的观点的。 其次也应看到,经学的繁荣,对儒家经典的大量阐释,必定推动了文学阐释学和文论思想的发展。如汉代传诗有鲁(申培)、齐(辕固)、韩(韩婴)三家,为官立今文经学(用汉通行的隶书抄写,现仅存《韩诗外传》),另有赵毛苌所传的私学古文经学毛诗(用汉以前的篆书抄写),并流传至今。而《毛诗序》就是汉代经学影响文论的重大成果。最后,由于古、今文经学家对儒经内容的不同阐释,也形成了文论观点的差异。比较而言,今文经学文论表现出神学化倾向。如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神学论出发,提出“以类相动”,文艺能够沟通自然与社会的观点。古文经学的文论就少有神学迷信的成分。如扬雄、《毛诗序》的文论思想即是。 后期儒学的神学化(与谶纬之学合流),使文论思想陷入困境。 东汉时,刘秀靠谶纬(纬,假托天意解释经学)迷信起兵做了皇帝,于是迷信思想发展成谶纬神学,并成正宗(被尊为“秘经”)。于是文论也更具神学色彩。如《诗纬含神雾》:“诗者,天地之心。”纬书论诗,强调神、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状况使文论陷入神秘化的困境。 二、汉代文论的特点与基本内容 1、汉代文论由先秦发展而来。与之相比,其特点是: 其一、出现了如《毛诗序》、《楚辞章句序》等理论性较强的序文; 其二、是文学理论的自觉性增强,先秦主要是诗论,汉代有诗论、文论、赋论等;

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节《尚书·尧典》 1、“诗言志”(理解) 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识记) 3、诗乐舞三为一体(理解)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 “文”或“文学”是文化学术的总称。 2、《尚书》、《诗经》是儒家经典,其所体现的“诗言志”和“美刺”观是古代诗论的起始, 朱自清曾给予“诗言志”以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的高度评价。 3、孔子的文学观点大多与《诗经》和乐舞有关,他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诗经》的内容和核心是“无邪”,强调文学作品要归于雅正,合于中和,达到“尽善”,要求“尽善”与“尽美”兼顾。孔子重视“质”也不忽视“文”,强调“文”与“质” 的和谐统一,即所谓“文质彬彬”。 4、孟子在思想修养和言语关系上提出“知言养气”,主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对阅读文 章,强调理解原意,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原则。 5、荀子提出“明道”、“征圣”、“宗经”的观念,对文章著作的内容、文辞、作用作了具体 的阐述。他的《乐论》,论述了“乐”(音乐,包括诗)的情感特征,强调“乐”的社会内容、认识作用。强调“乐”的教化作用。 6、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诗和音 乐通过其潜移默化的特殊功能,为政治教化服务。 7、墨家对文学的要求是“尚用”与“尚质”。“尚用”即发挥文学言论的政治作用,强调著 文立言与历史、现实、国家、人民的关系,贬斥脱空无效用之言,有积极意义。主张“非乐”,即主张取消文艺。认为文艺对统治者和百姓都没好处。这是以狭隘功利主义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8、道家代表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明确反对言辞、文采,反对礼乐,否定文艺。但道家崇尚自 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对后世文艺家提倡自然美、反对过度雕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法家提出耕战政策和法治主张,把包括《诗》、乐在内的种种思想文化,称之为“六虱”, 不承认文艺的教化作用。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负面作用。 10、《尚书》是我国历史事迹、典章文献的汇编。因为内容为上古典谟训诰之文,故名 《尚书》,也单称《书》。相传曾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尧典》为其中一篇。 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诗言志”说,朱自清先生推崇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即三者之间由着紧密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每个名词解释都由提出、内涵、影响三部分组成) 1、简述“诗言志”说的主要内容(名词解释)。(或简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中包含的观点。)(理解简答) 答:(1)这是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2)“诗言志”概括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3)朱自清推崇“诗言志”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对后世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古代文学理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简述诗乐舞三位一体主要内容。(理解简答) 答:(1)出自《尚书〃尧典》。它真实地记述了原始文艺的存在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文艺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文艺起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文艺发展初期诗、乐、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尧典》中的这段文字就是记述了我国文艺发展早期诗乐舞三位一体

第一章 先秦文论2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节儒家的文学思想 1、孔子文学思想; 2、孟子文学思想; 3、荀子文学思想; 4、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 诗乐舞合一 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 先秦“诗言志”的提出 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这概 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 3、诗乐舞三位一体《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诗言志 “诗言志”是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 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人对“志”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 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战国中期后“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志” 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基本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古代把文艺看作是对现实的摹仿和再现迥然不同。 由于对“志”的含义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的文学倾向的影响,“诗言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支派: (1)重志: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第一讲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本讲提示:这一讲讲先秦文论作品,主要讲学习重点内容的《论语》语录;也简要讲解《孟子》和《庄子》中的几个问题。 一、《论语》选录 二、《孟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三、《庄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一、《论语》选录 1. 作品注解和译文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注解】子:本是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者的通称。《论语》里“子”或“夫子”均指孔子。《诗》三百:指《诗经》,因《诗经》有 305 篇作品,故古人举其成数称《诗》三百。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駉》( ji ǒ ng )诗中的句子(“思无邪,斯马斯徂”),这里借用,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其思想内容一无邪辟而归于雅正;二是指其有兴、观、群、怨的教育作用,能使读《诗》者受到良好的教育。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想内容毫无邪辟之处)。”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思无邪”说,一是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而也是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孔子提出了“思无邪”说,从而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标准。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 ì)》)【注解】仁:指人的仁爱之心。如礼何、如乐何:孔子认为,仁爱之心要用礼乐来表达,如果人没有了仁爱之心,礼乐就无所用,故孔子说“如礼何”、“如乐何”。犹今言拿礼乐怎么办呢。 【译文】孔子说:“人而没有仁爱之心,礼又有何用呢?人而没有仁爱之心,乐又有何用呢?” 孔子的这则语录说明他重视音乐(实则也包括文学艺术)的教育感染作用,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 第一节概述 先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指出:《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在先秦文学史上,诞生可许多令人仰慕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 先秦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时期。比较而言,先秦文学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文学和文学批评尚未形成专门学科,文史哲合一,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诸子之学是文学批评的摇篮。先秦尚无专门的文学及文学理论,文艺思想往往和哲学,史学等杂糅在一起。 2,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圭臬,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应是“诗以言志”而不“诗言志”)。先秦文论广泛涉及到了包括天人关系、美善关系、文质关系、言意关系、诗乐关系等在内的文艺问题。 3,先秦文学批评处于草创时期,无理论批评专著问世,批评形式多为语录条目,片言只语,吉光片羽,散见于散见于经、史、子、集著述中。然

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进程中,先秦诸子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长河之源 先秦对“文学”概念的认识: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但在古代,“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先秦典籍中,如《论语·先进》:“德行:额渊,阂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员;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是说子游、子夏在熟悉,掌握古代文献典籍方面最有成绩。《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 汉代依然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据《史记索隐》引如淳曰。指历法,度量衡的制度,法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如《史记·孝武本纪》:“上乡儒术, 招贤良,赵绍,王威等以文学为公卿。”又《儒林列传》;“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一、文学尚未独立。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二、文论亦未独立。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 社会作用。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 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 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 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 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 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论语大义·诗教》) “可以观”——包括观志、观风等,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 得失的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说明诗歌可以交 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孔安国注),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 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叹不满。 诗可以怨,不仅是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总结,而且开启了以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传统。 “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相关文档